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4 02:3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在探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加以厘清和明确。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1 几种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理解
观点一:五四以后流行的“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织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因此,这种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观点二:儿童文学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界定儿童文学,它虽然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是稍加推敲,就会发现其不严密性。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如一些不专为儿童所做,但却适合儿童欣赏的诗作;诸如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诗中,均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作品,也许创作之初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以“适合儿童欣赏”的观点来看,这些诗作均可以涵盖在广义的“儿童诗”范围内。再比如《西游记》,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还有《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巨人传》、《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最初也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而对儿童特点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儿童文学的艺术规律缺乏驾驭能力的话,那么作者也难以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门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例如,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描写的是一群流落荒岛的儿童冒险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故事层次也是儿童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内涵却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因此从整体上看,它并不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是不是写给儿童,并不是区别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的标志。至于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从广义上说,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的角度来谈儿童文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抓住“审美”的角度,如果不深入“艺术”的深度,那么儿童文学与一般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也没有什么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被知识读物、教育读物取代。
2 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3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1)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
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分为儿童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幼儿文学的要求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
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的成人形象或儿童形象,允许出现否定性人物,塑造时,多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情节要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要紧凑完整;语言要生动有趣;基调要明朗乐观;内容上要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裁方面,要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和儿童影视剧为主。
少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要丰富且呈现多义,题材要宽泛且有较为深刻的内涵,既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也不回避客观存在的消极、阴暗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以写少年为主,也不冷落对成人形象的描绘,而且要较有深度和力度;情节设计既可曲折完整,也可“淡化”处理;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应趋于多样化;体裁方面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影视剧为主。
总之,儿童读者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在这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其总体的儿童特征逐渐淡化、消失,而总体的成人特征逐渐强化明显。供给他们阅读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应出现这种变化,即儿童文学自身的总体特点愈来愈淡化以至于消失,而成人文学(主要指青年文学)的总体特点愈来愈强化以至于完全取而代之。
2)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情绪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儿童作为一个情感弱势群体,他的感情更加脆弱,最容易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和同情外,还会从文艺作品中寻求消遣和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以抵抗生活中的孤独、苦恼与不幸。所以,儿童文学能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幽默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孩子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我国作家车培晶的新作《瘦狼与胖狼》,作品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天真、善良的瘦狼和自私、计较的胖狼这两个童话形象。纯朴诚实的瘦狼被胖狼摘去了五脏六腑,骗去了狼皮,但是人们同情它,信任它,纷纷将棉衣、棉毯披到它身上。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还收养了它,为它织了一件像绵羊的皮毛一样的毛衣,老奶奶的儿子甚至为它安装了一套电脑内脏。而胖狼则由于太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吃不到东西,还被腌成辣椒狼,吃尽苦头。童话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有温暖的爱意;既透露出轻松、自然的幽默风格,又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良善意愿。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让孩子们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善恶美丑分明的情愫。
再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家里人既没时间陪他,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孤寂的生活,为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生活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甚至潜移墨化,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儿童文学与儿童思维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观不分,它常常使得儿童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产生程度不等的错位和反差。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思维是一种同原始人思维类似的思维形式,大体而言,它具有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来感知世界的特点。儿童在十二岁以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完全的逻辑系统,在他们的意识里理性和逻辑还没有能够很好表现出来。这一时期儿童主要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思考,用感性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种整体认识,常常把局部和整体混为一谈,把现象当成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常以直观形象感受和直接经验来解释。这种直观形象思维,又常以主体情感为向导,形成一种感官联想现象。另外,由于知识受局限,没有先验的约束,儿童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浓厚自我中心色彩。形成一种“我向思维”,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同化在自我的活动中。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妈妈,而星星眨眨眼,树儿摇摇头,则是向人们问好……..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儿童分不清物理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和想象,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生机和富有诗意!儿童只是依照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样子去表现事物,因而摆脱了许多现实的局限,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和大胆创造,于是,童心就成了产生想象的沃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使儿童情感得到熏陶、幽默感得以培养,使得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想象陶冶,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应该要充满着情感色彩,富有幽默感,富有想象空间,这样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相符了。美国作家鲍姆的《绿野仙踪》、英国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的《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米而恩的《小熊温尼•普》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4)儿童文学与儿童兴趣
儿童认知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儿童去注意和探求”。儿童由于生活阅历比较少,受知识所限、眼界所囿,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在经验和阅历方面不如成人老成持重,而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因为无知或认知有限而进一步增强了去探知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特征,这就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儿童对认知产生极大的渴望感。
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朋友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舞他们浓厚的求知兴趣。比如《鲁孙滨漂流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融入了海岛的地理概貌、动物植物、种植技术、烹饪烤面包技术、搭木屋、打猎等等的谋生知识。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这样便大大激起了小朋友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这类能够激发儿童探究兴趣的作品有很多,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王狼洛波》、英国作家威尔斯的《隐身人》等等。因此,儿童文学一定要抓住童心的一大特点去创作。
5)儿童文学与儿童的自信和毅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会弥补某些儿童人格的缺憾。儿童文学作品会促进儿童形成自信心和进取心,甘愿冒险等优良品格。如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里面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比,常常会作写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独立自信,敢于冒险,自我意识极强。她会在地板上和面做饼干;清洗厨房地板时她把两个刷扎在自己的光脚下面,然后在地板上像溜冰一样檫来檫去。当看见5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小男孩时,她会非常仗义去教训那几个臭小子……,总之,她独立自信,个性十足,勇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感受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儿童们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心灵会受到作品的感化作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的品质。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解读
1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运用
1)儿童文学的作用
认识作用。丰富、生动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既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儿童得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教育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这一终极目的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完全的一致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许多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在谈及童年往事的时候,都非常感谢文学给他们人生道路的启迪。例如,通过阅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可以了解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被迫割让亚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而丧权辱国的历史;通过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
审美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发的情感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美得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也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得力量。
娱乐作用。 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兴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 “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绝非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由作家独立创作的儿童文学)在西方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但是,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教育有着天然联系,在中国最早提倡儿童文学的是周作人, 1920年他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儿童的文学》时,一开始就说:“今天所讲的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位置。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文学至少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是: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选本 ”、“读本”,儿童文学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于儿童文学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文学应该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这个本位既包括生活本位,还包括心理本位和精神本位。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或“不完全的小人”(周作人语),而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独立精神的存在者。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本民族母语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产生于公元前1 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卷首的序言就这样讲到: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他的这三个儿子,但都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意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最为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为素材,结果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此编写了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说明儿童对文学的需要和兴趣,也说明了文学对儿童的重要作用。20 世纪20 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中说:“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著重这儿童文学。”他肯定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学校教育都来重视儿童文学。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中就像食粮一样,但它是一种精神食粮,它会让儿童在不断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以,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具体来说有何关系?
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对儿童的认识问题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他们的心灵正像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等待着适宜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从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是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
小学阶段的儿童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理解事物。儿童这种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偏重于直观感受,想象活跃、丰富。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他们往往更注意作品对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表现出对富于动感的描写和新奇的形象、情节的浓厚兴趣, 往往会凭借活跃丰富的想象对文学意象作随心所欲的粘接和组合,从而沉浸在荒诞、新奇的艺术世界里。容易感情投入。正如鲁迅所言“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其中的角色”,儿童在欣赏文学时不会保持审美距离, 极易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 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去, 扮演一个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悲苦。
善于模糊解读。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班马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说:“令人赞叹的是,少年儿童的阅读特具一种跳过不懂之处的巧妙能力,生字、生词、生事、生义从来就难不倒他们作出大体的把握。”儿童识字少,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不得不靠这种模糊的解读方式到文学作品中去探险,虽不求甚解,却也能获得一种朦胧的整体的审美感受。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 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
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材,所以从儿童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静态理性的方式呈现出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清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1)古代蒙学读物——言语晦涩难懂、儿童被遮蔽
有学者总结说:“我国古代没有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自然也就没有具备教科书意义上的语文教材,各私塾中常见的读物大概有:专供儿童集中识字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类《杂字》;掌故性、故事性较强的《兔园册》、《幼学琼林》、《龙文鞭影》;进行文字‘小学’教育的《字体蒙求》、《文字蒙求》;古文选本中的《古文关键》、《文章规范》、《东莱博议》、《古文观止》。”蒙学读物中最为普及、最为定型的是“三、百、千”,因此,我们下面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简单分析。
《三字经》全书1140个字,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压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目的是让儿童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生哲理、伦理道德教育。《百家姓》是400多个方块汉字的毫无意义的堆积,采用四言韵语,全是儿童熟悉的常用字,目的是利于对儿童进行集中识字,故能千年流传。《千字文》是一本综合性的蒙学教材,以识字为主,兼容天地、史地、人事、动物名称、农业耕作等知识和道德规范于一炉,另外,还吸收不少民间流传的成语谚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三部蒙学教材把语言知识与常识教育用韵语的形式编写,比较着重文道统一,语言通俗,压韵上口,生僻字少,好读易懂,有趣适用,适合儿童教育,尤其是注重记诵的教学方式。不能否认这些教材中知识性、艺术性等古代智慧结晶的成就,然而针对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和兴趣来说,则明显的道德倾向过重,功利性太强。这些蒙学读物很难说是一种文学作品,更谈不上是儿童文学。
郑振铎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激烈地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和儿童读物时说:“腐烂灵魂的反省的道学的人格教育,而同时,更以严格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以莫测高深的道学家的哲学和人生观,来统辖茫然无知的儿童。而所谓的儿童读物,响应了这种要求,便往往的成了符咒式的韵语,除了注入些‘方块字’的形象之外,大都是使他们茫然不知所谓的。”这段话比较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童蒙读物的基本特征。当然,作为知识来说,这些读物具备很多有益的价值,只是对于儿童语文教育来说,儿童文学价值难以得到重视和体现。
2)近代语文教材——白话文的兴盛与儿童的发现
白话文的兴盛,言文一致对语文教学的革新意义。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使人深切地感到“文言不一致,足以阻碍科学之进步”,国学大师梁启超主张“及早造成一种国语,用以编纂教科书以利教育”。1919年,蔡元培在《国文之将来》一文中说:“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竞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用国文为语体文即白话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时期提倡和实践的言文一致对后来的语文教学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意义。
儿童文学的兴起。随着白话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古代文言选文自然退居二线,代之兴起的是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民十左右,儿童文学的高潮就大涨起来。所谓新学制的小学国语课程,就把‘儿童文学’做了中心,各书坊的国语教科书,例如商务的《新学制》,中华的《新教材》、《新教育》,世界的《新学制》……就也拿儿童文学做标榜,采入了物话、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儿歌、民歌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一部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共八册,里面有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课文,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
儿童文学创作的自觉和儿童的发现。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在《老开明国文课本始末》一文中回忆叶老当年编写课本时所说的话:
“给孩子编写国文课本,当然要着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则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各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文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现在来看当时的教育家的儿童文学理念,依然是意义深远的。当然这套教材当时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当时新旧势力冲突,难免存在一些人恨不能把儿童文学撵出小学教科书,如1931年发生的“鸟言兽语”之争,教育部曾拟了“小学教科书是否需要儿童文学”的问题发交各省市小学教育界调查研究,结果“小学教育界仍旧全国一致地主张国语课程,应当把儿童文学做中心”。[20]并且在作出这样决策的时候还考虑到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深远眼光。当时他们就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环顾欧美各国的小学教科书,差不多早已‘儿童文学化’了。美国的小学教科书尤甚,苏联文坛近来也竭力提倡儿童文学,创造儿童文学,可见儿童文学绝不会跟小学教科书分起家来。即使有时被迫而分家,也只是一时的现象。”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五四文言之争和儿童观的影响下,冲破了古代蒙学教材的藩篱,具备艺术性、趣味性和语文教育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取代了从前封建私塾的《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及《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物,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历史上有革命性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自发展之初就具备很高的艺术性。例如选入《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第二册第8~10课课文:
小白兔在家里,听得外面敲门,他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树林里,身穿羽毛衣,来去像飞机,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小鸟。请进来吧。”
小鸟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河水里,身穿游水衣,来去像小船,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小白兔说:“你是小鱼。请进来吧。”
小鱼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叶丛里,身穿竹节衣,来去像火车,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青虫。请进来吧。”
这篇课文活泼可爱,生动有趣,包含着好几个谜语,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使他们得到有趣的知识,整篇文章语调欢快,洋溢着友爱和伶俐智慧的情调,给孩子以丰富的心灵感受。这样的作品当然能够被儿童喜爱和接受。
3)新课改后的教材——言语关照与儿童被尊重
五四之后到建国之初的几十年,中国处在战火纷争的年代,语文教育问题更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进入了相当长时间的政治文化革命时期。建国初期,受苏联经验影响,强调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注重对汉语文学系统知识的学习。58年教育大革命后,教材已经成了空洞说教的政治课本,文革时期语文教育惨遭文革的“政治图解”,语文教材无法躲避“泛政治化”的命运,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语文课没有教材,用报纸代替,由工宣队上语文课,用政治课替代语文,搞所谓的“政教合一”等现象。总之,“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材过度强调政治思想意义,过分强化语文的文字因素,对语法等汉语知识要求过高。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仅占10%左右。”
上述情况直到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时才有所变化,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回归教材,儿童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重新得到重视。但情况并不乐观,教材中大多数作品仍是带有明显伦理道德倾向的作品,文学性尚不充分。进入新时期,学者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倾向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杨再隋称“教材内容缺少儿童情趣,教材形式也不够生动活泼”,对儿童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疏忽,以及道德说教的空洞等,严重隔绝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批判基础上催生的。审视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虽然有过短暂的五四觉醒期,但是大多数时期都十分明显的过多停留在“语文—语言”命题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语文—言语”这个层面的关照,以至出现在教学中过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关注,而语文的“人文性”却被忽略。文学性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人文性”的严重流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严重缺陷。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这些新理念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成为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版的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三套小学实验教科书和配套的阅读教材,都编选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对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语文选文情况中儿童文学因素的研究,《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有专门的分析。“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基础文本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其中“江苏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数目较小,该套教材多用自编课文,从课文文本来看,还是运用了一些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北师大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较多”而“人教社版教材在儿童文学材料选择、利用方面最为突出,特别是与其原有教材相比,使用儿童文学资源的规模有大幅度提高。”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些实验教科书中儿童文学的选文情况,现将其总结分析出的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
小学语文教科书三版本儿童文学选文数据表

版别
诗歌(儿歌)
童话
故事
散文
分册总计
版本总计
人教社一年级上册
16
6
1
2
25
72
人教社一年级下册
3
6
5
3
17
人教社二年级上册
4
6
4
2
16
人教社二年级下册
2
2
8
2
14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
8
0
0
0
8
56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
11
2
0
0
13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
10
3
2
1
16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
7
4
5
3
19
江苏版一年级上册
4
2
0
0
6
16
江苏版一年级下册
1
3
0
0
4
江苏版二年级上册
1
0
0
0
1
江苏版二年级下册
4
1
0
0
5
体裁总计
71
35
25
13
144
144
比例
49%
24%
17%
10%



以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透视其所选的儿童文学作品。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如果我们从小学语文课文入手,深入内在本质,即可发现小学语文中已蕴含有极强的文学性。徜徉于一篇篇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充盈着理想、智慧、信念、生命、自然、科学、真诚的“精神家园”。在小学语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故事。这些表现形式即是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下面拟以小学语文新老教材的单册课本作一对比分析(注:这种对比限于第一、三册。因这两册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其它册的改动暂时属于小修订)。
儿歌: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所选儿歌集中在第一册。老教材选入12首,新教材选入26首,新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4首。这14首儿歌是配合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如学习a、o、e时,配有儿歌“鸟叫啦,花开啦,/鸟儿花儿可多啦,/我们爱鸟不捉鸟,/我们爱花不摘花。”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和形象的儿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着文学的魅力。
儿童诗:同儿歌相比,它的思想内容较深沉含蓄,抒情性更强,更讲究诗的意境,语言更加优美精致。为了便于归纳,把古诗(含词)也归为儿童诗。老教材单册选入古诗18首,现代诗12首。以第三册为例,老教材选入古诗2首,现代诗1首;新教材选入古诗5首,现代诗2首。由此可看出语文教改的轨迹,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发挥语文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文种中最契适、吻合儿童心理与思维方式的一类文种。教材中所选童话集中在低中年级段。单册老教材共有童话14篇,其中,第一册3篇,第三册8篇。在新教材中,第一册5篇,第三册6篇。新教材中童话在年级段中的分布更为合理。以这些童话为龙头,小学生在入学不久就感受到了爱的主题——《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山羊》;保护自然的主题——《清清的小溪水》;善与恶的主题——《狼和小羊》;科学探索的主题——《小马过河》等。童话的审美教育的功能蕴含其中。
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寓言4则,其中第三册2则,第五册2则。新教材第三册保留了老教材中2则寓言。通过《坐井观天》,让小学生理解天地的宽广;通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学生理解事物间整体与局部关系,做一个思维全面发展的人。
儿童散文: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于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文体,这些散文内容广泛,语言清新、流畅、自然。诵读这些散文,能让儿童悦心益智,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散文26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3篇。新教材第一册2篇,第三册5篇。诵读这些散文,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金黄,《初冬》的白茫茫,《北京》的阔大、壮美,看到了《看雪》中雪花的姿态,体味着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儿童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故事50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9篇。新教材中,第一册4篇,第三册6篇。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增加了《爷爷和小树》、《神奇的塔》、《三个小学生》,删去了老教材中的《过桥》。新教材第三册中保留了原有的《诚实的孩子》、《蓝树叶》、《精彩的马戏》,删去了原有的《看企鹅》、《画鸡蛋》、《温暖》、《补丁》等,增加了《难忘的一天》、《兰兰过桥》、《买文具》等。应该说在儿童故事方面,新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它删去了一些脱离时代的课文。这样,小学语文课文更加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更为浓厚,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主旨。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1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此重要,儿童文学又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那么学校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特别是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如何呢?据研究者调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二是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现状情况。
从3—6年级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看,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儿童文学;学生对教材中所选入的儿童文学作品基本满意;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是开阔视野;学生最喜欢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普遍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年级的学术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更多。
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及教学情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关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的认识。
他们普遍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只是极少数教师接受够系统的学习,更多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完成的。这说明,我们的示范教育中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和漏洞。即使是自学的教师,多数儿童文学知识也不扎实:首先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再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掌握的程度不足;虽然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但是在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事不尽相同的。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掌握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所以也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也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在关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调查中,有很多教师的认识也还比较模糊。
二是,教师对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之一的教师无疑对教材最有发言权。对入选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看,仅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对作家作品熟悉。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对于教科书中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满意度看,有近一半的教师不太满意。教科书中的选文除了古诗之外,大约有80%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构建成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们提出了自己对选文的意见和看法:有的认为选文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缺少经典;选文体裁过于单一;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缺乏古典文学的启蒙和渗透等。针对这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增强选文的可读性,重点在语言方面;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趣性,如生活情趣等;深入调查研究儿童的需要,了解儿童的喜好;根据儿童现阶段的生活需要编排文学作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用此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加大选文的比例,在注重其时代性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强调与儿童进行交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
三是,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一直存在着分歧。教授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作品的区别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方面,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作品的感悟;作品中情感的控制和把握;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理解;儿童情趣的处理;对学生语言、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教育性欲审美性的协调统一;审美教育尺度的把握等。关于儿童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认为对儿童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他们在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
想在短期内使培训行之有效:首先,应该要明确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学的关系,认清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其次,传授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时候,要让教师运用这些知识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日后可以在教学中发现儿童文学中特有的审美品质;最后,要让教师们多关注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因为多掌握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可以更好地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 儿童诗的鉴赏及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儿童诗“以饱蕴情感的诗的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引发少年儿童的丰富联想,沟通交流感情,启迪心灵,使他们获得美的薰染和享受。”
人教社新编教材第三册就共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六篇儿童诗。新课标对儿歌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所选择的几首诗来说,落实以上目标应该是不难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想象如何展开,情感体验如何激发,感受到的语言美怎样表现出来”才算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儿童诗歌的赏析关注五个方面: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形象捕捉的儿童特点和新颖独特;想象的大胆奇特;构思的巧妙别致;语言的天真口吻和音韵美。重点是感受其中浓郁的儿童情趣,回归赤子之心。
对于儿童诗歌的教学策略,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仍然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循:
1)打碎诗歌的“神圣”光环
有人说“孩子天生是诗人”,这句话可以给广大教师足够的信心。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碎罩在诗上面的那一圈“神圣”的光环。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三年级上《小露珠》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习题: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小露珠      。小蟋蟀看见了,说:“     ”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口头完成填空后,老师请孩子们将这些句子分行,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小露珠蹦到荷叶上,
小青蛙看见了,
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小露珠爬到草秆上,
小蟋蟀看见了,
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小露珠落到花朵上,
小蝴蝶看见,
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然后他请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完,老师问学生们:“读了这些话,你们有哪些想法,可以跟老师说说吗?”有孩子说:“有趣!”有孩子说:“它里面把小动物当人写了。”有孩子说:“这个样子像诗一样了。”于是,这位语文老师又借机见缝插针紧跟着说:“你说得很对!这就是诗!”孩子们听完显出欣喜的神色,他们没想到诗的创作如此平常、简单。而后,老师就叫同学运用书中的句子也照样子写写,孩子们非常高兴,略为小试皆有所成。这种教法正合了袁枚所说的:“善取皆成佳句。”“求诗与书中。”接下来,老师又借机介绍了一首小朋友的诗,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写诗并没有那么许多的规矩,不外乎他们所说的“有趣”、“当人写”、“分行”、“最好押押韵”如此而已。
从此,这些孩子们开始了童诗和儿歌的写作。当然,他们们并非不知写诗歌并不是没有难处,诗用更为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就是难点,而要达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清•袁枚)那就更难了。这位老师在这里说创作诗歌容易,也是如《水浒传》中时迁盗甲赚金枪徐宁上梁山的手法,先易后难,一步一步引其深入,最后欲罢不能。 为此,当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这位老师每周都至少给他们讲一首现代童诗或儿歌,和一次他们的诗作讲评,讲评中多以表扬、赞赏为主,不给他们施以框框条条,只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童稚的心灵去观察、去发现,用他们特有的思维去想象、去感受,用他们纯朴的语言去表达、去创作。逐渐地,孩子们的见识广了,手脚也放开了,一个一个的惊喜令人兴奋不已。
2)打磨孩子们的灵性
曾经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情愿长时间地与电脑上的网友沟通,也不愿与父母亲热几分钟。他们的情感之河好像是干枯了似的,待人处世也少了那股子灵气,而多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浮躁。而诗的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拘格套,但抒性灵。”(明•袁宏道)“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明•焦 竑 )这里的性灵就是指细腻平和的情感。诗能平和人的感情,改变人的气质。孩子们的感情并不是真的干涸了,而是被其它急功近利的欲念覆盖了,就如久不用的明镜蒙上了灰尘,只要帮它拭去,就能显出明镜原有的灵光来,这就是要我们打磨孩子的“灵性”。要打磨孩子的“灵性”,先要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孩子们的情感之门不是一扇,我们准备的钥匙也不应是一把。但总的来说,我们的辅导活动应在“ 趣”字上站定脚跟,“真”字上下功夫。
例如,围绕一个物像进行一系列的想像与联想,用速写的方式再现一种事物的意境。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风》的题目,问学生:“风是什么?会干什么?”孩子们说:“风是妈妈的手,它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风是爱看书的小娃娃,它不停地翻着我的书。”“春风是小剪刀,剪出了柳树的叶子。”“西北风是一群群小坏狼,把我的耳朵咬得痛痛的。”……这样无数次地形容,不要管他们所说的合不合理,只要情真就可以,总会有动人的句子出来沁人心脾。所谓“采诗如散赈,宁滥毋缺”(清•袁枚)这种风暴式的练习,容易激发起学生灵气,他们互相引导,互相比试,用美丽真切的诗句宣泄着自己的感受。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儿童审美想象空间
《春天》(课文内容: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案例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天来了,春姑娘穿着彩色的衣裙在和小河、小草和花儿说话,那么你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就来逐句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1句。
(1)小声读第1句话。
思考:
①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冰雪为什么融化?
③春天会对冰雪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思考题,反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中小河的变化。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插图,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理解。
①回答第1个问题时,只要大概意思对就可以了。春天来了,冰雪化了。
②认真看图,你看到小河什么变化呢?小河的冰渐渐化了,化成水在缓缓地流动。要让学生理解到,
春天到了,天气暖了,所以冰雪融化了,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这是拟人的写法。
③让学生想象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借此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天到了,漂亮的春姑娘,面带微笑,对冰雪说,天气缓和了,冰雪你该融化了,那么小鱼可以自由地探出头来吹水泡泡,白鹅和鸭子也可以到小溪里自在地游来游去。冰雪真的听了春姑娘的话,都化了。)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真的有春姑娘说话吗?
(这里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的,把它们都当作人来写,使我们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
你怎么理解“那么听话”的呢?你能换个说法吗?
(“冰雪非常听话”,“冰雪很听话”,“冰雪真听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冰雪都化了的原因是什么呀?(是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化了。)
不能否认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努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问题是这位老师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完全忘记或忽略了作为一首诗歌而言,《春天》所具备的首要品质是文学的想象性和审美性。尤其是在讲述拟人化的诗歌语句中,引导的方向和给出的答案是知识性的和修辞理论性的东西,忽略了诗歌的诗意境界和情感逻辑。对于儿童来说,诗歌中所蕴涵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和儿童式的情感发问,被教师的理性分析忽略不计,这种诗歌教学的方式更多的只是在学习对话句子。当然,诗歌文学的艺术熏陶作用更是难以达成。
与前面一个案例相关的《雪化后变成了什么》这篇短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篇短文的出现无疑是对上述解读方式的一种反驳,强调了诗歌的诗意性,当然这个答案很快被相当数量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致认同为最好的答案,这样就出现了在课堂教学时,当老师提到“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时学生的答案惊人一致的情形。“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似乎就成了另一个唯一的答案了。针对这样的情形,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在解读这篇短文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了孩子跳出思维定势。在老师进入课文分析后,提出问题得到了异口同声的答案,但是仍有一位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雪化后就是水。这个时候,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最好的答案”。
案例二:
老师: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说对了。
……老师: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答案呢?
(学生有些犯愣,旋即又炸开了锅)
学生:最好的就是最正确的。
学生:最好的就是更富有创意的。
……
老师:那么,雪化后变成什么的正确答案是——?
学生:水。(学生肯定地回答)
老师:而最好的答案是——?
学生:春天!
老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一些问题,需要换一种思维,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雪化后的确变成了水,这是正确答案。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就会有另外的答案。这样灵活的思考,才能发现有创见、有新意的答案,才有最好的答案。
教师板书:   水——正确的
雪  春天——最好的
……——更好的
老师:那么,是不是雪化后变成了春天,就是唯一最好的答案呢?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
(学生被激活,看到板书上更好的前面的空白,立刻有人举手)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温暖。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绿色。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草。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快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燕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蛙。
学生:变成了太阳!
学生:变成了小溪!
学生:变成了希望!
学生:花朵!
学生:万物!……
这位老师禁不住感慨,多好的答案呀!是的,最好的答案,就在学生的心里!最好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轻轻地点拨。
虽然这一篇小短文不是诗歌,但它与《春天》是一脉相连的,这位老师先通过循循善诱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然后以一种还原诗歌品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了学生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并最终激活了他们心中奇思妙想的诗意创造力。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呼唤更多这种诗化的充满想象的教学!因为童心是一种宝贵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忽视或忽略少年儿童期的文学思维和想象力的开发,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3 童话的教学策略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样式,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有独特价值的文学样式。“它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的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关于童话的概念,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20世纪初期,周作人在与赵景深讨论“童话”的定义时认为:“总的来说,童话这件东西,既不太与现实相近,由不太与神秘接触,它实在是一种快乐儿童的人生叙述,含有神秘而不恐怖的分子的文学”。王泉根教授则认为:“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也就是说,童话具有虚拟的人物和环境,离奇的情节,并且幻想是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核心,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童话的人物形象有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三种。语文课本中大量出现的动物童话,赋予动物以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语言等,是一种拟人体童话,像《丑小鸭》、《小马过河》,《小猫钓鱼》等。“‘万物有灵论’是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生命或生命的属性赋予无生命的对象,相信一切的事物都同人自身一样有生命和意志。”从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和皮亚杰“物我不分”的理论观点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拟人体童话对儿童的重要性,“拟人艺术是人类童年期的艺术”,彭斯远一语中的。
方卫平教授阐述了童话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具有的不朽价值:文明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虐杀了纯真而富有质朴灵性的艺术诗意和想象力——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往往添加了世界的物性特征而丧失了人类自身的灵性特征。童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最天然地保存着人类文化的诗性智慧和艺术幻想力,以其独特而又飘逸的美学气质,天然地承担起了对于诗意和幻想品质的激活和守望的职责,为今天的儿童读者保留、提供了一幅纯净、绚丽的艺术图景。童话将一如既往地承担起传达人类精神追求和诗意渴望的艺术天职,童话将以其永恒的诗性的光芒和幻想的魅力温暖、滋润着绵延的人生。
童话之于儿童,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比如常人体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拟人体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蚂蚁和蝈蝈》、《两只小狮子》、《美丽的公鸡》、《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等等,国外著名的拟人体童话:《丑小鸭》、《乌鸦喝水》、《世界多美呀》(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超人体童话:《七色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质。就童话作品来说,通常是“在童话的幻想世界中,人获得了一种想象中的胜利感,一种从人的各种局限中超越出来的解放感、自由感,这种超越感、胜利感、解放感、自由感自然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因此,童话作品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其特有的“新异性”、“神秘性”、“超越性”、“假定性”、“幻想精神”、“人性光辉”以及“游戏精神”等等。在童话作品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真正的人性不是自然具有而是在文化中形成的,它需要灌输、培养。这正是童话、儿童文学能够提升人,因而具有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的原因所在”,也即,作为儿童文学的童话等作品,在教学中若真能起到什么作用,那也只能通过教学的内化过程,让学生得到提升,“打下精神的底子”,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须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得以实现。任何幻想越俎代庖的理解或者强加给学生的定论,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毫无疑问,教材中大量的童话选文,是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心理才走进教材的,在选文立意和数量上是体现了对儿童本位的足够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这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如何呢,先来看一个大家熟知的童话故事的教学案例吧。
著名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语是这样写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的:
(老师:)“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这里的“幸福”实际就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师继续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这种侧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只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个方面。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特别注重具体文本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性或历史性的社会价值,“社会主题”成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作品解读的方式,应用到对常人体童话的解读时,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也容易导致教师引导过程中出现如上文那样的情况,教师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归纳——“这个童话深刻地批判了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对穷苦孩子的同情。”这样的结论尽管代表了一种观念,但是却也很有局限性和狭隘性:忘却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忘却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忘却了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童话作品。像这篇饱蘸情感令人凄楚的童话,其实不需要老师去特别强调政治性的批判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表达出他们自己不同的想象和理解。
在近百年的语文教学历史进程中,类似这样的解读方式使我们狭隘地误读了很多来自异邦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契诃夫的《凡卡》通常被解读成:“通过写在鞋铺当学徒的凡卡的苦难遭遇,反映了沙俄时代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样的引导不可否认其现实主义的有意义的一面,只是当我们抽空童话作品中深沉而辽远的充满想象的文学张力、解读空间与情感体验的时候,答案直接上升到对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时,孩子的心中又作何回应,也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自然萌发的怜悯和同情之心,甚至是想要具体行动来帮助受伤害的小朋友的念头都在老师的政治性引导下,把真挚友善的童心变成了阶级化的痛恨,简单的把生活的苦难归结为社会制度的黑暗和反动,把情感都转化为憎恨了。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当他们碰巧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类似的状况时,书本教给他们的观念是否能够使他们想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那么他们就也必须憎恨和批判社会主义的黑暗和腐朽呢?总的来说,思维定势且偏重政治化的主题先行的阅读教学,过去已经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现在其影响依然存在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面对。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考虑以下几点:
作品的幻想性。童话作品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原作与改编后的比较。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多角度改写。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写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读写结合的练习。
戏剧表演。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阅读经验的整合。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经常会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在童话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整合过往童话阅读的经验,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培养提升学生对童话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中低年级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美丽的公鸡》、《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含影视作品的欣赏)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教学过程是形式多样而又富有个性色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教师还应努力使儿童感受到语文是乐趣的源泉,使儿童在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为此,教师必须谙知学生心理,明晰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并探索儿童心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不使儿童想阅读的念头泯灭,才能赋予教学以更美的途径。
作为“文学”的童话,教师理应遵循文学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文学之“美”充分显现出来。为此,在了解了童话的文体特征之后,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由表及里的三个基本层次: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这三个层次明确告知我们,作为文学的童话,其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是: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文学语言美;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文学形象美;挖掘文学蕴含,锻炼思维,理解文学意蕴美。
这样,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习主体内在的对文学形象的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综上,我们综合并提出如下一些可运用的教与学的方式。
其一,读——体会文学语言美。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二,感——体悟文学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其三,演——感受文学形象美。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其四,思——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其五,讲———初识文学表达美。
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儿童练习讲童话。比如,可以先从复述入手,指导儿童先学会合理的展开故事情节,进而融入情感,加入表情色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讲童话,或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编(讲或写)童话。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文学的情节美、表达美,也有助于儿童丰富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其六,品———品味多彩的生活美。
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儿童去阅读(或观看)一些优秀童话作品。课程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应更广泛地包括可以用来教育儿童的各种课外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比我们的预想要大得多的作用。作为教育,“学校不能和生活相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并利用儿童在课外通过阅读、影视、网络所接触到的大量童话作品,通过讨论与正确的引导,使儿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美,进而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并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长。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4 寓言的教学策略
所谓“寓”,“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或者说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寓言中包含一定的寓意是不容质疑的,一般而言,寓言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如《狼和小羊》阐明了对于那些图谋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一切正当的辩解都是枉然,在不公正的强权社会里,强者对弱者常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揠苗助长》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另外还有《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画蛇添足》《我要的是葫芦》等等,都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传达一定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哲理思辨性质。
在儿童文学的王国里,寓言是另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关于寓言是否是一种有益于儿童阅读接受的文学样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有过关注和探讨。比如,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他反对教孩子学寓言,认为寓言中有“坏心术”;钱钟书先生则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虽然有着这些争议,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寓言的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寓言具有寓意性,且这些寓意对儿童的价值引导又具有两面性,因此面对寓言这种文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寓言类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最后一定会清楚的告诉学生: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怎样怎样等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非议最多同时也获得成就最多的是对寓言作品的解读,大有对寓言进行一番“另类解读”的趋势。如学生从《愚公移山》中读出了愚公缺乏经济头脑,挖山不如搬家;有学生读出搬走大山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学生从《揠苗助长》中读出了农夫的勤快等等;有学生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之后,不仅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而会赞慕善骗的狐狸;还有的孩子学了《狼和小羊》、《会摇尾巴的狼》等寓言之后,会崇拜大灰狼,觉得大灰狼有智商、聪明,善于运用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这些见解相当精彩地反应了寓言解读的成绩和问题。下面拿《狐狸和乌鸦》的两个教学案例来具体分析。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1
教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些什么?
学生1:乌鸦你真是太笨了,狐狸的话你也相信。
学生2:乌鸦你太爱听阿谀奉承了。
学生3:乌鸦,以后要接受教训呀!
学生4:狐狸,你太狡猾了,骗子没有好下场的。
……
(对于孩子们的回答,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学生5:老师,我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它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
教师:你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很了不起!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2
老师:你愿意做狐狸还是做乌鸦?
学生:狐——狸。
老师:就没有想做乌鸦的吗?哦,没有。那么,你们说说做狐狸的原因吧。
学生1:狐狸漂亮。我希望自己长得漂亮。
学生2:狐狸的样子好可爱,笑起来甜蜜蜜的,说话让人忍不住就相信了。
学生3:狐狸聪明,爱动脑,会说话。她用说话的办法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学生4:我知道骗人不好,可是如果我饿极了,也会骗东西吃的。
学生5:狐狸做事情能坚持到底。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而且越说越好听,终于达到了目的。
老师:哈哈,咱班成狐狸窝了。(教师期待着不同的声音——虽然在内心深处,她也倾向于做狐狸。)
老师:现在,有愿意做乌鸦的吗?有没有?
学生6:我改主意了。狐狸太漂亮了,皮毛太美丽了,猎人都喜欢打狐狸。做狐狸很危险,还是做乌鸦安全些。
……
上文教学中学生对狐狸和乌鸦的认识,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解,教师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在学生已经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比如,只要聪明,“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就值得小孩子去喜欢,这样的理解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误导?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的感受,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以儿童为本”也并非“儿童就是绝对真理”。针对寓言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就必不可缺了,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靠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在寓言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导向、立足故事揭示寓意,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寓言中的“坏心术”加以正确引导,切实做到多元解读寓言,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去思考问题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短小故事,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寓言的赏析与教学应 紧紧扣住四个方面:一是寓言的主题(寓意);二是寓言的譬喻(即 “ 故事外衣 ” 的设计);三是寓言的艺术形象(新颖程度和概括水平);四是寓言的语言(简练的口语、短小精悍的篇幅)。其中,正确揭示寓意是核心。
A.揭示寓意的方法
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分析人物语言。
案例1:
《牛角尖里的老鼠》这篇寓言故事中有牛角与老鼠的对话,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分析老鼠的语言及其牛角的忠告便可以得出做任何事情如果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坚持错误,那么必然遭到失败的道理。
分析故事情节。
案例2:
《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分析关键性的句子。
案例3:
《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好龙也,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
案例4:
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对禾苗的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
案例5:
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
B.充分挖掘寓言的教育功能
陶冶道德情操。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非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
启迪思维火花。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寓言故事里所蕴涵的哲理需要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
榜样力量的激励。寓言故事以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传统美德的形象、道德规范的形象,这些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品味做人的道理,做智人、真人的真谛。
C.利用寓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 。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 、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 注意:一是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绘不应再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重点,抽象概括的能力才是教学 的重点、难点;二是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 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 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 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从两个 方面,结合寓言教学的实际来讨论这个问题。
(1)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减慢抽象概插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 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
A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
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
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
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
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
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
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
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
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
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
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
B 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
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
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
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
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
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
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
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 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
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
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
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讨论第5、6题略)
比较两个案例,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 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 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2)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瞻,养成直线的、单一 的思维模式。
有次听一位教师上《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有个学生说,地球本是圆的,那个驾车人一直往前 ,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环球旅行。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盯着老师等判断,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认为 这是开拓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好机会,于是表扬这位同学敢想、会想,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一下由“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他们的想、说都比以往放得开。
《买椟还珠》的寓意是,比喻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却把贵重的东西丢掉的行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这点是很容易的。我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这则寓言,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有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至更宽广的领域,效果很好。下面将课堂实录的后部分摘要如下: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
生:也有价值,它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观”。
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
生:这是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
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后,学生也举了一个例子。略)
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的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宝珠值钱得多。
生: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宝珠更有价值。
师:两个同学都说得好像有理,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比较的标准不同。一个从值多少钱的标准说的,一个从艺术的标准说的。
师:对,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略)
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略)
这个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 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 学。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学生的作文往往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条理不清,究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 的呆滞、条理不清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理性的思维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计 划,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有目的地加强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这种训练,虽然什么体裁的 课文都行,但寓言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的结论(寓意)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参与性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总之,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文本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放的;接受是主体的接受,却又离不开客体的制约和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文本接受有其特殊性,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状况,在创作层和阅读层都介入了很大程度的成年人因素,致使分量占优势强势的成人观念难免会与儿童本位的审美取向发生碰状与冲突。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的教化和塑造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在探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加以厘清和明确。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1. 几种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理解
观点一:五四以后流行的“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织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因此,这种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观点二:儿童文学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界定儿童文学,它虽然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是稍加推敲,就会发现其不严密性。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如一些不专为儿童所做,但却适合儿童欣赏的诗作;诸如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诗中,均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作品,也许创作之初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以“适合儿童欣赏”的观点来看,这些诗作均可以涵盖在广义的“儿童诗”范围内。再比如《西游记》,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还有《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巨人传》、《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最初也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而对儿童特点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儿童文学的艺术规律缺乏驾驭能力的话,那么作者也难以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门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例如,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描写的是一群流落荒岛的儿童冒险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故事层次也是儿童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内涵却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因此从整体上看,它并不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是不是写给儿童,并不是区别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的标志。至于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从广义上说,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的角度来谈儿童文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抓住“审美”的角度,如果不深入“艺术”的深度,那么儿童文学与一般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也没有什么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被知识读物、教育读物取代。
2. 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3.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1)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
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分为儿童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幼儿文学的要求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
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的成人形象或儿童形象,允许出现否定性人物,塑造时,多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情节要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要紧凑完整;语言要生动有趣;基调要明朗乐观;内容上要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裁方面,要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和儿童影视剧为主。
少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要丰富且呈现多义,题材要宽泛且有较为深刻的内涵,既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也不回避客观存在的消极、阴暗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以写少年为主,也不冷落对成人形象的描绘,而且要较有深度和力度;情节设计既可曲折完整,也可“淡化”处理;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应趋于多样化;体裁方面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影视剧为主。
总之,儿童读者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在这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其总体的儿童特征逐渐淡化、消失,而总体的成人特征逐渐强化明显。供给他们阅读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应出现这种变化,即儿童文学自身的总体特点愈来愈淡化以至于消失,而成人文学(主要指青年文学)的总体特点愈来愈强化以至于完全取而代之。
2)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情绪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儿童作为一个情感弱势群体,他的感情更加脆弱,最容易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和同情外,还会从文艺作品中寻求消遣和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以抵抗生活中的孤独、苦恼与不幸。所以,儿童文学能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幽默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孩子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我国作家车培晶的新作《瘦狼与胖狼》,作品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天真、善良的瘦狼和自私、计较的胖狼这两个童话形象。纯朴诚实的瘦狼被胖狼摘去了五脏六腑,骗去了狼皮,但是人们同情它,信任它,纷纷将棉衣、棉毯披到它身上。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还收养了它,为它织了一件像绵羊的皮毛一样的毛衣,老奶奶的儿子甚至为它安装了一套电脑内脏。而胖狼则由于太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吃不到东西,还被腌成辣椒狼,吃尽苦头。童话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有温暖的爱意;既透露出轻松、自然的幽默风格,又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良善意愿。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让孩子们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善恶美丑分明的情愫。
再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家里人既没时间陪他,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孤寂的生活,为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生活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甚至潜移墨化,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儿童文学与儿童思维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观不分,它常常使得儿童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产生程度不等的错位和反差。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思维是一种同原始人思维类似的思维形式,大体而言,它具有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来感知世界的特点。儿童在十二岁以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完全的逻辑系统,在他们的意识里理性和逻辑还没有能够很好表现出来。这一时期儿童主要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思考,用感性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种整体认识,常常把局部和整体混为一谈,把现象当成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常以直观形象感受和直接经验来解释。这种直观形象思维,又常以主体情感为向导,形成一种感官联想现象。另外,由于知识受局限,没有先验的约束,儿童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浓厚自我中心色彩。形成一种“我向思维”,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同化在自我的活动中。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妈妈,而星星眨眨眼,树儿摇摇头,则是向人们问好……..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儿童分不清物理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和想象,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生机和富有诗意!儿童只是依照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样子去表现事物,因而摆脱了许多现实的局限,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和大胆创造,于是,童心就成了产生想象的沃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使儿童情感得到熏陶、幽默感得以培养,使得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想象陶冶,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应该要充满着情感色彩,富有幽默感,富有想象空间,这样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相符了。美国作家鲍姆的《绿野仙踪》、英国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的《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米而恩的《小熊温尼•普》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4)儿童文学与儿童兴趣
儿童认知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儿童去注意和探求”。儿童由于生活阅历比较少,受知识所限、眼界所囿,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在经验和阅历方面不如成人老成持重,而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因为无知或认知有限而进一步增强了去探知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特征,这就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儿童对认知产生极大的渴望感。
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朋友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舞他们浓厚的求知兴趣。比如《鲁孙滨漂流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融入了海岛的地理概貌、动物植物、种植技术、烹饪烤面包技术、搭木屋、打猎等等的谋生知识。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这样便大大激起了小朋友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这类能够激发儿童探究兴趣的作品有很多,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王狼洛波》、英国作家威尔斯的《隐身人》等等。因此,儿童文学一定要抓住童心的一大特点去创作。
5)儿童文学与儿童的自信和毅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会弥补某些儿童人格的缺憾。儿童文学作品会促进儿童形成自信心和进取心,甘愿冒险等优良品格。如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里面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比,常常会作写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独立自信,敢于冒险,自我意识极强。她会在地板上和面做饼干;清洗厨房地板时她把两个刷扎在自己的光脚下面,然后在地板上像溜冰一样檫来檫去。当看见5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小男孩时,她会非常仗义去教训那几个臭小子……,总之,她独立自信,个性十足,勇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感受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儿童们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心灵会受到作品的感化作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的品质。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解读
1.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运用
1)儿童文学的作用
认识作用。丰富、生动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既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儿童得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教育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这一终极目的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完全的一致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许多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在谈及童年往事的时候,都非常感谢文学给他们人生道路的启迪。例如,通过阅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可以了解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被迫割让亚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而丧权辱国的历史;通过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
审美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发的情感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美得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也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得力量。
娱乐作用。 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兴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 “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绝非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由作家独立创作的儿童文学)在西方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但是,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教育有着天然联系,在中国最早提倡儿童文学的是周作人, 1920年他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儿童的文学》时,一开始就说:“今天所讲的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位置。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文学至少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是: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选本 ”、“读本”,儿童文学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于儿童文学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文学应该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这个本位既包括生活本位,还包括心理本位和精神本位。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或“不完全的小人”(周作人语),而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独立精神的存在者。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本民族母语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产生于公元前1 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卷首的序言就这样讲到: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他的这三个儿子,但都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意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最为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为素材,结果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此编写了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说明儿童对文学的需要和兴趣,也说明了文学对儿童的重要作用。20 世纪20 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中说:“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著重这儿童文学。”他肯定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学校教育都来重视儿童文学。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中就像食粮一样,但它是一种精神食粮,它会让儿童在不断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以,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具体来说有何关系?
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对儿童的认识问题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他们的心灵正像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等待着适宜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从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是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
小学阶段的儿童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理解事物。儿童这种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偏重于直观感受,想象活跃、丰富。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他们往往更注意作品对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表现出对富于动感的描写和新奇的形象、情节的浓厚兴趣, 往往会凭借活跃丰富的想象对文学意象作随心所欲的粘接和组合,从而沉浸在荒诞、新奇的艺术世界里。容易感情投入。正如鲁迅所言“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其中的角色”,儿童在欣赏文学时不会保持审美距离, 极易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 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去, 扮演一个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悲苦。
善于模糊解读。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班马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说:“令人赞叹的是,少年儿童的阅读特具一种跳过不懂之处的巧妙能力,生字、生词、生事、生义从来就难不倒他们作出大体的把握。”儿童识字少,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不得不靠这种模糊的解读方式到文学作品中去探险,虽不求甚解,却也能获得一种朦胧的整体的审美感受。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 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
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材,所以从儿童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静态理性的方式呈现出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清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1)古代蒙学读物——言语晦涩难懂、儿童被遮蔽
有学者总结说:“我国古代没有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自然也就没有具备教科书意义上的语文教材,各私塾中常见的读物大概有:专供儿童集中识字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类《杂字》;掌故性、故事性较强的《兔园册》、《幼学琼林》、《龙文鞭影》;进行文字‘小学’教育的《字体蒙求》、《文字蒙求》;古文选本中的《古文关键》、《文章规范》、《东莱博议》、《古文观止》。”蒙学读物中最为普及、最为定型的是“三、百、千”,因此,我们下面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简单分析。
《三字经》全书1140个字,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压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目的是让儿童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生哲理、伦理道德教育。《百家姓》是400多个方块汉字的毫无意义的堆积,采用四言韵语,全是儿童熟悉的常用字,目的是利于对儿童进行集中识字,故能千年流传。《千字文》是一本综合性的蒙学教材,以识字为主,兼容天地、史地、人事、动物名称、农业耕作等知识和道德规范于一炉,另外,还吸收不少民间流传的成语谚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三部蒙学教材把语言知识与常识教育用韵语的形式编写,比较着重文道统一,语言通俗,压韵上口,生僻字少,好读易懂,有趣适用,适合儿童教育,尤其是注重记诵的教学方式。不能否认这些教材中知识性、艺术性等古代智慧结晶的成就,然而针对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和兴趣来说,则明显的道德倾向过重,功利性太强。这些蒙学读物很难说是一种文学作品,更谈不上是儿童文学。
郑振铎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激烈地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和儿童读物时说:“腐烂灵魂的反省的道学的人格教育,而同时,更以严格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以莫测高深的道学家的哲学和人生观,来统辖茫然无知的儿童。而所谓的儿童读物,响应了这种要求,便往往的成了符咒式的韵语,除了注入些‘方块字’的形象之外,大都是使他们茫然不知所谓的。”这段话比较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童蒙读物的基本特征。当然,作为知识来说,这些读物具备很多有益的价值,只是对于儿童语文教育来说,儿童文学价值难以得到重视和体现。
2)近代语文教材——白话文的兴盛与儿童的发现
白话文的兴盛,言文一致对语文教学的革新意义。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使人深切地感到“文言不一致,足以阻碍科学之进步”,国学大师梁启超主张“及早造成一种国语,用以编纂教科书以利教育”。1919年,蔡元培在《国文之将来》一文中说:“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竞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用国文为语体文即白话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时期提倡和实践的言文一致对后来的语文教学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意义。
儿童文学的兴起。随着白话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古代文言选文自然退居二线,代之兴起的是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民十左右,儿童文学的高潮就大涨起来。所谓新学制的小学国语课程,就把‘儿童文学’做了中心,各书坊的国语教科书,例如商务的《新学制》,中华的《新教材》、《新教育》,世界的《新学制》……就也拿儿童文学做标榜,采入了物话、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儿歌、民歌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一部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共八册,里面有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课文,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
儿童文学创作的自觉和儿童的发现。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在《老开明国文课本始末》一文中回忆叶老当年编写课本时所说的话:
“给孩子编写国文课本,当然要着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则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各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文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现在来看当时的教育家的儿童文学理念,依然是意义深远的。当然这套教材当时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当时新旧势力冲突,难免存在一些人恨不能把儿童文学撵出小学教科书,如1931年发生的“鸟言兽语”之争,教育部曾拟了“小学教科书是否需要儿童文学”的问题发交各省市小学教育界调查研究,结果“小学教育界仍旧全国一致地主张国语课程,应当把儿童文学做中心”。[20]并且在作出这样决策的时候还考虑到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深远眼光。当时他们就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环顾欧美各国的小学教科书,差不多早已‘儿童文学化’了。美国的小学教科书尤甚,苏联文坛近来也竭力提倡儿童文学,创造儿童文学,可见儿童文学绝不会跟小学教科书分起家来。即使有时被迫而分家,也只是一时的现象。”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五四文言之争和儿童观的影响下,冲破了古代蒙学教材的藩篱,具备艺术性、趣味性和语文教育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取代了从前封建私塾的《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及《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物,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历史上有革命性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自发展之初就具备很高的艺术性。例如选入《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第二册第8~10课课文:
小白兔在家里,听得外面敲门,他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树林里,身穿羽毛衣,来去像飞机,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小鸟。请进来吧。”
小鸟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河水里,身穿游水衣,来去像小船,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小白兔说:“你是小鱼。请进来吧。”
小鱼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叶丛里,身穿竹节衣,来去像火车,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青虫。请进来吧。”
这篇课文活泼可爱,生动有趣,包含着好几个谜语,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使他们得到有趣的知识,整篇文章语调欢快,洋溢着友爱和伶俐智慧的情调,给孩子以丰富的心灵感受。这样的作品当然能够被儿童喜爱和接受。
3)新课改后的教材——言语关照与儿童被尊重
五四之后到建国之初的几十年,中国处在战火纷争的年代,语文教育问题更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进入了相当长时间的政治文化革命时期。建国初期,受苏联经验影响,强调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注重对汉语文学系统知识的学习。58年教育大革命后,教材已经成了空洞说教的政治课本,文革时期语文教育惨遭文革的“政治图解”,语文教材无法躲避“泛政治化”的命运,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语文课没有教材,用报纸代替,由工宣队上语文课,用政治课替代语文,搞所谓的“政教合一”等现象。总之,“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材过度强调政治思想意义,过分强化语文的文字因素,对语法等汉语知识要求过高。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仅占10%左右。”
上述情况直到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时才有所变化,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回归教材,儿童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重新得到重视。但情况并不乐观,教材中大多数作品仍是带有明显伦理道德倾向的作品,文学性尚不充分。进入新时期,学者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倾向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杨再隋称“教材内容缺少儿童情趣,教材形式也不够生动活泼”,对儿童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疏忽,以及道德说教的空洞等,严重隔绝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批判基础上催生的。审视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虽然有过短暂的五四觉醒期,但是大多数时期都十分明显的过多停留在“语文—语言”命题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语文—言语”这个层面的关照,以至出现在教学中过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关注,而语文的“人文性”却被忽略。文学性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人文性”的严重流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严重缺陷。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这些新理念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成为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版的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三套小学实验教科书和配套的阅读教材,都编选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对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语文选文情况中儿童文学因素的研究,《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有专门的分析。“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基础文本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其中“江苏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数目较小,该套教材多用自编课文,从课文文本来看,还是运用了一些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北师大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较多”而“人教社版教材在儿童文学材料选择、利用方面最为突出,特别是与其原有教材相比,使用儿童文学资源的规模有大幅度提高。”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些实验教科书中儿童文学的选文情况,现将其总结分析出的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
小学语文教科书三版本儿童文学选文数据表
版别  诗歌(儿歌) 童话 故事 散文 分册总计 版本总计
人教社一年级上册 16 6 1 2 25 72
人教社一年级下册 3 6 5 3 17
人教社二年级上册 4 6 4 2 16
人教社二年级下册 2 2 8 2 14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 8 0 0 0 8 56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 11 2 0 0 13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 10 3 2 1 16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 7 4 5 3 19
江苏版一年级上册 4 2 0 0 6 16
江苏版一年级下册 1 3 0 0 4
江苏版二年级上册 1 0 0 0 1
江苏版二年级下册 4 1 0 0 5
体裁总计 71 35 25 13 144 144
比例 49% 24% 17% 10%   
以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透视其所选的儿童文学作品。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如果我们从小学语文课文入手,深入内在本质,即可发现小学语文中已蕴含有极强的文学性。徜徉于一篇篇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充盈着理想、智慧、信念、生命、自然、科学、真诚的“精神家园”。在小学语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故事。这些表现形式即是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下面拟以小学语文新老教材的单册课本作一对比分析(注:这种对比限于第一、三册。因这两册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其它册的改动暂时属于小修订)。
儿歌: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所选儿歌集中在第一册。老教材选入12首,新教材选入26首,新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4首。这14首儿歌是配合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如学习a、o、e时,配有儿歌“鸟叫啦,花开啦,/鸟儿花儿可多啦,/我们爱鸟不捉鸟,/我们爱花不摘花。”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和形象的儿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着文学的魅力。
儿童诗:同儿歌相比,它的思想内容较深沉含蓄,抒情性更强,更讲究诗的意境,语言更加优美精致。为了便于归纳,把古诗(含词)也归为儿童诗。老教材单册选入古诗18首,现代诗12首。以第三册为例,老教材选入古诗2首,现代诗1首;新教材选入古诗5首,现代诗2首。由此可看出语文教改的轨迹,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发挥语文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文种中最契适、吻合儿童心理与思维方式的一类文种。教材中所选童话集中在低中年级段。单册老教材共有童话14篇,其中,第一册3篇,第三册8篇。在新教材中,第一册5篇,第三册6篇。新教材中童话在年级段中的分布更为合理。以这些童话为龙头,小学生在入学不久就感受到了爱的主题——《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山羊》;保护自然的主题——《清清的小溪水》;善与恶的主题——《狼和小羊》;科学探索的主题——《小马过河》等。童话的审美教育的功能蕴含其中。
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寓言4则,其中第三册2则,第五册2则。新教材第三册保留了老教材中2则寓言。通过《坐井观天》,让小学生理解天地的宽广;通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学生理解事物间整体与局部关系,做一个思维全面发展的人。
儿童散文: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于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文体,这些散文内容广泛,语言清新、流畅、自然。诵读这些散文,能让儿童悦心益智,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散文26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3篇。新教材第一册2篇,第三册5篇。诵读这些散文,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金黄,《初冬》的白茫茫,《北京》的阔大、壮美,看到了《看雪》中雪花的姿态,体味着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儿童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故事50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9篇。新教材中,第一册4篇,第三册6篇。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增加了《爷爷和小树》、《神奇的塔》、《三个小学生》,删去了老教材中的《过桥》。新教材第三册中保留了原有的《诚实的孩子》、《蓝树叶》、《精彩的马戏》,删去了原有的《看企鹅》、《画鸡蛋》、《温暖》、《补丁》等,增加了《难忘的一天》、《兰兰过桥》、《买文具》等。应该说在儿童故事方面,新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它删去了一些脱离时代的课文。这样,小学语文课文更加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更为浓厚,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主旨。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1.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此重要,儿童文学又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那么学校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特别是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如何呢?据研究者调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二是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现状情况。
从3—6年级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看,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儿童文学;学生对教材中所选入的儿童文学作品基本满意;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是开阔视野;学生最喜欢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普遍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年级的学术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更多。
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及教学情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关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的认识。
他们普遍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只是极少数教师接受够系统的学习,更多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完成的。这说明,我们的示范教育中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和漏洞。即使是自学的教师,多数儿童文学知识也不扎实:首先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再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掌握的程度不足;虽然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但是在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事不尽相同的。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掌握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所以也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也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在关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调查中,有很多教师的认识也还比较模糊。
二是,教师对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之一的教师无疑对教材最有发言权。对入选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看,仅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对作家作品熟悉。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对于教科书中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满意度看,有近一半的教师不太满意。教科书中的选文除了古诗之外,大约有80%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构建成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们提出了自己对选文的意见和看法:有的认为选文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缺少经典;选文体裁过于单一;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缺乏古典文学的启蒙和渗透等。针对这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增强选文的可读性,重点在语言方面;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趣性,如生活情趣等;深入调查研究儿童的需要,了解儿童的喜好;根据儿童现阶段的生活需要编排文学作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用此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加大选文的比例,在注重其时代性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强调与儿童进行交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
三是,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一直存在着分歧。教授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作品的区别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方面,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作品的感悟;作品中情感的控制和把握;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理解;儿童情趣的处理;对学生语言、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教育性欲审美性的协调统一;审美教育尺度的把握等。关于儿童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认为对儿童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他们在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
想在短期内使培训行之有效:首先,应该要明确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学的关系,认清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其次,传授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时候,要让教师运用这些知识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日后可以在教学中发现儿童文学中特有的审美品质;最后,要让教师们多关注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因为多掌握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可以更好地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 儿童诗的鉴赏及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儿童诗“以饱蕴情感的诗的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引发少年儿童的丰富联想,沟通交流感情,启迪心灵,使他们获得美的薰染和享受。”
人教社新编教材第三册就共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六篇儿童诗。新课标对儿歌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所选择的几首诗来说,落实以上目标应该是不难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想象如何展开,情感体验如何激发,感受到的语言美怎样表现出来”才算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儿童诗歌的赏析关注五个方面: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形象捕捉的儿童特点和新颖独特;想象的大胆奇特;构思的巧妙别致;语言的天真口吻和音韵美。重点是感受其中浓郁的儿童情趣,回归赤子之心。
对于儿童诗歌的教学策略,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仍然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循:
1)打碎诗歌的“神圣”光环
有人说“孩子天生是诗人”,这句话可以给广大教师足够的信心。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碎罩在诗上面的那一圈“神圣”的光环。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三年级上《小露珠》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习题: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 ” 小露珠      。小蟋蟀看见了,说:“     ”;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 ”
口头完成填空后,老师请孩子们将这些句子分行,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小露珠蹦到荷叶上,
小青蛙看见了,
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小露珠爬到草秆上,
小蟋蟀看见了,
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小露珠落到花朵上,
小蝴蝶看见,
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然后他请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完,老师问学生们:“读了这些话,你们有哪些想法,可以跟老师说说吗?”有孩子说:“有趣!”有孩子说:“它里面把小动物当人写了。”有孩子说:“这个样子像诗一样了。”于是,这位语文老师又借机见缝插针紧跟着说:“你说得很对!这就是诗!”孩子们听完显出欣喜的神色,他们没想到诗的创作如此平常、简单。而后,老师就叫同学运用书中的句子也照样子写写,孩子们非常高兴,略为小试皆有所成。这种教法正合了袁枚所说的:“善取皆成佳句。”“求诗与书中。”接下来,老师又借机介绍了一首小朋友的诗,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写诗并没有那么许多的规矩,不外乎他们所说的“有趣”、“当人写”、“分行”、“最好押押韵”如此而已。
从此,这些孩子们开始了童诗和儿歌的写作。当然,他们们并非不知写诗歌并不是没有难处,诗用更为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就是难点,而要达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清•袁枚)那就更难了。这位老师在这里说创作诗歌容易,也是如《水浒传》中时迁盗甲赚金枪徐宁上梁山的手法,先易后难,一步一步引其深入,最后欲罢不能。 为此,当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这位老师每周都至少给他们讲一首现代童诗或儿歌,和一次他们的诗作讲评,讲评中多以表扬、赞赏为主,不给他们施以框框条条,只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童稚的心灵去观察、去发现,用他们特有的思维去想象、去感受,用他们纯朴的语言去表达、去创作。逐渐地,孩子们的见识广了,手脚也放开了,一个一个的惊喜令人兴奋不已。
2)打磨孩子们的“灵性”
曾经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情愿长时间地与电脑上的网友沟通,也不愿与父母亲热几分钟。他们的情感之河好像是干枯了似的,待人处世也少了那股子灵气,而多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浮躁。而诗的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拘格套,但抒性灵。”(明•袁宏道)“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明•焦 竑 )这里的性灵就是指细腻平和的情感。诗能平和人的感情,改变人的气质。孩子们的感情并不是真的干涸了,而是被其它急功近利的欲念覆盖了,就如久不用的明镜蒙上了灰尘,只要帮它拭去,就能显出明镜原有的灵光来,这就是要我们打磨孩子的“灵性”。要打磨孩子的“灵性”,先要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孩子们的情感之门不是一扇,我们准备的钥匙也不应是一把。但总的来说,我们的辅导活动应在“ 趣”字上站定脚跟,“真”字上下功夫。
例如,围绕一个物像进行一系列的想像与联想,用速写的方式再现一种事物的意境。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风》的题目,问学生:“风是什么?会干什么?”孩子们说:“风是妈妈的手,它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风是爱看书的小娃娃,它不停地翻着我的书。”“春风是小剪刀,剪出了柳树的叶子。”“西北风是一群群小坏狼,把我的耳朵咬得痛痛的。”……这样无数次地形容,不要管他们所说的合不合理,只要情真就可以,总会有动人的句子出来沁人心脾。所谓“采诗如散赈,宁滥毋缺”(清•袁枚)这种风暴式的练习,容易激发起学生灵气,他们互相引导,互相比试,用美丽真切的诗句宣泄着自己的感受。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儿童审美想象空间
《春天》(课文内容: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案例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天来了,春姑娘穿着彩色的衣裙在和小河、小草和花儿说话,那么你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就来逐句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1句。
(1)小声读第1句话。
思考:
①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冰雪为什么融化?
③春天会对冰雪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思考题,反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中小河的变化。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插图,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理解。
①回答第1个问题时,只要大概意思对就可以了。春天来了,冰雪化了。
②认真看图,你看到小河什么变化呢?小河的冰渐渐化了,化成水在缓缓地流动。要让学生理解到,
春天到了,天气暖了,所以冰雪融化了,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这是拟人的写法。
③让学生想象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借此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天到了,漂亮的春姑娘,面带微笑,对冰雪说,天气缓和了,冰雪你该融化了,那么小鱼可以自由地探出头来吹水泡泡,白鹅和鸭子也可以到小溪里自在地游来游去。冰雪真的听了春姑娘的话,都化了。)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真的有春姑娘说话吗?
(这里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的,把它们都当作人来写,使我们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
你怎么理解“那么听话”的呢?你能换个说法吗?
(“冰雪非常听话”,“冰雪很听话”,“冰雪真听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冰雪都化了的原因是什么呀?(是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化了。)
不能否认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努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问题是这位老师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完全忘记或忽略了作为一首诗歌而言,《春天》所具备的首要品质是文学的想象性和审美性。尤其是在讲述拟人化的诗歌语句中,引导的方向和给出的答案是知识性的和修辞理论性的东西,忽略了诗歌的诗意境界和情感逻辑。对于儿童来说,诗歌中所蕴涵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和儿童式的情感发问,被教师的理性分析忽略不计,这种诗歌教学的方式更多的只是在学习对话句子。当然,诗歌文学的艺术熏陶作用更是难以达成。
与前面一个案例相关的《雪化后变成了什么》这篇短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篇短文的出现无疑是对上述解读方式的一种反驳,强调了诗歌的诗意性,当然这个答案很快被相当数量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致认同为最好的答案,这样就出现了在课堂教学时,当老师提到“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时学生的答案惊人一致的情形。“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似乎就成了另一个唯一的答案了。针对这样的情形,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在解读这篇短文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了孩子跳出思维定势。在老师进入课文分析后,提出问题得到了异口同声的答案,但是仍有一位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雪化后就是水。这个时候,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最好的答案”。
案例二:
老师: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说对了。
……老师: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答案呢?
(学生有些犯愣,旋即又炸开了锅)
学生:最好的就是最正确的。
学生:最好的就是更富有创意的。
……
老师:那么,雪化后变成什么的正确答案是——?
学生:水。(学生肯定地回答)
老师:而最好的答案是——?
学生:春天!
老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一些问题,需要换一种思维,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雪化后的确变成了水,这是正确答案。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就会有另外的答案。这样灵活的思考,才能发现有创见、有新意的答案,才有最好的答案。
教师板书:   水——正确的
雪  春天——最好的
……——更好的
老师:那么,是不是雪化后变成了春天,就是唯一最好的答案呢?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
(学生被激活,看到板书上更好的前面的空白,立刻有人举手)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温暖。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绿色。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草。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快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燕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蛙。
学生:变成了太阳!
学生:变成了小溪!
学生:变成了希望!
学生:花朵!
学生:万物!……
这位老师禁不住感慨,多好的答案呀!是的,最好的答案,就在学生的心里!最好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轻轻地点拨。
虽然这一篇小短文不是诗歌,但它与《春天》是一脉相连的,这位老师先通过循循善诱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然后以一种还原诗歌品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了学生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并最终激活了他们心中奇思妙想的诗意创造力。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呼唤更多这种诗化的充满想象的教学!因为童心是一种宝贵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忽视或忽略少年儿童期的文学思维和想象力的开发,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3. 童话的教学策略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样式,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有独特价值的文学样式。“它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的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关于童话的概念,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20世纪初期,周作人在与赵景深讨论“童话”的定义时认为:“总的来说,童话这件东西,既不太与现实相近,由不太与神秘接触,它实在是一种快乐儿童的人生叙述,含有神秘而不恐怖的分子的文学”。王泉根教授则认为:“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也就是说,童话具有虚拟的人物和环境,离奇的情节,并且幻想是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核心,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童话的人物形象有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三种。语文课本中大量出现的动物童话,赋予动物以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语言等,是一种拟人体童话,像《丑小鸭》、《小马过河》,《小猫钓鱼》等。“‘万物有灵论’是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生命或生命的属性赋予无生命的对象,相信一切的事物都同人自身一样有生命和意志。”从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和皮亚杰“物我不分”的理论观点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拟人体童话对儿童的重要性,“拟人艺术是人类童年期的艺术”,彭斯远一语中的。
方卫平教授阐述了童话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具有的不朽价值:文明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虐杀了纯真而富有质朴灵性的艺术诗意和想象力——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往往添加了世界的物性特征而丧失了人类自身的灵性特征。童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最天然地保存着人类文化的诗性智慧和艺术幻想力,以其独特而又飘逸的美学气质,天然地承担起了对于诗意和幻想品质的激活和守望的职责,为今天的儿童读者保留、提供了一幅纯净、绚丽的艺术图景。童话将一如既往地承担起传达人类精神追求和诗意渴望的艺术天职,童话将以其永恒的诗性的光芒和幻想的魅力温暖、滋润着绵延的人生。
童话之于儿童,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比如常人体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拟人体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蚂蚁和蝈蝈》、《两只小狮子》、《美丽的公鸡》、《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等等,国外著名的拟人体童话:《丑小鸭》、《乌鸦喝水》、《世界多美呀》(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超人体童话:《七色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质。就童话作品来说,通常是“在童话的幻想世界中,人获得了一种想象中的胜利感,一种从人的各种局限中超越出来的解放感、自由感,这种超越感、胜利感、解放感、自由感自然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因此,童话作品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其特有的“新异性”、“神秘性”、“超越性”、“假定性”、“幻想精神”、“人性光辉”以及“游戏精神”等等。在童话作品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真正的人性不是自然具有而是在文化中形成的,它需要灌输、培养。这正是童话、儿童文学能够提升人,因而具有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的原因所在”,也即,作为儿童文学的童话等作品,在教学中若真能起到什么作用,那也只能通过教学的内化过程,让学生得到提升,“打下精神的底子”,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须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得以实现。任何幻想越俎代庖的理解或者强加给学生的定论,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毫无疑问,教材中大量的童话选文,是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心理才走进教材的,在选文立意和数量上是体现了对儿童本位的足够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这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如何呢,先来看一个大家熟知的童话故事的教学案例吧。
著名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语是这样写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的:
(老师:)“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这里的“幸福”实际就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师继续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这种侧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只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个方面。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特别注重具体文本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性或历史性的社会价值,“社会主题”成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作品解读的方式,应用到对常人体童话的解读时,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也容易导致教师引导过程中出现如上文那样的情况,教师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归纳——“这个童话深刻地批判了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对穷苦孩子的同情。”这样的结论尽管代表了一种观念,但是却也很有局限性和狭隘性:忘却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忘却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忘却了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童话作品。像这篇饱蘸情感令人凄楚的童话,其实不需要老师去特别强调政治性的批判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表达出他们自己不同的想象和理解。
在近百年的语文教学历史进程中,类似这样的解读方式使我们狭隘地误读了很多来自异邦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契诃夫的《凡卡》通常被解读成:“通过写在鞋铺当学徒的凡卡的苦难遭遇,反映了沙俄时代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样的引导不可否认其现实主义的有意义的一面,只是当我们抽空童话作品中深沉而辽远的充满想象的文学张力、解读空间与情感体验的时候,答案直接上升到对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时,孩子的心中又作何回应,也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自然萌发的怜悯和同情之心,甚至是想要具体行动来帮助受伤害的小朋友的念头都在老师的政治性引导下,把真挚友善的童心变成了阶级化的痛恨,简单的把生活的苦难归结为社会制度的黑暗和反动,把情感都转化为憎恨了。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当他们碰巧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类似的状况时,书本教给他们的观念是否能够使他们想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那么他们就也必须憎恨和批判社会主义的黑暗和腐朽呢?总的来说,思维定势且偏重政治化的主题先行的阅读教学,过去已经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现在其影响依然存在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面对。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考虑以下几点:
作品的幻想性。童话作品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原作与改编后的比较。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多角度改写。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写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读写结合的练习。
戏剧表演。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阅读经验的整合。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经常会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在童话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整合过往童话阅读的经验,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培养提升学生对童话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中低年级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美丽的公鸡》、《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含影视作品的欣赏)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教学过程是形式多样而又富有个性色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教师还应努力使儿童感受到语文是乐趣的源泉,使儿童在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为此,教师必须谙知学生心理,明晰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并探索儿童心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不使儿童想阅读的念头泯灭,才能赋予教学以更美的途径。
作为“文学”的童话,教师理应遵循文学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文学之“美”充分显现出来。为此,在了解了童话的文体特征之后,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由表及里的三个基本层次: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这三个层次明确告知我们,作为文学的童话,其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是: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文学语言美;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文学形象美;挖掘文学蕴含,锻炼思维,理解文学意蕴美。
这样,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习主体内在的对文学形象的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综上,我们综合并提出如下一些可运用的教与学的方式。
其一,读——体会文学语言美。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二,感——体悟文学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其三,演——感受文学形象美。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其四,思——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其五,讲———初识文学表达美。
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儿童练习讲童话。比如,可以先从复述入手,指导儿童先学会合理的展开故事情节,进而融入情感,加入表情色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讲童话,或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编(讲或写)童话。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文学的情节美、表达美,也有助于儿童丰富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其六,品———品味多彩的生活美。
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儿童去阅读(或观看)一些优秀童话作品。课程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应更广泛地包括可以用来教育儿童的各种课外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比我们的预想要大得多的作用。作为教育,“学校不能和生活相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并利用儿童在课外通过阅读、影视、网络所接触到的大量童话作品,通过讨论与正确的引导,使儿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美,进而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并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长。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4. 寓言的教学策略
所谓“寓”,“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或者说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寓言中包含一定的寓意是不容质疑的,一般而言,寓言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如《狼和小羊》阐明了对于那些图谋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一切正当的辩解都是枉然,在不公正的强权社会里,强者对弱者常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揠苗助长》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另外还有《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画蛇添足》《我要的是葫芦》等等,都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传达一定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哲理思辨性质。
在儿童文学的王国里,寓言是另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关于寓言是否是一种有益于儿童阅读接受的文学样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有过关注和探讨。比如,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他反对教孩子学寓言,认为寓言中有“坏心术”;钱钟书先生则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虽然有着这些争议,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寓言的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寓言具有寓意性,且这些寓意对儿童的价值引导又具有两面性,因此面对寓言这种文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寓言类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最后一定会清楚的告诉学生: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怎样怎样等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非议最多同时也获得成就最多的是对寓言作品的解读,大有对寓言进行一番“另类解读”的趋势。如学生从《愚公移山》中读出了愚公缺乏经济头脑,挖山不如搬家;有学生读出搬走大山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学生从《揠苗助长》中读出了农夫的勤快等等;有学生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之后,不仅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而会赞慕善骗的狐狸;还有的孩子学了《狼和小羊》、《会摇尾巴的狼》等寓言之后,会崇拜大灰狼,觉得大灰狼有智商、聪明,善于运用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这些见解相当精彩地反应了寓言解读的成绩和问题。下面拿《狐狸和乌鸦》的两个教学案例来具体分析。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1
教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些什么?
学生1:乌鸦你真是太笨了,狐狸的话你也相信。
学生2:乌鸦你太爱听阿谀奉承了。
学生3:乌鸦,以后要接受教训呀!
学生4:狐狸,你太狡猾了,骗子没有好下场的。
……
(对于孩子们的回答,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学生5:老师,我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它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
教师:你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很了不起!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2
老师:你愿意做狐狸还是做乌鸦?
学生:狐——狸。
老师:就没有想做乌鸦的吗?哦,没有。那么,你们说说做狐狸的原因吧。
学生1:狐狸漂亮。我希望自己长得漂亮。
学生2:狐狸的样子好可爱,笑起来甜蜜蜜的,说话让人忍不住就相信了。
学生3:狐狸聪明,爱动脑,会说话。她用说话的办法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学生4:我知道骗人不好,可是如果我饿极了,也会骗东西吃的。
学生5:狐狸做事情能坚持到底。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而且越说越好听,终于达到了目的。
老师:哈哈,咱班成狐狸窝了。(教师期待着不同的声音——虽然在内心深处,她也倾向于做狐狸。)
老师:现在,有愿意做乌鸦的吗?有没有?
学生6:我改主意了。狐狸太漂亮了,皮毛太美丽了,猎人都喜欢打狐狸。做狐狸很危险,还是做乌鸦安全些。
……
上文教学中学生对狐狸和乌鸦的认识,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解,教师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在学生已经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比如,只要聪明,“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就值得小孩子去喜欢,这样的理解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误导?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的感受,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以儿童为本”也并非“儿童就是绝对真理”。针对寓言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就必不可缺了,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靠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在寓言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导向、立足故事揭示寓意,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寓言中的“坏心术”加以正确引导,切实做到多元解读寓言,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去思考问题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短小故事,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寓言的赏析与教学应 紧紧扣住四个方面:一是寓言的主题(寓意);二是寓言的譬喻(即 “ 故事外衣 ” 的设计);三是寓言的艺术形象(新颖程度和概括水平);四是寓言的语言(简练的口语、短小精悍的篇幅)。其中,正确揭示寓意是核心。
A.揭示寓意的方法
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分析人物语言。
案例1:
《牛角尖里的老鼠》这篇寓言故事中有牛角与老鼠的对话,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分析老鼠的语言及其牛角的忠告便可以得出做任何事情如果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坚持错误,那么必然遭到失败的道理。
分析故事情节。
案例2:
《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分析关键性的句子。
案例3:
《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好龙也,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
案例4:
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对禾苗的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
案例5:
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
B.充分挖掘寓言的教育功能
陶冶道德情操。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非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
启迪思维火花。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寓言故事里所蕴涵的哲理需要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
榜样力量的激励。寓言故事以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传统美德的形象、道德规范的形象,这些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品味做人的道理,做智人、真人的真谛。
C.利用寓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 。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 、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 注意:一是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绘不应再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重点,抽象概括的能力才是教学 的重点、难点;二是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 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 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 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从两个 方面,结合寓言教学的实际来讨论这个问题。
(1)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减慢抽象概插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 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
A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
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
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
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
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
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
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
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
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
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
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
B 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
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
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
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
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
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
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
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 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
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
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
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讨论第5、6题略)
比较两个案例,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 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 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2)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瞻,养成直线的、单一 的思维模式。
有次听一位教师上《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有个学生说,地球本是圆的,那个驾车人一直往前 ,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环球旅行。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盯着老师等判断,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认为 这是开拓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好机会,于是表扬这位同学敢想、会想,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一下由“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他们的想、说都比以往放得开。
《买椟还珠》的寓意是,比喻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却把贵重的东西丢掉的行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这点是很容易的。我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这则寓言,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有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至更宽广的领域,效果很好。下面将课堂实录的后部分摘要如下: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
生:也有价值,它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观”。
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
生:这是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
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后,学生也举了一个例子。略)
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的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宝珠值钱得多。
生: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宝珠更有价值。
师:两个同学都说得好像有理,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比较的标准不同。一个从值多少钱的标准说的,一个从艺术的标准说的。
师:对,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略)
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略)
这个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 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 学。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学生的作文往往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条理不清,究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 的呆滞、条理不清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理性的思维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计 划,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有目的地加强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这种训练,虽然什么体裁的 课文都行,但寓言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的结论(寓意)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参与性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总之,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文本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放的;接受是主体的接受,却又离不开客体的制约和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文本接受有其特殊性,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状况,在创作层和阅读层都介入了很大程度的成年人因素,致使分量占优势强势的成人观念难免会与儿童本位的审美取向发生碰状与冲突。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的教化和塑造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一、什么是儿童文学?
在探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加以厘清和明确。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1 几种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理解
观点一:五四以后流行的“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织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在五四时期,这种观点是有积极历史意义的。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强调了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却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了儿童世界的独立性,却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因此,这种对儿童文学的理解,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带着难以避免的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观点二:儿童文学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界定儿童文学,它虽然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是稍加推敲,就会发现其不严密性。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如一些不专为儿童所做,但却适合儿童欣赏的诗作;诸如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诗中,均有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作品,也许创作之初并非专为儿童而写,但以“适合儿童欣赏”的观点来看,这些诗作均可以涵盖在广义的“儿童诗”范围内。再比如《西游记》,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还有《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巨人传》、《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最初也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而对儿童特点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儿童文学的艺术规律缺乏驾驭能力的话,那么作者也难以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门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例如,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描写的是一群流落荒岛的儿童冒险的故事,这部作品的故事层次也是儿童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内涵却是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因此从整体上看,它并不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是不是写给儿童,并不是区别儿童文学与非儿童文学的标志。至于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从广义上说,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的角度来谈儿童文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抓住“审美”的角度,如果不深入“艺术”的深度,那么儿童文学与一般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也没有什么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被知识读物、教育读物取代。
2 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3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1)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
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分为儿童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幼儿文学的要求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
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的成人形象或儿童形象,允许出现否定性人物,塑造时,多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情节要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要紧凑完整;语言要生动有趣;基调要明朗乐观;内容上要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裁方面,要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和儿童影视剧为主。
少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要丰富且呈现多义,题材要宽泛且有较为深刻的内涵,既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也不回避客观存在的消极、阴暗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以写少年为主,也不冷落对成人形象的描绘,而且要较有深度和力度;情节设计既可曲折完整,也可“淡化”处理;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应趋于多样化;体裁方面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影视剧为主。
总之,儿童读者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在这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其总体的儿童特征逐渐淡化、消失,而总体的成人特征逐渐强化明显。供给他们阅读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应出现这种变化,即儿童文学自身的总体特点愈来愈淡化以至于消失,而成人文学(主要指青年文学)的总体特点愈来愈强化以至于完全取而代之。
2)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情绪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儿童作为一个情感弱势群体,他的感情更加脆弱,最容易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和同情外,还会从文艺作品中寻求消遣和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以抵抗生活中的孤独、苦恼与不幸。所以,儿童文学能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幽默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孩子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我国作家车培晶的新作《瘦狼与胖狼》,作品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天真、善良的瘦狼和自私、计较的胖狼这两个童话形象。纯朴诚实的瘦狼被胖狼摘去了五脏六腑,骗去了狼皮,但是人们同情它,信任它,纷纷将棉衣、棉毯披到它身上。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还收养了它,为它织了一件像绵羊的皮毛一样的毛衣,老奶奶的儿子甚至为它安装了一套电脑内脏。而胖狼则由于太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吃不到东西,还被腌成辣椒狼,吃尽苦头。童话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有温暖的爱意;既透露出轻松、自然的幽默风格,又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良善意愿。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让孩子们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善恶美丑分明的情愫。
再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家里人既没时间陪他,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孤寂的生活,为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生活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甚至潜移墨化,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儿童文学与儿童思维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观不分,它常常使得儿童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产生程度不等的错位和反差。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思维是一种同原始人思维类似的思维形式,大体而言,它具有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来感知世界的特点。儿童在十二岁以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完全的逻辑系统,在他们的意识里理性和逻辑还没有能够很好表现出来。这一时期儿童主要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思考,用感性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种整体认识,常常把局部和整体混为一谈,把现象当成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常以直观形象感受和直接经验来解释。这种直观形象思维,又常以主体情感为向导,形成一种感官联想现象。另外,由于知识受局限,没有先验的约束,儿童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浓厚自我中心色彩。形成一种“我向思维”,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同化在自我的活动中。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妈妈,而星星眨眨眼,树儿摇摇头,则是向人们问好……..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儿童分不清物理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和想象,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生机和富有诗意!儿童只是依照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样子去表现事物,因而摆脱了许多现实的局限,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和大胆创造,于是,童心就成了产生想象的沃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使儿童情感得到熏陶、幽默感得以培养,使得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想象陶冶,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应该要充满着情感色彩,富有幽默感,富有想象空间,这样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相符了。美国作家鲍姆的《绿野仙踪》、英国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的《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米而恩的《小熊温尼•普》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4)儿童文学与儿童兴趣
儿童认知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儿童去注意和探求”。儿童由于生活阅历比较少,受知识所限、眼界所囿,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在经验和阅历方面不如成人老成持重,而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因为无知或认知有限而进一步增强了去探知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特征,这就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儿童对认知产生极大的渴望感。
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朋友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舞他们浓厚的求知兴趣。比如《鲁孙滨漂流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融入了海岛的地理概貌、动物植物、种植技术、烹饪烤面包技术、搭木屋、打猎等等的谋生知识。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这样便大大激起了小朋友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这类能够激发儿童探究兴趣的作品有很多,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王狼洛波》、英国作家威尔斯的《隐身人》等等。因此,儿童文学一定要抓住童心的一大特点去创作。
5)儿童文学与儿童的自信和毅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会弥补某些儿童人格的缺憾。儿童文学作品会促进儿童形成自信心和进取心,甘愿冒险等优良品格。如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里面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比,常常会作写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独立自信,敢于冒险,自我意识极强。她会在地板上和面做饼干;清洗厨房地板时她把两个刷扎在自己的光脚下面,然后在地板上像溜冰一样檫来檫去。当看见5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小男孩时,她会非常仗义去教训那几个臭小子……,总之,她独立自信,个性十足,勇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感受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儿童们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心灵会受到作品的感化作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的品质。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解读
1 儿童文学的教学与运用
1)儿童文学的作用
认识作用。丰富、生动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既顺应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质。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儿童得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教育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这一终极目的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完全的一致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许多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在谈及童年往事的时候,都非常感谢文学给他们人生道路的启迪。例如,通过阅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可以了解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被迫割让亚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而丧权辱国的历史;通过读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就会获得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知识等等。
审美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他在读者的心里所激发的情感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美得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也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神往生活中崇高的美得力量。
娱乐作用。 对儿童来说,获取阅读兴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 “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的娱乐性愈强。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绝非逗乐凑趣,而是作家所开掘的内涵丰富的儿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蕴的物化形式。
2)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由作家独立创作的儿童文学)在西方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但是,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教育有着天然联系,在中国最早提倡儿童文学的是周作人, 1920年他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儿童的文学》时,一开始就说:“今天所讲的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位置。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文学至少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是: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选本 ”、“读本”,儿童文学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于儿童文学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文学应该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这个本位既包括生活本位,还包括心理本位和精神本位。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或“不完全的小人”(周作人语),而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独立精神的存在者。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本民族母语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产生于公元前1 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卷首的序言就这样讲到: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他的这三个儿子,但都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意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最为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为素材,结果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此编写了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说明儿童对文学的需要和兴趣,也说明了文学对儿童的重要作用。20 世纪20 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中说:“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著重这儿童文学。”他肯定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学校教育都来重视儿童文学。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中就像食粮一样,但它是一种精神食粮,它会让儿童在不断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以,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具体来说有何关系?
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处于儿童期的学生,对儿童的认识问题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小学生都是儿童,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方式。他们的心灵正像一颗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种子,等待着适宜的土壤、阳光、雨露和肥料,从而发芽、开花、结果。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是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
小学阶段的儿童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理解事物。儿童这种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偏重于直观感受,想象活跃、丰富。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他们往往更注意作品对形状、声音、色彩等外部特征的描绘,表现出对富于动感的描写和新奇的形象、情节的浓厚兴趣, 往往会凭借活跃丰富的想象对文学意象作随心所欲的粘接和组合,从而沉浸在荒诞、新奇的艺术世界里。容易感情投入。正如鲁迅所言“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当一个其中的角色”,儿童在欣赏文学时不会保持审美距离, 极易把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 会把自己编织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去, 扮演一个角色,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悲苦。
善于模糊解读。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班马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中说:“令人赞叹的是,少年儿童的阅读特具一种跳过不懂之处的巧妙能力,生字、生词、生事、生义从来就难不倒他们作出大体的把握。”儿童识字少,而好奇心又促使他们不得不靠这种模糊的解读方式到文学作品中去探险,虽不求甚解,却也能获得一种朦胧的整体的审美感受。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2. 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
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材,所以从儿童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静态理性的方式呈现出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清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1)古代蒙学读物——言语晦涩难懂、儿童被遮蔽
有学者总结说:“我国古代没有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自然也就没有具备教科书意义上的语文教材,各私塾中常见的读物大概有:专供儿童集中识字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类《杂字》;掌故性、故事性较强的《兔园册》、《幼学琼林》、《龙文鞭影》;进行文字‘小学’教育的《字体蒙求》、《文字蒙求》;古文选本中的《古文关键》、《文章规范》、《东莱博议》、《古文观止》。”蒙学读物中最为普及、最为定型的是“三、百、千”,因此,我们下面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简单分析。
《三字经》全书1140个字,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句压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目的是让儿童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生哲理、伦理道德教育。《百家姓》是400多个方块汉字的毫无意义的堆积,采用四言韵语,全是儿童熟悉的常用字,目的是利于对儿童进行集中识字,故能千年流传。《千字文》是一本综合性的蒙学教材,以识字为主,兼容天地、史地、人事、动物名称、农业耕作等知识和道德规范于一炉,另外,还吸收不少民间流传的成语谚语,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三部蒙学教材把语言知识与常识教育用韵语的形式编写,比较着重文道统一,语言通俗,压韵上口,生僻字少,好读易懂,有趣适用,适合儿童教育,尤其是注重记诵的教学方式。不能否认这些教材中知识性、艺术性等古代智慧结晶的成就,然而针对儿童心理和接受能力和兴趣来说,则明显的道德倾向过重,功利性太强。这些蒙学读物很难说是一种文学作品,更谈不上是儿童文学。
郑振铎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激烈地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和儿童读物时说:“腐烂灵魂的反省的道学的人格教育,而同时,更以严格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以莫测高深的道学家的哲学和人生观,来统辖茫然无知的儿童。而所谓的儿童读物,响应了这种要求,便往往的成了符咒式的韵语,除了注入些‘方块字’的形象之外,大都是使他们茫然不知所谓的。”这段话比较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童蒙读物的基本特征。当然,作为知识来说,这些读物具备很多有益的价值,只是对于儿童语文教育来说,儿童文学价值难以得到重视和体现。
2)近代语文教材——白话文的兴盛与儿童的发现
白话文的兴盛,言文一致对语文教学的革新意义。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使人深切地感到“文言不一致,足以阻碍科学之进步”,国学大师梁启超主张“及早造成一种国语,用以编纂教科书以利教育”。1919年,蔡元培在《国文之将来》一文中说:“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竞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国语统一,言文一致。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用国文为语体文即白话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时期提倡和实践的言文一致对后来的语文教学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意义。
儿童文学的兴起。随着白话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古代文言选文自然退居二线,代之兴起的是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民十左右,儿童文学的高潮就大涨起来。所谓新学制的小学国语课程,就把‘儿童文学’做了中心,各书坊的国语教科书,例如商务的《新学制》,中华的《新教材》、《新教育》,世界的《新学制》……就也拿儿童文学做标榜,采入了物话、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传说、历史故事、儿歌、民歌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一部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共八册,里面有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课文,现代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
儿童文学创作的自觉和儿童的发现。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在《老开明国文课本始末》一文中回忆叶老当年编写课本时所说的话:
“给孩子编写国文课本,当然要着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则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各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文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现在来看当时的教育家的儿童文学理念,依然是意义深远的。当然这套教材当时在教育界引起了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当时新旧势力冲突,难免存在一些人恨不能把儿童文学撵出小学教科书,如1931年发生的“鸟言兽语”之争,教育部曾拟了“小学教科书是否需要儿童文学”的问题发交各省市小学教育界调查研究,结果“小学教育界仍旧全国一致地主张国语课程,应当把儿童文学做中心”。[20]并且在作出这样决策的时候还考虑到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深远眼光。当时他们就已经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环顾欧美各国的小学教科书,差不多早已‘儿童文学化’了。美国的小学教科书尤甚,苏联文坛近来也竭力提倡儿童文学,创造儿童文学,可见儿童文学绝不会跟小学教科书分起家来。即使有时被迫而分家,也只是一时的现象。”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五四文言之争和儿童观的影响下,冲破了古代蒙学教材的藩篱,具备艺术性、趣味性和语文教育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取代了从前封建私塾的《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以及《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蒙学读物,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育历史上有革命性的进展。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自发展之初就具备很高的艺术性。例如选入《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第二册第8~10课课文:
小白兔在家里,听得外面敲门,他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树林里,身穿羽毛衣,来去像飞机,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小鸟。请进来吧。”
小鸟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河水里,身穿游水衣,来去像小船,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小白兔说:“你是小鱼。请进来吧。”
小鱼进来了,外面又敲门。小白兔问:“谁敲门?”
外面的说:“家住叶丛里,身穿竹节衣,来去像火车,今天来看你。你猜我是谁?”
小白兔说:“你是青虫。请进来吧。”
这篇课文活泼可爱,生动有趣,包含着好几个谜语,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使他们得到有趣的知识,整篇文章语调欢快,洋溢着友爱和伶俐智慧的情调,给孩子以丰富的心灵感受。这样的作品当然能够被儿童喜爱和接受。
3)新课改后的教材——言语关照与儿童被尊重
五四之后到建国之初的几十年,中国处在战火纷争的年代,语文教育问题更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又进入了相当长时间的政治文化革命时期。建国初期,受苏联经验影响,强调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注重对汉语文学系统知识的学习。58年教育大革命后,教材已经成了空洞说教的政治课本,文革时期语文教育惨遭文革的“政治图解”,语文教材无法躲避“泛政治化”的命运,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语文课没有教材,用报纸代替,由工宣队上语文课,用政治课替代语文,搞所谓的“政教合一”等现象。总之,“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材过度强调政治思想意义,过分强化语文的文字因素,对语法等汉语知识要求过高。教材中的童话、寓言、故事仅占10%左右。”
上述情况直到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时才有所变化,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回归教材,儿童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重新得到重视。但情况并不乐观,教材中大多数作品仍是带有明显伦理道德倾向的作品,文学性尚不充分。进入新时期,学者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成人化倾向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杨再隋称“教材内容缺少儿童情趣,教材形式也不够生动活泼”,对儿童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疏忽,以及道德说教的空洞等,严重隔绝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批判基础上催生的。审视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虽然有过短暂的五四觉醒期,但是大多数时期都十分明显的过多停留在“语文—语言”命题的层面,而忽视了对“语文—言语”这个层面的关照,以至出现在教学中过于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关注,而语文的“人文性”却被忽略。文学性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人文性”的严重流失,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严重缺陷。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这些新理念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成为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版的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三套小学实验教科书和配套的阅读教材,都编选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对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语文选文情况中儿童文学因素的研究,《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有专门的分析。“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基础文本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其中“江苏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数目较小,该套教材多用自编课文,从课文文本来看,还是运用了一些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北师大版教材选入儿童文学作品较多”而“人教社版教材在儿童文学材料选择、利用方面最为突出,特别是与其原有教材相比,使用儿童文学资源的规模有大幅度提高。”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些实验教科书中儿童文学的选文情况,现将其总结分析出的三家出版社一、二年级
小学语文教科书三版本儿童文学选文数据表
版别
诗歌(儿歌)
童话
故事
散文
分册总计
版本总计
人教社一年级上册
16
6
1
2
25
72
人教社一年级下册
3
6
5
3
17
人教社二年级上册
4
6
4
2
16
人教社二年级下册
2
2
8
2
14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
8
0
0
0
8
56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
11
2
0
0
13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
10
3
2
1
16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
7
4
5
3
19
江苏版一年级上册
4
2
0
0
6
16
江苏版一年级下册
1
3
0
0
4
江苏版二年级上册
1
0
0
0
1
江苏版二年级下册
4
1
0
0
5
体裁总计
71
35
25
13
144
144
比例
49%
24%
17%
10%



以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为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透视其所选的儿童文学作品。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如果我们从小学语文课文入手,深入内在本质,即可发现小学语文中已蕴含有极强的文学性。徜徉于一篇篇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个充盈着理想、智慧、信念、生命、自然、科学、真诚的“精神家园”。在小学语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故事。这些表现形式即是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下面拟以小学语文新老教材的单册课本作一对比分析(注:这种对比限于第一、三册。因这两册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其它册的改动暂时属于小修订)。
儿歌: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所选儿歌集中在第一册。老教材选入12首,新教材选入26首,新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4首。这14首儿歌是配合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如学习a、o、e时,配有儿歌“鸟叫啦,花开啦,/鸟儿花儿可多啦,/我们爱鸟不捉鸟,/我们爱花不摘花。”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字母和形象的儿歌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着文学的魅力。
儿童诗:同儿歌相比,它的思想内容较深沉含蓄,抒情性更强,更讲究诗的意境,语言更加优美精致。为了便于归纳,把古诗(含词)也归为儿童诗。老教材单册选入古诗18首,现代诗12首。以第三册为例,老教材选入古诗2首,现代诗1首;新教材选入古诗5首,现代诗2首。由此可看出语文教改的轨迹,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发挥语文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
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文种中最契适、吻合儿童心理与思维方式的一类文种。教材中所选童话集中在低中年级段。单册老教材共有童话14篇,其中,第一册3篇,第三册8篇。在新教材中,第一册5篇,第三册6篇。新教材中童话在年级段中的分布更为合理。以这些童话为龙头,小学生在入学不久就感受到了爱的主题——《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山羊》;保护自然的主题——《清清的小溪水》;善与恶的主题——《狼和小羊》;科学探索的主题——《小马过河》等。童话的审美教育的功能蕴含其中。
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深刻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寓言4则,其中第三册2则,第五册2则。新教材第三册保留了老教材中2则寓言。通过《坐井观天》,让小学生理解天地的宽广;通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学生理解事物间整体与局部关系,做一个思维全面发展的人。
儿童散文: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于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文体,这些散文内容广泛,语言清新、流畅、自然。诵读这些散文,能让儿童悦心益智,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散文26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3篇。新教材第一册2篇,第三册5篇。诵读这些散文,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金黄,《初冬》的白茫茫,《北京》的阔大、壮美,看到了《看雪》中雪花的姿态,体味着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儿童故事:单册老教材选入儿童故事50篇,其中第一册1篇,第三册9篇。新教材中,第一册4篇,第三册6篇。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增加了《爷爷和小树》、《神奇的塔》、《三个小学生》,删去了老教材中的《过桥》。新教材第三册中保留了原有的《诚实的孩子》、《蓝树叶》、《精彩的马戏》,删去了原有的《看企鹅》、《画鸡蛋》、《温暖》、《补丁》等,增加了《难忘的一天》、《兰兰过桥》、《买文具》等。应该说在儿童故事方面,新教材的改动非常大。它删去了一些脱离时代的课文。这样,小学语文课文更加贴近生活,时代气息更为浓厚,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主旨。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1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此重要,儿童文学又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那么学校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特别是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如何呢?据研究者调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二是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现状情况。
从3—6年级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及其阅读情况看,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儿童文学;学生对教材中所选入的儿童文学作品基本满意;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是开阔视野;学生最喜欢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普遍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年级的学术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更多。
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及教学情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关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的认识。
他们普遍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但是只是极少数教师接受够系统的学习,更多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完成的。这说明,我们的示范教育中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和漏洞。即使是自学的教师,多数儿童文学知识也不扎实:首先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再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掌握的程度不足;虽然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但是在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事不尽相同的。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掌握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所以也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也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在关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的调查中,有很多教师的认识也还比较模糊。
二是,教师对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之一的教师无疑对教材最有发言权。对入选教材中的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看,仅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对作家作品熟悉。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对于教科书中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满意度看,有近一半的教师不太满意。教科书中的选文除了古诗之外,大约有80%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这样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构建成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们提出了自己对选文的意见和看法:有的认为选文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缺少经典;选文体裁过于单一;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缺乏古典文学的启蒙和渗透等。针对这些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增强选文的可读性,重点在语言方面;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趣性,如生活情趣等;深入调查研究儿童的需要,了解儿童的喜好;根据儿童现阶段的生活需要编排文学作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用此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加大选文的比例,在注重其时代性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强调与儿童进行交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文学作品。
三是,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一直存在着分歧。教授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作品的区别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方面,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作品的感悟;作品中情感的控制和把握;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理解;儿童情趣的处理;对学生语言、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教育性欲审美性的协调统一;审美教育尺度的把握等。关于儿童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认为对儿童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他们在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是,教师对学生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
想在短期内使培训行之有效:首先,应该要明确儿童文学与小学教学的关系,认清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其次,传授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时候,要让教师运用这些知识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日后可以在教学中发现儿童文学中特有的审美品质;最后,要让教师们多关注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因为多掌握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并且可以更好地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 儿童诗的鉴赏及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儿童诗“以饱蕴情感的诗的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引发少年儿童的丰富联想,沟通交流感情,启迪心灵,使他们获得美的薰染和享受。”
人教社新编教材第三册就共有《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假如》、《红领巾真好》、《四季的脚步》等六篇儿童诗。新课标对儿歌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所选择的几首诗来说,落实以上目标应该是不难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想象如何展开,情感体验如何激发,感受到的语言美怎样表现出来”才算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儿童诗歌的赏析关注五个方面: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形象捕捉的儿童特点和新颖独特;想象的大胆奇特;构思的巧妙别致;语言的天真口吻和音韵美。重点是感受其中浓郁的儿童情趣,回归赤子之心。
对于儿童诗歌的教学策略,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仍然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循:
1)打碎诗歌的“神圣”光环
有人说“孩子天生是诗人”,这句话可以给广大教师足够的信心。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碎罩在诗上面的那一圈“神圣”的光环。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三年级上《小露珠》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习题: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小露珠      。小蟋蟀看见了,说:“     ” 小露珠      。小青蛙看见了,说:“      
口头完成填空后,老师请孩子们将这些句子分行,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小露珠蹦到荷叶上,
小青蛙看见了,
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小露珠爬到草秆上,
小蟋蟀看见了,
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小露珠落到花朵上,
小蝴蝶看见,
说: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然后他请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完,老师问学生们:“读了这些话,你们有哪些想法,可以跟老师说说吗?”有孩子说:“有趣!”有孩子说:“它里面把小动物当人写了。”有孩子说:“这个样子像诗一样了。”于是,这位语文老师又借机见缝插针紧跟着说:“你说得很对!这就是诗!”孩子们听完显出欣喜的神色,他们没想到诗的创作如此平常、简单。而后,老师就叫同学运用书中的句子也照样子写写,孩子们非常高兴,略为小试皆有所成。这种教法正合了袁枚所说的:“善取皆成佳句。”“求诗与书中。”接下来,老师又借机介绍了一首小朋友的诗,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写诗并没有那么许多的规矩,不外乎他们所说的“有趣”、“当人写”、“分行”、“最好押押韵”如此而已。
从此,这些孩子们开始了童诗和儿歌的写作。当然,他们们并非不知写诗歌并不是没有难处,诗用更为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就是难点,而要达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清•袁枚)那就更难了。这位老师在这里说创作诗歌容易,也是如《水浒传》中时迁盗甲赚金枪徐宁上梁山的手法,先易后难,一步一步引其深入,最后欲罢不能。 为此,当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这位老师每周都至少给他们讲一首现代童诗或儿歌,和一次他们的诗作讲评,讲评中多以表扬、赞赏为主,不给他们施以框框条条,只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童稚的心灵去观察、去发现,用他们特有的思维去想象、去感受,用他们纯朴的语言去表达、去创作。逐渐地,孩子们的见识广了,手脚也放开了,一个一个的惊喜令人兴奋不已。
2)打磨孩子们的灵性
曾经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情愿长时间地与电脑上的网友沟通,也不愿与父母亲热几分钟。他们的情感之河好像是干枯了似的,待人处世也少了那股子灵气,而多的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浮躁。而诗的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拘格套,但抒性灵。”(明•袁宏道)“诗非他,人之性灵之所寄也。”(明•焦 竑 )这里的性灵就是指细腻平和的情感。诗能平和人的感情,改变人的气质。孩子们的感情并不是真的干涸了,而是被其它急功近利的欲念覆盖了,就如久不用的明镜蒙上了灰尘,只要帮它拭去,就能显出明镜原有的灵光来,这就是要我们打磨孩子的“灵性”。要打磨孩子的“灵性”,先要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孩子们的情感之门不是一扇,我们准备的钥匙也不应是一把。但总的来说,我们的辅导活动应在“ 趣”字上站定脚跟,“真”字上下功夫。
例如,围绕一个物像进行一系列的想像与联想,用速写的方式再现一种事物的意境。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风》的题目,问学生:“风是什么?会干什么?”孩子们说:“风是妈妈的手,它轻轻地抚摸我的脸。”“风是爱看书的小娃娃,它不停地翻着我的书。”“春风是小剪刀,剪出了柳树的叶子。”“西北风是一群群小坏狼,把我的耳朵咬得痛痛的。”……这样无数次地形容,不要管他们所说的合不合理,只要情真就可以,总会有动人的句子出来沁人心脾。所谓“采诗如散赈,宁滥毋缺”(清•袁枚)这种风暴式的练习,容易激发起学生灵气,他们互相引导,互相比试,用美丽真切的诗句宣泄着自己的感受。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儿童审美想象空间
《春天》(课文内容: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
案例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天来了,春姑娘穿着彩色的衣裙在和小河、小草和花儿说话,那么你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就来逐句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1句。
(1)小声读第1句话。
思考:
①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②冰雪为什么融化?
③春天会对冰雪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思考题,反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中小河的变化。
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插图,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理解。
①回答第1个问题时,只要大概意思对就可以了。春天来了,冰雪化了。
②认真看图,你看到小河什么变化呢?小河的冰渐渐化了,化成水在缓缓地流动。要让学生理解到,
春天到了,天气暖了,所以冰雪融化了,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这是拟人的写法。
③让学生想象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借此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天到了,漂亮的春姑娘,面带微笑,对冰雪说,天气缓和了,冰雪你该融化了,那么小鱼可以自由地探出头来吹水泡泡,白鹅和鸭子也可以到小溪里自在地游来游去。冰雪真的听了春姑娘的话,都化了。)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真的有春姑娘说话吗?
(这里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的,把它们都当作人来写,使我们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
你怎么理解“那么听话”的呢?你能换个说法吗?
(“冰雪非常听话”,“冰雪很听话”,“冰雪真听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冰雪都化了的原因是什么呀?(是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所以冰雪都化了。)
不能否认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努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问题是这位老师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被知识至上主义蒙住了文学审美的眼睛,完全忘记或忽略了作为一首诗歌而言,《春天》所具备的首要品质是文学的想象性和审美性。尤其是在讲述拟人化的诗歌语句中,引导的方向和给出的答案是知识性的和修辞理论性的东西,忽略了诗歌的诗意境界和情感逻辑。对于儿童来说,诗歌中所蕴涵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和儿童式的情感发问,被教师的理性分析忽略不计,这种诗歌教学的方式更多的只是在学习对话句子。当然,诗歌文学的艺术熏陶作用更是难以达成。
与前面一个案例相关的《雪化后变成了什么》这篇短文,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篇短文的出现无疑是对上述解读方式的一种反驳,强调了诗歌的诗意性,当然这个答案很快被相当数量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致认同为最好的答案,这样就出现了在课堂教学时,当老师提到“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时学生的答案惊人一致的情形。“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似乎就成了另一个唯一的答案了。针对这样的情形,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在解读这篇短文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了孩子跳出思维定势。在老师进入课文分析后,提出问题得到了异口同声的答案,但是仍有一位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雪化后就是水。这个时候,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最好的答案”。
案例二:
老师: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
学生:正确答案就是说对了。
……老师:那么,什么是最好的答案呢?
(学生有些犯愣,旋即又炸开了锅)
学生:最好的就是最正确的。
学生:最好的就是更富有创意的。
……
老师:那么,雪化后变成什么的正确答案是——?
学生:水。(学生肯定地回答)
老师:而最好的答案是——?
学生:春天!
老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有一些问题,需要换一种思维,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雪化后的确变成了水,这是正确答案。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就会有另外的答案。这样灵活的思考,才能发现有创见、有新意的答案,才有最好的答案。
教师板书:   水——正确的
雪  春天——最好的
……——更好的
老师:那么,是不是雪化后变成了春天,就是唯一最好的答案呢?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
(学生被激活,看到板书上更好的前面的空白,立刻有人举手)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温暖。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绿色。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草。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快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燕子。
学生:雪化后变成了青蛙。
学生:变成了太阳!
学生:变成了小溪!
学生:变成了希望!
学生:花朵!
学生:万物!……
这位老师禁不住感慨,多好的答案呀!是的,最好的答案,就在学生的心里!最好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轻轻地点拨。
虽然这一篇小短文不是诗歌,但它与《春天》是一脉相连的,这位老师先通过循循善诱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然后以一种还原诗歌品质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唤醒了学生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并最终激活了他们心中奇思妙想的诗意创造力。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呼唤更多这种诗化的充满想象的教学!因为童心是一种宝贵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忽视或忽略少年儿童期的文学思维和想象力的开发,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3 童话的教学策略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样式,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有独特价值的文学样式。“它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的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关于童话的概念,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20世纪初期,周作人在与赵景深讨论“童话”的定义时认为:“总的来说,童话这件东西,既不太与现实相近,由不太与神秘接触,它实在是一种快乐儿童的人生叙述,含有神秘而不恐怖的分子的文学”。王泉根教授则认为:“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文学品种”。也就是说,童话具有虚拟的人物和环境,离奇的情节,并且幻想是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核心,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童话的人物形象有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三种。语文课本中大量出现的动物童话,赋予动物以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语言等,是一种拟人体童话,像《丑小鸭》、《小马过河》,《小猫钓鱼》等。“‘万物有灵论’是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把生命或生命的属性赋予无生命的对象,相信一切的事物都同人自身一样有生命和意志。”从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和皮亚杰“物我不分”的理论观点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拟人体童话对儿童的重要性,“拟人艺术是人类童年期的艺术”,彭斯远一语中的。
方卫平教授阐述了童话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具有的不朽价值:文明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虐杀了纯真而富有质朴灵性的艺术诗意和想象力——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创造往往添加了世界的物性特征而丧失了人类自身的灵性特征。童话这种古老的文体最天然地保存着人类文化的诗性智慧和艺术幻想力,以其独特而又飘逸的美学气质,天然地承担起了对于诗意和幻想品质的激活和守望的职责,为今天的儿童读者保留、提供了一幅纯净、绚丽的艺术图景。童话将一如既往地承担起传达人类精神追求和诗意渴望的艺术天职,童话将以其永恒的诗性的光芒和幻想的魅力温暖、滋润着绵延的人生。
童话之于儿童,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作品,比如常人体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拟人体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蚂蚁和蝈蝈》、《两只小狮子》、《美丽的公鸡》、《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等等,国外著名的拟人体童话:《丑小鸭》、《乌鸦喝水》、《世界多美呀》(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超人体童话:《七色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质。就童话作品来说,通常是“在童话的幻想世界中,人获得了一种想象中的胜利感,一种从人的各种局限中超越出来的解放感、自由感,这种超越感、胜利感、解放感、自由感自然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因此,童话作品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其特有的“新异性”、“神秘性”、“超越性”、“假定性”、“幻想精神”、“人性光辉”以及“游戏精神”等等。在童话作品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审美的愉悦。“真正的人性不是自然具有而是在文化中形成的,它需要灌输、培养。这正是童话、儿童文学能够提升人,因而具有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的原因所在”,也即,作为儿童文学的童话等作品,在教学中若真能起到什么作用,那也只能通过教学的内化过程,让学生得到提升,“打下精神的底子”,而这个内化的过程,须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得以实现。任何幻想越俎代庖的理解或者强加给学生的定论,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毫无疑问,教材中大量的童话选文,是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心理才走进教材的,在选文立意和数量上是体现了对儿童本位的足够重视,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这类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如何呢,先来看一个大家熟知的童话故事的教学案例吧。
著名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语是这样写的:“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解读的:
(老师:)“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这句话中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这里的“幸福”实际就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
老师继续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这种侧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只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个方面。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视角,特别注重具体文本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性或历史性的社会价值,“社会主题”成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作品解读的方式,应用到对常人体童话的解读时,根据不同的文本情况,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也容易导致教师引导过程中出现如上文那样的情况,教师局限于教学参考书上的归纳——“这个童话深刻地批判了贫富不均的资本主义社会,表达了对穷苦孩子的同情。”这样的结论尽管代表了一种观念,但是却也很有局限性和狭隘性:忘却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忘却了学生的真切体验,忘却了这是一篇引人思考的童话作品。像这篇饱蘸情感令人凄楚的童话,其实不需要老师去特别强调政治性的批判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要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解读空间,表达出他们自己不同的想象和理解。
在近百年的语文教学历史进程中,类似这样的解读方式使我们狭隘地误读了很多来自异邦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契诃夫的《凡卡》通常被解读成:“通过写在鞋铺当学徒的凡卡的苦难遭遇,反映了沙俄时代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样的引导不可否认其现实主义的有意义的一面,只是当我们抽空童话作品中深沉而辽远的充满想象的文学张力、解读空间与情感体验的时候,答案直接上升到对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时,孩子的心中又作何回应,也许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自然萌发的怜悯和同情之心,甚至是想要具体行动来帮助受伤害的小朋友的念头都在老师的政治性引导下,把真挚友善的童心变成了阶级化的痛恨,简单的把生活的苦难归结为社会制度的黑暗和反动,把情感都转化为憎恨了。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当他们碰巧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类似的状况时,书本教给他们的观念是否能够使他们想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那么他们就也必须憎恨和批判社会主义的黑暗和腐朽呢?总的来说,思维定势且偏重政治化的主题先行的阅读教学,过去已经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现在其影响依然存在着,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面对。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考虑以下几点:
作品的幻想性。童话作品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原作与改编后的比较。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多角度改写。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写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读写结合的练习。
戏剧表演。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阅读经验的整合。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经常会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在童话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整合过往童话阅读的经验,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培养提升学生对童话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尤其是中低年级教材)中编选了诸多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体文章,如《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美丽的公鸡》、《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含影视作品的欣赏)中,童话作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该说,童话是儿童较早并大量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势必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教学过程是形式多样而又富有个性色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教师还应努力使儿童感受到语文是乐趣的源泉,使儿童在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体会到求知的乐趣。为此,教师必须谙知学生心理,明晰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并探索儿童心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不使儿童想阅读的念头泯灭,才能赋予教学以更美的途径。
作为“文学”的童话,教师理应遵循文学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并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文学之“美”充分显现出来。为此,在了解了童话的文体特征之后,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由表及里的三个基本层次:语言符号—文学形象—文学蕴含。这三个层次明确告知我们,作为文学的童话,其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是: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文学语言美;再现文学形象,培养想象,体悟文学形象美;挖掘文学蕴含,锻炼思维,理解文学意蕴美。
这样,在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中,就不能以简单的课文分析、乏味单调的认知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习主体内在的对文学形象的感知、体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而且使其不能获得真正的文学美的熏陶。
综上,我们综合并提出如下一些可运用的教与学的方式。
其一,读——体会文学语言美。
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其二,感——体悟文学情感美。
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这一再现并感悟文学形象的过程,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灵感。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童话文学的情感美与形象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童话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因为,审美熏陶、道德感化、理性思考都与对文学形象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密不可分。只有对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再现、体验与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到文学的蕴含。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其三,演——感受文学形象美。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其四,思——领悟文学意蕴美。
引导儿童思考并讨论童话内容,使他们能通过语言透过形象认识到童话所传达出的文学意蕴美。与此同时,逐步养成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生活的习惯。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导而弗牵”,不可轻易框住学生的思维,强求统一答案。首先,文学意蕴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的特点。面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心理基础与生活经验会导致学生解读方式的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不同。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出的文字信息上,而更要关注文学接受过程中学生可能获得的那些触及其精神生活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教学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要答案,而是要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能,而不是储存记忆;是培养出智能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此,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其五,讲———初识文学表达美。
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儿童练习讲童话。比如,可以先从复述入手,指导儿童先学会合理的展开故事情节,进而融入情感,加入表情色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讲童话,或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编(讲或写)童话。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文学的情节美、表达美,也有助于儿童丰富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其六,品———品味多彩的生活美。
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儿童去阅读(或观看)一些优秀童话作品。课程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应更广泛地包括可以用来教育儿童的各种课外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比我们的预想要大得多的作用。作为教育,“学校不能和生活相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并利用儿童在课外通过阅读、影视、网络所接触到的大量童话作品,通过讨论与正确的引导,使儿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美,进而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并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长。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4 寓言的教学策略
所谓“寓”,“寄托”之义也,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一种简短的故事。或者说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谭达先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繁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寓言中包含一定的寓意是不容质疑的,一般而言,寓言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如《狼和小羊》阐明了对于那些图谋要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一切正当的辩解都是枉然,在不公正的强权社会里,强者对弱者常常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揠苗助长》揭示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另外还有《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画蛇添足》《我要的是葫芦》等等,都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传达一定的寓意,具有鲜明的哲理思辨性质。
在儿童文学的王国里,寓言是另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关于寓言是否是一种有益于儿童阅读接受的文学样式,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有过关注和探讨。比如,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他反对教孩子学寓言,认为寓言中有“坏心术”;钱钟书先生则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说:“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会处处碰壁上当”。虽然有着这些争议,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寓言的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寓言具有寓意性,且这些寓意对儿童的价值引导又具有两面性,因此面对寓言这种文体,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是相当重要的。过去,寓言类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最后一定会清楚的告诉学生: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怎样怎样等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非议最多同时也获得成就最多的是对寓言作品的解读,大有对寓言进行一番“另类解读”的趋势。如学生从《愚公移山》中读出了愚公缺乏经济头脑,挖山不如搬家;有学生读出搬走大山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学生从《揠苗助长》中读出了农夫的勤快等等;有学生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之后,不仅不同情被骗的乌鸦,反而会赞慕善骗的狐狸;还有的孩子学了《狼和小羊》、《会摇尾巴的狼》等寓言之后,会崇拜大灰狼,觉得大灰狼有智商、聪明,善于运用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等。
这些见解相当精彩地反应了寓言解读的成绩和问题。下面拿《狐狸和乌鸦》的两个教学案例来具体分析。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1
教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些什么?
学生1:乌鸦你真是太笨了,狐狸的话你也相信。
学生2:乌鸦你太爱听阿谀奉承了。
学生3:乌鸦,以后要接受教训呀!
学生4:狐狸,你太狡猾了,骗子没有好下场的。
……
(对于孩子们的回答,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学生5:老师,我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它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
教师:你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很了不起!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2
老师:你愿意做狐狸还是做乌鸦?
学生:狐——狸。
老师:就没有想做乌鸦的吗?哦,没有。那么,你们说说做狐狸的原因吧。
学生1:狐狸漂亮。我希望自己长得漂亮。
学生2:狐狸的样子好可爱,笑起来甜蜜蜜的,说话让人忍不住就相信了。
学生3:狐狸聪明,爱动脑,会说话。她用说话的办法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学生4:我知道骗人不好,可是如果我饿极了,也会骗东西吃的。
学生5:狐狸做事情能坚持到底。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而且越说越好听,终于达到了目的。
老师:哈哈,咱班成狐狸窝了。(教师期待着不同的声音——虽然在内心深处,她也倾向于做狐狸。)
老师:现在,有愿意做乌鸦的吗?有没有?
学生6:我改主意了。狐狸太漂亮了,皮毛太美丽了,猎人都喜欢打狐狸。做狐狸很危险,还是做乌鸦安全些。
……
上文教学中学生对狐狸和乌鸦的认识,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解,教师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在学生已经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比如,只要聪明,“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弄到手”,就值得小孩子去喜欢,这样的理解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误导?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的感受,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尊重不等于放任自流,“以儿童为本”也并非“儿童就是绝对真理”。针对寓言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就必不可缺了,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靠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在寓言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导向、立足故事揭示寓意,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寓言中的“坏心术”加以正确引导,切实做到多元解读寓言,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去思考问题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短小故事,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寓言的赏析与教学应 紧紧扣住四个方面:一是寓言的主题(寓意);二是寓言的譬喻(即 “ 故事外衣 ” 的设计);三是寓言的艺术形象(新颖程度和概括水平);四是寓言的语言(简练的口语、短小精悍的篇幅)。其中,正确揭示寓意是核心。
A.揭示寓意的方法
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揭示寓意:
分析人物语言。
案例1:
《牛角尖里的老鼠》这篇寓言故事中有牛角与老鼠的对话,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分析老鼠的语言及其牛角的忠告便可以得出做任何事情如果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坚持错误,那么必然遭到失败的道理。
分析故事情节。
案例2:
《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分析关键性的句子。
案例3:
《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好龙也,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
案例4:
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对禾苗的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
案例5:
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
B.充分挖掘寓言的教育功能
陶冶道德情操。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非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
启迪思维火花。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寓言故事里所蕴涵的哲理需要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
榜样力量的激励。寓言故事以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传统美德的形象、道德规范的形象,这些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品味做人的道理,做智人、真人的真谛。
C.利用寓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 。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 、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 注意:一是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绘不应再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重点,抽象概括的能力才是教学 的重点、难点;二是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 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 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 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从两个 方面,结合寓言教学的实际来讨论这个问题。
(1)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减慢抽象概插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 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
A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
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
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
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
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
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
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
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
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
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略)
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略)
B 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
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
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
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
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
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
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
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 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
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
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
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讨论第5、6题略)
比较两个案例,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 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 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2)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瞻,养成直线的、单一 的思维模式。
有次听一位教师上《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有个学生说,地球本是圆的,那个驾车人一直往前 ,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环球旅行。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盯着老师等判断,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认为 这是开拓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好机会,于是表扬这位同学敢想、会想,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一下由“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他们的想、说都比以往放得开。
《买椟还珠》的寓意是,比喻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却把贵重的东西丢掉的行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这点是很容易的。我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这则寓言,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有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至更宽广的领域,效果很好。下面将课堂实录的后部分摘要如下: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
生:也有价值,它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观”。
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
生:这是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
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后,学生也举了一个例子。略)
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的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宝珠值钱得多。
生: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宝珠更有价值。
师:两个同学都说得好像有理,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比较的标准不同。一个从值多少钱的标准说的,一个从艺术的标准说的。
师:对,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老师举了两个例子。略)
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
(学生举了很多例子。略)
这个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 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 学。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学生的作文往往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条理不清,究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 的呆滞、条理不清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理性的思维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计 划,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有目的地加强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这种训练,虽然什么体裁的 课文都行,但寓言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的结论(寓意)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参与性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总之,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文本既是客观的,又是开放的;接受是主体的接受,却又离不开客体的制约和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文本接受有其特殊性,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状况,在创作层和阅读层都介入了很大程度的成年人因素,致使分量占优势强势的成人观念难免会与儿童本位的审美取向发生碰状与冲突。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的教化和塑造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02:41:21 | 只看该作者
儿童文学:写给有童心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访谈(2010年第2期)








内容摘要:  王泉根,浙江上虞人。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王泉根论儿...

[size=+0]  王泉根,浙江上虞人。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等十余种著作。
  儿童喜欢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标准
  记者:我们讨论儿童文学的话题,绕不开儿童爱看的书。近年来,杨红樱的书尤其受到小学生们的喜爱,读她的书几乎成了小学生的时尚。而且不容否认,杨红樱的图书发行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儿童文学书籍的出版和销售。那么,您认为杨红樱的作品能够吸引孩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泉根:进入新世纪以来,杨红樱及其作品已成为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据相关资料,杨红樱作品的发行量已经超过3000万册。这在中国儿童文学出版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获得如此众多的少年儿童的喜欢,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当然,如何看待杨红樱现象,评论界有不同的认识,这也很正常,文学评论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我认为,杨红樱的作品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欢,是跟她的文学本身取得成功有关的,而绝不是靠炒作,靠签售。为什么广大少年儿童偏偏喜欢杨红樱?我们应从杨红樱文学创作本身出发加以分析。她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根本原因就是她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创作成功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有好看的故事,第二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第三看了使人感动。我认为这说到了点子上。她对文学的感悟,远胜于文学理论教程的滔滔宏论。文学创作,就文学性而言,无非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涵、文字功底。应当说杨红樱作品的整体基调是引人向上、向善、向美。对她的作品要加以充分肯定。当然她的文学创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淘气包马小跳》已经写了20部,《笑猫日记》也写了六七部,对于系列小说创作,还可以继续深耕细作。
  记者:判断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有没有标准,儿童喜欢的就是好的吗?发行量是不是“硬道理”?
  王泉根:这要辩证地看。优秀和畅销虽不能画等号,但是畅销与庸俗也不能画等号。托尔斯泰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是畅销书,影响了多少代人,这说明畅销必定有受读者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儿童文学自然也有畅销书,如安徒生童话。对于儿童文学,我有一个观点:儿童文学写得好不好,第一个标准就是看儿童喜欢不喜欢。儿童不喜欢,就没有必要贴上儿童文学的标签,硬塞给儿童。既然是儿童文学作品,一定要强调它的儿童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化,要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写作。因为你是提供给儿童的,儿童不接受就不能发挥作用。我认为,判断儿童文学优劣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儿童喜欢不喜欢。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这就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儿童性三者统一,在艺术性上要下很大的工夫,使小读者一读放不下,越看越爱看。只有孩子们喜欢了,作品才能发挥作用。但要让孩子喜欢,谈何容易。有人说儿童喜欢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如麦当劳。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物质产品怎么可以与精神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你能将一辆奔驰小轿车的价值与《红楼梦》的价值相比吗?不是同一类型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可比性。优秀儿童文学应做到立足儿童,为了儿童,为未来一代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崇尚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向善。首先是人性基础,还有美学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儿童文学价值尺度的根本出发点。记者: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儿童本位吗?
  王泉根:儿童本位与儿童视角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从儿童出发。但也有区别:儿童本位是一种观念、一种创作思想、一种儿童观,即以儿童为中心,着眼于儿童的权利、生存和发展。而儿童视角则是一种创作方法,从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看校园、看同龄人。儿童视角不是儿童文学的专利,成人文学创作也有,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实际上,儿童文学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儿童本位、儿童视角;另一种是成人本位、成人视角,虽然它们也号称儿童文学,但小读者最终还是排斥的。所以,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能够流传到今天的作品,都是那些打败了时间的真正契合儿童精神生命的东西,而有相当部分的作品已无法融入今天孩子的生命世界了。因此,我认为儿童本位、儿童中心、儿童视角、儿童情结,这些都是铸就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

  儿童文学也是人类的精神资源
  记者:在学术界,是怎么定义儿童文学的?
  王泉根: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范,“儿童”就是指18岁以下的人。儿童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具体地说,儿童文学是为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服务的、具有适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心理发展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整体上可以分为少年、童年、幼年三个年龄层次,因此广义的儿童文学可以细分为:为中学生年龄段服务的少年文学,如曹文轩的《草房子》、张之路的《第三军团》;为小学生年龄段服务的童年文学,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为幼儿园小朋友服务的幼儿文学,如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不同年龄层次的文学创作有不同的艺术规律,也有不同的创作要求。中学生文学实际上已经与成人文学没有多大区别,最容易体现文学的深度;幼年文学更强调浅语艺术的特性。从创作角度说,小学生文学难度最大。小学生虽然已经开始自主阅读,但和中学生的自主阅读相比毕竟是有区别的,小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还很肤浅,更缺乏反思与评判能力,这就决定了小学生文学创作的难度。小学生文学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深浅适度、深入浅出,强调要有好看的故事,情节抓人,要有生动难忘的文学形象。
  记者:故事情节曲折,语言浅显,能很快地把小学生吸引住。可是,过于简单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读书这件事就是轻松、愉快?会不会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趣味产生负面影响?
  王泉根:我认为对此完全不必担心。儿童阅读有一条黄金定律: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幼儿园小朋友就要唱儿歌,听浅显快乐的故事,看图画书,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学生就是喜欢《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喜欢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喜欢幻想性文学、动物故事、科幻作品。到了中学生阶段,有了自主选择的能力,青春成长期的少男少女就更喜欢看现实性的、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了,喜欢与成长、社会、情感等相关的读物,因而青春文学、成长小说、校园小说,都是他们的最爱。一句话,孩子是会长大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向小红帽、马小跳说再见,转而去看《草房子》《汤姆·索亚历险记》,再转而去看鲁迅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去看《红楼梦》。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阅读也应循序渐进,切不可在孩子爱唱儿歌、痴迷童话的时候,硬要他去读什么经典,这不但会使孩子对书本望而生畏,败坏阅读趣味,而且因为看不懂,丧失阅读的自信与快乐,进而还会产生害怕、排斥心理,甚至讨厌读书。因此对孩子的阅读来说,顺应自然,培养兴趣,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进而爱书、爱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阅读,必须是快乐阅读、兴趣阅读,绝对不应该小小年龄也学我们大人紧锁双眉、正襟危坐,乃至像《思想者》雕像那样托着下巴,去焦虑什么金融危机、“三农问题”。总而言之,只要孩子养成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就什么都好办了。
  记者:专门写给儿童的优秀作品很多都成为文学经典载入史册,我们评论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会说它不仅仅属于儿童,更属于成人。作为专门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学者,您认为普通大众对儿童文学的认识是不是还需要修正?
  王泉根:有一个误区,好像认为儿童文学就是浅显的,浅显的就是平庸的。实际上儿童文学最难写,它要把握好一个度、一个深入浅出的问题。和文学经典一样,真正能够被少年儿童喜欢,甚至能够超越时空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老少咸宜的。为什么会老少咸宜呢?原来,儿童文学本是写给有童心的人看的。谁有童心?具有童心的主体人群当然是少年儿童,其次是虽然岁月流逝但还依然葆有童心的成年人,以及他们的职业促使他们还原童心、再葆童心的成年人(如幼教工作者、小学教师,儿童文学、儿童文化、儿童出版、儿童媒体从业人员等);再一个就是希望回归童心、从童心世界找回纯洁精神与定力资源的成年人。对这一类人来说,阅读儿童文学是怀旧,是童年生命精神的守望,是一种诗意的精神家园的回归。更重要的原因是,能够打动成年人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充满优美童心与人性情感、格调高雅、想象丰富、意境与意趣优美、为人性打下良好基础的作品,都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有益于人性、人道、人生、社会的作品,绝对不存在乌七八糟、“下半身写作”、恐怖暴力的东西。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能够打动成年人,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资源。

  图书市场繁荣更期待高质量的创作
  记者:您认为我国现在的儿童文学市场算不算一个繁荣的市场?
  王泉根:应当是的。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儿童文学原创生产与出版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发展繁荣的时期。全国有很多出版社争相出版儿童读物。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只有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一年出版200种左右的少儿读物,而且大多是旧版重印,那个年代的孩子能看的书很少。据统计,现在全国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都出版少儿读物,全国每年有1万多种少儿图书,印数高达6亿多册。全社会都在关心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这当然是大好的事情。全国的专业少儿出版社,现在有35家,还有不少非专业社也都有少儿分社,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了一家天天出版社,专出少儿图书。外研社也设有少儿分社,2009年我们很重要的一套儿童文学图书——《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书系》,就是由外研社少儿分社出版的。
  少儿读物出版的核心品种就是儿童文学读物。出版繁荣的背后是什么?是作家创作队伍,是作家原创生产。没有作家原创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现在出版的繁荣。据统计,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共有8925位会员,其中约有四五百会员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再加上各个省市的儿童文学作家,这支原创作家队伍至少超过1000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规模。使人欣慰的是,现在一批70后、80后的年轻作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原创作家队伍的重要力量。当然,在出版繁荣的背后,我们也应看到隐忧,其中之一是出版社争抢作家资源,出版社的“求”大于作家的“供”。毕竟作家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叫好又叫座的一流作家。在争抢作家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某些作家急于应付,在精耕细作方面的工夫下得不够,甚至粗制滥造。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年轻作家的培养力度,打造年青一代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作家也应加强自律,继承老一辈作家的社会担当与美学责任意识,创作出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要做儿童精神世界的点灯人,而不是点钱人。
  记者:目前国内有哪些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值得关注?
  王泉根:今天中国儿童文学原创作家的核心主要集中在50后、60后、70后这一批。当然,30年代、40年代出生的一批老作家,有的至今还在创作,而且成绩很大,如孙幼军、金波。去年,我曾应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邀请,选编出版了一套《新世纪新十家丛书》,我将目标锁定在新世纪以来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十位儿童文学作家。按照年龄排序,这十位作家是:北京童话作家孙幼军,他的代表作是《小布头奇遇记》《怪老头》。第二位是北京诗人、散文兼童话作家金波,他的创作很旺盛,年年都有新作品。第三位是北京作家张之路,他跨领域创作,小说、童话、科幻、电影都写,小说《第三军团》、电影《霹雳贝贝》是其代表作。第四位是北京诗人、散文家高洪波。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与散文都堪称一流,但他却乐以“儿童文学作家”自称,还给幼儿园小朋友写作品,非常难得,令人敬佩。第五位是北大教授曹文轩,以写小说为主,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小说。第六位是上海女作家秦文君,也以小说著称,代表作是《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第七位是军旅作家沈石溪,原来在云南,现在已回上海了,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狼王梦》是他的畅销书。第八位黄蓓佳,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写儿童文学,也写成人文学,在成人长篇小说创作方面也很有影响。她的儿童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亲亲我的妈妈》,都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多部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九位是上海女作家郑春华,主要从事幼儿文学创作,代表作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近年创作的以小学生为题材的系列小说《非常小子马鸣加》也很有影响。按照年龄顺序,第十位就是前面谈的四川女作家杨红樱了,她的多部作品被欧美出版公司买走版权,创造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神话。
  应当指出,新世纪儿童文学原创实力派作家集中在50后、60后,他们正处于创作成熟、精力旺盛的年龄段,除上述高洪波、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黄蓓佳外,还有冰波、周锐、董宏猷、常新港、徐鲁、张品成等。而未来的创作劲旅将会集中在60后、70后,杨红樱、彭学军、汤素兰、伍美珍、薛涛、殷健灵、郁雨君、杨鹏、王一梅、张洁、萧萍、韩青辰、谢倩霓、张国龙、孙卫卫、林彦、葛竞、安武林、李东华、李学斌、王立春、黑鹤、三三等,正处于三四十岁的年龄段,已十分引人注目,未来五至十年将是这批作家打拼树基、创作腾达的阶段。我们期待着。

  名人的读书经验缺乏代表性
  记者:我们大多了解一些名人小时候的读书经历,很多人从小就读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他们日后的影响往往十分巨大。那么,作为教师或者家长,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孩子的兴趣从读畅销书引导到读伟大的书、读文学经典上来?
  王泉根:一般地说,少年儿童应按照不同的年龄段阅读适合的书,但也有例外,比如鲁迅、郭沫若、钱钟书等,很早就看大人书了。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我的看法是:第一,名人在儿童时代(可以称为早慧的神童)爱看经典,只是个案、特例,没有普遍性,缺乏普遍价值,无法推广。因而我们不能把名人儿童时代的阅读经验搬过来,毕竟普天下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成名成家的只是极少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还是普通人,日后要经商务农打工,养家糊口谋生。有普遍意义的、可以推广的,总是广大普通老百姓可以接受、可以操作的东西。第二,孩子的阅读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要什么事情都“从娃娃抓起”。我还是坚持上面的观点:孩子的阅读应循序渐进,什么年龄段看什么书。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没有必要非得在他们年龄很小的时候,把成年人所谓的经典硬推销给他们。儿童阅读的第一要义是要让他们喜欢,喜欢了以后,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阅读习惯就什么都好办了。这一点我已在上面说过了。所谓教育,实际上就是养成好习惯,养成好习惯受益一辈子。我们应在养成孩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上下工夫、做文章,而不是在孩子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方面指手画脚,争论不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记者:我想对很多家长而言,望子成龙的心理多少都有一点,难免会按照名人读书的经验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的孩子。
  王泉根:这是一个误区。我们还是要讲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儿女看做是天下第一,最有天分,这是人之常情。但常情如果缺乏科学性,那就没有作用。现在社会上总喜欢以早慧神童、以名人从小就读经典为由头,要全体小孩子也来这样做。我刚才说过,名人小时候就读经典实际上只是个案,是没有代表性的。经典其实都是成人书,有的连大人阅读也有困难,何况孩子。孩子面对经典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就无法接受,那就没有意义。
  因此,我不赞成很小的孩子也来读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应当读,非常重要。但要看放在什么年龄段,我认为放在中学生年龄段就很合适。中学生应当大量阅读孔孟老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我甚至认为中学语文课应当全部学习古文,至于现代白话文,完全可以放到课外,作为课外读物。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更需要解决的是古文,古文才需要老师精讲细解,传道解惑。儿童的阅读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办事,一定要从孩子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出发。我们应当警惕那种功利主义、拔苗助长的现象。如果儿童从小就是完全为了大人而活着,为了实现大人的目的、希望、期待而读书,那就没有童年,没有只属于童年的快乐人生了。而童年对于人生只有一次,而且越来越短暂。

  儿童文学还需推广
  记者:我知道,您正在致力于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工作,可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工作的具体内容?儿童文学为什么需要特别推广呢,因为好像很少听说文学的社会化推广这一说法。
  王泉根: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参与,目前的阅读推广形式主要有班级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作家签售阅读等。为什么成人文学没有社会化推广,而儿童文学却需要社会化推广呢?根本原因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所造成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这就说来话长。
  照理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当有完整的儿童文学知识,包括如何向孩子们推荐、导读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但使人扼腕的是,我们99%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竟然不知道儿童文学为何物,当然就谈不上向学生推荐、导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了。他们不是不需要这个知识结构,而是在他们读大学或大专的时候,学校没有提供给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儿童文学课程。不要说一般高校毕业生,即使是中文专业、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缺乏儿童文学知识。据统计,在最需要开设儿童文学专业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教育系中,竟然95%以上都没有儿童文学课程。现在全国只有北师大、浙江师大等寥寥几所师范院校开设有儿童文学专业。这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科设置的问题。
  根子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里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竟然没有儿童文学,所以实际上教育部在学科设置当中已经把儿童文学学科取消了。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全中国的高校不会想到需要成立儿童文学教研室,更不会有专职教师,学生当然不可能会有儿童文学的知识结构了。
  正因如此,在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加强少年儿童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开展儿童文学的社会化推广工作就显得十分迫切了。目前,儿童文学社会化推广的核心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希望他们补上儿童文学这一课,掌握相关的儿童文学知识,了解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以首先要在学校里面推广儿童文学,然后才能向全社会推广。但这个工作难度实在太大了!不从根本上解决儿童文学学科应有的地位,教育部不将儿童文学增列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还是无济于事,广大语文教师还是缺乏儿童文学修养,受直接影响的还是我们民族的下一代。有关政协委员曾于2003年、2007年两次作为全国政协提案,向教育部提出过要求,但至今还是不知下文如何。
  记者:希望儿童文学的专业设置问题能够早日受到重视。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也许很多话题还需要继续讨论,也许争议会一直存在,但相信谁都不会否认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是关系到下一代精神成长的大事。谢谢!

[/td][/t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33 , Processed in 0.2189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