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建中国意境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2 13: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构建中国意境学
2013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3日第514期 作者:李倍雷



【核心提示】中国绘画为何留有空白,不像西画用色填满。清人笪重光说“虚实相生,皆成妙境”。中国艺术的“虚实”、“开合”等空间结构,都因“空白”创立的独特“经营位置”理念。但西方美学家不理解中国画的“空白”,认为是没有完成的作品,因而不懂得意境。
假如我们与西方美学理论进行对话,笔者认为意境学是我们应首要考虑的理论建构。中国艺术的审美境界与西方美学不同,中国艺术并不止于它的表现形式,而是通过“意象”去追求终极意义,即“意境”。中国艺术中的“意象”是艺术家的胸中之“意”与实际的“象”的结合,是“心象”而非“视象”。西方艺术则主视觉,重形象,其审美是建立在艺术“写实”的基础上。
以写意构筑审美最高境界
宋人陈造《自适》诗云:“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清人孔尚任《桃花扇》云:“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这两处提到的“写意”含义是不同的。前者“写意”,与雕凿的“工”相对;后者“写意”,形容女人的浓妆淡抹。
元人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云:“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清人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云:“倪云林、唐伯虎之用水墨作画,惟其写意,斯称大雅。”这里讲绘画中的“写意”,它是一种绘画方式,也是一种境界。“惟其写意,斯称大雅”,“大雅”之境,是文人画的追求,也是中国艺术的根本追求。
“写意”几乎规范着中国艺术发展轨迹。中国书画、戏曲、音乐、舞蹈都强调写意。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书法需有“意”,且是“意在笔前”。“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蔡邕《笔论》)书法的造意在于“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张怀瓘《书议》)皆以意为重。在中国艺术中,似乎还没有见到“写美”一词。刘勰《文心雕龙》有“写实”一词,“写实追虚,碑诔以立”,但那是写诔文。
中国绘画为何留有空白,不像西画用色填满。清人笪重光说“虚实相生,皆成妙境”。中国艺术的“虚实”、“开合”等空间结构,都因“空白”创立的独特“经营位置”理念。但西方美学家不理解中国画的“空白”,认为是没有完成的作品,因而不懂得意境。郭熙提出“深远”、“高远”、“平远”(《林泉高致》),韩拙又提出“阔远”、“迷远”、“幽远”(《山水纯全集》)。中国艺术为何在表达“远”的方面如此下深功夫,为的就是表现“意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确有审美的意象,但审美意象不是诗人的目的,而是通过意象构筑写意的意境,“写意”说明中国艺术中不是以事物表面形式为终点,而是“欲辨已忘言”的至高精神与心灵境界。
以意象经营图像形式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开篇就是“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他把庄子所欣赏的那些其貌不扬的圣者贤人,置于山水画中来讨论。显然“美”在宗炳那里不是要思考和追求的问题。宗炳在山水画中提出和追求的是“山水以形媚道”,这也是宗炳给山水画制定的最高要求和方向。他要求画家在“身所盘桓,目所绸缭”的自然环境和自身的某种状态中,以“味象”的观照方式去“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而达到“媚道”,因此才有“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气势胸襟,纳于胸中之境界,于是才有“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元四家之一倪瓒认为山水画不过是“逸笔草草”,并不看重“形”本身,践行了黄修复“逸格”的境界。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中说:“美之对象,非特别之物,而此物之种类之形式。”谢赫的“气韵生动”可能包含了审美,但不止于审美层面,而是更高、更深远的意境层。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没有止于形,附在形上的美,是人生境界的一个较高级过程,“善”(仁)是儒家推崇的人生最高境界。中国文化里强调人与艺术的逻辑关系,“人品既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图画见闻志》)。
唐代张藻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经含蕴了意境的生成结构。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诠释说:“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的中心之中心。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邓以蛰举实例说:“唐末宋初诸家,如荆关董巨李范之山水无非诗人之意境;所画者无非欧阳公之萧条澹泊之意,闲和严谨之形。取景毫无左实右虚,远近烘托以显灵气之习气,但为一片天真,平易近人,此其重意境。”(《画理微探》)清人笪重光第一个把“意境”纳入中国绘画系统中探讨艺术,“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画筌》)笪重光在引用“意境”一词时解释:“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这就是笔墨生“意象”,之后再经营意象,构成一幅“真境”,“真境逼而神境生”,最后意象出、意境融。宗白华认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宗白华抓住了意境与境界关系的本质,意境是最高的境界。境界是有层次高低的。不着一笔的空白是山水画中的独特“意象”,与自然境界的“意象”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共为一体。这种“空白”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象”。“窥意象而运斤”,以意象经营图像的方式,正是笔墨产生的虚实相生的意象,超乎象外,构成了山水画绝妙的意境,也使“意境”成为山水画鉴赏与品评的最高标准。
“味象”不等同于“审美”
“味象”,是中国艺术理论中超越“审美”的重要观念。“澄怀味象”是把宇宙间任何物象,不管丑与美,都纳入“涤除玄鉴”胸怀的关照中,因此“味象”比“审美”所包含的意义要宽泛而广阔。况且中国元代的文人绘画乃至明清文人画,并非是为了审美诉求,“其主旨与对视觉美的追求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巫鸿《美术史十议》),它是一种“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瓒《答张藻仲书》)的自娱的艺术活动过程。“澄怀味象”是中国文人画的基本文化史境,中国艺术中的“味象”活动不等同于西方艺术中的“审美”活动。
明人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也云:“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意境是中国文化的心理期待和中国艺术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给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中国与西方对待艺术审视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被审视的对象无论美丑都纳入“味象”的范畴,西方艺术中是不存在“味象”概念的。由此,以中国传统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意境”理论,即“意境学”,便与西方的传统美学相对应,我们需要建立中国的意境学,实现与西方美学的对话和交流。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48 , Processed in 0.3739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