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言的社会功能及其与普通话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3 21: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方言的社会功能及其与普通话的关系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费锦昌

要科学地保护方言、善待方言,首先必须正确地理解方言的社会功能以及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假如我们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方言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不同的人群,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当地老百姓的回答可能是:方言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交际工具,也是我们地方文化、地方文艺的存在形式,还是我们表达同乡情谊的一种方式、手段。在异国他乡,遇到老乡,喜欢用家乡方言表达和增强同乡的情谊,因为方言是母语,饱含母爱、乡情。特殊情况下方言还带有一定的私密性。

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提起方言,可能认为主要是构成和谐语言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现代国民语言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还是保护当地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人,说到方言的功能,在他们心目中,可能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一种十分鲜活、异常丰富的材料。

把不同人群的不同回答总括起来,方言有交际功能,有保留、传承当地社会文化的功能,有传递乡情的功能,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地国民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研究语言的十分生动的活材料。

那么在汉语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方言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方言和普通话既有明显的差异特点,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来源和内在的联系。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从关系,这是从社会功能这个角度来说的,二是互相渗透的关系,这是从历史和前景来说的。

从社会功能这个角度来说,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占主导地位。普通话不但是方言区与方言区之间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我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交际的工具。方言则居次要地位,它仅仅是一个方言地区内部的交际工具。这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道理。

1979年我刚调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的时候,文改会的老人就给我讲故事,说刚解放的时候,北方干部南下去宣传、推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在方言复杂的地区,他们要带上几个翻译,因为每一个翻译只会讲北方话和当地的一种方言,到另外一个方言地区就要换一个翻译。试想,不推广普通话,连国家的基本政策都无法推行,还谈什么国家的四个现代化。

面临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在1956年2月6日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对全国各行各业、各机关、组织、团体都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要求。同年3月12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陈毅副总理任主任,各省市也都先后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由于持之以恒、群策群力,大力推广普通话工作,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复杂、文化多样的国家取得了大约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国民基本上能听、能说普通话的巨大成果。在地区间、在民族间,共同语这个环节没有出现交际上的阻塞,没有拖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还要看到,今天我们能够如此潇洒地提出善待方言的口号,一方面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传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多年来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结果。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在推广民族共同语这个环节上,我们已经没有大的后顾之忧,我们现在已经有可能分出精力去保护方言,去保护方言文化。如果没有推普为我们解除了地区间、民族间难以沟通的障碍,当前出现的普通话与方言和谐相处的局面是难以想象的。试想,如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就提出保护方言、善待方言的口号,我们的推普工作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我曾经打过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们还没有解决温饱的问题,我们在穿戴上,无可奈何地只能接受以灰色的、式样单调的衣服为主这样一个现实。当我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我们男的就要求穿西服,女的就要求穿旗袍,就有了着装多样化的要求和可能。面对来之不易的推普成绩,我们当然要认真总结几十年来推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但首先要肯定的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工作对咱们国家、咱们民族阔步发展的正能量和正效应。

从历史和前景来看,普通话和方言又是互相渗透的关系。不但普通话从方言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比如许多方言词汇不断地进入普通话,滋养着民族共同语的健康发展,“不搭界”原来是上海方言中经常用到的词语,现在在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中也出现得越来越多。同时,方言也从普通话中吸取养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我的老家是江苏无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离开故乡外出求学和工作已经五六十年。每次回家,我会敏感地发现无锡话中也在不断地增加普通话的成分。比如“闲聊”,无锡话以前说“讲老空”,(“过来讲讲老空”),现在则说“扯扯”(“有空过来扯扯”),显然引进了普通话的相关成分(“闲扯”“东拉西扯”)。大家听上海人说话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他们说一般词语多用上海话,遇到书面语色彩比较浓的词语,往往会很自然、很流利地转换为普通话,方言和普通话水乳交融、互为补充,听起来十分有趣,也十分舒服。当然,某一种方言是强势还是弱势,往往要取决于当地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

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普通话和方言的社会功能,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构建和谐的、高效的、顺畅的、广大民众乐于接受的语言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3:39 , Processed in 0.0579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