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动的教学:一位民国先生的课堂主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0:5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动的教学:一位民国先生的课堂主张



马琳琳

王祝辰是东北师范大学附设完全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也是东师附小教育灵魂的奠基人。上个世纪20年代,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王祝辰开始试验“动的教学法”,曾出版《动的教学法之尝试》一书。“动的教学法”融合了自学辅导、分团教学、社会化法、道尔顿制等方法的长处,与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于今日依旧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许多启发。
王祝辰对儿童的天性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知道儿童天性是活泼的、快乐的、向前进取的……儿童有‘动’的本能,活泼好动是儿童天性。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常看到数十千百儿童,绝无一刻静止的时候。那么,我辈从事教育者,便应当顺应或利用儿童这种固有的自动力,使之动而不宜使之静。”
“动的教学”是什么样
王祝辰认为,教学之时,固定、嫌恶、受纳、无考虑等都是“静的教学”状态;试为、快乐、进取、批评、辩论等则是“动的教学”状态。“从科学上讲,是各种学科互相波及的活动。从心理上讲,是各种心力,如感受、认识、记忆、想象、推理、验证、判断等健全的活动。从个人上讲,是身心相应、精神和肉体一致的活动。从团体上讲,是全体团员(这里指小组成员)互助的研究的活动。从教学上讲,是教师学生交相讨论的活动。从生活上讲,是适应现在生活和预备将来生活互重的活动。从学习上讲,是兴趣和努力互为因果的活动。从人格上讲,是行为、知识、体格互相适应的活动。”王祝辰这样阐释“动的教学”。
通过对“动”与“静”两种教学方法的深入了解,王祝辰列举了二者的差别以及“动的教学”的功能——
“动的教学”的源头是学生主观意识和学习需要,更为符合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静的教学”则会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导致学生不了解学习、探究的目的。
“动的教学”以个人为团体之一员,彼此共同发现知识、消化知识,在团体中成长的学生能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这也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修课;学生在“静的教学”中学习,更多的是收纳知识、堆积知识,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会被割裂开来。
“动的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基于发生机能的科学教育;“静的教学”则把学习归于死记硬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将儿童与成人划等号,轻视学习过程。
在“动的教学”中,学生是主导,无论学习内容怎样变化,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变,完全尊重学生的任何想法和意见,能够陶冶学生性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静的教学”更重视知识,无法让“知”“情”“意”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实践,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去发现、探究,学生对所得到的结论更为信服;“静的教学”不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而是直接得到结论。
“动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感受,教师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处于研究者的地位,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静的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常让学生处于聆听者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恼的事情,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
“动的教学”如何实施
如何“分团”。“分团”学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班级中以“秧田式”进行排座,5、6人为一团,各学科设置一名“研究长”。研究长是本班的学科代表,是该学科中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研究长是教师的助教,能够帮助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把握研究步骤,在课堂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指导。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但教师不起主导性作用,而是要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只有在学生需要辅导的时候,教师才会予以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讨论时的音量、表达方法、提问方法、专注度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参与。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听从研究长的统一协调安排。这样,课堂流程就会有条不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参与、有思考,自主性较高,合作意识较强。
教学结构。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针对本课的特点,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在课下也要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课堂教学中,研究长可以组织全班学生研讨,将大家的疑问一一列出,并引领学生将预习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细致化讨论和解析。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意见及有分歧的知识点,研究长可以进行梳理记录,请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结束后,学生对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深层次梳理、补充、修正。
“动的教学”有哪些效果
“动的教学”符合学生个性,能够让学生尽情发挥,用创造和进取的精神研究一切、创造一切;“静的教学”则难以让学生获得进步,只能让他们墨守成规,变成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在课堂中是“动”的,因此,“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实现内心的学习愿望,时时努力、满足希望,以积极向前、百折不回的态度,使人生和世界发生变化。
在“动的教学法”影响下的学生,往往拥有高尚的理想。学生为了达成理想,会努力生活、融入社会,用他们的想象力和经营力去开拓世界;相反,“静的教学”则会造成学生能力低下、想象力弱、自主意识差等问题,导致学生常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甚至不思进取。
可以说,“动的教学”对学生身心的成长、学习能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乃至社会性的涵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学生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课堂可以借鉴的。

王祝辰的教育思想渊源

1. 约翰·洛克

王祝辰认为:“……更应当赶快革去以前死状态之‘静的教学’,而来积极采行这种‘动的教学’才是。”他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观点:“依教师之拘束训练而能成大知及优于何等学术者,世无其人。”

2.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王祝辰提出:“学习是自力的价值化,教学是使儿童能够得到自力的价值化。”他引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吾人心灵生活之三面——观念、感情、意志——时常相连而进,且皆变动不息。”

3. 约翰内斯·彼得·缪勒

王祝辰根据德国生理学家缪勒的动象原则,为“动的教学”找到了生理学基础:“身体动作,是由于人的体动本能;五六个月的胎儿,在母体中已能自由活动,呱呱坠地以后,便有许多无秩序的盲动。例如小儿见一明亮或行动的东西,不但有伸手欲取之势,且全身各部皆动。又如小学生初习字时,常做出各种有用无用的动作,不但动手,或且动嘴挤眼;讲故事时,不但张闭其口,或且摆动其身,两脚不住地左右前后移动;若不使他动,他精神上便不自然。”

4. 赫伯特·斯宾塞尔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尔主张“在儿童自动的经验中,改换他们本能的倾向”。王祝辰提出:“斯宾塞尔论训育问题,他主张用‘造化’的谴罚或自然谴罚。儿童做了善事,一定有善果;做了恶事,一定有恶果。故世之教师,不妨给儿童以完全自由行动的机会,使他备尝甘苦,于自己经验中,取舍一切。”

5. 约翰·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体系给了王祝辰较大触动,他将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概括为两句话:“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继续不断地重新组织经验,要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加增,要使个人主持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格外加增。”基于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认识,王祝辰进而提出:“这种经验的重新组织,也就是一种新的变动。经验能够常常变动,人们便能常常应付新的环境,而不为环境所困缚。”

6. 爱德华·李·桑代克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不论学习什么,都是由于神经元的变动,神经元都由先天而来:本能的动作,是先天的道路,学成习惯的动作,是后天养成的道路。教育的作用,是要在神经的道路中,取一条捷径,养成习惯。”王祝辰因此提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就是“学习之动”的结果。

重提“动的教学”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打捞过去的经验,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下。

民国先生王祝辰主张的“动的教学”将我们拉回到那个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那个年代,在基础教育领域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变革,产生过异彩纷呈的成果。“动的教学”就是其中诞生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融合了自学辅导、分团教学、社会化法、道尔顿制等方法的长处。这说明,当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坐井观天”“自娱自乐”,而是在国际视野下发生的。

课堂从静到动,意味着一场革命,意味着课堂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创造以“动”为典型特征的课堂,让我们又一次发现了课堂的秘密。“动的教学”就是倡导学生动手的课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的课堂;“动的教学”旨在放大学生的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动的教学”就是要改变学生的状态,让课堂具有生命的律动;“动的教学”就是将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其实,关于“动”,有许多人都做过经典的论述。学者朱光潜就曾说过,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遗憾的是,人们对“动的教学”认识得还不够。有人说,课堂教学改革正在遭遇一种“盲动”现象,也有人在批判课改背景下出现的课堂“满堂动”现象。这可能揭示的只是部分现象。在我看来,这并未道出课堂教学改革的真相。今天的课堂不是动的过度,而是太过寂静了,太多的课堂还沉浸在教师的控制之下。我们的课堂过于沉闷,学生缺少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课改“雷声大雨点小”以及课改的“夹生饭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今天,我们需要反思:是否真正认识到了“动”的重要性,是否找到了“动”的路径。彻底告别沉闷的课堂,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当有人主张课堂要进行“静悄悄的革命”时,我依然想不合时宜地喊一嗓子——让我们的课堂先“动起来”。“动起来”的课堂,才会有生机;“动起来”的课堂,才会有身体的舒展,而身体舒展是生命舒展的重要前提;“动起来”的课堂,才可能突破教师单向灌输的结构;“动起来”的课堂,才能确保学生学习的实现;“动起来”的课堂,才可能有每节课都“脑洞大开”的感觉。

重提“动的教学”,意在强调课堂“动”的程度代表着课堂开放的程度。当然,课堂不仅是“动起来”那么简单。“动”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动是律动,即遵循规律地动,而非盲动;动是不断发展升级的动,而非一成不变的动;动是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文化联动,是多元链接,而非单纯的学生动、孤立地动。

动可分为身动、心动、脑动,从身动到心动再到脑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身体动起来不是目的,目的是学习的真正发生。只有心动、脑动的时候,学生才可能进入真实的学习,才可能有深度学习的发生,否则教学就变得太肤浅了。

改革从来都是与问题相伴而生的。让课堂从静走向动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正是改革存在的意义,改革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为“动的教学”建立支持系统,让动真实发生、深刻发生、生动发生。

最后,我想回应一下关于“好的课堂一定是动静相宜的”这个观点。这一观点从理论上说具有思辨价值,但一旦回到课堂实践中就会发现,课堂的真实状态总是偏向一方的,不断纠偏的过程正是“动静相宜”的过程。因此,课堂必然要考虑动的适切性,过度动与一味静同样不可取。而所谓改革就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课堂的生态系统正是在不断纠偏的过程中趋于平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9:43 , Processed in 0.0575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