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家要回到大地、自然和天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1 06:5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有顺谈乡土资源和写作
作家要回到大地、自然和天空

    鲁迅文学院第二期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以来,众多名家前来授课。其中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做了题为《重新认识乡土资源》的讲授,就乡土资源对作家创作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他说,贵州地域文化丰富深厚,是学员们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当深入了解和挖掘,以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1、贵州地域文化是本地作家的资源

    “中国人内心有两种情结,既反映在文学作品里,也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一种是历史情结,一种是乡土情结。”谢有顺认为,历史情结和土地情结几乎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主题,离开此二者,中国人就很难写作。“假如没有乡土的背景,没有一种从哪个地方来、在哪个地方生长的这样一个写作的根据,往往也不太容易辨识出一个作家的面貌和风格。”因此,他强调,乡土是写作真正的根据地,离开了乡土,作家的面貌往往模糊不清,至少难以形成自己的特有风格。
    在谢有顺看来,作家的写作个性来自经验的差异,但今天的很多作家都生活在城市里,以致“从新疆到海南,城市里的房子、街道、生活,就连小孩子用的文具盒几乎都是一致的。”“这是共同经验,共同经验是很难进行有个性的写作的。”他说,而城市和乡村最大的区别在于:城市是个陌生的社会,乡村是个熟人的社会,乡土之间经验的差异正是作家个性的来源。撇开共性的历史情结,贵州地域文化丰富深厚而城镇化步伐稍晚于全国,这是本地作家的资源优势,需要充分挖掘和研究。
    他说,尽管我们今天也强调城镇化,但正如人类学家费孝通所言,中国其实是一个超稳定的、超大型的乡土社会,但骨子里依然是乡土的。如果不认识乡土,不认识乡村的中国,也就难以认识中国本身。正因如此,回家过年、祭祖扫墓这种看起来非常虚无的事情,在中国人的内心却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以致“春运就像一场战争,是别的国家难以想象的”。而这些,是文学创作必须认识到的。


    2、找到自己写作的根据地

    谢有顺认为,山水、祠堂、祖屋和祖坟是中国人特殊的精神宗教,尽管不像西方那种超越的、终极意义上的宗教传统,但是却更具体,同样生生不息,在汉文化里面非常重要。“小孩考上大学要到文庙去,生个儿子要到祠堂里去,这表明中国人是有来源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说,如果把这样一种传统斩断后,中国人内心便会游离、失落、悲哀,从而失却文学创作的动力。
    在他看来,乡土背景关乎写作有没有一个根据地,有没有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一个村跟一个村不一样,河的上游可能与下游不一样,不但语言不一样,可能生活习俗也不一样,婚礼和葬礼的仪式也不一样,这就是经验的差异。”谢有顺说,只有经验具备差异性,才成为一种有风格的作家。因此,他劝告作家们说,与其东写西写,不如找到即便小却属于自己的写作根据地。“在一个地方扎根下来,真正研究透一个地方,一种人群,包括把这个地方的野史、稗史、民间故事都熟读,你彻底的了解这个地方,你能把这个地方写好、写透,可能这个地方就成了你风格化的一个标记。”
    福克纳说我一生都在写我那个邮票一样大小的故乡。谢有顺希望作家们也能找到自己写作的根据地,如东北高密乡之于莫言、商州之于贾平凹、马桥之于韩少功、地坛之于史铁生、西海固之于张承志一样。谢有顺说,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族背景,最有可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地方。
    “你们的族群、故乡、村寨可能是完全不同于别人的,只属于你,你熟悉它,有感情,愿意一生花时间、智慧和精力,那就会慢慢找到属于你的写作根据地。”谢有顺认为,“当你找到这个地方,当你找到这个地方又和故乡有关的时候,我想你的爱和恨、你的诅咒或赞美,都有一个地方可以落实了,而不是那么空泛的,也不是那么漂浮的。”他表示,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生活,一种人有一种人的语言,不熟悉就写不出来,而如果能对一个地方不断地追问下去,那作品就会显得生机勃勃。


    3、乡土经验可以解放作家的感官世界

    “我深感当代文学死寂沉沉的原因之一,就是作家的感官太不活跃。”在谢有顺看来,真正的写作不仅是用灵魂写,用心写,而更是用耳朵写,鼻子写,用舌头写,用眼睛写。而文学的贫乏就在于,作家的这些感觉枯竭了,色彩单一,声音也消失了。因此,他曾开玩笑说,很久都没在当代文学里面听到鸟叫,或者看到一朵花开放了。
    “能不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学世界,很大的程度看作家的眼睛是不是睁开的,耳朵是不是开通的,舌头是不是敏感的。”谢有顺认为,作家必须在作品里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声音、色彩、味道和感觉。而如今,很多作家都是通过二手经验写作,眼、耳、鼻往往是闭塞的,舌头也不灵敏,感觉的枯竭、色彩的单一和声音的消失导致了文学的贫乏。
    “城市更多的是公共经验,很难让我们的感情变得细腻,感官变得活跃,而乡土提供的差异经验有可能让我们进入一个活跃的感官世界。”在谢有顺看来,乡土是个精神概念,作家感觉要落地,必须要在生活中找到联系,而这不是完全虚构、编造和想象的,更多地来自生活本身和土地本身。他说,在热点、悬念等方面,文学没法和新闻争宠,这时候就要找回属于文学书写的特殊意义,退回到属于文学自己的领地。而这一过程中,乡土不仅可以解放一个作家的感官世界,更可以检验一个作家的经验真实与否。
    “如果你有敏锐的感官,你的写作就可能进入到一个情境。只有对乡土、自然、人情有研究,你的写作才符合情理。”谢有顺说,植物与植物的情理,动物有动物的情理,人有人的情理,小说里应该充满着这种细腻的、经得起推敲、考证,经得起还原的东西,作品才算成功。而感觉的培育和训练要求作家回到大地、自然和天空,回到生活本身,去观察、去发现。“如果都呆在城市,我觉得这种感觉是贫乏的,或者慢慢同质化的、相似的,缺乏这种丰富和差异,也没有这种复杂的东西。”他说。


    4、研究乡土从乡土出发

    “在中国当代,黑暗的、绝望的、心狠手辣的写作太多了,而温暖、善意、带着希望的写作太少了。”谢有顺认为,这是人心受经济大潮冲击而物化的结果,如果作家有乡土这样的精神基座,可能看待人生、世界时便会有一些新的眼光,也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为什么中国人到了晚年看待人生和世界的眼光是仁慈的、宽恕的,很少是斤斤计较或睚眦必报,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大地教育了他们。”他说。
    对脚下土地的认识使人们不再畏惧死亡,而只是如作家史铁生说的那样,是一个必将要来临的节日。因此,很多人到了一定年岁便不忌讳谈死亡,而归于大地之时,不觉得自己已死亡,而是还活着——— 活在牌位上,活在祠堂里,生命的延续以另一种独有的方式展开。
    因此,谢有顺认为,乡村保存着那些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伦理和情结,如果断然地否定、斩断这种联系,否认血缘、亲情和这种传统,便不能找到自身的自我定位和精神来源的依据。“如果掐断这样一个传统,中国人就真正成了孤魂野鬼。”谢有顺说,如果一个民族的精神没有着落、寄托和安息的地方,那也就失去了该有的守望,文学创作也就无从谈起。“研究乡土,从乡土出发,你能够理解或预见中国人深层的东西。”他说,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文学依然具有魅力,也必然具有影响力。


人物简介
    谢有顺,1972年生于福建长汀。文学博士。一级作家。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出版有《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文学的常道》等专著十几部,曾获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奖项。
   
         ⊙本报记者 赵豪 摄影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4:40 , Processed in 0.0645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