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得永读的木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6 10:4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建智 《 博览群书 》( 2012年05月07日)


    中国现代诗歌,百年间一直在徘徊中。我想,走过了域里域外的诗人木心,是感觉到了诗歌的繁荣。这从他的《诗经演》、《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巴珑》和《伪所罗门书》等几部诗集可窥。木心的诗,具备了“世界性”与“现代性”的观念。木心的诗,开阔了对人类终极关爱,对生命个性之尊重,对多元价值之宽容。
    读木心之诗,意象扑面而来,文字淡然溢出。他不忘从历史传统、民间文学中,吸取源泉活力。木心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
    这样的诗人,离我们而去。得知这个消息,我真有点不太相信,“难道人间留不住一个诗人?”难道真如他说的:“别的树上有鸟巢/黄丝带,断线风筝/我/没有”(《旷野一棵树》)。他是孤独者,一个精神世界的漂泊者。
    木心,本名孙牧心,号牧心,1927年生于乌镇,早年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转投艺术理念与之更契合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学习中西绘画理论。“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作品皆被烧毁。1982年,木心移居纽约。从此,兴趣渐转向写作,以艺术创作理念的笔触,写着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弥漫着西方浪漫主义和中国的古典韵致。
    木心的作品,我读后总有无限的意象。其风格十分轻盈、玲珑、随意;笔尖随思维自然流转,感觉总有一幅幅的画面,在你眼前流动,拂之不去;有时仿佛走在巴黎的苍穹下,却怀着一本古老的《诗经》;又仿佛是竹林七贤曾经流连的山水中,有人用小提琴正奏着莫扎特的一曲音乐。欧风美雨,汉唐明月,韶乐楚曲,竟如此水乳一般交融。诚如孙郁所评:“读木心,就是湍流的冲洗,那些僵死的湖泊是不能懂得奔淌者的快慰的。”
    木心散文和诗歌,追捧者多,小说反被冷落,但我喜欢他的精致巧意却不乏哲思的短篇小说,惜只有《温莎墓园日记》一册小集,不过十几篇。有些是微型小说,写着月淡如水的故事,没有冲突,没有煽情,充溢着一湾泓水,淡定如神,却写出了一个灵动的世界,读来令人感叹、唏嘘。
    我想,也许只有如木心这般经历风雨人生,徜徉于中外艺术之上,却依然保有一颗浪漫、温润的心,才能用透彻而节制的笔调,写出人生的别离与生死!
    迄今,广西师大已出版木心著作二十多种,包括《木心画集》。2006年1月,推出《哥伦比亚的倒影》,附一册《关于木心》的白皮书,刊登了对他作品的讨论。这书,现还插架在我电脑旁的书架上。随手抽出此书,有一段陈丹青在发布会上的话:“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这是其对亦师亦友的木心的一片至情。他称木心是,“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即便是周氏兄弟所建构的文学领域和写作境界,也被木心先生大幅度超越”,还说,“他的文字有一种真正的母语的力量,非常精致,非常典雅,而且非常具有表现力。”回想2006年,《哥伦比亚的倒影》出版之际,读者对他还是一无所知,但这本看似完全不起眼的小书,掀起了木心热,一时洛阳纸贵。木心的其他著作纷纷问世,如《鱼丽之宴》、《西班牙三棵树》、《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即兴判断》、《云雀叫了一整天》、《伪所罗门书》、《巴珑》、《诗经演》等,每本都吸引了大批拥趸。
    木心由陈丹青从纽约接回乌镇定居,是2006年“9?11”以后的事。我因读了他的书,很想面对面聆听其教。通过桐乡熟人,我去拜访了他,是在木心先生定居乌镇的第二年。
    2007年春节后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至乌镇。木心住在镇上一家名为“通安客栈”二楼的一个套间。木心很客气,其投足举止,总透出儒雅且有一股欧化的味道,向你迎面袭来。他告我们,现只是暂时借住旅店,自己的住房,当地政府正在装修布置中。我们问他从美国现代大都市纽约,突回这寂寞的水乡小镇,能住得惯吗?他说:“这里很清静,我在国外已20多年,多么需要这样的地方,来安享晚年!”我从木心的眼神中,体味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种感觉。
    一缕阳光从木窗射进他坐的靠椅上。我们的谈话无拘无束,先生谈性很浓。也许那时接触他的人还少,不像日后若去拜访木心就难了,要“从一扇边门进去,穿过走廊,从后门进厅堂”,还有男佣会对你说“不能拍照!”等诸多规矩。那日,我们海阔天空地谈,谈他写的书,谈他的书画、闲章。木心是一位书蠹,对书特别敏感,文友朱绍平跟他聊及自己的一方“谁非过客,书是主人”闲章时,木心马上建议他,应刻一枚椭圆形的闲章,内容叫“书长寿”!足见他是多么爱书。
    我们带了一些木心出版的书,请他题签。他一口答应。当我们谈及他的一本书特别令我们喜欢时,他即刻高兴地附上一句:“等一下我要送你们每人一本!”这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我知道他这样的作者,出版后的存书不会多,况且索要签赠者不少。  
    时间过得特快,大家还谈兴正浓,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于是,我们请他一起共进晚餐。当下楼时,他不忘要我们每人的名字,以便给我们签书留念。
    那晚,木心先生吃得不多,一瓶绍兴6年的黄酒,他几乎没喝,大多以茶代酒。餐桌上的木心,着一身笔挺西服,温文尔雅。当我们请教如何保健(那时他已78岁,仍清瘦矍铄)时,他说:“吃饭六分饱。”人们常说是“七分饱”,而木心比常人还少一分,这也许就是他养生的秘诀。席间,我们问及“9?11”发生时,先生身临其境有何感觉。谈及此事,他兴致很高。他说,当时他正在家中看电视,起先还以为是好莱坞的特技表演呢!而且20多天之后,他还要举办个人画展。当时,是否如期举办,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木心决定如期进行。
    他这最后一次于国外开的画展,计有33幅画展出。结果轰动全美,各大媒体一片叫好。说起这件事,他也特高兴。木心笑盈盈地对我们说,“根据一般心理学,最悲伤的人,一般经过20天,也会初步恢复常态的。”
    木心的话,说明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或艺术家,是一个心理学家、一个非常有决断的勇敢的人。可以设想,发生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后,身居美国特别是纽约的人,将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正是在这么一种心态与理念的支配下,他毅然做出了如期进行画展的决定。
    几个小时的相谈,让我感受到,一个游子从国外回归故乡怀抱的兴奋,感受到了一个诗人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
    短暂的晚饭结束后,我们与他握别。当走上旧式的楼梯,转折进去时,他还不停地向我们挥手。尔后,我们拿到了他上楼后用水笔签赠的一册册书。派人送来时,一个细节让人难忘:一袋书的上面,用一根红绳扎好。这无疑是诗人抑或老派文人的礼节!
    诗人走了,“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的悲欢离合”。我未能赶上他的追悼会,可我常拿出他的书来重读。我想,对这样的诗人、艺术家,一份最好的纪念,是重温他的文字:一个飘泊者的精神世界里,一颗透出书香而执着的灵魂。
    木心说:“天堂无趣,有趣的是人间,唯有平常的事物才有深意。”(《除此》)如今,作为诗人的木心,却驾鹤西行,在高高的天国上,重看他那“哥伦比亚的倒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0:29 , Processed in 0.0730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