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输中,这是《易》的精神;赢在读书,则是我的感触。 前年暑期,女儿考上了苏州中学国际班。这算是小小的读书成功,立竿见影,很功利,也很“硬道理”。与妻开车送小家伙进校门时,心中竟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醋意。 想当初,也是女儿这般年纪,我把每一个梦都安在重点中学的高枝上。但农村贫穷、偏僻、闭塞,注销了这一切。脆弱的白日梦经不起烈日的暴晒,也在那样的一个暑期,我拿到了一份中师录取通知书。 这不能算输。在当年,在农村,或许还要算作光耀的成功。 痛的是,我是“考上”了重点高中啊!在乡村中学简陋的办公室,我的老师把苏州中学自主招生试卷,放到我与另一名“尖子生”面前,掐着表,让我们当场参加考试。一周后,老师激动万分,四处张扬我们“惊人”的好成绩。原来,我们那帮热心肠的乡村中学老师,也是在事后才搞到试卷,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私下托苏州高中的老师“公正”阅了卷。 少年的耿耿于怀,让我对中师的一切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不屑一顾。与书过不去,更是跟自己过不去。三年中师,一晃而过,我是输定了? 哪儿跌倒,哪儿爬起。在我留校当小职员的那阵子,一本《渴望生活——凡高传》唤醒了我的麻木,疯狂随即点燃。我知道,潜藏内心深处的“我要读书”的因子复活了。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而打败失败的也只有靠读书! 感谢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八十年代”!自弱冠之年始,我马不停蹄,一举通过了首届江苏省自学考试,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拿到了红彤彤的大专毕业证书,还有足够支付全部自学考试经费的300元奖金! 那段“自考”经历,在我的生命体验中,永远保持着澎湃激越。是它开启了我真正的读书生涯——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条件下,靠自学获得知识,靠自学获得信心,靠自学获得成功。 阳光的心态,月光的梦境,由书而塑!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词的三种境界论人生“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个历程。借用于此,我的“赢在读书”大略也经此三境。 第一境,由读书而教书。 自考得胜,文凭在握。有了必要的资本,也就有了争取的话语权。可以说,是读书,让我赎回了讲台。 在教书中读书,又让我迅捷实现跃迁——由初中讲台跨上高中讲台。“而立”之年,非但圆了迟来的大学梦,还在苏州大学念完了研究生课程班。“不惑”之年,被破格评审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 第二境,由读书而著书。 读得多,吸收得多,“倾吐”的欲望油然而生。目光犀利的苏州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生前曾给我题书过如下一组笔力遒劲的勉励词:多读,多看,多想,多写。 在读过一批批文学名著后,尝试着写的作品也就不断问世。尤其是那些“个性阅读”的读书随笔,更如山鸟山花,这山开放那山飞,好不热闹,一度博得众多赞许。 与此同时,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的“一线论文”,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2004年,拙著《教育,教育》被列入“文汇教育家书系”,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全民读书节”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欣然作序推荐。 第三境,由读书而参政。 读书、著书让思想有颖。以知识分子的良知,频频担当起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责。不经意中,这份“二岗”的贡献,竟为我换来了崭新的“一岗”——2007年,我被安排到市政协任专委会主任。从此,学习的履历又翻开了一章,人生的历炼也增添了多彩的别一程。 感谢读书,是读书让我站立起来,是读书让我甘于淡泊的“输”,又得以幸福的“赢”。 读书是可以增境界的,读书也可以提“身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