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玩的《听水读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1 20:2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玩的《听水读抄》宫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09日   11 版)
《听水读抄》,陆灏著,海豚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48.00元

    陆灏在《听水读抄》后记中说,“书中插入师长墨迹十余叶,如同演唱会请大牌明星当嘉宾,助阵撑腰。可惜他们自己却看不到了”。他曾自言,“我是钱谜,钱锺书迷,而非金钱迷”(《尤甲人》),“钱先生是我从青年时代就景仰的大师,而且我还幸运地与钱先生有两面之缘,通过几次信,有过几年短暂的交往”(《默存先生》)。让笔者可惜的是,“师长墨迹十余叶”,有徐梵澄、施蛰存、黄裳、张中行等十五位名家的墨迹,单是邓云乡就两叶,竟无钱锺书半叶。重读《默存先生》,才知原委。陆灏将荣宝斋印制的水印信笺寄给钱锺书、杨绛夫妇,请他们写字留念,钱锺书回信说“我本不善书法,前几年面软主意不牢,应人之请,胡乱涂抹。冥冥之中,已遭天罚。三四岁来,右拇痉挛,不能运用毛笔,多方医疗,勉强可以钢笔作字。足下书法娟秀,而要我献丑,以弗洛伊德潜意识论深求之,不免居心残忍!故我若应命,便为足下增添罪过。寄纸太精妙,若涂抹坏了,是我暴殄天物;若没收了,是我贪黩人财,左右都是罪过。故谨璧还,彼此都清清白白,无可非议。一笑。”杨绛在信末附言:“我完全同意钱锺书的话。”
    钱锺书在信中曾怜惜陆灏“具有如此文才,却不自己写作,而为人作嫁,只忙于编辑,索稿校稿,大似美妇人不自己生男育女,而充当接生婆(旧日所谓‘稳婆’)。”陆灏的著述的确不算多,仅有《东写西读》《看图识字》《梵澄先生》(与扬之水合著)和这本《听水读抄》,但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品,“掇集零碎材料,贯串成为一篇,则于史事既多所发明,亦殊有趣味”(周作人评孟森《心史丛刊》语)。
    钱锺书在《写在人生边上》的序言中说,“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陆灏就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听水读抄》所收的这九十九篇美文就是他读《钱锺书手稿集》、《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天风阁学词日记》、《甲子春秋———我与文学所六十年》、《听杨绛谈往事》、《邓之诚文史札记》、《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读书记》、《沈曾植年谱长编》等书,“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都是文史掌故类的小品,“探幽发微,诘难辨讹”(陆灏评周黎庵语),“于史事既多所发明,亦殊有趣味”,既有文学性,又有史料性,不乏学术性。
    笔者还注意到,本书收录了陆灏2008年10月7日在《深圳商报》发表的《宁愿她不守口如瓶》,文章说,“作为张爱玲难得的闺中密友,宋夫人邝文美女士一定知道张爱玲更多的情况,但邝女士却从未写文记述。”他写信邀请邝文美写篇回忆张爱玲的文章也遭到拒绝,“那是难题。因为她和我交情深厚,就是为了素知我能守口如瓶……到了今天,我还是不忍心负她所托。切盼见谅!”的确如邝文美所言,她一直不愿意“挟爱玲以自重”。读宋以朗2011年编辑出版的《张爱玲私语录》,得知邝文美在1957年7月出版的《国际电影》第21期上写过一篇《我所认识的张爱玲》,但署名“章丽”,并且几乎不涉及张爱玲的个人隐私。邝文美在文章的末尾说,张爱玲“嗜书如命,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红楼梦迷,甚至为了不能与曹雪芹生在同一时代———因此不能一睹他的丰采或一听他的高论———而出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感慨。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比张爱玲幸运,因为‘在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我能够不迟不早的遇见了她。”张爱玲“十分满意”邝文美的这篇文章,她1957年9月5日在写给邝的信中说,“你在电影杂志上写的那一篇,却使我看了通体舒泰,忍不住又要说你是任何大人物叶请不到的official spokesman(官方代言人)。当然里面并不是全部外交辞令,根本是真挚的好文章,‘看如容易却艰辛’。我想必不知不觉间积了什么德,才有你这样的朋友。” 笔者在读秀上查到,邝文美和张爱玲还合译过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睡谷故事 李伯大梦》,署名“方馨 张爱玲合译”,系中英文对照,金带译萃丛书,香港今日世界社1967年1月初版,1976年10月4版。
    陆灏在《东写西读》一书中提到张中行回忆在北大听俞平伯讲词,到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俞平伯说:“好,好,真好!至于为什么好,说不清楚。”对于《听水读抄》,我也只能说,“好,好,真好!至于为什么好,说不清楚”,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0:33 , Processed in 0.1789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