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见》,直抵人们心灵的叩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8 11: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看见》,直抵人们心灵的叩问作者:周其伦
  《看见》,直抵人们心灵的叩问
                                周 其 伦
新年伊始,柴静的散文自传体著作《看见》一上市,立马引来网友和读者的热议。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上,有关柴静与这部书的方方面面都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当我阅读完后,真实地感觉到《看见》出版的意义,说到底就是我们在柴静引领下,去对她十年新闻实践的一次寻根与探视。
不少网友认为该书的热销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央视的热播节目“看见”,柴静在主播这档节目时以敏锐的思维、宽广的视野、温婉的语调直击热点新闻,平视事件真相,理性剖析成因,冷静面对当事人,尤其突出的是该节目的亲历性和现场感屡屡受到大众的关注。而《看见》中正是汇聚了记者多年亲身采访的精华片段,描写了她很多次亲历这些事件真相后的种种感悟,特别是央视十年的心态。柴静以抒情的笔触记录了她在采访中对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这让她一点一滴地脱离了外在与自我的束缚,使得她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说句实话,我个人是很看重她内心的这份对新闻的思忖与社会价值的考量的,我想这种淋漓尽致地展现,特别直观地体现了一位优秀的新闻人内在的心理感慨与情感焦灼。
    同时我也在网络上注意到,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在微博上发表了博文,暗讽柴静出镜时的采访颇有“表演”的意味,她对柴静此前在清华大学的演讲题目“采访是一场抵达”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闾丘露薇还点出柴静入行之初的新闻观存在问题,她认为柴静所说的“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她甚至还认为,关注人相对显得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闾丘露薇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这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她的观点是,“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在网上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编剧宁财神,他也认为正如闾丘露薇所说,柴静的确有些刻意“关注新闻个体而非原因”,但他对闾丘露薇批评柴静“无视环境与现状,冒充外国人”的说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位网友甚至这么调侃:“其实柴静就是一个雷锋式的记者,无论雷锋帮助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永远都是他;柴静也一样,无论采访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也永远都是她。
颇有意味的是,柴静的支持者观点也无比鲜明。中山大学传播学教授张志安认为,“记者可以有不同的种类。通常来说,寻求个人遭遇背后的原因,具有重要性;而当个体心智被道德判断遮蔽或制度归因无甚新意时,关注人性本身尤有意义。”而作为《看见》主编范铭的老师,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杜骏飞的《我们怎样抵达新闻?》更是为柴静辩护:“的确,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追寻简单的事实……但自《哈钦斯报告》以来,纯粹的经验主义的新闻学已不再是唯一的理念诉求……柴静的新闻文本聚焦于人,绝非是没有价值的,更没有违反新闻旨趣。……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充满了我们这些平凡的人,那一成不变的历史(如‘看病难’),才是需要报道的历史;那朴拙平淡的言论(如‘打工真累’),才是需要报道的意见;那些波澜不惊的事件(如‘仍在期待中’),或许才更是我们需要报道的新闻。”还有一位网友这样赞美:柴静应该已经做到一个记者能够做到的极致了,文字真实,直抵人心,又不偏激,还带有女性作者特有的温暖情怀,文字功底可见一斑。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她,我也没有资格评价她,但我真的好喜欢她的文字和节目,崇拜她的思想。买这本书是买值了,支持一下这些正直的电视人吧。
    面对着人们的各种泾渭分明的评价,柴静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我试着在作品中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的一生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地,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看见》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我们从柴静的这段话里,不难看到作者对自己所恪守的新闻理念的执着坚守。
    作为一个读者,该如何看待柴静和闾丘露薇的新闻观分歧呢?我倒是觉得我们实在不应该脱离开《看见》这部书的客观语境去说事。我个人认为《看见》并没有仅仅沉侵在作者个人的情感自述里面,而是力图把她所记录的十年过往紧密地与社会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得作品的基调有了极其浑厚的内涵纵深。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去理解,《看见》既是柴静个人成长的一份倾情告白,亦可视作中国社会这十年变迁历程浓缩的一种备忘。作品中所撷取的事例详实而又具体、描写的细节感人真挚,语言朴素流畅,特别值得玩味。她十分注意叙述语体的变化,把文字本身的艺术张力发挥到了最佳;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把对生活的关注厚度和悲悯情怀直愣愣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用鲜活的事实本真叩问着人们善良的心灵,这才是最为可贵的一面。
    我觉得这是一个新闻人非常可贵的品格,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假如我们在阅读此书时,能够从其中感悟到一丝丝发自内心的震颤,那就会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阅读体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36 , Processed in 0.1579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