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环境下集体教研的一点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21: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环境下集体教研的一点尝试


马志响


传统的集体教研一般是一种集会式的群体研讨。在这个群体研讨中,常常是“石本无火,相激而生灵光”。人们在这种情境中,直面交流、感染和熏陶,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倡导情境教学,为什么不能把这种集会也看成一个情境教研呢?面对面地交流、研讨能够生发出一种准确、迅速、机敏的直觉判断力,增强自我的即时的辩论水平、应变水平。集会教研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成就感。人们在文化磁场中彼此的思想得以碰撞、吸引、吸纳、融合、生发、创新,在砥砺中进步、成长、明晰……人的精神主动性,思维的机智性得以彰显。很明显这种教研反馈及时、即时性强,没有操纵网络机器二次交流的被动,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境中我们的教研风格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发扬,教研的针对性,它的地区、学校、教师个人的特色也才能得以张扬。

我校教研是传统教研加网络教研。利用网络的便捷搜索把握鲜活的相关资料、材料,各自准备自己的“文件夹”。再利用集体教研对素材进行研讨、辩论、讲座,进行深度教研,深度加工、深度挖掘、再提炼、再创新。穿插着利用网络解疑难点,推波助澜,二者相辅相成、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达到教研的最佳化、最大化、最优化。我们吸纳借鉴网络教研的方法、经验,进行对校本教研的探索,但是辅助教研,是优势互补,不是代替传统教研。

再者,网络教研受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教育技术能力的差异、参与人数局限,达不到“普及化”、“大众化”。这些需要学校不遗余力为教师创造优质的上网教研条件,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每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人人能够共享网络优质资源,进行网络教研。另外,网络上思路庞杂,观点各异,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过滤处理,取其精髓,为我所用。如网络材料良莠不齐,跨度、难度差别很大,同时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有些不适应地情、校情,需要老师们严格筛选整合,加工处理,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自己地方特色“菜”来。进行网络在线教研时,甚或自己的这个领域这个学校的教研状况很多人不熟悉,只是凭兴趣参与,参与面就可想而知。再加上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及紧迫感、使命感,其不可掌控性也影响着教研的效果。这就需要借鉴传统教研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改善网络教研体系。

我校采用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位教师有一台指定的教学用电脑(学生机),教师按照自己的特点先在自己电脑上备好课,然后发到学校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上,大家通过网络进行共享,每周三、五是统一集体备课时间,为了增强教研的掌控性、实效性,每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持人、有中心发言人、有整理记录人、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或主题。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教参、教辅用书,通过网络搜索、“充电”等准备,做有书面说课发言材料,再以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切磋,观点交融,共提高、同发展。还打破了以本学科、本年级教师为主的教学研究,实行同学科跨年级、跨学科跨年级的主题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观摩听课,课后集体评议,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案例学习研究等,在此过程中随时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自我的学习,并将成果发在“共享”里,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济共享的格局。有效利用网络与传统教研这两条主线,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即“双线教研结构”,老师们感觉良好。传统教研的严谨性、规范性亦可以弥补网络教研的不可掌控性、松散性,可以这样说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的一条“高速公路”。

网络教研是另一种形式的“集体教研”,是现代科技带给现代人的财富。它既弥补传统教研的不足,是传统教研的臂膀,是传统教研的有效拓展,亦是对传统教研的优化,它使传统教研的绩效变大、增长、加强。这两种教研模式适当结合、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就会相得益彰,双向共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08:52 , Processed in 0.1033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