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拜读了费孝通的一些著作,这里摘引一点这位大师的快乐之道,与大家分享。费孝通内心若兰,天性乐观,被人誉为是弥勒佛(大肚佛)一样的人物,如同一副对联所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笔者把这篇文字当作是跟随大师学习快乐的人生。老先生走了,可他的精神和思想仍然是一座照亮溺水者的灯塔。
大师的十大不亦乐乎
( 壹)少有所好,不亦乐乎!
因为费孝通年幼时身体多病,母亲杨韧兰安排他到苏州振华女校读书,在一群吱吱喳喳的女生世界里,没有同学跟费孝通一起玩。可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喜欢写作,曾得到校长王季玉的当面表扬,夸奖他小小年纪会写诗了。后来,费孝通还向《少年》杂志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一个小孩子读书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为什么学校偏偏把这个忘记了?读书是辛苦的,只有在感兴趣的情况下,学习自己想知道的知识(或者故事),才会感受到快乐。换言之,自动和自主地读书学习,自然是一种快乐,那种在外在压力下不得不死记硬背的读书学习是找不到快乐的。可惜,中国学生的处境恰恰是在外来压力下读书的,只是为了分数。谁来回答,为什么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课外读物?
(贰)知行合一,不亦乐乎!
人类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集团,人的知识不能遗传,都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生活中需要足够多的“常识性判断”,才能掌握人在社会上如何生活,经过系统性的训练,成为社会中的一位合格成员。知识等于权力。
我们认识这个社会吗?如果没有办法,那就看书吧,从书本上求知。人的快乐之首是求知的快乐,费孝通把求知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一生从未停止过追求“认识中国”。知识来自不断挖掘出个人的未知,然后把未知消化掉。就像不断向深处挖土,专注下去,直到挖出泉水。费孝通讲究的知识是“常识性判断”,是一种活生生的知识,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比这样“知行合一”的立身处世更可靠。
(叁)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费孝通从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英文名《中国农民的生活》)起,被国内外的学者所认识,被认为是中国农民的代言人。此后他继续写了很多为农民说话的文章,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读者。抗战时期,他曾为生活所迫在云南大学大门口的茶楼“摆摊卖字”,靠为各种报纸杂志写文章补贴日子,保持以文会友的习惯。到《乡土中国》出版时,费孝通受欢迎的程度达到了一个高峰。
费孝通说传统的生活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的有传统可依的社会,现在则不一样了,“是一个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文字的作用变为说明个人“为什么这么做不那么做”的记录,使大家看到各自的道理,以达到互相理解。文字不再是少数人专有的工具,也不是只是用来把玩的。过去的书信来往,今天流行的博客,都符合这样的说法,通过文字认识人,结识朋友。
(肆)红门立雪,不亦乐乎!
大学毕业前的一年,在燕京大学的圣诞晚会,费孝通遇上了才女王同慧,通过辩论让王同慧见识了他的志向和博学,心存好感。后来费孝通到了清华大学读人类学研究生,他们经常在未名湖畔会面,这是燕京大学有名的爱情湖,他们约定每人翻译一本外文著作,费孝通翻译英文的,王同慧翻译法文的,互相帮助校对。到了冬天,费孝通在大雪天等候王同慧,费孝通把这个场景比喻为“红门立雪”。
老师吴文藻曾评价费孝通和王同慧这对恋人是最完美的组合,两人志趣相投,性格互补。相比之下,吴文藻与冰心夫人的情趣不一致,两人一向是各忙各的。红门立雪后来成为了凄婉的回忆,王同慧在大瑶山调查时不幸遇难,这场如痴如梦的爱就此成为绝唱。有过这样的爱,人生可以无憾了。多少人的婚姻组合是凑数的,不是真心相爱的,被世俗生活掩埋掉了生命的激情,日子很无聊。
(伍)云游天下,不亦乐乎!
费孝通深爱中国这片多情的土地,曾引用一句话“教你如何不想她”来说明自己的心迹。他走遍了中国的一村一镇,一县一市,一省一地,坚持走一地写一篇文章,支持草根工业,记录中国的社会变迁,思考中国将来向何处去。一生从未停止。除了西藏和台湾,中国的所有省份他都走遍了。他曾用古诗的一句话“行行重行行”来命名一本著作。
行走,是人生的一大快乐!因为中国的地貌是多元的,有沙漠戈壁,有雪山高原,有无边草原;也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有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他们善于载歌载舞,有各种各样的特色民居;也因为中国的饮食是多元的,东西南北因为地理、气候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地的菜肴五彩缤纷,令人回味无穷,中国不愧为“美食天堂”之说。
(陸)以诗怡情,不亦乐乎!
一九八六年春节后,仍然是春寒料峭,费孝通率领全国政协专家小组到浙江省温州考察。当时的温州兴起一股“家庭工厂热”,浙江省委把握不住政策方向,内部异常紧张,等待中央下一个指示,是支持还是反对。同时,中央还有一个调查组也来到温州,他们持否定态度。费孝通经过调查后,已经心中有数,他的结论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临别时,费孝通看到会议室的一盆君子兰是日盛开了,有知己之感,写下一首诗抒怀,祈愿有机会实现他一生“志在富民”的理想。
嫩绿方抹湖边柳,淡妆未见西子瘦。
云掩桥头苏小墓,廿年莺语失轻舟。
瓯海驰骋千里还,天台雁荡送我归。
有情应怜书生志,临别花开君子兰。
(柒)烟雨江南,不亦乐乎!
费孝通出生在江南太湖边的一个县(吴江),以父亲的出生地作为祖籍的话,他的祖籍应该是同里古镇,这是一个最具有诗意的地方,是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最好版本。后来全家搬迁到苏州,也是一个江南园林建筑最典型的地方。他们多数时候靠乘坐小船出行,水滋润了这片土地,有着“太湖熟、天下足”的美名,也是中国丝绸之都,人文气息非常浓郁。
自从中国踏上城市化道路后,难免让人产生淡淡的乡愁。谁能忘记那个曾经生活过的田园牧歌的故乡?在游子的心底深处,总是听到故乡的隐隐呼唤。费孝通在晚年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后,每年都回家乡走访,到他的学术起源地开弦弓村(学名江村),到他的出生地吴江县城,到他的母校所在地苏州,觉得家乡的一景一物都是分外亲切,也喜欢品尝家乡的菜肴。俗话说,近乡情更怯,在费孝通的眼中,故乡却是一个无比温暖、亲切的地方。
(捌)书香世家,不亦乐乎!
几千年的中国士大夫阶层走完了最后的岁月,费孝通看到了这些情景,因为他的家庭和外公的家庭都是属于士大夫家庭,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学而优则仕,这是江南文人崇信的价值观念,来自科考制度。费孝通的外公、父亲都是旧式科考的受益者。费孝通把自己的庚款留洋看作是新式科考。当他从学者变为官员,他说这是中国的传统。
看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看他的家庭,就是看谁是他的父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当然,中国之大,什么都有例外,这里不是谈论例外。费孝通从小接受新学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是学习西方化的知识。他也接受过一点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也许是来自他那晚清中举的外公,曾是编撰《辞海》的编辑。小时候,费家也暗自跟几个学业优秀的舅舅较劲,结果都涌现出了优秀的人才。
( 玖)美美与共,不亦乐乎!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走向稳定,注重在一个社会结构下的位育,讲究恰到好处的中和,不是提倡对立的。费孝通吃透了这个文化精髓,在提倡革命和暴力的年代,发出“各美其美”的呼声,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底子,为重新建立一个适应工业社会的平衡关系作出贡献。文化是为天地立心的核心,他表示,时代呼唤新的孔子。
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在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时候提出来的,如何走向美好的社会,他为此提出了一个框架性原则。这一层意义还没有被社会所注重,如今的中国忘记了自己的思想家,也彻底走向了原始资本主义的混乱,甚至比西方国家的原始资本主义更混乱,更暴力。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 拾)玉石品格,不亦乐乎!
中国人从商代以来对玉石情有独衷,到周朝后,玉石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厚爱,延伸为品格的文化象征。费孝通一直从事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他研究了中国人的性格和美国人的性格,得出一个结论,玉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并且总结出玉石具有“圆润、高洁、透亮、坚韧”等四大特征。
在皇权社会的统治下,理想而慷慨的人散去了财富,逐渐消亡了;造反的人都被镇压了,甚至被株连九族,多数自私、胆小、苟且偷生的人留了下来。这也许是一个现实。但是,中国的文化脉络还没有断,还有少数知识分子顽强地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他们具有玉石品格,闪闪发亮;他们没有忘记中国文人的传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