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基广:改变与谨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7 19:4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变与谨守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张基广

教育部首期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华南师大培养基地的培训活动已历四天。四天来,我们先后聆听了吴颖民、莫雷、王红三位教授的学术报告,参与了中美校长的高峰论坛。四天的学习、交流、冲击、碰撞,给了我太多的思索。不过,我思考得最多的一个主题是——改变与谨守。

一、我的改变


当前,各个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可能就是创新和改变。的确,这是个需要创新和改变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主动去适应、迎接甚至引领这种改变和挑战,就会被遗弃和淘汰。

我的改变之一是对世界发展形势有了新的认识。我原本认为信息时代的巨变离我们还很遥远,可以“小步走,不停步”,有一种“小变即安”的心理。但这次的中美校长高峰论坛给了我巨大的冲击,使我认识到“指数型增长”将取代“线型增长”。未来社会亟待学生具备不可或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创意教育和创意课堂正在崛起。面对世界的巨变,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并为之做好准备。

我的改变之二是对基础教育现状有了新的判断。我原来总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劣势也有其优势,还时常为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借口、找客观原因,譬如国情的客观存在、考试制度的制约、大班额的客观现实等。但王红教授对核心基础和思维课堂鞭辟入里的剖析,让我醍醐灌顶,对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有了新的判断,正如王红教授所言:中国基础教育再不改变就要“出大事”了,我们的教育再不转型,就只能给别的国家“出苦力”。我们必须着力研究和奠定学生的核心基础,教给学生核心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的改变之三是知识观有了进一步的更新。我原本认为虽然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智慧比聪明更重要,但知识多总比少好,知识多了并不妨碍什么。但通过王红教授和莫雷教授的讲解,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知识观:中国当下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让学生得到了不该得到的,错过了不该错过的,填充了不该填充的,失去了不该失去的!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太多的知识的确是有错的——人的大脑填充的知识越多,所留下的思维空间就会越少;过多的知识教学会扼杀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创造力。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古人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我的谨守


在四天强有力的冲击和碰撞中,虽然我的一些认识和观念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我始终认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理性的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做教育的“钟摆”,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不能完全丢掉“自我”,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谨守自己的教育立场。对教育我有自己的“谨守”。

其一是对教育民族性的谨守。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面对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必须虚心地学习和借鉴,但我认为绝不能简单地照搬,绝不能是照单全收的拿来主义,那样很可能食洋不化。对西方的教育我们应该是批判性地、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正如张之洞先生所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况且,中西方教育面临同一时代的挑战,面对共同的问题与抉择,共同走向未来,应该是多元价值、多元路径、多元存在,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而不是一元统领或者二元对立。因此,我认为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谨守教育民族性,要保留我们民族性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教育要有自己的立场、品性和特色。

其二是对教法多样化的谨守。我完全赞同我们的教育必须由“知识导向的教育”转向“能力导向的教育”,让学生由“为考试而学,在重复训练中学”转向“为生活而学,在做中学”,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但我始终坚信教无定法。就具体的教学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要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风格而定。教法应该是多元的、多样化的。正所谓“教法有法无定法,因人而异定好差。教到字面算功夫,学到心里属内化。”

其三是对优良传统的谨守。我虽然十分崇尚变革与创新,但我清醒地知道长城不是一天修建起来的,创新也绝不是平地起浪、空穴来风,创新往往也要籍借一定的传统和已有基础。所以,创新也需要在传承基础上创新,也需要由传承、改良最终走向创新。尤其是办学,一定要在优良办学传统的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不太同意“颠覆性创新”的说法,我认为颠覆性的创新有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我的期待


几天来,虽然王红教授、莫雷教授和吴颖民教授的学术报告深深打动了我,我也非常认同他们对核心基础、核心素养的论述,但我也有一个深深的担忧: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如何贴近地面、落地生根?如何有效地增强我们田间地头的“地头力”?当下的中国教育并不乏思想理念,缺乏的是将思想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缺乏的是将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落地生根、扎根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因此,我迫切期待将核心基础、核心素养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成果进一步细化、具化,让其贴近地面,形成与核心基础、核心素养思想理念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体系和教材体系,让一线的学校、校长和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亲近得了。如果在不远的将来,与核心基础、核心素养思想理念相配套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建设得以完成,那将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大幸,更是我们孩子的大幸……


                                                                                      2015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1:29 , Processed in 0.0683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