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编辑工作内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0 18:4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网络编辑工作内容作者:my2067
      编辑,这里主要指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并使之广为传播的工作。网络传播,是传播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重要特征是在传播方式上第一次实现了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线性的传播向现代的由点到点的双向的传播的转变。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位置再也不是固定的而可以互换。于是,在网络传播中还有没有编辑活动和要不要编辑,一时间成为传播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络虽然是一个很少有管制的传播通道,但只要网上还存在着网络媒体,存在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舆论机构,就需要有人代表社会来从事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更何况网上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伪难辩,只有严格把关、“沥尽狂沙”,才能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讲,对网上的信息特别是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稿件的选择
  我们说,编辑工作的核心是“把关”,即根据读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来稿进行鉴别和选择。
  网络新闻的稿件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及记者采写和刊载的新闻报道;一部分来自网上的各种渠道(如BBS、网上聊天、新闻组等);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站记者的原创作品。
  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编辑反复的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什么不用什么稿件,不仅能够衡量编辑个人水平的高低,而且体现了一个网络媒体的编辑思想和方针。
  常上网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主流媒体办的新闻网站坚持严格把关,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新闻不仅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真实、可信,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如上海东方网对新闻稿件的选择就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并提出了十个“不可用原则”:即假不可用、险不可用、 长不可用、 虚不可用、 劣不可用、 乱不可用、 浅不可用、 涩不可用、套不可用、 恶不可用。
  然而,也有一些网站特别是商业性网站,由于编辑把关不严,黄色的、虚假的、格调低下甚至有政治错误的新闻在网上恣行,致使网站经常成为虚假新闻的发源地。(如2001年网上出现的“上海将建300层摩天大楼”,“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广西高考状元沦为劫匪”,“汤加出现反华风潮”等假新闻。)要严把新闻筛选关,除了网络媒体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严格的选稿标题外,作为新闻编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对新闻稿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二、稿件的加工
  一般说来,未经编辑加工处理的新闻稿件只能是原材料或半成品,只有经过编辑精心整理加工后的稿件才能成为新闻产品进入传播领域。对来稿进行加工,是编辑最日常的业务,在这方面,网络新闻的编辑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编辑对稿件的加工主要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核实、订正;对思想政治上的差错的校正;对文字的修改和对辞章的修饰等等。网络新闻具有“全时化”的特点,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也是“全天候”。因此,有时编辑为了抢时间,“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未经认真加工的稿件便有可能仓促地出笼,结果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连篇,已成了某些网站的家常便饭。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的编辑一般分工都很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组版编辑、音像编辑等。网络传播是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网络编辑不但需要具备驾驭文字的能力,而且还需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就对网络编辑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稿件的集合

  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编辑面对的绝非是单篇的稿件而是多篇稿件的组合,稿件的集合不但可以形成网页中的强势,而且可以产生“1+1》2”的系统效应,实现新闻价值的增值。稿件集合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表现在空间上,如编辑为某篇单独的稿件配置上有关的背景资料或汇集相关的报道,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惑,开阔视野,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或者在网页上把凡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稿件放到一起,形成专题报道或专栏,引起读者的注意。
  另一种表现在时间上,如编辑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方式,使对同一主题的新闻事件的报道通过时间的延续和信息积累而得以加强。读者既可以检索查询到这一事件过去发生的状况,也可以在动态中了解到事件最新发生的变化。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稿件的群体优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就经常就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组织专题报道,这里面既有有关背景的历史回顾和相关的各种报道,又有滚动播出的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正是网络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络新闻稿件的集合,还体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上。传统的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中,编辑也常常配以图片和图表。网络新闻中不但可以配以图片和图表,而且还可以链接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更真实更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真正的互动。
 
     四、稿件的评价
  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编辑对稿件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版面语言”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版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编辑对稿件的评价。
   网络媒体还有没有“版面语言”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网络媒体的版面语言主要体现在稿件在网页的“空间位置“上。
  一般说来,处于网页左方和上方的信息强势较大,因为这部分信息往往最先争得读者的“眼球”。所以一般网站都将重要的新闻或头条新闻放在这个位置。另外,网络媒体上各网页之间的关系是分层次的,一些网页会先被读到,一些网页则可能较晚出现,前面的网页自然比后面的网页更具强势。主页是读者最先浏览到的页面,因此,大多数网络媒体都在主页上设立了重要新闻一栏,而一般性的新闻则安排在稍后的网页里。这样,读者能从阅读的顺序中体会到稿件重要与否。
  传统的印刷媒体中标题的字体大小、排列方式、色彩等手段,也在网络新闻的评价中应用。如新华网的头条新闻的标题就通常采用了比其它新闻标题大得多的黑体字;再如,搜狐网的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几条新闻标题的颜色通常是红色,在其它新闻蓝色标题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醒目。有的网站在发布新闻时,还由编辑在该新闻标题的旁边直接贴出评价或示意的符号。如“NEW”,表示该新闻刚刚出炉;“COLL”,表明该新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或新闻价值;“!”或“★”号,则提醒读者加以关注。在网上,甚至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新闻标题制成发光、移动、变换色彩、动画等效果字符。  
  与传统的印刷媒体只强调空间位置不同,网络新闻还可以以时间为手段来评价稿件。网络不象报纸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也不存在广播电视不易保留的弱点,网络新闻的内容可以在几小时内甚至随着事件的发展随时更新;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网页上保存几天甚至更久。这些都取决于编辑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信息的自由和方便,旧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被“以受众为中心”的新的模式所代替。这也为编辑工作既提出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对编辑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处理,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才是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观念,始终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来。

原文地址: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2作者:my2067
    不同的网站,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都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专业的网站与非专业的网站,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更是有很大的不同点。我就站在专业的角度上简要的说明一下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的,供网络编辑的朋友进行参考。     1、发现新的信息源。
    创新是从事网络编辑重要的工作环节,虽说Copy的时代,但也别只盯着新浪或者DoNews的滚动,虽然省事,但永远慢一步。而且,别人的选择未必适合自己媒体的定位。
    2、心中装有读者,反复揣摩这篇新闻是编给谁看的。
    假若你的心中没有读者,读者眼中也没你。只有选准了读者,网络编辑才知道怎样处理标题,以及这篇文章权重。‘
    3、制作快速导读。
    导读不是摘要。打个比方,如果全文是美女图,摘要是缩小版的美女图,导读则是美女的一个袖脚,引导读者点击进去。摘要是为了快速阅读,导读的目的是诱发点击。所以,导读要放在目录页。摘要要放最终页。
    4、标题是导读?还是摘要?网络媒体的标题首先是摘要。
    网络新闻的70%是摘要,如果能在摘要的同时,使用30%的文字兼顾导读,那就是好标题。否则,读者只看标题,不点击。
    5、通过更显着版位、版主头衔等手段进行精神鼓励发展互动作者。
    需要时时鼓励留言者、BBS发帖者、Blogger、wiki作者,否则,他们没义务为网站产生内容,这些互动作者既是你的忠实读者,也是你的免费作者,非常重要。
    6、大型专题的制作。
    网络编辑制作大专题会很有成就感,这样的专题相当于一个频道。值得下功夫做的专题一定要好好把握。
    7、积累长期知识库。
    网络编辑的工作也是需要积累的。知识库从长期看,其访问量远远大于新闻。制作知识库过程,也是编辑学习行业知识的过程。在工作中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8、写编辑日志。
    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不能关起门来办网站。记者往外跑,编辑通过Blog往外跑,编辑通过Blog到读者中去。Blog是编辑的反馈系统,编辑靠这个反馈系统,不断调整自己的编辑工作,日臻完善。
    9、编译外电。“
    网络编辑可以通过外电来充实网站内容,这是编辑练笔的最好手段,同时,能丰富本站内容。有了材料,会写之后。配上采访,就是好记者了。
    10、提出后台系统的修正方案。
    假如网络编辑能够从日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对后台提出修正方案,目的是提高效率,将三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等等,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原文地址:网络编辑的基本素质作者:my2067
编辑在我心中到底应该是些什么人,自己做了网络编辑后对此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展开来说,题目很大,所以这里只想就编辑的基本素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在素质两字前加了“基本”二字,也就是说这是作为编辑首先要具备的,而不是编辑素质的最高标准。

  那么作为编辑,严格来说是网络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到底是什么呢?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编辑工作的基本过程或者说是基本构成要素。

  编辑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网络编辑的编辑过程怎样?工作环节有哪些?不同的网站,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网络设计程序自然造成编辑工作的各有差别,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还是相通的,存大同而小异矣。编辑工作主要分为如下几个环节:稿件审核,包括作品的审核发布,优秀作品、优秀作者推介,潜质作品、作者的挖潜提升,作品的加工完善,撰写编辑评论和退稿理由等;与作者、读者的交互活动,包括系统消息、电子邮件、QQ交谈等就作品本身及文学方面的各种探讨、沟通与交流,以及读编论坛、社区、原创区的各种质疑、提问的回复与交流;编辑之间、编辑与编辑部之间的交流活动;专题的制作与征文;作品后期修正等等。

  搞清了编辑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工作环节,那么作为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自然的可以得出了。为了阐释更加清晰明了,在此不妨也八股一回,用一二三的罗列形式,以条目举之。

  首先,作为编辑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把出好作品、出新人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这个责任心既包括对稿件审核工作的,也包括对编辑部、对作者、对读者的。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从事其他行业、其他职业必备的职业精神。

  其次,作为编辑,对待作者应尊重、热情、执著、诚恳。编辑和作者是创造共同体,要以创造主体的姿态“投入热情”。编辑不应当将自己的工作仅仅看作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编辑还应该将自己视为作品的“父亲”,是在“借作者之腹生自己的儿子”(韬奋出版奖获得者、著名编辑王建辉语)。编辑在审读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基因”输进去,同作者一起去孕育“新生儿”。由此,如果不具备这种热情和执著,编辑就不可能下大力气去审读作品,提出自己最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就不可能与作者进行很好的有价值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也就不可能充分挖掘作者潜力把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作为编辑还应学会一些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尽管我们尊重一切创造,尊重每个人的积极性,重视每一部作品,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能力作背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需要挖潜和提升的作品,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符合发稿要求的作品,这就需要编辑与作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个人认为,编辑与作者的交流、沟通,态度应诚恳,气氛须和谐,陈述意见要坦率,观点当鲜明,既不含糊,又诚心诚意,最好是保持一种商量的口吻,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作者的作品确实达不到发稿要求,应明确的告诉作者,中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时做出适当的解释。

  第四,作为编辑应具备一颗包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作品并平等对待每位网友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情绪化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偏爱。但作为编辑,编审过程中应将这种情绪化和个人喜好与偏爱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表现出最大程度的包容与理解,认真而平等的对待每个作者和每件作品。不管作品是否为自己喜欢的风格、体裁和题材,都要认真而细致的去审读,仔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应因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故意提高某作品的价值或档次,也不应因自己的喜好和偏爱而贬低、埋没某些与己之风格不类的优秀作品。

  第五,作为网络编辑必须要有充裕的上网时间并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高技术的网页制作和程序编制可交有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一点不用过多的解释,相必大多数人都能够了解和清楚。没有足够的上网时间做保证,不会使用简单的计算机办公用具(如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工具(如电子邮件、系统消息、留言板、读编交流论坛等)和不懂得一定的网络语言代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审稿、排版等编辑工作,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作者与编辑之间、读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编辑部之间、编辑与网站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可能做好专题网页制作。

  第六,作为网络编辑应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正确的驾驭文字,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等基本语言要素。尽管有一手漂亮的文字,能写出几部优秀的作品,对于编辑来说能够给作者、读者带来一种编辑信任感,但个人认为这不应成为选择和衡量编辑的标准。写作是需要灵气的,优秀的作品并非具备了高深渊厚的知识和广博阅历就能写出,因此对于编辑不应强求他必须写出漂亮的美文。但是,既为编辑,最起码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起码在他自己负责审核的体裁方面,应具备较好的写作水平。如果自身写出的文字连语句都不能通顺,错别字、错误标点迭出,又怎么能企求他发现作者投稿中的文字性错误呢?

  第七,作为网络编辑应该在其所负责的领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对所负责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有较好的了解与掌握,并对其他相关领域有较多的涉猎。也就是说,作为网络编辑他应是自己所负责领域的学者或准学者,并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层面。以古诗词编辑为例,作为编辑他起码应该对古体诗词方面的相关知识与理论有比较深的研究和掌握,通过各种传媒和信息了解古诗词的最新发展。一个作品摆在面前,先不管作品质量如何,他首先应该判断出这个作品属于什么体裁形式,有什么具体要求,是否符合这些要求,然后再认真仔细的去阅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分析和评判作品质量的优劣,斟酌推敲作品的谴词造句、章法布局、典故运用等是否合适恰当,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他是不能够承担古诗词编辑工作的。其实这不仅是对网络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传统媒体编辑的基本要求。

第八,作为编辑应该具备比较好的作品鉴赏力和挖潜力。编辑活动的基本内涵是开发、选择原型作品,加以最大限度的组合、优化,通过一定载体,使之成为可向公众传播的成品,进而向公众和社会推荐优秀作品与作者(尤其是新人)。编辑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没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就不可能甄别出作品的好坏优劣,就不可能发现好的、优秀的作品和作者;没有较好的挖潜能力,就不可能使普通作品提升为优秀的作品。同时,没有较好的作品鉴赏力和挖潜力,也就不可能使编辑的作品符合大至社会、国家,小至网站、作者、读者的利益。编辑的任务,个人认为首要的应当是发现、挖掘、提升那些具有一定价值的好的、优秀的和具备一定潜质的作品和作者并把这些作品、作者推荐给读者。这里所说的提升,是指编辑帮助作者提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要发现、挖掘好的、优秀的作品,没有一定的作品鉴赏力自然不行;要挖潜、提升那些具潜在质量和价值的作品没有较好的挖潜力也就难以为之。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只是一个中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但编辑的主观创造性和挖潜、提升力绝不应给予忽视。忘记了曾一个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自然史所的申漳,写了一部叫做《简明科学技术史话》的书稿。他第一次写书,心里没底,便把书稿送给所里领导审阅,得到的是否定的评语。他不甘心,便又将书稿送到中青社自然科学编审室。该社副总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王幼于审读了书稿,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便指定一位资深编辑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处理这部书稿。他同责任编辑谈了整整一天,从书稿的结构、体例、指导思想到内容取舍,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在责任编辑的帮助下,《简明科学技术史话》终于出版了。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读了很为赞赏,亲自撰文推荐。当年,《简明科学技术史话》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由此可见,作为编辑其作品的鉴赏、发现、挖潜、提升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九,作为编辑应具有对作品加工完善的能力。对作品直接进行加工完善或通过指导间接完成作品的加工与完善,即通过加工,使作品更加完美,从而达到发表和出版要求,是编辑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作者写作过程中或因为粗心、疏漏、失误出现一些错误,或受思想、知识的局限性而导致不足乃至错误,这都是难免的,这就需要编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细心发现并指导作者修正这些错误。编辑加工这项工作,就好比房屋装修过程中最后的清洁整饰,可以立马呈显和提升装修的档次,是不可或缺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应精益求精地做好这项工作。作品的加工既要注意大的方面,比如立意、结构、布局、章法等,又要注意小的方面,包括改正错别字,纠正标点符号错误,乃至体例格式的统一和规范,目的是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美。文字编辑加工完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在某种意义上,加工比写作还要艰难。古人云:“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难于何处?难在“字易而意留”,既不改变作者原意,也不改变作者风格,却能够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更高水平的和谐完美。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底,是做不好文字加工这项工作的。有鉴于此,本人提倡对作品的加工和完善编辑能为之则为之,不能为就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由作者自己去完成,尤其是涉及作品的结构、章法、谴词、造句等方面,最好是采取后一种即指导加工的方式,因为这很可能牵涉到作者的写作本意与风格。但是,即使是采取指导加工方式,编辑自身也必须具备这个加工能力,并能够发现和识别作品的不足、缺陷与错误,从而更好的指导作者加以修正和改进。

  第十,作为网络编辑,应耐得孤独和寂寞,经得作者的质疑或谩骂。网络编辑大多都是义务为网友服务,进入编辑部面对的只是荧屏和一大堆的投稿,见不到任何人的面,不能和任何人说话,只有自己在默默的审稿。因此要做好网络编辑,耐得孤独、寂寞,有长久坚持的恒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编辑是人,既是人就不可避免发生一些错误,这时作者或读者就可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出质疑,这要认真的对待和细心的解答。这个过程中,作者或读者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激言行甚至谩骂行为,对此要有足够的忍受力,避免与作者发生正面冲突。承受不了这样的孤独、寂寞和谩骂,要做一个合格的网络编辑是很难的,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我想这也是很多红袖老编辑审稿逐渐少了或一个个脱离编辑部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十条,是个人以为的网络编辑必备基本条件或素质。这十条中,自然也有轻有重,不可一概而论。选择和申请编辑能全部满足这些要求当然好,但如果有那么一两条非关至要之素质没有达到,也不必过于苛求,可以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改进。


原文地址:如何做好一个网络文学的编辑作者:my2067
      首先当然得有对文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事情最大的动力。可以说,所有红袖的编辑都是怀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投入到这项非功利性的工作中来的。没有兴趣,谁也不会没事找事地提出做网络编辑的申请。
  其次是坚持下去的耐力和责任感,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做一个网络编辑并没有什么经济利益来驱动展开,靠的是自己的热爱与责任感。做网络编辑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每天需要对着电脑端坐几个小时,一篇一篇稿子地审核,排版,标点,错别字,主题,结构,语言……需要注意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却又都需要注意到。不能一扫而过走马观花地审核稿件,那是对作者的不尊敬,而且会出多少的纰漏,漏掉多少的好作品。也不能慢吞吞地悠闲地一边喝茶一边去欣赏,要是那样那还能跟得上网站更新的需要,又得挨网友们的批评了,网友对网站的更新速度是很看重的,而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做到又快又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审稿而又不出现纰漏,这个任务看起来困难重重难以企及,不过却是做好一个网络编辑所必须要做到的。于是在每天审稿的几个小时时间里,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看,到了胜利的终点才发现自己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所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牺牲精神,做网络编辑免谈。
  再次,做好一个网络编辑需要一颗能经受打击的心,一些作者和读者对我们编辑工作艰苦的不理解,常常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伤害,每次我打开短消息,都紧张地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又有哪个火愤的作者抗议我对其稿件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是辱骂。而事实上,网络编辑也是人,普通的人,甚至是未经过专业的编辑训练的人,何况一个人的审美总是促狭的,不可能做到每篇稿件都做到公平妥帖。
  而为了做好一个网络编辑,必须要在恳求作者同志们理解我们艰辛的同时给自己打磨一颗坚实的心。当然,为了做好一个网络编辑,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份稿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审美,让它尽可能地丰满一点,不那么片面。这半个月里,我抽出时间来看了大量的诗歌评论和美学方面的书籍,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面对作者和读者时不那么心虚,才能底气十足地跟你理论。
  实习期间内,实习编辑们需要对每篇稿子做一些点评,偶尔来那么一篇两篇点评或许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但要对每篇稿件都做点评,着实是一件令人伤脑筋的事情,没有时间对每篇稿件做深入的分析鉴赏,只是粗粗地浏览一下,要想写出几句中肯的评语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做点评的时候常常有种自己被掏空的感觉,毕竟不是什么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甚至只是个稚气未脱的老小孩,为了写上那么几句动听而令人信服的话,真是挖心掏肺鞠躬尽瘁了。而还是惟恐自己的评语不到位走了火,紧张不安地前进着,看许许多多的书,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以期跟作者的视域达成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做好一个网络编辑,仅仅是审好稿子还是不够,还得在审稿的同时把自己的伯乐之心调动起来,去挖掘好的作者和作品,去给作者写短信,发邮件,聊天。这期间又得学习跟人家作者沟通的技巧,把好的作者和作品从别的网站挖过来的技巧,否则想要挖掘出千里马,门儿都没有,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枯燥,还可以为自己广交朋友,也算是做网络编辑的一个不错的副产业吧。
  做好一个网络编辑的确很难,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需要兴趣,需要耐心,需要学习。
  你准备好了吗?


网络编辑工作内容是什么  
  编辑,这里主要指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并使之广为传播的工作。网络传播,是传播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其重要特征是在传播方式上第一次实现了从传统的由点到面的线性的传播向现代的由点到点的双向的传播的转变。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位置再也不是固定的而可以互换。于是,在网络传播中还有没有编辑活动和要不要编辑,一时间成为传播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络虽然是一个很少有管制的传播通道,但只要网上还存在着网络媒体,存在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舆论机构,就需要有人代表社会来从事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更何况网上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伪难辩,只有严格把关、“沥尽狂沙”,才能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讲,对网上的信息特别是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稿件的选择

我们说,编辑工作的核心是“把关”,即根据读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来稿进行鉴别和选择。

网络新闻的稿件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及记者采写和刊载的新闻报道;一部分来自网上的各种渠道(如BBS、网上聊天、新闻组等);还有一部分来自网站记者的原创作品。

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编辑反复的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什么不用什么稿件,不仅能够衡量编辑个人水平的高低,而且体现了一个网络媒体的编辑思想和方针。

常上网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主流媒体办的新闻网站坚持严格把关,我们在网上看到的新闻不仅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且真实、可信,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如上海东方网对新闻稿件的选择就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并提出了十个“不可用原则”:即假不可用、险不可用、 长不可用、 虚不可用、 劣不可用、 乱不可用、 浅不可用、 涩不可用、套不可用、 恶不可用。

然而,也有一些网站特别是商业性网站,由于编辑把关不严,黄色的、虚假的、格调低下甚至有政治错误的新闻在网上恣行,致使网站经常成为虚假新闻的发源地。(如2001年网上出现的“上海将建300层摩天大楼”,“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广西高考状元沦为劫匪”,“汤加出现反华风潮”等假新闻。)要严把新闻筛选关,除了网络媒体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严格的选稿标题外,作为新闻编辑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对新闻稿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取舍。


二、稿件的加工

一般说来,未经编辑加工处理的新闻稿件只能是原材料或半成品,只有经过编辑精心整理加工后的稿件才能成为新闻产品进入传播领域。对来稿进行加工,是编辑最日常的业务,在这方面,网络新闻的编辑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编辑对稿件的加工主要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核实、订正;对思想政治上的差错的校正;对文字的修改和对辞章的修饰等等。网络新闻具有“全时化”的特点,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也是“全天候”。因此,有时编辑为了抢时间,“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未经认真加工的稿件便有可能仓促地出笼,结果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语法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连篇,已成了某些网站的家常便饭。因此,网络新闻编辑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的编辑一般分工都很细,有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组版编辑、音像编辑等。网络传播是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网络编辑不但需要具备驾驭文字的能力,而且还需具备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就对网络编辑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稿件的集合

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编辑面对的绝非是单篇的稿件而是多篇稿件的组合,稿件的集合不但可以形成网页中的强势,而且可以产生“1+1》2”的系统效应,实现新闻价值的增值。稿件集合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表现在空间上,如编辑为某篇单独的稿件配置上有关的背景资料或汇集相关的报道,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惑,开阔视野,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或者在网页上把凡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稿件放到一起,形成专题报道或专栏,引起读者的注意。

另一种表现在时间上,如编辑采用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方式,使对同一主题的新闻事件的报道通过时间的延续和信息积累而得以加强。读者既可以检索查询到这一事件过去发生的状况,也可以在动态中了解到事件最新发生的变化。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稿件的群体优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就经常就最近一个时期的重大事件组织专题报道,这里面既有有关背景的历史回顾和相关的各种报道,又有滚动播出的事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正是网络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络新闻稿件的集合,还体现在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上。传统的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中,编辑也常常配以图片和图表。网络新闻中不但可以配以图片和图表,而且还可以链接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更真实更生动地再现新闻事件,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真正的互动。

 

  四、稿件的评价

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编辑对稿件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版面语言”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版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编辑对稿件的评价。

 网络媒体还有没有“版面语言”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网络媒体的版面语言主要体现在稿件在网页的“空间位置“上。

一般说来,处于网页左方和上方的信息强势较大,因为这部分信息往往最先争得读者的“眼球”。所以一般网站都将重要的新闻或头条新闻放在这个位置。另外,网络媒体上各网页之间的关系是分层次的,一些网页会先被读到,一些网页则可能较晚出现,前面的网页自然比后面的网页更具强势。主页是读者最先浏览到的页面,因此,大多数网络媒体都在主页上设立了重要新闻一栏,而一般性的新闻则安排在稍后的网页里。这样,读者能从阅读的顺序中体会到稿件重要与否。

传统的印刷媒体中标题的字体大小、排列方式、色彩等手段,也在网络新闻的评价中应用。如新华网的头条新闻的标题就通常采用了比其它新闻标题大得多的黑体字;再如,搜狐网的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几条新闻标题的颜色通常是红色,在其它新闻蓝色标题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醒目。有的网站在发布新闻时,还由编辑在该新闻标题的旁边直接贴出评价或示意的符号。如“NEW”,表示该新闻刚刚出炉;“COLL”,表明该新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或新闻价值;“!”或“★”号,则提醒读者加以关注。在网上,甚至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把新闻标题制成发光、移动、变换色彩、动画等效果字符。  

与传统的印刷媒体只强调空间位置不同,网络新闻还可以以时间为手段来评价稿件。网络不象报纸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也不存在广播电视不易保留的弱点,网络新闻的内容可以在几小时内甚至随着事件的发展随时更新;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网页上保存几天甚至更久。这些都取决于编辑对该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信息的自由和方便,旧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被“以受众为中心”的新的模式所代替。这也为编辑工作既提出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对编辑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处理,提高信息的服务质量才是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观念,始终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来。

不同的网站,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都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专业的网站与非专业的网站,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更是有很大的不同点。我就站在专业的角度上简要的说明一下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的,供网络编辑的朋友进行参考。

1、发现新的信息源。

创新是从事网络编辑重要的工作环节,虽说Copy的时代,但也别只盯着新浪或者DoNews的滚动,虽然省事,但永远慢一步。而且,别人的选择未必适合自己媒体的定位。

2、心中装有读者,反复揣摩这篇新闻是编给谁看的。

假若你的心中没有读者,读者眼中也没你。只有选准了读者,网络编辑才知道怎样处理标题,以及这篇文章权重。‘

3、制作快速导读。

导读不是摘要。打个比方,如果全文是美女图,摘要是缩小版的美女图,导读则是美女的一个袖脚,引导读者点击进去。摘要是为了快速阅读,导读的目的是诱发点击。所以,导读要放在目录页。摘要要放最终页。

4、标题是导读?还是摘要?网络媒体的标题首先是摘要。

网络新闻的70%是摘要,如果能在摘要的同时,使用30%的文字兼顾导读,那就是好标题。否则,读者只看标题,不点击。

5、通过更显着版位、版主头衔等手段进行精神鼓励发展互动作者。

需要时时鼓励留言者、BBS发帖者、Blogger、wiki作者,否则,他们没义务为网站产生内容,这些互动作者既是你的忠实读者,也是你的免费作者,非常重要。

6、大型专题的制作。

网络编辑制作大专题会很有成就感,这样的专题相当于一个频道。值得下功夫做的专题一定要好好把握。

7、积累长期知识库。

网络编辑的工作也是需要积累的。知识库从长期看,其访问量远远大于新闻。制作知识库过程,也是编辑学习行业知识的过程。在工作中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8、写编辑日志。

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不能关起门来办网站。记者往外跑,编辑通过Blog往外跑,编辑通过Blog到读者中去。Blog是编辑的反馈系统,编辑靠这个反馈系统,不断调整自己的编辑工作,日臻完善。

9、编译外电。

网络编辑可以通过外电来充实网站内容,这是编辑练笔的最好手段,同时,能丰富本站内容。有了材料,会写之后。配上采访,就是好记者了。

10、提出后台系统的修正方案。

假如网络编辑能够从日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对后台提出修正方案,目的是提高效率,将三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等等,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21 , Processed in 0.0695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