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界关注“70后”作家的创作新变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7 23:5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界关注“70后”作家的创作新变 ——  “他们比想象的更有力量”
  今天,当人们谈起“70后”作家时可能会露出迷茫的表情——他们是谁,写了什么,写得如何……可要是说起“50后”、“60后”和“80后”作 家,便不会有如此多的空白。很长时间以来,“70后”作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前后几代人遮蔽,尽管他们始终在以文学的方式存在并思考着,从个体出发探寻人 与世界的关系。
  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70后”作家首次引起批评界关注至今,这一阵营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作家,卫慧、周洁茹、棉棉、朱文颖、金仁 顺、戴来、魏微、安妮宝贝、阿乙、曹寇、路内、梁鸿、徐则臣、盛可以、鲁敏、乔叶、冯唐、李师江、计文君、付秀莹、慕容雪村、李修文、张楚、李浩、东 君……这个创作群体内部蕴涵极为丰富和复杂,他们遭遇了时代生活和文学内部的巨变,因而创作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代”,他们正逐渐 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为日后成为真正的“中坚代”而积蓄力量。
  为了梳理青年作家的创作态势和创作成果,总结青年作家尤其是“70后”作家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寻求对策,6月5日,青年创 作系列研讨·“70后”作家的新变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会议并讲话。30多位在京评论家及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 主任梁鸿鹰主持会议。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共同主办。
  怎么就成了“边缘人”
  许多人喜欢用如下说法来界定“70后”作家——边缘人、“零余者”、离散的一代……这基本概括了他们如今的状态,用胡平的话说,有点上下够不 着、文学市场两边不讨好的意思。往前,他们没有赶上纯文学的兴盛,“50后”、“60后”便在那时脱颖而出;往后,他们又没被市场经济下崛起的通俗文学所 看重,而这已经是“80后”名声大噪的时代了。这逼迫他们进行着“马拉松式”的写作,无法寄希望于机遇的突然到来,而必须通过具有大气象的作品来突围。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个属于“70后”的故事,张颐武认为,影片中的男生张开便是对眼下“70后”作家最恰当的概括。“张开坐在坟 地边怅然若失,这一代作家也是如此,他们是坐在坟地边上写他们的自传。”工业化、城市化让他们无所适从,因此笔下的人物多是晃来晃去的多余人,与郁达夫笔 下的零余者有相似之处。作为在纯文学濡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试图用现代主义去驯服资本入侵带来的一切,解决无法确立自身位置的焦虑。尽管创作实绩摆在 那里,但从整个文化视野来看,还没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文化价值。
  “漂泊在外,无家可归”是陈晓明对“70后”作家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与历史和文学离散的一代人。与前辈相比,他们失去了反抗的对象和资源;与 后来者相较,他们又与消费社会隔着一层。与其说是他们逃离了中心,倒不如说这是被放逐的一代。每个人难以归类,是不能够被归纳以及拒绝被归纳的一代。“漂 泊在外,无家可归”是他们写作的特点,也体现了其写作的意义。
  “70后”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常态化的社会中,并未经历过那些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同时他们又从上世纪90年代多元开放的氛围中获 取了思想给养。梁鸿谈到,这一代人在当时缺乏对历史的自觉,所以经历了从历史的“不及物”到“及物”的过程,“在关注历史时开始意识到历史是多元化的,不 仅是大事件构成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的历史、小事件的历史。我们有时可能缺乏自信和胆识,因为大量阅读经典让我们更加不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水准”。
  “70后”作家变在何处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70后”作家都呈现出了低调的特点,他们在夹缝中寻求生机,在压力中默默进取,在坚持写作中站稳脚跟,并逐渐显现出特点。而从上世纪90年代被命名至今,这一代人的创作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前的作家解决的都是怎么才能吃饱的问题,这代人开始关注吃饱了以后怎么办”,李洱认为,这是以往中国哲学和文学中从未处理过的经验。这与郭艳提出的“在衣食无忧之后如何面对物质主义生存”的话题不谋而合,“从传统到现代的现代性是这一代作家所关注的”。
  施战军提出,“70后”作家的最大特点是带着体恤和理解看待人并思考“人何以如此”。在此之前,“50后”善于追问“我是谁”,“60后”则关 注“我怎么了”, “70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方向。他们把关注点聚焦到个体生命上,不针对所谓的社会历史风云,而转向文学本该关注的个体生命的遭遇,这正是经典性写作 的特征。
  写个体遭际并不意味着只停留在生活的小切口处,对此,李云雷谈到,“70后”从关注生命的疼痛感扩展到了更广阔的中国经验、公共话题,并对其进行有生命感的描述。创作越来越具有历史感,他们以虚幻、有意思的方式处理并非亲身经历过的历史,表达这代人对历史的理解。
  写自己曾是这代作家熟悉的路子,然而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此。岳雯发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一是以自我为桥梁观照他人,比 如在《拆楼记》《胡文青传》里,对他人的理解就变得无比重要;而更勇敢的一步,是他们以正面强攻的方式直接进入历史,探询社会之所以如此的成因。或许,这 代作家最终将告别“经验个人”,走向一个更宏阔更繁复的世界。
  从写作走向创作,或许是“70后”成熟的标志。杨庆祥谈到,这代作家正从自我抒发走向对文学史书写的延续和重写,向更本源性的问题提问思考。比 如《六人晚餐》试图追问大时代格局下人的孤独与隔膜,阿乙的短篇对人性的复杂进行探究。与这些内容题材相联系,小说也必然在体裁、形式上出现新的探索。
  深受现代主义影响并继承了先锋文学遗产的“70后”,其审美和艺术风格与前辈也有不同。白烨以平民视角、冷峻叙事、游戏因素来概括。平民视角随 处可见,求学者、小文人、都市白领、无业游民等大量进入作品。冷峻叙事源于作家清醒与怀疑融合的态度,他们不盲目歌颂、不抽象畅想。因为更看重“意思”而 非“意义”,把游戏性因素带入了文学写作,从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张柠认为,“70后”作家的出道带有半商业半文学色彩,李师江、盛可以、徐则臣都是如此。《北妹》等在写生活时带有一股狠劲,而李师江对物体有 着独特体验和描摹,显示出高超的叙事能力,《跑步穿过中关村》写“北漂”生活呈现出了这代人的精神变异。他们不是时代的参与者,而是观察者和思考者。
  他们是未来的中坚力量
  无论从年龄还是作品来看,此时此刻的“70后”作家都处在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创作阶段。他们接续了正统的文学传统,汲取了中外文学经典的营养,经 历过文学期刊的淘洗和训练,经受了市场大潮的洗礼,对历史和自我都持有审视的态度,目前仍坚定地朝着选择的方向前行。毋庸置疑,他们将是当代文坛未来的中 坚力量。
  “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李敬泽对“70后”作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认为,这一代作家的创作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们有力构成了 当代文学的中间地带。因此,他们的境遇以及在中国文学创作版图中的格局和出路,应该引起评论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眼下,这样一批作家正逐步显示出真正的力 量,他们以创作实绩提醒着所有人,其最好的作品正在创作中。对这个群体进行整体考察和估量,对启发他们的创作并由此带动更多青年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孟繁华认为,这么多年之后,“70后”作家具有了不可忽略的文学地位。他以几位作家为例论及其创作成果。他说,魏微的中短篇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 和艺术的疏异性;李师江的小说纠正了现代小说建立的“大叙事”的传统,个人生活、文人趣味等被重新镶嵌于小说之中;鲁敏既写过去也写现在,她关于“东坝” 的叙述已经成为小说的重要部分;东君写与当下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故事,但就在看似不经意的故事中,表达了他对世俗世界无边欲望的批判;计文君的小说则典 雅、端庄,既有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也融合了西方20世纪以来小说的技法和元素。
  “他们中毫无疑问是会出现大作家和大作品的”,吴义勤也看好“70后”的创作。他说,批评界还没有对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命 名为了解、认识他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会遮蔽个体的特色,所以还是应该更重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这一代人告别了极端化写作,从而使得文学呈现出 更多可能性,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写出让读者铭记的优秀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4:02 , Processed in 0.0764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