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书院传统中寻求教育智慧(中国教育报2013.61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7 20:4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书院是中国读书人围绕藏书、读书、教书、著书等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可谓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认为,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书院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何理解传统书院的精神?今天的教育如何从传统书院中汲取智慧?借“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高端)论坛”举办之际,本刊约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撰文谈他所理解的书院精神。
  ■楼宇烈
  “为人之道”与“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我以为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为立国之本,“立国之本”的根本之处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教育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教育接轨,实际上就开始进入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会、教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死的知识、书本的知识、章句的知识,而是教学习的方法,教会人们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8岁到15岁的小学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15岁以后的大学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怎么学习到怎么实践的过程都提到了。
  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么做一个人、怎么成一个人来展开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现代教育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要培养一个人还是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叫“什么样的人”?就是成一个“家”。我是上个世纪50年代进入北大的,当时进入北大看到的标语都是“欢迎你,未来的哲学家”、“欢迎你,未来的物理学家”、“欢迎你,未来的化学家”,目标都是成为一个“家”。是不是成一个真正的人呢?没有成一个真正的人,怎么成一个真正的家呢?教育的根本是怎么成为一个人,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就像我们的道德教育,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他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持做人的根本道德,那么职业道德不用提,他也会遵守,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本立而道生”,只有抓住本,“末”才能抓起来,用王弼的话说就叫“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我们现在却常常是本末颠倒:我们抓成一个什么家而不去抓做一个人,我们抓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去抓做一个人的道德。书院要“立本”,“本立而道生”。
  “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
  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只是在课堂上才见面。有人说“师生如父子”是封建的东西。其实我觉得“父子关系”——师父师父,学子学子,师就是父、学就是子——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的。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可能很多人会反对“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我曾经接受中央台的一个专题采访,他们有一个问题,说中国历史上是家国同构的,他们认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我们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文化中的腐朽作风,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同构”。不能否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但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去理解。地方官是父母官,跟子民的父子关系,就是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的奉献、永远是不计回报的。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地考虑。
  书院的传统,尤其是“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传统,是今天的教育非常需要的。现在的教育如果变成学生出钱买知识,教授收钱卖知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传统书院里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游南镇的故事。什么叫“游南镇”?不就是一起郊游嘛!大家在南镇游玩看到了花,弟子问:“花在心中还是心外?”王阳明就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他回答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能得到的。我讲过,学生要学会“偷学”,“偷学”不是“偷”东西,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随时随地都要学。但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一起随时随地同游的机会,学生怎么“偷学”?
  书院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
  书院继承了历代的教育理念,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我们是“有教无类”的;另外一方面,我们根据你的不同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地发挥你的资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批量生产化、标准化、规范化,扼杀了许许多多学子的资质和才能。书院要充分地发挥每个学子的特长,“因材施教”,同时要做到“有教无类”,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
  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什么是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就是点拨的意思。该怎么点拨呢?首先要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的主动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启发式教育的根本,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如果他没有这个意识,你再教他也没有用,再启发也没有用。我原来对马一浮先生有一点不太理解。当年浙江大学请他当教授,他说“我不去”,“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嘛,我说那么坚持干什么呢,是的,“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但人家来请你,你就可以去传道嘛!这样做太古板了吧。后来想想,马先生这样做很有道理——你没有来学的精神,我去教你干吗呢?对方没有学习要求,我们主动送上门,那就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而是弹琴者的问题,弹琴者不看就弹,人家根本没有需要,你非要送上去给人家。学子一定要主动地自觉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书院教育过去都是自觉自愿的——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们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他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应当是书院坚持的一个原则。
  书院坚持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是“自学为主”,不是灌输,然后是“相互切磋”,在同学之间、在师生之间相互切磋,这样就能够“教学相长”,然后就是“自由讲学”,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和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4:23 , Processed in 0.0776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