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篇章结构与接受心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06: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篇章结构与接受心理(一)
作者:石静   



篇章结构与接受心理



[摘要]“篇章是什么?”、“研究篇章应该研究什么?”,对此,语言学界各有见解。本论文以“对话姿态”看待篇章,将篇章视为发话者与受话者通过篇章文本进行的有意图、有结构、有效应的互动活动。由此对篇章的认识产生了新的变化。从这一新的认识出发,论文以篇章结构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关系,这一新的角度来讨论篇章活动,形成了论文的基本观点:篇章结构的形成是发话者对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通过讨论,论文深化了这一观点,并秉持这一理念对篇章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剖析了受话者在理解篇章时存在的两种心理需求: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建立图式的心理需求。又从结构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发话者相应采取的结构策略两方面,分析了与受话者两种接受心理相适应的篇章结构:信息整合结构;建构图式结构。其中重点分析了篇章的衔接与推进,篇章的个别性图式结构。笔者希望能通过这一新角度的尝试对篇章的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 言语行为  受话者接受心理  发话者  篇章结构  适应  整合  篇章信息  衔接  话题推进  图式

引言:篇章结构的形成是发话者对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



“篇章”作为一个术语,学术界对之有不同阐释。我们目前理解的篇章是实际言语行为中实现一定交际意图的话语或文本的完整片断。它可以是口语的,也可以是书面语的,可以只有一个句子,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句子有结构的组合。必须指出对篇章这样的认识其实是很肤浅的,随着论文的展开,我们会逐步深化这种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使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以往对篇章的研究也有了比较丰厚的积累。由于篇章一定会以话语或文本的方式呈现,一定由发话者生产,一定由受话者来理解。所以,以往对篇章的研究主要从“发话者”、“文本”、“受话者”三个角度出发,分别以这三个与篇章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篇章的倾向各有侧重:

(一)从篇章文本的角度研究篇章

这一角度的研究主要从传统的语法或/和语义角度出发,以静态的篇章文本作为思考基点,探讨如何用词汇和句法范畴的衔接手段形成意义上连贯的篇章结构。

侧重于篇章文本研究的倾向,不太考虑形成篇章结构的主观因素即“发话者”、“受话者”,而将篇章看作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有自身结构的静止的语言单位”,忽视了篇章结构形成的背后是人类复杂的认知机制。由此必然导致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明篇章结构的全貌,更无法揭示篇章结构形成的深层机制。这一欠缺具体体现在对那些没有形成衔接标记,但语义连贯或含有许多形成衔接标记但语义不连贯的语言现象的难以解释;

(二)从发话者的角度研究篇章

这一角度的研究突破了“静态”的文本分析,不再以篇章的单位和结构为出发点,而是模拟再现发话者构建篇章的心理过程,以篇章的生产主体即发话者为核心来构建一个动态的篇章活动体系。

侧重于发话者研究的倾向,将篇章研究置于“动态”的进程中,但不同程度上都把受话者的心理过程放在了次要位置上。例如Brown/Yule的《话语分析》[1]一书中所言:“我们坚持把说话人/写作者置于交际过程中心的观点,这将贯穿本书的始终。我们坚持认为,进行交际的是人,进行解释的也是人。是说话人/写作者才拥有话题、预设,是他们分析结构进行指称的。”从这段具有代表性话中,可以看到,在这一倾向的研究中,重点、核心是发话者,受话者仅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而如果将篇章视作一个整体活动,那么发话者和受话者都是此活动的参与者,二者之间的不同仅在于前者是活动的始发主体,后者是终结主体。片面的强调发话者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发话者与受话者沟通的可能性,只会使我们对篇章结构的研究陷入另一种局限中。最明显的体现,便是这一倾向的研究方法无法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对同一发话者生产出的同一篇章文本,不同的受话者的理解会有差异,有时甚至与发话者的意图背道而驰。

(三)从受话者的角度研究篇章

这一角度的研究也着眼于“动态”的篇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接受美学中的读者观。接受美学以文学创作为切入点,针对以往“作者中心论”的创作理念,极力突出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强调“没有读者就没有审美,也就没有文学作品。”主张读者在阅读时极力发挥主动性,在审美创造中赋予作品新意义。至于作者只是通过作品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起点。

侧重于受话者的研究倾向可视为对发话者权威性的质疑。接受美学突出读者的主动权,鼓励读者的创造性。但矫枉过正,过分的夸大读者在篇章活动中的作用,认为读者可以脱离作者的创作意图来创造篇章的意义,最终过犹不及,导致意义的虚无主义。在忽视篇章活动中发话者与受话者沟通的这点上,侧重于受话者的研究倾向与它所反对的作者中心论其实同出一辙。它的局限性体现于无法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阅读同一篇章时,不同的读者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都能在篇章的理解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前面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每一个研究角度都只是突出了篇章相关因素中的某一个,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都没有予以重视。尤其是作为一种语言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篇章活动中体现出来,更是被人们所忽略。相对于这种状况,《小说修辞学》的作者,语言学家布思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他指出:篇章中“都必须存在着一种话语模式。即由一个隐含的作者与一个隐含的读者之间的对话,类似于修辞学中的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对话。” [2]看待一篇文章必须摆出一种“对话的姿态”。在话语中,布思的这种观点是易于理解的,但是在书面语中,由于或者是发话者,或者是受话者一般总有一方不在现场,这种“对话姿态”就往往容易被研究者忽略。

一旦以对话的角度切入篇章研究,情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一)篇章是发话者与受话者通过篇章文本进行的有意图、有结构、有效应的互动活动。

以“对话姿态”看待篇章,篇章就是发话者通过篇章试图在特定受话者身上实现一定意图的言语行为。整个交际活动要顺利进行,既少不了发话者的交际意图、言语表述,也少不了受话者的参与、理解。可见篇章活动是发话者与受话者通过文本合作完成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篇章活动中,发话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篇章在受话者身上实现一定的意图,而实现意图的前提是受话者理解篇章。所以为达目的,发话者又必须考虑受话者的接受心理。因此,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又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任何重此轻彼,仅从两者中一方出发来表述篇章活动过程的研究倾向都必然导致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动态的篇章研究应该着眼于发话者、受话者、篇章文本之间合作互动的关系。

(二)篇章结构的形成是发话者努力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结果

篇章活动需要发话者与受话者共同合作,相互互动,这一过程以篇章文本本身作为媒介,其中的种种关系必然会在篇章结构的语言形式中留下痕迹。因此篇章结构的语言形式既是发话者组织、安排篇章内容思路的体现,同时也蕴含了受话者接受、理解篇章内容的认知心理顺序,它集中体现了“发话者、受话者、篇章文本”三者关系。语言学研究篇章就应该研究篇章的结构,而研究篇章的结构我们又应该着眼于篇章结构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关系。

这是因为,篇章结构的语言形式作为发话者组织思想的手段不仅反映发话者思想结构不同,更是受话者理解篇章内容的凭依。不同的结构形式引导受话者以不同方式切入,把握篇章内容。对于一种有待形成和表达的篇章内容,可能存在各种结构形式,其中每一种都针对着特定的受话者的接受心理。而为了产生最理想的言后之效,受话者就必须要能最顺利,最轻松地理解篇章的全部内容,并提供出最为适应的理解思维方式。这种理解思维方式就蕴藏在特定篇章结构的语言形式中。因此,篇章结构的形成实际上是发话者努力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结果。

可见,以“对话姿态”看待篇章,对篇章的认识会发生新的变化,促使我们以篇章结构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关系,这一新的角度来讨论篇章活动。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本文形成了基本观点:篇章结构的形成是发话者对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在论文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观点,并从这一观点出发对篇章进行研究分析。文中篇章结构的含义有二:抽象的话语规则;具体话语、作品的结构。



一、言语行为的成功与篇章结构



(一)篇章与言语行为

人类观察事物有两种视角即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以静态视角切入时,对象是处于特定时空的物、东西;以动态视角切入时对象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物质剧烈氧化而发热、发光,静态的认知是火,动态的认知则是燃烧。篇章亦是一样,静态的篇章是一本书,一份报纸……是以文字符号固定下来的物质形态,动态的篇章则是一个活动过程:发话者说的过程,受话者理解的过程。

传统看法中“篇章=文章”,只有发话者构想中的篇章生产意图和为实现意图制订的计划,以文字符号方式固定下来才叫做篇章。如一份通知,一篇小说,一个法规……至多包括一段对话。这一传统的篇章界定将篇章视为“静态”的物,对此之外的“说话者”、“受话者”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都不加以考虑。

但“动态”的看待篇章,将篇章视作一个活动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如果离开了发话者这一篇章生产者则“物”的篇章不可能存在,离开了受话者这一篇章接受者则“物”的篇章仅只是罗列于纸上无意义的涂鸦。因此,篇章是一个过程,对发话者来说是表述意图,生产的过程,对受话者来说是接受、理解的过程。篇章要成其为篇章是发话人与受话人共同合作、互动的结果。由此“动态”的篇章就是言语行为,它是发话者通过言语试图在受话者身上实现“意图”的特定行为。研究“动态”篇章与研究一般言语行为的区别在于:一般言语行为的研究对象是句子,而研究动态的篇章则是研究一个个单独的言语行为根据事先的计划,用特定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言语行为序列。

(二)受话者的理解是言语行为成功的前提

言语行为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以言取义,以言行事,以言取效。以言取效意味着言语行为达到预想的意图即言语行为获得了成功。而以言取效必须以受话者以言取义――理解字面含义为前提。这一点在篇章活动中亦有具体表现:“发话者所期望的那种状况只能在篇章所针对的受话者从篇章内容中直接领会发话者的用意时才有可能实现。尽管受话者的理解不是言语行为的唯一目的,但却是受话者能够对一个篇章进行认知处理和实现发话者所期待的状况的重要前提之一。” [3]

那么怎样才能使受话者最顺利、最轻松的理解呢?

1、从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出发制订的言语策略是受话者理解成功的保证。

所谓言语策略是指发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受话者理解言语行为的意图,并在受话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而选用的组织话语的特定方式。所以,受话者的理解是言语行为成功的前提,言语策略就是发话者令受话者理解的手段。那么什么样的言语策略有利于受话者的理解呢?请看下例:

例1) 设想有一则向你推销一款新型防晒霜的广告:

策略A:直奔主题——“这款防晒霜特别适合您,它里面含U2,比同类产品效果好。”

策略B:提示引入新信息——“什么能有效阻止黑色素生成?”

“U2!”

“这款防晒霜富含U2更能满足您的防晒要求。“

——广告词



比较以上两种策略,很明显,策略B更能让人理解,也更能让发话者实现意图。究其原因,策略B考虑到顾客的接受心理,从顾客的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意识到U2作为一种新物质对顾客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因此,注意以之作为表述起点,进行说明。顾客消除了未知信息的阻碍,理解了发话者的话,为言语行为的成功提供了大前提。而策略A没有注意对新知信息的引入,无法让受话者顺利的理解发话者的话,从而也谈不上言语行为的成功。

可见,从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出发制订的言语策略,符合了特定受话者的认知心理特征,因此最有利于受话者的理解,是受话者理解成功的保证。

2、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言语策略形成了最有利于受话者理解的篇章结构。

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言语策略蕴含了受话者最为适应的理解方式,发话者以之作为组织思想内容的手段,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出来就形成了最有利于受话者理解的篇章结构。这一篇章结构折射出受话者的接受心理,因此,最有利于受话者理解。如上例中B策略中篇章结构对表述起点的设置,实际上也就是对人类接受新信息时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的吻合,因此比策略A更容易理解。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例2) 事实: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桂花节将推迟到十月黄金周举行。

对这一事实进行表述的结构,因适应于不同受话者的接受心理而不同,如下表:



受话者
认知状态估计
言语策略
篇章结构

无园艺知识的外国来宾         
不具备桂花生长,桂花节,十月黄金周相关知识
引入桂花生长,桂花节,十月黄金周相关知识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抑制了桂花的生长,使桂花花期延后。所以,上海一年一度观赏桂花的节日——桂花节,也要推后举行。桂花节举办的时间正好是中国的国庆节放假之时,这个假期被称为十月黄金周。

无园艺知识的外地游客
不具备桂花生长,桂花节相关知识
引入桂花生长,桂花节相关知识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抑制了桂花的生长,使桂花花期延后。所以,上海一年一度观赏桂花的节日——桂花节,也要推后举行。桂花节举办的时间正好是十月黄金周。

无园艺知识的本地人
不具备桂花生长相关知识
引入桂花生长相关知识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抑制了桂花的生长,使桂花花期延后。所以,桂花节也要推后举行。桂花节举办的时间正好是十月黄金周。

有园艺知识的本地人
具备理解的相关知识
最直接,最精简的表述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桂花节将推迟到十月黄金周举行。



说明:受话者的类型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分析:如上图所示,根据对不同受话者认知状态的估计,采取相应言语策略,形成了不同的篇章结构,这一篇章结构因为蕴含了受话者的接受心理,便也成为最有利于受话者理解的篇章结构。

(三)言语行为的成功仰赖于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篇章结构

在问题(二)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言语行为的成功,受话人的理解是前提,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言语策略又是使受话者理解的保证,而言语策略对受话者心理的适应又具体体现在篇章结构上,由此受话人的理解最终要落实在篇章结构上,即言语行为的成功仰赖于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篇章结构。

这是由篇章的两个特质决定的。

1、发话者意图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受话者对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在言语行为活动中,发话者意图的实现,受话者的理解是大前提。因此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不得不考虑受话者理解度及相应的言语行为实施结果问题。如下表:



理解难度
言语行为实施结果

极高:完全无法理解
受话者放弃理解活动,言语行为不成功

高:没有完全理解
受话者的理解可能不准确,言语行为可能不成功

难:理解有困难,但多加努力可以理解
受话者的理解效率低,言语行为虽成功也耗时耗力

易:理解顺利
受话者在理想状态下理解信息,言语行为成功性最大



    由上表可见,发话者为了最有效的实施言语行为,他必须让受话者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理解篇章,也就必须从受话者的接受心理出发来组织篇章结构。因此,在实现某一特定意图的言语活动中,较发话者这一显而易见的篇章结构组织者而言,受话者才是篇章结构形成内在的、根本的制约因素。篇章结构与受话者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言语行为成功的关键。

2、篇章结构对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受话者的理解程度。

建立篇章结构时,发话者是形式上的组织者,他从受话者的接受心理出发来组织语言、安排内容……受话者的接受心理成了篇章结构形成的内在决定因素。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篇章结构同时也反映了受话者认知心理,成为受话者顺利理解篇章内容的凭依,因此篇章结构对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受话者的理解程度。具体体现在,篇章结构的各种形式不仅是发话者组织篇章内容的手段,同时也是受话者进行理解的标记,如关联词提示上下文逻辑关系,代词提示与先行词的同指关系——都会为受话者的理解提供最有利的帮助,由此成为言语行为成功的最大保障。具体如下例:

例3)       [a]狄更斯生活在幻想理性与科学的19世纪。

A: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行动准则的人。



        B: [a] 狄更斯生活在幻想理性与科学的19世纪。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行动准则的人。



分析:A中的两句关系很松散,彼此的独立性很强,让人觉得它们各自围绕“狄更斯”讲了相关性不大的话。B中句代词“他”语义的不确定性促使受话者到 [a]句中寻找相关已知信息将“他”与 “狄更斯”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将“他”与 “狄更斯”各自相关的[a]、联系起来,从而使[a] 成为理解的基础,受话者的理解便更为全面、透彻。代词“他”是发话者考虑到受话者接受心理,为受话者顺利理解提供的一个标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篇章结构是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篇章结构呢?



二、受话者的两种接受心理和与之相适应的两种篇章结构类型

   

篇章作为发话者通过文本试图在特定受话者身上实现某些意图的言语行为,它的成功取决于受话者的理解。因此,为了能取得言后之效,发话者必然会揣摩受话者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这些考虑最终会通过篇章活动的媒介——文本本身,具体投射在篇章结构上。因此篇章结构不仅是发话者对篇章内容的安排、组织,而且也是受话者理解的心理过程体现。也因此,适应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篇章具有可理解性,是受话者理解篇章的重要凭依。从这一角度上看,理解了篇章就意味着 “理解者在大脑中描绘出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篇章和理解者的世界知识间的关系。”[4]

篇章结构的可理解性,在于它对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那么受话者的接受心理是怎样的呢?

(一)受话者的两种接受心理

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受话者在理解篇章时主要有两种心理要求:[5]

1、获取信息的心理要求——一定人在一定时刻用语码传递的语篇,包括一些什么信息内容。

2、建立图式的心理要求——在获取篇章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篇章信息内容的心理表征。

适应于这两种接受心理,相应形成两种具有可理解性的篇章结构。

(二)与受话者接受心理相适应的篇章结构类型

1、与受话者获取信息的心理相适应的信息整合的结构

受话者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将语言感知提供的输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达到理解的过程。”[6]这一接受心理过程,投射在篇章结构上就形成了吻合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认知心理顺序的信息整合结构。

2、与受话者建立功能图式的心理相适应的图式建构的结构

受话者建立图式的心理过程是受话者从自身具备的认知图式知识出发,不断比较、选择、修改、验证篇章信息内容的心理表征,最终找到一个能统摄全部篇章信息内容的图式的过程。这一心理过程投射在篇章结构上就形成了将满足受话者图式建构的认知要素,加以不同程度凸现,建立不同篇章图式的图式建构的结构。

关于信息整合的结构与图式建构的结构是本文一个重点,会在下面详细讨论。

细论及。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6:53:51 | 只看该作者
三、信息整合的结构分析



信息整合的结构是适应于受话者信息整合心理机制的,具有可理解性的篇章结构。因此,要分析这一结构,首先要探讨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问题。

(一)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

1、何谓信息整合

“整合”是由拉丁语“integratio”(复原、填补)一词演变而来的,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后,在篇章活动中更体现为过程而非结果。信息整合是指理解新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是新获取的信息不断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2、信息整合的心理过程

信息整合是建立在人们接受新事物,新经验时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上。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进行篇章理解时,对受话者而言每一段话都是一个信息片断,每一个信息片断的内容或信息片断之间都可以分为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受话者总是“用旧信息(已知信息)作为通向记忆中相关部分的地址,再将句子中的新(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然后达到理解”[1]。

3、已有知识结构

在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已有知识结构。它是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心理顺序,整合信息的基础。

所谓已有知识结构是发话者能够作出认知评价的、受话者既有的知识体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已有知识有两种:[2]①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主要包括社会交际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工作、学习、实践中获得的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②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知识。包括交际活动时从现场(包括)上下文及时获取的知识……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长时记忆存储的知识比较稳定,保持时间长,短时记忆存储的知识不稳定,容易被遗忘。但只要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一定量的复述,则可保持较长时间,并且还可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

与已有知识结构或已知信息密切相关的另一概念是新知信息,它与已知信息共同构成了认知心理顺序的两个基点。

所谓新知信息是指发话者估计受话者不具备,而且无法从交际场景和上下文获取的信息。这里要指出的是,新知信息的“新”是相对而言的,一旦新知信息被整合入已知信息,它的未知性被消除,就成为已知信息的一部分存储在人的短时记忆中,可以作为从已知到新知的信息整合过程的新起点。

考虑到以上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相应的,不能顺利整合信息的障碍主要在于:



   (二)整合障碍产生的原因

    1、受话者不具备必要的相关知识

信息整合是建立在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上,因此,受话者是否具备与篇章理解相关的知识,直接关系到他能否顺利整合信息,最终理解篇章意义。

如我们上文所言,人类社会的各个成员都会在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人交际,从事不同的工作……习得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特定的语言知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已有知识结构。但每个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区别。因此,受话者在进行特定篇章的信息整合活动时,可能会因自身已有知识结构中不具备必需的相关知识,而且也无法从情景和上下文推知而造成信息整合的不顺利。如下例:

例1) P4S8XX款电脑具有STR和STD的特殊功能。……

——广告词



分析:这是摘自某品牌电脑广告词中的一句话。如果受话者不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已有知识结构中没有关于何谓STR——(Suspend-to-RAM休眠到内存);STD——(Suspend-to-Disk休眠到硬盘)的知识储备,又不能从上下文推知,则无法进行从已知到新知的整合过程。

2、受话者具有必需的相关知识,但篇章中缺乏一定的标记去提示。

当受话者具备了整合信息的相关知识,并以之为基础进行信息整合时,他会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不断对篇章内容的各部分、依次作程序化处理。适合于受话者信息整合心理机制的篇章结构,会有一定的标记去提示受话者调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信息,来填补新知信息的空白,从而顺利将篇章各部分信息整合在一起,最终达到篇章意义的理解。若是缺少必要的标记,则会给受话者整合信息的过程造成障碍如下例:

例2)  [a]杰克的狗又强壮,又喜欢跟孩子玩。

  A:

[b]狗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B: [a]杰克的狗又强壮,又喜欢跟孩子玩。[b]这样的狗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分析: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要将A例中[a]、[b]两句话整合在一起的难度,远远超过了B例。在A例中[a]句与[b]句分别以“杰克的狗”、“狗”为话题进行表述,没有任何标记指示两句之间有联系。因此,A例中[a]、[b]更像是互不相干的单句。而B例中,[b]句通过指示代词“这”对“狗”加以定指,表明“狗”应是一个已知信息,但在[b]句中“狗”的语义不确定,便促使受话者到上文中去寻找相关信息,将[a]句中“杰克的狗”,与[b]句中“狗”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将“杰克的狗”与 “狗”各自所在的[a]、[b]句信息内容整合在了一起。

    3、话语间的语义空白无法填补

在受话者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篇章内容没有提供整合所需信息的情况,具体体现为话语间的语义空白。此时,如果受话者无法运用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推导,在信息整合的心理过程中填补出缺欠信息,则无法顺利整合信息,请看下例:

例3) [a ]一连两个星期没下雨。[b]田里的西瓜更甜了。



分析:在对[a],[b]两句的整合中,如果受话者已有知识结构中具有“生长期水分少,西瓜较甜”的知识,那么就会顺利填补“干旱的天气有利于西瓜变甜”的语义空白,从而推导出[a],[b]两句间的因果联系。反之,如果受话者无法填补这一空白,则不会觉得[a],[b]两句间有什么关联,从而也无法进行整合。

鉴于以上三方面造成信息整合障碍的原因,发话者在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以下策略:

    (三)发话者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的策略

1、篇章表述起点的选择

发话者在组织信息整合的篇章结构时,首先会遇到选择篇章表述起点的问题。一般而言,从受话者的认知心理出发,发话者可以选择的表述起点有二:以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以受话者新知的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关于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我们已在上文讨论过,为了便于后面问题的讨论,现简单重述如下:



已 知 信 息          知识已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处于绝对已知状态的信息。

(已有知识结构)    情景已知: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处于相对已知推知的信息。



新知信息:发话者估计受话者不具备,而且无法从上下文推知的信息。



从这一认知情况出发,发话者在设置表述起点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  大多数情况下,发话者会尽量选择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组织篇章时能以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就意味着把受话者相应的知识储存调动了起来,然后再把新知的信息附加上去。这种表述起点的选择方式最适应于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能让受话者在最顺利,最轻松的状态下整合篇章内容信息。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发话者会尽量选择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根据受话者拥有的已有知识类型,我们又分两种情况讨论:

[1]以知识状态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即发话者对受话者的认知状态进行揣测,将受话者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处于绝对已知状态的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师授课:

教师授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的篇章活动。教师作为发话者,他清楚作为受话者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教学过程中,目前所具备的知识状态。并且有意识的以学生既有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整合相关教学中的新知信息,最终使之获得完整的知识。教师教学导语中常用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今天要……”的句式,就是以学生既有知识作为表述起点的具体体现。

[2]以情景获得的已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即发话者估量受话者可以从上下文或交际背景中获取的,存储在短时记忆中,处于相对已知状态的信息,并以之作为表述起点。

这一种情形的表述起点选择,受交际情景影响很大,发话者要根据受话者获取信息的侧重点来设置表述起点。如下例表:

例4)

受话者所处情景:

小王、小李、一块砖头
发话人选择  表述起点
表述结构形式

受话者注意到小王头破血流
小王
小王被小李用砖头打了。

受话者注意到小李垂头丧气
小李
小李用砖头打了小王。

受话者注意到砖头血迹斑斑
砖头
就是用这块砖头,小李打了小王。




分析:如上表所示,同一事件,发话者根据受话者从交际场景中获得的侧重点不同的信息分别选择了表述起点,进而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表述。由于句式的表述起点与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吻合,从而更有利于受话者的理解。

②特定情况下,发话者不得不以受话者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根据发话者引入新知信息的方式,我们分情况具体讨论:

    [1]不定指方式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不定指相对于定指而言,它是指词义所指称的对象不确定。“不确定”就意味着不清楚,不知道,“不定指”也就是新知信息的特征。发话者以这一方式引入新知信息,将它放在表述起点的位置上,假设它的已知性,目的是让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活动得以展开,进而通过下文的相关信息将其词义确定下来。

例5) [a]远远走过来一个人。[b]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个子很高,白净的肤色,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分析:[a]句中,以不定指的“一个人”作为表述起点,引起受话者注意,在受话者心理上建立了一个理解的基点。这个基点实际上充满了不定性,是一个未知信息,但发话者将它放在表述起点的位置上,假设它的已知性,目的是让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活动得以展开。当[a]“一个人”作为 [b]句中代词“他”的先行词使[a]、[b]句联系起来时,b 句中的相关信息就消除了其不定性,使之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已知信息。

[2]说明方式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a、直接说明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在将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时,发话者会在引入新知信息的同时,以修饰语的方式附加上关键性的说明,在引入新知信息的同时,依靠说明来消除/削弱新知信息的未知性。例如:

例6) 本村青年李学军在当满两年兵之后的那个多雪的冬天,回村探亲了。

——摘自《冬天》潘文

例7)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构成成分的B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广告

分析:例6),例7)的共同点在于在引入新知信息“李学军”、“B物质”的同时,在新知信息前都有一段说明来加以界定。这一界定相对削弱/消除了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受话者信息的整合。

b、引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再加以补充说明。

例8) [a]晚上,程总到柏原的房间来坐了一会儿。[b]程总是省食品工业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食品机械专家。[c]柏原不懂机械,来时便聘了程总作考察顾问。

                                                          ——摘自《玉碎》黄晓延           



  分析:[a]中“程总”作为上文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对于受话者来说是新知信息,受话者出于理解需要会到下文寻找相关信息,发话者在下文[b]、[c]中补充说明了关于程总的信息,形成一个关于程总的知识体系,程总这个人物便作为已知信息贮藏在了受话者的短时记忆中。

③极个别情况下,发话者故意以受话者的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

在某些对受话者有特殊阅读要求的文学文体中,如诗歌,后现代派小说中,发话者出于特定的创作意图,有时会故意违反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使受话者无法顺利、容易的理解篇章信息。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发受话者的阅读的主动性,促使其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

这种选择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的情况与上不同。当发话者为了表述的需要不得不以新知信息作为表述起点时,发话者会尽力消除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而这种发话者故意为之的情况则不会,发话者就是要利用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来达到自己的创作意图。



例9)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

                                                           ——摘自《有的人》臧克家



分析:在这节诗中,诗人先以不定指“有的人”引入未知信息,但并不予与说明;代词“他”同样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无法通过与“有的人”的同指关系消除其不确定性。可以说在诗中新知信息的不确定性始终没有被消除,而也正因如此,给了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领会到诗的魅力。

2、已知到新知的推进结构

发话者从特定受话者的认知状态出发,选择了表述起点,进而要考虑如何将篇章内容信息表述出来。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获取新经验时遵循“从已知到新知”的心理顺序,也就是说,受话者在面对新信息时总是先调动既有的已知信息,再以之作为基础来理解新信息。这一认知心理反映在篇章理解过程中,便体现在,一般情况下,上文是否提供了足够的相关已知信息,直接关系到受话者是否能在最轻松、最顺利的状态下理解下文。以持此观点的Haviland和Clark在1974年曾在实验[3]中用过的两对英语句子为例:





例10)   a、   Ed was given an alligator for his birthday.( Ed因过生日而受赠一条鳄鱼。)

A: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a、Ed wanted an alligator for his birthday.( Ed因过生日而想要一条鳄鱼。)

B: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在这两对句子中,第一个句子各异,而第二个句子相同。根据Haviland和Clark的测试结果,在理解相同的第二个句子时,第一对句子需要的时间比第二对要少。显然,这是因为第一对中的第一个句子提到的鳄鱼是特定的,上下文提供了足够的已知信息,所以第二个句子中所包含的新信息理解起来也快;而第二对句子却不是这样,其第二个句子中的定贯词the要先假设一条特定的鳄鱼,即要推论出这个Ed因过生日而被赠一条鳄鱼,才能充分被理解,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若在此原理上推出第三对句子:

a、Ed wanted a dog for his birthday. ( Ed因过生日而要一条狗。)

C:

b、The alligator was his favorite present. ( 这鳄鱼是他心爱的礼物。)



第二个句子中的定贯词the要假设一条特定鳄鱼,第一个句子无法提供已知信息,已知——未知的推断完全断裂,则第二个句子完全无法理解。

因此,为了让受话者顺利的整合篇章内容信息,发话者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受话者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安排篇章内容信息的推进,即以“话题——述题”的篇章结构组织方式来安排篇章内容。

①  “话题——述题”的篇章结构组织方式

适应于受话者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发话者总会以“话题——述题”的结构来组织句子,其中话题传递的是已知信息,述题传递的是新知信息。受话者以话题为基础来整合述题所负载的新知信息,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基于同样的原理,篇章内容的结构组织也是提出一个话题,再从中展开。展开的方式是话题——述题超越句子界限的延续推进,据此,受话者可以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整合篇章全部的内容信息。

那么,话题与述题又是如何跨越句子的界限而发生关系,从而使篇章内容得以推进的呢?

篇章是由句子与句子组成的连续话语,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选择每个句子的话题和述题。只要一个句子的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是受话者从上文获取的,话题就能通过已知信息与上文联系起来,这个句子就与上文在受话者心目中连接在了一起。同理,发话者又可选择受话者在这个句子既获的知识作为下文话题,进而将下文与这个句子连在一起。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发话者认为该换个话题。在新话题的延伸上,以上过程又会重复进行。这一过程向我们清楚地显示,篇章内所有的话题之间都被一种发展中的内在联系所贯穿,形成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话题链。语言学将这个以话题作为主要标志的推进过程叫做话题推进,而推进的目的在于将述题所承载的,也是发话者估量受话者未知,而又想使之理解的篇章主要信息表述出来。可以说,整个篇章内容就是附着在这条话题链上被组织起来的。

例11) [a]时令更替,使一年分为四季,从而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四季风。[b]绵绵春风撩人情丝,习习夏风慰人清凉,还有恼人秋风带来草木萧瑟,凛冽冬风肆虐大地。[c] 风带来的不同感觉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季节的变化,明白时间的流逝。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50



分析:[b]部分由分别以“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为话题的分句组成。受话者根据在[a]句中获取的已知信息“四季风”,再结合自身具有的“四季风是春风、夏风、秋风、冬风的总称”的知识,受话者可以判断[b]部分的话题是由上文[a]部分提供,从而在心目中将[a]、[b]部分连接起来。同理,[c]部分的话题是受话者在[b]部分获取的已知信息——风带来的“撩人情丝、慰人清凉、恼人、凛冽”的感觉。所以,[c]部分又和[b]部分连接起来。例11)的内容就是靠一个关于风的话题的不断推进,组织起来的。

也因此,在组织篇章内容结构的过程中,发话者选择什么作话题,什么作述题就十分重要。

②  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选择话题与述题

为了让受话者在最轻松、最顺利的状态下整合篇章内容信息,话题与述题应该服从已知与新知的选择。即一般情况下,话题承载已知信息,以之相对述题是对话题的陈述,承载着新知信息。至于信息的已知与新知当然还是对受话者而言的,因此发话者对话题与述题的选择还是取决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

对于述题所承载的新知信息我们可以简而言之的概括为:发话者估量受话者不具备,也无法从上下文或语境中获取,但又希望被受话者理解的信息。述题所承载的新知信息与发话者言语行为的意图密切联系,是话题推进的内在动因。

对于何谓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在前面我们已经再三论及,但具体涉及可以作为话题的受话者的已知信息,有必要进一步说明:一般情况下,在“话题——述题”的篇章内容组织方式中,可以作为话题的受话者的已知信息,主要是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已知信息。具体而言有三种形式:

[1]上文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延续了上文话题尚未得到充分表述的内容,同时也延续了上文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上文话题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通过这一已知信息衔接在一起。

例12)  [a]文风就是文章的作风。[b]它是作者的思想作风和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c]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特征,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章现象。

——《写作》江少川



分析:受话者在[a]句中获取了关于“文风”的已知信息。[b]、[c]两句都是以指代[a]句话题“文风”的代词“它”作为话题,分别对“文风”这一话题进行表述。由于[b]、[c]两句话题与[a]句话题的指代关系,可以判断b、c两句话题延续了[a]句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a]、[b]、[c]部分通过“文风”这一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2]由上文的述题引入的未知信息,经表述后,转换成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承载的是由上文的述题引入的未知信息,经表述后,转换成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转换上文述题未知信息而形成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通过这一已知信息衔接在一起。

例13)  [a]第一个回乡办厂当老板的是逍遥岩乐家村的青年乐云华。[b]他在东莞市打工三年,学到一整套鞭炮生产技术。

——摘自《九乡打工仔回乡纪实》岳黎明



分析:经过[a] 句中对述题“乐云华”的说明,受话者获取了关于“乐云华”的相关已知信息。[b]句话题是与“乐云华”具有指称关系的代词“他”,也延续了上文述题未知信息经转换,形成的已知信息。[a]、[b]  句通过“乐云华”这一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3]将上文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

下文话题承载的是将上文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这一已知信息激活了受话者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理解了上文所获取的,综合性的已知信息,从而使上下文衔接在一起。

例14) [a]大饭店、大公司、大商场不该摆出“大架子”,要善于做小生意。[b]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效益。

——《“架子”与生意》《经济日报》1998年11月10日



分析:[b]句的话题以“这样”指代了上文所有相关信息,其中包含了受话者理解[a]句时所获得的综合性的信息。[a]、[b]两句通过[a]句的综合性的已知信息连接在一起。



以上简单举例说明了受话者在上文获取的三种已知信息作为下文话题的情况,实际上,下文话题呈现这些已知信息的方式是多样的,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话题推进类型。关于话题的推进类型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论及。

3、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

发话者从受话者的认知状态出发,从已知到新知来推动信息篇章信息内容,这一语义形式的结构需要语言标记把它在篇章中显现出来,并作为为手段引导受话者随着话题的推进,顺利获取篇章内容信息。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就是这一标记和手段。

这是因为,首先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顺应受话者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来推进篇章信息内容。在推进过程中,发话者会考虑受话者如何从上文获取已知信息,怎样以受话者既获信息作为下文话题,使上下文发生关联,再在此基础上附加上述题所负载的新知信息,从而使篇章信息内容得以推进……这些篇章语义性质的关联性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了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换言之,篇章话题的推进是通过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还成为受话者按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整合篇章内容信息的重要凭依。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中,标志衔接关系的语言记号能够及时的引导受话者随着话题的推进,顺利获取篇章内容信息。

从篇章的语义形式上看,一篇具有语义关联性的篇章最显著的标志在于连贯感的产生,即理解篇章语义后通达顺畅,自然轻松的感觉。从篇章的语言形式上看,一篇具有语义关联性的篇章是句子或高于的其他层次上的语言单位相互衔接的结果。那么,衔接是怎样使彼此离散的句子或高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凝成一个具有连贯特征,也就是具有内聚性的整体单位的呢?我们认为是“衔接连线”,“节点的相关性”在起作用。

①  衔接连线

衔接的本质是可理解性。篇章中,如果对“某一部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对另一部分的理解才能进行,那么这两部分之间就存在衔接关系”[4]。衔接所依据的仍然是人从已知到新知的认知心理顺序。

我们可以把这种理解的依赖性想象成节点之间一根有方向的连线,可以称为衔接连线。节点分别是有待理解的部分(节点1)和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节点2),连线则是从有待理解的部分出发,寻找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的思维轨迹,寻找的方向就是连线的方向。具体示例如下:

例15) [a]今年从苏北农校毕业的上海姑娘屠敏,第一个递交了申请书。[b]她志愿到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当技术员。

衔接连线: 节点2(屠敏)         连线         节点1(她)



说明:在例15)中,[b]句代词“她 ”具有不确定性是有待理解的部分,确定“她”的词义的已知信息在[a]中,因此理解“她”的过程是将[b]中的“她”与[a]句中的先行词“屠敏”连起一条连线的过程,而连线的方向则是由“她”回指向先行词“屠敏”。

篇章各部分的衔接关系都可以用这种有方向的线性方式表现出来。而要使受话者在心目中建立起衔接连线即产生语义通畅的感觉,发话者必须考虑到:

[1]从受话者知识状态出发设置衔接连线的节点。

产生衔接关系的原理在于对某一部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对另一部分的理解才能进行。对于发话者来说,篇章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是已知信息,也就不存在有待理解的部分和理解所依赖部分的差异。篇章中之所以会出现待有待理解的部分和理解所依赖部分的差别,是对受话者而言的。因此,要顺利组织起衔接结构,设置好衔接连线的节点,发话者必然要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进行估计。

关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前文中已有较详细的阐述,在此便不再赘言,但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在涉及衔接问题时,与已知信息相对的可以是未知信息,也可以是不确定信息——或者是语言单位信息不足,或者语言单位的抽象信息无法与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对象联系起来。这些语言一旦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特定的交际对象,如果不附加上必要的说明信息,就可能出现不确定性。不确定信息多见于一些词义上不确定的词语如代词,代词只有指代功能而根本没有什么具体含义,不找到它的指代对象,它们就不能提供任何具体信息。

篇章衔接中主要利用不确定信息对确定(已知)信息的理解依赖:发话者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出发,分析哪些信息对其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以此为据来安排篇章中的节点和它们的位置。篇章中衔接连线的节点总是成对出现的,节点1是有待被理解的部分,特征是信息的不确定性;节点2是理解所依赖部分,特征是信息的已知性也即确定性。根据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发话者一般将节点2置前,节点1置后,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理解过程中,节点1会激活受话者短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促使受话者到上下文中寻找可以消除此不确定性的已知信息。当在节点2找寻到所需信息时,与节点1相关的部分就与节点2相关的部分在读者的心目中被衔接起来。

  [2]吻合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的衔接连线的方向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信息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去回溯、寻觅相关的已知信息,然后再从已知信息出发去理解不确定信息。发话者通常从人们的这种理解心理出发,通过设想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和理解需求来安排篇章顺序。所以一般情况下,篇章总是从确定向不确定的方向,也就是不断消除消息的不确定性的方式向前推进,而受话者的理解则是不断地从不确定向确定回溯。正因为如此,通常衔接连线在篇章中的方向总是后指的,不过不排除某些特殊的表达要求也会把从不确定朝向确定的方向变为前指。例15)就是一个常见的后指的例子,下面请看一个前指的例子:

例16) 她在课堂上是我们的良师 ,(她)在课外是我们的益友,……若要问这个人是谁?她就是我们初二(一)班的班主任马涛。



分析:在 例16)中为了强调人物的行为,使用了倒置语序,将词义不确定的代词“她”置前,将已知信息“马涛”置后,形成了前指的衔接连线方向。

另外,衔接连线能将篇章各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还因为节点与所在语言片段语义的相关性。

②节点的语义相关性

所谓节点就是能够起到衔接作用的各种语法手段如代词与先行词,下义词与上义词,所指相同的两个名词都可以构成一对节点。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依附在一定的语言片断上,作为该片段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存在如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因而节点与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语义联系,这种语义联系就是节点的语义相关性。简言之,节点对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的关联称作节点的相关性。

由于语义相关性的存在, 衔接连线连住了一对节点,也就连住了两个语言片断(或者是两个句子,或者是两个段落)。篇章就是用衔接连线把与节点有相关性的语言片段依次连接起来而成的。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衔接连线中节点的相关作用——衣服是用线将大大小小的布料缝纫而成的,篇章是衔接连线将大大小小的语言片断缀接而成的。衔接连线相当于缝纫用线,节点相当于布料上穿出的针眼。线连住了针眼,也就连住了布料。连住针眼不是缝纫的目的,针眼的意义在于它与个块布料的相关。同理把节点连接起来也不是组织篇章衔接结构的目的,节点的意义在于它与各语言片段的关系,连住了节点也就连住了各个语言片断。这样,不仅节点之间的联系在消除理解中的不确定性,由于语义相关性的作用,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断之间的联系也在消除理解中的不确定性,语义的连贯性由此而生。换言之,当衔接连线把一对节点连接起来时,更重要得是通过节点的相关性也会把节点所在的语言片段连接起来,从而使各个语言片段之间有了意义上的连贯,也就有了篇章的基础。如下例:

例17)

A:[a] 读《到城里去》这篇小说,我脑海中呈现出一个女人的身影,她涌动于城乡之间的浩大人群间,她既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又在我们的生活之外,我们有时会谈论和她类似的农村妇女,小说家也经常写到她们,但是对我来说,她们依然是“陌生人”。[b]但,这个名叫宋家银的女人,我却不禁随着她呼吸和疼痛,感同身受地被她的雄辩真理所激荡。

B:[a] 这个女人不可爱,她虚荣、冷酷、吝啬,不孝敬公婆,不爱她的男人。[[b]]但是,这个女人光彩照人,她被一个信念鼓舞着:到城里去![c]这象战斗的口号,这也确实是艰苦漫长的战斗,宋家银的生命充满刀光剑影。

                                                      ——摘自《小说评点》2003年第8期



分析:

Ⅰ、受话者从A读到B 时,B段[a]句中的指示代词“这”具有不确定性,受话者为消除这一不确定性,到上文A 寻找相关已知信息,A中[b]句“宋家银”提供了这一信息,“这”(节点1)与“宋家银”(节点2)形成一对指称关系的节点。

Ⅱ、在A 段中“宋家银”在所属的句子[b]中充当主语,与A 段具有语义相关性;在B段中“这”所特指的“这个女人”充当[a] 的主语,与B段具有相关性 。

Ⅲ、A 段与 B段由于 “这”与“宋家银”形成一对指称关系的节点,又由于节点对各自所在段落具有相关性,因此在形式上被衔接起来,更重要的是[A]段与[B]段之间有了意义上的连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特定篇章段落衔接的节点往往不止一对,如上例中A 段中[b]句的“宋家银”也可以与 B段中c句的“宋家银”形成一对重复关系的节点。节点对越多说明两段衔接的越紧密,修辞手法中常用到的呼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以上我们看到发话者从受话者知识状态,认知心理顺序出发通过衔接连线,节点的相关性组织起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但关于篇章的衔接结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除了以上所论及的内容外,节点与节点之间具体关系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衔接类型。鉴于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我们把将在下文专门讨论。

4、对受话者知识的利用

为提高理解的效率,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会注意到在尽可能提高受话者理解程度的同时,少耗费受话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发话者会考虑在保证必要信息量以及易于理解的前提下使话语更加经济,这一考虑具体体现在篇章结构中就成为特殊的结构形式——语义空白。请看下例:

例18) 天气凉了,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

           环节1     环节2      环节3



分析:这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发话者一个要求受话者做出特定动作的言语行为,它由三个环节组成。我们每个具备一般生活常识的人理解这句话,明白发话者的意图都不会有问题。但如果仔细考察这句话,我们会发现,组成这句话的三个部分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直接的语义联系:“天气凉了”与“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之间要通过许多环节的关联才能建立理解的依赖性,例如气温下降会冷,气温下降会让人觉得冷,衣服可以保暖,着凉会感冒…… 对一个缺乏有关知识的人来说,离开这些环节,它们完全是三个独立的单位,在整个语义的表述中出现了空白。那么,为什么我们能毫不费力的理解这一句话,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们之间的不衔接?

这是因为,语义空白的设置是有前提的。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表达方式的经济必须以受话者能够理解为大前提。所以发话者必然从受话者知识状态出发进行估计,省略掉的是他认为受话者已具备,或可以借助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上例中其实发话者省略掉的诸如,气温下降会冷,衣服可以保暖,着凉会感冒……环节都是一般人具备的,我们在理解时会自动从已有知识系统中调出,填补空白的环节,建立起话语间的衔接连线。这一过程瞬息即过,甚至都不会令人察觉。

由于这种语义上的跳脱是以受话者的知识状态为前提的,所以要让特定受话者理解,发话者必须针对不同的受话者来具体安排这一特殊结构。假设例18)所针对的受话者是四、五岁的小孩子,发话者考虑到小孩具备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就必然会提供更多的语言信息,话语的结构也相应会有变化。如“天气凉了,衣服穿少了会着凉,把衣服穿上,着凉会感冒!”

理解过程中,受话者碰到语义空白这一结构的特殊形式时,理解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  受话者没有意识到语义空白,顺利实现理解。

这种情况中,受话者所具备的知识状态能够填补交际话语中的语义空白。也就是说,受话者不必作出认知努力,就可以自动的从既有知识、经验中提取相关信息,补上缺失环节,理解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为保证受话者的理解,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一般都会选择绝大多数人司空见惯,在思维中以整体单元形式保存的一些经验式片断来设置语义空白,省略掉的都是如电灯亮了就会有光线,下雨路面会湿,人穿了衣服会暖和……常识型的环节。因此,在理解过程中受话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语义空白,也不会给理解造成困扰。如上文例18)。

②  受话者意识到语义空白,理解出现一定困难。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二:

[1]发话者没有正确估计受话者的知识状态

发话者认为受话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实际上受话者并不具备,从而无法填补出发话者省略的信息,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继而发觉语义空白。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例19) 背景:甲是从未来过本市的外地人,乙是本地人

甲:请问,5路车站在那里?

乙:在市邮电局门口。



分析:针对甲的问话 ,乙的话的意图是要告诉甲5路车站的位置,但他没有正确估计甲作为从未来过本市的外地人,并不具备市邮电局位置的知识,而是以市邮电局位置的知识作参照物,省略了具体的路线。如果甲同时无法通过交际环境来及时获取信息的话,甲的理解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

[2] 受话者2去理解发话者针对受话者1而组织的篇章。

发话者针对特定个别对象组织的篇章,语义空白的设置是从特定个别对象的知识状态出发的,有一些省略的信息属于发话者与之共有的,不具有普遍性。如果发话者针对特定个别对象组织的篇章被第三者理解,就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一个最简单,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恋人约会时常说的一句话“x 点,老地方见!”这里的“老地方”属于恋人共有的知识,因此在针对彼此使用时,可以省略具体信息如:怎么去,在那里……也不影响交际。但在第三者听来,却会因为必要信息的缺失而无法确切理解话语的意思。

在以上对篇章信息整合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从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及认知心理顺序出发,探讨了篇章信息整合的心理机制和造成篇章信息整合障碍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为了避免给受话者的信息整合造成障碍,让受话者最大限度的理解篇章,发话者制订了适应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结构策略:表述起点的选择,已知到新知的推进结构,篇章形式的衔接结构。这些策略形成了篇章信息的整合结构,同时我们也论及了特殊的结构形式——由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出发设置的语义空白。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我们一直想强调的是篇章信息整合结构的语言形式不仅是发话者从受话者认知状态,认知心理顺序出发组织篇章内容的思路体现,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策略,给受话者提供了整合篇章信息内容的凭依,使之能在最顺利最轻松的状态下整合篇章信息内容。

但是,受话者整合了篇章信息内容并不等于真正的理解了篇章,理解了篇章的标志在于受话者找到一个能统摄全部篇章的信息内容的图式。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分析构建图式的结构。



--------------------------------------------------------------------------------

[1] 同前引3,第209页。

[2] 参看:王甦/王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实验详见王甦/王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参见:卲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6:54:09 | 只看该作者
四、构建图式的结构分析

   

任何篇章都是对篇章外的某种现实(包括已经发生的以及想象中应该发生的事实)作出的表述,篇章能在交际中起作用,实现一定的功能,受话者就必须在理解中描画出这种现实的图式。图式的结构从另一角度制约着篇章的结构。

(一)   何谓图式

正如篇章结构这一概念在具体的研究中会出现抽象,具体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样,图式在具体的篇章研究中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含义:

1、一般性图式

图式在一般情况下指储存在我们记忆中的结构,包括指向外部经验的知识结构,如范畴的图式、事件的结构等,也包括我们呈现这些经验的知识的结构,如叙述的结构,论证的结构等。这样的图式都是一般的,适应于我们大部分的认知活动和表述活动。可称之为一般性图式。

2、个别性结构

图式的另一个含义则是上述一般性图式在我们某一次具体的经验,或是某一次具体的言语活动中的体现,或者更简单的说,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篇章结构中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图式可称之为个别性图式。

关于两种图式的关系,我门举例说明如下:

例1) 一个关于轮船失事的一般性图式包括五部分:失事的船;失事地点;失事原因;失事经过;失事结果。

如果我们读到一下这条消息:

中国一货船在孟加拉湾沉没

货物托运人今天说,一艘巴拿马商船救起了一艘中国货船上的全体28名人员。这艘中国货船因遭遇风暴而在孟加拉湾沉没。

这艘中国货船装载着1.43万吨的硌矿石。它在从印度驶回中国的途中遭遇风暴,昨天早晨缓慢沉没。

                           ——摘自《参考消息》2003年第16253期



分析:这个篇章提供的信息是适合于轮船失事的一般性图式的,当我们将一般结构图式用于理解这一篇章时,建立起的个别性图式为:装载着1.43万吨的硌矿石的中国货船;在孟加拉湾;因遭遇风暴;沉没;全体28名人员获救。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就是轮船失事的一般性图式在这一特定篇章结构中的具体体现。

(二)   图式在篇章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篇章获得理解的一个重要标记,就是“在受话者的心目中建构起了一个相应的图式。篇章中的所有内容都受控于这样一个图式。”[1]

要讨论图式在篇章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先以图式理论来关照一下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

1、图式理论关照下的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

以图式理论来看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受话者依据篇章所提供的部分信息,激活了大脑中存储的一般性图式,当判断所获得一般性图式适合于篇章时,受话者就会利用这一图式去预测篇章以下内容的组织形态。然而,对于篇章来说,这种图式只反映了最为一般的内容和结构,现实中受话者面对的篇章内容却是纷繁复杂的,很难受控于一个一般性的图式。这就导致被激活的图式在实际的理解过程中不断地被调整修正,甚至被破坏而重建。这调整修正、破坏重建的过程也就是个别性图式的建构过程。理解的最终标志不是一般性图式的激活,而是个别性图式的建构。举例说明:



例2)                      尼龙袜的出世

    1930年,研究基础化学的华莱士·卡罗萨斯博士受美国杜邦公司资助,花了七年时间和2700万美元开发出被誉为“化学界革命性发明”的尼龙(NYLON)。1938年9月卡罗萨斯博士八年的研究成果终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杜邦以“尼龙”制成当时最畅销的妇女日用品——丝袜投放市场。

    尼龙丝袜刚上市,全美各地女性便蜂拥而至百货公司及零售店。图为在当时的一次促销活动中,一美国妇女排队领得尼龙丝袜后,兴奋得在街头席地而坐,把丝袜穿上时的喜悦。在她身后的是仍在排队购买丝袜而同样感染到她的喜悦的美国市民。仅此一年,售出的尼尤丝袜有6400万双。

    现在,向全球多家名牌丝袜制造商提供各种尼龙纤维原料的杜邦公司,采用杜邦的高新科技原料和严谨工序,向中国消费者奉献款式齐全的“维莎丝袜”系列。

——转摘自《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原载《羊城晚报》1996.10.3



分析:在对这一篇章的理解中,受话者从第一、二段所获得的信息激活的一般性图式是一个叙述事件的图式。受话者以这一图式为指导来理解篇章内容时,他的注意力是放在事件图式的构成上即:时间(1930年——1938年9月),人物(华莱士·卡罗萨斯博士),地点(美国),事件(尼龙袜的出世)……但当他读到第三段时,会发现原来建立的图式存在问题,这个篇章是一个广告,受话者不得不调整修正一般性图式,以建构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即以宣传产品为目的的广告图式,他会从这一图式出发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调整:产品(尼龙袜),商标(维莎丝袜),厂家(杜邦公司),产品优势(历史悠久,名牌,高新科技原料和严谨工序,款式齐全)……最终达到对篇章的真正理解。

在实际的篇章理解活动中,上例这样篇章个别性图式与一般性图式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才说:理解的最终标志不是一般性图式的激活,而是个别性图式的建构。

     清楚了图式理论关照下的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我们以此为参照来讨论一般性图式与个别性图式在篇章理解中的作用就会明了得多。

2、一般性图式与个别性图式在篇章理解中的作用

在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性图式与个别性图式的作用是不同的。

①一般性图式在篇章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预期”,通过它的激活,受话者对经验的认知、组织、和表达都会受到影响。它的“预期”作用在一般性的,符合大众理解程度的即个别性图式与一般性图式相符的篇章中体现尤为明显。例如:



例3)                    自行车的修理

自行车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简便交通工具,它具有重量轻、驾驶容易的优点。但是自行车也有缺点,车胎爱“放炮”就是其中一项。

车胎破了以后怎样修补呢?第一步是“扒胎”,把内胎从外带里取出来。扒胎,要放出余气,然后用“驳子”撬开外带一侧,将内胎拉出来。第二步是查胎。将内胎打上气,浸入水中逐段挤压检查。胎内气体压力大,气体就从破处漏出,在水里冒气泡,车胎破处就找到了。第三步是补胎。在车胎破漏处先用木锉把一厘米内的胶皮锉去表面,露出“毛刺”。从废胎上剪下一块大小适当的胶皮,也用锉刀锉好。然后将补胎的专用胶水抹在内胎的破漏处四周及准备粘补车胎的胶皮上。一二分钟后把胶皮粘于胎上,用两只手掌压一二分钟。随后打上气,在水里捏挤粘补处,看看是否有泡冒出。没有气泡,就是补好了,再把胎上好。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92



分析:受话者在理解这一篇章时从标题“自行车的修理”就可以激活大脑中的说明程序的图式(如下图所示)。根据此图式的“预期”作用,将注意力放在这一图式建构所需的结构要素上如修理步骤,注意事项等,这样有利于受话者迅速、顺利的获取信息。这种“预期”作用使受话者能够自上而下的理解篇章内容,大大节省了受话者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过程启动提示:车胎破了怎么修补呢?

                                                  步骤1 :扒胎

                                                           ↓

说明图式结构              说明过程具体步骤         步骤2 :查胎

                                                              …↓

                           过程要点归结:注意事项            步骤3 :补胎



②个别性的图式在篇章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统摄,通过它的建构使受话者从篇章中获得的所有信息得到统一。我们在篇章理解的心理过程中已经讨论过理解篇章的最终标志是个别性图式的建构,任何一个具体的篇章都有其个别性图式,这一个别性图式有可能与一般性图式相符(如例3)),也有可能不符。一旦篇章的个别性图式形成就意味着,受话者从篇章中获取的所有信息都归属于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特定体系,此时才叫真正理解了篇章。如在例2)的理解中,受话者一旦建立起广告的个别性图式,那么叙述“尼龙袜出世”的信息就被理解成广告的宣传点——历史悠久,统一到发话者为了宣传产品而组织的篇章体系中,从而真正理解发话者生产篇章的意图。

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个别性图式对于篇章理解的标志性作用,所以发话者对受话者理解的期待,就是希望受话者通过理解建立起一个适应于篇章内容的个别性图式。要建立这样一个图式,就要考虑到适应于受话者接受心理的图式结构要素。

(三)   适应于受话者建构个别性图式心理需求的结构要素

受话者只有在篇章在结构上满足了理由的充分性、线索的明晰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的要求之后,才可能建构起个别性图式,从而达到对篇章的理解。

1、理由的充分性

现代修辞学理论告诉我们进行任何言语行为都要使人信服。发话者希望能产生“言后之效”,让受话者做或不做某事,相信或不相信某事,产生美感……受话者都需要发话者提供充分的理由。比如说,发话者要求受话者做某事,受话者需要知道做事的理由即为什么要做,理由与要求的关系即理由能不能支持要求(观点),理由对要求的支持即理由如何支持要求(观点);再如,发话者在陈述一件事时,受话者也需要通过发话者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证明事件的合理性……这些认知需求反映在图式的建构中就表现为对理由充分性这一结构要素的需求。因此,发话者在表述篇章内容时,会适应于特定受话者的接受心理来证明理由的充分性,这相应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受话者自身拥有证明发话者理由充分性的论据。

从这一接受心理出发,发话者相信,在试图让受话者建立相应图式时,可以激活隐含在受话者心中的证明理由充分性的论据,因此发话者在针对具有这一特定接受心理的受话者时,篇章结构形式上往往只有理由,不讲论据。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交警对超速驾驶的司机说“您超速驾驶,请把车靠路边停下。”此时,发话者交警不必陈述让受话者司机这么做的依据,受话者也会自动填补出发话者言语行为的依据诸如超速驾驶违反交通规则,超速驾驶不安全……从而考虑建立相应的个别性图式。

②受话者不具备证明发话者理由充分性的论据

这种情况下,受话者需要发话者在篇章结构上充分显示言语行为的说服力,以相关论据证明发话者的理由充分性。因此发话者在面对具有这一接受心理的受话者时,就会以论点与论据结合的篇章结构方式进行表述。如:发话者电脑坏了,要到供应商处免费修理电脑,负责接待的是从未谋面的店员甲。发话者估计店员甲不具备为他免费修理电脑的理由,他就会在提出要求的同时阐明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论据证明理由的充分性诸如:电脑是x时在你处购买,卖电脑的是谁,根据合同你有义务修理坏的电脑……,受话人店员甲在证实了发话者提出要求的理由的充分性后,会考虑相应个别性图式的建立。

2、线索的明晰性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组合规律,篇章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个别性图式也不会是各种经验简单的堆砌,而是存在内在事理的支持。受话者在理解过程中需要沿着一定的线索、思路才能把篇章的全部内容信息串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统摄所有信息的个别性图式,这种认知需求反映在图式建构中,就表现为对线索明晰性这一结构要素的需求。因此,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会尽可能为受话者提供明晰的线索。例如下面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的建构:

例4) [a]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尼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塞尼卡又曾说:“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这是一句宛如诗一样美的妙语。[b]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这个故事是对于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一个人正是驾着血肉之躯的轻舟,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c]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d]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图像中去汲取启示吧。[e]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热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f]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19



分析:这个篇章的内容信息可分为六个部分,但这六部分并不是毫无关系的陈列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a]部分与[c]、[f] 部分同为发话者的观点理由,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b]、[d]、[e] 部分是发话者为证明理由充分性提供的论据,它们之间因论点的向心力联系在一起。受话者依凭这些逻辑关系将篇章的内容信息串起,就形成了如下这一篇章的个别性的论证图式:



                           提出观点 :[a]论点

                                  并             提供论据[b]

论证图式结构              论证过程 :[c]  论点            提供论据[d]

                    列            提供论据[e]

                           结 论:   [f] 论点





还有其他图式的建立,比如说关于事件叙述的个别性图式受话者也需要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才能将篇章信息内容统一起来。

3、信息的完整性

任何图式的建立都需要完整的信息。这是因为:一方面图式是信息的集合体,只有当组合成图式的各部分信息都具备时,这一图式才成立。如关于战争的图式包括:战争双方或多方,武器,死亡,战役(起因、经过、结果)等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战争的图式就建立不起来;再如鸟的图式是由有羽毛,有喙,卵生,有翅膀,大多数会飞等信息组成,缺少了其中那个,都会使我们建构图式的行为受阻。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受话者理解篇章时,首先是部分信息激活了一般性图式,受话者根据一般性图式的“预期”作用理解篇章下文,篇章结构提供的信息会不断对这一图式进行修正,当信息提供的比较完整时,我们会建立起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这一个别性图式很可能和信息不完整时激活的一般性图式不吻合。如下例:

例5) [a]自从这个国家经济萧条以来,商业变得停止了。好像人们不再需要买东西。约翰在店铺里已经闲坐了半日,时间在这个小店里已经停止了。突然,店门被推开了,从外面进来一个人。

[b]这个人衣着考究,浑身散发着与周围环境不相宜的富裕、自足。他以挑剔的目光随意浏览着货架上的货物。

[c]约翰盯着这个人象刚从梦里醒过来一样,接着,他带着最真诚、友好的表情朝这个人走去。

[d]“嗨!强尼!”约翰的声音极尽亲热,又带着一点惶恐。“我们不是约好晚上见吗?”

……

——摘自《强尼》埃文



分析:例5)摘自篇章的开头部分,受话者在阅读时,[a]-[c] 部分提供的信息:与商业有关,有买卖对象(货物),卖买场合(店铺),卖方(约翰),潜在的买方(强尼)等都会激活受话者关于买卖的图式,但 [d]部分所传递的信息很快就推翻了这一图式,可见建立篇章的个别性图式需要的是整个篇章完整的信息。

因此,为了让受话者真正理解篇章,建立起个别性图式,发话者会满足受话者对信息完整性这一结构要素的需求。

当发话者在组织具体篇章结构时,从特定受话者的认知状态出发,会在篇章结构中对以上各个建构个别性图式的结构要素加以不同程度的呈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个别性图式结构。鉴于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我们将在下文作专门讨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6:54:29 | 只看该作者
五、篇章衔接与话题推进分析





在篇章信息整合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已论及篇章衔接与话题推进,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衔接的类型和话题推进的类型作更为具体的分析。

(一)篇章衔接的类型

篇章是靠衔接连线和节点的相关性衔接在一起的。衔接连线是节点之间一根有方向的连线,节点分别是节点1——有待理解的部分和节点2——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连线则是从有待理解的部分出发,寻找理解必须依赖的另一部分的思维轨迹,寻找的方向就是连线的方向。衔接的原理便在于,发话者估计受话者的认知状态来设置节点,按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来安排衔接连线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方向后指即理解必须依赖的部分——节点2先行)。这样一来,在理解篇章内容信息时,语义具有不确定性的节点1会激活受话者储存在短时记忆中,能消除这一不确定性的已知信息节点2,在受话者心目中将节点1和节点2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受话者会沿着衔接连线方向找到节点2所在的信息片断,最终使节点1和节点2各自相关的语言片断产生了意义的连贯性。篇章各部分就是用这一原理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语义连贯的整体的。

那么,具体而言,篇章的语言片断是怎样衔接起来的呢?我们根据节点与节点之间具体关系的不同将衔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指称关系。节点1是代词,节点2是这一代词的先行词(特殊情形下也可是后行词)。

衔接原理:发话者估量受话者的认知状态,确信代词形式的节点1具有不确定性,这一代词的先行词节点2是受话者的已知信息,并能通过指称关系消除节点1的不确定性。发话者顺应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确保沿衔接连线的方向,受话者能顺利找到与节点2相关的语言片断,从而使节点1所在的语言片断与节点2所在的语言片断衔接起来。

例1) [a]在闷热的夏季,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b]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远远高出飞机之上。[c]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的飞行。[d]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e]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

                                            ——摘自《“飞行之王”——蜻蜓》东工



分析:意义具有不确定性的代词“它”分别位于 [b] 、[c] 、[d]、 [e]句,能消除“它”不确定性的先行词“蜻蜓”位于[a]句。先行词“蜻蜓”分别与位于[b] 、[c] 、[d]、 [e]句的代词“它”形成节点对,衔接连线的方向都指向[a]句,衔接连线将[b] 、[c] 、[d]、 [e]句与[a]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代词都能起到衔接作用。一般情况下起到衔接作用的代词主要是:

①人称指代关系代词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及其复数——他(们)、她(们)、它(们)。这是因为,人称指代关系代词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具有现场性,说“你”、“我”时“你”、“我”都在场,不需要先行词确定其语义,也无从形成节点对。

②指示代词“这”、“那”。其中近指的指示代词“这”、“这里”,以及它们量词和名词的组合如“这个”、“这支笔”……具体用法又分两种:

[1]用于现场语境中,并伴随我们的指示动作。

例2)(主人给客人介绍房间,一边走一边说)这里是客厅,这里是饭厅,这里是卫生间……



此时不需要先行词,只需注意主人的指示动作就能准确地理解“这里”,此种用法并不具备衔接功能。

[2]没有相应的指示动作,必须要靠先行词才能消除不确定性。

例3) 数学期末考结束了。这是我整个学期以来所参加过的最糟糕的考试。



分析:作为节点1的指示代词“这”,意义具有不确定性,要理解它,必须借助于前一句的节点2先行词“数学期末考”。衔接连线方向由后一句指向前一句,两个句子由此被衔接起来。

2、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省略关系。节点1是被省略的语句的一些基本结构成份,节点2是能够填补出被省略信息的语言成分。

衔接原理:所谓语句基本结构成份是指构成语句必不可少的成分如主谓句的主语,动宾句的宾语等。发话者确信这些成分的缺省会造成受话者理解的困难,同时节点2能够填补出被省略的信息;发话者顺应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确保沿衔接连线的方向,受话者能顺利找到与节点2相关的语言片断,从而使节点1所在的语言片断与节点2所在的语言片断衔接起来。

例4)  [a]莫斯卡这个可怜人的生活是很简单的:[b]01在日出以前起来,[c]02在日落后两三小时后睡觉,[d]在这中间,[e]03到田地里去辛勤劳动,[f]04掘地,[g]05修树,[h]06除草,[I]07施肥,[j]08割麦,[k]09种葡萄和橄榄。……

                                                ——摘自《劳动者》阿索林



分析:这个语言片断由十一个语句组成,除了首句[a]成分完整外,其他十个语句[b]— [k]都缺失了必要的成分——主语“莫斯卡”。发话者确信受话者会因为这一必要成分的缺失,感觉到理解的困难,也确信存储在受话者短时记忆中节点2——首句[a]的主语“莫斯卡”能够填补这一缺欠。首句[a]的主语“莫斯卡”分别与[b]— [k]句省略的主语部分形成节点对,由此[b]— [k]句分别与首句[a]之间建立起了衔接连线。发话者还确保沿衔接连线的方向,受话者能顺利找到与节点2相关的首句[a],这样这一语言片断的十一个语句便被衔接在一起:所有的主语都是“莫斯卡”,谓语是“起来”、“睡觉”、“劳动”、“掘地”、“修树”、“除草”、“施肥”、“割麦”、“种葡萄和橄榄”。这种对人称代词的省略,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零指代的衔接方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语句的基本成份如主谓句中的主语、及物动词宾语等所承载的是受话者理解语句所必需的信息,它的缺省带来的是句法结构的不完整,会给受话者的理解造成困难。这就是一种信号,促使受话者去找回那些必要的信息;非基本成份如定语、状语的缺省在句法结构上却反映不出来,也不影响我们对基本句义的理解,当然也就不会促使我们去找回有关信息,所以语句的非基本成份不具备衔接作用。在例4)中如果略去[e]句中的状语“辛勤”,一个没读过原文的人根本不会觉察到。

3、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替代关系。节点1是与节点2有相同指称对象的词语,节点2是有确定指称对象的词语。

衔接原理:发话者确信节点1指称的对象对受话者而言具有不确定性,也确信存储在受话者短时记忆中节点2所指称的对象是确定的,并且节点2能通过同指关系消除节点1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节点1与节点2发生关联;发话者顺应受话者认知心理顺序,确保沿衔接连线的方向,受话者能顺利找到与节点2相关的语言片断,从而使节点1所在的语言片断与节点2所在的语言片断衔接起来。

例5) [a]酒店快关门的时候,扎伊姆的父亲贝依尔老汉迈进门来。[b]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清酒店的的伙计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过我吗?”

                                        ——摘自《一个老人的问题》阿利



分析:[b]中的“老人”所指称的对象不确定,[a] 句中的“贝依尔老汉”所指确定,而且与“老人”都指向一个指称对象。当受话者理解“老人”时,必须将它与先出现的“贝依尔老汉”联系起来,才能确认“老人”的词义。“老人”与“贝依尔老汉”形成一对具有同指关系的节点,与节点相关的[a],[b]两句从而被衔接起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同指关系的两个词语,可以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同,如上文中的“贝依尔老汉”与“老人”;也可以一个是比较复杂的词语,另一个则是在这个词语上省略掉某些语言成份后形成的较简单的词语,如:例5)中“扎伊姆的父亲贝依尔老汉”如果再次出现可以用“扎伊姆的父亲贝依尔”或“贝依尔老汉”,“贝依尔”等简称来替代:另外,“的”字结构也是常用的替代手段,例如“红的”替代“红的花”。不管哪一种类型,由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起作用,一般都是先出现形式上较复杂的,再出现简单的。

4、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逻辑关系。节点1是被关联词“管辖的部分,节点2是关联词关联的部分。

衔接原理:逻辑关系是由各种关联词语体现出来的,关联词语标志着由其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有关联。也就是说,篇章中某一语言片断出现关联词语,就意味着这一片断信息的不完整,必须到与之关联的部分去寻找信息。发话者确信受话者拥有以上语言知识,并确保受话者按认知心理顺序,从节点1——被关联词“管辖的部分”沿衔接连线方向能找到节点2——关联词关联的部分,而且节点2确实拥有对节点2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的信息,从而在受话者心目中将这两部分衔接在一起。

例7) ……[a]高加林不能算是新时期农村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b]因为,他还没有确定革命的人生观,还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摘自《对改革现实的深情呼唤——读中篇小说〈人生〉》陈骏涛



分析:关联词“因为”提示受话者[a]句的信息不完整,对理解具有关键作用的信息在“因为”关联的[b]句;顺应受话者的认知心理顺序,发话者确保沿衔接连线方向,受话者在[b]句能获得使[a]句意义完整的信息,从而使两句话被衔接在一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衔接所说的关联词语,其范围要比通常语法涉及的范围要大,如表示时间关系的“一开始”、“同时”、“紧接着”、“再后来”、“一年后”、“最后”等,表示空间关系的“眼前”、“背面”、“斜上角”、 “下面”等都属于关联词语的范围,更不用说“终于”、“因为”、“所以”……

5、节点1与节点2之间是词义关系。节点1是与节点2有词义关系的词,节点2是对节点1词义有制约关系的词。

衔接原理:人们在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人交际,从事不同的工作……习得有关客观世界的各种知识,其中那些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各以单元结构的方式存储在人们的记忆里。这些以单元结构方式存储的知识,体现在词义上就呈现出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除了平常说的同义、近义、反义等关系外,常见的还有上下义关系(如星星与恒星、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构成关系(如人体与头、脚、手、躯干的关系)、同现关系(如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因果关系(如受伤与疼、高兴与笑的关系)、受动关系(如吃与饭、喝与水的关系)、结果关系(如写与字、唱与歌声的关系)……实际上一个词语的词义也只有在相应的词语体系中,通过相关词语的制约才能明确下来。

以上关于词义的知识是发话者与受话者共有的。因此,发话者确信这些词义关系深深地植根于受话者的记忆中,当受话者需要理解某一词语节点1时,这一词语相应的词语体系就会被激活,引导受话者寻找到与之词义有制约关系的那个词语节点2,使节点1的词义明确起来。发话者同时顺应受话者的认知心理顺序,确保沿衔接连线的方向,受话者能顺利找到与节点2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片断,从而使节点1所在的语言片断与节点2所在的语言片断衔接起来。



例8) [a]无数颗星星在茫无边际的宇宙中运动着。[b]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c]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d]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

                                          ——摘自《宇宙里面有什么》郑文光



分析:“星星”——“恒星”——“太阳”——“大火球”,构成了一个语义范围逐步缩小的概念序列:每一个词都是位于其后的词的上义词。这种词义关系储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发话者确信当受话者需要理解其中的某一个词语时,这些储存的关系就会被激活,引导受话者去寻求与之最匹配的词语,从而在它的制约下完成理解过程。如要理解[d]句中的“大火球”,必须找到[c]句中的“太阳”,才会理解“大火球”指的是象火球一样发光发热的“太阳”。因为在理解过程中必然把[d]句中的节点1“大火球”与[c]句中的节点2连接起来,所以理解了节点1词义的同时,也完成了[c]、[d]句的衔接。[c]句与 [b] 句,[b]句 [a]句的衔接也同理。

以上我们从衔接连线节点与节点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探讨了五种常见的衔接类型,篇章就是在这五种乃至更多的衔接类型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连贯特征的整体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篇章衔接的例子:



例9)             白菜汤

[a]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20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b]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望他的母亲。

[c] 那母亲在家里。

[d]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已知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e] 01 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而她的身体却挺得笔直,象在教堂一样。

[f] “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一样!”

[g] 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9岁的小女儿以后,她很悲痛,她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地喝她的白菜汤。

[h]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的不喜欢你的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

[I] “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该被糟蹋的,里面放得有盐呢。”

[j]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白菜汤》屠格涅夫



分析:这是由[a]—— [j]十个段落组成的一个篇章。组成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通过不同的衔接类型以及节点的相关性衔接起来。

Ⅰ、组成篇章的段落与段落可以依次衔接: [a]段与[b]段通过节点 “一个农家的寡妇”与节点“农妇”的替代关系;[b] 段与[c]段通过节点“农妇”与节点“那”的指称关系;[c]段与[d]段通过节点“母亲”与节点“她”的指称关系;[d]段与[e]段通过节点“她”与节点01的省略关系;[e]段与 [f]段通过同样的省略关系:[f]段与 [g]段通过节点“太太”与节点“太太”的同指替代关系:[g]段与 [h]段也通过同样的替代关系 ;[h]段与 [I]段通过节点“达地安娜“与节点“妇人”的替代关系; [I]段与 [j]段通过节点“盐”与节点“盐”的同指替代关系,加之节点对各自所在段落的相关性如节点“一个农家的寡妇”在所属句子中充当主语……从而使[a]段与[b]、[b] 段与[c]段、[c]段与[d]段、[d]段与[e]段、[e]段与 [f]段、[f]段与 [g]段、[g]段与 [h]段、[h]段与 [I]段、I]段与 [j]段依次衔接起来。

Ⅱ、组成篇章的段落与段落也可以横向衔接,如[a]段可以通过节点“一个农家的寡妇”与 段节点“农妇”的替代关系,与[c]段节点“那”的指称关系,与[d]段节点“她”的指称关系,与[e]段节点01的省略关系……,以及节点对各自所在段落的相关性,分别与[c]段、[d]段、[e]段衔接起来。

Ⅲ 、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点对一般不止一个,如[a]段与[b]段之间就存在“一个农家的寡妇”和 “农妇”替代关系的节点对,以及“她的独子”和“那(儿子)”指称关系的节点对。节点对越多说明两段衔接的越紧密。

篇章就是经过以上繁针密线的穿引、连接才会形成一个具有连贯特征,充满内聚力的整体。

(二)话语推进类型

我们在前面信息整合结构分析中已经讨论过,语义形式的从已知到新知的推进结构,需要语言形式的衔接结构把它在篇章中显现出来,并作为手段引导受话者随着话题的推进,顺利获取篇章内容信息。实际上也就是说,话题的推进要靠衔接形式来展开。因此,分析篇章的衔接后,我们再来分析篇章的推进。

篇章是由句子与句子组成的连续话语,每个句子都有每个句子的话题和述题。只要这个句子的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是受话者在上文获取的,话题就能通过已知信息与上文衔接起来,这个句子就与上文连接在了一起。同样,这个句子自己的下文话题承载的已知信息,如果是在这个句子获取的,那么这个句子就与下文衔接起来。总之发话者只要选择受话者在上文既获的信息作为下文的话题,下文便会与上文衔接在一起,篇章的信息内容就是这样不断推进的。

我们从发话者选择何种已知信息作为下文话题,以及下文话题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些已知信息两方面来考察话题推进的类型:

在发话者选择何种已知信息作为话题方面,我们已经知道发话者可选择的,受话者在上文获取的已知信息有三:一是上文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二是上文的述题引入的未知信息经过表述已转化为已知信息;三是将上文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在话题呈现已知信息的方式方面有两种:一是上文话题或述题完整转移为下文之话题;二是上文话题或述题经过一定变化再转移为下文话题。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将话题推进具体分为以下类型:

1、话题延伸式推进——后继语句话题的已知信息都来源于首句话题负载的已知信息。根据后继句话题对已知信息的呈现方式,又可再分:

①平行推进:各后继句都直接以首句的话题为话题,而各后继句的述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话题加以表述,各话题彼此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平行推进的特点在于,后继句的话题对受话者在首句话题所获取的已知信息未经变化,直接呈现。但所谓未经变化主要是指语义所指没有变化,在语言形式上则允许有不同,如可以用代词指代(包括零指代),用具有同指关系的词替代等。

例10) 在山西文水县,一个叫云周西村的村子里,上月十二号,一个十七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被阎锡山军队杀害了。

在刑场上,她不怕敌人的威胁,01表现出对党无限的忠诚。这位青年女英雄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02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03大声说:“我再活十七岁也是共产党。”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就慷慨就义了。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19



分析:这段话由平行的八个句子组成,后七个句子都以受话者在首句话题获取的已知信息“一个十七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为话题,分别以自己的述题加以表述。八个句子的话题语言形式都不同,有代词、名词性短语、零指代形式(01、02、03),但它们因为与首句话题的同指关系而保持了话题的同一,八个句子形成一个连接的整体。

②派生推进:各后继句还是以首句话题所负载的已知信息为话题,但是后继句话题在呈现受话者在首句话题获取的已知信息时方式发生了变化——后继句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都与首句话题保持一定联系,但都是首句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后继句的话题是以首句话题为基础,发展、派生出的子话题。

例11) 绮丽的景致在云南数不胜数。西双版纳是孔雀的故乡;石林流传着美丽的阿诗玛的传说;秀山以小巧玲珑的建筑而见景致;金沙江奔腾不息;瑞丽江温柔蜿蜒……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52



分析:“西双版纳”、“石林”、“秀山”、“金沙江”、“瑞丽江”语义上都是从“绮丽景致”引申出的子话题,它们都是首句话题所承载的已知信息的一部分,首句话题与各后继句话题,在词义上存在上下义关系。后继句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但对于首句话题来说却都是派生的。由于后继句话题与首句话题的词义联系,这五个句子被衔接在一起。

2、述题延伸式推进——作为各后继语句话题的已知信息,都来源于受话者转化前句述题未知信息而获取的已知信息。根据后继句话题对已知信息的呈现方式,又可再分:

①线性推进:是指受话者在前一语句转化述题得来的已知信息全部或一部分成为后一语句的话题的推进方式。线性推进的特点在于每次只形成一个话题,前句与后句形成环环相扣的线性关系,并且始终呈单线推进状态。

例12)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骨头上的甲骨文。甲骨文直到一八九九年才发现。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78



分析:第二句的话题“这些文字”与前句述题“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有指称关系,所承载的已知信息是从前句述题延伸出来的;第三句话题“甲骨文”与第二句述题存在同指关系,又是由第二句述题延伸而来,整个话题的推进呈环环相扣之势,三个句子衔接紧密。

②分叉推进:从前一句的述题中获取已知信息的话题如果不止一个,而这些话题的已知信息又呈并列关系,话题推进的单线就会出现分叉,形成分叉推进。简言之,分叉推进其实就是低一层次的平行推进或派生推进。

例13)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我走近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小巧玲珑的植物,分别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花只有一人高,却长得枝繁叶茂。

——《落花枝头》谢大光

分析:后继句的话题“这”、“花”、分别通过指称、替代方式从前句的述题“石榴花”直接转移而来,它们和前句的述题“石榴花”是共指关系,因此它们之间是并列的,从而使原来单线的推进出现了两个分支,这一分叉相当于一个低层次上的平行推进。

例14) 雨象其他任何自然现象一样有好坏两个方面。好的方面体现在雨水滋养了大地万物;坏处则在于,一旦连降暴雨便可能造成洪水泛滥。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40



分析:后面两句话题承载的已知信息都是由首句的述题“好坏两个方面”派生出来的,它们各自承载了已知信息的一部分“好的方面”,“坏处”。后继句的话题彼此之间是并列的,但是相对于首句而言,这一分叉相当于一个低层次上的派生推进。

3、综合延伸式推进——将前句话题具备的已知信息和述题转换后的已知信息综合而成的已知信息,作为话题延伸到后句中进行表述。

例15) “游览长江而没有到三峡,就等于白跑一趟。”这样说虽然有点夸张,却也不失为经验之谈。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62

例16) 在欧亚大陆的另一边,与中国面积相近的欧洲,自然地貌与气候相对差异不大的土地上,却偏偏自古以来列国分疆,像一块破碎的坐褥。

世界历史地图册上的这些有趣对比,难道不正好说明,中华民族有着超越自然环境的非凡凝聚力吗?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27



分析:出于交际的经济性,不可能以整个前句后移的方式,把前句综合性的已知信息作为后句话题,因此,综合延伸式推进总要借助于一个总括性的词(句)来接纳前句综合性的已知信息,如例15)中的“这样”、例16)中的“世界历史地图册上的这些有趣对比”。

在实际的篇章中,以上推进方式往往交错互现,共同构建出复杂篇章的结构形态。

例17 许多人都去公园看荷花1。荷花2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01真令人大饱眼福哇!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33



分析:“荷花1”与“ 荷花2”是述题的平行推进关系,而“ 荷花2”与“荷叶”、“白荷花”之间则是话题的派生推进关系,三个“有的”又是“白荷花”的派生出的并列话题。末句对“荷花1”的零指代“01”又与“ 荷花2”形成一对平行推进关系。话题推进的复杂性就在于这两个平行推进不在一个层次上。设想上述推进类型可以以多少类型组合搭配,就能设想出实际话语中可能有的篇章结构组合方式有多复杂。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6:54:49 | 只看该作者
六、篇章个别性图式结构分析



在上文建构图式的结构部分我们已经讨论过,个别性图式是篇章得到理解的最终标志。这一图式的建立决定于适应受话者建构图式心理需求的三个结构要素——理由的充分性,线索的明确性,信息的完整性。并且,在具体篇章结构中发话者根据特定受话者的知识状态,对这三种结构要素加以不同程度的凸现,就形成了各种篇章的个别性图式。根据这些篇章的个别性图式与一般性图式的关系,我们分三种情况来分析篇章个别性图式的结构。

(一)   与一般性图式基本相符的个别性图式

一般性图式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当篇章的个别性图式与一般性图式相符时,受话者可以利用这种经验去“预期”篇章内容的安排,从而大大降低为理解所付出的认知努力。也就是说受话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彻底的理解。

发话者一般在面对接受水平一般化的受话者,或者蓄意降低篇章理解难度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结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在篇章结构上尽力满足受话者建构图式的三种要求。如下例:

例1) 陈静跳上自行车就住家赶。突然链条断了,橙色的路灯下幸好还有一个修车的摊儿。

会者不难,车很快修好了。“多少钱?”陈静打心里希望修车的小伙子多收她点钱。“钱?”小伙子一楞,旋即笑了:“给五块钱吧。”一只大手伸到陈静面前。“五块?敲诈!”陈静心里一惊,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钱包。“哥——”快嘴的姑娘拉长了声音叫着,“这么晚了,你还开玩笑!”她娇嗔地把那只油污的手打下去,转头对着陈静:“您别在意,他就这样,跟谁都瞎逗,我们又不是开业修车的,哪有帮帮忙就要钱的?”姑娘有点不好意思,脸上泛起了红潮。“好了,不开玩笑了。”小伙子搓了搓手,又咧开嘴笑着,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一路上,微风吹着陈静的长发,拂到脸上,痒痒的,很舒服。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啊,这醉人的春夜!

——转摘自《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朗读篇目50篇章

分析:这一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情景、事件本身、评价。满足了建构个别性图式需要的三种结构要素:通过时间、地点、条件、人物、事件经过,为篇章的个别性图式的建构提供了完整的背景信息;叙述部分则以时间为线索将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构成事件本身的环节串起来,演绎了事件的过程,满足了受话者对线索明晰性的要求;叙述的过程和背景的信息证明了事件的合理性,满足了受话者对理由充分性的需求。受话者由此建立起来的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如下:



(晚上)时间         背

(街上)地点         景                           

                                                       情景

(骑自行车)条件        场           

(陈静)   人物      合

(小伙子、他妹妹)人物

                                      (找人修车)  (车修好后回家)

(自行车坏)起因           经过        结果           叙述       事件

                                                

(修车)行为                              

(助人为乐,令人感动)评价



如图所示,这一篇章个别性图式结构和我们一般性图式中,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及相应评价为组成部分,并按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组合的叙述图式[2]十分吻合。

(二)   对一般性图式进行调整或局部修正的个别性图式

发话者针对拥有相应知识水平的受话者的接受心理,在组织篇章结构时,对受话者建构图式所需的三种结构要素,在呈现程度上做了适当调整。致使受话者无法完全按照一般性图式去“套取”篇章内容,他必须运用所具备的知识,从篇章中获取的信息对一般性图式进行调整或局部修,最终形成一个能统摄全部内容信息的个别性图式。

这时,篇章结构没有以受话者最熟悉的方式提供建构图式的结构要素,受话者在理解时会遇到一些阻碍。但这种改变是程度较低的,因此受话者能通过修正和调整一般性图式建立起个别性图式,此时理解有一定难度但能克服。如下例:



例2)                      《半张纸》

从墓地回来,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正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5134……

“5210……”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

“5541……”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名字—— L医生。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这家的女主人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巳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

他拿起这张的小纸,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

——摘自《半张纸》约翰.斯特林堡(有删节)



分析:将例2)的篇章结构和例1)的篇章结构比较,我们会清楚的发现两者的不同。例2)也是在叙述事件,但发话者将按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应该出现在事件末尾的结果部分提前了,即在篇章结构中使用了倒叙手法。发话者在组织篇章结构时,呈现线索明晰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应减弱了线索的明晰程度。这样一来,受话者在理解过程中,以一般性叙述图式中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来理解篇章就会遇到困难。他不得不对一般性的叙述图式作一些调整,即将倒叙的结果部分作为图式构成的特殊部分,才能顺利理解篇章,建立起篇章的个别性图式:















现在:时间

         背景

家  :地点                  情景

半张纸片:条件

         场合

他  :人物

                          两年前 :时间

                                  回忆 结果   倒叙    事件

妻死子亡←生子←结婚:经过 ← 起因  :叙述                     (独自离去)

                          (相爱)

                                        评价



把例2)、例1)的篇章个别性图式进行比较比较,我们很清楚的发现例2)的篇章个别性图式是一般性图式的调整和局部的修正,它保持了一般叙述图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情景、事件、评价,但在事件的结果部分却有了相应调整。

(三)破坏一般性图式构建起来的新的个别性图式

出于特殊表达的需要,发话者希望受话者能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进行理解。此时,发话者会对构建图式的结构要素,在呈现的方式和凸现的程度上蓄意做大幅度的改变。由此导致受话者完全无法用一般性图式去理解篇章内容,只有最大限度的调动已有知识,利用篇章信息建立一个全新的一般性图式。

由于受话者缺少了可参照的依据,这时篇章的理解难度最高,但同时篇章需要受话者最为积极的参与,因此篇章的创造性又是最强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诗歌、现代、后现代小说往往会用到这种篇章结构形式。但在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个别性图式无论对一般性图式如何破坏重建,都不可能是完全推倒重来,个别性图式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一般性的图式保持联系,这是保证受话者理解的前提。正如伊瑟尔所说在读者与作者参与的篇章文本游戏中“厌烦和过度紧张形成了一条界限,一旦超越了这条界限,读者就将离开游戏领域。”[3]

下面我们以意识流派的代表作品《尤利西斯》其中一段的篇章结构为例来分析这类个别性图式的建构:



例3) 布鲁姆先生沿着停在约翰.罗杰森爵士码头上的一排货车稳重地走去,一路经过风车巷、里斯克亚麻籽榨油厂和邮政局……

真热啊,他再一次更缓慢地伸出右手,摸摸前额和头发,然后又戴上帽子,松了口气。他又读了一遍:精制配方,用最优良的锡兰品种配制而成,[a]远东,那准是个可爱的地方,不异于人间天堂;慵懒的宽叶,简直可以坐在上面到处漂浮。仙人掌,鲜花盛开的草原,还有他们称作蛇蔓的。难道真的是那样吗?僧伽罗人在阳光下闲荡,什么也不干是美妙的。成天连手都不动弹一下。一年十二个月,睡上六个月。炎热的连架都懒得吵。这是气候的影响。嗜眠症。[b]怠惰之花。主要是靠空气来滋养。氮。植物园中的温室。含羞草。睡莲。花瓣发蔫了。大气中含有瞌睡病。在玫瑰花瓣上踱步。[c]想想看,炖牛肚和牛蹄吃起来该是什么味道。[d]我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一个人的相片,是在那拍的呢?对啦,他仰卧在死海上,撑着一把阳伞,还在看书哪。盐分太重,你就是想沉都沉不下去。[e]因为水的重量,不,浮在水面上的身体的重量,等于什么东西的重量来着?要么是容积和重量相等吧?横竖是诸如此类的定律。[f]万斯在高中边教物理,边打着榛子。[g]大学课程,紧张的课程。[h]提起重量,说真的,重量究竟是什么?每秒三十二英尺,每秒钟。落体的规律:每秒钟,每秒钟。它们统统都落在地面上。地球。重量乃是地球引力。

他掉转方向,溜溜达达地横过马路。……



分析:这是文中主人公布鲁姆在街上走,其间略作停留的一个情节,在对这一情节的叙述中发话者没有揭示事件的开头,也没有设置高潮,结尾也不了了之。事件与事件之间不见因果关系,也不按时间顺序,只有在似乎停止的时间里,主人公看似无序的下意识心理活动。受话者完全无法用一般的叙述图式去理解篇章,因此他只有放弃一般性图式,建立一个新的适合于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

[h]什么

是重量

[e]死海现象

的物理原理

[f]万斯

教物理

[g]大学课程

[c]异国食物

[a]远东风光、民俗、气候

[b]植物

[d]关于死海的照片

时间:现在        地点:街上

人物:布鲁姆      条件:广告词“锡兰品种”









































      

























                 

   和例1)的个别图式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完全不同。以主人公意识流动为序的篇章结构与传统的以时间发展,因果关系为序的叙述性篇章结构基本不符。但是,两者内在的联系还在,具体在这一篇章的个别性图式上,体现于意识流动过程中的关联性如:广告词“锡兰品种”→“远东风光、异域风俗” →“异国食物”;“死海照片”→“死海现象的物理原理”→“教物理的人” → “大学课程”。这种关联性其实就是一般性叙述图式因果关系的体现。

以上我们对三种类型的篇章个别性图式作了分析,这样的分析难免是比较粗浅的。这是因为实际篇章内容的情况十分丰富,结构方式也多种多样,以一般性图式作为参照的分类难免不够全面;另一方面由于篇幅有限,论文只是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叙述型篇章作为分析例子,涉及面难免有些窄。但是,相信论文对篇章个别性图式分析的思路对篇章图式的研究是具有启发性的。









结  语



至此,论文以“对话的姿态”看待篇章,从篇章结构与受话者心理的关系,这一新的角度研究篇章活动。通过言语行为的成功与篇章结构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篇章作为发话者试图在受话者身上实现某些意图的言语行为,受话者与篇章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受话者是篇章结构形成的内在因素;篇章结构是受话者理解篇章内容的凭依。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深入剖析了受话者在理解篇章时存在的两种心理需求:获取信息的心理需;建立功能图式的心理需求。又从结构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发话者相应采取的结构策略两方面,分析了与受话者两种接受心理相适应的篇章结构:信息整合结构;建构图式结构。其中重点分析了篇章的衔接与推进,篇章的个别性图式结构。

从始至终,无论是在问题的讨论或结构的分析中我们都秉持着论文的基本观点:篇章结构作为发话者组织思想内容的手段,它的形成是对特定受话者接受心理的适应。我们始终认为“语言交际活动参与者的关系不能仅仅被解释成传递信息,也不是单方面的对对方施加影响,而是一种相互影响,一种思想和兴趣的双向交流”,甚至也是“交际者主观态度的形成过程。” [4]在篇章结构最后完成之前,发话者对所要表述内容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在力图使受话者充分理解自己的过程中才会逐渐明确起来。正如“人在语言交际之中,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才最终形成了自己”,[5]篇章也是通过发话者与受话者的沟通来完成的。篇章结构的形成充分显示了这一主体间性的哲学观点。









参考书目:

1、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版。

2、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  王甦/王圣安,《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John B.Best《认知心理学》,黄希庭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第1版。

5、  郑贵有,《汉语篇章语言学》,外文出版社,2002年第1版。

6、  彭宣维,《语言的过程与维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7、  卲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  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1版。

9、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0、           李均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1、           海然热《语言人》,张祖建译,三联书店发行,1999年第1版。

1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13、           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


--------------------------------------------------------------------------------

[1] 参见: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版第248页。

[2] 参见: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49页。

[3] 参见:沃尔夫冈.伊瑟尔《潜在的读者》第11章:《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三卷收。

[4] 参见:海然热《语言人》,张祖建译,三联书店发行,1999年第1版,285页。

[5] 参见: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3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3:35 , Processed in 0.1222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