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钟启泉教育思想述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 22: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钟启泉教育思想述评  
   
□ 宋时春  
   
摘 要】在“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理念指导下,钟启泉教授对很多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基了中国课程论研究领域,引领了中国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在比较教育研究和课程论研究两大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教育学学人;钟启泉;比较教育研究;课程论研究   
作  者】宋时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部助理研究员   
   
走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门厅,在那幅巨大的展板上有这样一句话:“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服务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参与教育实践——共享智识”。这句话凝练地表达出该研究所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理念,同时也折射出该所所长钟启泉教授的精神气质和学术追求。在中国教育学界,钟启泉教授在两个大的研究领域影响显赫:一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一是课程论研究领域。作为老一辈学者,他在这两个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数十个春秋。其开创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来国内学者在这两个领域进行研究的基础,也使不少国外学者了解了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了解了中国的课程论研究。除此以外,他对教育研究领域的很多具体问题也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研究。本文只是择其要而简述之,权且管中窥豹,稍显先生学术思想之精髓。    
   
一、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专注于比较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是国内比较教育研究的重镇之一。其前身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西欧北美研究室,1980年发展成为比较教育研究所,1999年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多年来,钟启泉教授一直担任该所的所长。在他的带领下,该研究所已经成为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咨询中心、成为沟通中外教育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据点。该研究所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力,离不开钟启泉教授数十年的心血和努力,是他专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直观体现。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钟启泉教授逐渐形成了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理念,那就是:国际视野、本土行动。  
什么是“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呢?钟启泉教授曾说过:“优质的教育需要国际教育的视野,需要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曾经为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优质的教育离不开扎根本土的教育创新,比较教育研究应该直接介入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一道进行研究。”这些话很好地诠释了他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际视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具备了国际视野,才能追踪国际教育理论的前沿课题、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钟启泉教授对很多理论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他的一些思想。  
一是对学力理论的探讨。钟启泉教授曾对日本和英、美的学力理论的发展进行过系统的梳理。他认为,“学力”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着的。他赞同把“学力”界定为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也就是学习者内化学科内容的成果。这种学力,大体可以分两点考虑:一是现实的学习成果的知识和能力;二是牵涉未来学习的潜在的“学习力”。他认为有必要对学力的模型进行分析、主张在学力结构模型的研究中要区分三种不同层次的学力成份。第一层次:学力基础。它包括性格因子、生理因子以及被视为一般智能的因子。这些因子应当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包括学校教育)过程中加以关注与培养。第二层次:基础学力。这是学力的基础部分,是作为最低限度的国民教养,或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第三层次:发展性学力。它是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有个性的思考力为轴心的学力,也被称为“创造性学力”。他指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指学力观的转变。他赞同用“冰山模型”来表达这种学力观。假如有一块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部分可以比作“知识、理解”及“技能”,而隐匿于水面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和“关心、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显性学力”是靠了“隐性学力”的支撑才能存在与发展的。如果说这里的“显性学力”相当于“基础学力”,那么,“隐性学力”便相当于“发展性学力”了。  
二是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钟启泉教授认为,“专业”(Profession)这个术语不仅表示某种职业组群受过高度的专业训练、拥有特殊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公众并取得公众的信赖,而且更是一种社会范畴,赋予受过专业训练者以特殊的地位与权利。他赞同国际教育界广泛运用的利伯曼(M.Lieberman)对“专业”的界定。即“专业”应当满足如下的基本条件:①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②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③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④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⑤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⑥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⑦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⑧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则出现了不少的误区。第一误区是“工程化”驱动“专业化”;第二误区是“消闲化”驱动“专业化”;第三误区是“行政化”驱动“专业化”;第四误区是“技术化”驱动“专业化”。钟启泉教授认为,要走出这些误区,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面临不少的课题。第一个课题是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现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探讨教师“专业化”的时候,缺乏一种“教师形象”的勾勒和一种话语系统的支撑。第二个课题是教师教育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个课题是教育科学尚待改造与发展。  
三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探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钟启泉教授就积极把建构主义的思想引入我国的教育研究。他认为,“建构主义”基本上是一种知识论,建构主义知识论不同于强调客观、绝对的传统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它主张一切的知识都是学习者在作用于多样的现象并从其自身的经验中引出某种意义之际,由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强调,认识在形成过程中对于外在的认识对象不是“发现”而是“建构”。因此,不能认为客观现实是同我们的认识活动无关的独立存在。他尤其强调社会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发,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关注学习者的潜能、支援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意义发现而展开文化创造的教学思想。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看来,人的学习是一种情境认知。情境认知不是封闭于个人头脑之中的认知过程,而是同周遭环境中的工具、符号、语言乃至人际关系等媒体和功能性资源交互作用生成的认知过程。“知识的社会建构”的基本观点对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是因为,它对于知识的一般概念、教学方法以及应试主义教育的形态产生了种种的疑问。对于这种认识论说来,知识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移植。学习,是学习者建构他们自己对于客体的理解的过程。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抗拒这样一种弊端: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引出知识,移植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学生们的心理和他们在教学中所用的知识出发,而新的信息不过是学生解读意义的帮手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建构主义对于推进我国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四是对整体教育思想的探讨。自20世纪70年代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作为一个概念在北美出现以来,整体主义的思考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国内对整体教育却相对陌生。钟启泉教授近年来开始关注这种思潮,并对这种思潮的科学和哲学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新物理学、生态学世界观、女权主义思想是整体教育的理论基石。作为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典型表现之一,它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突出“人文”及“科学”与“创造”的和谐统一,这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教育的机械主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整体教育”的许多主张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尤具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整体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进行的“复杂性”研究,亦即突出非线性思维、混沌思维、突现思维和非还原性思维的教育研究启示我们:教育作为完善人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性现象。第二,不能把认识活动作片面、狭窄的理解。要解决问题,就得采取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不能束缚于问题解决法的阶段性步骤。在整体教育中,学习者不是种种具体能力的集合体、也不是单纯知识的抽象化,而是作为一个人、作为具有丰富体验的整体的人来对待的。第三,教育者自身的整体性也不容忽略。教师自身的人格成长是实施整体主义教育的关键。不存在不受教师人格影响的整体教育。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心灵带进课堂,以充满感情的教学滋养学生的心灵。第四,“整体教育”不采取实用主义的伦理相对主义与原子主义的价值中立的立场。分辨善恶的价值问题乃是整体教育的核心课题,在“整体教育”的课程中必须明示、渗透价值判断的标准。    
钟启泉教授除了致力于以国际视野研究教育问题之外,还特别强调“本土行动”。在这方面,最明显的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追求:一是我国世纪之交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对此我们将在下面具体介绍;另一个就是他对“重点校”政策的剖析和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点校”政策的走向。1996年,他在《教育参考》杂志连续三期发表了《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再论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和《三论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针砭“重点校”政策之积弊,指陈教育公平之重要。其言辞之激烈、态度之鲜明、论说之严密,在当时的学术界实为罕见。这三篇文章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掀起了一场大讨论。尽管很难把十年前上海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校”这一举措跟这次讨论建立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其中的影响不可低估。鉴于钟启泉教授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号召力,他在2004年11月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2届学术年会上被选举为新一届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    
   
二、为创建中国课程学派而增砖添瓦——奠基课程论研究领域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从那时开始,课程研究发展迅猛,各种理论和思想异彩纷呈。但新中国建国之后,学术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有关课程论的专门和系统的研究。直到1989年,在我国有两本课程论的著作问世,才改变了这种局面。一本是钟启泉教授的《现代课程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另一本是陈侠先生的《课程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一南一北两本书的出版,使得中国的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从此有了课程论的专门研究,使得中国的教育理论话语体系进一步与国外对接,推动了今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繁荣。  
1989年出版的《现代课程论》是我国课程研究的重要界碑。它是一本内容丰富、体系严谨的学术著作,代表了钟启泉教授多年来对国外课程研究的思考和理解。本书首先对我国当时课程研究面临的课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教育先驱的课程论遗产,谈到了古典课程论的形成、裴斯泰洛齐主义的课程论、功利主义的课程论、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学问中心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接下来对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学力论与课程结构、课程编制要考察的因素以及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探讨了国际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状况以及生计教育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创造教育课程这三种具体课程;最后是课程实施的国际比较部分,详细介绍了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的课程制度、课程标准与结构以及教科书编写等问题。对于《现代课程论》,周勇作过如下评论:《现代课程论》倾向于将学院派必须承担的学术使命作为首要任务,如他本人所言,他是想在“现代课程论”研究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之际,通过清理西方课程思想史与现代课程研究的基本理论方向及其主题,为“我国课程论的教学与研究拓展新的、基本的视野和理论起点(框架)”,从而使“课程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出现在大学的学术殿堂里。当然,钟启泉并没有放弃实践关怀。相反,通过考察西方各国课程理论与实践走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教育需要与动向,1989年钟启泉便指出“从根本上变革(中国)课程,已经刻不容缓了”,因此,课程学者应该从本土的课程改革出发,将“从根本上变革课程”当成学术的终极追求,促进中国“课程现代化”。①十多年之后,钟启泉教授于2006年对该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版本增加了很多的内容,如世界课程研究的趋势和发展的轨迹、后现代课程理论、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课程实施与教师角色等;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对课程研究最新发展的内容,如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从“教材”到“学材”、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等。修订后的版本补充了近几年国际课程研究领域最新出现的一些观点和思潮,使这本书再次站到了我国课程研究的最前沿。鉴于《现代课程论》一书的影响力,目前为止该书共有3个出版社出了5个版本并且在台湾也获得出版。《现代课程论》一书印数众多、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是课程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课程理论方面,钟启泉教授从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课程研究离不开对学生的关注,因此极力倡导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形态,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他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看作是“课程文化的革命”,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创新。在他看来,所谓“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就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崭新的课程领域,担负着改造学生“学习方式”的重任。如何界定研究性学习呢?他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钟启泉教授也非常关注这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此,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  
钟启泉教授说过,要“为创建中国课程学派而增砖添瓦”。他深知,一种课程流派的诞生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业,它需要付出长久的努力、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这种努力体现在他对课程研究的拳拳之心和学术上的孜孜以求。他以开放的视野对国外有影响的课程与教学著作进行了译介,如《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现代教育理论译丛》等。这些译著成了国内学者了解国外的一个个窗口。此外,他还组织众多的学者开展合作研究,成果卓著,如《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学科教育展望丛书》、《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海峡两岸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当代教师进修丛书》等。这些成果已经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1999年,他创建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所当年被评为首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汇聚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机构。  
   
三、教育的科学启蒙运动——引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的种子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才能显示思想的深度和生命力。钟启泉教授不是那种只满足于理论建构的学者,而是不遗余力地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方面最明显的佐证就是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1988年,上海市开始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被称为“一期课改”。在此期间,作为上海市教育改革的重要咨询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的很多举措反映了钟启泉教授的思想。上海市“一期课改”被认为起点很高。这种“高起点”的重要体现就是从课程结构上提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三大板块”的设计。这“三大板块”实际上体现了课程理论中“三大流派”的融合,即“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和“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显然,这种设计对于打破学科中心课程的绝对统治地位、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0年前后,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课程教材领域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运动,正值世纪之交,承担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担。这一次,教育部成立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钟启泉教授责无旁贷地被推举为专家工作组组长。以他为首的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研究咨询报告》,对我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问题作出了基本的判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报告提出要调整课程结构,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制定中小学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在课程管理上采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在教与学方式上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评价领域倡导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等。这一咨询报告经过教育部专家工作组多次讨论修改,于2001年6月颁布,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高中课程改革由此启动。   
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改革作为课程创新的基本途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概念重建”。首先是知识概念的重建。要进行课程创新,需要基于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需要强调以下几点:①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知识的意义由经验所构成。某种概念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之上,否则,其意义是空洞的。学生的知识习得,归根结底依附于学生自身的感官经验与生活方式。知识习得不仅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学生个人业已构筑的知识的影响。②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经验虽然有助于知识的形成,但知识不等于经验累积。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建构并非由外界原封不动地灌输到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而是由个人不断地组织其经验而得。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就是说,学生主体式的知识习得不是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储存应习得的知识的。学生需要把应习得的知识跟已有知识关联起来、整合起来。③强调知识的协同本质。人类的知识不是绝对的客观知识、也不是绝对的主观知识,而是“协同的知识”。这里的“协同”意味着人际之间多向的、持续的沟通过程。人类的知识是人类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的,个体知识的发展也是在众多人的贡献与协作之下促成的。其次是学习概念的重建。课堂教学是形成三个维度的意义与关系的对话实践过程。第一维度是同教材与客体的对话,形成认知性(文化性)实践。第二维度是同他人的对话,形成人际性(社会性)实践。第三维度是同自己对话,形成存在性(伦理性)实践。这三种维度的对话性实践是相互关联的。所谓“课堂教学”,它是由种种要素构成的复杂过程。而且,教学既是单纯的、种种要素的复合体,也是种种过程的复合体,拥有依其内在逻辑而发展的动态结构。学生成长的课题、课堂教学的课题,单靠“认识机制”是囊括不了的。课堂教学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性环境系统”。就是说,前一种系统是以课堂、教师、课本的“三中心”为其特征的系统。在这种系统里,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在后一种系统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直接作用于应答性的“互动型学习环境”。可以说,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尊重个性的“互动型学习环境”。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组织这种“互动型学习环境”。这里的“学习环境”是指必须保障学习课题之解决的活动,它包括以教师为主的“人际学习环境”和“物质性学习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的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的基本涵义。最后是课堂文化的重建。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文化的重建核心在于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在对课程价值认同和课程目标体认明晰的基础上,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审视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致力于课程“成人”本体功能的现实化,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自觉。教师课程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回归标志着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一方面,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课程实践并对班级课程规划及课程实施负责;另一方面,教师逐渐领悟到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意识的回归表现在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教师逐渐意识到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价值并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呈现有助于所期待教育结果发生的教育行为表演以及有意识地避免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或变量。这种课程意识表现为一种教师对隐性课程结果的深度关切并对自身行为自律的专业自觉。因此,这一课程意识觉醒的标志意义在于,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知识传承的基本职能,而且还能实现价值传递的教育功能。一个成熟的教师深知,这个世界没有最好的现成课程,只能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和生成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课程。  
钟启泉教授说:需要“推进教育的科学启蒙运动”。这一信念促使他立足时代发展的新课题,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去探寻一条开启未来的教育之路。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挑战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才听到如下声音:“任何课程编制大抵离不开三项基本原则:其一,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遗产;其二,回应社会现实;其三,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力图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注释:    
①周勇. 课程理论史[A]. 课程论[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4~55.   
   
   
   
钟启泉教授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现兼任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 (IAACS) 执行委员会亚洲区执行委员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推荐委员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社社长、主编。  
●台湾《课程研究》编辑顾问  
  
简历:  
1957年至196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间在1981年至1983年受教育部派遣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研修。1985年至1995年之间,接受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基金会资助,曾作为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国立横滨大学、大阪市立大学、九州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从事合作研究,并同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大学、日本国立鸣门教育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等,有长期的学术交往关系。2000年以来,应邀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随教育部教育考察团出访欧洲、南亚诸国。应邀赴港澳台从事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主持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 (IAACS)第一次世界课程大会;2006年9月下旬,赴日本大阪参加了“21世纪学校教育的使命与展望”国际教育研讨会;2007年4月底-5月初应邀到俄罗斯参加中国年活动,并作教育考察交流;2007年5月底-6月初,作为中国教育代表团一员赴欧洲进行教育考察。  
  
2010-1979主要研究成果  
  
2010年:  
  
核心期刊  
1. 钟启泉《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期8500字。  
2. 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载《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2期4500字。  
3. 钟启泉译《分层教学有效吗》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5期8000字。  
4. 钟启泉译《分层教学有效吗》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9期7500字。  
5. 钟启泉译《叩问“学力”》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6期10000字。  
6. 钟启泉译《叩问“学力”》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0年第10期10000字。  
7. 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8000字。  
8. 钟启泉《试述教师的教材研究――兼议乡土教材的价值及其开发》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5000字。  
9. 钟启泉译《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9年第10期10000字(补登录)。  
10. 钟启泉《打造新时代的母语教育》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4期7000字(补登录)。  
  
一般期刊  
11. 钟启泉《教材概念与教学创新》载《教育探究》2010年第1期5000字。  
12. 钟启泉、王艳玲《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载《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第1-2期10000字。  
13. 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6000字)。  
14. 钟启泉《教育民主: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3期5000字。  
15. 钟启泉《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年3月4日 教育学版4000字。  
16. 钟启泉《演绎教师专业发展的黄金法则》载袁振国主编《这就是教育家――品读洪宗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 钟启泉《从推进“三维目标链”的教学设计做起》载《今日教育》2010年第7-8期(1000字)。  
18. 钟启泉《倾听儿童的声音》载《教师月刊》2010年第5期2000字。  
19. 钟启泉《保卫母语,保卫母语教育》载《教师月刊》2009年第12期1000字(补登录)。  
  
学术活动  
1. 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约请,为《基础教育课程》“新世纪课程改革十年特刊”作《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长篇访谈。内容包括:(一)新的突破:我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五个“第一次;(二)新的高度:儿童本位的课程发展观;(三)新的挑战:概念重建与体制创新。见《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期合刊)。  
2. 应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学”版( 2020年3月4日 )特约主编,发表《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另2篇《教师的职业品性正在转变》《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身份的确立提供了契机》,均出自本基地毕业的教育学博士,分别是任职于云南师范大学的王艳玲博士、浙江大学的屠莉娅博士。  
3. 应邀作为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杂志“大陆特刊”主编(2009年12月),组织“中国大陆的课程变革:阻抗与突围”专题论文。“主要论文”:《课程知识观的当代重构:困境与出路》(李召存)、《教室中的课程政治学:中国大陆教师课程自主权的审视》(杨明全)、《转换与更新:中国大陆课堂教学话语研究》(安桂清)。“研究论文”:《课程研究的现代化:内涵的演变――30年中国内地课程研究历程》(刘徽)。“新书评论”:《课程改革的原点与路向选择:从概念重建与文化转型评<课程的逻辑>》(岳刚德)。  
4. 为袁振国主编《这就是教育家――品读洪宗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撰写序言《演绎教师专业发展的黄金法则》。该书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教授策划的大型丛书的第一本。  
5.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1月专栏,介绍本基地去年与上海市教学研究室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有效教学研讨会的报告。包括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的教学研究》、尹后庆《论三维目标的三个特征》、王洪伟《三维目标的制定、落实与评价》。  
6. 应江苏省教育厅之邀,11月1-3日出席第六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发表大会演讲《新课程改革与学生个性化学习》。  
7. 上海第五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表主报告《课堂教学:从“失范”走向“规范”》。  
8. 应上海教育出版集团之邀,出席 12月13日 第四届上海儿童文学阅读论坛,并发表演讲《儿童阅读的课程建设应该是怎样的》。  
9. 应香港教育学院之邀,出席12月15-17日第二届东亚教师研究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为了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述评》。  
  
2009年:  
  
著作  
1. 钟启泉著、杨明全整理《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25.9万字)。该书系教育名家访谈录丛书之一。丛书对我国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予以梳理与总结。  
  
核心期刊  
1. 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2.5万字)  
2. 钟启泉《儿童心目中的教师——日本教育学者木下百合子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3期(6千字)  
3. 钟启泉《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载《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3期(4.5千字)  
4. 钟启泉《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诉求》,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9千字)  
5. 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原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12期(1.4万字)。  
6. 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原载《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7.5千字)。  
7. 钟启泉《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原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9年第4期(2.5万字)。  
8. 钟启泉《日本学校体育的演进及其未来走势——日本教育学者木下百合子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6期(6千字)。  
9. 钟启泉《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1.4万字)。  
10.钟启泉《从日本的“学力”概念看我国学力研究的课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9期(第10期?)(8千字)  
11. 钟启泉《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9年第10期(1.4万字)。  
  
一般期刊  
12. 钟启泉、王艳玲《课程研究者要为新课程保驾护航》,载《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1-2期(6千字)  
13. 钟启泉《教师角色与班级管理──日本教育学者梶田叡一教授访谈》,载《班主任》2009年第5期(4.5千字)  
14. 钟启泉《新课程刚刚开启中国课程发展新纪元――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确立与研究进展》,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年9月22日 教育学版(B11)(4500字)。  
15. 钟启泉《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诉求》,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6期(9千字)。  
16. 钟启泉《应试教育的恶性发展比“金融风暴”更可怕》、《高扬“公民教育”的旗帜》、《学力落差与教育公平》、《呼唤中国的儿童学研究》、《“脑科学研究与教师教育”》,载《教师月刊》1、2、3、4、5期(5500字)。  
  
2008年:  
  
著作  
1. 钟启泉《教育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29.2万字)。  
2.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30.1万字)。  
3. 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42.3万字)。  
4. 钟启泉等《教育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30万字)。  
  
论文  
1. 钟启泉《教学研究的转型与课题》,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核心(8500字)。  
2. 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载《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1期,核心(5000字)。  
3. 钟启泉《击破学习评价的“软肋”》,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期,核心(4000字)。  
4. 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2期,核心(8000字)。  
5. 钟启泉《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译文),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1期,核心(7500字)。  
6. 钟启泉《场景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6期,核心(7000字)。  
7. 钟启泉《追寻课程与教学的本真意义》,载《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核心(1500字)。  
8. 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2008年第3期,核心(16000字)。  
9. 钟启泉《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理念与课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8期,核心(9000字)。  
10. 钟启泉译《“现代孩童”考与新时代的教师像》(译文),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8期,核心(4500字)。  
11. 钟启泉《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译文),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5期,核心(7500字)。  
12. 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6 期,核心(8000字)。  
13. 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5-16期,核心(7000字)。  
14. 钟启泉、刘徽《教育智慧新论》,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9 期,核心(7000字)。  
15. 钟启泉《世界近现代课程变革历程及我国当代课程改革方向与课题》,载《宁波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000字)。  
16. 钟启泉《教育民主:新课程改革的诉求》,载《教育参考》2008年第5期,非核心(8000字)。  
17. 钟启泉、王艳玲《教师知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1期,非核心(7000字)。  
18.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载《教育新探索》2008年第9期(8000字)。  
19. 钟启泉《世界近现代课程变革历程及我国当代课程改革方向与课题》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双月刊)2008年第5期(4000字)。  
20.. 钟启泉《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要素》载《新教育探索》2008年11期(4000字)。  
  
学术会议  
2008年10月12-14日,出席北京师范大学“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作大会主题发言《一纲多本:教育民主的诉求--中国大陆教科书政策述评》。  
2008年11月21-23日,浙江温州大学中国比较教育年会,作大会主题发言《课程改革与教师研修》。  
  
2007年:  
  
著作  
钟启泉,吴国平主编《反思中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钟启泉主编“教育哲学译丛”(多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  
钟启泉主编“世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译丛”(多卷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008。  
●课程领导――超统一的课程标准  
●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  
●综合课程的开发  
●课程理论与实践  
●课程开发:实践指南  
●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  
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新视点丛书”(5卷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整体课程论  
●走向教育神经科学  
●教育机智论  
●课程知识论  
●教师实践性知识论  
钟启泉主编“课程实施丛书”(6卷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标准研究  
●高中学分制度研究  
●教科书研究  
●课程发展问题研究  
●走向自主性教师研究新论  
●学校课程领导的新新进展  
  
核心刊物论文  
1.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 2A 期,8200字。  
2. 钟启泉、岳刚德,论教师委员会的专业性、自治性与合法性,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2期,7500字。  
3. 钟启泉,“知识教学”辨,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7500字。  
4. 钟启泉,“教育实践学”的构筑,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5期,7500字。  
5. 钟启泉,教育评价:为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6期,8000字。  
6.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载《中国教育报》 2007年6月16日 教育科学版,4000字。  
7. 钟启泉,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焕发比较教育活力,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期,4500字。  
8.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8000字。  
9. 钟启泉,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6B期,8000字。  
10. 钟启泉,母语教材研究:意义与价值,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7期,4000字。  
11. 钟启泉,学习评价的模式与方法,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8期,7500字。  
12. 钟启泉,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7500字。  
13. 钟启泉,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0期,10000字。  
14. 钟启泉,击破学习评价的“软肋”,载《中国教育报》 2007年10月20日 ,4000字。  
15. 钟启泉,日本“和文化教育”的图景,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1期,7000字。  
16. 钟启泉,新课程学科教学与沟通理论阐释,载《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顾问钟启泉,主编曹明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42000字。  
  
一般刊物  
17. 钟启泉,国外的“教师研究”及其启示,载《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1期,5000字。  
18. 钟启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载《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3期,4500字。  
19. 钟启泉,投身教育改革实践,焕发比较教育活力,载《教育瞭望》2007年第1期。  
20. 钟启泉、王艳玲,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载《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9期,5000字。  
21. 钟启泉,“知识教学”辨,载《教育探究》2007年第3期,7500字。  
22. 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把标尺,载《教育参考》之《新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  
  
转载论文  
23. 钟启泉,“知识教学”辨,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6期转载。  
24.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原载《中国教育报》 2007年6月16日 教育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8期转载。  
25.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原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9期转载。  
  
学术活动  
4月底5月初,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并顺访俄罗斯教科院、莫斯科大学、列宾美术学院,为期2周。  
5月底6月初,作为中国教育代表团一员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主办的中国与欧洲课程专家研讨会。发表《教育民主:中国课程改革的诉求》的报告,并顺访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地的中小学,为期2周。  
2007年8月14-16日,应邀参加由厦门市教育局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职业学校)校长论坛。作大会报告《中国大陆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2007年9月17日 ,应邀赴贵阳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整体教育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教育论坛,作大会报告《教育民主:课程改革的诉求》。  
2007年10月25-27日,应邀出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课程改革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作大会报告《教学研究的转型及其课题》。  
 2007年11月2日 ,应邀参加由市三女中主办的“国际教育论坛――中外女生教育比较研究”作主题发言《超越百年经验,焕发创新活力――市三女中教育改革实践评说》(该论坛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11所中学校长或专家参加)。  
 2007年12月27日 ,主持由华东师范大学与兵库教育大学合作主办的“知识社会时代的学力形成与教师教育的课题”,并作大会报告《学力落差与新课程改革》。  
  
荣誉证书及兼职聘书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2007年10月)  
■应聘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2007)、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兼职教授(2007)、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2007),以及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育学院兼职教授(2006年以前)。  
  
2006年:  
  
编著:《对话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26万字)  
  
CSSCI论文:  
1.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1  
2.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2  
3.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课程领导”的困惑与课题》,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4  
4.钟启泉《学习共同体的范例――日本佐藤学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4  
5.钟启泉《学习科学:儿童学习的多元解读》,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5  
6.钟启泉《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载《教育研究》2006,5  
7.钟启泉、岳刚德《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内涵、权限、责任和困境》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3  
8.钟启泉、岳刚德《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内涵、权限、责任和困境》载《新华文摘》2006,11  
9.钟启泉《教学研究的两种范式》,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13  
10.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课程领导”的困惑与课题》,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6,4  
11.钟启泉《音乐教育与音乐学科》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7  
12.钟启泉《全球化时代的市民性教育》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7  
13.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8  
14.钟启泉《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9  
15. 钟启泉《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载《中国教育报》2006,12.15(第5版)  
  
一般杂志:  
16.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设计的课题》,载《教育参考》2006,1  
17.钟启泉《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载《教育参考》2006,2  
18.钟启泉《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转载《明日教育论坛》(总第31辑)2006,4  
19.钟启泉《环境教育:历史与现实》,载《教育科学研究》2006,5  
20.钟启泉、刘徽《我国教师形象重建的课题》,载《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21.钟启泉《综合学习时代的课程论》载《教育科学论坛》2006,7  
22.钟启泉《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载《教育参考》2006,8  
23钟启泉《知识整合:课程编制的目标》载《教育参考》2006,11  
24.《中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大阪《21世纪学校教育的使命与展望》(2006,9,23大会报告)日本国际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5.《我国教师教育制度设计的课题》中国比较教育第13届年会论文集  
  
2005年:  
  
著作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现代课程论》(新版)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教育理论创新奖” 一等奖。  
  
核心期刊论文  
1.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20000字。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载《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2期,1000字。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论特征》,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14000字。  
钟启泉《“教育制度”与“学习社会”――日本石附实教授访谈》,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9000字。  
钟启泉《“扎实学力”与学习动机――日本安彦忠彦教授访谈》,载《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3500字。  
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13000字。  
钟启泉《素养观的演进与意义的创造――日本桑原隆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3期,5000字。  
钟启泉《苏醒吧,薄弱初中――日本佐藤学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4期,5500字。  
钟启泉《“学校知识”的特征:理论知识与体验知识――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教授访谈》,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6期,5000字。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载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2期,12000字。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载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4期,20000字。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载中国人大复印月刊《中学政治及其它各科教与学》2005年第5期,1000字。  
钟启泉《“学校知识”的特征:理论知识与体验知识》,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6期,4500字。  
钟启泉《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教育研究:课题与展望》,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7期,5000字。  
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8期,3500字。  
钟启泉《日本军国主义喉舌在教育领域的反华喧嚣》,载《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6日第3版,4000字。  
钟启泉《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载《光明日报》2005年9月21日。3000字。  
钟启泉《日本教育改革舆论的十大流言》(译文),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9期。5000字。  
钟启泉《为了“实践性知识”的创造》,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3000字。  
钟启泉《鼓噪声中见祸心》,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0期。8000字。  
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13000字。  
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课题》,载《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1期。11000字。  
钟启泉《如何应对学历问题:教育实践的课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2期。7000字。  
非核心期刊论文: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2期,20000字。  
钟启泉《重建“学习”的概念》,载《福建论坛》2005年第2期,1500字。  
补报:15.钟启泉等《21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题》,载日本课程学会学术刊物《课程研究》2004年第3期,15000字。  
  
2004年:  
  
核心期刊  
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期  
钟启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期  
钟启泉《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意识的回归》,《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第2期  
钟启泉《期待与希望》,《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  
钟启泉《致力教育创新,寻求课程范式的转换》,《江西教育》2004年第4期  
钟启泉《自信:概念界定与教育策略》,《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5期  
钟启泉《基础教育要过三关》,《新华文摘》2004年第5期  
钟启泉《从各国新课程标准看普通高中基础学科的重建》,《师资建设》2004年第6期  
钟启泉《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钟启泉《日本的学力之争:线索与构图》,《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8期  
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人民教育》2004年第8期  
钟启泉《知识观的转变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澳门《教师》杂志2004年第8期  
钟启泉《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0期  
钟启泉《发霉的奶酪》,《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  
钟启泉《教育评价改革:视点与方法》,《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钟启泉《“学校评价”的作用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2期  
  
2003年:  
  
论期刊文,  
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钟启泉《整体教育的理论射程》,《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期  
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2期  
钟启泉《学生辅导——与日本教育学者桂正孝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3期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中小学学校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3期  
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4-5期  
钟启泉《健康教育——与日本社会科教师园明先生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5期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钟启泉《“整体教育”的哲学基础》,《全球教育展望》第6期  
钟启泉《各国新课程标准看普通高中基础学科的重建》,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25日第9版:学术平台  
钟启泉《学校问题透视——形成学习共同体(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7期  
钟启泉《寻求“课程文化”的再造》,《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8期  
钟启泉《普通高中课程设计的基本课题》,《师资建设》2003年第9期  
钟启泉《教学研究的诱惑》,《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0期  
钟启泉《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校改革出路》,《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8日第14版  
钟启泉《课程与后现代主义》,《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9日第8版  
钟启泉《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钟启泉《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及实施建议》,《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钟启泉《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型》,台湾《教育研究杂志》2003年春季号  
钟启泉《致力教育创新,寻求课程范式的转换》,《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钟启泉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论文集》2003年  
  
2002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钟启泉《科学教育中若干认识论问题的探讨》,《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2期  
钟启泉《课程评价: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  
钟启泉《课程的综合领域的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4期  
钟启泉《课程概念与课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6期  
钟启泉《教学范式与课程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7期  
钟启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8期  
钟启泉《论“教学的创造”》,《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7-8期  
钟启泉《课程研究与教师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9期  
钟启泉《从后结构主义看后现代主义》,《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0期  
钟启泉《学校建设的指针:重建“课程”》,《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1期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2期  
  
2001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1期  
钟启泉《日本综合课程的试验案例及其启示》,《上海教育》2001年第1期  
钟启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2期  
钟启泉《论“学科”与“学科统整”》,《新教育》2001年2月26日  
钟启泉《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参考》2001年第2期  
钟启泉《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启示》,《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4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与国民教养》,《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5期  
钟启泉《教学中[习得]的心理学涵义》,《上海教育》2001年第5期  
钟启泉《儿童“德性”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分析》,《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6期  
钟启泉《教师研修的模式与体制》,《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7期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上海教育》2001年第7期  
钟启泉《教材概念的界定与教材编制的原则及技术(一)》,《上海教育》2001年第8期  
钟启泉《教材编制的原则及技术过程(二)》,《上海教育》2001年第9期  
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9期  
钟启泉《改变“学力观”  保障“学习权”》,《河南教育》2001年第9期  
钟启泉《教学: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上海教育》2001年第10期  
钟启泉《渲染的危机与忽略的实态》,《上海教育》2001年第12期  
钟启泉《学历理论的历史发展》,《外国教育资料》2001年第12期  
钟启泉《危机的实态:逃避“学习”》,《上海教育》2001年第13期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重塑》,《上海教育》第14期  
钟启泉《“学历低下”的真相》,《上海教育》2001年第14期  
钟启泉《“多元智力”与课程设计》,《上海教育》2001年第15期  
钟启泉《“勉强”时代的结束:东亚型教育的终结》,《上海教育》2001年第15期  
钟启泉《“最近发展区”新解及其启示》,《上海教育》2001年第16期  
钟启泉《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失败》,《上海教育》2001年第16期  
钟启泉《从“勉强”到“学习”》,《上海教育》2001年第17期  
钟启泉《回归自然  回归生活——日本“青少年教育设施”简介》,《上海教育》2001年  
钟启泉《实现学校“创造性转型”的时代》,《上海教育》2001年第18期  
  
2000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美国高中课程目标的界定》,《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1期  
钟启泉《英语科课程目标及其基础学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2期  
钟启泉《“素质”与“素质教育”》,《教育参考》2000年第3期  
钟启泉《数学课程目标及其基础学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3期  
钟启泉《艺术科的课程目标及其基础学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4期  
钟启泉《社会科课程目标及其基础学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钟启泉《理科课程目标及其基础学力》,《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6期  
钟启泉《“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1999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大学教材开发: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师院教育》1999年第4期  
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钟启泉《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积极学习的范型》,《上海教育》1999年第1期  
钟启泉《关于“学力”概念的探讨》,《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期  
钟启泉《大学教材开发: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期  
钟启泉《学力•创造性•自我教育力》,《教育参考》1999年第1期  
钟启泉《扫盲价值论与扫盲目的论》,《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钟启泉《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开发多样化教材》,《上海教育》1999年第2期  
钟启泉《扫盲范畴论与扫盲程度论》,《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钟启泉《国际通行的扫盲概念与扫盲的现代课题》,《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3期  
钟启泉《校长素质:[成功学校]的决定性要素》,《教育参考》1999年第3期  
钟启泉《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全方位扶助儿童》,《上海教育》1999年第3期  
钟启泉《人格教育:基本美德的养成》,《上海教育》1999年第4期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意与课题》,《教育参考》1999年第4期  
钟启泉《扫盲的基本原理与课程编制》,《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4期  
钟启泉《校长领导风格与学校文化的创造》,《教育参考》1999年第5期  
钟启泉《课程的语言与实践》,《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5期  
钟启泉《从校长资格制度与研修制度看校长素质》,《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6期  
  
1998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教育论争的分析框架》,《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1期  
钟启泉《且听邻邦日本的教育改革呼声》,《教育参考》1998年第1期  
钟启泉《创造新时代的学校课程》,《教育参考》1998年第2期  
钟启泉《美国的“自选教育”:寻求高中特色化》,《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3期  
钟启泉《面向新时代师资培养的改善方策(上)》,《教育参考》1998年第3期  
钟启泉《面向新时代师资培养的改善方策(下)》,《教育参考》1998年第4期  
钟启泉《学业成绩与学生个性》,《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4期  
钟启泉《智能研究的方法论》,《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钟启泉《理解与知识:基本概念的界定》,《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钟启泉《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高等教育功能的教育学考察》,《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6期  
钟启泉《知识•学科•术语》,《教育研究》1998年第7期  
钟启泉《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上海教育》1998年第8期  
钟启泉《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我教育力”》,《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9期  
钟启泉《一以贯之的课程:语言的重要性》,《上海教育》1998年第9期  
钟启泉《一以贯之的课程:核心知识(上)》,《上海教育》第10期  
钟启泉《一以贯之的课程:核心知识(下)》,《上海教育》1998年第11期  
钟启泉《成果测评:确认与发现儿童潜能的手段》,《上海教育》1998年第12期  
  
1997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理科课程改革》,《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钟启泉《日本企业集团的职能开发制度及其发展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1期  
钟启泉《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上海教育》1997年第1期  
钟启泉《跨世纪教育课题:教育重心的转移》,《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钟启泉《从课程看道德及其宗教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2期  
钟启泉《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参考》1997年第2期  
钟启泉《价值教育的案例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3期  
钟启泉《价值教育的政策》,《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钟启泉《日本型劳动市场的变化与企业内教育训练的终身化》,《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5期  
钟启泉《学力•学力论争•学力模型》,《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5期  
钟启泉《经济增长的新限度》,《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6期  
钟启泉《从“筛选型课程”到“普及型课程”》,《教育参考》1997年第6期  
钟启泉《“教学评价”议》,《上海教育》1997年第7期  
钟启泉《信息化社会与教学技术的现代化》,《上海教育》1997年第8期  
钟启泉《“学习课题”及其构成的心理学透析》,《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8期  
钟启泉《从[历史]的历史看该学科的性质》,《香港大公报》1997年1月10日  
  
1996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钟启泉《知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钟启泉《教学实践辨》,《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2期  
钟启泉《“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教育参考》1996年第1期  
钟启泉《再论“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教育参考》1996年第3期  
钟启泉《三论“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教育参考》1996年第4期  
钟启泉《地球市民论与课程(上)》,《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3期  
钟启泉《地球市民论与课程(下)》,《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4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改革的问题》,《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5期  
钟启泉《“私立学校”辨》,《教育参考》1996年第5期  
钟启泉《企业的教育培训:一项方兴未艾的产业》,《教育参考》1996年第6期  
钟启泉《日本的“学习型企业”论与职能认定制度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6期  
钟启泉《漫议教师的精神气势》,《浙江教育》1996年第10期  
钟启泉《功能性扫盲:成人教育的新挑战》,《上海成人教育》1996年第12期  
钟启泉《沪课程改革的特色》,《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4日  
钟启泉《成人教育与功能性扫盲》,《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16日B3版  
钟启泉《从[薄弱学校]更新说起》,《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17日  
钟启泉《双语与多元文化教育》,《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18日B3版  
钟启泉《新教育质量观:寻求超越》,《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20日C12版  
钟启泉《从[燎原计划]看[全民教育]》,《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23日  
钟启泉《国运兴  汉语热》,《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24日  
钟启泉《工读学校:庄重承诺》,《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27日  
钟启泉《道德教育课题》,《香港大公报》1996年9月30日  
钟启泉《[双基]论与单维性评量弊端》,《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1日  
钟启泉《学校管理与心理卫生》,《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7日  
钟启泉《中国神童:少年大学生》,《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9日  
钟启泉《[四一二]综合症》,《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15日  
钟启泉《师范[热]的背后》,《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17日  
钟启泉《一则[人间奇闻]联想》,《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23日  
钟启泉《[求同•求异]说》,《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28日  
钟启泉《[女童教育]喜忧录》,《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29日  
钟启泉《哑铃状发展模式》,《香港大公报》1996年10月30日  
钟启泉《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5日  
钟启泉《儒家伦理与借[东风]》,《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6日  
钟启泉《[环境教育]的进展》,《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7日  
钟启泉《勤工俭学符合需要》,《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8日  
钟启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12日  
钟启泉《实业家与教育赞助》,《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20日  
钟启泉《[图谱时代]的启示》,《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21日  
钟启泉《生活派与智育派》,《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28日  
钟启泉《胎教古说与优生优育》,《香港大公报》1996年12月19日  
  
1995——1979年  
  
期刊论文,  
钟启泉《战后日本理科课程的发展轨迹(上)》,《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1期  
钟启泉《战后日本理科课程的发展轨迹(下)》,《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2期  
钟启泉《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钟启泉《学习的能动性与教学的能动化》,《教育参考》1995年第2期  
钟启泉《日本合科教学的源与流》,《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  
钟启泉《美、英、德、法四国社会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4期  
钟启泉《差生教育的若干视点》,《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5期  
钟启泉《略论儿童的能力开发》,《教育参考》1995年第5期  
钟启泉《当前上海课程教材改革之我见》,《教育参考》1995年第6期  
钟启泉《知识与课程》,《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6期  
钟启泉《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注意些什么》,《课程研究》1994年第1期  
钟启泉《授业本质论与授业目标论探讨》,《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1期  
钟启泉《授业功能论探讨》,《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2期  
钟启泉《“学业不良”的界定及其因析模式述评》,《华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钟启泉《授业主体论探讨》,《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3期  
钟启泉《选修制度与个性发展》,《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钟启泉《教育学,何去何从?》,《教育参考》1994年第3期  
钟启泉《课程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4期  
钟启泉《授业方法的改革与授业论的分化》,《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5期  
钟启泉《教材编制与教学结构》,《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6期  
钟启泉《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6期  
钟启泉《关于能力倾向与择业教育的思考》,《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  
钟启泉《“学习失能”及其成因》,《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9期  
钟启泉《作为教学论概念的学业不良》,《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1期  
钟启泉《“学业不良”的要素》,《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2期  
钟启泉《学习困惑的症候及其发现方式》,《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3期  
钟启泉《教材与教材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5期  
钟启泉《教育比较的三个视点》,《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6期  
钟启泉《学科教学中教材教具的功能》,《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2期  
钟启泉《真性差生与假性差生——加尔论“差生”(之一)》,《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3期  
钟启泉《学业不良与智力的型式——加尔论“差生”(之二)》,《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4期  
钟启泉《不同性格学生的智力型式及其促进——加尔论差生(三)》,《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5期  
钟启泉《处境不利学生的性格反应及其矫治——加尔论差生(四)》,《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6期  
钟启泉《学科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础学力与评价》,《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3期  
钟启泉《苏联学者的“教育控制论”研究(上)》,《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4期  
钟启泉《苏联学者的“教育控制论”研究(中)》,《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5期  
钟启泉《苏联学者的“教育控制论”研究(下)》,《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6期  
钟启泉《教育机智:教学艺术的核心要素》,《语文学习》1991年第10期  
钟启泉《终身教育与课程改革》,《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1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四)》,《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2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五)》,《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3期  
钟启泉《人格发展论》,《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第5期  
钟启泉《学力论与课程结构》,《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钟启泉《课程编制的逻辑与原则》,《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2期  
钟启泉《教材编制的思想与实践》,《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3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一)》,《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4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二)》,《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5期  
钟启泉《日本“教育立国”的启示》,《解放日报》1989年5月12日  
钟启泉《现代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教育研究》1989年第5期  
钟启泉《学科课程的历史发展(三)》,《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6期  
钟启泉《教育方法的概念与本质》,《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2期  
钟启泉《关于教材的若干问题与课题》,《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3期  
钟启泉《课程的概念》,《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4期  
钟启泉《课程类型》,《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5期  
钟启泉《现代学校教育与课程结构》,《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6期  
钟启泉《教学论的定理》,《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第1期  
钟启泉《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第2期  
钟启泉《主要道德教育学说述略(上)》,《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第4期  
钟启泉《主要道德教育学说述略(下)》,《外国教育资料》1987年第5期  
钟启泉《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课题》,《教育研究》1987年第7期  
钟启泉《教学的最优化与系统化(续)》,《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1期  
钟启泉《最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2期  
钟启泉《理想的人》,《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3期  
钟启泉《教学技术训练的新方法》,《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4期  
钟启泉《论“教”的技术性质》,《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5期  
钟启泉《关于现代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若干考察》,《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6期  
钟启泉《[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教育研究》1986年第7期  
钟启泉《教学研究的若干观点》,《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1期  
钟启泉《以教学的最优化与系统化为目标的教学研究的准备》,《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2期  
钟启泉《教学研究的展开》,《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3期  
钟启泉《创造性智力的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4期  
钟启泉《教学与智力发展》,《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5期  
钟启泉《教学的最优化与系统化》,《外国教育资料》1985年第6期  
钟启泉《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1期  
钟启泉《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2期  
钟启泉《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3期  
钟启泉《信息社会与教育革新》,《华师大学报(教科版)》1984年第3期  
钟启泉《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4期  
钟启泉《从一则教育史料引起的联想》,《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第6期  
钟启泉《国外环境教育考略》,《教育研究》1983年第5期  
钟启泉《差生问题与差生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82年第2期  
钟启泉《美德法苏中小学成绩评定的若干特点及其问题》,《外国教育资料》1981年第2期  
钟启泉《独生子女的心理及其教育(一)》,《外国教育资料》1981年第3期  
钟启泉《独生子女的心理及其教育(二)》,《外国教育资料》1981年第4期  
钟启泉《独生子女的心理及其教育(三)》,《外国教育资料》1981年第5期  
钟启泉《独生子女的心理及其教育(四)》,《外国教育资料》1981年第6期  
钟启泉《苏联“智力加速器计划”述评》       《教育研究》1980年第2期  
钟启泉《独生子女问题浅议》,《外国教育资料》1980年第4期  
钟启泉《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教育研究》1979年第3期  
  
日文版部分论文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学校文化的再生》,日本教育学会第60届大会《发表要旨集录》2001年8月28-30日,横滨国立大学人间科学部  
钟启泉《中国高中教育的现状与课题》,《教职研修》1998年第4期  
钟启泉《市场经济与中国的私学教育》,《教职研修》1998年第5期  
钟启泉《从中国看日本的教育文化交流》,《教育与医学》1996年第1期  
钟启泉《中国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课题》,《国际教育》1995年第2期  
钟启泉《中国中小学课程开发的现状与课题》,日本课程学会第4届大会《发表要旨集录》1993年7月,大阪教育大学  
钟启泉《中国海外留学的发展及其评价》,《第2届福冈国际研讨会论集》1992年3月25-26日,九州大学  
钟启泉《思想道德评价的开发》,《教职研修》1991年第1期  
钟启泉《对日本教育的认识与期待》,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第25届大会《发表要旨集录》1989年6月,九州大学  
钟启泉《中国教师教育的问题与展望》,《教职研修》1986年第3期  
钟启泉《设计教育与社会生活》,《大阪教育》1983年第1期  
钟启泉《中国的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现代授业研究年鉴》1983年4月,明治图书版  
钟启泉《日本的侵略与教育》,《解放教育》1982年第1期,明治图书版  
钟启泉《中国高中教育的改革》,《高校教育展望》1982年第1期,小学馆  
钟启泉《文革后的中国教育》,《关西学院大学纪要》1982年3月  
钟启泉《从中国看日本的视听教育》,《兵库县高中教育研究会演讲集》1982年4月  
钟启泉《日本学校教育印象》,《日本教育新闻》(上中下)1982年5-6月  
钟启泉《啊,独生子女》,《领导》1982年第6期  
钟启泉《中国的幼儿教育热》,《幼儿教育》1982年第8期  
钟启泉《日中交流与中国儿童的教育》,日本教育学会《异文化间教育课题研讨会论集》1982年8月28日,东北大学  
钟启泉《日本教育风土管窥》,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育学论集》第8号,1982年版  
钟启泉《从中国人看日本教科书的问题》,兵库县教育工会《教科书问题研讨会论文集》1982年9月10日  
钟启泉《中国高中现状》,《启林》1981年第9期  
钟启泉《求同乎?求异乎?》,《教育新闻》1982年9月13日《论坛》版  
钟启泉《钟启泉井深大对谈》,《幼儿开发》1982年第10期  
钟启泉《中国的外语教育》,《启林》1981年第12期  
钟启泉《教学改造的课题》,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人文研究》第34卷第55分册,1982年版  
钟启泉《从教师的实践看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关西教育学会年会论集》1982年,关西大学  
  
主要著译:  
  
国内中文版著作  
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钟启泉、吴国平主编《革新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钟启泉《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钟启泉、崔允漷、沈兰主编《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华师大出版社,2004年  
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概论》,华师大出版社,2004年  
钟启泉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著《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师大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主编《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华师大出版社,2003年  
钟启泉,罗厚辉主编《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与香港的课程改革》(海峡两岸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  钟启泉,安桂清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育方法概论》       钟启泉主编    华师大出版社,2002年  
《新课程教师培训精要》    钟启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学原理》      钟启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    华师大出版社,2001年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钟启泉 张华主编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年  
《学科教学论基础》(学科教育展望丛书)     钟启泉著       华师大出版社,2001年  
《班级管理论》    钟启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解读中国教育》       钟启泉 金正扬吴国平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设计基础》(当代中小学课程研究丛书)     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西方德育原理》       钟启泉 黄志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当代日本授业研究》       钟启泉 方明生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国外课程改革透视》(求索丛书)  钟启泉主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美国教学论流派》(求索丛书)     钟启泉黄志成主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教学论原理》    钟启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教育科学新进展》(求索丛书)     钟启泉李其龙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    钟启泉译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现代教学论发展》    钟启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教育心理学》    钟启泉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教育工艺学简述》    钟启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香港出版著作  
钟启泉《香港与上海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范式转换》,香港教育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香港教育学院研究及国际合作中心出版,2003年  
  
台湾繁体字版著作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台湾高等教育出版公司,2004年  
钟启泉译《教学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钟启泉著《班级经营》,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1997年  
  
  
日文版著作  
钟启泉参编(佐藤三郎主编)《学校课程实践的经营与诊断》,教育开发研究所,1998年  
钟启泉参编(佐藤三郎主编)《世界教育方法的改革》,东信堂,1986年  
钟启泉参编(佐藤三郎主编)《教育方法》,东信堂,1983年  
  
获奖:  
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  
主持撰写《“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研究咨询报告》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  
主编《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图书奖(2003);  
主编《海峡两岸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  
主编《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  
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丛书》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13届中国图书奖(2002);  
主编《求索丛书》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图书奖;  
主编《研究性学习教师读本》获第25届华东地区教育出版社年会颁发的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2004);主编《当代教师进修丛书》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优秀教育著作奖一等奖(2001);  
专著《现代课程论》(新版)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  
《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4~2005)著作类二等奖(2006)  
  
主持课题: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课题比较研究》;  
主持211项目《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及国际比较》;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课程理论与课程政策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主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等多项教育部委托课题的研究。  
另外,曾参与日本京都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市立大学、九州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的《基础学力研究》、《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中日两国学生学习生活节律之比较研究》、《中日两国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比较研究》、《美、日、中大学生学习方式比较研究》等合作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5 , Processed in 0.1167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