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5:3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
  彭嘉慧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并将其进行总结和分类,综合阐述我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本人以及国内站在教育前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窦桂梅教学理念的研究成果与现状。此外,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础上,本文也相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窦桂梅;主题教学;语文模式
一、前言
窦桂梅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北京清华大学副校校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先后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发表文章近百篇。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1
本文以我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本人的专著和文献,以及我国处于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窦桂梅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其检索、总结和分类,将窦桂梅的教学理念主要分为“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三个方面,并根据学者们关于这三个方面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作出综合评述。此外,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础上,本文也为今后对窦桂梅的研究相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输入关键词“窦桂梅”进行简单检索,共检索到91个结果,其中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报纸的教育类文献85篇。这些文献绝大多数为窦桂梅老师本人所写,主要是以她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经历为基础,多采用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其教学上的思想和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并不断在自身岗位上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文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她的专著和文章,我们不难得知她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重视课堂细节、如何解决一些课堂问题、如何提高师生的阅读量、重视母语教学等,如《课堂细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2、《悄悄传习母语的温度》3、《名师的阅读感言——读书死我的“美容用品”》4等七十几篇。但总的来说,她的论文研究主要还是从她“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理念下展开的,阐述这三个教学理念的论文也占了她所有论文的绝大部分,如《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5、《“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6等。此外,这85篇文献中有小部分作者是来自于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对窦桂梅的研究主要以她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实录)为基础,综合评述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时的策略,不少教师更结合案例或教学片断来详细分析窦桂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理念,如《例谈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多角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宋定伯捉鬼>案例鉴赏》7、《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特级教师窦桂梅<朋友>教学片断赏析》8等。
这85篇文献绝大部分发表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报纸上,如《人民教育》、《教师之友》、《人民教育报》、《中国教育报》、《教学与管理》等,发表的时间跨度为13年,即从1998年到2011年,其中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发表得最多,原因主要是窦桂梅在这三年的全国性公开课,如《圆明园的毁灭》、《朋友》、《亲人》和参与的教研活动比较多,她在这些公开课和教研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激情与智慧都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一阵阵研究窦桂梅,特别是结合具体教例研究其教学理念的热潮。此外,窦桂梅本人也善于在每一次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使其教学理念更加立体可行,这也促成了她在这三个年份增加在各种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的篇数。
最后,这85篇文献主要是以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经历为基础,多使用定质分析方法对窦桂梅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讨论,可以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窦桂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但存在人云亦云,一味奉承的弊端,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经历去探讨窦桂梅的教学理念的实际可行性。而对于窦桂梅个人的专著论文而言,则欠缺了普遍适用性,难以真正应用到全国各地的实际教学当中。另外,窦老师对部分已经提出来的观点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只是提出问题尚未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让广大青年教师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对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分析
通过对这85篇文献的统计和总结,可以将窦桂梅的教学理念大致归纳为“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三个方面:
(一) “三个超越”
窦桂梅在其2002年发表的《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指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这是窦桂梅首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三个超越”观点,分别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超越教材
窦桂梅在上述这篇文章中否认语文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且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她认为教师应该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在此基础上,她还进一步说明超越教材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真正领悟教材的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除了理论的表述,窦桂梅更结合自身的教学试验,如列推荐篇目和书目、修改教学内容等,为广大语文教师如何超越教材提供了现实的指导。而吴金凤在《对窦桂梅“三个超越”教学梦想的一点思考》9中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和有缺陷的课文这两方面提出了对“超越教材”的理解。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吴金凤从窦桂梅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得到启示:此类课文的教学可以遵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模式,通过化解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深化认识、升华情感三个步骤,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有缺陷的课文,吴金凤则认为“变废为宝” 即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来给教材“美容”是窦桂梅的绝妙之处,通过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与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去引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补白和延伸。
2、超越课堂
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中指出:“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里。”此外,她更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来进一步说明现代语文教师可以如何超越课堂。另外,窦桂梅在其2003年发表的文章《一路走来》10中也针对“超越课堂”概括性地说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并提到她与学生一起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逛书店、看展览、采访以及搞社会调查等,这对现代语文教师走出课堂、超越课堂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贾宪章在窦桂梅执教的《落叶》中也深受启发,认为她可以挥阖有度地立足课堂,辐射课外生活,并可以兼顾到衔接素材的适用度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了于永正老师所言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11
3、超越教师
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中提到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且需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她明确指出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此外,她更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向的互动。贾宪章在领略窦桂梅老师《珍珠鸟》一课后,在其论文《一树春风万千枝——从窦桂梅<珍珠鸟>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12谈到窦老师尊重和珍视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认识、感受以及需求,在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感悟和创新。贾宪章从平等、自主的角度谈窦老师《珍珠鸟》一课,笔者认为这也是对窦老师“超越教师”理念很好的诠释。
(二)文学文本阅读教学
窦桂梅老师对我国阅读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她尤其重视对文本本身的深度发掘以及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即文中中蕴含的丰富文学性。关于窦桂梅的文学文本阅读教学,陈琳13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她认为窦桂梅老师近年来执教过许多名著(名篇)导读课,在进行这类经典文学作品选文教学时,始终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作为明确的教学目的。她还认为窦老师善于将审美思想投入其中,引导学生品味文学性文本语言、意象、意境之美,力求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此外,陈琳更通过比较分析窦老师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总结了窦老师的名著(名篇)导读课的几个突出特点: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创设情境,深化意境;聚焦文化,深化主题等。
另外,卢谦在《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 村居>片断赏析》14中通过让学生在亲近蚊子文化中沐浴传统、让学生在古诗文濡染中积淀文化、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以及让学生在文化传统中塑造精神这四方面全面地评述了窦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此外,卢谦在文章结尾处谈到窦老师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用中国博大的古典文化作支撑,通过对文本的融合和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的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净胜塑造,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这两位学者分别从经典名著(名篇)和古典诗句入手,结合详细的教学实录给我们充分地阐述了窦老师的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对我们研究窦老师的阅读教学模式乃至探究所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明确的指引。
(三)“主题教学”
窦桂梅于2004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的《“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15首次系统地展开对“主题教学”的阐述。在这篇文章中,她明确指出了“主题教学”的定义: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型教学。此外,她还总结了“主题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她强调“主题教学”的主题是一种文化主题,用什么样的主题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在以上的理论铺垫下,窦老师在文章中列出了一条“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衔接生活——升华自我,同时她也指出这是个开放的框架。
在系统提出“主题教学”理念的四年后,窦桂梅又在《江苏教育研究》发表了《谈主题教学深度备课——以<三打白骨精>为例》16一文。文章丰富了“主题教学”的定义,提出了“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广播的阅读视野和充分的资料铺垫,还需要教师细腻的挖掘教材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窦桂梅进一步提出了“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定义: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读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备课。在以上的理论铺垫下,窦桂梅就《三打白骨精》为例详细阐述了怎样进行主题教学深度备课,步骤分为初读教材及助读教材;阅读原著,了解作者;阅读相关评论;再读教材并确定主题;确定教学基调与策略五步。
窦桂梅这两篇重量级的文献是我们理解和研究“主题教学”的基础,更是我们滋润课堂教学的营养品,为我们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向学生传输更大的信息量、更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指明了道路,令广大处于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受益匪浅。
四、结语
窦桂梅自1994年开始研究“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至今已走过了17年的光景,从“三个超越”、“主题教学”、“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到课堂细节、母语教学的研究以及勤阅读、多反思的体会,都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师作出了优秀的榜样作用。她所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以及发表的近百篇文章都使得广大语文教师争相阅读,并从中汲取精华,不断改善教学。在窦桂梅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位从基层中来的著名特级教师处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阐述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用教例来说话,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和轻松。然而在这次研究中笔者发现窦桂梅老师的文章和教例都主要从她的三大教学理念——“三个超越”、“主题教学”、“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出发,较少对其已经提出的注意课堂细节、师生共同阅读等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特别是关于“课堂捉虫”的,窦老师给广大教师展示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但往往只是提了问题而没有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处理方案,或者说说她当时是如何处理的,让教师们读来深感疑惑和陷入一个困境:当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到底该如何处理才是上策呢?希望窦老师能够在已经巩固了大三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上,可以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阅读经历来继续深入探究如何处理课堂细节和进行师生共同阅读。另外,窦桂梅老师的教学理论面向现代化和专业化,并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十分值得推崇。但由于窦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对象多为中国偏北地方的学生,相对而言她的理论存在较强的地域性,这为她的理论推广到全国各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另一方面,这十几年间不少处于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对窦桂梅老师的公开课、在教研活动上的发言以及她的著作文献等作出了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后人研究窦桂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本次研究的85文献,笔者发现现有研究窦桂梅的文献存在数量偏少的问题,仅有13篇,占总数的15%。这对于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学习窦桂梅这一位充满教学热情和智慧的特级教师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从这13篇文献中笔者还发现研究窦桂梅的文献存在范围不广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以窦桂梅的公开课或者教学实录为基础,结合窦桂梅的教学理念来发表个人看法,较少从窦桂梅在教学上的其他方面入手,这对大家全面了解窦老师这一位教学名师造成了一定难度。
参考文献:
1、白水一方. 百度百科:窦桂梅简[OL].http://baike.baidu.com/view/990806.htm,2007-06-10/2011-03-22.
2、窦桂梅. 课堂细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N]. 人民教育报,2006-4-27.
3、窦桂梅. 悄悄传习母语的温度[J]. 人民教育,2009,(23).
4、窦桂梅. 名师的阅读感言——读书是我的“美容用品”[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7).
5、窦桂梅.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J]. 人民教育,2002,(01).
6、窦桂梅. “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
7、窦桂梅. 例谈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多角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宋定伯捉鬼》案例鉴赏[N]. 教学与管理,2010-10-15.
8、窦桂梅. 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特级教师窦桂梅《朋友》教学片断赏析[J]. 教育科研论坛,2004,(10).
9、窦桂梅. 对窦桂梅“三个超越”教学梦想的一点思考[N].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10、窦桂梅. 一路走来[J]. 行者,2003,(09).
11、贾宪章. “落叶与根”的情意——从窦桂梅《落叶》看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的衔接[J]. 新课程研究,2007,(08).
12、贾宪章. 一树春风万千枝——从窦桂梅<珍珠鸟>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J]. 青年教师,2007,(10).
13、陈琳. 从名师课堂看小学语文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窦桂梅和他的文学课[N].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14、卢谦. 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 村居>片断赏析[J]. 教学与管理,2008-5-15.
15、窦桂梅. “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
16、窦桂梅. 谈主题教学深度备课——以《三打白骨精》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08,(08).
17、窦桂梅.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的7件事[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05).
18、窦桂梅. 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5:49:24 | 只看该作者
《福建教育》“与名师面对面”之
对话窦桂梅:主题教学
  
1.    林传(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主题教学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新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我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这一时代挑战。我曾经写下《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见《人民教育》2002年第1期),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提出要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打好学生“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当我带一个班六年直至毕业升入中学,我以为找到了一条改变语文教育的道路。可在实践这一理念时,我发现,尽管自己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但限于种种原因,我大多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实现对教材与课堂的超越。我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甚至只是有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们的许多教师,不就是这样只能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教改主阵地吗?
不知大家和我是否有这样一种感受:检索自己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这些“片断”的知识不是遗忘就是孤立地存在,与其他经验无法链接。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许多昨天的知识和方法显得苍白无力。猛然间,我觉得以往所学内容似乎是一场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关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以此在语文素养全面养成时,构成学生的精神跑道,并成为其人生轨迹。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攻坚战。那么,真正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道路在哪里呢?换句话说,我们能否找到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积累智慧和情感的教学方式呢?而我个人的使命,就是要从新课程观的高度,在“三个立足”上进行“三个超越”,在此基础上又有所超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又联想到汉语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以及当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问题,于是从教材自身建构不是课程单元下的“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深刻而崭新的教学理念。她从生命的高度,既建构课堂,也解构课堂,不仅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关注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为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奠基,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文化性。简单说,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深入教材的主题挖掘,以及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2.肖俊宇(厦门教育学院):窦老师提倡的“文化主题”与“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最大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是什么?几者间关系怎样?就不能相机融合吗?
我所说的“主题”,都是从教材本身来说的。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教育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而是在教材中努力寻找和挖掘文化主题或是说是哲学主题,如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点”。这就是教材的灵魂,是教材的“眼线”,可以说是“文眼”,如我教学的《圆明园的毁灭》中的“毁灭”、《秋天怀念》的“好好活儿”、《晏子使楚》中的“尊重”等。这些语词都是教材中的“语词”,教师围绕其主题当作话进行教学,课堂也就有了“课眼”,这便是主题教学。然而,如何寻到“文眼”,转化“课眼”,这就需要教师的功夫了。
当然,这并不是对“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的拒绝与排斥,而是包含它们。这样的“主题”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是更深层次的,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是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启发、引领等的益处的,是我们课前须深入研究的。这几个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相对独立,却又相辅相成的,一系列的主题教学之后,会使学生思考问题时从高处、大处着眼,在潜移默化中受益。
也就是说,主题教学必须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从教材自身出发,以一个个母题研究为线索,以一个个哲学“主题”为灵魂,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等为形式,进行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方式。

3.邱晓军(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主题式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或者说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不同就在于以“立人”为核心,从教材自身出发,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以教材的一个个母题研究为线索,一个个哲学“主题”为灵魂,深研下去,同时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学生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把教材分解的知识体系及人文因子统整成一个“集成块”,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这一理念从生命的高度,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生活,关注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为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奠基,充分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文化与哲学性。  
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课堂教学相对松散,信息量相对过小;主题教学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这样的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价值取向的形成,等等。
从主题教学的视野看,语文学习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对精神相通的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总之,主题教学打破了以往语文课的定势:“听说读写”如何训练、“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统一等“技术性”操作都被主题这条线把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因此很多新颖的开拓被专家介绍及推广:1是容量大、密度高、效果强,体现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的探索;2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觉醒”,充分利用教材的“课眼”组构、建构、整构教材,自然高效地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最大化,在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时,关注学生阅读质量;3是教师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有效地充当了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该实践课例以及经验论文已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4. 黄国才(光泽县教师进修学校)、林传、郭雪琴(福安市穆云中心小学):请问如何提炼“主题”?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把握主题的内涵和外延,让孩子得到相应的感受?有没有一个比较好操作的较为具体的标准?低年级是否适合采用主题教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

主题教学从三个层面提炼挖掘:一是文本负载的语言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二是母语文化系统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三是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探索中总结出三个方面的主题确立路径:在人和社会、自然以及自我的整合中确立主题。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统整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寻找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就可以成为我们研究主题的很好的依据。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领悟到的是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欣赏到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首先吸引你的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点”,如《珍珠鸟》中的“信赖”,《游园不值》中的“不值”,《再见了,亲人》中的“亲人”,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 等等,就是一个个主题。
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确立主题时,要以教材为依据,更要以孩子的自身特点为根本,恰到好处地选择补充辅助材料,因为并不是我们老师所掌握的所有相关材料都合用于我们的教学内容,因为它们是来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深化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材,低年级的教学确立主题时相对感性、浅显些,而高年级的教学确立主题时则相对理性、深刻些。
如果说在高年级主题教学明显,那么低年级同样具有“主题”性,只不过是“小主题”,像一个成语就是一个主题,那些寓言童话中的“内涵”可以巡着学生的认知水准和教材本身确定合适的主题。其实,切不可把主题教学作为解决所有语文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化用或者运用“话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主题”。比如关于识字教学也可以找到一个“阿里阿德涅绒线团”。比如以“独体字”为单元,“集中识字”,“韵语识字”等,这些“话题”都可作为一种“主题”来进行识字教学。总之,我们根据所学内容确定一个“抓手”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当然,有些时候,识字就是识字,其本身不就是主题吗?我们也无需要冠一个名字作为主题。

5.主题教学有哪些操作步骤?请举例说明应如何依据主题展开教学。这个过程我们该注意哪些问题?
主题教学需三部分组成:
教师:既当“设计师”,又要当“建筑师”;教材:组构、建构、整构,甚至解构教材;教学:课堂呈现容量大、密度高、效果强。确定怎样的主题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主题教学有基本的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需要说明此框架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螺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但有所不同侧重的开放框架。这是个开放的框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也可以依据自己建构的主题单元,挖掘主题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规划、实施教学。
如《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我努力突破传统的语文观与教学观,把文本自身的意义和语文教学大纲建构在一起,形成具有个人体验的理解,以期更好地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统一。对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要体悟,对诗歌的“意象”要“揣摩”,首先走进教材,悉心揣摩文本;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教材与时代的联系,探知新的生活走向;最后是回归“自我”,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文字、文学、文化”的三层次教学,由浅入深,从而实践性地、创造性地完成课堂“运思”。于是,由题目中的“不值”追问:诗题仅是讲游园未能进园,未能得见园之主人吗?既然“不值”即“不遇”之意,那“不遇”的感慨究竟是什么?诗人由“红杏出墙”引发出“春色满园”,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诗人不遇中所拥有的,引思到“不知中的可知”,“不能中的可能”,“生活给你关了一扇门,还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从而引发出“不遇中有遇”的主题?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疑惑、突破与喜悦的体验,与各人视界的融合,将成为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值得珍藏的终极落点。这样,把握教学的温度、引入教学的广度、走向教学的深度,从而达到教学的高度。

6.邱晓军(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主题教学应该不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的。那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用主题式教学,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没有理解我提出的“主题教学”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因此,建议读读上面我的回答,以及教育部人事司编辑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我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以及《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和《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等。
你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很难一刀切地说哪些教学内容就适合主题教学,哪些内容就不适合主题教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题的确立,往往会影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确立主题,既要钻研教材,又要考虑到受教学生的自身特点,当然还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7. 王丽(山东青岛黄岛区江山路一小)主题教学的主题指的是文化主题,强调人文性,注重学生精神成长,灵魂升华,但容易忽视语言文字训练。这样是否会导致“人文性”过度?如何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主题教学”是如何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进行语言的学习与推敲,引领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方法的?
呵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这个问题很好,这也是我确定主题教学中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如果听听我的真实的课堂教学的话,我相信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而且,你会感觉到我的语文教学分不清哪里是工具性,那块是人文性,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根本就分不清。语文训练的同时就是体现主题的过程,用主题带动就是涵咏语言文字。所以,我经常和老师们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交际工具的过程,它更应是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灵活动。看来你对主题教学的理解比较深入。一句话,主题教学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工具性。
现在,我和清华附小的老师们的教学是围绕“文字、文学、文化”这样的教学层次开展语文学习的--从而努力将语文教学发展为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进时代的活水,着眼于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着力与开拓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看过我的课的老师应该能够从中发现对于语言文字的品味与训练。并且我一贯认为,就像大纲说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一对统一体,是密不可分的,整个教学环节、方式的设计,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文章的品读、对于字词句,甚至标点的训练都是融为一体,在逐步揭示主题的过程中达到与完成的,如《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对诗眼的把握,对“印”、“扣”、“关”等的推敲,无不体现语文性;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对园主人讲游园的经过,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再造“红杏”形象的时候,就是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我想,从操作的层面,就可以说这是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的一个小点吧。
请看孙绍振先生的评点《游园不值》教学评点
      最大的感触是惭愧。作为大学老师,我们的文学课上得还没有他们上的好。我不是代表我个人,我是代表全体的大学老师。如果这首诗让大学老师来上的话,也许五分钟就完了。我算是比较厉害的,顶多上20分钟,上一个小时就够厉害了。
     第二个感触:经典,是一个范例。
    第三个感触:我看到了一线生机。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严峻的关头,我们从荷兰引进一个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多元对话、学生主体、多元价值,跟我们的教育传统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迎头相撞。
其次,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头的评估体系、原先僵化的、客观化的标准化的美国教条主义的托福模式迎头相撞,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发生了严峻的冲突。这就把一 线的教师放在火炉上烤,把学生的青春和家长的企望都放在一个非常痛苦的、非常(我不说野蛮的)非常奇怪的、两难境界中进行着有理的与无理的争论。这样就产生一种现象,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的老师,要么就向应试教育投降,在题海战术里面讨生活。求一些表面的效果,增加一点分数。要么,就脱离实际,脱离新课程标准的评估体系,脱离我们高考的淘汰制,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
有一个观念我顺便讲一下,就是绝对的应试教育的和绝对的素质教育是没有的。应试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能力,也是素质的一个部分,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临场发挥一样,有的人平时非常好,到了运动场一紧张就在最后关头失误,冠军被别人拿去了。运动员的应试能力不行,刘翔平时跑的很快,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跑出了平时很难达到的水平。考完了,两年来正式记录,至今还没有跑不到十二秒九一。这说明,他的应试水平很高,鄙人在应试方面很有经验。我就是一个考试机器,我很会考试,为此我获益匪浅。我们必须全面的理解素质,我们把应试作为素质的一个部分来看待。当然,这只是素质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另外在我们平时的素质教育档案里头,必须把真正的素质,能力化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我们今天正在反复钻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表面上的改革、包装,都让我感到豪华。如果从这一点来说,今天这几位老师都有啊:多媒体、画面、音乐,包括学生的表演都有。但是窦桂梅老师,没有豪华的包装,她包装也许有一点,但是非常动人。为什么?她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我在下面听课的时候,我一路听一路想,现在努力作一下总结,我准备讲十一点。
第一点,总结窦老师成功的原因,因为她真正落实到文本。以文为本,是大家不应该忘却的,但是为什么忘掉了,去搞那些空热闹的满堂问呢?因为文本上,深入不下去。文本是一个整体,你要进行深入感悟,必须抓住关键,进行分析。窦老师的成功关键在于,她把文本落实在关键词上面。我感觉“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文章中有大量的非关键词,对于理解文本,是有干扰的。如果不抓关键词,就这么一念,每个词都非常重要,结果每个词都不重要。她一共讲了这么几个关键词:一个“怜”、一个“扣”、第三个“印”,第四个“关”,第五个“满”,第六个“一”,每个字都有很大的潜在量,她不是随便讲就完了。为什么脱离文本的多媒体变成文本的干扰,就是忘掉了我们是母语教学,我们是语文教学,不管什么样的画面、音乐都离不开我们母语的言词的无限丰富,为什么“怜”呢?这个“怜”的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可怜,可是古代汉语里,它是“爱怜”。跟学生对话,共同创造有“惜”的意思,怜惜,爱怜。在古代汉语是个“怜”,在现代汉语双音化了。她不提出 “扣”和“敲”的区别比较,而且让学生体会,然后还联系到一个“久”,“扣”和“久”的关系。由这里,揭示了诗人的心理特点,是蛮有耐心的嘛。“关”字讲得很彻底,反复讲这个“关”的意思,因为包含着满园的春色,它的生机关不住,好像要冲出来的样子。还有,为什么“我关不住”,引申得非常好。“一”为什么好?“二”“三”“十”为什么不好?这些关键词讲得非常彻底。
窦先生用比较的方法把整个课堂调动起来。学生兴奋起来。她自己进入角色,学生也是这样,这就是张文质讲的生命化教育,把生命最光辉,最积极、最活跃的感情调动起来,把对话上升为心灵的互动,形成一个共同创造的氛围。她这个就导演成功了。她在引申激发的时候,引导了同学,把他们调动起来。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讲“扣”字,用“敲”换下来。还有“印”字,如果换成“踩”字怎么样呢?她也许不知道,这在语言研究是一种科学方法,叫做替换法,这个办法是我的老师朱德熙先生在课堂上教给我的。检查语法有几种方法,一种叫压缩法,一种叫扩展法,一种叫替换法。用这个替换法讲了一个“出”字,“关”字,就把同学们激发起来,参与了创造。教师提出为什么这一枝红杏出来了?同学们说有“欲望”,有“渴望”。为什么渴望,那个同学说了,“有梦”。这不是一般的创造,是诗意的创造。我在下面批:“伟大的成功”。调动到这种程度,不但是智慧,而且是诗化的想象,调动起来,这是我们一般的标准化,应试化的考试绝对不可能有的高度。而且后来就这一点讲到“有梦就能出墙”。而且要“快快长大”,讲毛主席的期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境界。这是我讲的第三点。
第四,她在讲到整首诗的时候,讲到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的想明,这种形象是春天本身的吗?不,是诗人的想像。我听到这儿,加了两个字,写了一句话,“这个人是有理论的!”因为诗与散文的区别,散文是写实的,诗是想像的、虚拟的、假定的。说她有理论,是因为,她懂得诗的形式特点是想象的、虚拟的、假定的。有的老师讲诗,讲了一辈子,还是讲不好,原因就是对于诗与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没有理论,没有感觉。窦老师后来讲到“游园不值 ”的“不值”就是“不遇”,但是转化为“有遇”,遇到了什么?红杏。这么美好的发现。“不值”变成了“值”,我看出来了,她懂得辩证法,对立的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它的反面。先是“不值”,但是在遇到了红杏的情况下,转化为“值”了,值什么?我值的是这枝红杏太美了,很机智,最后她问同学说,这堂课怎么样,学生非常精彩的讲说“值”!这个“值”是个口语,是另外一个意思,语言相当丰富,相当活。所以我感觉到她是懂得辩证法的。这个值字的双重意味,让我感到她这堂课构思非常完整、精致,从游园不值始,以游园很值终。首尾呼应,首尾之间正好是对立的统一。
对立的统一表现在几个方面?就是我要讲的第五点:1,书面和口语,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书面语言和口语之别,窦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担心,她用的全部是书面的、诗化的语言。诗的语言带有很大的想像性,和现场交流有障碍的。书面语言缺乏现场感,不便于交流,我很担心,这样会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障碍,有个玻璃墙,感觉不能相通。你讲那么文雅的语言,我是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你是完全是诗的语言。我是散文的感觉。但是很快我的忧虑消失了,她的诗的语言渐渐超越文本,转化为学生的感觉,在与学生感觉对话,她开始用她非常精彩的口语,这种口语的流畅和丰富是我们南方人无法达到的,只有北方人才有这种天才。很会侃的那种,“侃爷”的语言,即兴的侃。有个同学讲到“照亮”,她讲道“你怎么这么会说话?”,然后那个同学讲得很高兴。特别是后面的同学讲到“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出墙。”她开始即兴发挥“一枝红杏出墙来,因为园外有狼豺”,这是一个女生讲的,谐音是“郎才”。即兴调侃,出神入化。当然她可能有准备,但是有学生配合,形成一种氛围,交流无间。原来的抒情语言诗化,语言的某种隔阂成分到这里就完全和谐了。她那种诗化语言我觉得是有准备的,精心准备,语言显然推敲过。即兴的语言是现场的,这就要有口才,两者都需要功夫,即兴的语言功夫更令人惊叹,这就是我讲的第五点。
第六点。她的动作很多强烈的戏剧性,有时是倾听,做出小女生的样子,有时是非常大幅度的动作,一会儿带着非常强烈的表情,一会儿是非常微妙的暗示,侧耳倾听,这两者的结合,我说不可模仿,就是这一类。你去模仿很难看,作为诗,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眼神、甚至演技符合自己的个性。
     第七,我去年跟钱理群讨论的时候,对朗诵表示怀疑,他自豪地说他:朗诵很精彩,而且说,他的朗诵很动人。我一直表示怀疑。后来,我听了很多课,领略了很多精彩的朗诵,钱理群也是其中之一。但无疑钱理群的朗诵不是一流的,至少他不如窦桂梅,我觉得窦老师的朗诵是特别精彩,她把朗诵转化为吟诵。现代的朗诵与古典的吟诵,她非常自然地转换。起初是现代的朗诵,现代汉语的抑扬顿挫,最后,更精彩的是她把诗歌的朗诵转化为歌唱,这首诗居然在她的带领下转化为“让我们荡起双桨”乐曲,学生都能很自然地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我惭愧的原因,我不会朗诵,她把她整个生命投入进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的呼应的,有一系列的考虑。对她的敬业,我感到惭愧,感到焦虑。她有典范性,确实是这样。
我同意张文质的一点,我非常简单地把我的思想口语化。当然,这使我感到我们当前教改存在的问题。我们老师的忧虑就是成天地研究怎么教,师生对话,怎么搞多媒体、音乐,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用这些东西调动学生。但是,忽略了那老师教什么东西呢?教师有没有真知灼见?有什么本钱,有什么对文本的出色理解,没人去为这个问题伤脑筋。窦老师懂得怎么教,而且她非常深刻地理解了教什么,她的语言,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她后来引用了“杨柳不遮春色断”来比较,表现了她的理解,当然这个理解还可以讨论很多,但她的确有种独特的体会,是建立在她自己的专业和学养的基础上。昨天我讲那个音乐家的时候,还有人跟我讲对小学老师的要求太高了,但如果按窦老师这样授课的话,她的要求更高,她能做到这点,但这是很累的。这是第八点。
第九点,就是我们提出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可以改进的空间,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师。
     我记得有一个学生讲了一句话,如果是我在上课的话,我会把这句话给抓住,但,窦老师没怎么充分的注意。这个学生讲“我们还看到了诗人惊喜的目光”,我觉得这讲得很好,为什么?你讲的是春天的美好、感动,我们看到了什么。但这是一首抒情诗,是表达诗人的感情的,那么我们也充分地讨论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本身为什么“出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人为什么被这枝红杏吸引,虽然老师也接触到了“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但是这里有一个诗人的惊喜。窦老师也讲了,原来是失望的、扫兴的。但是,这个“惊异的目光”是内心突然的发现。这首诗一方面写的是春天,实际上写的不仅是诗人对春天的发现,而且是对自我内心的发现,发现后的自得。发现的情况很多,有非常抢眼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满眼都是花红草绿,鸟语花香,不这样抢眼,很微妙的,也可以,才看到“一枝”,就惊异起来了。所以“一枝红杏”,不是“多枝红杏”“十枝红杏”。这里有个典故的,有个诗人,唐朝的诗人齐己,写梅花“前春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的朋友笑说,说不要“数枝”,“一枝”就够了,“一枝”是早春,而且是“我”第一个发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喜悦,更加敏感。而学生提出“惊喜的目光”,为什么“惊喜”?如果一大片,当然学生开心,但“一枝”,教师分析:“一”比那个“十”还好,“一万枝”都不行。我们的文学理论,至今还受机械唯物论的束缚,总是在反映春天的景色上作文章,其实既然是抒情诗,要更多地关注诗人内心的感情和感觉的转折和变化。讲“一枝红杏出墙来了”,因为它有梦,为什么比较精彩,因为把诗人的心灵提到了焦点上。我这里再提供一种可能,以从另一个角度讲,诗人突然发现,找这个朋友找不到,但是这个春色值得欣赏,虽然“一枝” ,但是,告诉我仅仅是关不住的一枝,那么“关不住”还有很多,我知道那是“满园”的春色。
第十点,窦老师讲朗诵的时候,讲到汉语的声调美,平仄交替,平声是长的,仄声是短的,所以吟诵的时候,平声的调值是55拉长,仄声短。吟起来有困难。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有的仄声很短,如去声,调值是51,从51迅速下降。但是,有的仄声不短,上声就不短。它的调值是可能是524,“满园春色”你不能把“满”缩短了。汉语的语音的特点不是长短的问题,是曲折的问题,在语言学上“长短”是拉丁语。拉丁语的诗歌是分长短音交替的。而日尔曼语、俄罗斯语、斯拉夫语,则是轻重。我们举英语为例,英语的重读音是长的。比如有个词“经济”economic这“no”是重音,要拉长,按英语的读音规则,重音读一半,其他三个音节读一半。俄语也一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呢,我们汉语的特点固然有长短,更多的是,曲调的高低在起作用。
第十一点:窦老师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同类比较非常成功。但是最后的比较用的是异类比较,异类的比较难度较大。虽然它也比了,用《世说新语》上的王子夜访戴安道的故事。“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但是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两个东西有可比性,也有不可比性。因为王子猶,是以自己的兴致为准,和叶绍翁的突然的美的发现和自我发现,是不怎么相同的。讲讲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学问的话,推敲的余地比较大,是不是这样?
最后,我以一个大学老师的眼光,按照我职业的习惯,批评的习惯,就是一方面我讲到的充分肯定她的优点,她整个语言比较丰富,既有现成书面语言,又有即兴发挥的语言,包括跟学生的动作,摸摸学生的头,都是一种修养。这是我们大学教师要学习的。
                  该文发表于2006年第6期《福建论坛》

8. 戴红琴(江苏省溧阳市横涧小学)、林清(闽侯):主题教学课堂容量大,这样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必然在课中要增加学习材料,这是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呢?您是怎样处理好扩大学生阅读面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之间的矛盾的呢?
的确,容量大,密度高,是主题教学的特点,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负担是什么,负担是没有兴趣,有兴趣的事情愿意作,就不是负担。教师的准备非常重要,准备必要的学习材料,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领悟教学的主题,达到更高效的课堂效果。如《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引入同一时期的韩信《胯下受辱》一文,进行“同构主题”下的对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侮辱”的这个语词的意义升发--同样面对受辱,同样是“看了看”,通过对比,使学生对晏子以国家尊严为重,不卑不亢做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深化了“尊重”的主题,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这不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内容都是在课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完成,教学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下课后,很多的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不成为负担,我想也就谈不上矛盾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课内外阅读量如何处理的问题。如果有时间,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和大家探讨。这里不再细细说明。研究“主题教学”,对我们如何处理“课内阅读课外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利用主题教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率,的确这种高密度有利于今天的学生--他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教师如何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控制时间以及空间的“耗散”,的确需要我们好好“设计”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啊。

9. 林传(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窦老师的主题教学追求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我们容易在您的课堂实例中理解前两个“超越”,那么又如何解读“超越教师”,青年教师该要有怎样的出发点、目标和实践操作呢?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里就有一个“哲学”的统一,要敢于让学生超越,教师自己就要不断的努力学习。因此,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其实就是教师更要努力读书学习,不能成为学生的累赘。因此,让学生超越自己,实际上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理念是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主的互动。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我早就强调,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我常想,面对灿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我还想,教师的笑是为了什么?难道见到学生是机械笑?故意摸摸孩子的头?让学生坐在屋子里感受窗外的阳光吗?不,教师的微笑只有一条,那就是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
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等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不然,学生超越教师就只能成为遥远的童话。
例如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讨论了之后,有的说,他的牺牲可不是被一颗子弹射中,被烈火活活地烧着他还一动不动,邱少云真了不起。”有个学生说:“我想,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这时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挺着没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烧,他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保证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一动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正在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们的独特见解时,突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不对!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又那么近,很容易被发现。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我惊呆了,这可是我教了好几遍这篇课文,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课堂一时静了下来。我想,这是学生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的思考,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讨论。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自己解决的。他说:“老师,枪支弹药一爆炸,整个形式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士的伤亡。邱少云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使劲地抠,奋力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无情的燃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当然同学们建议给邱少云当年所在的部队写封信,了解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且不管他的回答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况,但他这种敢于超越教材和教师的思维方法,让我们为之喝彩。今天孩子,有今天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课文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啊。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师,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标志。
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学生和你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教师对话,敢挑教师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10.主题教学体现了“大语文观”教学,强调教师对课内外文本资源的建构和开发,那么,课堂上如何把握拓展的“度”?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开发文本资源的意识?
我提出了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温度、广度、深度”。温度就是基本性。文章没有人读,情感就会在文字里无声地“休眠”。其实,文字中的情感思想就像人的气息一样,生来就要宣泄,生长、开花、结果。课文中“好”的地方,老师不能或者不会帮助学生开发出来,一切生机便遭窒息、堵塞、残损。学生呢,也好比一株发育不全的完全病态的花草。如何唤醒并使感染学生?教者的作用显得至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情感贮备和调动--悲喜愁乐,酸甜苦辣;教师必须让自己、让学生通过文字“怡情养性”,让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健旺起来。你想啊,这种温度下的课堂--那种暖暖的感觉和文字带来的暖暖的触动,创造出的课堂,师生一路慰藉心灵的成长,走向纯洁醇厚的芬芳--语文之“流”奔腾不息,蜿蜒伸向远方。
如果有了对文字的触摸与体味,情感自然和谐的引发,整个课堂充满着暖暖的温度,课堂之树才会生长。这样的课堂,才会在文字中感叹《皮斯阿斯和达蒙》的友谊;记住历史的阵痛,承受火烧《圆明园的毁灭》的重负。这样的课堂,可以忘情于陶渊明的“幽然见南山”,可以穿越时空,刻契占八卦,看仓颉造字……文是水,道是舟,期待着--在自己的课堂里,水是丰盈的,有温度的。
这是我谈的第一点:温度。
广度就是开放性。长期来,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穷尽力量教好课文。一学期的三个月里,老师拿着教材一课时一课时、一篇一篇地教下去。最终也没有走出课文的“井”。观摩课都是在“讲”教材。难道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一篇一篇“讲”出来的?基于如上认识,这些年我从教材的一篇文章引发开去,根据主题的相同和相近,进行重组。从《朋友》、《亲人》等主题单元的尝试,到《落叶》、《圆明园的毁灭》到《秋天的怀念》课文主题的教学,一直努力从整体构建课堂教学,进行着主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向着语文的广度开拓,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详见教学实录。)
大家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大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就是说,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学习者自己从阅读中生长出来的。
业余时间听认娱乐节目的刺激、时尚广告的渗透,学习也意味着“多快好省”地做题--这就是当今多数学生的精神生活状态,绝少定性和静气的培养。在信息泡沫、快餐文化、感官刺激的围追堵截之下,还谈什么审美的观照和吟咏。当整个教育变得过分务实、急躁的时候,孩子的心灵如何可以不变得冷漠、势利?
个人以为,如果对教材挖掘还不深,那就不如在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多阅读。于是,课堂上,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如何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文章和书目,成了我校主题教学的特色。为了营构孩子开阔健劲的精神世界,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走得更坚实? 我愿在行动中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并将思考所得融入我的教学实践。
(关于这一点,我是简要述之的。以后详见我的“三个维度说明”。呵呵。)
深度--发展性。教育要面向未来--对于有意识的人的生命而言,未来的生命应当是相对于当今的深化、开拓和伸展。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课堂,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给生命以底气。这里的“深度”,不仅包含着对教师要拿真诚的阅读体验和学生交流,同时,还要在课堂上把这种深度适当地藏匿起来。将阅读体验感受的权利和时间交还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本进入了学生的内心深处--这种课堂生成的“深度”,往往有赖教师的“拨弹”。教《朋友》,是否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未来的人生自己应该成为别人什么样的朋友?自己选择什么人成为你的朋友?
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是否从课题的“毁灭”引发学生思考:“圆明园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于是,课堂的结尾成了一个深邃的问号。
再看天《秋天的怀念》。过去的教学中,那菊花一直被看作坚强的象征意义。如果教学这堂课,我们是否让学生把菊花的缤纷多彩引深到“好好儿活”的个性?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结尾就落在这里--要好好儿活。随着孩子们每一次的回答,屏幕上的文字像绽开的多多菊花。我知道,绽开的究竟是不是菊花。菊花已经不再重要的是,那些“生命之花”能在孩子心里开到永久永久……课后,我禁不住感慨:“和孩子一起在课堂里长成一棵树,要在暖暖的温度中,往广度、深度里生长。”是否还可以这样说--走向深度,也是走向庄重和严肃。让下一代坚守起码的道德底线,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守望者、建设者。培养我们孩子热爱并认同我们血肉相连的母语汉语,培育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扎稳下一代的精神支柱,寻根认祖,饮水思源,说中国话,做有根的中国人。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制定了课堂评价标准。但是如何保证这三个维度的和谐立体延展,我们制定了教学的“梯度”来保证适度;制定高度来“约束”“深度”。总之,通过温度、广度、高度的教学,努力让自己的主题教学有梯度,在适度中走向课堂的高度。
(关于这五个“度”如何在适度中完成,我专门就此论述。这里只是简要说明。)
11. .肖俊宇(厦门教育学院):实施“文化主题”教学,教师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功底”,而广大普通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实施主题教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呢?
刚才我已经强调,教师要当好主题教学的“设计师”、“建筑师”。就要落实主题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教学的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流程。另外,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相关资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读书,多学习,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这也是做好“设计师”、“建筑师”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然,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细致策划。甚至可以把“创意”全盘托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拟定方案。目的是围绕“主题教学”,关注人的发展,为师生间和谐发展、共同成长提供条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活动保证,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曾几何时,我认为教材的含义就在教参的规定中。十多年间,我的教学,忠实地执行着教参的“规定”。至今我也虔诚地相信,这些“规定”也确实是经过反复斟酌、谨慎地呈现在我们这些教者们面前的。
然而,年复一年地从教参中“获取”,然后再想方设法将聚集到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即便对教参中观点不合理或并不适合当下学生的部分也给予盲目的遵从,时间一长,我就发现,独立思考竟然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思维和情感几近机械地模仿与照搬。“依附于某种意识形态或某一批评潮流,语文教师从来不敢用自己的心灵'直击'课文文本,靠着教师教学用书和所谓的'集体备课'将个人变为'我们本位'的代表……在'我们本位'的教师面前,学生除了诺诺连声、惟命是从和接受教诲外,哪里还敢有自己当下的阅读感受?”(崔茂新的《个性化阅读:代表一种文化力量》200668日的《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试想,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没有独立“思想”的安静的技术性操作的角落里,必然失去生命的光泽与活力。  
追求“有思想、有情感的技术”,这是我们必须追寻哲学意义的过程,也是寻回自我的开始。我呼唤,不管是农村的教师,还是城市的教师,不应该因为地域的差异而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和他们的同龄具有了差距,我们应该尽量的,努力的从我们的实际环境中完成我们应尽的责任--从《朋友》、《落叶》、《亲人》、《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又到《游园不值》,我越来越习惯把“教参”当作真正的教学参考。
也许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教育制度的延承,使我们这些小学老师们,习惯用听话、跟风的方式,接受一场又一场教育改革带给我们的“折腾”。于是,“备”教材的时候,惯于或慑于权威地位和阐释优先权,往往放弃了独自担当的勇气。然而,盲从,会令你永远糊涂;思考,就会令你立刻清醒,不再沉睡。醒来了的你会勇敢地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会告别“赵太爷家里田地就有三百亩的,他说的还会错么”的可爱,甚至可笑。醒来了的你,也必将会带动曾经甚至如今依旧盲从的学生,挣脱“精神樊篱”,获得运思之后的视界融合与心灵觉醒。

12. 肖俊宇(厦门教育学院):请窦老师谈谈“文化主题”教学对习作教学,尤其是对习作的思路开拓有什么影响?对思维发展有什么影响?
主题教学,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重组知识结构,构成学生知识的新编码、语言密码与思维密码--从而生成富有哲学意义的人生理解与价值观。知识将围绕人展开 ,而不是人成了知识的奴隶--主题教学的本质对语文教学的觉醒与建构,将使主题教学的理论研究有质的突破,也将为语文教育的实践带来全新的理念,使语文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乃至方式方法都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主题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利于主题和个人生命的成长相连接。学生通过主题获得精神,知识水平由情感的丰富,不断调整、不断反思,从而跟人的生命、文化整体构建产生了直接关系,最终还原到人的自我之中,从而升华到哲学层面--这是对语文教育作有富有新意的阐释,从而指出,语文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培养人的学习力,而且是培养人性,即情感道德。由此可见,教师能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价值,找到主题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在主题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耳濡目染,浸润身心的都是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围绕主题精心选择的材料,这些材料有词语,有名言,有诗词,有文章,它们有着不同的视角,不同层次,这样,针对一个主题多维度的剖析,势必会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我想,不仅如此,就是在行文表达等发面,学生也会获益匪浅,当然,还有那些深植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或许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的浸润与磨砺,才会显现它在学生做人、作文等方面的功效……毕竟“作文如做人”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 王丽(山东省青岛黄岛江山路一小):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和于永正老师的简简单单学语文有哪些区别?
于永正老师是我的前辈,他的教学一直是我学习借鉴的源泉,关于“简单”语文的理念我完全赞同。我的主题教学也是追求这样的境界。个人以为,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有其当下以及未来的意义的,而且也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的。现在我们小语界出现了许多“个人观点”,以及“广泛共识”这是一件好事情,要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要感谢前辈,他们的经验和理论引领和提高着我们中辈或后辈的思考。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简单语文还是主题教学都是“存在”着的合理--这也符合哲学的认识。至于提出的不同,是因为有的侧重方法,有的侧重理念,并不能包括语文学习的全部。但殊途同归的是--强调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有一位专家说的好,面对不同的观点需要倾听和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为了比较个高低然后进行一方的褒扬或指责。更重要的是,汲取百家,自成一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主题教学与“简单语文”进行比较,这是不合适的,但是,需要清醒的是,自己要明白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如何不断像人家学习,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于教育基本理论功底不够,本课题属于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不仅需要承担者有教育哲学尤其是文学视野,知识结构等功底需要厚实。所以,这样的研究走向哪里?怎样让我的主题教学向着更高的层次“哲学”起来?怎样让主题教学是在“哲学”的视野和思考中得到哲学的思考和实践,从而成为普遍意义的存在?这都是我下一步要着力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们见到的是以“主题”来编排的教材。而且这些多如牛毛,但如何在一篇文章中进行主题教学,以及一篇带多篇的“主题教学”少之又少。虽然笔者这方面有一定突破,但所能利用借鉴的资料太少,没有看到相关的成型的经验和材料。只有依靠自身挖掘、实践、摸索。虽然主题教学的研究经验和课堂实录虽然有些思考已经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并出版专著,引起了一定影响。但,深入的理论支撑,形成一种真正意义的科研体系,最终走向更高层次的思想层面,我和我的老师们任重而道远。

14.有人曾经撰文指出,“教学目标的失度”、“教学内容的失限”、“语文学习的失底”是当前课改过程中所出现的浮躁心理的表现。认为,“为生命奠基,应该是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立足发挥教师的作用,固本强基,然后才是发展,才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这是科学发展观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那么,请问“主题教学”是如何依托教材、依据课标学段目标来确立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引领语文学习呢?
“无论如何感谢批评,甚至批判”--这是我一篇文章中的题目。“不要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 (崔卫平)。但,面对有的专家、名师之间的批评是好事。其实我本不该回答,既然提出,那我就简单谈谈看法。
褒扬的话像头上的太阳,照得你暖洋洋--领你向前、向上,一路走来很阳光。批评的话像身后的剑--逼你向前、向上,蓦然,雷雨过后的太阳却是蔚为壮观。在我的眼里,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是弱者。中国人不喜欢辩论,也不会辩论,一辩论就打架。比如当年红卫兵大辩论。开口几句可以,再下去就互相吐唾沫,接着就抡拳头,然后动起枪火来。王小波就中国人的辩论能力、风度、方式、追求的风格和实际造成的后果几乎让他绝望--他说,在哪个领域争论,哪个领域就遭到损害……我知道,一个人怎么做都无法取悦所有的人,怎么做都不能完美,而总是在遗憾中前行。但,最要命的是往往把“性格”和“人格”混淆;“学术”问题和“心术”问题混淆。
对于“浮躁”,“睁眼球之类”的评价,我想我肯定有这方面的“嫌疑”,感谢人家能够这样语重心长,对我这没有见过面的,甚至没有听过我课的人的批评。“闻过则喜”,但我必须说明的是自己也许是“急躁”了一些不是浮躁。如果是,那是社会对我努力的回报,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或许可以从我身上得到经验教训。至于“失底”之类必须当作今后警示自己的“钟”。不过,我诚恳的建议如果评价的结论得出,最好要看看这个人的整体发展路程,已经他(她)研究的课题的背景、理念,以及所有课堂教学的实录或者文章书籍等,而不是摘取几篇叶子就确定该树的“性质”。
塞万提斯说,没有一本书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更确定的应该是--没有一本书好到无懈可击。我想化用之,没有一堂课差到找不到一点好处,换句话说,没有一堂课好到无懈可击;没有一个人坏到找不到一个好处,没有一个人好到无懈可击。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名师,自己还不敢确定,因为我只想做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引领别人的能力和雄心。因此,鼓励的力量让你得意而前行,打击的力量让你前行不“忘形”。这分不开的一对反义词就像你的左右脚,有时左脚的表扬在前,但肯定右脚的批评会跟上--只有这样的行走,才会在一个个不同的脚印中,走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至于“三个超越”,可能我在发言的时候强调这一点多一些。但是我的这篇长篇文章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中,作为主讲人,在人民大会堂等作过专题报告。这三个超越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的充分论述下提出的。正是“固本强基,再图发展”的理儿。具体说来,我们要理解“超越”,它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超出、越过。我曾经强调“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要全面规划: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这都需要细致策划。”
因此,我们所说的教学的“主题”也必须,而且是一定要源于教材,源于课标对教材的要求,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题是课堂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教学,逐步解释主题。大家看我的《落叶》《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等的教学过程,围绕主题,以教材为根本,以援引的材料为辅助,更好地理解课文,领悟主题,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超越并不是脱离。呵呵。
我深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地做事,在一点一点、一天一天的积累中获得实践经验。在看似“热闹”的表象下,踏出一串串沉甸甸的脚印。事情做得足够漂亮,就不必过多考虑做人,像我这种性格的人,如果一味瞻前顾后、怕狼怕虎,多少事情都会因为心理负担的沉重而白白耽误了。现在,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秉持两个原则,一是必须看一个人的总体表现,不可吹毛求疵,二是对于证据不能断章取义,移花接木。
语文教育终究是人的教育。我教学中挖掘的一个个主题就是哲学的命题,文化的种子。唤醒人的热情、激情、真理、信仰,以及关注自己以及国家的命运的情怀--而这都是人文素质的涵养与拥有。生活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自然联系,以及到自我联系--这些材料以及思考就有了人生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兴趣,就会投入去做。而这,终将成为哲学意义的学习。
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中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也必须寻找为人做事的依据,信念,乃至方式。如果说作为真正的学者,本性就是反思。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同样要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对生活的变化怀抱热情,对时代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的,拓展性的见解。这是我的导师朱小蔓在《道德情感论》自序中的一段话。她激励我们,教师的精神气质应和学者们一样拥有积淀与升华,对知识,对学习保有兴趣,具有问题探究意识和审视的眼光并具有影响学生的魅力,吸引力,感染力。

16. 雷旭军 温州文成县西坑镇小 325306 :窦老师,有人认为您对文本的解读很有独到的见解,也有人认为您对文本过度挖掘。很多公开课上也常出现教师对文本过度挖掘和过度演绎的问题。请问我们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文本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传统的解读取向)和师生的个性化解读之间的关系。
为了说得清楚一点,我还是举最近写的关于“文本解读”的文章中的片断来回答。还是以《游园不值》为例吧。
从文本理解目的的角度分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探索角度。一是站在作者立场,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尽管绝对的复原不可能,但如能够根据文本背景及内容,追求尽量复原或辨证复原作者的意思,则能够剥茧抽丝、取其精华。备《游园不值》,主要体现在需要了解叶绍翁、了解四灵诗人与江湖诗派的追求。于是,在了解之后再阅读文学史中的评论--“最为人称道的,却是一些既清丽又带有理趣的绝句,如《游园不值》”,你就会悟到“理”在何处。二是站在读者立场,这里理解的关键是读者能读出什么,而不是回到作者最初的意思里,此时你就会发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对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为此写了《〈游园不值〉的十种意义解读》,可引以为证;三是站在目的立场,从目的出发,读此文为何,作为语文课教学,关键就是学习诗意的表达,至于意义,则为目的服务。
从不同的立场解读《游园不值》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在不同的思想下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在结构主义看来,诗中“人与园”、“屐齿与苍苔”、“墙与花”、“一和满”、“关与出”都构成二元对立的结构,其中“人与园”是核心。从这些二元对立结构中,我们不难追寻其“值”、其“怜”、其“红杏”等构成的、文本的深层次的意义结构--遇的虚实相生与人生之遇的哲理!而在解构主义看来,这些二元对立结构都不存在,人是人、园是园、春天就是春天、红杏就是红杏,因为“游”之人的核心特征是“赏”,“游人”的关键还在于“人”赏风景,而园不园甚至春不春也无所谓,从而解构人与园之间的关系,解读出文本的深层意义--不值即值、不遇即遇。同样如果用现象哲学、交往哲学来解读《游园不值》,其况味也不尽相同。
然而,这些思想的声音、这些矛盾与碰撞,怎么分辨谁是谁非?在“觉醒”的境遇中,面对不同的“声音”,该如何取舍、何去何从。于是,我必须再次追问“我何在”?
我何在?无法定义,但必须追问--怎样的哲学更适合当下的教育?追本溯源,其实就是追问你追寻怎样的教育理想?毋庸质疑,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倘若我们的教育仅以可以量化的效率为主要目标,而缺乏对思想和情感完整性的追求,缺乏对精神与文化的敬畏,那将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归根结底,只有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备课。惟有如此,语文教育才会得到解放,才会百花争艳、春色满园。
这条路意义重大但更充满荆棘,我的选择或许备受争议,因为这与当前主流的小学语文课堂区别太大,也与我原先的语文课堂区别太大。但我深知,个人的荣辱得失总不及对一代代学生的正确导向来得重要。正是因为“区别”、正是因为艰难,才使我必须去闯,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探索险峰的开拓者,成败得失且由后人评说,觉醒不就是意味着要走自己的路吗?
运思需要与文本进行“深度汇谈”(借用《第五项修炼》中的一个概念)。伊萨克说,“你若要表达真实感受,不论他人会给你什么样的影响,你都必须透露内心最忠诚的声音”。我们已经被各种“应该这样”或“应该那样”的声音淹没,要抛开固陋陈规并不容易。但是秉持着一份忠诚于内心的执著与坚持,我还是与《游园不值》展开了深度的汇谈。
个人以为,大多数学生怀着某种期待阅读《游园不值》的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也许只不过重温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诗句,他没有经历“运思”的过程,只是在旧有知识、语言甚至情感等“量”的积累中再填加了些微弱的“量”。为什么游只有柴扉的小园?为什么穿木屐?为什么是一枝?为什么是红杏?……没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运思省察,学生怎么会有智慧的发现、文化的积淀。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多重信息扑面而来的时代,要等到所谓的“量变”累计发生“质变”,等到灵感袭来、幡然顿悟,恐怕为时久矣。
可见,现代教学的开放虽取决于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能忽视。教师既要顺应孩子的需要,也要让他们茁壮“生长”。反之,就失去了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担当,流俗于“妈妈式的”帮助孩子理解、背诵的层次。教师必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遭遇更多的“风暴”,获得多重资源,不断尝试优化学生原有结构,完成学习的真正“增值”。
于是,我首先走进教材本身,悉心倾听揣摩文本的“规定性”给作者以最大限度的人格尊重;然后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教材与时代的联系,探知新的生活走向;最后是回归“自我”,思考教材的学习与自我的关系,通过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人之为人的应有自尊。当然,我也尽力用四个思维视角去解读:教师、学生、作者、编者,以达成视界的融合。我还进一步思考:文本中有没有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以及作者意识以外的东西?文本的理解该怎么转化成学生可学习的过程?应该在哪几个问题上聚焦?哪些文本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体会文本的意义,哪些互涉文本有助于学生自己置疑探究,以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精神上种上一株株高大的“运思”之树?
既然“不值”即“不遇”之意,那“不遇”的感慨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红杏出墙”引发出“春色满园”,通过不遇中所拥有的“不知中的可知”,“不能中的可能”,“生活给你关了一扇门,还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从而引发出“不遇中有遇”的禅意?学生在“运思过程中学习运思”,收获疑惑、艰难、突破与喜悦的体验以及各人视界的融合,将成为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值得珍藏的终极落点。
当我和学生们最终水到渠成地获得这一体悟时,我们感觉这是多么幸福的自我超越啊!当然,这种解读并不一定意味着“当然”与“绝对”,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多元解读的边界。听过课的老师评价说,这是从文字、文学、文化的教学梯度中,由浅入深,又能深入浅出,最终回归到“人生”本身。而这,都是在诗歌文字中“虚心涵咏”,在有理有据、层层剥笋中对文字的咀嚼推敲,决不是脱离“语文”的天马行空。
魏春玲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266300窦老师,您好!在一本刊物上曾有老师对您在《晏子使楚》中对“尊重”的处理提出了异议:认为学生读的不够,无法在一课的时间真正的理解“尊重”,并且认为本课是在您再三引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强调了“预设”!您是如何看待的?
这又让我想起《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而引起的反响,以及《晏子使楚》的解构而引起的广泛议论。关于“尊重”,我个人还是坚持自己的解读“主题”,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个智慧的晏子而已,而是努力让学生从晏子个人回到自己本身,因此,“尊严”便在2500多年的横亘中把人性的因子连接了起来。
无论我解读三正确与否,这说明,教材的“备课”功夫,是制约教学高度的“瓶颈”,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志。
尽管,眼下走的路有些“踉踉跄跄”,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苏醒”之后的我的教学生命的成长。我深切地认识到,教学前进的力量,来自于“我你对话”(教师与自己、与教材、与学生) 的最具有生命活力、人文情怀和文化远见的“备课”。而这,正是我长期以来苦苦追寻的教学境界。
王小毅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400015  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和薛法根的组块教学有何区别?
呵呵,关于《晏子使楚》读书不够,教师预设痕迹过重等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看待公开课不能仅仅从“技术”的层面来评价,呵呵,重要的要看我思考的理念的前提下的走向。尤其是公开课的不可预设性,突发性,随意性——这些都不能从公开课的某一偶然性中得出一个普遍的问题认识。
关于薛老师的组块教学,我想,您还是自己在两者的阅读中比较好吗?对于比较,我不想的,这一点在前面谈到的于老师的“简单”中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呵呵。
350322 福建省福清市六一中心小学 王育香
窦老师好!一般教师对于“主题教学”心向往之,但普遍担心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难以适应,怕“煮”成“夹生饭”,有人更因此而断言“名师不可学”。您对此有何看法?对于实施“主题教学”,您在把握课堂教学节奏,选择教学重点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窦桂梅:
课堂如文,起承转合皆有学问
教学似诗,一笑一颦莫非艺术
在质朴的文字里,渗透着高超的教学艺术
在精巧的技术后,蕴含着深厚的教育理念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个人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后,课堂教学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又如何确保学生学有所得?我以为,课堂教学生态,就是学生获得某种精神觉醒,使其在感受和表达中获得一种升华--即教师的备课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过程,真正价值也同时由此实现。
因此,不要过多担心和彷徨。路就是在探索中一点一点的走出来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5:50:24 | 只看该作者
特级教师窦桂梅专业成长研究      一、启程----自发追求
    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我来自农村,那块沃土把执著追求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植入我的生命----我坚信,要自强不息,要奋力拼搏。不管在哪个单位,从事哪门教学,只要埋下头来,任劳任怨,必能成为业务骨干,做出成绩,显出存在的价值。
    1982年,15岁的我走出山村,走进吉林师范学校。四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做文书工作。同学们羡慕,我却不情愿----既然学习了四年的师范,就该成为一名好教师。几经周折,终于改派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由于分配太晚,我被安排到教务处做辅助工作。在这个岗位,我一干就将近5年,先后教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每一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代数学课时,所带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代音乐课时,上过大型公开课。但我感觉自己还是喜欢语文,而且语文教学也能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底蕴。因此,几年里我没有停止过恳求领导,要求岗位更换----教我最喜欢的语文。1991年,我终于如愿以偿。“打杂”的五年,使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我也会不自觉地把音乐、美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形式整合到语文教学中。
    (一)靠“韧”劲学习
    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我,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记得报考中文函授本科的时候,我每天下午5点钟到师范学院进行补课学习,晚上9点钟到家后,再给孩子做第二天上幼儿园的菜,有时还要备课,或者给学生改作业。之后,我再复习成人高考的内容,直到半夜才睡觉。半年下来,我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文函授本科。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二)靠“闯”劲实践

    日积月累,书读得多了,听得也多了,我越来越感悟到: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有领导、专家指导的公开课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快车道。于是我找到校长要求上公开课。工作了30多年的李校长,从没有见过自己争取上公开课的教师。他告诉我,要先在年级组内练练,然后再说。于是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我都特别积极地参加。除了年级组内老师的帮助,我三天两头请领导、专家听课,每一次接受领导评课我都郑重地把本子打开念道:“上节课里您告诉我有以下几条缺点,您看这节课我改了多少。第一条……第二条……”我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下来回家细听,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心里,争取在下堂课改进。1992年我终于有了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执教《王二小》。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推翻了,再重来……第二天就要上公开课了,下班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做最后一次试讲。在我眼里,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就是我可爱的学生……由于太投入,竟忘了去托儿所接孩子,托儿所阿姨等不及了,把孩子送来,可是课还没讲完----于是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粉笔继续演练……由于巧妙的情境营造,生动的语言感染,真诚的师生交流,加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歌声,打动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从此一炮打响,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在市级、省级公开课中得到历练。平常,我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公开课来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995年和1997年,先后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均获一等奖。
    (三)靠“恒”劲积累
    不断的积累已经成为我的自觉行为。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我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教育心得,哪怕是几十个字也赶紧记下来。另外,我在“教育在线”网站经常粘贴自己的豆腐块,以便和网友交流。几年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出版了《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在清华附小两年中,我和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到年底听了500多节课后,我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结集为《教育的对话》----总结我和教师交流中的收获和思考,并发给他们作为我的工作总结。这种交流的方法让教师有了一些感触和思考,我和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共同鼓励,一起成长。
    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 跋涉----自觉尝试
    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1994年下半年,我新接了一年级五班,在这片“自己的园地”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我的学生以及其他科任教师一起用心经营了六年。
    (一)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我发现,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于是我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教学中,我和学生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六年中,在积累内容的纵深递进中,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平均每个学生的识字量在3000字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将读书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教育部推荐给学生必读的书目等。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语文知识,而且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
    再比如,六年里用自己编辑的《诗词300首》,我带领学生背诵了300多首古今诗词。从《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从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到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孩子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从而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了“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张一帆同学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马失前蹄”,一向得意的他沮丧极了,在我开导他的第二天,他送我三首词《西江月》《生查子》和自己独创的词牌----《独笑傲》。他在这首词中写道:
    泪眼已朦胧,成绩难留心中。
    风光还是旧时同,恰似,一场春梦。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
    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
    试想,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强化语文的诗教,时时拨动学生诗的琴弦,可以说,融会在书籍中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以及表达样式等都成为学生建立人生终极关怀的永恒资源。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认识路线,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但应在量上扩展延伸,还应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民教育》在1999年第二期发表了我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讲了《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讲了《一夜的工作》《为人民服务》等课文向作家领袖提意见的鲜活事例。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我们自豪,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厚,可我们却痛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人人文素养越来越单薄。我,一个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中华民族将来怎么拥有高贵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二)超越课堂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我告诉学生,也提醒自己,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因此,我的语文课将语文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六年中,我请学者教授专家来作讲座、答疑;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表演,口头作文大赛,课本剧表演等。我还经常和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进行热点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班级组成记者团,采访同学、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当然,还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于是我每学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辑杂志,迄今已编有《萌芽文集》《创造文集》《诗画文集》《发现父母》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亲近大自然,触及社会热点、焦点时所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认。
    超越课堂,不仅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他们的心灵。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活动。一封封故事真实、感情真挚的家长来信,从《莘莘学子话艰辛》到《书的故事》,从《不堪回首的文革》到《孩子,我正在看着你们呢》……他们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同学们觉得来信的家长虽然是事业的强者,人生的英雄,但又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不像电影小说中的人物那么遥远,而恰恰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这样,一封封学生的《望星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永恒的伴侣》等回信,带着滚烫的泪,含着浓浓的情传到家长的手里。且不说学生怎样情动辞发,妙笔生花,写作水平如何提高,单就精神世界的启迪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家长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回信和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有的提出希望,有的提出建议,有的赞叹不止。梁大为的妈妈读着那些理解、支持、鼓励的信不知哭了多少回。张继扬的爸爸一篇一篇回味着孩子们给他的回信,并利用双休日把亲戚的孩子叫到家里,把回信当做教材教育孩子们……最后在家长强烈要求下,学生自发编辑一本集子----《发现父母》。相信,这份精神礼物将成为他们人生历程中一座不朽的纪念丰碑。
    六年级的下半年,我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我给75个孩子写了75封心灵对白。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用六年里发生的小故事进行叙说。从写给赵航平的《想念你优美的声音》到写给黄杉的《努力吧,石头会变成钻石》;从写给宋宇庭的《擦干眼泪你会变得更潇洒》到写给谢瑶的《你拥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学生以自己的爱回报了我的爱----从齐林的《让生命闪光》到宫策远的《点亮一盏心灯》,从孟楠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到《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封封纯真、感动、感激,甚至提建议和意见的信都化作了爱的翅膀让我的心伴着幸福的泪飞翔!所有的感觉都沉淀成一句话:“当老师,值!”
    由此,在超越课堂的过程中,语言已经不只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只有这样的语文学习才能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教师
    “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超越,是教师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如何让教师可持续发展,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呢?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脱离教师的搀扶学会学习,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呢?
    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中鼓励学生有超越之胆,敢于超越教师的精神;有超越之识,能够超越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实现超越的成功。语文的学习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你的一样多。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首先,努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学生的感觉----我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其次,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和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么能指望他去开拓、去创造?我们追求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谱写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
    记得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想让学生心中永远树立邱少云这位著名战斗英雄的伟大形象。于是抓住课文中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邱少云精神的词语,在挖掘了“千斤巨石”“一动不动”词语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半个多小时”思考:“烈火刚刚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当他疼痛难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时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有的说邱少云想到了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他的生命;有的说邱少云太伟大了,他一定在心里高喊“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他一定会想,这点痛算什么,我才不怕呢。正当我非常激动地准备和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话时,有个学生却说话了。他说:“要是我的话,那非疼死我不可,我想火刚开始烧的时候,他坚持住了,真是了不起,不过火烧到一半的时候他有可能就昏过去了,那么他后来什么也没有想。”又有一个学生说:“我不同意老师和同学的意见,我曾被水烫过,疼痛的滋味实在难忍,那么火烧的感觉会更难受。如果说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没动一下的话,他心里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肯定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凭着任何力量无法抗拒的意志,他坚持到了最后。”还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你让我们猜邱少云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好。其实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就会很感动的。本来读的时候想掉泪,可是一分析就没有感情了”。还有的同学奇怪地质疑:“邱少云他们是先遣部队,埋伏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一个悲壮的画面被拆卸得七零八落,学生的激情没有了,变成了一个个困惑,一个个怀疑。我呆住了,面对英雄,教师会认为他们是神,并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才不接受你的看法呢。的确,神是遥远飘渺的,而人的情感却是相近相通的。由此看来,靠老师是不够的,只有自己去想,去悟,去创造才是最可靠的。
    可见,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综上所述,超越教材,超越教师,超越课堂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体能的、知识的、智慧的极限,从而实现自我审美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由此可见,为生命奠基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凭着全心全力的付出----天道酬勤,我登上了事业的一个又一个台阶。1998年被吉林省命名为教改典型。2000年,省教育厅为我召开了《窦桂梅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2001年10月24日,我作为国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的主讲人,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人民教育》全篇刊发。
    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三、探索----自悟提升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既要紧贴地面行走,又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拥有专业发展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尝试通过“主题”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从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我调入北京这“百川汇合”的教育入海口,来到教育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海淀区,工作于清华附小。面对新的校园,新的领导班子,我在这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区,一次次经历观念的洗礼,理念的撞击,实践的研讨,短短两年里,我的教育生命再一次注入了成长的活力,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提升。
   (一)为什么提出主题教学
    我想,《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之所以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并成为清华附小的教学理念,是因为它改变了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状。无论从“大语文观”的角度,还是从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的角度来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回顾以上六年的语文教学探索,我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全部的热情,在教学中增设了大量的活动项目和选读内容,并且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实现对教材与课堂的超越。但我的课堂教学还只限于改良层面,而且总有那么一点“茶壶里面翻波浪”的味道----我感觉到,自己当然也包括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是从课外打包围战,而未完全进入主阵地。
    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检索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些“片断”知识不是被遗忘就是无法与其他经验作链接。尤其是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许多昨天的知识和方法在今天新知的浪潮席卷之下溶解了,猛然间,我觉得所学内容变成一场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深深懂得: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目前我面临的任务不光是教学实践,还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与创造,形成既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又能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效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积累智慧和情感,立体建构一个教学体系,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我读了西方统整课程理论,联想到了比较文学中的母题研究,于是就提出了“主题教学”。

    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即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等,类似于比较文学中的母题。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统整。这样的教学,密度强,容量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资源的获得,价值取向的形成,当然也包括知识以及能力的掌握与提高。
    在海淀中心学区领导的指导下,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一边定期为教师上教学观摩研讨课,探讨如何以教材的一篇带动多篇,一边尝试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扩展与提高。“主题教学”的探索当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努力在理性思考支撑下去实践,去摸索。“主题教学”是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和多重的联系,以求整合;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互相协调和整体发展。基于这些思考,2002年我为海淀中心学区的教师上了《朋友》两节课,就以“朋友”为主题,自选古今中外关于友情的四篇文章,本着以上思考展开教学。初步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相关领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更使我坚定了这一追求,使我的教学实践以及理论认识又有了新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内容的选择是多角度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因此,主题教学的模式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的。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单元,或者自己建构的主题单元,挖掘主题内涵,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创意、规划、实施。强调整体和综合,强调综合性语文学习。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教材就是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来建构的。作为实践主题单元教材的教师,就不用花大气力对教材进行统整,而应该领悟教材以主题单元编写的意图,很好地使用教材。当然,也可以在大语文观中审视或者建构教材,即超越教材并且围绕主题重新选编内容。这样做,就打破了原来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那种知识单元教法“见学不见人”的弊端。“主题单元”让系统性退隐幕后,让学生通过主题学习,建构和凸现后隐的体系。可是,我发现大多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课程教材再先进,如果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以不变应万变,改革的结果可想而知。“主题”教学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二)怎样实践主题教学
    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进行“主题”教学,那么语文学习就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同类的量的累积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教师既要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要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因此,落实主题教学的内容和主题教学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相关资源,并花心思、下功夫创意教学流程。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当儿童的生活兴奋点与社会建立起不同、具体而主动的关系时,学习就趋于统整,因此,学习的连接就不再是个问题,并能整合地成长----也许,这是一次真正的学习。
    当然,在主题单元学习的最开始,教师就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细致策划。甚至可以把“创意”全盘托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拟定方案。目的是围绕“主题教学”,关注人的发展,为师生间和谐发展、共同成长提供条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活动保证,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为此,我们可以把语文“主题”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通过文本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负载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积淀;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相比之下,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显性的,后两个层面是隐性的。不过,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
    1.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教学时,首先要抓住以上三个层面的“共振点”,也就是那些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触发点”,即主题。也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学习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爱恨与冷暖,领悟到的是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感慨高科技带来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首先吸引你的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语言表达形式。这一个个情感激荡起伏的“兴奋点”,如“诚信”“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就是主题。当然,主题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
    比如去年秋天,看到落叶满地,我便在一年级围绕“落叶”的主题,设计系列主题教学内容。比如整合几篇文章进行细致学习,捡地上的树叶进行“拔根儿”的说话游戏,选合适的落叶进行贴画写话的比赛。下面即以课文为主,附带其他内容编创的“童话剧”为例:
    主要课文是: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上去,坐在当中,把它当作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飞来看见了,低声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教学伊始就创设情境,教师和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采用文本、师生、生生对话的方式,抓住“爬、躲、藏、游、飞”这些表现小动物动作的词语,比较品味。然后再朗读体会落叶给蚂蚁、燕子、小鱼、小虫带来的情趣。之后加入《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目的是让孩子们体会落叶的聪明能干,还能写信给冬眠的青蛙、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山里的孩子。最后和学生一起朗诵我编写的小诗:
    春天来了,带着微笑,飞上树梢。
    风吹过,哗啦啦,我们舞蹈。
    风住了,静悄悄,我们思考。
    放假了,乘着风儿,带上奖状,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蚂蚁的小船,鱼儿的大伞,燕子的电报……
    啊,大地,亲爱的妈妈!在你的怀里,我们好好睡觉。
    这样,用描写“落叶”的童话、诗歌组合进行教学,孩子们认识的“落叶”就人性化了,立体化了。这落叶,在春天带着这样的微笑来到地上;夏天,风吹来她们舞蹈,风停止她们思考;秋天,他们就带着奖状落到大地。蚂蚁的屋子、小鱼的大伞、燕子的电报、还有给青蛙、松鼠、大雁的信……嗨!都成了落叶的创造。就这样,“落叶”带着快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静静地睡去。来年,落叶还会继续当屋子、做小船、拍电报、写封信。
    主题教学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组成立体的主题。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话题,会在更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升华。
    2.积累----建立第二对关系:人和母语文化
    主题教学好比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既包括母语文化和世界文化这个巨大的“场”,也包括母语文化的承继、世界文化的吸纳,还包括每个学生成长的精神环境,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要考虑的必要因素。让所有孩子拥有基本相似的母语文化背景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
    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体认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过程的重要阶段,依靠有限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把超越教材看得如此重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在目前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大的前提下,对于母语文化的积累做到高效率----这确实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如,对于我国古代诗词的积累。以前我只注重量的积累,并没有过多考虑如何积累更有效。如果利用“主题”来建构,比如按照四季、地域、风俗等分别组合成“山水”“离别”“节日”等,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从而学会对比与区分。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生命参与和历史证明了的诗词精品,被“统整”之后,就如同空气一样从学生的口中进入大脑,流入血液,渗透到生命深处,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实现学习的快慰、成长的欢欣和人生的积极。
    譬如对蕴含在童话、寓言、对联等中外文化精神的传承,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内涵,既有精神成长、社会生活以及世界万象的内容,更包括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母语文化的深刻认同。如果说整合是为了学生在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分辨自然人和社会人异同的话,积累则是在建立人和母语文化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分辨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也就是说,教学除了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基于对地域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尊重。教学内容应尽可能以母语和世界文学精品为主要内容,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惟其如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言才不只是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学生存在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全的发展,这将为其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此,语文知识的组织和统整必须置于个人、社会、学习研究所形成的脉络中。当真正的课程统整后,你会发现知识学科不但不是敌人,而且是必要的盟友----从更为广阔的文化知识天地中汲取人类的文明和思想的养料。
    总之,母语教育强调文化背景的渲染是十分重要的。主题教学的过程就像在一幅伟大作品的背景或者框架中,整体把握、螺旋渐进,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知识和情感的大楼以及母语文化的画面主体,就一点一点地被“描绘”出来了,从而在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壮美深远的图画。
    3.自省----建立第三对关系:自我的确立
    如果说强调积累是强调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那么主题教学中的另一个层面,反省----自我的确立,就是强调对于个体人格或个性的塑造。努力让所有孩子拥有个性化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
    我的基本立场是: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从课堂学习中汲取营养而成长,由种子到大树,到开出花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因此,主题教学也是学生的灵魂吸取自身成长需要的营养的过程。它不是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视为一元思想的灌输,而是引导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确便捷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我在以《亲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时,以同一个作者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结合现实社会,补充其他语文资料以及音像资料,跨越时代,跨越国籍,跨越自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对亲人的理解,体会多种亲人的重量。教学时,从会意字“亲”入手,想象“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领会亲人之血脉相连。然后引导学生倾听窗外的声音,在那些抗洪抢险的战士,抗击非典疫情的白衣天使,以及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中体会同一个祖先同一个中华的亲人之爱。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跨越国界,放眼世界,体会中朝友谊《再见了,亲人》中爱的奔流与燃烧,人间至贵的爱的轰轰烈烈。最后回到《我的老师》中不是血缘关系,不同于轰轰烈烈的平平淡淡的爱。另外,结尾推荐几本书给学生,如描写人间亲情的《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等。另外,索性引发开去,推荐沈石溪的《鸟奴》《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椋鸠十的《独耳大鹿》《雁王》《消失的野犬》等动物亲情故事。我想,这小小的课堂是不能把“亲人”的主题讨论全面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引发开去,我相信,学生作为父母的亲人,老师的亲人,在这堂课中不仅仅是学会感动,他们将各自带着对“亲人”的体悟,把这堂课获得的感受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学会去爱。那么,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凡凡,随着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感悟,会带着各自的领悟和体验体现这份爱的实实在在,并伴他们走好生命的每一天。这样,主题教学就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由此,主题教学中感性的情感和理性的思想,可以在不自觉中引领着学生品味课文遣词造句来体味其匠心所在。反之,学生得到的将是没有生命的读写之“技”,丢弃的却是影响终生的精神之“道”。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主题教学下的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积累多了,眼界开阔多了,思想认识自然就变得开阔起来,进而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放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认识,开掘他们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样的课堂----标准化的结论、服从化的关系、程式化思维的坚冰就会打破。也许丰富多维的立体主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很好地践行陶行知的“先生最大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懂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过程。
    总之,围绕特定主题教学所带动的人文性就像是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么得到落实的工具性就是那不断颤动的琴弦,而教师就是指导学生弹奏高妙乐曲的琴师。因此,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文化”,就统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就不必在这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中纠缠或困惑了。当然,主题教学的研究还处在青涩阶段,主题阅读、主题作文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发,距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主题课堂教学,目的是不只是限于教材一隅,不只是单纯的教和学,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在感受课堂的情感涌动中一起幸福成长。努力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健全的发展,努力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四、反思----自省常新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一路走来的反思提出来,与广大教师共勉。
    1.激情不老
    这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2.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3.宁静致远
    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很苦很累,比如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课改通识培训,市级的、省级的甚至国家级的教学比赛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已被剥夺殆尽----整天忙着读人家的“书”,自己的“书”却没有读。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将导致“肤浅后遗症”。因此,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4.以写促思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5.慎独养身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能严格按照慎独去做,没有其他杂念,实实在在按照道德准则去做。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醒,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6.伸展个性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7.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8.海纳百川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9.合作同进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10.海星角色
    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我听到时光的钟声,告诉我已经长大了……”这是和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唱的歌。那钟声是在告诉学生告别童年,长大成为少年、青年。虽然从教18年,但前程漫漫,我将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长的路上,为自己的生命奠基,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志的关怀,专家的引领----而这将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2:35 , Processed in 0.1898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