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类文明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9 11: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文明史
    人是有文化的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文化是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也有人简括地说:“文化是人类由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智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类的文化活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而其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错综复杂,头绪纷乱了。简单地说起来,人类的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质文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性质不同,演进的方式也不一样。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学习,并不十分困难,欧洲不少国家的人民,会说几种话,也会用二、三种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变换,物质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最不易改变的,要算是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了,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也是人文地理学上最应着力的研究课题。世界可分为十一个文化区。
    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人类文化活动,表现在地面上的现象,都是它的研究题目,为了方便起见,人文地理学也可依照人类文化活动的分类,加以论述。本章的内容,先叙述人种的类别,次及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然后论宗教的派别和传播,最后讲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都以人类的本身为对象。
    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40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R.C.Andrews)和地理学家泰勒(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1:06:17 | 只看该作者
人种语言
  世界居民主要由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灰色人种(澳大利亚西部,可被认为是黑色人种) 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与亚洲 。
   白色人种是世界最主要的人种,人口最多,几乎分布全世界,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以及中国西北部也有少量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非洲以及美国一些发达国家。
   灰色人种(澳大利亚西部,可被认为是黑色人种)
   种族是具有形态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和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因素组成的有区域性特点的群体。
   全世界种族的划分,在蒙古利亚、欧罗巴和尼格罗等三大人种之内,既有不少的过渡类型,又有许多区域性的变异,情况错综复杂。目前流行的是地理分类方法,既按地理区域划分为亚洲人、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欧洲人、东印度人、澳大利亚人等等。
   到现在为止无人能确切地说出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不过语言学家大都同意至少有2500—3000种,要知道,光是非洲有1000种以上,但是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只有134种。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赖以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重要手段。这几千种语言在世界上错综复杂的分布、它们的特点、相互间的关系、空间的分布形式,都是人文地理学上的重要课题。
   语言学家根据语言的发音特点、语法结构,可以把多种语言归并成类,称为语系。举例来说,“母亲”一词英语称为“mother”,希腊语称为“meter”,而西班牙语称为“madre”,伊朗语称为“matar”,新加坡语称为“maoa”,阿尔曼语称为“mair”,因此这几种语言都可归并为一类,属于印欧语系。用这种办法可以把全世界的语言分为20个语系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1:07:01 | 只看该作者
物质文明
    人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目的是求生存,可是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理想完善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同时也要利用环境,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说是改造自然环境的成果。
    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发育了各种器官,有了这些特殊发育的器官,人类不但能够生存,而且进而为万物之灵。人类有了各种器官,就有创造能力,也积累了适应环境的经验。经验中发现了错误和缺点,然后加以改良,人类的文化乃逐步前进。
    人类文化虽然已经进入太空时代,可是人类日常生活仍旧依赖农业生产,无论是吃与喝,无一不依赖着种植作物和繁殖牲畜,农业是人类在地面上最主要的活动,也是改变地面现象的主要动力。
(一)农业发源
    关于人类何时开始有农业,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因为考古发现很有限,一直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一般都认为农业开始于1万~2万年以前,其发源地可能是中东、中南美洲以及东南亚。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CarlO.Sauer)对探讨此问题最有成就。他在1952年提出六个基本条件用来分析农业发源问题:
1.农业发源地的自然环境一定能 供给适当的粮食给狩猎者或食物采集者。缺乏粮食的地区不能成为农业发源地,因为该地不能使人有播种、收获的经验来驯化作物。
2.农业起源地的地貌和气候应是富于变化的,植物和动物品种多且繁茂。
3.大河流域的盆地很少有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当时尚无能力控制洪水。
4.林地可能是农业起源地。因为早期的耕种者尚不能翻掘草地除去草根,可是却可用剥树皮、烧火等方法除掉树木,而在林中空地耕种。
5.原始耕种者一定具有某种利用植物的技术,如用植物纤维等。这样他们就具备了农作物的耕种经验。
6.具有游牧性的狩猎者和食物采集者很少有可能开始作物的种植。因为农作物需要经常的照顾、保护和管理。
从上述6个条件出发,索尔认为东南亚可能是最早的农业起源地,农业技术由此为中心向外传播。他认为农业发展是由一个中心逐渐向外扩大。索尔关于农业发源地地点的推测,已由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得到局部的证实。举例来说,泰国斯匹瑞洞穴发掘发现该地的农业在1万年以前已开始。又如在我国杭州湾河姆渡的考古发现,证明在7000多年以前我国已开始耕种谷物了。不过有些学者认为索尔的看法也太片面一些了,有许多证据说明农业发展是多中心的。具备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都有可能独自成为农业发源地并向外传播,正如人们的“观念”传播一样。索尔也承认在新大陆(美洲、澳洲等)存在这种各自独立发展的农业中心。但他相信,太平洋沿岸的农业上的接触和交换要远较一般人所相信的多得多。

(二)工业之母
    工业革命发祥于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个经济上的大变动,开始于三种工业。第一种是纺织业,发源于英国西部的兰开夏郡。这种改革是逐步而且是从小范围开始的,后来机器织布机发明了,用来碾米的水力也加以利用,渐渐的有了工业的雏型。不过这些还只限于农村,而且只能应用瀑布和急流做为水力动力。到了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改善了动力,但还只限于棉花。一直到1830年,工厂一词还只是指出产棉布而言,因为没有别的制造业可以雇用150名工人来从事全英国棉布业的纺织出产。棉布的交易随着大英帝国的势力而扩展。举例来说,1850年兰格沙1/4的棉布销往印度殖民地。同时,英国的纺织业和美国南部的黑奴种植的棉花相互呼应。美国的棉花原料源源地运往兰格沙的纺织厂。在美国第一个工厂,同英国一样也是纺织厂。

    第二是金属工业。原始的金属工业限于近矿产产地的农村小规模经营,以木材作燃料。在制钢过程中的化学作用,一直是深不可测。工业革命后,制钢过程完全改观。从煤产生出的焦炭代替了木炭。大型的熔炉代替了锤打,结果是新型的钢终于诞生。大量的钢从此大量生产,同时也带动了机械的生产。   第三是铁路的兴建,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若无铁路的相助,很难想象那些笨重的煤与铁如何运输。同时大规模的运河开始建造。
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1:07:25 | 只看该作者
政治地理
     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国家,有的人口众多,象中国有10多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岛只有25万人。在组成上讲,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种语言的国家,美国和苏联是多种民族的国家,比利时是多种文化的国家。
    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这对世界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国家的政治地理,我们先要评估国家的面积、形状、疆界、位置和国都。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位于滨海之城,可称为海都;一为处于内陆,可称为陆都。
海都又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多利用半岛、岛屿、峡角和海峡,向海洋开拓领土,移民海外。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自16世纪以来,欧洲人移民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时,由殖民地发展而成的独立国家,其国都或行政中心,也多在滨海之地,但当以后白人移民渐向内陆扩展,以便从海外祖国吸取供应,此类据点,为由海都向陆发展者,地位优越,往往成为独立新国家的国都。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若干国家,虽为滨海之国甚至岛国,然而不能算是海权之国,但也不是白种人的殖民地,而是以农立国的独立国,其国都也在滨海之地。
所谓陆都,可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大陆国家一般海岸线短,领土略呈方形、长方形或近圆形,国都设于全国中心,交通方便,国防安全。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有的陆都甚至靠近边界,这种情况不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但位于气候适宜及重要经济地带而成为国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国都也有设于全国主要交通中心,所谓交通,主要为河流和道路。现代国都为铁路交通中心者,往往先决定为国都,然后由此为起点建铁路,向四方辐射。
(四)由于地势因素——赤道低纬地区,终年高温,不适人居。高原之地,则温度适宜,适于人口聚集。
(五)由于其他人文因素——加拿大的国都,选在渥太华,而不选其他地位适中的都市如多伦多、温尼伯或维多利亚,是因为该城为加拿大东南部人口集中之区,约占全国人口2/3。而且是法人区(350万)和英人区(650万)交界地带上,而该市人口中,法人占1/3,英人占2/3,恰好代表全国民族的比重。又如澳大利亚的国都定为堪培拉者,则全受该国政治影响。澳大利亚在1927年前的国都为悉尼,为该国之最大商港,人口百万,相当于全澳洲人口的1/7,国会认为国都不应设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也不应设在某邦土地之内,使他邦有不平之感,乃在新南威士州,划出2434平方公里之地,称为联邦国都,是为堪培拉,此为受政治因素而成为国都的佳例。
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的世界里,民族或国家和地理环境到底有何种关系?这是政治地理上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最不容易研讨的题目,现在先把“民族”和“国家”这两个名词解释一番。
民族起源于家庭,因为家庭产生宗族,由宗族而产生部落,由部落而产生民族。
    国家就不同,它是一个有一定的人口,限定的土地以及武力,并有明确疆域的团体组织,为着这个团体的一般利益而行使职权。它是执行机构的法人,而往往是富有民族情感的集团。国家的基础,应当建筑在民族之上。可是引发国家的民族感情,并不来自内在因素,而常是受外力压迫而发动的。
    种族相同,语言相同,宗教相同,都不是产生民族感情的唯一根据,更不是构成国家的主要因素。依人类学家所定的种族定义来说,欧洲没有一个民族,也没有一个国家是由单一的种族所组成的。譬如德意志人,这是诺底克人(即北欧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犹太人的混血物,称不上是一个民族,也不能说是一个种族。至于说同一语言和宗教是立国的基础,那也不一定。以往印度之所以不能有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局面,都归因于两教的对立和语言的分歧。可是为什么有数种宗教和数种语言的瑞士,竟能构成一个团结的现代国家呢?瑞士是由日耳曼、法兰西和意大利三种人而组成的,而且有多种的语言,可见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我们知道欧洲分国的政治图,和欧洲的宗教分布图,或者欧洲的语言分布图,是完全不一致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1:07:57 | 只看该作者
城市结构与形成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光是建筑物的增加,以及居民的聚集,而是城市内部产生各具功能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同时各个功能区之间,存在着有机性的联系,构成城市的整体。这种城市内部各种区域性的形成以及它的分布与配置情形称为“空间结构”或“内部结构”,简称“结构”。结构一方面是受城市内部自然环境的约束,另方面也受到历史发展、文化宗教和城市规划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要了解,何以城市内部地面上会产生各种功能不同的区域。到底有何法则和规范,可以用来解释它们的空间排列和布置。
近世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增加,用地功能竞争剧烈,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交通和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布局结构。城市地理学者,尤其在美国,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其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
(一)同心圆式的发展
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吉斯(E.W.Burgess)提出的,按照他的理论,一般城市结构形式并不是如一般人所相信三个圆形地带,即城市中心、城围及城外,而是由五个同心圆形所组成的。
(二)扇形理论
最初是以美国200多个城市结构的资料研究出来的理论。后来由何以德(Homer Hoyt)加以发扬。他们认为城市内部的发展,尤其是居住区,并不如布吉斯所说的土地价值继续向城外增加,而是低值的住宅区也可能自城中心延向城外地区。同时也主张,城市的发展,常从城中心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或者沿着最少阻力的路线向外放射。
(三)多中心理论
如城市地理学家哈里士(C.D.Harris)和乌曼(E.L.Unman)教授所主张,认为美国50方人口以上城市内部的结构,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各区或以桥梁为中心,或以车站为中心,或以教堂为中心,或以工厂为中心,成为中心商业区、批发商区、轻工业区、住宅区等。
美国城市的结构是由它自由发展,很少加以规划的。
中国的城市结构是希望要有规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结构要素中首重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认为工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居住区是人民生活生息所在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商业区则是各种经济活动中枢。虽然城市结构,在空间布局上划分功能,形成各有特色的区域,可是也不能截然分开,也有可以互相补足的地方,如住宅区可有少数商店,工业区可带些住宅。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不断发展,现象日趋复杂,为合理解决城市各区结构的相互协调,地理学家可提供方案,综合地面自然因素、经济组织、物质要素和文化特点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城市规划,使现代城市一反漫无目标、一任自然而使其趋于合理的城区划分。
城市的形成有二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基地,二是位置,当城市初生时,基地往往是诱因。城市的诞生,起先是选择了有利的基地,可是以后的发展繁荣,要靠另外一个地理因素,那就是它的位置,或者称为相对地位。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1:08:4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宗教
世界宗教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数和佛教,而其它宗教则主要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中国人习惯上称中国有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指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而实际上只是在世界三大宗教基础上加上了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天主教与新教(中国人俗称基督教)乃基督敦三大致派中的两大敦派,另一大派是东正教。这三大敖派虽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仍被视为同属一教。
当然,社会上也流行有世界七大宗教或十大宗教之说,但分法不一,大体包括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罗门教)神道教摩尼教(基于琐罗亚斯德教)锡克教等。西方人还将中国人传统信仰“儒教”也算作一大宗教。这些宗教都是由民族宗教或古代宗敦发展演变而来,与它们各自的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
   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因此宗教中有求雨去干旱,歇地震以及其他消除灾害的祈祷方式,同时也崇拜河流山脉、岩石森林等。例如,对印度教的教徒来说,最神圣的是恒河;乔登河对基督教徒又有特殊的意义;日本的神道教崇拜富士山,而墨西哥人崇拜火山。 麦加的穆斯林人将“黑石头”视为神圣,认为它是安拉自天上赐给人们的。在基督教的仪式中,常青树作为一种象征永生的标志经常被种在墓地里。佛教之于莲花和菩提树;日本神道教,对于针叶树都连带有经济影响。
   人们对牛的崇拜可能和月亮有关,尤其是印度教,有人推论,这是因为牛角的形状,颇似新月形。因对牛的崇拜导致了人类祖先对牛的驯养。
   自然界的灾害常使宗教有各种不同的祈祷形式。美国的大平原区的教堂,在干旱年代有求雨的仪式,以求甘霖。中国的华北地区常受蝗虫之害,因此当地建了许多的猛王庙,有的地区竟多达900多座,以期蝗虫离去,保佑谷物丰收。
   三个重要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是一神教。有些地理学家想从自然环境中解释其原因:这三种教都发源于中东的沙漠地区。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于一神教的喇嘛教也发源在中国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区。这些希伯来人、阿拉伯人、中国西藏人、蒙古人整年整月放牧于单调的自然环境之中,茫茫沙漠,一片寂静,而月明星皎,种种肃穆容易使牧民相信万物为一人所主宰。
   美国地理学家曾经调查过美国西南部教徒对自然界的看法。大致说来,大部分(72%)西班牙后裔的天主教徒认为人类应该归顺自然;摩门教(55%)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寻求和谐,其方法是正常生活,不喝酒,不吸烟,而且努力工作;而一半盎格鲁后裔的得克萨斯的新教徒(48%)认为,人们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可以避免自然界的灾害的;2/3的印第安人则认为人类应该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
   宗教的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在国际政治中,印度与爱尔兰国内的分离,以色列的建立,以及德国、荷兰与加拿大法语地区少数民族的分歧,都和宗教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947年,当英国允许印度独立后,印度马上就分裂为二,一为印度教的印度;一为穆斯林教的巴基斯坦,因两个宗教的教徒不能容忍对方的教义。以色列与爱尔兰成为独立的国家完全是宗教造成的。在以色列,只有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才能成为公民。在挪威,宪法上规定路德教是国教,因此路德教的牧师和官吏一样都是政府的雇员。有的国家教堂实际上统治国政,教皇就是统治者。这种政府可称为神权政治国家,象梵蒂冈占罗马城的一部分,但又是独立的国家,为教皇所统治。希腊正教的主教实际上控制着塞浦路斯的政府。
   除了政治,其他人类的典章制度、法律规范,无一不受宗教的影响。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而基督教只允许一夫一妻制,多数印度人则禁止寡妇再嫁。这样宗教对人们婚姻的看法就影响了家庭的大小,间接的也关系到人口的消长。
   宗教崇拜和人类的经济生活尤其息息相关。比如说在欧洲和美国的基督教集会中常有饮酒的仪式,象征酒是耶稣的血,而葡萄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这样就促使葡萄遍布于地中海的沿岸,不只限于阿尔卑斯山的南麓了。从6~9世纪,又移到德国莱茵河。同样,北美洲的天主教徒也将葡萄移种到西岸加利福尼亚州。事实上,酒与宗教的关系在基督教兴起以前就已非常明显。葡萄园的种植和酒的酿造在史前时期从地中海地区向西方发展与崇拜上帝是息息相关的。
   宗教和牲畜的养殖关系可从直布罗陀海峡隔开的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地看出来。在西班牙罗马天主教地区,猪的养殖极为普遍,可是在非洲这一边的伊斯兰教盛行的摩洛哥,就见不到猪的踪影了,因为伊斯兰教是禁食猪肉的。
   信仰印度教的人对牛极为崇拜,不能宰杀作为食物,因此大批牛的存在妨碍了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宗教仪式通常选择在播种作物或者捕鱼的日子里举行,这种宗教假日或禁止某种食物自然影响到一地的经济发展。
   罗马天主教徒在周五禁食肉类,因此大大地促进了渔业的生产。基督教对鱼是十分重视的,并在传统上崇拜渔夫,因此在天主教的国家里,捕鱼业极为发达,这也促进了鱼类的航业运输,从沿海运往内地。相反,印度教的信奉者是不吃鱼的。虽然印度经常缺乏食物,而其沿岸地区的鱼类极多,但并不能促进印度捕鱼业的发展。
   伊斯兰教不准饮酒,可是基督教的各支派对禁酒各有看法,有的是可以通融的。在美国,象圣公会、美以美会、摩门会和安息会都是赞成禁酒的,可是,罗马天主教、路德教以及其他支派允许饮酒。这种对酒的不同态度,对于酒的销售影响极为明显。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居民,大都为天主教和路德教徒,酒的销售量极大,被称为“湿”区,而该州的南部多为圣公会和美以美会的信奉者,酒的销售量急剧减少,被称为“干”区。这种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在地域分布的比较之下是十分有趣的。
   宗教对旅游、交通和贸易运输都有密切的影响。宗教的发源地常是信徒朝拜进香的圣地,因此成为旅游中心。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和麦地那,是穆斯林的朝拜圣地,麦加只是一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城,可是1968年,从各地前来朝拜的人竟达37.5万。可以想象,这种大批的朝圣者自然对交通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都有促进作用。在中世纪的欧洲,道路与桥梁的修建有许多是因为朝圣的缘故,僧侣往往帮助修建,并且建造旅馆。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圣·哥特哈得通道仍有许多旅舍的遗迹。朗特是一个位于法国南方的小镇,人口只有1.6万,可是每年有2万多罗马天主教徒前来朝圣,它的旅馆之多仅次于巴黎。印度的瓦拉纳西位于恒河沿岸,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日本的伊势则是神道教的圣地。加拿大的博普里则是罗马教徒的朝拜圣地。
   宗教也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乡间大都是散村,这是受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的影响。可是在宗教集团密集之区,就形成了集村聚落,因为聚集居住,便于宗教礼拜节日和其他活动。美国西部的大平原的村落大部是散村而摩门教徒聚集之地,就变成集村了。
   宗教在地面建筑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教堂。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罗马天主教的教堂,被认为是上帝的居住地,一般说来,比较宽敞高大,装饰繁华,十分醒目。同样,在天主教及东正教的区域里多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图像、十字架和神殿,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标志,然而在新教区就没有这样的标志和殿堂了。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就没有基督教那么讲究的教堂。犹太教长期与基督教共存,教堂建筑也受其影响,比较高大而醒目。
   各种宗教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印度教、佛教和神道教实行火葬而不用坟墓,让人死后不在地面上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埃及就用金字塔来埋葬他们的英雄,大都建造在不能耕种的土地上。基督教、伊斯兰教都用土葬并立墓碑。中国西藏的喇嘛教则实行“天葬”。将死者的尸体斩碎割裂,和以面粉任由老鹰取食后,飞向天空,认为是最好的归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18 , Processed in 0.0928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