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的基础教科研
张寿松
http://www.tianchang.org/ineduportal/Components/news/infoshow.aspx?id=794&newsid=6863
整理人:高 丹
一、 题解
(一)基础与真实
(二)警惕显示的繁荣与虚假
论文众多,然而某些论文一看就是假的,如:题目为《建构主义下的……》等不切合实际基础的一些论文。
(三)我们的老师很辛苦很疲惫很无奈
从调查表明:100名普通教师与100名优秀教师同样的感到疲惫。
(四)我们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
对老师提高发展最有利的两个途径:
1、公开课 2、外出培训学习
建议:听课要找亮点,要与自己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建构,碰撞思想的火花。
二、正确的认识论
教学科研合二为一(教学的过程为科研的主题服务,带着科研的眼光进行教学)
教科研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校长)
教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教师)
就做教学,不做教科研能不能成为优秀教师?(没有理念的教学哪来科学)推荐:《魏书生文选》(2本)、孙维刚《孙维刚谈立志成才——55%上清华北大》《我的三轮教改?》
没有教科研何谈教师专业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沿而不教则空。
三、可行的方法论
科研时间
教学时间
教龄
15年
5年
10年
(一)教学与教科研时间投入的恰当比例
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前5年大量的教学时间+小小的教科研时间
后面的时间大量投入教科研
(二)基于三轮备课的基础教科研
第1轮
课后反思
第2轮
第3轮
现行的备课检查制度,既不科学又不人道。
建议:
第1轮:前5年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新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备好课,越详细越好,上好后每课必写反思,改了作业再写反思。还要备好一本错题本:怎样的学生容易错怎样的题?做到“有他无我”的境界。
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无法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应试教育在一段时期里存在。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在这种背景下,做不好应试教育的也同样无法做好素质教育。
收集历年命题,进行分析思考,积累是教科研的基础。
第2轮:在第1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把备课空余的时间做科研。力求“有他有我”的境界。
此时,针对前阶段对命题的思考分析,可以写些如“近三年命题趋势”之类的论文做为科研成果。
第3轮:在第2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继续搞科研。此为“有我无他”之境界。
如“近十年命题趋势”。
只要能抓住一个点进行琢磨、积累,如“拼音教学”、识字、阅读、作文等等,就总能出一些科研成果。
如:《魏书生文选》、《班主任工作漫谈》、孙老师《我的三轮教改实验》、张思明《用心做教育》、何文浩《高考生不留作业》等等。
基于三轮备课的论文怎么写?
找一个点切入,多角度写论文。比较、关注教材(针对某个单元,对比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异同)、关注学生(错题集,两轮后就是一本有价值的专著,类似于黄冈高考兵法)
1.基于学科基于教材
2.基于应试
3.基于学生
4.基于教学
(三)基于阅读的基础教科研
1.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2.教师阅读的四维空间
(1)专业(本学科的专业领域杂志3—5本,不同层次的杂志:高端一本,相近的层次的一本,下位的一本。3—5年斯杂志积累素材,分门别类整理好,这个积累阶段非常重要。网络时代,要运用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但是必须要有前面3—5年的积累阶段。)
(2)兴趣与爱好(2~3种)
(3)人文社科
(4)教育心理
订书后怎么用?
专业杂志:看目录——撕下有兴趣的书页——收集
时间长了,合并同类项——放透明资料袋
丰子恺散文讲究学习方法
让大脑丰富起来靠积累。
四、基础教科研的四种类型
1.叙事型(基于材料的描述)
2.调查型(基于数据的描述)
3.综合型(基于材料和数据的分析与综合)
4.思辨类(基于思想的哲学描述)
五、好书要读——推荐几本书
1.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2.苏霍姆林斯基 《巴甫雷什中学》、《给教师100条建议》
3.魏书生文选(2册)
4.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5.张思明《用心做教育》
6.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论语》、《于丹论语心得》
7.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
8.洪昭光《40岁,登上健康快车道》
结束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到自然成的过程脚踏实地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努力的过程,真实的教科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维特根斯坦,英国哲学家,1889—19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