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博览 ——为《教师博览》创刊20周年而作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中国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教师博览》20岁了。应该为他举行一个“成人礼”了。 当他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孩童,洋溢着勃勃的成长的气息。 由于喜欢这种气息,我把自己关于理想教育的一组文章,交给了他首发。那个时候,在文摘性质的期刊发原创文章,还不多见。从《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到《中国教育缺什么》《我心中的理想体育》《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等,《教师博览》连续发表了我十余篇文章,我也因此与他结为忘年交。 记得在他10周岁庆生的时候,薛农基兄将10年期间发表的优秀作品汇编成《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一书,邀请我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我在这篇题为《教师的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丽》的序言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满足的情况,教师也是如此。而且,这两个世界又是互相影响的。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爱心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的世界,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而他也让我们有着新的期待和惊喜,不断成长着。后来,他创办了原创版,我又继续为他撰写了《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在江西师范大学的讲演》《一朵玫瑰的蓝色新生》等文章。而我在媒体上的一些重要言论,如《教育改革的三大看点》《危险“校车”悄悄驶来》《教师成长,情感素质不可或缺》等,也都先后被文摘版第一时间刊发。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彼此关注、彼此欣赏,为对方喝彩,为对方加油,一刻也没有停歇。 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着田野的气息、泥土的芳香。他是那样贴近教师,教师的课堂内外、油盐酱醋,教师的婚姻爱情、人际交往,教师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他的关怀之中。 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身上呈现着理论的锐利、思考的光芒。他是那样敏锐,中国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教育的发展动向,他都努力地把握,及时与一线教师分享。 教师是需要博览的。我们今天在教育上发生的碰撞,在以前其实大多已经发生过。我们教室里正在进行的磨合,在别人的教室里大多已经进行过。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在其他国家里大多也曾经出现过。《教师博览》的使命,是帮助一线教师热爱阅读,成为博览教师。 作为他的忘年交,作为他的办刊顾问,在为他的成人礼庆贺、祝福的同时,也真诚地期待他更好更快地成长。希望在他而立之年的时候,我能够看到他更加光彩照人的英姿,用新知去培育年轻的一代,用激情去点燃未来的英才。
我与《教师博览》 四川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李镇西
我第一次见到这本杂志是在2000年秋天,那时我刚到苏州大学读博士。在导师朱永新的办公室,我看到这本外观朴素的教育文摘类杂志。随便翻了翻,便感到了它独特的风格——一篇篇文章短小精悍却观点鲜明,文风朴实而又视野开阔;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前瞻,又有紧贴大地的校园气息。《教师博览》很快吸引了我。 后来,该刊编辑部薛农基老师向我约稿,我便寄去了一篇刚刚写好的《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发表在《教师博览》2001年第3期。我在文中把自己十八年的教育经历分为三个阶段:教育浪漫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教育理想主义。这是我第一篇全面回顾总结我教育历程的文字。因为《教师博览》的影响,我这篇文章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后来有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写关于我的论文,都从这篇文章中找“第一手资料”。 我在《教师博览》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是2001年第8期上的《与书为友》。我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后说:“是的,阅读,不停地阅读,现在是我精神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最美丽的风景,也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教师博览》目录的上方一直印着两句话:“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服务。”而“服务”的路径便是倡导读书,即“博览”。我以这篇文章表达对《教师博览》办刊理念的认同与支持。 2001年11月,《教师博览》又发表了我的《中国呼唤教育家》。面对当代中国对教育家的呼唤,我提出了真正教育家的四个标准:第一,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第二,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第三,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第四,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文章发表后,我收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表示支持或提出商榷。我知道,我的观点再一次凭借《教师博览》的影响而产生较大反响。 从那以后到现在,十三年来,我在《教师博览》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教育,把童年还给童年》《做最好的老师》《师德新思考》《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你还可以更幸福》《浮躁种种》……有的文章是我直接投给《教师博览》的,而有的则是先在其他报刊上发表后再由《教师博览》转载。坦率地说,这么多年来,我当然不只是在《教师博览》上发表文章,但因为《教师博览》在一线普通教师中的口碑,我特别愿意把文章投寄给《教师博览》,而每次接到该刊的约稿,我总是倍感荣幸。 十多年来,我不但是《教师博览》的读者和作者,还是它的义务推销者。我曾经在学校为每位教师订了一份《教师博览》,让老师们以《教师博览》为“捷径”开阔视野,拓展胸襟。每次在外面讲学谈到读书这个话题时,我总要向老师们推荐《教师博览》。 《教师博览》杂志并没有委托我做广告,但我觉得它是值得广而告之的。在当今眼花缭乱的杂志中,《教师博览》的品位是显而易见的。它朴素而不花哨,从不以先声夺人的炒作或华而不实的包装来“抢眼球”,而是以言之有物的文风和俯身服务的真诚赢得读者。它有理论深度但不装腔作势,它紧贴教育教学的实际,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给老师们以思想的启迪。它正直而有风骨,直面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凛然正气,扬清激浊。它不媚俗,不以廉价的所谓“理解”迎合教师队伍中某些消极言论甚至错误观点,而是旗帜鲜明地传递正能量。它不唯“名”,发稿不只盯着那些所谓“名家”“大家”,而是向所有普通老师敞开胸怀——后来《教师博览》还专门出版了“原创版”,里面绝大多数文章都来自一线普通老师之手。它不拜金,不冠冕堂皇地搞什么“论文大赛”“十佳评比”以牟取不义之暴利;更让我多少有些惊讶的是,《教师博览》很少有商业广告,却长期在“原创版”封三免费为普通教师刊载优秀的摄影或绘画作品……这样的杂志,有风骨,有良知,有品位,有营养,真正是属于教师自己的,我当然要为它义务做宣传了。 因为确实太忙,我现在几乎谢绝了所有约稿。但那天薛农基老师请我为该刊20周年刊庆写一篇文章时,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对《教师博览》一直怀有感激之情,早就应该为它做点什么了。为了写这篇短文,我昨晚上爬上梯子从书橱的最高层一本一本地找出发表过我文章的《教师博览》,数了数,居然有三十四本,堆叠起来,蔚为壮观。我仔细看了看每本《教师博览》目录上我的文章标题,发现了一个巧合——这几十篇本各自独立的教育文章,因为《教师博览》的罗列,便勾画出了十多年来我教育思考的发展脉络。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是,至少我接触《教师博览》的十三年来,它竟然一直没变:开本没变,纸张没变,连封面的风格都几乎没变——四个“教师博览”红色大字一直在左上方,还有封二的内容也没变——一直是“教育人物”,一期又一期地推出一位位来自讲台的教育者……这个发现让我对《教师博览》又多一份感动和敬意。 其实,《教师博览》一直保持它的“变”与“不变”。变的是紧随时代的新锐思想,不变的是它素雅的外观、质朴的文风和永远为一线教师服务的心。
教师:最具教育家潜质的群体 ——写在《教师博览》创刊20周年之际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未来教育家》总编辑 ○刘堂江
《教师博览》20周岁了,玉树临风,英姿勃发。20年前,《教师博览》以其独特的文化雨露,滋润着广大教师读者,引领、扶持着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健步前行。 在《教师博览》2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很愿意与读者朋友分享一个话题是:教师——最具教育家潜质的群体。 著名教育家敢峰先生说:“教育家从教师中结晶析出。”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校长说:“课堂里诞生教育家。”虽然他们表述的言词各异,但内涵实质相同,即是说:教育家从教师行列中走出来;教育家的主体,就存在于教师的出类拔萃者之中。 纵观中外古今,大凡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当过老师、教过学,经过“传道、授业、解惑”历练的:孔子老先生当年坐在杏坛上“因材施教”的情景,我们可以让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斯霞老师从17岁当教师起,直到90高龄还没有离开课堂;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也是17岁初为人师,从教书讲台步入教育家殿堂的;更巧的是,苏霞姆林斯基竟然也是17岁开始从教,终身坚守教师(校长)职业。还有苏格拉底、夸美纽斯等,均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我以为,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三大教育家潜质。 一、实践。一切理论皆源于实践,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的“教育理论家”,很难是大众心目中公认的教育家。真正的教育思想,必须依托于实践的土壤。教育家成长,必须深深植根于教育实践的沃土。而教师恰恰处于实践第一线,每天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最容易发现教育中的问题,最迫切探寻解决的办法,最善于提炼规律性的理念,最富于教育实践经验。这种身在其中的实践,不是做点调研、听几节课所能替代的。实践是源头活水,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班主任,在实践中生成了自己的教育价值观,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生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真正的教育家,应该更多地产生于他们中间。 二、热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家的首要条件。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除了责任以外,还会产生真挚的、深厚的师生情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真爱,是大爱,是神圣的爱,有时甚至胜于爱自己的孩子。正如李希贵校长所描述的:“每颗心灵的颤动,每一朵智慧之花的绽放,每一次从混沌到启蒙,都显现和证明了老师们的崇高与伟大。是他们的精心呵护,是他们的温暖搀扶,是他们的热切期待,是他们的巧妙点拨,是他们的大度包容,那一个个蓓蕾才能嫣然绽放,那一株株幼苗才能迎风生长。”说教师是世界上最爱学生的一个群体,恐怕是恰如其分的吧! 三、坚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甚至终身为教育事业奋斗,是教育家的又一重要条件。教师职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只要喜欢,一般就干一辈子了。哲人云,一个人一辈子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会围着他转;一个人一辈子围着全世界转,到头来全世界都会抛弃他。于是,职业坚守又成了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先天优势。 有教师问:“我能成为教育家吗?”敢峰先生回答:“为什么不能呢?古人早就说过了:‘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过,这个问题谈到底,只能由你自己回答。别人的回答只是激励,回答这个问题最权威的人是你自己,你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你的教育抱负、品格和情怀,你的学习和努力,你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业绩,以及愿不愿意终生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朋友们,点燃教育家成长的激情,放飞教育家成长的梦想吧!
从特色到品牌,从美誉度到影响力 ——祝贺《教师博览》创刊20周年 马建强
十年前,我曾为数以百计的中国教育报刊中竟有一本《教师博览》这样关注教师职业生态、情感世界、人文际遇、生命状况、“目中有人、心中有爱”的好刊物而感动,专门以《关注教师职业生活 体现教师生命关怀》为题写过一篇文章,祝贺《教师博览》创刊十周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转眼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而今《教师博览》已经创刊二十周年。我很荣幸,这些年来我一直是《教师博览》的读者,偶尔也曾是《教师博览》的作者,因为读者、作者的原因,我更熟知《教师博览》的每一位编者,熟知《教师博览》的一些作者、好多读者。有人形容夫妻关系有“七年之痒”的说法,而我与《教师博览》差不多二十年了,因为她“倔强如初、沉吟至今”,因为她“博而不浅、综而不滥、专而不涩”,大有“白首如新、揭盖如旧”之感。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二十年来,《教师博览》坚守“从教师的角度看世界,以社会的眼光看教育”的办刊立场,坚持“为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服务,为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服务”的“双为”办刊方针,坚定“点亮教育智慧,陪伴教师成长”的办刊方向,伴随着艰难变革中的中国教育、负重前行中的中国教师,不离不弃,不急不躁,亦步亦趋,若即若离,责任自当,谦卑自牧,赤忱自守,于无声时听惊雷,于铅华处见素颜,虽居江西一隅,却闻名遐迩,蔚为全国名刊,在办刊特色上赢得了体制上下、教育内外的普遍尊敬,在办刊效益上获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在办刊质量上取得了专家叫好、读者叫座的难得双赢。我曾做过几年乡村教师,也曾做过多年刊物编辑,作为读者,作为同行,我都深深为《教师博览》所折服,因为我知道这背后他们的定力、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气。 还记得最初接触《教师博览》的情况:我有一位中学同学,名叫张志隽,小时患小儿麻痹,走路一瘸一拐,父亲也早逝,家境很困难,但他自尊自强,成绩一直优秀。但考大学时,几次却都因残疾而不被录取。他没有放弃,屡败屡战,终于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最后被录取到一所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农村教书,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读书的他,教学成绩不凡,后来他被调进县城教书,一时成为我们同学中的骄傲。一次同学聚会,他偶然提到他一直自费订阅《教师博览》,觉得这本刊物办得很有特色。那时我也编刊物,我知道在所有读者中,教师这个群体是比较难侍候的:因为教师是职业教书人,也是专业读书人,读书既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学习,更是他们的生活。教师最不缺的就是书报刊了,铺天盖地的教参、教辅、练习册、考卷让他们烦不胜烦,千刊一面的教育类报刊让他们食多无味。我做老师的时候,最初每年都有一定的书报费,但老师们要么不知道订什么报刊,要么就专门订广播电视报之类,后来学校竟然采纳教师们的意见,干脆就把书报费算入工资里省得心烦:教师们要看书,就自己去图书馆阅览室去看吧。这种情况在十多年前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非常普遍。但一本来自江西的《教师博览》,竟赢得了江苏一位基层教师的自费订阅,我很兴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对《教师博览》进行了研究。正如该刊主编薛农基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常常是“对很多别人很在乎的事不在乎,对很多别人很不在乎的事很在乎”,于是《教师博览》就成了一本不关乎空洞玄乎的教育理论、不关乎勉为其难的学科论文、不关乎具体琐碎的教学技巧、不关乎提高成绩的考试秘籍的一本纯粹的刊物——她关注教师的出发归来,她关注教师的白天黑夜,她关注教师的生存际遇,她关注教师的思考价值,她关注教师的人文意义,她关注教师的内心力量,她关注教师的呼吸心跳。常言说得好,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可是士子出身,士为知己者死,士为悦己者容,果然《教师博览》很快赢得了一线教师的喜爱。这也让我认识到当代中国教师,要想赢得社会尊敬、获得自我发展、实现教育价值,一定要具定力、要能沉思、要有情怀、要敢担当。 我注意到最初《教师博览》是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她在有着完整强大的系统发行网络的本省,一开始并不夺目也不突出,而是在苏、浙、沪率先赢得了自费订阅的第一桶金。大家稍加了解即可知晓,早期《教师博览》的作者中,差不多就是苏、浙、沪等地后来那些名校长名教师包括特级教师的后备名单大全,而《教师博览》这本刊物,那更是苏、浙、沪这些教育相对发达地区追求个人发展、致力专业成长的教师们的教育营养餐。从这个角度说来,在《教师博览》的第一个十年,那是耐住了寂寞赢得了赞誉,选择了人文关怀赢得了办刊特色。第二个十年,《教师博览》在办好刊物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刊物生存空间,比如举办年度性征文,举办读者作者联谊会,承办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并适时将期刊的优秀文章积集出版打通书刊界线培育更大的读者市场,适时开通网站论坛实行开门办刊赢得了稳定优质的作者资源等等。第二个十年,《教师博览》在期刊品牌化、市场化上实现了突破,目前《教师博览》已经拥有三刊,即文摘版、原创版和科研版,放大了期刊品牌效应,细化了期刊作者定位,丰富了读者阅读层面,满足了市场多元需求。 《教师博览》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我期待她的下一个十年能够在现有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把文摘版办成教师们了解世界关注社会的更大更新的窗口,把原创版办成教师们展示真实鲜活生态的更好更宽的平台,把科研版办成教师们开展教科研致力专业成长的更高更优的阵地,从而完成期刊从特色到品牌、从美誉度到影响力的二次跨越式发展,为这个时代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祝福,我关注,我更期待。 (作者为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长、编审、教授)
就愿做个“博览人” ■谢 云
南昌与我,一向没什么瓜葛——尽管那是著名的英雄城,而且有王勃的“滕王阁”。但是我在遥远的四川,“蜀道难”的隔阻,让我很少决心外出。但是,《教师博览》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切,都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2007年初,我的一篇文章《关注有思想的教师》,在文摘版刊发,而且排在前三,很显眼。在文摘为主的刊物上发表原创文字,不容易。普通教师,跑到那样重要的位置,更不容易——当年9月,为刊物订阅事宜,与薛农基主编通电话时,他这样告诉我。他说,因为那篇文章,对我很有印象。薛的声音,平和,温暖,隔着数千里距离,仍让人感觉踏实。 后来,还在文摘版发过些文字,主要是在“征文”里——“博览”的最大特色,一年一个主题征文,不交费用,反倒真正有奖,不容易——2008年第5期,我写当年一位老师的文字发表,印象特别深。因为,第一,收到刊物时,正值“5.12”地震期间,编辑曾在QQ里致以问候和祝福;第二,那篇文章,让我得到了价值1000元的图书奖励。 领奖是在当年11月,但是显然,我坐28小时火车去南昌,并非去搬那些图书,而是去赴《教师博览》的约——创刊15年后,他们准备办“原创版”,计划先期开一个重点作者会,征集意见和建议。感谢薛主编的赏识和信任,曾就“原创版”的构想和规划,征询过我的意见。我斗胆建议,除计划中的作者会外,再加专家报告,小会套大会,既能扩大影响,又能略有回补。他们采纳了,并特许我带几名“知行社”成员前往。 金秋时节的那次远行,现在回想起,依然觉得开心和激动——编辑部对我们,给予了热情的接待。那种热情,是带着老区的温暖、诚恳和质朴。 更重要的是,那次出行,让我遇见了张文质、肖川、刘铁芳诸位先生,还跟许锡良、傅国涌、茅卫东等人挂上了号。 可以说,那次南昌之行,影响和改变了我的人生——此前,我虽身为教师,是教研员,但对教育的关注,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但从那以后,我给自己的定位就一直是:教育观察者、思考者、行动者——对这三者的努力践行,让我成为今天的样子。 对编辑部的感激之情,一直存念在心,也努力体现在行。除写稿、投稿外,也宣传、广告,偶尔,还会在QQ上,跟编辑交换感受和意见。当然,主要是围绕着新生的原创版。 2009年,我应邀再去江西,参加在井冈山举行的重点作者笔会。说实话,对去过的地方,我一向难有激情,但是若那里有美好的人(我喜欢简称为“美人”),我会毫不犹豫地一去再去。“再去”让我与《教师博览》的关系更近了一层:蒙心田先生的信任和委托,在“作者”之余,我干起了“编者”的营生——2010年,原创版全新改版,我也成了“博览人”中的一员:做了一年兼职编辑,既为刊物每月选稿、荐稿,也开始做些大型专题策划。 “公开课:枷锁?光环?”、“安静地走开,还是勇敢地留下来”、“唤醒教师沉睡的心灵”、“他们就是中国教育的未来”、“推动阅读的手,就是推动未来的手”、“在教师共同体中激情成长”、“重建教师的尊严”、“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之路”、“课堂:一个人的变革与坚守”——此时,再次浏览这些专题,仍感到激动和欣慰:这些,都是我认为当今教育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当我审视和梳理,说出自己的看法时,我感觉美好;当这样的问题和表达,通过“博览”的影响和推广,被更多人关注到,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我感觉更美好;通过这些专题策划,有不少教师成为“博览”的作者,甚至是重要作者,我感觉特别美好。 说实话,“专题”是非常累人的。每做一个策划,从选题到方案,从约稿到统稿,从与心田先生商议,到跟作者讨论,再到最终改稿、定稿,耗心、耗神、耗时间。但是,因为有着这种种美好,因为是给“博览”做事,所以付出再多努力,我也心甘情愿,不计回报,因为,我喜欢这个刊物,无论是“面向教师”的文摘版,还是“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的原创版,甚至,私下里,我也愿意以“博览人”自居。 作为“自家人”,“博览”也曾不遗余力地推举我。我曾多次参加刊物举办的笔会,2010年,又成了原创版的首批签约作者。2011年底,初步完成“禅里的教育”时,我曾将部分篇什发给心田先生分享,没想到,他立即敲定,要在来年的原创版上给我开专栏,以“禅学与教育”为名,每期一篇。这样的举措,对任何一个作者来说,都算得天大的好事,而这样的好事,居然在2013年再次延续,该算是怎样的褒赏和奖掖呢? 而我知道,这样的褒赏和奖掖,其实并非只对我这样的所谓“重点作者”——心田先生曾跟我说,刊物要更多地发现和培养新作者,以保证刊物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他说,一个普通教师,可能会因为一篇文章的发表,而影响和改变他的教育面目和教育生活。多年以后,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当他发现自己曾经与一本叫《教师博览》的刊物,有过深切的联系,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尽管隔着遥远的时空,但我能够想象他的语气和神情,能够感受他的情怀和担当——这其实也是《教师博览》的情怀和担当。在林林总总的教育刊物中,有这种情怀和担当的,不多,所以,我敬重于这本刊物为教育所做的努力,并以自己能够效力于这本刊物而自豪。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十六年前的一次获奖 ■魏振强
1997年的暑假,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去省城拜访一位朋友。在那玩了几天后,我们坐火车返回。下了火车,已近午夜。一进家门,就听到电话铃声大作,我奔过去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您好!是魏振强老师吗?”我说“是的”。那女士笑了:“魏老师,我这两天找您找得好辛苦……” 接下来,女士告诉我,她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万家灯火”栏目的一位编导,他们准备在教师节来临前做一期节目,大意是围绕一个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而她恰好从《教师博览》上看到了我的一篇文章,很感动,想请我做这期节目的嘉宾。我一听,脱口而出:“我长得太丑了,上电视很不合适。”但女编导不依不饶,说她找到我很不容易,先是通过我所在地区的宣传部,打听到我所在的学校,然后问到我家的号码,接连打了两天电话,都没人接,现在终于联系上了我,让我无论如何都要配合他们一下……她言辞恳切,而我也老老实实地说出了我的顾忌:一是我确实长得对不起观众,二是我本来就是个胆怯的人,面对镜头,可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女编导开始安慰我:长相好不好不是大问题,他们需要的是真情实感;面对镜头紧张也正常,他们会有办法让我放松的。她这么说,我就不好再推辞了,便说考虑一下。那编导说,那好啊,过两天她再打电话过来,并让我做好准备,尽量找一些过去的照片和课本作为采访时的“道具”。 放下电话,我在沙发上坐了很久——我这样子能上电视吗?而且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一家电视台!至于编导吩咐我找过去的照片和课本,我压根儿就没找,因为在穷苦少年时代,我几乎没照相,偶尔照的一两张照片也没有保存下来,而那些老课本之类的早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我跟妻子说了我的顾虑,七岁的女儿在旁边说:“爸爸,你还上电视?长得太丑了,要让人家骂的!”童言无忌,但实在。也就是她的这句话让我下定了决心。 又过了一天,女编导的电话来了。这回我在礼貌地强调我的种种困难之后,也坚决地表达了我的想法:千万别找我了,赶紧物色合适的人吧。那编导听我心意已决,也就没再为难我了。 央视那一期的教师节特别节目我后来特意留心了一下,嘉宾是余秋雨先生。余先生深情地回忆他昔日的老师,令人动容,而余先生的学识和儒雅更让我自惭形秽,我在心里也为自己的“明智”感到侥幸。 现在我要说说那位编导提到的文章了,它是我在《教师博览》举办的征文中的参赛作品《那一夜,刻骨铭心》,发在1997年第1期的《教师博览》杂志上,后来被评为三等奖,时任编辑薛农基老师给我亲笔写了封信,对我的热心鼓励,让我至今想起来还心存温暖。 央视的“万家灯火”栏目后来取消了,而我也改行从事文字工作。十多年前,我去新单位自荐时,就曾带着刊有我文章的《教师博览》杂志,还有获奖证书。我虽然离开了教师岗位,但我至今还常常写与教育有关的文字,偶尔也有被《教师博览》转载的,比如《老师的腰围》。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晚报》副刊部)
我与《教师博览》的情缘 ■庄华涛
遇上《教师博览》,仅仅只有三年时光。这三年《教师博览》的相伴,让我有着太多美好的回忆。 那是2010年,我偶尔在朋友处见到一期《教师博览》,一读之下,感觉非常清新。记得那期中编发了一篇闫学老师的《中小学教研,为何热不起来》,读过以后我感觉闫老师只叙述了教研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对教师内心存在的对教研认可度所存在的问题没有涉及。因而,回家之后,我壮着胆给编辑部发去了一个“读者反馈”,谈了自己阅读过后认为需要补充的一点看法。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份普通的读者来信,编辑部居然编辑刊发了。那,应该是我开始教育写作时为数不多的正式发表的文字,内心的那种激动可想而知了。 2010年末,出于对《教师博览》第一印象,当邮局开始征订杂志时,我选择订阅了《教师博览》的原创版与文摘版。拿到刊物后我发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每期的杂志都是那样极具可读性。原创版,更倾向于普通教师的生活。一篇篇文字中,可以看出普通教师的教育追求与苦乐生活;文摘版,更倾向于大视野、大命题,其间不光有教育,更有作为教师需要了解的一些深度思考。自此,《教师博览》成了我每年都必订的刊物。 慢慢地,随着《教师博览》的滋养,我的思维方式与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视野也愈加开阔了。于这样的阅读中,我看到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明白了教育对于学生、自己乃至社会的意义,也懂得了成就学生的同时其实也是完善自我……当有了一定的感受时,我已经不满足自己仅仅是个读者了,也开始撰写属于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三年来,我在《教师博览》发表了《转变》《教育不是“复制”“粘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园子》《有一种救赎叫写作》等文章。 最让我记忆深刻让我感动的是,那次,为了《教育不是“复制”“粘贴”》一文的修改,在临近春节时,编辑仍打来电话,给予很多指点。放下电话后,内心的那份温暖,直至今日都让我牢记。 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2011年底我成为《教师博览》的签约作者。这份快乐来得太过于意外,以至于见到那份通知时,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如我这样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居然可以获得这样的认可,与众多的教育名家一样成为“签约作者”,内心的感动也就不难理解了。也正因为这样的鼓励,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写好自己的文字,因为,从此我也算是半个“博览人”。 在与同为教师的朋友交流时,我总爱提起《教师博览》。不是借《教师博览》签约作者的身份标榜自己,而是实实在在想让更多人接触这份杂志,从而让《教师博览》能够如同影响我一般,影响更多人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态度。也许,每多影响一个教师,就是影响一个班的教育,影响好多个家庭的希望。 回想有《教师博览》陪伴走过的路,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份优秀杂志真可以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她能滋养一个个普通教师的灵魂,提升一个个普通教师的理念,树立一个个普通教师的教育理想。 因而,在内心,我也有着一份最真挚的祝愿——祝愿《教师博览》的明日更美好,更辉煌。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学校小学部)
从忠实读者到签约作者 ■翁还童
我是在最基层的教学点发现《教师博览》的。那时,我在小城机关工作,小妹在一个村教学点任代课教师。这个山村在庐山西海边上,名字叫做棠下。春节我回到山村,小妹的书橱里摆了几本刚刚创刊的《教师博览》,我翻阅后,就有故友重逢的喜悦。刊物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小妹也对这本杂志津津乐道,精心收藏。那几年,杂志的封三上每期登一首流行歌曲,小妹就用这些歌曲来上音乐课。思想决定刊物的高度,文化决定刊物的品位,它以“博、新、深、精、趣”为办刊宗旨,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刊特色。我们讲做人要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教师博览》正是以自己独特的人文本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及高雅的思想趣味立于全国优秀期刊之林。记得2003年7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给《教师博览》创刊10周年写的贺信,评价它“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品位高雅,风格清新,深受全国广大教师欢迎”。从最底层的代课教师到最高层的教育部长,大家对《教师博览》的评价是这样的好。 从那时开始,我每年自费订阅《教师博览》,并想办法补齐了创刊初期的几期,我订阅报刊比较多,以文学为重。但二十年来一直坚持订阅的只有这本《教师博览》,并每年装订成册,成为书架上的珍品。2009年,《教师博览》原创版创刊后,我又毫不犹豫地把它作为新的必订刊物。《教师博览》追求卓越品质,文摘版已办成独一无二,原创版也果然办出品位。在这里,我认识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大家,不仅可以看到朱永新、杨东平、肖川、刘铁芳等专家学者对教育的思考,而且展示管建刚、窦桂梅、谢云等一批新秀的教育实践。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像器皿般只有一定的用途。我长期阅读《教师博览》,觉得它就是期刊中的君子,它不是用来给人解决某些专门问题的,而是给人打下人文底色的,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师博览》创刊时,我还是个文学青年。其后,我在《中国妇女报》《中国教师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过许多作品,并于2006年结集出版,我也成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我的创作成长历程大致也就是做《教师博览》忠实读者的这20年,虽然发表不少作品,也出版了散文集《无人喝彩》,但我心底一直有一个私密的心愿,那就是自己的文章可以发表在《教师博览》上。原来它只有文摘版,自己知道很难,因为要有读者的推荐,还要入得了编辑的法眼。原创版创刊后,我看到了希望,仔细研究它栏目的风格,觉得有合适的作品就可以先寄给它。2011年底,写成《我的读书生活》一文,投寄给原创版,刊发在2012年的第5期的“书话”栏目中,我终于实现多年的夙愿。同年10月,我的散文《多少回梦里到二团》又刊发在2013年第1期的“文苑”栏中,与我非常崇拜的作家陈世旭、张丽钧等先生的大作放在一起,这真是莫大的荣幸。《教师博览》2013年第6期公布了“本刊第三批签约作者名录”,我的名字亦忝列其中,真是受宠若惊。 作为一个读者,我对于《教师博览》的评价有四句话,那就是:唱响曲子,守住位子,培养苗子,结出果子。《教师博览》始终坚守高雅文化品位,推出一批教育大家,推出一批教育新人,广结善缘,成果丰硕,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杂志。 回顾二十年来与《教师博览》的相识相知,心里满满的。《诗经》有说“既饱以德”,就是这个样子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武宁县教育局 )
《教师博览》,我因你而美丽 ■黄丽娟
邂逅一本好书,如同在春暖花开的园子里,邂逅一个人,拈花微笑,眼波流转,岁月安然。遇见《教师博览》的时候,我正是如此。 那一年,学校搬迁扩建,新建了好多专用教室,其中就有宽大明亮的教师阅览室。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散发着木质的清香,一本本崭新的杂志,加上新来的图书管理员甜美的笑容,常常令我流连忘返。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照例在书架上寻找自己喜爱的杂志。突然,“教师博览”四个鲜红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心一喜,轻轻翻开书页,不读不知道,一读真奇妙。那个下午,我就心意宁静地坐在阅览室窗前,一字一句地品咂着。阳光像片片轻柔的羽毛,偶尔在书页上起舞。我的心在字里行间快乐地游走。那一种感觉真好,直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可以这么说,《教师博览》就像一泓蕴涵无限生机的清泉,给一个麻木与倦怠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滋养,而我就像一只迷途知返的羔羊,涉水而来,尝到了清新可口的嫩草。 从此,每次去阅览室,我第一眼总要去找《教师博览》。如果哪一天被同事借走了,我会很失落,虽然过一两天,就又能读到它。有一次,我偷偷跟图书管理员说,杂志一到先替我“藏”起来,等我看好了再出借。图书管理员笑我有私心,可看我真的如此爱不释手,便善心大发,答应替我“私藏”。于是,在她的“掩护”下,我如愿以偿,每一次都率先读到了《教师博览》。这件事我一直未对任何人说起,虽然好读书没有错,但毕竟做了一件对不起大家的事呢。 人相处久了,便会生出越来越亲近的感情。读书也一样。我不再满足于去阅览室借阅《教师博览》了,我开始自己订阅。从此,期盼杂志的到来便成了我每个月的必修课。每次从收发员手中接过杂志,我都要闻一闻那油墨的清香。我也不急着翻阅,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杂志抱在怀里,生怕弄卷了任何一个书角。等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我才打开杂志,津津有味地开始阅读。当然,我还可以一边读,一边圈圈画画,因为,它完完全全属于我。这样的一种读书快感,不知道你体验过没有? 然而,几年前,我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渐渐与《教师博览》分了手。诚然,我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每次想起那本曾经带给我阅读快乐、洗涤我心灵尘埃的《教师博览》,就会有些许惆怅。因为,《教师博览》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发人深省的文章曾让我这个匆忙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过客渐渐“慢”下脚步,让我重新找回到应有的从容、优雅、耐心与宽容,令我与诗意的教育生活美丽相逢。 很偶然地认识了一个博友,他是《教师博览》的第二批签约作者。在他的激励和引领下,我重新鼓起勇气,又牵起了《教师博览》温暖的大手。我开始积极撰写文章,向《教师博览》投稿。很幸运,《教师博览》向我敞开了大门,我的3篇文章被录用,而且还成了它的第三批签约作者。 感谢《教师博览》,让我的阅读和写作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感谢《教师博览》,让我忘却诱惑和干扰,忘却浮华和躁动,始终守住一颗纯净的心;感谢《教师博览》,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平实与安宁、温暖与喜悦。《教师博览》,我因你而美丽。未来的路,我们还要一起走!在《教师博览》创刊20周年之际,让我送上一句最真挚的祝福吧:“祝《教师博览》的未来越来越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与《教师博览》同行,享受成长的快乐 ■刘 波
从读刊到读人 我真正开始阅读《教师博览》实在2007年,当时我正处于“学科阅读”向“开放阅读”的转型期。2007年1月,我在学校阅览室翻阅了几期的《教师博览》后,就有找到一种知音的感觉。于是,我马上补订了2007年的《教师博览》,从此以后第一时间与她亲密接触了。 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博览》原创版创刊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我见到了《教师博览》的全体编辑,并结识了傅国涌、张文质、刘铁芳等名家以及张璧宏、常作印等优秀的校长和教师。 2010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博览》的重点作者会,再一次见到了这些编辑,这样,见到他们就更有感觉了。看了精美的《教师博览》的文章,又能与编出这些美文的编辑认识,这样读起文章来就有一种生命在场的感觉,岂不快哉!当然,这次重点作者会,我还结识了不少教育界的优秀同行。会后,我建了“仁爱群英读书群”,把《教师博览》的全体编辑和通过参与《教师博览》活动结识的一些优秀同行邀请进来,让他们成为促进我们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外援”。 从读者到作者 2007年以来,我一直把《教师博览》作为自己自费订阅的专业刊物。从此以后,每月收到的《教师博览》就是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2007年5月,我在文摘版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教师心理自我调节的文章《学会自我调节,享受美好人生》。2010年9月,我在原创版上发表文章《教师补充心理营养要像呼吸一样自然》。2010年,文摘版开展了“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活动。这项征文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育阅读行为进行了很好的反思。我觉得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对我的教育阅读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于是,我结合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中的“教育人生”的观点,写下了《在“教育阅读”中完美“教育人生”》,参与了本次征文活动。很幸运,我的文章获得了本次征文比赛的一等奖。 近年来,我校在推进教师读书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于是,我结合学校的相关做法写了一篇《让教师爱读书也不难》的文章向《教师博览》原创版投稿。没想到,编辑部还专门配发了编者按,发在在2011年第11期。可见,《教师博览》对于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是不遗余力的。 从喜爱到推广 好东西不能自己独享,自从与《教师博览》同行后,我就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让同事分享的感觉。2007年10月订阅2008年的专业刊物时,作为学校这项工作负责人的我,自然就把《教师博览》重点推荐给了教师。以前,我校教师在专业刊物的阅读上也存在着只读“学科专业”刊物的局限性,比如在2007年以前每年只有一两个人订阅《教师博览》。2008年,全校就有20人订阅《教师博览》。2009年《教师博览》原创版一创刊,我校就有10多名教师订阅。近年来,《教师博览》一直是我校教师自费订阅数量最多的综合教育类刊物。 现在,我校教师也积极参与《教师博览》组织的活动。近两年来,除我自己外,我校另有几篇青年教师的文章在《教师博览》原创版发表,其中两篇分别获征文二、三等奖。在我校,很多教师在《教师博览》的滋养下成长得更快。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