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诗的资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 01:2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诗的资格
                                        泰山圣君



  诗人有了激情和灵感,喷薄而涌,或缓缓流出的,是诗歌。作者未必能把自己的全部激情思绪用语言表达出来。诗歌被读者读到听到,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体味诗歌的味道,诗人的用心。
  灵感-诗人-诗歌-读者。这是几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不能混为一谈。
  也许,读者从作品里回不到作者语言制造的意境,回不到作者的激情和灵感之源,更回不到触发作者的场景。
  也许,读者有自己的心绪和体验,被作者的诗歌触发了灵机。
  读者的想象,与诗歌有关,却与作者灵感之源无关,与作者的良苦用心无关。在这里,诗句只是一个媒介,这是当代诗人不在追求诗歌语言的一个原因。这种诗歌追求也许来自西方,在古典诗歌中也未必没有实践,但是我们不涉及诗歌史,我们只用这种观点来阅读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

  王德席的诗《故乡》中有这样的句子:“长长的影子拽近黄昏深处”。这句话不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也不是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这种陌生感不是作者的用意,这种跳跃性不是作者的追求。作者追求的是用骨感语言来间接地触发读者的思维和情绪。作者应该想到,作者的心绪能不能与读者沟通呢?能。几个间隔的词句,把读者“拽近”了作者描摹的意境中。

  而笔者因此联想到二十年前的某一个黄昏曾经说:黄昏悄悄地降临了大地。那种气氛下感到的无助感、苍凉感,与《故乡》表达的神秘感,是有差距的。你的、我的,还有大家的,这是个人体验和共同意识的差距。
  语言不再重要,并不是不在乎语言:“在一眼虫孔里望故乡/露珠数着草叶上的阳光”。王德席诗歌的语言是隔膜的,意境和意象却是透明的。看这首《秋日》(一):

  蝉声稀了,伏凉的叫声提起阳光
  我望向桥那边的芦苇一片白茫茫
  蚂蚁追逐着我的思想
  炽热的玉米叶子烘烤着金黄的天空
  树叶绿的着火,葩华灿若列星
  黑豆秸,黄豆秸
  阴天堆起来,晴天摊开
  老天淋湿的,太阳再晒干
  太阳的轴心转动着低唱的云影
  压弯树枝的鸟儿犹如我的灵魂
  感受到那乡情电流震动的快感
  品尝出各种粮食暖暖的香
  日落光仍在,星垂曙鼓声
  鸟儿鸣叫甜柔的光束
  托起夜的花与果


  特意说一下,伏凉是一种比“结嘹”(知了)小,歌唱季节也晚一点的蝉。桥那面白茫茫的芦苇,也是能思想的。“老天淋湿的,太阳再晒干”。借用的民谚是:老天湿了老天晒。

  需要对读者提出要求。读诗是需要资格的。所以有写给未来的诗。
  读不懂,别怪诗人。
  但是,在唐诗宋词熏陶下成长的中国读者,不欣赏这种索解困难的诗歌。也许可以对诗歌提出要求,但是不能用绳索捆绑诗人的喉咙。
                                                         2013-7-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278fb101017u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0:49 , Processed in 0.07021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