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22: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呢?
作者:曾扬明
      作为一门学科,一定有它的学科知识内在逻辑规律。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或能力,必须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我们教授一门学科,必须摸索它的内在规律,才能行事。当然,还有一种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依据儿童对这门学科的认知规律去执行这门学科的教学。我看到《中国教师报》一组关于语文学科的文章,特别是张大文老师的《语文教学规律》摘录,以提醒自己的教学:
  这是张大文的一段文字:我们读语文,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作者的语言文字,这种语言文字固然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白,但是我们不一定甚至往往不能立即理解。所以,第一步,我们要研究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接着,在我们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后,便要走艰难的第二步,即要反复研究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样做,就一篇文章而言,我们不但学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学到了渗透着这种思想感情的作者所特有的语言文字。就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而言,通过语言——思想——语言的循环往复,我们不但容易领悟作者们的思想感情,用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而且容易养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确切表达自己思维的习惯。——从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蕴含思想的载体来看,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经过程与终极目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具有规律性。
我们读语文,又是读文章作者的心理发展过程,有时还要读作者笔下的人物的心理发展过程。一般地说,我们读懂了的,是我们的心理发展跟了上去,读不懂的,是我们的心理发展落在后面。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日臻成熟;另一方面指作为读者,他能很快进入文章作者或其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感悟其言行,揣摩其神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获得其语感。语感处在心理发展过程的哪个阶段、哪个阶层呢?心理发展过程,重要的是“注意”——“思维”——“应用”三个阶段。其中注意阶段,有“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个阶层;思维阶段,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三个阶层;应用阶段,有“迁移——类化——应用”三个阶层。而语感就处在“类化”这个阶层。这就是说,以语感获得为着重点甚至突破口的语文教学,应该站在“类化”的高度做好前面几个阶层的工作,否则是无论如何“语感”不起来的;而在尝到语感的甜头之后,应该注意在应用中巩固和发展,否则是会中断语感训练的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上升的。——这是从语文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基础来看语文学习的必要阶段,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具有规律性。
这两条规律,一条树立了我们要学到的目标,一条指出了我们能学好的方法。它们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上指导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指导了语文创造性学习的再实践。
    作者张大文从儿童阅读课文时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对当前的阅读教学有指引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于永正老师说的,“要广积粮,不可深挖洞”。学语文,再多方法,再多规律,最主要是学生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自然能习得语文。老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去办自己的事,不可越过这条沟,否则好心办坏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8 05:07 , Processed in 0.0765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