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 16: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文本与生本:本色语文的两个着力点

    ——听黄厚江老师《黔之驴》一课有感

    (211200)江苏省溧水中学初中部     诸定国

    黄厚江老师是当今语文界“本色语文”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他坚持“简朴”的课堂教学理念,主张语文课堂应当删繁就简、以简驭繁、朴中见巧。他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2年3月31日下午,江苏省首届苏派语文教学论坛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召开,期间,黄厚江老师借班执教《黔之驴》一课(学生为靖江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用课堂说法,阐释他“本色语文”的教学理念,彰显他“本色课堂”的特征,该课受到与会800多名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借助课堂教学实录,以课教学为例,试从“文本”与“生本”两个角度,阐释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特征。

    一、课堂传真

    ■  执教:江苏省苏州中学            黄厚江

    ■  整理:江苏省溧水中学初中部      诸定国

    ■  地点: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礼堂

    ■  时间:2012年3月31日下午

    ■  班级:靖江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指着“黔”字)这个字认识吗?

    生:读“qi?SPAN>n”,是地名,指贵州。

    师:那题目的意思是——

    生:黔地的驴子,贵州的驴子。

    师:是当地的驴子吗?

    生:不是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师:这是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

    生:寓言。

    师:根据大家的阅读经验,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

    生:关注它的主人公,它的主人公是动物。

    师(笑):你这句话里有问题。“主人公是动物”这种说法有问题。(生笑,听课教师笑。)你可以这样说:寓言的角色或形象一般是动物。

    生:要关注它的寓意。寓言往往都讲明一个道理,就是寓意。

    师:由于黄老师初来乍到,与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所以还是先问大家一下:学习文言文首先应当做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

    师:大家读过课文了吗?

    生:读过。

    师:注释读过吗?

    (生七嘴八舌,有说读过的,也有说没读过的。)

    师:大家先读一读。黄老师告诉大家:课文应当朗读,注释可以默读。请大家自己朗读后,再作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先请大家推荐班上一名朗读好的女同学为大家范读。

    (被推荐女生朗读。朗读中出现回读、读破现象,读完后女生自感惭愧地坐下。)

    师:读的不是太好,不要灰心,我们还有机会练。再请大家推荐一名男生朗读。

    (被推荐男生朗读。男生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听课教师鼓掌。)

    师(示意男生坐下,面向全班):我们不要受听课老师影响。(面向朗读的男生)你读的很好。读的好是应该的,因为你后读,她如果后读,也会读好。是不是?(男生点头表示同意,其他同学笑。刚才朗读的女生抬起了头。)

    师:这位男同学读的非常好。黄老师的方言音很重,想请你帮黄老师做件事——请你来领读,好不好?(男生同意。)领读时,以句号为单位停顿,谢谢。

    (男生领读,全班跟读。)

    师:这本来是黄老师应当干的活,你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老师要谢谢你。

    师:我们再明确一下:这是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

    生:寓言。

    师:我觉得“寓言”后面还可以再加一个词——

    生:故事。

    师:对了。既然是“故事”,我们就来讲一讲故事。会讲故事吗?

    生(齐):会。

    师:注意黄老师让大家讲故事,要求挺高的,不能“复述”课文或翻译。还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以“驴”或“虎”的口吻来讲故事,所有男生都以“驴”的口吻,而女生用“虎”的口吻;二是要加以适当想像,不必按课文顺序,不要翻译课文。同座位可以先练习一下。

    (生互相训练。)

    生:我是一头驴,(有生窃笑,黄老师:别笑,我们正在一本正经地讲故事呢。同学们会心地笑。)被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装着……(限于篇幅,故事内容省略)那只老虎跳起来,扑向我,咬住……

    师:我知道你不忍心说下去了,我也不忍心听下去了。(生笑)请坐。请大家对这位同学讲故事评论一下。

    生:整体讲得还不错。对照黄老师的要求,就是少了一点想像。

    师:评价较准确。我们再请一位女同学来讲一讲故事。

    生:我是一只老虎,平时爱到处转悠,这天发现山脚下来一条不知名的动物,体形庞大,莫不是怪兽?吓得我只敢躲在森林中窥视……(限于篇幅,故事内容省略)我跳起来,一口咬断那家伙的喉咙,把它扑倒在地,慢慢地享用了它的肉,吃完后美滋滋地离开了。

    师:还是请哪位同学来评价评价。

    生:她讲得很生动,想像很丰富。

    师:丰富的想像体现在哪里?

    生:体现在对老虎的心理活动上,很细致,活龙活现的。

    师:寓言故事中有形象,本故事主要形象是谁?

    生:驴。

    师:那本故事描写了一只怎样的驴?请在文章中画出描写驴的词句。

    生:“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从老虎的视角写驴,驴很强大。

    师:是“强大”,还是“大”?

    生(肯定):强大。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庞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是指“强大”吗?(生继续点头,其他同学也有赞同者。)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会再讨论。

    生:从“他日,驴一鸣,虎大骇”一句,可以看出驴的声音特别大。

    生:从“驴不胜怒,蹄之”,可以看出驴脾气暴躁。

    师: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可以看出驴没有真才实学。

    生:可以看出驴没有其他本领了。

    师:文章中有一句话与你所表达的意识相近,哪一句?

    生:“觉无异能者”。

    师:“无异能者”是不是没有本领?

    生:不是。没有特别的本领。

    师:那你知道驴有什么本领?

    生:拉磨呀、拉车一类。

    师:在北方,在平原地区,驴实际上是一种很有用的家畜,拉东西驮人,有用着呢。可是为什么文中的驴没有用呢?

    生:这是在黔这个地方,山多,用不上驴。这也是老虎眼里看驴,是从搏斗的角度来看的,与拉东西无关。

    生:“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是说驴的来历。

    师:至此,我们要小结一下,故事从驴的来历、外表、本领等方面介绍了驴(教师板书:来历、外表、本领)。再想想,故事的结局介绍了驴的什么?

    生:驴的下场——被老虎吃了。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可悲的下场?再想一想,借用成语应当怎样说?

    生:黔驴技穷。

    生:黔驴之技。

    生:外强中干。

    生:庞然大物。

    生:工于心计。

    师:“工于心计”是出自本故事?

    生:是的。是形容老虎。

    师:这位同学积累的很多,“工于心计”一词是否源出于此,黄老师还需要考证考证。黄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什么时候用“庞然大物”?黄老师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大家看行不行?

    (教师造句: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生(七嘴八舌):不行,不行。

    生:“庞然大物”这个词不能用在人身上。

    师:真是吗?

    生:可以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就是指那些外表强大而实质上并不强大的人。

    师:回到前面一个问题:用“庞然大物”来形容驴,是指驴“强大”呢,还是“大”呢?

    生:我认为应当是“大”,体形大。“强大”是指力量,从后文来看,驴力量并不强。

    师:故事中还有一个角色,就是老虎。请问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为什么能战胜驴?

    生:是一只工于心计的老虎。(生笑。)

    生:因为老虎知道自己很强大。

    师:黄老师觉得你这句话存在问题。老虎觉得自己很强大吗?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吗?

    生:文章中有这样的话——“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它很高兴,它又觉得驴本领很小,不正说明老虎认识到自己很强大了吗?

    师:噢,他找到了这段文字。说得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存在转移话题的现象。黄老师再明确一下:老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很强大吗?就不怕驴吗?

    生:不是。老虎害怕驴。

    生:“以为神,蔽林间以窥之”,可见一开始老虎害怕驴;后面也有“大骇”“远遁”“甚恐”等心理活动。

    师:老虎如此害怕驴,可后来又怎样吃掉驴的呢?

    生:慢慢观察。老虎“蔽林间以窥之”,“往来视之”,终于察觉驴是“无异能者”。

    生:慢慢适应。从“稍出近之”,“益习其声”等可以看出。

    生:慢慢试探。从“近出前后”“稍近益狎”,到“荡倚冲冒”,可以看出老虎在试探。

    师:从中可以看出是怎样的一只驴呢?我们可以仿照前面形容驴的成语,也来仿两个成语形容老虎。

    生:是一只有机智的老虎。

    生:黔虎之智。

    生:黔虎食驴。

    师:故事许多笔墨用在老虎上,可题目为什么叫做“黔之驴”呢?

    生: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故事主要讽刺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师:有没有喜欢驴的同学?

    (学生交流对驴的情感。)

    师: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驴的,对这则故事的驴也有同情,因为驴的悲惨遭遇,其责任不在于驴,而在于……

    生:在于“好事者”。

    师:大家看看“好事者”是怎样的形象?

    生:好事者无事生非。正是因为他的无事生非,才酿造了驴的悲剧命运。

    师:寓言故事常读常新。从这一篇寓言中,我们选择了几个角度?读出哪些道理?积累并仿写了几个成语,请大家作一番小结。

    (学生小结。)

    师生:本节课我们阅读了一篇寓言,选择了三个角度读出了道理,明白了寓意,积累并仿写几个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黔虎之智、黔虎食驴。






    二、教学浅析

    (一)文本:尊重文本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本”一词的解释为: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语文教学中引入“文本”一词,除上述释义而外,笔者以为还含有“以文为本”之意,即阅读与阅读教学应当尊重文章本身,这就包括文章特定内容与文体共性特征等相关信息。

    阅读教学最忌脱离文本、架空文本等垢病,而这两种现象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又的确大行其道。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换言之,文本意识,正是黄老师“本色语文”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黔之驴》一课的教学中,“文本”意识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强化文言文本意识。黄老师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首先是朗读,是诵读文本,默读注释,理解文意,其中诵读文本是前提,是关键。黄老师安排了三种类型的四次诵读。一是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初知文意;二是请班级中朗读优秀者范读,借以明确诵读要求;三是请朗读优秀的男生领读课文,因为该男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需要指出的是,在阅读评价中,黄老师心细如发,既客观地指出女生范读中存在的问题,又用“先读后读”的调侃保护了女生的自尊,更通过让男生带读课文,并用“你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含蓄而巧妙地肯定男生的朗读水平,这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表扬。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需要,也为后面理解文意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是强化寓言文体意识。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泛文体的现象,许多阅读课不顾及文体,此中危害,不言自明。课堂教学中,黄老师有三处强调《黔之驴》的文体。首先是上课伊始,让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寓言”,并追问学生,“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得出寓言学习应当关注形象与寓意。这正如写文章,已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其次,在过程又一次强化文体意识,引导讲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最后小结课堂教学,归纳所学形象、所理解的寓意。

    黄老师通过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彰显文本是寓言这一文体意识的。其一讲故事。文本就是一个小故事。讲故事这一看似朴素的教学环节,实为匠心独运。黄老师对讲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二是加以想像,且不允许翻译。这两条要求创性地解决了对文言文本内容的把握问题:是在翻译的基础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其二是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平常对此文中形象的把握,多立足于对“驴”的分析,鲜有涉及“虎”与“好事者”的。黄老师引导学生揣摩形象,侧重于对“驴”的分析,兼顾了对“虎”与“好事者”的分析,不仅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形象。

    (二)生本:充分发展学生

    如果说以文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特色,那么以生为本就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本质;如果说以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那么以生为本就是阅读教学目标——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

    以生为本这一着力点在这一课教学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以生为本为教学的起点,二是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归宿。

    黄厚江老师坦言,自己最反对“漂亮的假课”。所谓“漂亮的假课”,是指“作秀的课”,教师一问而学生百应,对答如流且答案正确,这实际上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现状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方法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迁移与提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而指向最近发展的一个过程。

    黄厚江老师认为,优秀的教师不是把学生正确答案、老师预设的答案哄出来,而是把学生错误的答案哄出来,惟如此,才能暴露学生认识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从这节课的课堂反馈来看,学生起先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欠缺:女生范读中的回读与误断、男生所讲故事缺乏想像、认为驴很强大、对“庞然大物”一词的理解以及学生提出“老虎知道自己很强大”等课堂反馈,都存在商榷,按照一般人看来,这些不完美的回答,是公开课的瑕疵,是公开课欠美伤美的败笔,然而黄老师如获至宝——因为这些是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是真实的思维状态。正是基于学生现有发展区,黄老师通过教学活动加以矫正、引导,使学生认识有了发展。男生声情并茂的朗读,除却良好的朗读基本功外,从女生朗读失误中汲取教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女生富有想像的故事,正是建立在同学们认为前面一位男生讲故事中缺少想像……所有学生原认知中出现的不足,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修缮,而这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这是真正意义的生本,笔者认为,这也是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观的核心思想所在。

    这节课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实现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具体的学生活动达成的。从学生范读到学生纠错再到学生领读,学生“帮黄老师干了活”,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这一环节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读;听故事、讲故事是每一名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体验,让学生讲故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讲故事、评故事也是完全由学生完成;对形象理解中出现的偏差,对“庞然大物”的理解不到位,黄老师在学生尝试、揣摩未果的情况下,才采用迂回之术,通过在文本的寻找信息与示范造句等方法,让学生自我矫正、辨伪去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学生认知的不足在活动中展现,又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完成了思维的提升。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都是身处幕后,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这种生成是在学生活动中完成的,尊重学生这一生本的核心思想,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另一体现是儿童视角运用。黄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口吻是充满童趣的,所设计的问题是符合学生们儿童心理的,如对老虎的认识与评价,许多活动近乎游戏化的处理,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22 , Processed in 0.0661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