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叙事怎样才能反哺于当下生活
-----------在一个学困生的语言世界中叙事
祁门二中教科室主任 804班数学教师、班主任 汤惟宁
叙事的意义何在?
教育叙事研究,在国内倡导了很多年。那些研究的“成果”起了什么作用?读者在什么价值和意义上把“叙事研究”当做专业发展的需要。叙事研究,止足于读者的职业道德情操的感召,止足于一般地方式方法的形成?还是书写者主观的或为某主题需要而进行的有选择的修辞,成为文学式的“个性(个人)往来”,而无法把自已立身为生活“成员”,更少有反哺教学生活当下的叙事意义。
以上的想法,来自于上周非常意外地收到一份班上学生写的文稿《我们身边的人----汤老师》(全文如下,并对待)。这份稿子不是语文老师的或班主任布置的作业。其实,那样的事,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强迫。那就是,这篇稿件表明了黄志成同学的成员的自主和意义,以及他想向班级场所表明的东西,其视野远远超过了安徽省09年的中考命题作文《我的老师》的意境和约束。更多的时候,“我的老师”(命题作文)主要是有助益于我的“好”的显现,当然能写出我们(成员)的“好”,作文也就上了一个台阶了。好比《藤野先生》的“个人往来”之中,还是留下了更为真实的“我们”。鲁迅的笔触可能是因“我”而发,但在我看来,叙事是“我”,教育的业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是“我们”。教育叙事研究的更大贡献是有“我”的“我们”的此在。
我印象中的黄志成
记得,进初中的第一节课,我给全班同学“说五句话”的经历,只有一个女生没张口。至今,四班羞于公开表达的同学还有十个左右(全班五十七人)。近些年带班的经历,使我越发觉察到“公开独立表达”的重要,所以在努力创造言语的一切可能空间。学生的表达,不仅在家长面前失语,在知识真理的化身的教师面前失语,同时也在学生间的“权威形成”中失语。“怕说话”和“爱说话”是和整个官学传统文化相映的。在我看来,统一性,仅是理论说辞,丝毫无碍于文化的惯性或一致性。
志成是个小个子男生,眼睛大,且常常睁的更大地,带着许多无辜地看着你。又会放松地一笑。能拒理,能肃静,可能是他不再受人欺负的原因。虽说玩笑有度,但还是超出了我的想像:怎么成了女同学的开心果,女生们真当他是个上进心坚决的男生吗?所以,我又站在志成的位置,讨厌起女生的莫名情绪了(别表面开心)。别拿作业逗志成抄袭就好了!自信和尊严,都是被这样的“关怀”损毁的。注意语言闭锁现状,其实我还是看到了班上俊杰、玮玮、芳芳的语言风度和可能,只是他们太不当成“重要”的事(和校长的见识相当);相比于涛涛、人人的状况要好的很多。因为,脱口“虚、假、无所谓”成了习惯是很麻烦的。有时,觉得他们和学校里的一些教师极其相像。所以,我跟校长讲过,二中教师要有一个正式的共众语言环境(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否则,一但有了权力,你也就失语吧。原因都是你的文化栽培。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当我抚摸志成的文字的同时,看到了他的冗长的语言和我们间的世界,印象中他的语文成绩很一般,顺手一查,初一统考的语文成绩也仅51分(全班62个学生,他倒数第七名),我想,是什么引起一个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诠释,并而立定“爱事理”呢?那可以集中在我和他们的生活激烈中?
“带学生去了他家,他只有当众掉眼泪的份?”、“写文章,说了他不配名字当中的‘志’?”、“欣赏了他的从容,让他写演讲稿,在班上演讲,在全班的意外和惊奇中,享受到独道表达的尊严?”、“帮了他的好朋友传志?”……。这当中哪一事成为原因,我也真搞不清楚。以至于他一出手要写二千多字“为我”、“为班级”。这不相当于爱情的诗行那样崩出的青春呓语,那是文学的“个人”,多是想像,没有生活的内容和琐屑。偏偏是这些冗长、稚朴的文字,在表达生活、在书写更具理想和力量的爱。
当然,“天下为公”,需要804班的学生们在萌生爱的意志的同时,积蓄更多的各种力量,走出“个人”的苟且,消除知识和技术的傲慢,实现道德的谦卑。在我看来,理应是十二届四班师生的品格、气质和风度。
写着写着,是写“志成”的印象,就带出了我这个当老师的其它的期待,这都是由于“志成”的文本。
也许,我可以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事,这相当于我们常常对待复杂的班级生活的做法。因此在这里认真“对待”。希望使我们的班级生活中每个人的意义,通过语言更丰富地浮现出来。
对待---《我们身边的人——汤老师》
我们身边的人------汤老师
祁门二中 804班 黄志成
我没有动听的词汇来描述汤老师,但我能描述出心目中的汤老师。
升学至初一时,大家领着自已的小学毕业证齐聚到704班,当然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这些804班的同学,找到自已的座位后,一位奇怪的老师走了上台,为什么说他奇怪呢?因为他有着古怪的动作,古怪的习惯,以及那古怪的走路姿势,和他那不离手的茶杯,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对他产生一种敬畏感,一直陪伴我们至今。
当时,汤老师叫我们每个人都上台说说自已的兴趣、长处,他把每个人的第一印象放在脑海中,并让相应兴趣的学生去做相应的工作(职务),这一点我很佩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待】
“我能”,其中不仅是能力、自信,更潜在的是对比“我们”后的“表达出来”的明证,也是对班级中另一些领悟“我们”不足的同学的呐喊,志成同学此段虽集中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有着对开发个人能力的理念的理解。但对我而言,实现了我个人对新程课核心理念“对话”(表达----描述出)的谋求。这种最基础性的教育活动,就是设想和提供给带有“听话”特质的中国初中生更多的表达场所,给自已(教师)更多的倾听和分辩的时机,而不是以为自已持有更高级的知识去覆盖学生生活语言世界中的呓语。呓语的杂乱在孩子那里是身体的、情绪的、情感的、道德的、尊严的、艺术的、合理的……,就好比,我从孩子的这一段落中挑出的“我们”和“我能”,在这里赏识,说“好”;也就是相对于很多“还不能”和“我们概念弱”的学生而言的;更不是哄学生空洞莫名地、仿着传销培训的气场,叫喊“我能行!”
志成语用“敬畏”,对我而言,可能还不是我在班训中表明的“心存敬畏”,但是他语用了,写出了句子,读者读出的感受如果是因“畏”而产生的生命能量的敬,那可就是不一般的哲学思维了。作为教师,我这里要对志成和全班同学说的是:我们一生都将学习如何去敬畏生命。
至于“兴趣怎么关联起职务”,那就是我们还需寻思胡适先生的那句话:真正的兴趣是一种责任。
学习的进程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刚形成的集体中一位成员想离开了,就是海棠,也许是在这个环境下不适应,也许是在集体中找不到尊严感,总之,他选择了离开,用那离开的背影来面对这个集体,这时有一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那就是我们的汤老师,我认为在汤老师的职业生涯中,类似于周海棠这样的学生应该遇到过不少,我想每次他都会沉思一下吧!汤老师也许在想,周海棠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也许周海棠有着那不为人知的一面,而离开可能会彻底的使他那不为人知的一面被“埋没”,后来的林、杨、双、佳,都选择了相同的道路。
【对待】 我的“沉思”和学生的觉知的意味
看到志成的这句“这时有一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真的很吃惊。有多少个哲学家写过《沉思录》我不知道,学校的师生看到我的样子,总说我“走在路上都在想问题”,一幅沉思的样子而已,样子怎么说都可以----“胡思乱想”、“没事找事”(夫人常骂我的话),做点“实”的,别搞那些“虚”东西,没用(一些教师的想法)。其实,志成已经看到了我对“辍学事情”的沉思和努力。我的“沉思”,当然不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而更像是海德格尔《林中路》中所表述的,对“存在意义的问题”的此在的沉思。针对事情,和事理,志成看到了我对辍学同学的“有限关怀”,他能强烈地感受,是和他的分数“文化处境”直接相关的,也可说是“此在”。
留下那些孩子,请同学们帮忙他们,那怕是尊严地在学校里“玩三年”,这是我在班上说过的话。当然,我也看到过很多“恩威并施”的逼走学生的劣行,这种搞“实”的教师不少。失学儿童、留守儿童、单亲子女,我不可能仅是媒体誉论的高调,而是要面对具体的人,组织起我们的生活。也就是“三年初中生活”对所有人的“存在的意义问题”。知父莫如子,想起这句话,还是学生更能理解自已!——对“存在意义”的沉思。
在辍学的归因中,志成谈到的尊严感的的丧失,在我看来,尊严感是可以从一个人在公众场合的发言权力的获得中体现中来的。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创造那些很少发言的学生“说”,让其他同学保护他们“声音”的原因。也是我常注意一个学生或教师的语言风貎,并用风貎去归因,以揭示一所学校或课堂教学文化的特质。或许,我可以用哲学的方式通透一所学校在场人员(学生、教师、家长、官员)的关系,但这可能丝毫和人们共识的政治文化教育观、举措无关(此个人观点有待进一步形成)。班上来自农村和县城家庭的学生中,有些言语锁闭的特征集中在具体的学生身上,羞于表达,站起来先笑;而且这些学生的行为也常常显得拘谨或惊恐。这些“拘谨或惊恐”,常常在课间被“闹”的学生利用,形成“一惊、一窄”的趣味要求。这种趣味当中,是否潜在有家长制的文化意味呢?这也是我常常感概美国影片中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放松、那么享有尊严!话说“教师的爱”,如果这种爱固着于家长制的文化源头,像父、母组织和协调家庭中的孩子,我不知道这是否仅为一种建立“世界大家庭”的长官意志。相映成趣的不仅是学生之间,一所学校的教师之间常常复现着类似的生活,也好比总要过十几年,我才有机会倾听一个身边的教师在公开场合正向地“说话”,内容还仅限定于他专业内的事。“可免于”,其实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学生笑学生、教师不理会、领导认为不重要,也就是都“聪明地”默会了身处的政治文化装置。这种装置我称之为文化惯性或惯例,这种惯性的强大,表现为力量;也是我寄希望改革教育或改善我们的学校生活的教师们,需要看到的东西。说着说着又回到自已的研究主题《课堂教学实境言语和行为惯例研究》上来了!可惜学生志成也看不明白了,但作为回应学生的“尊严感”的考虑,做为教师不能缺少对尊严的“知道”和享有。生活中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也会常常危及一个人的尊严,更何况长期地失语。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记起黄志成在初一的时候曾和海棠打过一架,好像是因海棠“攻击”女生。也许“书写”,还有着“内疚”的此在。
又过了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各班参加文艺演出,我们班却被汤老师组织起了一个时装秀队伍,开始我吃了一惊,因为用现在的话来说,汤老师有一种“土”的感觉,想不到他会去安排我们走秀,汤老师从班级里抽选一些自认为着装时尚、身材得意的人,自然我也在其中,汤老师哪些天的课外活动,将我们留下来,安排在二中场子最大、人最多的地方演习,当然那儿也是放学时众多学生的必经之路,汤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锻练我们上台的胆量,他想让我们上台时心放的开,以至走秀时步调稳健,井然有序,不受台下的观众干扰。在汤老师的教练下,我陪伴着大家走过了几天艰苦的训练过程,后来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和大家一起上台走秀,后来我坐在观众席,看着昔日在一起训练的伙伴成功的演出,我心有一种欣慰感,这时我一点也感觉不到遗憾,再看看笑在后面的汤老师,我想他一定觉得很自豪。那时的汤老师像一位付出过,得到回报的收获者。
【对待】“秀”需要艰苦的训练
“秀”,是显现、表现、呈现……,从表面的神情,内在的气质,到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倾向、设计、创意、风格……,是我重视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的原因。带着学生们反复练习基本猫步,在镜子面前、在大众场所。每次练习之后,让同学们相互找毛病和原因,明确主题和风格,并接受淘汰。孩子们能明白“秀”的内容和背后的付出,就不会止于“为秀而秀”(作秀)的表面要求。作为收获者,其实,是增进学生们对“秀出”的内容的理解和要求,同时欣赏到生活群体的生态之美丽。
记得那时的春游,那时汤老师坐着公交车和大家一起前往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汤老师自豪的走在前面讲起齐云山的历史,因为汤老师以前来过。我们成群结队的在山上闲逛,却不知怎么把汤老师落在了后面,山上风景怡人,景点众多,还有买各种饰品的小贩,我们带着自已的美味食品在山上呆了几个小时,后来我们下山时从远处看马路上接应我们的公交车就像大海中的虾米一般,人员到齐后我们踏上回家的旅途。这时的汤老师像名出色的导游。
【对待】
我算不上出色,而且只是去之前讲了齐云山的有关知识和文化,黄志成写成了边走边讲的导游不合事实,更何况每个人的旅游体验都是独特的,在大自然的美面前我常常发呆、失语,就是被折服或惊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和描述了。但他就这样印象下来。至少看到他在陶醉、尽兴和回味中,就可以没我这个“导游”什么事了!
接着学校安排了红五月歌咏比赛,汤老师又为我们安排了一首歌《天路》,我们每个人都有统一的服装,那些日子只要一有多余时间就练习天路的音感、歌词,至今我还记得那荡气回肠的歌词: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那些日子汤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上台时汤老师背对观众,面对我们,表情从容不迫,我们将训练已久的歌献给了大家。那时的汤老师像一位指挥有序的音乐艺人。
后来有些事我已无从知晓,因为我的腿受伤了,在家静静修养。
【对待】
摘录这一段的时候,想改其中的“序”为“素”,但都显得的多余而失真,我不知道标准化的语文教学,是否在扼杀儿童的世界和“序”的意境。这当中有多少内涵对志成来说?荡气回肠!对我而言,还应有一句是余音缭绕,尤其是演唱中“四方”处,唱到高音3;是志成在感知音乐的层次,还是音乐的表现力,还是注入了自已和“我们”有“序”的幸福?想必都有。这和他在后面“在家静静修养”的日子有关吧。也就是他的处境的原因才关联到前段海棠等的辍学事实,这在那些“优等生”的心目中可能是不曾有过的,也是志成本文中“同情”的体现。包括他措词中对服装统一的身份的要求,也是和将来临的失落不无关系的。
汤老师,是他最后的“艺人”,是他最后地感知神圣的音乐经历?也许,我成为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身边的“艺人”。我还可以是运动健将、还可以是……?不仅仅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数学匠。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春游吗?那时,本说好去九龙池的,但学校改变了原有的计划,大家特别丧气,因为这是中学生生涯中最后一次春游了。不知汤老师是不是安慰我们说:以后有机会还继续春游。于是,我们背着满载食物的书包走上了春游之路,路程对我来说有点遥远,脚特别地酸,弄了半天,才到了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作园区,我们就吃开了。有意思的是汤老师把鞋脱了,在草地上睡起觉来,这也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一点乐趣。汤老师醒来之际发现了一个现象,男生都在用踢足球时的后勾来玩弄易拉罐,而女生在拣易拉罐,汤老师从这个现象中看出了男女之间不相同的两种心态,一个用手;一个用脚。这时的汤老师像一位了解事理的解说员。
【对待】
中央台该不该撤下那则公益广告?------用手和脚对待“垃圾”。既然是一个现象,后来我一直发现“男生用脚对待垃圾的态度”成为更典型的校园行为,女生怎么就不仿习?这就回到了我们日常文化的男性、女性角色上来了。那么,创意和设计这则公益广告的央视难道就看不出这个问题?还是有意迎合传统的文化心理?是他们的“艺术手段”?这种“艺术”的迁移手法就是:改造球王贝利的后挑足球的动作,让足球激情过度到一种对待垃圾的激情,外加阳光男女生的合作,这种“合作”很做作,不是非要合作才完成的“合作”,依然分裂男女角色,若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我想,是不能容忍央视有意放大“男生用脚对待垃圾”的态度的吧?在垃圾面前,男生就不能或不应责任到底吗?
2011年4月30日这天早晨,汤老师还在大睡,却不知有群人正为他的生日做打算。昨天我和几位女生去超港东拼西凑的订了个还算中意的蛋糕,并在上面写了两个汤老师是熟悉的字。我们将订好的蛋糕带到汤老师家门口,并以请教问题的借口让汤老师快起来,开门的是汤老师的妻子,里面还有汤老师的女儿,汤老师醒来后,我们站在门口齐声,“汤老师,生日快乐”。他当时,既高兴,又惊讶,很客气地招待起我们,临近中午时,将我们安排在附近的饭店吃饭,也许汤老师天生爱说事理,吃饭时也不时拉理,时间过的很快,饭菜也扫的差不多了,于是,大家将蛋糕拿了出来,并让汤老师猜猜上面的两个字,汤老师被难住了,打开一看,他“哎哟”一声!因为那是他最熟悉的两个字“舞者”(网名),汤老师和大家吃着蛋糕,旁边的几个女生乘他不注意时,一下子在他脸上和下巴上抹了很多奶油,作为唯一的位男生,我当然也受到了“人身攻击”。这时的汤老师,像位抛下责任的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着他的生日时光。
【对待】周五刘欣就问我,周六在不在家,说李玮婷想来问问题。我心里想,难道她的课业也扛不住了?就想到目前的家教风气!几乎没有几个人否定补课的好处了,学生分层次、分批地去补,总有点好处,本以为学生未必乐意,结果还听说: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本不需要补,是因为好朋友都去补课,想跟着在一块能玩,也就参加补课了!
内心里我是不赞成“去补课”的,但看到一些明显偏科的学生,我也劝他们可以找老师补补课。对于四班,我希望总有几个“能独行的人”,也就是依赖性不太强,会学习的人(不仅靠天资)。一个班都盲目地“靠老师”,只能说明,大家都不针对自已去培养自学能力,或去思考学习效率的问题,那就真是太可怕了。还是那句话:暂时去补课,是为了将来的“不需去补”,你们要不断践行“自我方案”(班上说过类似的话)。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不是个“学习型社会”,更像个“消费、娱乐型社会”,学习的社会生活时空太有限,且媒体的娱乐诱惑时空太无限,爱学的孩子们也免不了在其中不知所措,或使学习能力钝化,但这就是生活,就需要孩子们从小就去尝试和做出自已的选择,在挫折和冒险中成长。
周六,家里忽然来了一群小客人,自然平添了屋里的生机。原本一家人数着年龄过生日,我早就疲倦了,一直是打发着“生日”,还希望家里人忘了最好。和一群学生轻松地叨念这样那样的事,是一种大家庭的温暖,这才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当然,最享有的,是涂抹在我脸上的奶油,那种“清凉水滑”的刺激也是第一次,是种刻骨铭心的亲切。
这样写“亲切”,我是有遗憾的,上届的敏敏班长,在毕业之后,我逼他说我有什么不好,她说一句:和我们不亲。我记住了,“亲切是什么?亲又是什么?”,我要去学习,要去做到。可能不是黄志成形容的“敬畏”吧!
前些天,我听到汤老师说为什么要把书包或书放在本就很小的课桌面上,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面墙,是一面师生之间无形的墙,学生在桌上放一些“障碍物”是为了阻挡老师或同学的视线,也许书放那,是为了方便拿书,也许是为了搞什么小动作,反正总会有原因。
【对待】
无形的墙
2011年6月2日,我得知巫传智将汪泽林的头弄伤时,我很吃惊,因为这些事他已经遇到过两次了,想不到意外又发生了,我想他回去一定又要受到“审核”了。想不到汤老师为他挡了一把,第二天我一来,他拜托我把一个小纸条给汤老师,我照做了,他没让我看。当天下午汤老师加了评注后在班上读出来时,我已敬佩不已!因为昔日在一起玩的“狗肉朋友”,想不到遇到情况后竟有如此文笔。我想,以后与巫传智在一起多了一个话题,文笔之切磋。就是一个突发情况竟会使一个学习状态较差的同学,也能写出一篇发自内心的检讨书,这份令我敬佩的检讨书,也在汤老师的博客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我并不喜欢写作,但我爱事理,当你将学过的字词发挥在事理上时,一份写作诞生了,也许是汤老师说的那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以上则是我对身边的人汤老师的描述及对事理的观察。
教育叙事为谁写?
在学校里,教师关心的问题是“怎么写?”、“研究什么?”、“为谁写?”、“是集中于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主要目的和价值。带着一个初中班主任的权力粗暴点说话,这种书写如果无涉于我们班级眼下的生活,那些文字的意义价值空洞而有限,仅起到客观标兵自我,技术能力个人,学术等弟个人的目的和价值。也许我的看法,跟目前的学术存在和文化样态没有一点商榷的余地,但我还是要坚持自已的选择,诉求班级“民族志”的学校文化土壤。
在将要完成这个长篇叙事的时候,我就在设想,它相当于一篇报告文学?它相当于一项专业的研究,和哪些研究人讨论,谁真正兴趣?我可以把叙事当做说故事吗?我们的教育生活故事怎么影响到故事中的成员,可能才是最为重要的吗?我的言说,就是试图用文字,在对文字力量有不同感受的师生之间去表明生活本身的内涵,这可以理解为校本意义上的存在吗?
与众不同的是,本篇叙事,借助了另一个当事人的语言(文本),或可认为是一个学生在经验生活和语境后的独特表达,或通过语言把捉了一些事情中的行为意义、精神、观念、作用等等。我成为他者的同时,用“对待”使志成同学成为他者,试图显现的是“被说”、“彼此说”、“共同说”、“向自身说”,
如洪堡看来,语言是某种持续地每时每刻消逝着的东西。也或我们可能把书写当做一种木乃伊式的保存,但也只有这种保存,能便于别人在哪里寻求活生生的质,仿佛于活生生的活动能通过语言的“说”显现出一个学困生自身生活的精神和的思想的真实。
“生活的激烈”。从故事精采程度,理应是克服生活的冲突后的觉悟和道德、审美等的提升吗?切近学生的世界,是从“原始”(家庭)的文化状态朝着“文明”(社会)建设努力吗?教师的书写,可能还是有区别于一般人类学书写的。“身教”在学生的世界里,是那种向学之端吗?这其实不仅说成观念化,合法化,还冲突于“自然状态”中人(学生)的觉知吗?每一件叙事可以完成,每一个行动又在未完成之间,怎样才习惯成为学校文化享有的书写?以及标符我们生活的幸福?这可能是教师需要基于生活本身和学校文化的内在冲突而做出思考和行动的。
成稿的体会
一个班级里的学困生,能用2500字主动来写我和我们。这是我从教三十年中不曾有过的事。也许你会指指点点地说这说那,但在我的眼里是场景和经历的浮现,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尽说的生活,但被一个学生感受到,以至于壮胆舞动了他并不擅长的笔。
身边“有才”的教师多着,但漠然的文化生态,我敢料想一个身边的人为我和我们写2500字吗?当然,我相信,关健的人为你写二个字都会决定你的命运,犯不着写那么多。但那样还是无力表明这段有我和我们的生活。
用“汤老师”为题,其实看得出,他并不仅仅像我表明,还要对这个804班说话,通过说,来表明他的存在。
我回应什么?对待文本中的事情,不正是教师需要做叙事研究吗?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育教学生活质量吗?那不如针对804班的生活质量去谋求和行动。那就从鼓励和解读学困生志成来要求吧,写了一周的“对待”可以因为是这个;全文下周张贴在教室里,必然引起文中事件当事人的不同关注和议论,“志成下一年的表现”很可能成为焦点,其他同学怎样对待志成的困境,又怎样在各自的困境间相互辅助,这是我期待的,未能预料的“最后一年初三生活”。所以,我极力顺着志成的自然段一一联动,以表明班主任着想到的东西,寄希望四班的生活能产生惊奇,或惊奇不断。
这样成文并用文(用文字在班级场中建设班级文化),可看做“教育叙事研究”的途径和方式吗?所以,夹杂着很多对“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悬疑和设问。这是我需要请专门思考怎样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学者们回答的。我做了,仅能的部分,专业的部分、不足的部分是什么?也是我今后需要对待的。但这一切都面对事情本身,哪些是我们教师可能解决和产生作用的问题?哪些又是可以无中生有,表明了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有”特质的生活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