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江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9 13:4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江湖2013年06月25日 来源:长江日报







张闳 江西都昌人,1962年生,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张闳/文
·解读流行·
用七拼八凑的纸张和劣质油墨印出来的诗刊,却承载着这个时代最华彩和最具活力的精神内容和语言奇观
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江湖
关于诗歌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人们总是有很多话要说。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种意见:一是诗歌要为时代发声;二是诗歌不属于任何时代,它只属于艺术本身。这两种意见各执一端,针锋相对,但从另一角度看,它们恰恰各自说出了诗歌与时代之关系的不同维度。
德国思想家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一说法把诗的政治性推向了极端。诗与现实之间存在一种隔膜,当现实变得残酷时,诗意的美妙和言辞的优雅非但不能对抗现实,反而因成为残酷现实的粉饰,而被阿多诺视作“野蛮”的同谋。从现实的立场出发,阿多诺发现了诗歌的无用性。然而问题在于,在中国 “文革”后期,不但有诗歌,而且,写诗的人还越来越多。这一时期的诗歌基本上以“手抄本”形式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诗歌显示出强大的政治批判性和道德勇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终结“文革”的激越前奏。
这一阶段的诗歌形态,印证了中国传统诗学的“兴观群怨”的多功能特性。诗在与现实对抗过程中,习得了某种程度上的“野蛮”特质,北岛的激昂、多多的尖刻、杨炼的喧嚣,都是这种“野蛮性”的见证。即便是舒婷式的甜腻和轻柔,也或多或少可以反衬出一个时代的冷漠和残酷。
与诗歌的这种荒诞处境相适应的是诗人们的生存状况。自“文革”后期起,诗人就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依靠信念结成众多的小团体,他们彼此之间通过一些鲜为人知的管道,传播着诗的福音。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整个1980年代。
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的青春岁月,也是诗歌的“江湖时代”。诗人们似乎拥有了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特权,至少他们自认为是这样。诗歌之于青年学生,就好比《国际歌》之于无产阶级。一个有诗才的青年,不管他来到哪个校园,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一摞子诗稿和发昏的谵语,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无论写作风格如何,也不管派别怎样,只要呈上自己的诗作,报上某个诗人的大名,以及一个还不错的酒量,就可以在任何一个诗歌团体中混吃混喝,直至集体断粮。
诗人们放荡形骸,好像浪迹江湖的游方僧。崔健的《假行僧》多少唱出了这个时代的诗人和歌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些介乎骗子与天才之间、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表情痛苦,这些痛苦半真半假,或者弄假成真,但很少为了物质和日常生活。庸俗的事物在诗歌的王国里没有任何地位,即使偶尔声称“做物质的短暂情人”和“关心粮食和蔬菜”,那不过是一种故作姿态。在一个匮乏的时代,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物质需要关心,所谓“诗人何为?”一类疑问,实在是一个自寻烦恼的难题。

这一阶段诗歌的重要传播渠道,是他们自己创办的油印刊物,即所谓“民刊”。这一阶段可称作当代诗歌的“民刊时代”。用七拼八凑的纸张和劣质油墨印出来的诗刊,却承载着这个时代最华彩和最具活力的精神内容和语言奇观。而这些制作粗陋的刊物,常常遭遇被查抄的厄运。
他们有时也互相争吵,甚至斗殴,大多是因为诗歌和女人。而在酒过三巡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诗歌、醇酒、美人,听上去一切都像是在传说当中,这些也是构成1980年代“文化神话”的要素。这个时代的诗歌把严肃和玩笑、圣徒式的虔敬和浪子式的放纵、锋芒毕露的现实批判和嬉笑怒骂的言辞嬉戏……统统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与其时代的文化氛围相呼应的奇异景观。
风格和派系不同的团体之间的相互攻讦,是1990年代中后期的风气。为一些微小的名利,勾心斗角,把诗歌圈变成了名利场。这一切,预示了一个追名逐利、唯利是图的时代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19 , Processed in 0.0653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