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厉害”的
——《奶奶的剪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厉害”一词的理答评析
前不久,听到《奶奶的剪纸》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你觉得奶奶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奶奶的剪纸手艺高,孩子很调皮,奶奶怕他乱跑,用剪纸 “栓”住孩子的心,奶奶可真厉害。
师:你这个“栓”字找得好,确实能看到奶奶的剪纸是吸引人的。
听到这个环节,作为听课教师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这个孩子很会读书,很会品味字词,在理解人物的时候也能把词语抓得也很准,而执教教师的赞赏也很到位。
但是一位专家对该教学环节的重建设计给了我新的启示。
师:(追问该生)你为什么用“厉害”这个词?
生:略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理解吗?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相应作出点评,同时教师加速作出判断,谁的更合适
师:(在生的基础上)“厉害”本意为 “难以对付或忍受 ” ,在这如果加上引号更合适,这就是语文中词语常被反用的方法。是为了更加突出奶奶的手艺高,有本事。
评析:
第一个案例是已经发生的课堂,第二个案例是专家根据对学生当时的回答做教学后的一种重建设想。两种处理,虽然一种是即成的现实,没法改变;一种是假设,也未必能真的实现。但比较两者,还是带给我许多的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理答行为是最具有生成性的。这也是考验一个教师在面对灵动课堂时,能否运用智慧应付一切未知可能的发生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背后必将隐含着教者的教育理念,显性得反应在教者的教学行为上。
一、教师秉持发展性理答的教学观念。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教师对学生提出答案或作答后的即时处理,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理答行为。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修饰和评价,有多种形式。如直接评价,即直接评价正确答案,表扬和鼓励,直接纠正错误答案,批评或指出错误。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执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是采用了简单的肯定方式,而专家的再设计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了发展性理答的行为。发展性理答指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对于表示不够准确或者模糊的情况下,教师继续追问,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这样的理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这样的理答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更为主动思考。
二、教师要捕捉学生的回答生成教学资源。
在教学的过程中,上课的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没有追问孩子,而我们听课的教师也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但对于学生的这个回答,恰恰是很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在追问这个孩子“为什么用厉害呢?”,让学生进一步去弄明白自己冒出这个词,产生的背景,所用的时机及正确的表达形式,所有的对话最终回归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这个词的追问,让所有的孩子思维都动起来,这就是我们一直希望出现的生生对话的情景,而这个问题在抛出的同时,教师也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作出恰当的判断,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成了挑战。如果我们能善于捕捉到这些有价值的回答,对生成资源有敏锐性,使课堂中的看似不经意的小插曲源源不断被我们使用,那时呈现的课堂才是真正焕发师生生命光彩的课堂
恰当适时理答,使课堂更具魅力,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吧,让我们也在课堂上变得很“厉害”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