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客文化及其教育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3 14: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博客文化及其教育应用
【来源:网络 】 【作者: 不详】
纲要:
一、博客与博客文化,1.思想共享,2.非线性与集中性,3.批判性与多元碰撞;
二、教育博客,1.学生为主的博客,2.教师为主的博客,3.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
三、博客教育应用的理论,1.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2.研究性学习;3.协作学习;
四、博客教育应用展望。

一、博客与博客文化
博客这个词在中文中出现,也就一、两年的事,但它至少表达了英文中的三种意思,而且词性不一。首先它对应了名词 Blog(Weblog),是网志(Web Log)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以用来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共享的特殊方式。其次它也对应了Blogger或Blog Writer,即写网志的人。最后它表示Write Blog,写网志这个动作本身。这三层意思都是从Web Log而来,所以研究博客就是要研究这种特殊的思想交流与共享的方式。
关于博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乃至更早。一开始只是一些IT爱好者和新闻爱好者的个人自发行为。在经历了克林顿——莱温斯基绯闻、9·11等震惊中外的事件的洗礼后,博客开始浮出水面,甚至喊出了Weblogs will outrank the New York Times web site by 2007的豪言壮语。博客以不容置疑的实力步入主流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博客的数量也达到了百万级,并以异乎寻常的增长速度发展;博客的领域也从IT、新闻行业迅速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走入寻常网民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博客,如国外的丹·吉尔默(Dan Gillmor)、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国内的方兴东等。关于博客,一般的观点认为,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具有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可信性等特征(方兴东,博客论1.0版)。笔者认为博客除了以上特点外,在文化上大致还具有如下特征:
1.思想共享
思想共享是博客发家致富的秘笈。方兴东在《博客论1.0版》就说道: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无穷的知识价值。思想共享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宽容与开放的世界,扩大了视野,也开发了创造性。
2.非线性与集中性
博客中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博客文本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它让知识的组织接近它的本来。同时博客又是一种异步的表达方式。个人的博客把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汇集起来了;而社区博客则是把分散在不同个人头脑当中的观点汇集起来了。这种汇集也决定了博客文本的非线性特征。在系统科学中非线性就意味着非加和性(1+1≠2),非线性的内容组织,往往会创造出新的观点,它在博客中的作用跟蒙太奇手法在影视的作用是类似的。与这种非线性相对的是博客的内容又体现了一定的集中性,个人博客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内跟博客本人的兴趣爱好是联系起来的,因而博客的内容一般不会相差很远;而社区博客的建立更是严格,它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因而内容更加具有集中性。同时这种集中性也使博客文化带有了一定社区文化的特征。
3.批判性与多元碰撞
博客的内容不一定就是真理,特别是一些纯粹的个人观点。只有经过历时的讨论,它才逐步接近真实。而这种讨论的魅力也并不在于盲目的赞同,而是理性的批判,不是罢黜百家而是百花齐放。伟大的博客就要吸引持不同观点的人来博客。波普尔在《论三个世界》中讲到:所有这些世界3客体的特征是,它们可以由批评而得到改进。它们的特征是,批评可以是合作的......博客属于波普尔的世界3的范围,批评可以是合作的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博客文化的精华尽出其中。博客不但要批判,而且这种批判最好来自多方面的。
由此可见,博客文化中思想共享、合作批判等特点,相对当前的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要在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些又是必须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上的特点,决定了博客将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教学工具。
二、教育博客
博客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教育领域的人们。目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网上从事着博客教育应用的探索,出现了专门关于教育的博客网站,我们不妨称之为教育博客。
目前关于博客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分类方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主要参与者的身份把教育博客划分为以下三类,即学生为主的博客、教师为主的博客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下面分别来分析它们的特点与教学应用。
1.学生为主的博客
这一类博客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博客的内容大多为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的感悟,学生社会实践的报告。这一类博客对教育的影响就是,一方面对于教师家长来说是一个有效跟踪与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的场所;而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共同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这一类博客如果组织的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协作学习或者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但是目前并不多见。
2.教师为主的博客
这一类博客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博客的内容则涉及教学心得、教学问题的讨论、学校宏观管理等,主要跟博客本身在教育系统中的工作有关。这种博客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以及对教育宏观管理问题的思考,将对教师本身的水平提高有莫大的帮助。可以作为一个教师培训、进修的平台。
3.师生共同参与的博客
这一类博客往往以课程的形式出现。教师在上面展示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或讲义、学习资源、习题与答案。而学生则在这里提出疑问,完成老师的习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把学习当中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懊恼写下来供大家分享。该平台除了作为课堂管理平台外,还可以作为师生坦诚交流的地方,跨越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出贡献。
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以edu、learn、school、teach等词为作为网站域名的博客网站。如www.weblogg-ed.comwww.elearnspace.orgwww.schoolblogs.com等。他们直接以博客教育应用为宗旨,如www.weblogg-ed.com的口号就是Using Weblogs in Education(在教育中使用博客),它非常关注博客在课堂上的应用。除了这些专业的教育博客平台外,还有一些通用的博客托管平台也聚集着成千上百的教育博客。
至今为止,教育博客还是以教师的个人博客居多,学生为主的博客却很少见,国内的此类博客更少,国外在www.kern.org倒是聚集了比较多的此类博客。师生博客之间数量的不平衡,预示着博客教育应用的潜力。
三、博客教育应用的理论
博客教育应用的进行,大部分是出于教育工作者对于博客的直接的兴趣与朴素的愿望,因而对于理论的探讨则较少,至今也没有专门的理论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先从现有的教育理论中吸取有用成分,指导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
1.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
根据波普尔三个世界的观点,加拿大的斯凯德玛利亚(Scardamalia)与贝莱特(Bereiter)提炼出知识建构的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建构跟学习是不同的东西。学习只是会改变了个人的知识结构,而知识建构则是作用于世界3。可以这么说,一个持知识建构观点的人会认为,研究人员的首要目的不是学习新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创造新的知识与增加概念人工品(conceptual artefacts,贝莱特认为概念人工品不但包括科学家的产品,而且也包括学生的解释与思想)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学习一些对他们的科学研究活动来说是重要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建构的思想跟Sfard的分享隐喻有异曲同工之妙。Sfard在1998年提出了关于学习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隐喻:习得隐喻与分享隐喻。关于学习结果的问题中较传统的看法就是习得理论。它把学习解释为个人心灵与知识的获得,也就是波谱尔的世界2。根据分享隐喻,则恰恰相反,关心学生习得了多少知识以及把知识组织得多好是没有意义的,它把学习看作是参与,把知识当作参与实践、谈论与行动的一个方面。
让知识建构理论跟博客教育应用的结合,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理由:(1)知识建构理论跟博客文化两者具有很好的结合点,因为知识建构理论是直接来自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而博客文化则体现了波普尔的开放社会与知识进化的理念。正因为两者具有如此的渊源,而且又走了不同的路径(一个理论,一个实践),所以两者可以做到相辅相成;(2)根据知识建构理论,上个世纪末在加拿大与北欧开展了相应的实验,实验的平台CSILE( Computer-Supported In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Knowledge Forum(httpwww.knowledgeforum.com),它在一定程度上跟我们这里所讲的以学生为主的博客网站类似,他们在该平台上的探索是我们今天博客教育应用的先驱,他们的经验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1)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2)丰富学习的体验;(3)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4)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博客中开展具有先天的优势。这是因为博客这种工具在目前看来就像一个网上社区。这个社区只要引导得当,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或者更加开放,让之外的人也来参与。这样就会拓宽研究视角,开发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培养广泛合作与共享的心性。而且博客这种独特的表达个人思维的方法,对养成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也不无裨益。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的一种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目前也有很多人在研究协作学习的平台,其实不考虑专业化的话,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免费平台,同时由于我国教育经费的普遍不足,博客更加值得推广。
关于把知识建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理论与博客教育应用相结合,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主要是希望能在目前日益升温的博客教育应用活动中,引导大家进行理论的思考,从而使实践不至于盲目。理论的探讨不是尽善尽美,希望前辈方家批评指正。
四、博客教育应用展望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时代(Knowledge Age),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工人等各种与知识相关的词汇层出不穷,人类对知识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对知识的强调,一方面将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所传授的僵化的知识将被新的知识概念排除在外,新的知识概念强调了知识存在的背景,即知识不能脱离它的背景而独立地被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创新精神,而这在知识时代尤为重要。此外,传统教育中由于理性教化的缺失(石中英,2002)而造成的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教育得变了。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知识管理等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型层出不穷,这些理念与实践模型在现实中都求助于技术,出现了诸如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远程协作学习等相关名词与技术产品。博客正在这个时候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无疑给教育技术输入了新鲜血液。博客这种在技术上显平民化,文化上略超前的网络资源,在新的世纪中将引领教育技术走向新的方向——即跳出技术的追求走向文化的设计。
今后,在广大博客的推动下,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深入与广泛。虽然由于其文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建立新的学习文化将是当务之急。但是当博客顺利地越过文化这一关卡后,迎接它的将是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著.范景中、李本正译,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杭州:中国美院出版社,1996.
[2]曹念明.波普尔的世界3与语言及文字的关系[J].开放时代,2001,8.
[3]雷念曾、杨楹.论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合理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4]石中英.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J].高教探索,2002,4.
[5]LASSE LIPPONEN,Towards Knowledge Building From Facts to Explanations in Primary Students' Computer Mediated Discourse,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 2000.3.
[6]Carl Bereiter,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httpwww.observetory.comcarlbereiter
[7]方兴东.博客论1.0版,httpwww.csdn.netnewsnewstopic77031.shtml,2002.8
[8]博客中国,何为博客.httpwww.blogchina.com
[9]httpwww.weblogg-ed.com
[10]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0.05longbetspg=8
[11]httpwww.pcmag.comarticle20,4149,81500,00.asp
[12]httpwww.foxnews.comstory0,2933,50442,00.html
[13]httpwww.uni-bielefeld.deidmpersonenfseegerslides.htm
[14]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中认为世界3是文化知识的世界,它由语言、科学理论以及思想等人类精神产品组成.
[15]LASSE LIPPONEN,Towards Knowledge Building From Facts to Explanations in Primary Students' Computer Mediated Discourse,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 2000.3
[16] httpwww.21cae.netInquiryLearningzonglun10.htm
[17] httpwww.edu.cn200209053066740_4.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09 , Processed in 0.0711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