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开周:中国水稻产量简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3 20:3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水稻产量简史
2014年10月10日,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验收,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示范片”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0公斤的新纪录。
毫无悬念的是,这个记录仍然是由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带团队创造出来的。
从1964年起,袁隆平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到了1975年,他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就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果:此后十年内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超亿吨,每年增产的大米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
就在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过一个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他的意思是说,凭着当时的粮食产量,完全无法养活基数庞大并且还在继续增多的中国人口。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农业科技的飞跃发展——仅仅依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我国每年增产的大米已经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1世纪到来了,中国不但没有变成缺粮大国,还成了举足轻重的粮食援助国。
截止今天,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400公斤,而超级杂交稻的亩产则超过1000公斤,这组数据放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在我小时候,大约三十年前,我们家种着十五亩地,其中四亩是水田,每年两熟,种一季稻子,再种一季小麦。我爸我妈辛勤劳作,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稻子亩产最高才200公斤,小麦亩产最高才300公斤。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家的小麦亩产增加了将近一倍,普通年景也能收获500多公斤,而稻子产量则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多,亩产能达到700公斤。
再往前追溯,在我出生之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传说中的“大锅饭”时期,粮食产量简直惨不忍睹。我听村里的老年人讲过,政府推广旱稻,要求“密植”,让老百姓把50公斤稻谷全撒进一亩地里,不育苗不插秧,就像种谷子一样撒播,结果长出来的禾苗瘦小枯干,比狗尾巴草都矮。亩产是多少呢?只有50公斤!播种50公斤,收获50公斤,力气白白浪费,肥料白白浪费,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六十年代为什么会闹大饥荒?产量太低嘛!产量为什么低呢?一是因为大锅饭制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二就是因为政府官员太蠢,外行指挥内行,逼着老百姓瞎种。
根据最新考古成果,亩产50公斤应该是原始社会的水准。201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华市浦江县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进行了探测,根据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稻田遗迹来估算稻谷产量,结论是每亩稻田一年可以收获55公斤稻谷。一万年前亩产就已经达到55公斤,“大锅饭”时期的亩产居然只有50公斤,这已经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而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万年前”。
当然,仅凭考古发现来推测原始社会的稻谷产量,其推测结果并不一定准确。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有文字可查的亩产数据。
《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代的稻谷产量:“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一户人家一年耕种100亩地,总守成不超过20锺。春秋战国的亩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30亩。“锺”是容量单位,可容130公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30亩耕地总共产出1600公斤,平均亩产53公斤。这个产量很可能代表了春秋时期的最高水平。
《汉书·食货志》引用战国李悝的原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五六个劳动力耕种100亩地,平均亩产1.5石。“石”也是容量单位,战国一石约容20公升,装稻12公斤,1.5石即18公斤。前面说过,战国亩小,三亩半才等于一市亩,一亩能产18公斤,三亩半能产多少?63公斤。所以把李悝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即是五六个劳动力耕种30亩地,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3公斤。
嵇康《养生论》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最近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推算出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清朝亩产278公斤。
清朝的亩产怎么会比明朝还要低呢?主要是引用的文献还不够全面。事实上清朝出现过稻谷产量的飞跃,康熙五十四年,曹雪芹家的亲戚、苏州织造李煦在苏州试种双季稻,前后种了六年,平均亩产810斤,其中最丰收的年份竟然达到了915斤的亩产。清朝的亩已经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斤略大于现在的市斤,如果折合成公斤,亩产915斤相当于亩产470公斤,这个产量绝对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纪录。
从春秋战国的亩产几十公斤,到唐朝的亩产上百公斤,再到明清两朝的亩产几百公斤,直到今天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上千公斤,说明稻子的产量越来越高,也说明中国人民对稻子的驯化工作越做越好。
稻子原本是野生的,正是有了人类长达一万多年的不断驯化,它才从不适合栽种的野生稻演变成适合栽种的人工稻,再从产量很低的普通稻演变成产量很高的杂交稻。
野生稻的驯化是从哪里开始起步的呢?
1926年,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提出了八大起源说,他认为中国、印度、马来、中亚、地中海、埃塞俄比亚、中美洲和南美洲这八个地方都是稻谷驯化的发源地。
2003年,民族自信心爆棚的韩国人类学家声称稻谷的最初驯化是在韩国,并宣布他们在韩国找到了一万五千年以前的稻谷种植遗迹。
2011年,纽约大学、普渡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联合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个更受国际学界认可的观点:野生稻谷驯化的起点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才是人工种植稻子的发源地。
从野生稻到人工稻,具体过程无从查考,但是一定充满了艰辛,因为野生稻跟人工稻的区别实在太大了。原始野生稻就像一大丛杂草,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不管一年生还是多年生,它们的种子都非常细小,产量极低,一旦成熟了以后,很快就会从植株上自动脱落,还没等你来得及收割,它已经掉到泥土里去了。
野生稻一经驯化,很快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关于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考古表明,在河南洛阳、陕西华县、山东栖霞、山西晋城等地,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种植水稻。《战国策·周策》也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民皆种麦。”战国时代的周朝已经变成一个小国,主要位于现在河南洛阳。洛阳的东部该种稻子了,西部农民却拦住黄河水不放,东部老百姓没法灌溉稻田,只好改种小麦。现在河南洛阳并是水稻产区,陕西和山西也不是水稻产区,为什么早在原始社会和战国时期却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呢?这是因为当时整个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正适合种植水稻。
可是当时的种植技术非常落后。
商朝和周朝都种稻,当时没有旱稻,只有水稻。种植水稻需要整齐的沟渠,需要平整、松软、肥沃并且湿润的地块,而商周时代缺乏铁器,挖沟修渠和平土翻地的人力成本太高。为此商周人民发明了“蹄耕”:将捕获的麋鹿圈在田里,经过麋鹿的践踏,田地变得平整,同时枯枝和鹿粪都被踩进土里,田地也变得肥沃,然后引水入田,撒播稻种。据后人考证,麋鹿的麋字之所以带一“米”字底,极有可能跟上述种植方式有关。
先民种稻,刚开始都是撒播,大概要等到汉朝才出现育苗和插秧的种植技术。四川新津县出土过一块陶制的水田模型(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模型上有个农夫正坐在秧马上插秧,反映的正是东汉人民种植水稻的场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21 , Processed in 0.1054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