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新媒体发展:不进则退不快则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3 14:2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联网新媒体发展:不进则退不快则死来源:艾瑞网 作者: 2013-11-05

  2013年11月1日,第八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行。在“科技创享 变革未来”这一主题下,本届艾瑞峰会将汇集来自互联网、新经济、科技相关行业的前沿公司创新领袖,以科技创新的洞察思考,一同讨论行业热点话题,思考行业发展前景,与共识之士探讨未来之路,一起推动行业的变革发展。以下是互动话题“不进则退 or 不快则死”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进入互动环节,我们的互动环节主持人是天下网商的主编何总。首先有请参与讨论的嘉宾:映盛中国CEO谭运猛;亚洲户外传媒机构董事长黄淘;宁哲网络创始人周宁;风行网全国销售副总裁胡永荣;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
  何徐麒:因为时间关系,我直接进入第一个问题。从去年到今年,各位感觉新媒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还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黄淘:我觉得媒体本身就是社会化的媒体,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对内容的作用有一些差异,对内容的理解有一些差异。我觉得有一个概念,因为一直有很多人对什么是新媒体这个概念存在模糊的认识。什么是新媒体呢?不是新出现的媒体,要满足什么条件呢?第一个是传播方式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到今天还有大量媒体是传统媒体,就是单向传播,无法互动,填鸭式的传播,结果传播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包括现在还有很多互联网在延续把内容放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传播方式跟传统的电视、报纸没有区别,这样的媒体不是新媒体,这是第一个必须要具备的。
  第二个,媒体必须要有受众,如果你的受众没有持续的,没有一定规模的受众量,这样也不称之为新媒体。因为我们现在的受众是快速的及时的游走,今天来了有可能明天不来,受众量不断萎缩就没有意义。我们举个例子在香港,如果你的电视和受众超过5千个家庭,香港政府才给你颁发一个奖项叫电视台。
  第三个,要有独立的盈利模式,没有独立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久的。我们看到很多网站经营不了多长时间。所以说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媒体才是新媒体。
  因为我们今天受众变化,所以说媒体是围绕着受众为核心,什么样的媒体它的效果是最好的?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结论,户外媒体的到达率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在所有新媒体里面,一个同样的东西你让别人看两次,很少,只有户外媒体具备强制让你看,而且一天平均看3次,一周15次,重复才能产生记忆,有了记忆以后才能有效果。那么我们既要看什么样的媒体是有效果的,我们要作为负责任的媒体运营商。
  第二个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的研究告诉我们,未来的媒体只有两类媒体,一类就是空中电波的媒体,多屏合一,未来的媒体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多合一,未来就是一类媒体,空中电波的媒体。另外一个媒体就是实实在在的,贴近每个人受众的就是户外媒体,未来是这两种媒体的整合。
  周宁: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跟一个朋友交流,他讲了这么一句话:今年说自己做微博营销的都不好意思出门。顺着这句话我写过一篇文章。去年传统媒体大家都还不是很担心,虽然跌了30%,30%之后每个人都说经济形势不好。到了今年年中时候,今年与去年同比下跌20%,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开始恍然大悟,真正的危机来了。所以说今年大家谈新媒体方面谈的很多,去年我们也可以分析所谓社会化营销还是由于微博微信的影响。尤其是传统媒体这一波人,他们原来是一个很有水准的内容生产者,他们在传统媒体下滑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出入,似乎通过这种自媒体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说今年吵的是内容营销概念也就是前两年博客的复苏。
  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讲的最多就是数据营销,但是这种营销实际上对传统媒体而言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传统媒体与我们讲的许多落地的网站,易车网讲的方式,差别太大。这种网站它的数据过滤有多层的过滤手法,他们从不卖数据,只会通过数据产生结果,从而 获取销售。这个时候我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目前媒体的总体服务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仅仅是广告展示到达的方式,新媒体已经在考虑最终的转化。今年讲精准投放已经过时了,大家已经讲最终转化率是多少。数据营销是第一个趋势,第二个为了数据营销的结果,互动是提升转化率的手法。
  我们看到许多各地的晚报、都市报在这方面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没办法,给他们带来第三个困难,也就是我们看到现在渠道的多样化。所以说所有的这些媒体平台逐步向一个服务平台转化,我们看到多屏,我们看得报纸也在电子化。我们发现渠道也在多样化进行整合。谢谢大家。
  胡永荣:我归几个类,因为时间不多,我非常赞同刚刚黄总和周总两个理论。也算是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所谓内容营销它到底是不是过时,内容营销只是营销的手法,并不是存在新的价值,或者方向。营销的手法有非常多种,它只是一种手法。但是有一点,大数据的时代到来,其实刚好是对应到了所谓媒体碎片化时代概念。在现在所有的媒体概念当中,我个人的理解,所有媒体存在的时间跟环境之间的落差,比如说我在某个时段当中里头很多受众是看不到我的,但是我的内容和广告是在持续播放。我在环境过程当中,我自己是互联网领域的其中一员,许多客户直接告诉我我在三四线的受众,三四线某些城市当中好像买不到我真正要的受众,我今天打的这个广告你可以帮我达到多少销售率。在以往来说,这些东西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在精准的大数据库当中,唯一能够分析到的是我今天在各个网络平台当中,这台电脑使用者它所使用的范围,所用到的范围,在每个网站所用的时间,它必须要用非常多的数据来开始进行累积,这个数据累积不是任何一个端口能够做完的,可能是由单方双方甚至到多方做多屏的交替比对,最终达到的结果。
  比如说,假设今天我是可口可乐,我今天要打是口碑还是新品上市,对可乐而言它不需要多做任何广告,它为什么要做呢?其实它有不同目的。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谭运猛:我们的营销是围绕着人的营销,去年听到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大家觉得用户在这个地方我要对他进行营销,这是试探性的营销,但是用一段时间对我企业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多。接下来就到了内容营销,我们是不是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内容,到这个阶段是第二个阶段,大家已经在思考我究竟怎么样做这样的新媒体营销是最有效的。内容营销它还是一个片面的东西,从我们整个发生中大家有一个小的思路,传统思路我们为什么对电视,或者报纸比较看中呢?原因很简单,你电视一打天下人都能够看见,是大众营销的思维。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用户已经分散在各个群落里面去了,有的用户喜欢打高尔夫,你绝对不可能打羽毛球地方找到他。有的打羽毛球,他不可能在打乒乓球地方找到他,聚集的阵地非常分散。我们用传统方法去影响互联网的所有人群,实际上已经非常困难,这个时候你做精准营销,做内容营销,实际上也还是很难,因为他看不见,他不在你营销的范围之内。
  我们谈的精准营销还是基于大众营销的思维,实际上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像保姆式的营销,我给你提供的服务你完全可以体会,而且你的体会形成互动分享最后就是我的品牌形象。你的这种一对一沟通过程当中,体现到你的服务你的产品,这个时候他去分享你的信息,形成口口相传的品牌渠道,这就是你的品牌在别人心目当中的形象。这是我的观点,新媒体营销必然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尝试,第二个是做内容,第三个是做整合互动方式。
  周兆呈:台上各位只有我现在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一起兼顾,作为新闻网站主管,我更多焦点放在内容,营销角度我从个人观点提出一些看法。第一个,主持人提到去年谈内容营销,今年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当一种营销方式或者一个营销主题改变时候,我们往往觉得我们过去常常谈的模式是不是消失了,是不是就要被取代了,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我觉得前面几位讲的非常好,都讲到整合的概念。就好像我们谈到内容营销会不会现在有一些新的变化,新的营销方式出来的时候,总是会有人从里面得到很好的发挥,总是会有的企业很快的淘汰,未必是营销方式的问题,而是使用手段,使用方法,使用渠道的问题。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多在微博里面活跃的商家,能够通过微社交媒体获得前所未有的好处或者反应。同样的平台其实是公平的,渠道的整合我非常认同,在传统媒体也是一样。比如说在新加坡我们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当我们为广告客户提供方案时候,有一些平台还是宁愿投放在传统媒体,因为跟它的形象和定位非常吻合,他不是因为载体的拒绝,不是觉得网络不好,他还是要选择最能够符合它的气质、定位的方式。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内容营销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整合的方式这种理念,这种意识,不管对做营销人也好,对做内容人也好,整合的概念在未来是一个趋势。因为面对大众来讲,其实是多一个选择,有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你的选择就必定会取代别人的选择。不管是媒体也好,内容也好,营销也好,整合才能使得你的价值,你的到达率,你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这才是我们要去更多投入精力做的事情。
  

  何徐麒:现在因为整个用户碎片化,内容碎片化时候,我们更多是需要整合应用好所有渠道,到达我们最终的目标客户,客户在哪里,我们的营销渠道就应该延伸到哪里,通过我们的数据论证,通过我们数据反复积累,这是我刚才总结下来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我最后还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我们接下来要关注新媒体营销的关键词,各位能不能想一到两个。
  周兆呈:第一个是整合,第二个是数据,这两个对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整合才能把所有优势结合在一起,然后彼此互补,而数据才能够实现准确的到达,以及充分的利用数据所产生的各种功能和价值。
  谭运猛: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聆听,我们要听听用户在说什么,我们可能要建立起一套系统或者方法听听我们的用户在讲什么,这是要有一个聆听系统和方法机制。第二个互动,要想办法和你的用户互动起来。第三个是评估,要有一整套评估方法和体系,对你在整个新媒体营销过程当中的效果做良好的评价。
  胡永荣:我是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大数据,这个是毋庸置疑,第二个是整合,最重要是在这两者之间能够串连出来的,也就是多纬度的营销。
  周宁:我想总结两个,第一个是数据应用,因为今年大家在做大数据时候都知道挖掘,都知道分析、评估。第二是应该回归到用户为中心,我们整合多渠道应用都是因为用户在哪个地方,我们要适应它的习惯,因为回归到用户为中心这个角度来。
  黄淘: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趋势,要注意大的发展趋势,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未来的趋势。第二个要讲的就是创意,我们强调内容要有它的深度,尤其是大数据的环境下,强调更多不是内容的整合,而是精准。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你精准的分析每一个人对哪一点感兴趣,你在这一点上深度耕耘就足够了。第三个就是平台,我们不要把做内容和做媒体发挥的平台混合在一块,平台是需要融合的,所以说要知道我们发展的大趋势,第二个在内容创意上要注重我们精准度,深度耕耘,然后如果做一个企业家,要注意跨媒介平台的融合。
  何徐麒:非常感谢台上嘉宾的精彩分享,因为时间就到这里,请大家掌声再一次送给我们台上的嘉宾。
  来源:艾瑞网 作者:记者 孙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3 11:53 , Processed in 0.3247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