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即之以温何祚欢[图]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2:10:43 | 只看该作者
“老汉口”说汉口
  何祚欢
    在汉口住了几十年,好像还没找到几个地地道道的汉口人。这并不奇怪,汉口就是个天下人开辟出来的城市,连汉口话也是汉阳县和周围各县语言杂交的产物。

汉口历来是汉阳县的“搭头”,一直“搭”到一九二九年汉口特别市成立,才自立门户。归属的变化因于经济地位的变化。

    汉口因汉江口改道而成为内河良港,于是因港而市,因市兴肆,市镇沿长江汉水伸展,形成大模样。明代末年以后,无论从市镇规模到知名度,都远远超过了管辖它的汉阳县。

    汉口名列“四大名镇”,享誉二百余年,绝非幸运所致。特别是近代洋务派兴起以来,它不仅以商贸名世,航运、轻纺诸业也一直紧追上海,保险、金融,在全国的地位令人瞩目。长江中游沿线凡有繁华市镇,都要以“小汉口”自许,可见汉口确实阔过,阔到“尾大不掉”之际,它便像模像样地做起“特别市”来。

    近几十年,武汉着力改变“消费城市”的形象,工业上去了,以汉口为中心的商贸却萎缩了。看看汉正街,从前一千多号门牌号号是铺面,街面上不够还要朝巷子里发展。一九四六年以后,利济路以下的街面有近半条街的霓虹灯。一九五六年以后怎样?霓虹灯没有了,三分之二的门面变成了住家户或什么单位。到了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尽管汉正街更接近较原始的“乡码头”,有一点带着集市贸易尾巴的情形,但它的繁华总算是恢复了,然而整个汉口的商贸却给人残缺之感。不是缺什么货物,缺货物对于商贸恰是机遇,所缺的,是与汉口的地利以及现有规模相适应的氛围。直言之,就是难见到大商人的“大派儿”,大实业家的气魄。就凭这一点,你一个以商贸名世的城市就比人矮了一截。

    从前没有什么工业的时候,汉口人倒是“又臭又硬”,管你南来的北往的,反正汉口是人人来得的商埠,你有本事就将货卖钱好了,把一切都看得平常,甚至有几分傲慢。这里面有做生意所必须的霸气,但霸得过头就小气了。

    如今的武汉人变得可是谦和多了:多少年打出了风头的东西,在家门口绝不做广告,人家顺顺当当开进来取而代之,主人也绝不慌张,曰“我们在何处何处销路好得很”。殊不知做生意也如打仗,没有脚下根基,前线一吃紧,则退而无据矣。汉货精品有许多做了墙外之花,但有几件在家门口打抢的?闭关自守当然不好,可是,哪个在家门口摆擂台不是为了让天下英雄衬托自己?汉口现在就是个擂台,我们的厂商自己不肯上台去招架别人,站在台下充英雄,市民们就只有奉别人为英雄了!日子一长,市民们不可能信任汉货,厂商自己也“甘心作妾”,那我们的擂台不白开了?可见谦和得不贯气也是不行的。汉口曾经后来居上,现在想居上也不是没有条件,甚至条件越来越有可为。真正要振兴的,倒是我们的民气。民气不兴,何来市兴!

    “老汉口”和“小汉口”们,不妨先恢复几分霸气试试。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2:12:14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武汉工商业家族后代

为了给我们的城市留下一段记忆,由何祚欢工作室承担的“采录武汉商业风俗及工商业家族史”项目,于2008年2月2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关注。八个月来,我们先后采访了金银珠宝、营造建筑、银行钱庄、中药药材、搪瓷工业、特色餐饮、绸布百货皮货、粮行米厂粔箕、造船及机器制造等等,几十个行业的几十位人士,获得了数量可观的宝贵史料。

除对上述行业的史料,我们还要深入挖掘和继续抢救外,对我们尚未采录到的行业,特别是具有时代、地方特色的,如汉阳英武洲的木行及木行围量手等等,这一些已经消失了的行业,我们渴望知情人士提供情况。为此,我们诚邀知道武汉商业风俗的解放前后在工商界当过学徒、店员、经理、管事的朋友和工商界人士的后裔,以及各种关系的知情人,到何祚欢工作室来做客、谈心,或者我们登门拜访,听你们谈一谈武汉的商俗和你们前辈的创业史。

你们如能参加我们这个口述历史的活动,能为我们的城市留下更多的记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非常有意义的事。

                    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86778136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2:14:51 | 只看该作者
“百变书生”何祚欢:武汉人懂我就够了
--------------------------------------------------------------------------------


武汉晚报  
 





    一个城市,拥有老百姓自发热爱的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是一种幸福。就像北京的
侯宝林,天津的马三立,铁岭的赵本山,武汉也有何祚欢。14日,我国评书艺坛“百变书生”何祚欢如约作客本报“明星会客室”。鹤发童颜的何老师手执折扇,用地道的武汉话与15位“书迷”谈笑风生,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原本一个小时的交流会不知不觉延长到一个半小时。

    [对话]

    文/记者何娅黄丽娟实习生李卉唐婷梅勤

    图/记者金思柳

    ——你讲的时候看本子吗?

    ——那还有什么听头!

    一位读者在广播中听过何祚欢讲的《西游记》,那么多东西,是照着本子讲还是全放在脑子里?何祚欢一听,乐了:“如果要看着本子讲,那有么听头?!我们就是要添油加醋。”何祚欢介绍,他说书的本子都是自己创作的,因为是教书出身,语言习惯可能与传统艺人不同,这是他的特色。他喜欢说《三国演义》,把政治斗争家常化,他不喜欢《水浒传》,觉得其中人道主义色彩太差。

    ——如何让外地听众排除语言局限,接受湖北评书?

    ——我就没打算让北京人听懂。

    《招聘》上春晚了,可“弯管子”普通话让汉味变淡,武汉观众不乐意了。何祚欢如何面临语言局限的问题?何祚欢笑着说,湖北评书是湖北地方文化的土特产,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我一开始说湖北评书,就没有打算让北京人听懂。我的服务对象是武汉人,我想武汉800万人够养活我了。”有书迷提出,可否在电台中说“汉味三国”,何祚欢自信地说:“我说‘汉味三国’肯定强过全国其他地方的‘三国’!”

    ——湖北评书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如东北二人转那么有影响?

    ——打一枪换个地方不是办法。

    一位祖籍河北的读者,10年前来武汉的时候一句武汉话都听不懂,现在已经是何祚欢的书迷了。他说:“湖北评书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在全国繁荣?”何祚欢说:“关键是这门艺术在本地都不繁荣。”他认为湖北评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与观众脱离太久了,没有固定的场所与观众见面,节目无法在观众的反应中得到锤炼。“打一枪换个地方不是办法,但很多人不懂得等待的过程。”为此,他与田汉大剧院签约,与市民夏夜相约,搭台说书,寻求与观众见面的平台。

    ——我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跟着你学说书吧。

    ——我在学校成绩优秀着呢。

    有家长请何祚欢当“伯乐”,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学曲艺的料。何老提醒说:“还是应该先把学习搞好,越是把书读好越是有好处,只要肯用心,这些都是相通的。”何祚欢说,经常有家长跟他说:“我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跟着您学说书吧”,何祚欢很想跟他们说:“我在学校优秀着呢。”他认为学艺来不得急功近利,尤其是说书,可能很晚才能看到前途,比如田克兢,十二三岁就开始学评书,到三十七八岁才成名。

    [粉丝]

    如果说年轻人“追星”是冲动、狂热,那么中老年“追星”就真的是深深的热爱了。昨天到场的15位“书迷”是前一天打进电话的前15位幸运读者,他们之中有夫妻,有父子,有何祚欢的儿时伙伴,还有曾经在酒店接待过何老的年过六旬的服务员。其中有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听何祚欢说评书的老“书迷”,也有刚上初中的孩子。

    余章喜老先生早在1987年就写过一首词《评书大师何祚欢》刊在《武汉商报》上,这一次又专门为何祚欢写了一首诗《赞何君》:“口珠粒粒在于真/笔发篇篇情义深/评书著书两不误/铁杵方成绣花针。”饱含了对何祚欢的欣赏与崇敬。读初一的周晨请何爷爷现场来一段,谁知何祚欢笑着一棒子“打”回去,要男孩表演。在大家的鼓励下,周晨说了一段当年何老师说过的段子《过桥》,“说得比我还好嘛!”何祚欢竖起了大拇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41 , Processed in 0.0655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