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教育学者华东师大刘良华教授的数个‘自媒体’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5:39:49 | 只看该作者
主题:如何做一个好孩子好老师
刘良华博士
一、怎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1、学会了安静,就是一个合格的孩子。“坏人一般都不会安静。”真正的安静会产生智慧。“静能生慧”。学生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能安静下来。不安静下来,是无法思考的。顺便提出一个关心的问题:“除了趴下后,我们还能干什么?”
2、真正优秀的学生,既能安静又有活力。成绩比较好,又能蹦蹦跳跳的孩子,会长得比较顺利,不会波动很大,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获得好成绩是不稳定的。是古人说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真正能成就事业的人,真正能长得比较顺的孩子,能在安静和活力之间保持自由的转换。城市的孩子动得不够,农村的孩子静的不够。这是一个矛盾。真正好的学生,就是两个矛盾在他身上完整地体现。
真正好的校训就是把几个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一个校训只有一个方向,就是片面的。毛泽东的校训成了经典:“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上课时要严肃,下课时要活泼;就在课堂上既有安静严肃,又要有活力。
3、什么叫静?第一,文静——有文化的静力;读书、思考要文静,这种安静能转换成成绩;第二,肃静,就是严肃要礼貌,懂规则。有些孩子完全没有规则,小学老师有个使命:教会孩子有礼貌,什么地方不可以喧闹,知道秩序,知道游戏规则,有秩序感。第三,安静,就是敬畏感,敬畏生命。心中没有一种敬畏感,就什么事都敢做。有些老师说话,会伤害孩子,伤害孩子一生,老师要敬畏学生,孩子要敬畏生命。
4、怎么样是活力?第一个意思,是灵活力,就是聪明,有灵气。这种聪明能转换成成绩。每个孩子一出生,都很有灵气。教育培养创造力比较困难,这不是教育能干的事情,做老师,不压制、不掩盖、不打击孩子的创作力,就做了一件好事。安静很重要,但要求孩子要安静要付出一种代价。第二个是快活力,就是冲动。这个很重要,取决于孩子三岁,取决于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到了中学,孩子有没有快活力,就已经定格了。如果压抑得太厉害,孩子的冲动就微缩。人的一生,以追求快活力为目标,就会过得轻松。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一个孩子进入这个环境,会比较开心。什么是坏老师?就是一个孩子,进了课室,心里就不舒服,就怕。没有快活力,人的一生很难有成绩。故事:《受伤的蜜蜂》另一个活力,就是主动。什么是一堂好课?让孩子知道明确他要干什么。好的老师,好的教育,就是要孩子知道我明天要干什么,现代教育学,把复习转为预习,预习的习惯很重要,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西游记》是一部教育小说。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孙悟空,有一种力量感。孙悟空的老师就是唐僧,爸爸是如来佛,观音菩萨就是妈妈。不遇到真正的艰难,如来佛不出场,整个孙悟空的成长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小时候要有活力,不需要教育,只需要保卫。小学有一个口号:不要过早地废掉孩子的“武功”!安静是一种习惯,听课时要安静,做作业时要安静,没做完作业前不要去做其他事。
感谢那些折磨你的人,那些人让你进步最大。
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怕你。如果学生不怕你,你这个班主任基本不合格。
二、怎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1、合格的老师,他(她)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会教知识,这是最基本的。合格的老师,在专业上面有智慧,对小学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专业就是教知识。怎么样是一堂好课?第一个,有效。先有知识的有效教学后,再来谈论其他的。
2、优秀的老师,不是成绩考第一名的,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真正优秀的老师,有人格魅力,有专业人格,这也不是考试能考得出来的。真正的特级老师,要有专心信念,还有绝招。
3、关于写blog,最低限度是每两天写一篇。老师们事情太多,要求经常写反思,是不可能的。人太忙,是无法思考的。忙得灵魂都跟不上节奏。但是,老师要懂得为自己活,其实,很多时候,老师不愿意安排一个时间给自己去思考。《特级老师的绝招》,回忆自己的一位老师:其实每个老师心目中都有一种打人的倾向,因为接触的学生太多了,什么样的学生都有。为什么火车站卖票的人为什么脾气不好吗?那种环境,再脾气好的人都训练成脾气不好的。做老师的也是这样。凡是有才气的老师,怀才不遇,心中总想爆发出来,在得不到别人承认时,就用别的方式让人承认他。
4、怎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一场好课的第一个前提,资源课程意识。老师很丰富,懂得到处找资源,一个上公开课上得好的老师,他用他的一辈子来积累,他的资源很丰富,他见得多,看得多,思考得多。第二,学会讲课。会讲课的老师,第一个标准:上完课不累,用一种有节奏感的方式,把知识传授好。有节奏感的声音,叫音乐。没有节奏感的声音,就是噪音。第三,会评价。善于激励学生,是教育的最大的秘密,教育的一半的力量在于评价。知识的反馈比较正确,老师明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学生没有掌握。反馈——纠正,跟学生心灵沟通,有一种情绪的交流。评价时,能懂得调整课堂的气氛,随时掌握全部学生的动态,教室里的一举一动。《猫和老鼠》就是老师和学生,是后现代老师的命运。心中有教案,像孙悟空一样,能抽身出来,从另一个地方看着你。
写教育自传。《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5、一个好老师要懂得情感激励。每一个孩子,都有太多的因素影响他的听课。女老师要注意形象,要一种精神气质。怎么样的老师美?精神气质最重要。让学生怕你,敬畏;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做到这两点,大体就是好老师。
文章引用自:http://www.thjy.edu.cn/user1/tydlxx/archives/2006/35023.html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5:44:02 | 只看该作者
非反思的生活何以不值得过

刘良华
    反思是一种选择。有人选择反思的生活,有人选择非反思的生活。

    不见得反思的生活就一定过得快乐,反思其实是一种痛苦,智慧本身就隐含了痛苦,人一旦进入思考状态,人就开始折磨自己。水至清无鱼,人至清无友,其实,人至清不仅无友,而且很可能“无我”。人活得太清醒,幽思太多,可能会伤身,也可能会伤心。

    反倒是那些不喜欢思考的人,他们虽然活得稀里糊涂,但这种难得的糊涂生活反而容易获得幸福感。

    不过,总体而言,有反思习惯的人虽然在反思的当下痛苦,但它维护了将来的幸福。不反思的人之所以不痛苦,常常是因为他们将痛苦推迟到不确定的将来。将来什么时候痛苦,这很难说,但那种被延迟的痛苦会像肿瘤一样在不确定的未来某一天爆发一个更大痛苦的总结报告。

    也有另一种可能:反思的人虽然自己痛苦,但它把痛苦的范围只限定在自身,尽可能不让这种痛苦伤及他人。一个做教师的人,如果他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或管理中的问题或障碍,那么,他自己可以因此而免去反思的忧虑之苦,但他很可能把那些本应得到及时修缮、改良或根除的危害转移给他的学生或他的同事。

    这样看来,苏格拉底说:“非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这个结论大体是可信的。

    如果教师对那些“累死人的课”不作任何反思,这种“课”(如果还可以称为“课”的话)不仅会“累”及老师,而且可能持久地以“45分钟”为单位一直折磨他的学生。

    如果教师对那些“气死人的课”不作任何反思,那么,生气的人不只是教师,还有那些无辜的学生。一个老鼠坏一锅汤;老鼠是开心的,汤是无辜的。

    如果教师对那些“乐死人的课”不作任何反思,那么,做教师的人就会一再丢失自己开心的理由和继续创作的冲动与激情。

    如教师对那些“回味无穷的课”不作任何反思呢?教师的生活就只剩下一些零碎或杂乱的片段,失去了整体改进的希望。

文章引用自:http://blog.cersp.com/18893/676467/track.asp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2:16:19 | 只看该作者



合影留念(左起依次为--许锡良,刘良华,管季超,刘铁芳)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管季超为新道家良华教授留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0:36 , Processed in 0.0552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