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田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8 09:0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田野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段增勇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每当我们深情吟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的心海滋生了温馨和柔情,也茂盛了生机和希望。然而,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能富有“田野”的润泽和芳香、诗意和美好了呢?这不当只是我们的眩惑和呼喊,也应当是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更应当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四川省2008年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展示,意在尝试和检验,尝试省级语文专题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检验新课程实施以来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志在召唤和引领,召唤真正的文学教育的切实施行,引领文学教育面向未来的美好追求。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生命“未成年状态”的精神滋养,更是生命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根脉浸润。每一个人的生命存在,有如一株树的存在,枝叶的繁茂取决于根脉的纯正和躯干的挺拔。“我们不单是靠吃米面而活着”,我们的生命需要精神浸润和灵魂涤荡,需要“灯”的照亮,需要“情”的温暖,需要“滋味”的涵蕴,需要“审美”的开悟。当我们面对现实或者面向未来,文学教育具有的浸润性和召唤性,以及具有的引领性和修复性,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又尤其是在我们在我们吃饱了“米面”甚至于肠胃花花流油的时候,我们更是不能缺失了文学教育的精神导航以及文学教育的开创未来。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事实上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问题,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近些年来对于大学文学教育的隐忧和深思,却也见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普遍性弊端。自上而下,积弊已深,事实存在,不容抵赖。文学教育至为根本的问题,却也是最为实际的问题,也就在于“教学内容”的科学而合理建构的问题。文化的遮蔽,人文标签的糊乱张贴,远离了文学的本真,隔膜了文学的意趣,淡弱了文学的味道,班驳了文学的色彩。“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处理普遍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不容忽视和漠视的,这是语文教育不能不努力解开的一个“结”,一个对于语文教学极度遮蔽和和无限含混的“结”。课堂教学名义上的“百花齐放”,实则也因为“万紫”不“千红”,浮于表面的“杂色”和粉饰的“娇媚”斩截了根脉的“纯正”和“优美”。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分支,自然是“酱缸”得缺失了文学性,更是寡薄了文学味,远离了文学审美,更为严重的,便是把文学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

关于文学教育,涉及方面很多,这里单单就文学教育的“情志问题”谈点浅见。文学教育的情志问题,涉及文学的本源和本质要义。我们的古人早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主张和概括。情志,便是文学教育的精髓和惊魂。真善美,是文学作品永远永恒的方向追求;审美熏陶和心灵涤荡乃至于人性召唤,是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尚美,向善,求真,在情感逻辑上是极度错位的,孙绍振教授在这方面深有研究,我们应当强化和深化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论学习。然而文学教育却又不能不在“情感、情调、情怀”方面寻求“契合点”和“对应点”,以求寻找和发现文学世界的真精神和真滋味。只有在文学作品的精神要义上,也就是“情志问题”的真切感应和深度开掘上,做出了相应的“微观分析”(细读)工作,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的建构,才更能求得规律性的演绎和归纳。有了“情志问题”的垫底,初中高中遴选的文学作品,完全可以框架建构,即便是“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的三类切分,即便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四类切分,我们不单单只在文体教学方面依样画葫芦,我们更能从具体的文本阅读着眼,依据于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还文学教育以生动活泼、琳琅满目乃至于精彩纷呈。更值得注意的,便是“情志问题”更有益于“人心、人情、人性”的向善、向上、尚美、求真。

这一次展示,是一次问题集聚,随之而后的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既具有艰巨性更具有挑战性,需要我们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需要我们刻苦磨砺的自我更新,需要我们潜心读书、静心思考、用心教学。问题,从来是生长点,从来是发展空间,从来是走向自我实现的一个新的起点。参加了这次展示活动,我的深刻感觉是:忧思多于欣慰,问题多于成绩,有些课让我们焦虑,有些课让我们遗憾,有些课让我们气闷,少有精彩纷呈的激荡人心和振奋人心,更多模式化的盲目跟风和零碎拼接。虽然课堂教学永远都充满遗憾,但是遗憾太多甚至太深重,可能也是值得深思、务求改进的一个重大问题。可能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很新鲜也很疲倦,很期待也很失落,很好奇也很气闷……但大家绝对不要虚无了此番经历的深刻意义,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一次“信息盛宴”,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和理性辩驳。大家听课了,听见什么了呢?大家观课了,看见什么了呢?大家评课议课了,又想到什么了呢?经历了,未必就拥有,关键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关键是我们自己的觉悟和觉醒,关键是我们自己的行动。大家能有真的语文人的眼光、胸襟和情怀,求学理,讲道理,语文教育的事业一定生机勃勃,一定前途光明,文学教育的未来一定流光溢彩,一定蔚为大观。

下面,就课堂呈现的相关问题,做些交流,期待大家的集思广益和相互砥砺。

一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很多年以前,有个提法是“阅读与鉴赏”,而且还有这方面的相关文字结集出版,书名就是“阅读与鉴赏”,出了很多系列单行本。这大概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那是一个真正的读书时代,是一个“令我们怀念的并不遥远的时代”。这个“阅读与鉴赏”的提法,实质上也就是现在很时髦很时尚的新鲜说法,即“解读”。更为合理的说法,应该是“读解”,绍介到中国来,硬生生成为了“解读”,如此的“本末倒置”,倒也迎合了“颠倒”和“倒错”的时代情结。事实上,我们“文学教育”的根本症结也就在于:有“解”无“读”。正确的取向,应当是“先读后解,以读促解,读解结合”。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当首先解决“读的状态”,读什么?从哪里切入去读?读出什么?为什么要读?“悦”读而“悟”读,才是阅读的“心喜欢生”的境界。读出了“心动的感觉”,读出了“喜欢的感觉”,读出了“期待的冲击”,读出了“解密的志趣”,读出了“创造的审美”,等等“心喜欢生”的跃如状态,“解”和“鉴赏”不亦随之而“源头活水来”了吗?!关于“读的问题”,是出发点,是元点,是生长点,是延伸点,富有个性和弹性,对于文学教育更具有引领性、再生性和发展性。

可是我们的很多选手,缺位了自己的“读解”,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活的灵魂”的虚脱、散乱、空乏或者低浅、含糊、遮蔽。“以学定教”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在乎学生的“学”,但至为根本的则是教师的“学”在主宰,在起决定作用。学习和思考,是教师的日常功课,不拒绝平庸却又勤奋的教学,不仅可怕,更是恐怖。教师有学识了,教师有思想了,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即便是再多的困惑也能逐一化解,逐一通畅。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深文浅教,浅文深教,研究而教学,教学而研究,在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的充分勃发。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词的破碎、拿捏、琢磨、玩味,很重要,既要能见出碎乱的波光潋滟,也要能见出聚焦的凝固强劲。诸如何其芳《秋天》里的“栖息、游戏、梦寐”,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里的“闲”,张岱《湖心亭看雪》里的“独、客、痴”,闰土呼喊的“老爷”,杨绛称呼的“老王”,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纵”乃至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里的“即从、便下”和“穿、向”以及几个地名的顺次罗列,需要教师深刻的品味。总之,很多老师也都设计了“语言品味”环节,但是大都“打了水飘飘”,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凌波微步”,要么“天马行空”,没有真正的落实,没有实在的生根,没有涵蕴的回环。一个语文教师的“读”成为了严重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阅读”必将是“在场而不在状态”。再比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讲析,居然完全的归结为“豪气”和“霸气”,要求学生大声读,读出“豪气”,读出“霸气”,这纯粹是教师的“误读”而“误导”,这也让我们不能不深思“激情的涵蕴”问题。我在听课的间隙,写下了这样的一得之见,“声音大,嗓门粗,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激情、豪情、真情、深情,当声音仅仅是呈现为一种声音,并没有涵蕴什么内在情感的流动甚至于具有根脉的文化气息的播散,这样的声音,实实在在了声音的空洞以及声音的贫乏甚至于声音的苦涩。”情真情深,自能激情喷薄,自能豪情万丈,情感的蕴积最见功夫,在于点滴和丝缕的积淀,又哪里是想怎样就怎样的啊!

二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因为“读书”没有切实和落实,“教什么”便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张,更是没有了自己的章法。都这个时候了,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是来自于对于文本解读的独到或者深刻把握,而是想方设法去“套现”预先确定的“教学板块”,更有甚者,则是去“硬套”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不就文章的语言文字去品味,却要去欣赏静态或者动态的音像,如此“看图品语言”,大忌啊!语言的优美语言的纯净语言的诗意语言的文学味道,就是这样被消解和践踏了的。我在听课时万分苦痛的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优美的文字在哀泣,只能用眼泪洗刷强加于自身的屈辱,不被理解便也罢了,强不知以为知,生拉活扯了张冠李戴的指鹿为马;典雅的文字在喘息,只能卷曲了受虐的周身,隐忍了痛苦的折磨,绝望于粗暴和野蛮的齿牙咧嘴。”“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田野,然而真正面对了四不像的课堂,我们还能够兴高采烈地吟唱‘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的优美和酣畅吗?不能,不能!我们课堂这片田野,实在是荒烟茫茫、衰草连天……”实在说,我们宁愿自己关起门来“生吞活剥”我们自己,我们宁愿自己对自己苛刻一点,很不情愿别人的说三道四和指手画脚。“你都能做出来,我还能不说?!”真这样了,也不仅仅是尴尬,更多的是失去脸面,丧失尊严,不只是职业的尊严,更有做人的尊严。语文课堂教学不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认真探究和深刻反省,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有人说,最可气愤的是语文人自己糟蹋自己的语文,这话听起来刺耳,想想,却也事实存在。该清醒了,别再颟顸啦!教学内容的确定,在于尊重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尊重教材,尊重学生,尊重自己。这样的“四个尊重”,是基于四个不同层面的有机整合,方方面面都认真想想吧。有教师在一堂课中就拟定了12个教学目标,明显是“与自己为难”,目标太多,反而没有了目标,到处选择又怎能重点挂钩呢?《老王》着重于“一个幸运的人对于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秋天》着重于三幅画面的整合以见出“秋的味道”或者“秋的意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重于那种心情(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那种愉悦、快意的心情,籍此以见出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更能见出“一己悲欢关乎国计民生”,这不就明明白白、清清爽爽了吗?!

在就一个教学环节做些辨析,由此见出“教学内容”确定的本末倒置,主次失当。教师设计的环节是“分角色朗读,提炼小说主要内容”。仅此可以知道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提炼小说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辅助性和支持性的“支架”行为。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后,教师却从学生诵读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明显的多余。时间就这样浪费,教学的整体感就这样分解,本来很有滋味的语文课也就因此渐渐的变得枯乏空洞,本来很清晰的教学思路就这样变的纠缠和环绕。

三是教学流程的格式化问题。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是“板块状”的拼接,这也完全的成为了公开课、展示课的一种格式化取向。当格式化的板块拼接形式主义起来,一个个板块更多“标签”的意义,难于细致深入地进入文本、品味语言以及贴切于语文教学实际。深究教学流程格式化的根本原因,既在于盲目跟风照搬形式,更在于教材解读的无从把握。俗话说,“饭不够,汤来和”,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了实实在在的语文内容,必将是稀释和弱化了语文课应有的精气神。这次展示课,教学流程涉及最多的就有八个环节,愈是环节繁杂,必致教学内容的主次遮蔽,必致教学内容的浅尝辄止,必然是教学技巧的花样翻新而徒具形式表演,却也空洞了语言品味和义理赏析。一切的“预设”,在赶趟儿的状态,真正的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问题暴露无遗,比如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结果是很快就进入“问题探究”,学生尚无自己的体验感受,根本也还没有什么“问题纠结”,又怎能进入“探究”层面呢?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行云流水,舒卷自如,这样的“大化之境”自然也就看不见。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因为流程的机械运行,总是要斩截了“生成”的根芽,绝杀了“对话”的交融。问题既然从学生那里来了,能够回到学生那里,与学生共同研习和共同感受,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安排的环节是“听范读,仿照诵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本来就有问题,主要是“仿读”的提法,这是诵读教学的大忌,是对个性诵读的钳制。这个问题姑且不说,老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听读体会,有学生说“听出了气势磅礴的感受”,老师木然,另一个学生说“听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依然木然。一个该指证和评说的诵读教学方面的深刻话题,因为赶下一个环节就这样忽略了。好一个“身临其境”的听读体验性感受,这也便是“顺藤摸瓜”的牵引性内在线索,藉此足以把学生引导向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水到渠成的“生成”就这样斩截了。这哪里是遗憾啊,简直就是无知无味了。

四是评价学生的简单化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起来,对于学生在问题的回答上,教师总是要做些相应的评价,不仅见出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课堂把控能力,更能见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的高度统一。欣赏和赞美,批评和指责,不只是态度问题,更在于生命关怀的人性光辉的普照,更在于教师自身的学识学理学养的直接折射。这次展示,在评价学生层面,更多的是简单、庸常甚至于庸俗,尤其掌声的制造,尤其空洞的赞美,尤其夸张的欣赏,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所主张的“动”和“活”完全曲解和颠覆,学生的“动”,不只在“动手”,更在于“动脑”“动心”,课堂的“活”不在于声音的喧哗,而在于内心的活泛,而在于师生的对话碰撞,而在于灵性思维的激活,而在于学习状态的生动活泼。比如“问题探究”应当注重“问题点”的思考张力的牵动,即便是学生没能思考出好的结果,但是学生能够真正的沉浸于思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而一些低幼浅白的问题,张口就来,并还赢得老师的激情喝彩,实在是把赞美和欣赏彻底的庸俗化了。在赞美和欣赏时,我们还是慎重点,还是清醒点,要把人情温暖和学理追求结合起来。总之,评价学生,不仅关乎态度,更还关乎品格,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见于此。此次活动中,有一堂课的掌声,竟有二十多次,“太多的掌声,太多的虚假,太多的恍惚”,这“掌声”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呢?这“掌声”已经恶俗得无聊无趣了。如何力求实现“点评”和“点拨”的有机结合,值得反思、深思、慎思啊!

五是语文教师的学识、学养问题。“不读书,不旅游,不听戏,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张志公先生曾经这样开导陈钟梁老师,陈老师和我去年在南京谈及此事,他很痛感现在语文老师的自我迷失和自我亵渎。一个人的素养在“养”,一个人的学养也在“养”,这一个“养”字,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圈养”还是“牧养”,自主抉择啊。养,是积习深重的渐渐濡染,是习惯自然的循环往复,是周而复始的千锤百炼。养金鱼,养兰草,养人,养身,养心,养神,这个问题,很成为问题。我们当深刻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者自身。我们不必把更为重大的责任强加于我们的身上,我们当在学科教学方面还语文学科应有的尊严,那便是对于学识、学见、学理、学术、学养的切实认真的终身追求。能够把“自养”的道路走的滋润而活泛,语文教育和语文课堂教学也就获得了坚强的支撑,不必在于“这说那说”,只需在于自己的实在行动。

老师们,当我们把我们的“课堂”等同于我们父辈经营一生的“田野”或者“田园”,我们将获得怎样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呢?我们老师,更应该自比于“农夫”,而不是“渔夫”(愚夫),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田野,我们生命姿态舞蹈的大千世界,我们生命歌谣挥洒的皇天后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26 , Processed in 0.0686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