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称呼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3 06: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称呼问题作者:李镇西


         校园里有许多称呼, 比如学生对老师的称呼,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还有学校同事之间的称呼,等等。这些称呼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不过就是一个称呼吗?但实际上,不同的称呼折射出某些不同的观念。称呼里面“学问”大着呢!

比如,一般情况下,学生见了老师都叫“某老师好”,这是没错的。,哦不,岂止是“没错”,简直就是最标准的称呼。但如果碰见学校干部——比如校长、副校长、主任等等,又怎么称呼呢?

一天,我校校长助理唐剑鸿老师在和我聊天时说,有学生叫他“唐校助”,他感到不舒服。其实,我常常听有同学在校园里招呼“某主任”“某校助”,心里总觉得别扭。别扭在哪里呢?本来,那个老师的确是“主任”啊,那个老师的确是“校助”啊!可是,这称呼用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招呼他的老师,总觉得怪怪的。

为什么不称呼“老师”而要叫职务呢?背后的原因,还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中国人都习惯于叫干部的头衔,比如某局长,某校长,某科长,而且有趣的是,第一,从来都把把副职叫成正职,比如王副市长往往叫成“王市长”,陈副校长往往叫成“陈校长”第二,叫着叫着还把“长”给省略了,简称为“雷局”“胡科”“王队”之类,好像这个局这个科是他一个人似的。我曾在一个地方讲学时,听见有人叫“黄县”,哦,原来这个县姓黄!让人莫名其妙。

如果都以叫干部职务为时尚,那校园里同学之间的称呼,是不是也可以有“某班长”“某班委”“某主席”“某书记”“某部长”“某副部长”呢?若真这样,那学校则成了官场了,同学之间则应该互称“同僚”,学生干部在老师面前则应该自称“卑职”——多么可笑,更多么可怕!

中国现在是共和国,每一个国民都应该是公民——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应该”,就意味还实际上还有不少公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公民。公民,就意味着拥有民主情怀和平等思想。这种民主情怀和平等思想,可以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可以体现于生活细节,比如称呼。作为理应成为现代公民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唾弃任何具有封建色彩的官本位思想。在校园,学生之间只应该有一种正式称呼,叫“同学”——一起学习;所有教育者——无论他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或者是主任、校长,在同学口中也只有一种称呼,叫“老师”。“同学”和“老师”是校园最美的称呼,既平等又尊重。

其实,学生之所以有诸如“唐校助”之类的称呼,还是受成年人的影响。在校园里,老师口中“张校长”“陈书记”“王主任”之类的称呼太普遍了。其实,无论校长还是主任,无非是学校工作的分工不同而已,而本质上都是教育者,因此彼此最好的称呼还是“老师”。这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当校长第一天,就给老师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不要叫我“校长”,而叫“老师”,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谦虚,更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希望从称呼上在学校倡导一种平等意识。所以,我一直在学校倡导,我校老师和学校干部之间,都互称“老师”,这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而且互相为师,彼此学习。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境界!

当然,有的场合亮出行政职务是必要的,比如在一些正式会议上,需要校长代表学校讲话,如果主持人宣布“请某老师发言”显然不妥。那么,我认为主持人可以这样说:“下面,请我校校长某某某老师讲话”。这个“矛盾”不就解决了吗?同样,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向新生介绍学校领导班子,也可以这样介绍:“这位是我校校长某某某老师,这位是我校副校长某某某老师,这位是我校德育处主任某某某老师……”这不挺好吗?

老师们对学生的称呼比较多,又叫“同学们”的,也有叫“孩子们”的;单个叫学生,有直呼其名的,也有省去姓而直叫其名的。我认为,种种称呼不可以一概而论,还得看具体场合。比如,在课堂上,就不宜叫“孩子们”而应该称“同学们”,因为在庄重的课堂上,叫学生的姓名更能体现尊重。同样的道理,在课堂上单独抽学生发言,叫其全名而后缀“同学”——如“某某某同学”,更得体一些。而在课余活动中,或私下交往中,叫“孩子们”更亲切,对单个学生也完全可以直叫其名,甚至叫他的昵称。

还有一类特殊的学生,不少老师在称呼上也煞费苦心,那就是对那些成绩差表现也很差的学生。通常我们更直接地叫这类学生为“差生”。但有人说“差生”带有歧视性,好像一说“差生”就把学生贴了标签定了性,便改称“后进生”。当然,我首先声明,我坚决反对直接用“差生”二字称呼具体的某一个学生。不过,如果说“差生”是一种定性的标签,那“后进生”不也是一种定性的标签吗?语气似乎要缓和一些,但本质都一样,都是说某个或某些学生不优秀,一贯表现不好,成绩也很差。

于是,又有老师或专家发明了许多叫法来称呼这样的学生:“个性生”(不是“差”,只是有“个性”)、“潜力生”(这样的学生成绩虽然差,但有潜力)、“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等等。然而在我看来,这都不过是掩耳盗铃。因为不管叫什么,教师对这类学生的认识是明确的,就是“差”,就是“后进”。

其实,“好”与“差”,“先进”与“后进”,是一种客观而动态的存在。所谓“客观”,就是你不叫它也存在;所谓“动态”,就是“差生”也好“后进生”也罢,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转化的,向“先进”和“优秀”转化。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在叫什么上变着花样地“发明”称呼,不如在如何善待如何转化方面动脑筋。

所以,我认为,“差生”这个说法是可以用的,但不要直接用于称呼,而用于分析研究。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能直接用来称呼学生,比如:“喂,差生,过来过来,我和你谈谈。”但我们在研究学生状况时,完全可以在文章中,甚至在班科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会)上分析发言时用这个说法。我不认为这样就是在“歧视”某些学生。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不是怎么个叫法,而是如何对待。

在谈到这类学生时,和老师聊天时口语中我偶尔也用“差生”这个说法,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书面论述时,我往往用的是“后进生”这个词。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习惯而已。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这类学生时,用的是“难教儿童”,我看其含义也和“差生”和“后进生”差不多,只是他的重点放在“教师难教”上,但为什么“教师难教”呢?不就是因为这类学生“差”吗?可是,尽管“难教”,但苏霍姆林斯基却没有放弃,而是花了大量心血几十年如一日的和这些孩子打交道,在爱他们的同时研究他们。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不是冷静的分析,而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心心相印。他身为校长,几十年不断地研究儿童,他先后曾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有了这样惊人的投入,苏霍姆林斯基转化“难教儿童”卓有成效。我看,在这一点上,的确要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43 , Processed in 0.0783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