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学进:别把“孝德课”上成“愚孝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2 22: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学进:别把“孝德课”上成“愚孝课”


  11月5日,重庆云阳县普安乡小学开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孝德”课,当主讲老师唐川讲到“感恩父母”这节时,全场哭成一片。情到深处,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吴姓小女生走上讲台,扑通一声跪在父亲跟前,痛哭流泪地说:“爸爸,我错了,请你原谅我!”跪求父亲原谅。(11月8日《重庆商报》)

  小女生做错什么了?原来是4日中午,她放学在家,只顾看电视忘了父母的嘱托,去菜地采摘白菜回来做面条,父亲数落她,她顶撞了几句。父亲一怒之下,给了她一巴掌。为这事,父女俩一直赌气不说话。这哪里是女儿的错,分明是父亲的错嘛!小孩贪玩,忘了父母嘱托,那是常有的事。就算错也是小错,做父亲的干嘛扇她的耳光,而且事后还与孩子发生冷战,按理说,应该做父亲的向女孩道歉,他不该对女儿实施家暴。

  但事情的性质在唐川老师的煽情演讲下发生了变化,错的变成了对的,原本应该做爹的向女儿道歉,反而变成了女儿跪求父亲原谅。这一方面体现了唐川老师的讲座极为成功,——作为职业演讲师,其调动现场气氛和造势煽情的功夫已到化境,另一方面则暴露了此种旨在激发孩子感恩之心的孝德课的一大弊病,即混淆了是非,误导了孩子。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无可非议。问题是,你不能把孝德课上成愚孝课。可事实恰恰就是这样。一些学校不是通过平时的课堂教育点点滴滴向学生传授孝德,而是借助现代化的广场鼓动演讲方式实施孝德教育。校方将全校师生包括家长集中到操场,听某位感恩教育专家演讲。演讲老师借助高音喇叭和抒情的音乐,用极其煽情的语言调动观众的情绪,指挥几千人做整齐划一的鞠躬动作,喊声嘶力竭的“我爱老师”、“我爱父母”的口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全场观众泪雨纷飞,一些学生情不能已抱住父母大哭,甚至跪在父母跟前,请求父母原谅。

  此情此景,像极了一场“真人秀”或者说是行为艺术。舞台是大操场,导演是主讲教师,演员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道具是高音喇叭和音响设备,所有这一切都得服从导演的调度,何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何时插播音乐,何时集体鞠躬,何时呼喊口号,何时上演互动节目,统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等戏演完了,孩子们的眼泪也就收住了,家长满意了,学校则宣称,孝德课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讲教师则躲在幕后数他的讲课费,再就是签名售书和向家长、学生卖光碟。

  只可怜那些入世未深的学生,经过主讲老师的洗脑后,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生养了你,所以父母永远是对的,永远值得子女感恩,永远要听父母的话,做一位好孩子,即便做父母的没尽到养育责任,经常对孩子实行家暴,甚而耽于赌博,好吃懒做,都得无条件服从父母的旨意。殊不知,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彼此都是独立的人,有着各自的个性、德行和追求,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严格说,父母生了孩子,并不表明孩子就是父母的私产,一切都由父母包办。其实,自孩子诞生的那刻起,他们就成了社会人,就得自觉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和义务,也即是说,他们不能只作为父母的附庸而活着。

  明乎此,我们就能看穿此类名为感恩教育的广场演讲所要达到的目的——教会学生无条件顺从父母的意愿,也即是被五四先贤批判过的愚孝。这样的孝德课不开也罢。



来源: 红网 | 来源日期:2012年11月9日

2#
发表于 2014-11-19 08:41:1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孝》:孝道启蒙还是愚人谎言?

2014年11月06日
来源:共识网











古代的传统孝道,诚然可以作为一种道德资源,但却不能不分良莠、照单全收。现在有些个学者高谈儒家的“价值理性”,“孝”无疑是一种道德价值,然而,当“孝”表现或者被编派成《二十四孝》那样无理性的乖张极端、荒诞怪异,试问,那还能说是“价值理性”吗?
在中国古代的“劝孝”读本中,就流布之广、影响之大而言,想必是非《二十四孝》莫属。鲁迅曾回忆说,他幼年时的保姆阿长,虽然不识字,但只要看到《二十四孝图》里的哪幅图画,她便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出那一段的事迹来。相比之下,《孝经》虽是一本正“经”,其阅读群和知晓度就远没有那么大。这是因为《孝经》专述“孝”的义理、规训,而《二十四孝》则是讲“孝”的通俗故事,后来又配上了图画,所以在民国之前的五六百年里,即便是贩夫走卒、野甿村姑,也大都是耳熟能详。
《二十四孝》据说是元代郭居敬所编(另一说为元代的郭守正),它辑录古代所传二十四个孝子(内有二例是孝妇)的故事,题诗赞之,“以训童蒙”。可见《二十四孝》最初主要是以儿童为对象的“劝孝”范本。在这范本里,有些孝行故事,还差强人意,说得过去,比如子路“负米奉亲”,说的是子路家境贫寒,全家常以野菜为食,子路不忍心于父母食不果腹,出远门凭卖苦力打工挣得粟米(这点是笔者的逻辑推理,试想,若非打工,米从何来?),然后背米赶回百里之外的家中,让双亲吃上久盼的米饭。子路被称为“孝子”,确是当之无愧,我们知道,孔子就曾称赞他的这位大弟子:“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又如汉文帝刘恒,在他的母亲薄太后生病期间,常陪侍在身边,而且先要亲口尝一下汤药,然后再端给母亲服用,这样的孝行虽然并不太难,可作为九五之尊、日理万机的皇帝,如此“亲尝汤药”的孝行,亦足以感召天下芸芸众生了。
但有的孝行故事,乍看似乎不错,可稍一细想,便觉得可疑。如称黄庭坚以贵显之身,“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洗涤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职”。当了官还亲自为老母亲刷洗便桶,这种孝行确是异乎寻常,偶尔为之或有可能,但说黄每晚“涤亲溺器”,至少就有夸大之嫌;而且也不能说让家人或仆佣洗刷溺器,就是丧失了“人子之职”。事实上,在《宋史》里面,对黄庭坚的孝行有记载:“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寝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黄庭坚在老母病重期间,白天夜里频频察看她的面色,睡觉时也不解衣带(好随时起身服侍老母);其母病亡后,在墓旁守丧的黄庭坚,由于哀伤以至于几度病危。这让人觉得真实而感人。苏轼当时就称道黄庭坚:“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而所谓“涤亲溺器”,很可能是好事之徒的虚夸之说,甚至是编造出来的。又如“闻雷泣墓”一则,说王裒因其母惧怕雷鸣,所以在母亡之后便将她葬在山林深处,每逢雨雷交加,就奔至山林墓地,跪在墓前泣告:“裒在此,母勿惧!”倘若确曾有这回事,王裒的泣墓之举,显见有一种表演的性质。真实的哀思在于内心,而不是形于外的矫情。还有“老莱娱亲”,七十岁的老莱子,经常穿五彩斑斓的衣裳,在父母前装着婴儿的样子,“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编派出如此装佯矫情的“孝行”故事,正如鲁迅所言:是“将‘肉麻当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在《二十四孝》中,还有不少更甚于矫情作态的荒诞离奇——
“啮指痛心”:说曾参到山里砍柴,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曾母不知所措,便用牙齿咬手指,山那边的曾参立即就有心痛的感觉,于是急忙赶回家中,跪问母亲有何急事,其母告以家有来客,因此咬手指以召唤。这个故事所述的,显然不是“孝行”,而是“心灵感应”。我们知道,魔术师傅腾龙与他的徒弟合演过“心灵感应”,但那只是魔术而已。而这个故事却说得煞有其事,甚至至今犹有崇信者,称“曾子是著名的孝子,因此对母亲传出的资讯有着很强的感知力”云云。两千多年前,孟子曾经称道“事亲若曾子者可也”,但我们在《孟子》一书中,看到所述的曾参孝行事迹都很实在,没有邪乎的说词。
“卖身葬父”:是说东汉的董永,由于贫寒而无力埋葬亡父,便向财主卖身借贷,归葬了亡父之后,在去财主家当佣工偿债的途中,没想到遇到一个女子,女子竟主动委身做他的妻子,后来按财主的要求,女子织了三百匹绢偿债,董永方得赎了自由身,然后与女子双双而归。……董永“艳遇”的女子,据传不是凡俗之人,如曹植一首咏董永的诗里写道:“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说董永的孝德感动了上天,派遣神女为他秉机织绢还债。人们熟知的戏曲《天仙配》,就是据这神话传说改编,只是主题改了,不是孝行,而是爱情,且不是上天派仙女助董永,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她与凡人董永的爱情违背、冒犯了天帝的意志。如此改编显然有一种“颠覆”的意味。
“刻木事亲”:汉代的丁兰自幼父母双亡,因思念之甚,刻了父母的木像,而且朝夕恭敬服事。丁兰之妻有一次在木像手指上,用针刺着玩儿,那手指竟流出血来;丁兰回到家,木像又对着他流泪。丁兰知道情况之后,就把妻子逐出了家门。这丁孝子刻的木像,居然比庙宇里神像还要“神”。
“哭竹生笋”:东吴的孟宗少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吴母病重事想吃笋羹,而此时正是严冬,无笋可觅,孟宗于是跑到竹林中,抱住竹子哭泣,奇迹倏然出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孟宗遂取笋回家煮羹,老母吃了笋羹,病就好了。
“卧冰求鲤”:晋代的王祥自幼丧母,继母朱氏很刻薄,屡屡在王父面前说王祥的坏话,以至于王父对儿子日益冷淡。正值寒冬腊月,继母忽然想要吃鱼,王祥就马上出门,来到结冰的河中央,脱掉衣服卧在冰上求鱼,又是奇迹骤现:“冰忽自解,双鲤跃出”!王祥于是拿着这两条自投怀抱的鱼,匆匆回家去孝敬继母。
“涌泉跃鲤”:汉代的姜诗是个孝子,他的妻子庞氏服事婆婆也极恭谨,老太太爱吃鱼片,媳妇常给她做,老太太爱喝江水,媳妇到几里地外的江边去挑。有一天,庞氏出门挑水遇到大风,回来晚了点,姜诗指责妻子故意怠慢,使老母亲渴得无水喝,便不容分辩地将她赶出了家门(奇怪,他一个大男人大孝子,自己为什么不去挑水给老娘喝?)。邻里有老妪同情庞氏,让她寄居在自己家里。庞氏靠纺线所得的钱,买来美味的食物,多次托邻妪去送给婆婆。过了好长一段日子,婆婆终于发话让她回去。就在她重回夫家的那天,后屋一侧忽然涌出味如江水的清泉,而且随着清泉跃起两条鲤鱼,而且此后天天皆是如此。又是两条鲤鱼,奇迹就像变戏法,说来就来。
“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岁已高,嘴里牙齿都掉光了,每天早上梳洗之后,媳妇唐夫人(即崔山南的祖母)就到堂上喂奶给她喝,就这样,老太太数年粒米不沾,光靠喝媳妇的奶活得很健康。终于有一天,老太太卧病不起,她把全家长幼召集到身边,对他们说:“我没什么可以报答媳妇的恩情,只愿子孙众媳都像她一样孝敬,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个故事看似没有前述的神迹,其实也是有的。试想,这位媳妇每天给婆婆哺乳(是否同时还要给她自己的幼儿哺乳且不论),在数年间乳汁都源源不断,且须有充分的营养,她岂不是要有奶牛一般的特异功能?
……
我们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在谈到“孝”时也是这样,《论语》中就没有一处把“孝”跟怪异荒诞的东西扯在一起。像上述离奇怪诞的东西,若放到《搜神记》一类志怪书中,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人们不会把那里面的故事当真。而作为“劝孝”的范本,那就应该是真人真事,来不得虚妄无稽的东西。离奇怪异的故事,搁在志怪书中,那可能是引人入胜的奇趣,而编入“劝孝”的范本中,则是愚弄人的谎言。
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宣扬那种以幼者、弱者作为牺牲的逆天而行的“孝”。按说,“孝”与“慈”相依而存,两者皆不可偏废,因此自古就有“父(母)慈子孝”、“舐犊情深”之类的说法。然而,在“二十四孝”中,我们看不到“慈”的一面,更不用说“舐犊”之情了。且看几则关涉幼者的孝行故事——
“扼虎救父”:晋代十四岁的杨香,某日随父到田间刈(割)稻,忽然有只老虎咬住她的父亲,“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住老虎脖颈,老虎受惊吓,松口放了杨父,仓皇而逃。这小杨香似乎比景阳岗打虎的武松还厉害,武二郎手里还有根棍子呢。不过,前面既已交代父女俩割稻,那总得有镰刀之类器具,怎么会是“手无寸铁”?如此简单的故事都没编好,留下了破绽,有点遗憾。
“扇枕温衾”:汉代黄香自幼丧母,九岁时就懂得为父行孝,盛夏为其父枕席扇凉,寒冬以身体预热其父被褥。这个故事也上了《三字经》。平心而论,这个孝行故事还不算过分,想要学也不太难。不过,黄香之父享受如此“孝”的服务,若只是心安理得,对儿子一点不知顾惜,那么,这个老爹实在也不怎么样。
“恣蚊饱血”:晋代八岁的吴猛,其“孝”的行状更超过黄香,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蚊帐,每到夏夜,群蚊营营而至,吴猛有意引蚊上身,听任它们叮咬吸血,不敢挥手驱赶蚊子,转而去噬叮父亲。《二十四孝图》中的这一幅,画面是:一侧父亲在榻上安然酣睡,另一侧小吴猛赤裸身体,任凭群蚊吮血大餐。这样的故事和图画,古来的道德君子赞叹之声不绝,然而笔者却不禁心生疑问:幼儿遍身被蚊虫噬血,那个当爹的怎么还睡得着?凡有正常爱怜之心的父母,谁能忍心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拿这样的孝行故事“以训童蒙”,若真有孩子照此效仿,那岂不是对幼者的摧残?
“埋儿奉母”:汉代(实为晋代)郭巨家境贫寒,有个三岁的儿子,郭母有时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点给孙儿。郭巨见此情状,对妻子说:“家里穷不能好好供养母亲,儿子还要分吃母亲的食物,何不把这小子埋了?儿子还可以再有,母亲只有一个呵。”妻子不敢违抗。于是,郭巨挖了三尺深的坑,正要把儿子埋进去,却发现坑下有一釜黄金,釜上有铁券曰:“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个故事荒诞且更残忍。为“孝”而活埋一个无辜的幼儿,这样的“孝子”实在是太无人性。令人可疑的是:郭某要孝养母亲,难道自己不能想法子多谋生计,而非要儿子的小命不可?为“奉母”之故而埋儿,这岂不是“陷母于不义”?郭母分食与孙,可见其对孙儿的怜爱,郭某难道没想到老母一旦失去孙儿,内心会伤痛不已?……“天赐”黄金,似乎解决了一切问题——不仅使谋杀(埋儿)未遂,而且成为“孝感上天”的范例。然而,说上天因郭某“孝行”而感动并予以恩赐,这是对上天的大诬蔑。事实上,所谓“天赐”黄金,也是个骗人的大谎言。后世有儒者感觉到“埋儿”不妥,便改称幼儿先“溺毙”,然后郭某将他埋了。这诚然是好意,却不合“埋儿奉母”始作者的意图,在始作者看来,惟活埋幼儿方能显出“天赐孝子”的神奇效果,若是溺毙而埋掉,那就不足以“孝感上天”了。在《二十四孝》中,这个故事最使人毛骨悚然,令人发指。早在清代,就有崇孝之士指出:郭巨埋儿“忍心害理”,“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训”。然而,时至今日,有些地方有些人竟然还把“忍心害理”的东西当作所谓“精华”,或编书或刻碑,宣之为“孝”的样板楷模。拍摄过儿童教育纪录片《小人国》的张同道教授尖锐地指出:是把孩子当作人,还是当作父母的附属物,“就像‘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山东弄了个中华民族精神园,把‘二十四孝图’刻成碑。我说那里面有个杀人犯,你们知道吗?”
作家王小波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一文中,说到一个真实的不幸故事:“我有位世伯‘文革’前是工读学校的校长,总拿二十四孝为教本,教学生说,百善孝为先,从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一路讲到卧冰求鱼。学生听得毛骨悚然,他还自以为得计。忽一日,来了‘文化革命’,学生把他驱到冰上,说道:我们打听清楚了,你爸今儿病了,要吃鱼——脱了衣服,趴下罢,给我们表演一下卧冰求鱼——我世伯就此落下病根,健康全毁了。当然,学生都是混蛋,但我世伯也懊悔当初讲得太肉麻。……时至今日,一听到二十四孝,他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在中国古代,在淳朴的民间,真实、合情、感人、放射出人性光辉的的孝行故事,应该是有不少的吧,而《二十四孝》编者所搜罗的大多“孝行”范例,或是“以不情为伦纪”,或是乖张极端,或是荒诞无稽,这些低劣的范例诳骗愚弄世人,而且也将“孝道”扭曲得益加古怪、畸形甚至狰狞。鲁迅曾透辟地指出:“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然而,时不时总有些人搬出《二十四孝图》,当作祖传宝贝来招摇惑众。曾有个在荧屏讲坛上“讲经”的所谓教授,对鲁迅颇有微词,说鲁迅猛烈抨击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与“五四”以后的非孝思想有关,而当时那种非孝的态度,放到今天是可以商榷的云云。
鲁迅确曾写过一篇《二十四孝图》的文章,但还谈不上所谓“猛烈抨击”。鲁迅只是用一种幽默、讽刺的笔调,谈他儿时接触《二十四孝图》的真实感受。他说刚得到这本有图画的书时高兴极了,可接下来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在文章中鲁迅仅就两则故事表达了反感,一是“老莱娱亲”,一是“郭巨埋儿”,在儿时的鲁迅看来,前者是装佯作态,而后者则使他害怕——“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鲁迅在这里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笔法,藉诙谐而并不“猛烈”的忆述文字,将《二十四孝图》中的虚伪、怪异和残忍揭示了出来。
“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界确实曾出现一种“非孝”的思想,有篇引起轩然大波的文章题目就是《非孝》,此文作者施存统(即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父亲)当时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他在文章中鲜明提出:要打倒不合理的孝和行不通的孝,但并不意味着对孝的全面否定。几乎与此同时,鲁迅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此文当然要比施的《非孝》深刻得多。鲁迅不仅鞭辟入里地批判了旧孝道,而且更指明了“改革家庭”的宗旨:觉醒的人们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解放子女,“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鲁迅写《二十四孝图》一文时,“五四”运动已过去七个年头了。
那么,某教授所谓“五四”时那种“非孝”的态度,“放到今天是可以商榷的”,是什么意思呢?那是不是说,鲁迅等“五四”文化先驱者“非孝”——准确地说是批判不平等、不合理甚至非人性的旧孝道——在当时是为了“提倡反封建”的需要,而今天已经没有那样的需要,倒是需要把旧孝道重新通盘拿出来发扬光大?或者,鲁迅当时非议《二十四孝图》虽然过分,尚情有可原,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对当年的非议就得“商榷”一番了?
“商榷”当然是可以的。问题是:鲁迅等“五四”文化先驱者当年“非孝”是否必要且正当?众所周知,“五四”先驱者并不全然否定“孝”,鲁迅、胡适、傅斯年等人本身就以孝行闻世;他们矛头所指的旧孝道,并非如某教授笼统所说的“孝道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事实上,传统孝道中并不全都是优秀的美德,其中有不平等的、不合理的、蔑视天性真情的乃至非人性的东西;更何况行于古时的“孝道”,亦未必都能行于今世。清代一位“劝孝”人士尚且明白:“古之孝者非在今所宜,今之孝者难泥古之事”。而现在有些人还不如二百多年前的古人明晓事理。“五四”先驱者当时之所以抨击、批判旧孝道,可以用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旨要概之:“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是为了“救救孩子”,解放子女,由改革家庭,进而改良社会。这对于当时在沉闷压抑中渐有觉醒的中国,难道不是势所必然、理所应当的吗?

那么,是不是因为如今人心不古,“孝道”缺失,因此就得把《二十四孝》之类都搬出来,以其作为范本,不仅用来“以训童蒙”,更凭此对大众进行普及“孝道”的教育?倘是如此,倒是大可商榷了。古代的传统孝道,诚然可以作为一种道德资源,但却不能不分良莠、照单全收,而须有所批判、有所扬弃、有所选择。现在有些个学者高谈儒家的“价值理性”,“孝”无疑是一种道德价值,然而,当“孝”表现或者被编派成《二十四孝》那样无理性的乖张极端、荒诞怪异,试问,那还能说是“价值理性”吗?或又以为,《二十四孝》中每个范例,都是中心为“孝”,若把目光专注于这一点上,则对种种孝行事迹便可理解以至感动了。这是什么?这就是那种“意图伦理”——在“孝”的意图下,什么乖张的行为,什么极端的事情,乃至戕害幼者弱者的恶行,都是可纵容可鼓励可彰扬,甚至可颂为“孝感天地”的了。
现如今有些人搬弄《二十四孝》,或是出于无知、盲信,而有些所谓的教授当然不会是无知。他们以趋时附势登坛作态之能,凭天花乱坠云山雾罩如簧之舌,就能拿《二十四孝》之类“忽悠”尽天下人么?不能的。只须把《二十四孝》原本拿出来,让人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用自己的头脑辨析,不用说80后、90后的年轻人,就是年岁已长的为人父母者,凡有常识思维、有正常人性、有点理性判断力的,想必都能毫不困难地看清《二十四孝》究竟是什么货色。于是,人们就会恍然而悟:那些个以“忽悠”为能事的所谓教授、学者实在是欺人太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0:49 , Processed in 0.0666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