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媒体编辑流程
文/胡一帆
从我目前的工作内容的角度,本次香港媒体的访问学习之行,我着重关注了各个媒体在编辑流程方面的一些工作经验积累,以及在各个编辑部门和元素之间的配合与协作。
由于考虑到内地与香港在媒体运作方面有很多基本氛围的差异,我自己认为,只是单从某一个媒体当中某一项工作的经验来谈,未免有所偏颇。因此,我准备把我们所走访过的几个媒体在编辑流程方面的内容作一些串接,对我通过此次走访所形成的,对编辑流程的理解作一描述。
本次走访,在媒体方面,我们分别去到了《信报》(包括其月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香港经济日报》、《明报》和《金融时报》(在港)。《信报》因其评论文章的出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在多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精心选材、客观正义的评论能力与形象;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则提供了一个追求深度与精度的日报典范,其严格的内容与广告(包括市场与发行)之间的“防火墙”令人赞叹;《香港经济日报》则是一个依托媒体资源,积极开发信息产品的优秀案例;《明报》则充分显示出其经年所积累的传统,它在当前社会情境之下的转型应对值得参考借鉴;《金融时报》非常突出的是其给予读者的全球化观念,全球三地之间的精密协作,是编辑部门之间配合协作的良好范本。
在新闻报道的制作当中,记者作为最前线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精力应当是放在采访和初稿的完成上。来自记者所做的努力,应当占到整个报道成功的六成。但在记者所获取的基本采访与收集的资料之上,如何在编辑流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余下的四成工作。但这四成工作不是简单加之于另外六成之上的,它们之间是一个基数与系数的关系。在“六成”这一基数上,如何作好“四成”系数是一个关键。
于是,记者在从确定选题之初,就已经有必要积极的与编辑部门沟通。而这些沟通非常重要的一个形式是必须要落到字面文字上去。记者应当就当前他(她)所负责的报道范围提出选题,经与分管编辑的讨论以确定长短线的选题进入采写阶段。
而在一个就近的选题任务面前,也应当在记者的采写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写一份详细的采写心得手记,以及稿件写作的基本设想交与分管编辑。经与分管编辑的沟通,认为就其已有资料与采访内容能够进入写作阶段时,记者进入正式的初稿写作。而与此同时,分管编辑应与负责资料及数据的媒体工作人员,转达此一选题的稿件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图表配备和图片设计要求。
在记者完成初稿以后,记者应当在把初稿交付分管编辑的同时,还应当把写作此稿的全部资料、采访手记也交给分管编辑,以便于编辑较快的进入报道语境,并从中进行二次选材。更重要的是,记者应当另附一份写作此稿的心得,因为我们自己也会有感受的是,往往在写完一篇稿件之后,总会有莫名的不满足感,但又由于沉陷于已成之稿中难以自拔。因此,记者应当把这种不满足感,比较直接的用口头语言写到这份心得中附记,以便于编辑理解记者的采写感受,并可以依据其经验来实现。
此后,分管编辑应再将第一次编辑后的稿件发给发稿编辑,而完整的资料及编辑的心得手记、提请发稿编辑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也极有必要随稿附上,以保持发稿编辑与分管编辑在编辑思路上的理解一致。与此同时,分管编辑还应继续跟踪对图表及图片部分工作的落实。
在发稿编辑完成编辑之后,稿件可以上版,进入大样阶段,并且发稿编辑将该稿件所涉完整资料转交到编辑部资料部分一份加以整理归档,进入资料数据库备查。
通常来说,在发稿编辑完成编辑工作并发稿后,还会有主编对一些重要的稿件进行最后的审阅。由于这一层面很可能是在整个编辑流程中,既是最后定夺稿件的关键,但也是距离新闻事件最遥远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此前的从记者到分管编辑、再从分管编辑到发稿件编辑,所有的环节当中,资料的积累、采访内容的整理、编写过程中的心得手记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环节的保真性能直接决定了主编最后审阅时的判断取向。并且,在主编最后审阅的同时,记者、分管编辑、发稿编辑之间必须保证非常良好的沟通条件,以便于审阅能够最大可能的与采写编流程中各人有直接的交流。这同样也是保证讯息传递的不失真。
事实上,出于对一份稿件最后成稿总的工作量的考虑,在整个编辑流程当中,逐渐出现了多个层面的分工。而对于新闻报道,这样一份传递讯息的工作,在编辑流程当中保证讯息失真的最小化就是工作的基础。而一个好的编辑流程就是要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证讯息不失真、少损失,最大可能的还原到成稿中去。
也正是因此,编辑流程在一些中小的媒体当中,重要性可能就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对于一些需要跨地域协作的媒体,对于一些需要多个部门配合,采写编工作量较大的稿件,编辑流程是否成熟完善就能表现无遗。而不能忽略的是,一个良好的部分配合是,还有专人去完成成稿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使得这些资料的价值可能再次得以发挥,并且有可能据此开发更多的讯息产品。
因此,结合到此次拜访的几家香港媒体,就《信报》财经月刊而言,主要是对资料数据的再利用,而编辑流程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一个发刊的业务流程,他们通过两三个人之间的私人沟通渠道,直接地解决了信息的保真传递。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则有着非常明确的全球跨度和多部门协作特征。因此,他们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能够紧密接缝协作的编辑流程。而香港经济日报则非常成功的找到了资料再利用的切入点,并进而开发出专门的讯息数据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