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州市二七区举行“我们的教育梦暨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论坛”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3:32:26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e0155c0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e0155c08
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及启示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不同学科老师有不同的选择。本文深入追踪研究了一个利用博客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成功案例。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准确的学科切入点、专家的引领、对教学的真诚热爱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等五要素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论文还讨论了如何理性对待基础教育博客热消退和“李克东难题”,并且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之转换机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博客;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自博客等社会性软件兴起以来,其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已有近8年的实践,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博客(群),如天河部落、金陵博客、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海盐教师博客、都乐名师博客、常熟教育博客等。而博客对教师的课程教学及专业发展如何起作用,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应该得到深入探讨,应该从关注理论研究的应然走向关注实践的“折中的艺术”或者说实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育博客及其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一则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实践上的借鉴与参考,二则可以积累研究数据,以便从中发掘教育博客开发、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特征与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们追踪研究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博客及其专业发展历程,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个案描述

黄老师,女,38岁,南宁市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以前,她还是一个“电脑盲”,正是这样一位 “网络菜鸟”在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后一飞冲天,短短六年就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级跳”——从一名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校级骨干教师、市级教学骨干、市级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教师、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八年来,黄老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6篇,参编教材1部,8次获全国一等奖,所带学生和班级153人次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奖或荣誉,2010年3月被选拔为园丁工程C类骨干教师导师。分析黄老师基于博客的专业成长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以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为起点,以网络作文为切入点

2002年以前,黄老师对电脑还一无所知。当四年级学生问她要QQ号时,她竟然一头雾水。当有家长告诉她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写家庭作业时,她却爱莫能助。痛定思痛,黄老师下决心学好信息技术。2002年8月,黄老师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从此开启了信息技术之门,从“电脑盲”升级为“电脑迷”。但是,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呢?如何边学习信息技术,边将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呢?面对难题,她上网查找了有关教育信息化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文献资料,认识到“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人立身和发展之本,写作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而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她反思了自己以往十多年传统作文教学的实践,剖析了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开展网络作文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的构想变得日益清晰起来。2004年11月,“网络作文的实验与研究”校本课题应运而生,课题被确定为“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的子课题和学校教育科研的核心课题。2005年,黄老师和同事一起探索出分低中高年段的网络作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低年级“情景激趣—浏览交流—命题指导—自由创作—交流互评—展示总评”;中年级“情景激趣—命题指导—浏览收集—分工整理—交流反馈—自由创作—互点互评—展示打星”;高年级“命题指导—方案制订—收集资料—社会实践—交流互评—自由创作—综合评价”。

(二)第二阶段——专业引领谋发展,博客写作添新翼

2006年是“中国博客年”。而在博客面前,黄老师也是新手上路。但她善于学习和主动寻求帮助,很快从生手变为高手。9月,黄老师被确定为南宁市第二期园丁工程培养对象,在学科导师和信息技术导师的引领下,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学习计划和专业发展方案,确立了“以博客(圈)为基本技术平台,以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修+整合实践+专家引领+合作交流+教学反思+行动研究(行动学习)为途径的专业发展策略。在信息技术导师的指导下,黄老师创建了“作文奇葩”教学博客(http://blog.sina.com.cn/hcy666),发表了大量博客文章,归入八个文章分类:米兰花开——教师成长之美;桃李情——教育教学手迹;语文花——语文常识系列;点子树——写作小窍门;七色花——作文奇葩月刊;德馨园——《品德与社会》课;满庭芳——学生佳作园;采众长——网海拾贝精粹。在建好核心博客《作文奇葩》的同时,黄老师与本校信息技术教师合作,指导本班具有信息技术基础和上网条件的小学生率先建立作文博客,并且利用《作文奇葩》博客指导孩子们进行博客写作和交流。然后,利用已经取得成效的学生骨干带动更多的小学生建立作文博客。黄老师还尝试把博客引进四年级品德课,设立了友谊、诚信等四个德育论坛,指导学生在博客论坛里开展讨论,在博客上写学习心得或者相关的专题作文,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学素养一同提高。这种利用博客把品德课与作文课有机整合的创新课颇受学生欢迎。

(三)第三阶段——博客圈里齐协作,网络作文天地宽

2007年1月,黄老师创建“网络作文乐园”博客圈,致力于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吸引了500多人加入博客圈,成员不仅包括本校教师和学生,而且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的师生,还得到全国各地多位专家的支持和关注,使网络作文博客真正走向了全国。她在博客圈讨论区设立关于信息化教育和网络作文的论坛,学科专家、实验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此交流思想。黄老师还邀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轮流管理圈子,每天及时阅读、点评、指导和加精、推荐发布孩子们的新佳作。4月22日,黄老师创建《作文奇葩月刊》电子刊物,从学生博客习作中精选出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典范收集发布,定期出版,每期设不同的主题,组织孩子、老师和家长阅读欣赏,对范文给予中肯点评,促进了网络作文实验的稳步持续发展。

(四)第四阶段——远程协作环境中的语文、数学、思品整合创新

2008年初,黄老师主持申报的“博客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获得南宁市“十一五”B类重点课题立项。她加快了探索的步伐,利用新浪博客系统全面升级的新功能,把“作文奇葩”博客改名为“远程协作学习”博客,由7位教师协助管理,其中2位老师来自项目协作学校。远程协作研究推行“整合资源、突出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的发展思路,Q群、博客、论坛三结合,网上网下齐协作,共同探究远程协作学习环境中的语文、数学、品德三门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之路——三年级重点开展语文教师间的网络教学研讨,四年级鼓励学生参与协作平台本团队的“数学难题齐齐解”活动,五年级全体师生参与异地同步同主题品德教育活动。三校远程协作研究得到南宁电视台、南宁教育信息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五)第五阶段——身兼数职、全面融合、打造专业发展博客平台

2009年,黄老师身兼语文教师、班主任、校中队辅导员、校科研室副主任、城区兼职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和课题负责人数职,她运用信息技术,辛苦而不失从容和快乐地在各种角色之间转换,成绩斐然:科研方面,她主持的国家教师基金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子课题《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顺利结题,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主持的《博客技术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课题顺利立项;主持的基于博客的三校远程协作学习活动《东盟博览会小主人的小建议》和《黄豆宝宝喝什么》分获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的优秀奖和三等奖、广西地区最佳协作奖和优秀指导老师三等奖。南宁电视台和《南宁日报》对三校协作开展的《香蕉成熟的探究》进行专题报道——网络使城乡学校形成了一个共同体。黄老师撰写的结题报告《网络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获广西教育学会十一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0年1月,黄老师晋升为小学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被聘为《南宁晚报》“校园小写手”栏目长期特邀评委。2010年的3月,黄老师担任10名南宁市21世纪园丁工程C类学员的导师,她创建了“10+1教师成长博客(美丽的园丁)”,通过博客促进学员与导师的共同发展。她同时将“作文奇葩”博客改名为“小树苗网络文学社”,放手让学生管理博客,使之真正成为小学生的创作天地。

八年来,黄老师坚持利用家校通、班级网站、博客、飞信短信、校讯通等进行家校联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育人成绩显著。例如,莫嘉杰先后获市三好学生、广西百名好儿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宋庆龄基金会奖。许多学生的作文习作在《今日小作家》等报刊发表。

二、分析与启示

通过对黄老师教育博客与专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信息技术培训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

本个案教师通过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而与信息技术结缘,从结缘到联姻到融合,完成了“尝试—采用—适应—内化—创新”的多次循环。黄老师每次参加培训,都会努力争取达到多方面的目标——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更新知识、掌握技术、学会方法、提高绩效、补强短板、认识专家、结交同行。本个案研究揭示,受训教师和培训者必须走出纯技术培训(内容培训)的误区,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增强信息化专业发展意识和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发展能力为目标导向。培训者理应成为受训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导师)。

(二)准确选取切入点是整合实践成功的关键

整合实践需要找一个结合点,以点带面。本个案教师八年来坚持以“网络作文教学”为切入点,带领自己的团队以小学语文作文博客为核心,融合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品德、班主任工作、远程协作研究、知识管理等多项工作,建构了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博客的功能,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又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带动了本校和其他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走出了在小学教育中创造性应用博客、打造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平台的新路子。

(三)善于主动寻求专家引领是教师成功的诀窍

本个案研究表明,专家引领是教师取得专业发展突破的重要因素,是否善于主动寻求专家引领是优秀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个案教师的经验是:(1)克服“等、靠、要”的被动、消极思想,通过专家报告、学术会议、短期培训、课题研究、访学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途径结识专家。(2)与专家交往贵在效率和以诚待人,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充分地表达出个人诚意,又让专家迅速明了自己所面临的困惑、瓶颈、专业短板等制约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尽可能地与专家建立基于网络的交往渠道,以便借助网络的便利性进行深度互动交流。(3)发挥个人优势,充分展示个人特长,争取做到与专家合作共赢、各取所需【1】。作为引领者的专家也应该从学科使命、专家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高度认识自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所担负的责任,以开放、平等、合作共赢的姿态接纳一线教师——一方面帮助教师发掘潜能、补强专业短板、提供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从与一线教师的深度互动中发现教师实践中的“真问题”、情境性的实践理论和教育智慧,感受师生成长之美,获得为生命成长助力的成就感与充实感。专家(特别是教育技术专家)应身体力行,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或博客,奉献自己的学识、技术、方法和专业发展经验,既是布道,亦为示范。例如,桑新民的个人主页,黎加厚的东行记、jiahou`s 新浪博客和他所主持的江西师大—上海师大“红土地—东行记”博客环,焦建利的教育技术自留地,蒋鸣和的云游大侠BLOG,庄秀丽的xiuli's blog,等等。

4.热爱教学和内生原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个案研究揭示,教师要走好信息化专业发展之路,首先要培养崇高的师德品格,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其次,要培养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追求终身学习的、发展的、超越的、有意义的职业生活,树立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由牺牲性的付出向主动性的创造提升的职业理念,做到既工作又发展、既育人又育己,使专业发展不再成为额外的沉重负担。第三,要善于利用和转化外因,包括专家引领、领导支持、同事帮助、家长配合、学生合作和家人支持,将个人的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学校发展、同事发展和学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要培养有利于专业发展的个性(非智力因素),包括勤奋好学、勤于反思、善于沟通、合作共赢、勇于创新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出持久的内生原动力,帮助自己克服专业发展瓶颈,顺利走出职业低潮或高原期。

三、问题讨论

(一)如何理性对待基础教育博客热消退和“李克东难题”

笔者认为,导致博客热消退和“李克东难题”的主要原因有五点:一是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初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包括博客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许多教师至今仍然高估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催化剂”作用,甚至把应然当作实然;二是把信息技术看作是可以从外部直接引入的外在工具(外生变量),过分相信和依赖外部环境的推力,忽视引发教师个体的内生型原发动力,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动力不足;三是在整合实践中存在“赶时髦和装饰化”倾向,导致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成为满足某些走过场的检查、评比或信息化指标的“合时宜”的“应景行为”;四是作为博客作者或圈主的普通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经验、信息素养、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在专家引领、精力投入、经费支持和学校政策等方面存在种种限制,博客长期处于质量不高和缺乏吸引力的初级阶段。本个案研究揭示,大浪淘沙和理性反思对于我国基础教育博客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利的。

(二)如何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中提出“教师必须具备构建学习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知识深化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2]。而构建学习环境的能力、知识深化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又以信息技术素养为基础。焦建利提出了“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减轻日常工作负担,能提升劳动创造性,能促进专业发展”五大原则和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3】。本个案研究揭示,在遵循五大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把握契合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4】,即在契合自身的基础上,尽可能整合应用多种支持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采取多种专业发展途径,形成适合自身并且具有系统整合性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发展新模式(参见图1)。

那么,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从何而来?笔者基于个案研究提出如图2所示的转换机制。其中,转换器包括技术教育化和适切性调整。技术教育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5】它是“教育主体通过对技术进行加工改造,改变其自在形式,赋予它以适合于教育主体的需要的形式,从而使之成为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的新的对象的过程”【6】。适切性调整是教师个人自主进行的,它是指教师依据七大原则筛选出可能适合自身的信息技术后,通过谨慎试用→适度调适(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认真检验,使人与技术真正合拍。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4:20:34 | 只看该作者
匆匆又匆匆——片段生活
明霞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36a29f7b

最近有点忙,忙的找不到北了。不仅是我忙,似乎大家都忙的很。

前一周,8名徒弟来到我校。总希望安排她们参加尽量多的活动,或许能有更多的收获;总希望能有更多老师和他们进行交流,我个人的智慧有限,但我身边有这么多优秀教师,他们都是我的强大后盾,也是我的重要资源,可以借他们的智慧帮助这些可爱的徒弟们。但每天都排的太满,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给她们,还有很多优秀教师,没来得及安排他们认识或者交流,有些课也没时间安排她们听。当然,我自己也很忙,忙的没有发呆的时间。好在,我有两个能干的同事,很多工作都是赵和李二员大将处理——各种检查材料的准备,要啥有啥,没有的也要有。

徒弟们一周的学习结束回去了,依依不舍。他们都那么勤奋好学有礼貌,比我预想的做的要好很多。临走给她们下达任务,没有一个人嫌麻烦、嫌累,都愉快接受。才一周多的时间,就陆续有完成任务的,把总结报告发回来让我过目——多的写到两万多字,少的也近万,实在是太能干了。当然,原始记录的多些,完全消化理解的还不够,还需要有个消化的过程。不应该要求他们多长时间必须完成,而是应该给她们再多一点时间去整理、内化,这其实也是很重要的过程。

原本计划周末到济南听听大师们的报告——那些难得一见的堪称大师的报告,一直是很吸引我的。很多名师、名人,一般人很难请到,但陶老师凭借他的人格魅力,总能一呼百应,这为众多想一睹名师风采的普通教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人总是要不断学习,无论多大年纪。期待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开阔、再开阔。却遇到突然的通知,要参加我省的骨干教师培训。

原定本周完成我校第十二届创新课的第一轮评比——说课比赛,因数位干部或教研组长都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没有评委怎么评?不得不延期到下一周举行。40个人报名,计划分成两大组进行,但感觉太紧张了,副校长今晚电话来,说不如分成三个组吧,或许好一些,明天去研究商议一下。

原定这个周末随同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老师、班主任等赴江苏考察,所有身份信息都汇总了,准备订票。结果,因为有的参加校长培训班,有的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还有参加课题研究培训班,或者培训中,或者即将培训,不得不再一次改期。或许,要改到明天春了。

原想把几位同事送到济南去参加人文教育报告会,我也能乘机听一天报告,结果一尊敬的朋友电话,让我参加河南郑州的“教师博客论坛”,讲一讲写博的事,言语之恳切让我没法拒绝,何况咱也不是什么大家,只是有点实践体会而已,在我的前面有大名鼎鼎的许锡良教授,在我后面有声名显赫的刘良华教授,都是大碗级的,我能和他们同台也是荣幸了。但为了尽量少耽误时间,只好下午5点半讲完,赶去机场乘十点半的飞机到济南,好在晚点不严重,夜间11点到济南了,又打车到火车站乘坐夜间火车赶往烟台,早晨到达目的地后,第一件事是洗脸,然后去会场听报告。
那天,以为东西都带齐了,携带行李下楼打车,正发愁次日夜间到济南机场后,如何到达火车站,看司机面善又热情,就试着问:“明天晚上可否再辛苦您到机场接我,然后送我火车站?”“我不上夜班,需要的话可以问问上夜班的朋友。你明晚几点飞机到济南?”于是赶紧找手机——航班信息都在手机上存着呢,现在的手机就是方便,需要什么都可以在手机上找。但是,手机找不到了。的哥帮我打电话找,通了无人接。我知道了,落在宾馆。“服务员应该会捡到吧?”“肯定在的,因为我同事的房间,她们开会去了。”调头,开回教育大厦,上楼,手机夹在书页间——当时看时间尚早,就拿出同事的书看了会,没想到走时书自动合上了,没看到。还好,时间够用。感激司机的热情,想多给他十块,他说“不用。”然后就听他讲了很多他做的好事,庆幸,我遇到热情善良的的哥。

培训,以为听报告,听课,听讲座,或者加上点讨论,完成体会之类的作业。但去了两天却迷迷糊糊的始终不知该干什么,第三天终于明白了——为明年夏季的远程研修准备学习素材。

感觉很浪费,吃住,还要研修本身花那么多钱。每个小组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混合式”“三备两磨”,其实,真的搞懂了没那么复杂——就是多角度多层次人员参与的备课,不是一次,而是要三次,每一次要进行研讨,把研讨的情况整理成脚本,再录制下来,供下一步培训用。我想,假如不是采取这种研修方式,换另外一种方式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比如,直接把任务分给每个地市,由每个地市领取任务之后指定某个学校、某个老师上课,大家依然采取“三备两磨”的方式进行研讨,专家(本地教研员或优秀教师)进行点评,把最原始的、最真实的研讨过程录制下来,进行剪辑成片子,估计效果会更好吧?要知道,把研讨的过程重新整理成脚本再进行录制,这本身就变成了演戏,不是真的在研讨,还不如原始的研讨现场更好。

没能听到刘恩山教授的报告,颇有些遗憾。但晚间和刘教授进行了一番交流,还是很开心的。想想这些年的思考,进步,虽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始终不曾忘记十多年前教授给我们讲课的镜头,那时还没有开始新课改,教授在参与课标制定、课程改革,很多理念已先行给我们渗透了,自然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借此机会,把这些年的思考、教授给我的启发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向教授做了简短的回报。教授一句句“真好”,“真好”,让我也感到“真好”,我的探索得到了教授的认可。

培训期间,结识了烟台开发区的于老师,有缘同居一室,其实她每天都回家看孩子,然后回来的时候就带回来若干水果。中午休息,我们就趁机聊聊天。刚进房间的时候,我报上姓名,于老师竟然惊喜地说她早就读过我的文章,我也感到幸福啊,研讨遇知己,于是,我们谈工作,谈学习,谈思考,谈写作,她总说要向我学习,但看到她的好学、有思想,不好意思。

去烟台培训,很想回家看看老妈,无奈时间太紧,总不能坐上大巴下车打车回家匆匆看老妈一眼就走吧?即便只是匆匆看一眼就走,也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于老师说,开着她的车回家看看,可惜我只会开自行车,还不会开汽车呢。还挂着这边的上班,只好放弃回家的打算,由同行的泰安的伙伴们一起网上订票,一起返回。

火车上睡觉,再好的铺位也不如家里的床舒服。那个超级矮小的枕头,和没有差不多。半夜脖子都酸痛了,起来看对面铺位没人,等了一会也没回来,估计是下车走了吧?于是把对面的枕头拿来垫在我的枕头下面。没想到刚迷糊了,听到有人问“我的枕头呢?”赶紧“抱歉,以为你下车了”,并拿出人家的枕头还回去,然后继续睡觉。

迷迷糊糊上班,似乎脖子一直不灵活。鲁美电话请我去听课,她要参加全省的实验优质课评比,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大事,年轻老师能够获得省级比赛的机会,还是很了不起的,自然她很重视,经过多少次的打磨、修改,始终还是不放心,让我要听听课,才有底气。就迷迷糊糊的去听课。总体感觉,她的课比以往进步大了,没有大的问题需要改动,只要正常发挥,带着饱满的热情、带着真诚走进课堂,应该会上的好。

每周例会,惯例。既然回来了,当然必须参加。回报下周要完成的工作。今天听到的最好消息是,我校的省文明单位重新评上了。曾经,我们是省文明单位,后来却被“黑”了,原因嘛,你懂的。这次,经过全校干部教师共同能力,重新获得,这是办学水平的标志,更是每个老师每年可以多发一个月奖金的标志。虽然咱“淡薄功利”,但多发钱总是好事,尤其是全校每个人都多发,大家都开心,还要继续为了“文明”加油。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2:40:43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0:25:16 | 只看该作者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22:53:15 | 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2:02:33 | 只看该作者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1:28:40 | 只看该作者

=左起:《教师博览》主编薛农基先生/本站管季超/山东孙明霞老师/《教师博览》副主编方心田先生/《教师博览》责编袁海波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1:44 , Processed in 0.0594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