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运来:从漫画习作到童漫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6 18: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运来:从漫画习作到童漫作文
宋运来在上童漫作文公开课。(资料图片)
宋运来,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双闸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拔尖人才,有多部专著。以爱心滋润童心,以智慧点燃智慧,追求为了儿童的语文教育,提出了童漫作文的教学主张,并致力其研究。
  对话
优化习作材料  调动写作兴趣  
  ■本报记者 赵小雅
  童漫作文不是心血来潮的概念
记者:我了解到,您研究童漫作文已经有十几年时间,怎么会想到将漫画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的呢?
  宋运来:十几年前,我教语文兼班主任,发现许多小学生都爱看漫画“口袋书”。因为担心他们受到“灰色”污染,有些时候就阻止他们看。但阻止并不能切断儿童对漫画的向往,为什么不用正面的、阳光的漫画占领儿童读图阵地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漫画引入作文,学生兴趣盎然,一扫习作中的畏难情绪。于是,我又尝试着把漫画习作设计到家庭作业、小作文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发现籍由漫画,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个小小的成果让我信心倍增,便开始研究开发漫画资源,利用有强烈讽刺性、幽默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漫画进行作文教学,逐渐探索出一套儿童漫画作文教学法。在不断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终于有了一项真正属于自己感兴趣的个人研究专题——“童漫作文研究”。
  应该说,童漫作文不是我心血来潮的概念主张,而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漫画作文在国内经历了“使用——开发——研究”三个阶段。在使用阶段,漫画开始与作文“牵手”。1983年,全国高考的试题出现看漫画写作文;1996年,高考再次引入“漫画”作文考题,漫画作为材料作文的一种直观作文训练形式,引起中学教师的高度关注。同一时期,市面上开始出现漫画作文选集。课改以来,看漫画进行作文脱离了看图写话的传统窠臼,开始迈入习作资源开发阶段。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了“看漫画口语交际”练习和“看漫画写作文”,说明漫画自身的幽默特质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关注。小学教师进行了漫画作文的说话、写话、习作教学,一些名师漫画作文课在全国公开课上频频亮相,漫画作文渐成一种流派。我以“童漫作文研究”课题为起点,开始把童漫作文作为一种小学作文的教学主张,在继承看漫画写作文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
  习作兴趣和习作内容是绕不过的两道坎
  记者:童漫作文作为一种主张,您觉得特点是什么?它与看图作文、绘本作文有何区别?它解决了小学生作文中的什么问题?
  宋运来:童漫作文具有“趣”、“真”、“活”等特点。儿童漫画具有与生俱来的幽默基因,寓漫画欣赏于活动中的作文教学,常使学生在好奇与探究的笑声中度过,为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奠定了“趣”的基础。“真”有两层意思,一是天真、率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独立思考写出体验及联想,展现儿童特有的审美视角;二是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展开大胆想象,表达真实情感。“活”是指教学方式活、表现形式活和教学要求活。童漫作文形式多样,有漫画赏析、看画口述、观察选材、创作漫画、依画作文、补画续写、依文作画等。学生可以自主命题,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日记、小小说、诗歌均可。
  童漫作文属于看图作文的范畴,有别于常见的看图作文和绘本作文,其教学内容取材于儿童漫画,是集筛选、赏析、观察、想象、作画、说话、写话为一体的综合性作文教学活动。它与绘本作文教学有交集,绘本属于连环画范畴,故事结构完美,学生想象的空间及选材主题上没有儿童漫画来得广泛。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这就决定了绘本作文教授的对象以小学中低年级为主,而童漫作文教学具有广泛性,中小学生都可以施教。
  要改变作文难的现状,关键在于要解决学生作文兴趣和为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习作内容这两方面的问题。童漫作文是解决儿童作文的内驱力和习作材料的一个便捷通道。儿童漫画表达的都是学生最熟悉、最关心甚至最好奇的内容,具有吸引人的事件、夸张的场景和鲜明的意象,使得儿童有形象可依,思维活跃,从一开始就开阔了儿童的写作思路及写作视野。学生看了不但有话说,而且有话想说,形成“意在笔先”的效果。童漫作文中儿童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并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儿童经过动口、动脑和动手,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将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选择那些适合儿童的漫画
  记者:漫画的种类很多,内容也很多,您如何确定哪些内容适合小学生写作,在课程内容方面您如何确定呢?
  宋运来:的确,漫画的种类非常多,但能走进学生写作素材的漫画,应当是符合儿童审美观点的。因此,需要教师与学生一道筛选或创作适合儿童写作的漫画。儿童漫画一般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内容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低年级可以选择以表现动物为主题的图片;二是以独幅或四连幅为主,篇幅过多会限定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利于教学操作;三是从中能提取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话题;四是表达的风格上要多元化,以丰富学生的“读图”经验。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教材上的作文都教不好,哪来时间与精力去教学童漫作文?新课改赋予了教师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的权利,与其埋怨教材上的习作材料不好教、学生不喜欢写,不如选择合适的习作材料替代它。童漫作文的研究为开发习作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经过10余年童漫习作资源库的建设,我们完成了1至6年级说话、写话、习作的课程内容研发。
  将写作知识训练融于策略之中
  记者:除了内容选择,对于一种作文教学的主张,总有一些相应的写作策略。童漫作文有哪些写作策略?如何把基本的写作知识训练融入其中?
  宋运来:“习作于课外,得法于课内”,“课外尝试写放胆文,课内点拨写提高文”是进行童漫作文课内外习作的指导思想。通过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同题两次习作,使习作练笔向提质的方向迈进。对于害怕作文的学生,感到作文好玩、有趣,其习作心态会发生变化。
  童漫作文教学流程包括有基本式和特殊式。基本式为“读图——联想——表达(口头或书面)——欣赏”。特殊式有三种:一是补画续写。给一幅残缺的儿童漫画补充画面,口头说话、提笔作文。补“画”的过程,就是完善故事的过程。二是依文作画,由文到图,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想象中的画面。三是文画相生,由多学科教师共同实施综合习作教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请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去创作漫画,语文学科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创作的漫画进行写作。
  课改以来,通过写前观察、游戏、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置身创设的情景场,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样虽然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但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言语提升。每次作文指导课都是在规定程式中走完,我把这些作文课称为“半拉子”作文课。童漫作文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把一篇文章欢快地写出来,还要求有机渗透习作知识,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力。每一课童漫作文都要从年段特点出发,至少设置一个相应的习作知识训练点。如四年级童漫作文《因祸得福》一课,学生要学习用上感叹词、象声词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了解“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作构思;再如,五年级童漫作文《莫愁女的故事》一课,学生要尝试倒叙写法。
  不仅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还要知道为什么写和写得如何
  记者:您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小学生作文,对于小学生作文教学,您最切身的体会和认识是什么?小学生作文教学有哪些规律?
  宋运来:“为什么写,写得如何”是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所忽视的。作文不仅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还应当解决写作目的与写作评价问题,因为后者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动力源。
  教学中,学生常常“应师命”写作文,却大多不明白习作的目的,或者明白习作目的却不能真正落实,这难免落个学生怕、教师累的结果。唯有明确写作目的,学生才能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拥有自己的灵魂。如,请学生写文劝说有不良习惯的同学,请学生为考试没考好的莫愁女分忧……可以为了道歉,为了询问,为了禁止,为了庆祝,为了挑战,为了澄清,为了安慰,为了确认,为了关心,为了使人信服,为了纠正错误,为了特定人物的需要,为了自己的情感倾诉等去写作文。总之,要为不同类型的读者去写文章,写出来的话语才会妥帖、得体。交流看对象,讲话看听众,明确了话说给谁听,才会有情而发,不吐不快。
  小学生不喜欢作文,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欣赏型的“读者”。学生经过复杂脑力劳动写出来的文章,长期以来只有一位十分苛刻的读者——语文老师。假如我们带着赏识的眼光,创设更多的展示空间,如发表在班级小报、班级板报、校园板报、校园橱窗、校园期刊、校园广播电视、大众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邀请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诸多读者去分享、赞美每位儿童的习作,使得儿童能够从他人的眼睛里感受到自己作品的魅力,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可。
  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要完成每学年16次左右的作文教学,需要对每堂作文课进行合理安排。我不提倡每次像考试似的作文练习,审过题后,就让学生写。我的经验是作文教学要“前置”,提前请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观察、体验、构思、查阅资料等。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有了写作方向或选题,便会广泛收集积累相关资料,构思写作提纲,酝酿、起草、书写、修改成文。虽然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像作家一样进行创作,但是同样具备“积累、构思、表达、修改”的写作基本程式,同样需要一个收集资料、酝酿写作的过程。建议一次作文练习要两节课连着上,第一堂课分两个时段,上半时用来指导,激发调动学生言说的欲望,下半时用来写作,学生直接写在上交教师的作文本上,不必写在草稿纸上。第二堂课,用来欣赏学生的作文。欣赏而不是讲评,虽然只是一个用词的变化,却是全新的作文讲评理念,因为学生只有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赏识中才会找到习作的信心与写作兴趣,这样的作文欣赏教学方式可以省去学生课后誊抄,教师案牍批改的辛劳,省时、省力又高效。
  童漫作文有普适性,不是名师、名校的专有
  记者:我了解到,您目前带着一个团队在研究这一课题,您觉得到目前为止,童漫作文还有哪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果有一些教师也想尝试,您给他们什么建议?
  宋运来:建邺区教育局在2005年成立了宋运来特级教师工作室,给了童漫作文研究一个很好的基地。如今,在工作室团队的努力下,童漫作文项目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研究教师,他们既是童漫作文资源的分享者,也是童漫作文资源的开发者。在儿童漫画资源网站建设,习作序列知识设计,易教易学的童漫作文教程编写等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想尝试童漫作文教学的教师,可能有两个顾虑:第一,我没有更多的教学资源;第二,教学操作起来便捷吗?可以说,如果你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那么儿童漫画资源无处不在。从操作层面上说,童漫作文就是“傻瓜作文”,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它不是名师、名校的专有,你把妙趣横生的“儿童漫画”挂出来或投射在那里,就会激发起学生言说与写作的欲望。儿童漫画与生俱来的幽默基因,寓漫画欣赏于活动中的作文教学,常使学生在好奇与探究的笑声中度过。用儿童漫画做课外日记和小作文的素材是最好不过了。如果用它来取代教材中的作文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一定要说童漫作文教学有什么注意事项的话,那就是在漫画的呈现、教学的推进上注意要有“波澜”,就像说相声一样,要会“抖包袱”,它能使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教学童漫作文《神笔马良的难题》时,学生第一次猜测动物们的心愿五花八门,原来只有一个心愿——请马良给动物们画一个家;第二次猜测马良是否答应动物们的请求,结果与学生的期望刚好相反——善良的马良不答应画了,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想不到就有了新鲜感,有了新鲜感就有探究、求知的欲望与动力,就会不知不觉走进欢快言说的天地,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在写作文,这也就是童漫作文的魔力所在吧!
从儿童视角出发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宋运来两年前调任现在的南京市建邺区双闸中心小学任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调任这所不太“有名”的学校,他所在的建邺区教育局领导有前瞻的考虑,即以名师带动这所学校教师的成长,从而带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现在,“宋运来特级教师工作室”也随着他设在了双闸中心小学,学校里有12名教师成了这个工作室的成员。除了6名语文教师,还有6名其他学科的教师。除了本校的12名教师,还有其他学校自愿跟随的教师。每周“四个一”是工作室对每一个成员的基本要求,即读一篇好文章,写一篇随笔,作一个儿童观察记录和提出一个真问题。
  童漫作文的研究是工作室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从1991年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历经22年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宋运来致力于寻找更适合儿童的语文教育之路。而将儿童漫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他以儿童视角出发找到的一条将作文教学通向儿童的通道。他以漫画为媒介去认识学生、认识儿童,研究学生、研究儿童,从而对语文教育、对学生和对自己的专业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与认识。
  他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从关注学生的口袋漫画书开始,思考学生为什么喜欢漫画,作为教育者如何发挥漫画的正向作用。他利用语文教师的便利,把漫画引入作文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中,发现漫画对化解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有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开始尝试到不断思考,从漫画习作开始,最终形成了童漫作文的教学主张。
  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主张,其要研究与解决的仍然是大多数作文教学绕不过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建设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材料序列。在十几年的教学研究中,他与研究团队一起开发与完善了小学1到6年级的漫画作文写作资源,选择那些适应儿童特点的、与儿童生活与思维密切相关的漫画,并进行了分类与归纳,解决了写作内容材料的问题。
  同时,又研究探索了基本教学流程与写作策略,使得童漫作文变得可学易做。如,其基本教学流程为“读图—联想—表达(口头或书面)—讲评”。同时,还探索出“基本式”与“特殊式”两种写作策略,特殊式的补画续写,给学生一幅残缺的漫画,补说残缺的那幅“画”后,然后再作文;依文作画:让学生为一篇幽默的作文配上画;文画相生:画、写、说三者结合,画后写,写后画,学生写完文章后,可以配上漫画插图。还尝试让学生围绕一个创作话题,然后再创作出漫画,然后写话。
  从一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视角看,童漫作文的主张没有止步于教学技艺,而是能够站在课程的角度来研究,用适合儿童言语表达需要的素材,以开启儿童言语表达智慧的教学范式,积极改变儿童的言语态度,唤醒、激发与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动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条真正通往儿童的教育之路。在继承看漫画写作文的基础上,赋予了新内涵,使其成为集筛选、赏析、观察、想象、作画、说话、写话的综合性作文教学活动。
  童漫作文是众多作文教学主张中的一种,却有着自己的特质。对于这个领域,宋运来认为,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童漫作文也将成为他一辈子要研究的课题。
欢迎“推荐”或“自荐”名师
  “名师”栏目是教师周刊新设立的一个栏目。
  本栏目关注那些不同一般教师的“名师”,即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对教育教学个性化的理解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总结,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策略与方法,有探索性、走在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通过关注他们、走近他们,让我们清晰教师成长的方向,发现教育教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为教师成长提供范例与榜样,进而引领教师成长。
  本栏目欢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或学校推荐合适的报道人选,也欢迎自认为够“名”的教师个人自荐。无论是推荐或自荐,都要附上说明自己足够“名师”的简要材料,发至jybjiaoshi@vip.163.com,并注明“名师推荐”或“名师自荐”字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18 05:38 , Processed in 0.0736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