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人才该如何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3 09: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言人才该如何培养?

    1月13日,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110岁生日。就在一周前,以周有光名字命名的语言文化学院在常州大学揭牌成立,周有光担任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成立后,学院将以“厚基础、宽口径、多实践、重能力”为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较广泛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语言人才。
语言人才首先要有“魂”
    “语言人才大概分为技能型、研究型和教学型,各种类型有不同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培养的语言人才跟西方还有较大差距,话语权较少。”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陈光磊介绍,现在很多学语言的人母语很差,这是个大问题。
    “学外文的学生中文不行,学中文的学生外文不行。久而久之,便导致学外文学生翻译出来的东西,中国人看不懂;而学中文学生研究的内容,不能跟外界接轨,学术不能走向世界。”陈光磊告诉记者。
    “培养新时代的语言文化人才,绝不是仅仅教授他们语言的技巧,更要让他们先有‘魂’,那就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的理解、认知和创新能力。”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费锦昌表示,现在很多语言人才的口语水平都不比老外差,但翻译国外文学作品却不行,因为他们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背景。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莉莉看来,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一个人思想、逻辑、文化素养的体现。“语言人才,光学语言是不够的,一定还要再学点别的东西,比如文学、法律、历史等。”
    “从周有光先生的成长路径,我们可以发现,培养语言人才,不光要让他们古、今、中、外都很精通,还要向前看、向国际看,塑造学生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陈光磊说。
    “周有光先生出生于常州,如今在他家乡的大学设立语言文化学院,为学习、研究周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提供了一个长久的阵地和平台。”费锦昌表示,“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这块牌子挂起来不难,难的是要把继承、发扬周先生的学术成就这件事一代又一代落到实处。
科研融入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敏感性
    “现在,国内有几个以周有光名字命名的研究机构,但学院却是首个。”常州大学副校长芮国强表示,学院不光要探究周老在语言方面的成就,还要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推动符合时代需求的语言文化人才成长。
    新成立的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是以原外国语学院各学科为基础,整合中文类相关专业成立的实体性、综合性的语言类教学科研单位,目前设有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汉语言文学4个本科专业,以及外语培训中心、语言学习训练中心和11个相关研究团队。
    “现在,很多高校把中文和外语设置在不同学院里,导致中文人才不精通外语、外语人才不重视中文,而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打破了这种‘壁垒’,实现人才的复合培养。”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薛荣告诉记者,学院将通过四个专业师资、课程、活动等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在多种文化氛围中成长。
    芮国强告诉记者,根据周老先生的指示,语言文化学院将围绕“开放办学”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座;实施“教授治学”,确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
    目前,学院已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负责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并沿用常州大学“专业负责人”制度,让教授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等方面享有主导权,薛荣告诉记者。
    成立当天,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便邀请了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费锦昌到校开讲座,并举办了周有光学术思想研讨会。
    “语言文化学院还联合多方成立了200万元的‘周有光基金’,该基金将用于资助学院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举办学术活动等。”芮国强告诉记者,现在,首批研究课题已提出并制作成《指南》,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周有光先生的学术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跨文化视野的语言人才培养。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7:26 , Processed in 0.0722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