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佳燕:批评的视限 吴佳燕
这是一个反思文学批评视域的话题。所谓“视域”,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因而它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就像无限接近又永远无法抵达的地平 线,批评的视域也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结合:有限性与被感知的实在性有关,无限性与未被感知的可能性有关。而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对视域的有限性、主体 的限制性乃至可能存在的惯性、成见和偏见(即批评的视限)进行反思,是一种可贵的勇气与必要的自知。
在我看来,作家、文本、批评家三位一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批评链条。批评家对文本不仅仅只有反应,还有经验与想象意义上的填补与延伸,使文 本最终圆满并得以完成。这一过程在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构成隐秘通道,作家是河流,而批评家则必须溯流而上,从文本地图上追溯源头。而文学批评的视限,往往存 在于这一链条的各个环节。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批评的视限首先体现在批评活动进行之前对批评对象的选择上。文学现场如此丰富复杂、泥沙俱下,需要批评家去纵身一跃、披沙拣 金,而不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批评是各种评奖、选刊及各类排行榜之外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手段。然而,需要批评家警觉的是,这种对批评对象的关注与选择是带 有很强的主体性的。它可能是一种有意为之,也可能是一种偶然随意;它可能是一种目力所及,也可能是一种力所不逮;它可能跟风于社会热点,也可能是自我的独 特发现。也就是说,在历史的自然淘汰与批评家的主体选择背后,批评意欲何为?在解读阐释分析之外,批评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发现!有没有一些被错 失、埋没与遮蔽的?有没有一些具有批评价值却没有被纳入批评视野的?比如名家大家成名前后作品所遭遇到的截然不同的批评反应;比如媒体的炒作与造势对批评 目光的吸引;比如在重人情的社会可能带来的轻文学现象。相比而言,那些籍籍无名而又不大会自我彰显和营销的作家作品可能更容易被忽略与遮蔽,尤其是在当下 这样一个网络媒体分外发达的时代。因此,它需要批评家在选择批评对象时更为慎重和客观,要有勇气和眼光,要有自身独立有效的发声与造势,在关注名家经典的 同时更应该去发现和建构经典。同时,那些引领时代风向、具有文坛权威的批评家更应该打破视域的死角,用余光扫描更多不被关注的文学角落,合理有效地行使自 己的话语权。
被低估与被高估的。这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批评家对文本的审美价值判断方面可能存在的偏颇。鲁迅曾提到文坛捧杀与棒杀的现象:“其实所谓 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 相反了。”王小波也说过:“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都是指向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名不符实问题。真正的批评活动必然与文学现象发生 关系,必然有明晰的价值判断。然而,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些批评并没有实事求是,没有为作品寻找确立一个恰切的文学史坐标,有的被放大高估,有的又被低 估小瞧,加上一些评奖的推波助澜,从而带来文学秩序的某种错乱与颠倒。很显然,这样的文学批评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具有危害性的。它非但没有促进良好的文 学创作和批评生态的形成,反而造成了一种新的破坏与不公。这是需要批评家特别警惕的。只有尽量剔除文学批评活动中存在的外围干扰,立足文本,从文学内部突 围,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才有可能形成一种务实清明的批评风气。
被点赞与被批判的。这主要指批评主体的局限性和不及物状态。很多时候,批评家与作家之间不是一种平等对话、互相激发的关系,而是各说各话、互不 买账,这主要与批评的不及物有关。空泛随意的点赞与缺乏建设的批判,使得批评家的说好说坏都不招人待见,缺乏可信度与说服力。他们预设立场,在进入文本之 前就先入为主,泛泛而谈或妄下结论,没有理论的基石,亦没有文本分析之后的自我建设,从而使批评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除了脱离文本,批评家更大的不及 物是对批评的缺席或失语。因为知识储备与思想更新的不足,因为阅读与视野的死角或盲区,导致与文学现场、与社会时代的某种脱节,与作家文本不能形成有效对 话。这种不及物所指向的,不仅是批评的态度,更是批评的能力。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批评的视限归根到底与批评家的文学观以及有没有建立自我的一套文学批评体系密切相关。视限在所难免,遮蔽总在发生。但 是,文学终究是观照人心的,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要有意义得多。正如文学和有良知的作家总是站在弱者一边一样,好的批评家也应该有勇气和智慧去发现那些真 正优秀却被遮蔽的作家作品,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实事求是,甄别辩论,让批评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盏暗夜明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