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漫谈 报告人:刘庆华 老师 报告时间: 2013年4月3日 【刘庆华老师简介】: 刘庆华老师于199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担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曾获得以下称号:济南市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教育教学“九五”规划科研项目《中小学学习问题研究》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工作者”; “杰出青年岗位操作能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优秀教师 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作文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期待》一等奖 ;《现阶段中学语文诵读教学反思》 一等奖;“构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演讲比赛一等奖;山东省实验中学“十佳”青年教师 。另外,刘老师兴趣广泛,在书法、京剧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从教十余年,刘老师认真钻研新教材、新教法,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有了一点心得,下面就有请刘老师。 一 同学们好,有很多话要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谈,所以第一我先讲一下由备课到上课的一个流程,第二我简单谈一下我的个人经历。那么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在这里跟大家聊天也是这种感受,对于大家这种正规的科研教育来说,我只是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我是在讲各种课。如果你去中学上课的话,你会发现有各种课等着大家去来讲。比如说有汇报课,展示课,观摩课,优质课。第一个十年一直没有收获。因为前几年我一直没有思考的时间,大家都知道,走得太急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这几年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节好课?你到底在干什么?比方说我在讲一个比赛课的话,我要知道比赛的规则,你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你要怎么问?不要怎么问?其实所有的比赛课很多只停留在技巧层面,甚至操作层面上,但是我觉得如果失去了一个对课的定位,如果没有灵魂的话,所有的操作都是虚妄的。从下面开始我开始思考我该教怎样的高中语文课。什么是好的语文课?这个问题就像我们问什么人长得漂亮一样,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眼光,不同的答案。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美是有共性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有共通的东西。那么就像我们中学里许多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一样,你不能告诉我们学生,作文是靠运气吃饭的。其实这种现象因为我们现在高考阅卷的模式,有很多老师是在进行专门的教育,包括我们的老师。经常会告诉学生你只要把字写好,阅卷的时候就会得高分。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就像作文的品评一样,他有一个共性的东西。我不是否定要把字写好,而是卷面的好要有一个前提。不能因为卷面的好忽视内容的好。那我们知道高中现在正在课改,课改从04年开始,可以说风风火火又一度硝烟四起。但是课程改革的成败必须要在课堂中落实。我建议大家去听听高中语文课,在听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课改的很多东西,令人可喜的是,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课堂方式。但是令人同样担忧的是,这种改变究竟普及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我觉得这是一个未知数,不容乐观。课堂教学是课改的最后一个堡垒,课堂完不成的话,课改的理念总归是一纸空文。所以当大家都攻击语文教材的时候,我想先首先关注四个词,从我的理解关注的四个词,也是一个语文课先定位的问题:第一个是课标,第二个是教材,第三个是设计,第四个是学生。 课标是指导是方向和标准,潘老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教材是教学的抓手,是基本工具,教学设计是在一个思想指导下根据教材,结合教学对象来做一个整体的设计。最后一个词是关注学生,这个对我们中学教学特别重要,它必须有一个短期效果和一个长期效果。短期效果是你的课堂能让学生喜欢,长期效果是你的课堂要经得起检验。当然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法。那么笼统的说,课标对教学的关注分析,直到教学设计的成型,对学生的要求,这些都应该属于一个备课的范畴。那么我们真正到课堂上课是我们备课的外化,这里来跟大家聊一聊备课、上课的时候该通过哪些方法来定一下位。那么课标到了中学老师的层面上,提一个问题:你把课标当成什么?我把课标当成一个文字、一个条文,还是一种精神。文字就说,课标放在你手边,中学老师很多老师没有时间去阅读课标,它就放在你手边,只是一本书。还有一个是条文,条文是什么呢?就是你必要体现的东西。比如说我上课的时候我的一些东西,或者是课程目标的设置,违反了课标。你就会被别人抓住你的问题作为说辞在这时候。课标中的条文就像约束一样。我更多地说,它更像是一种精神。课标是一种精神,我们无法按照课标的条文按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每一节课逐一落实。而应该把课标当做影响你课堂的一种精神。用流行的一句话来讲,他不是一种行为准则,而是一种意识。你见与不见,他都在那。你喜欢与不喜欢,他也在那。有时候增有时候减,跑不了的。这种理念和精神是你必须要有的,如果你不领会这种精神,那么你外化到课堂教学中你的课就会落后,也不会受学生喜爱。如何解读课标呢?我在这有些班门弄斧。 单从几个方面从新提一提,第一个方面呢就是我们新课标旗下的语文课程的性质,还有就是我们所谓的三维目标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教材和教学评价。现在我们中学老师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一个所谓的课堂效果——考试的问题。我们学校还不算很考虑,我们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评教,还有一个是学生的座谈。我们的课堂成绩只是一个参照。你考倒数第一可以,但是你不能一直都考倒数第一。但是不允许的是评教出现大面积的波动。低于某个数据我们会探讨,连续低于某一个数据的话我们恐怕会有一个反思。但是为什么我们看中课堂学生反映而不单纯的看重这种评价呢?如果你单纯看重评教的话,就违反了课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也不好。那么语文的性质呢,我们反复谈。我上学的时候就在谈。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我们一直在谈,一直在学。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完整的,语文和母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文就是强调他的普遍性和一种实用性,这是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生所传达的问题。那么母语更加强调人文性。说到底语文教学,我定义的高中语文教学就是针对十四五六的青少年来建立一个文化底子,如果说语文课只是一堂人文课或者是只是一堂字词识记积累的课堂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适合大语文课的培养。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就是大家备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听过很多新老师的课,很多老师三维目标都列出来,情感价值目标,冒号,我要完成哪一个内容。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一个分裂开来的。那么我让大家朗读一篇课文,那么这个朗读要实现那个目标呢。首先,你要解决积累的问题,一篇再好的文章如果你读的错字连篇,你读的再好也不能称作好文章。再一个,你难道没有情感在里面么?你对情感的判断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一篇文章你要读的字音要准,节奏要合理,然后情感要适当的融入进去。当然这个情感是忠于原文基础上的融入。所以说只有这样才能把一篇文章诠释得非常好。作者、读者、和编教材的人三方面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说我们无法在一篇课文中写出三维目标是什么,第一个目标是什么,第二个目标是什么,他是一个综合体。就像腌咸菜一样,如果你们吃到这个咸菜非常香的话,你们问这是什么味道啊?这是盐的味道?这是香的味道?其实这是多种东西在一起和合而生的一种味道。那么再一个呢,,课标里关于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这一转化,这里取消了一种单纯的目的性,而提供了一种方向性。这是我简单一说课标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再补充一个别的问题,针对刚才探讨语文课的性质,我起来一个例子:工具和人的例子。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我们课堂的例子。我们学校的学生应该是在济南市最好的最优秀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次一个课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这样的课堂促使我反思我该教什么样的语文课。有一个学生中考结束后告诉我,老师我的语文不好,阅读类题目不好。我说你怎么办?他说我在初三到高一的暑假我就做了近几年高考的所有阅读试题。你说我能提高么?我说你不能,因为你没有发现你阅读不好的原因在哪,你还是按照你原先错误的方法做现在的高考阅读。你原来的方法没改变的情况下,你又继续练习了高三阅读,你连这个题为什么错,是什么样子,我们该怎么去看都不明白。你只是在巩固你错的概念。所以方向错了,你的进程就停止了。这是一个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阅读理解是很多中学学生的死穴,好多学生都不会做阅读。高考即使取得很高的成绩的一些学生我问他这个题为什么这么做,他也说他不清楚,猜的。中学生的理解固然有局限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课堂是缺失的。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在东校带实验班,那里的学生非常优秀。就在济南市区前20名的学生,你能告诉我,那句话,一个陌生的句子为什么叫宾语前置,我说,你怎么看,他说,我没学过但是我知道这和以前学的一样。他根本就不了解什么叫宾语前置,他只是学过初中教材文言文里有的,老师说,记住了这句话就叫做宾语前置。在考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答上就叫做宾语前置。至于为什么,不明白。 我问他,那你知道句子的顺序吗?他说,不明白。我说,那你复句不知道,那你病句的那个题肯定做不好?他说,不知道。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在强调工具和人文的时候必须要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还有个例子,是外校的学生,是朋友的孩子,上高中。他问我,你是教语文的是吧。我说,是。他说,那我要考考你,你说作文开头有多少种开法?我说,这个问题太难了,我不知道。他说,我告诉你,14种。然后他正儿八经的给我背起来了,什么什么法。我说,那你最擅长用哪一种方法。他想了想说,不知道。我说,那你写作文的时候你怎么开头,你会采用哪一种方法开头呢。他说,不知道吧,就是看他怎么问。这就是我们当前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我说,我告诉你,我不知道你作文怎么开头也不知道谁这么有闲心给这么多方法来命名。我要说,作文,作为一张试卷的一个题目,与写作不一样,写作是可以写我喜欢的,而作文则是要根据一定的规定来写,第一个要看它的题目,你首先要审题,然后开门见山,直接点透。这是第三个问题。 下面第四个来跟大家分享。我去潍坊一中,我老家是潍坊的。在潍坊一中听过一节课,是高三的课,就讲大阅读,从他们的课堂上我仿佛回到了我上高三时候的课堂,老师先说,发下去的讲义先看看啊,然后,讲开头这句话什么作用,该怎么答。然后学生就在下面背先答什么,再答什么。然后老师说,好,开始写。老师找一名学生说,好,你来读一读。以前都是读一读,现在都是勾一勾看看这个题得几分。下课以后,我问一名学生这句话什么意思,学生说,不知道。我说你看看你这个题的三四分,很不错了。他说,“你看吧,这个题有答题的模式,照模式答就行”。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当我们把一个语文的东西外化成一个公式的时候,或许暂时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学生来说更或许是一种不幸。我们需要的是些语文的东西,不是做一些公式。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当时我们做一首诗歌鉴赏,唐朝诗人马戴的一首《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题目是具体鉴赏第二句的内容。在我们看来这个题是很简单的。但是,结果却是大出乎我的意料。我高二年级的一个班,一个不错的班。我的学生写得什么呢?想砍胡兵的时候呢,发现自己缺了宝刀,感叹自己壮志未酬。当时我看了学生答得内容,气的不得了,仿佛我就是那个潍坊一中的老师,答得这么规范,讲究答题技巧。这时我就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读不懂呢?很难想象一群高二的学生,一群优秀的学生却读不懂这样的诗歌。我们看这首诗歌,你看,‘金带连环束战袍’能够用一个金带束自己的战袍,说明这个将军非常有身份,然后,‘马头冲雪过临洮’,临洮我们都知道是古时一个边塞地名,下着雪,诗句用一‘冲’字,马头冲着雪,非常有气势,豪情满怀,在大雪中行军。‘卷旗夜劫单于帐’,卷旗,是古代行军作战中非常简单的一个文化常识,因为如果晚上打旗的话,我们常说旗风烈烈,旗在风中会响,易被敌军发现。其实除此之外,马常将蹄子用布裹好,降低声响。士兵嘴里要含上一种东西。他们安排周密,要夜劫单于的营帐,最后一句,交代短兵相接,战事惨烈。到底成没成功呢?你想想,这是一位非常有身份的将军,做了充分的准备,战士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马头冲着雪,非常有气势,豪情满怀,到了夜劫单于老大的营帐了,要短兵相接了,要砍了,可是发现自己却没有带宝刀?这可能吗,这严重影响了一种规律,不说诗歌的整体气韵,单说规律,也不吻合,这违背了逻辑。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战事非常的激烈,激烈到将军把宝刀都砍出了缺口。这节课我就在思考,‘乱斫胡兵缺宝刀’从缺宝刀来看我们的课堂缺少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我们常说语文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哪个更重要?其实哪个都很重要,没有基础的知识,你无法去解读,如果你没有去积累一些文言文,语法句法的知识,如果你没有一些文化的熏陶,我们的语文课堂是非常单薄的。我们说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自始至终我们应该有新的阐述,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要给学生一些新的思想。其实刚刚我举得例子,都是片面的强调答题技巧,片面的强调某一种应考的模式。其实我们也做过很多的调查,包括我和我身边的老师聊天,有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老师说月亮代表思念、思乡。我问她月亮为什么代表思念,她告诉我,这你还不知道啊,月亮就是代表思念啊。如果你把这些当做定律告诉学生,那么学生把月亮放到任何一首诗中都变成了思念。当老师把这些定律教给学生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运用这些定律,他们会相信这是对的。当学生发现这些定律不对的时候,他们会说老师讲错了。老师或许会说这是例外,又出现一个呢,或许还会说是意外,当出现第三个的时候呢,老师的公信力就没有了,这就怪老师当时太自信了。那月亮带不代表思念呢?大家也可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说古人为什么把月亮当做思念呢?其实古人的生活很简单,没有灯。古人晚上的时候,哪里有灯火通明。你翻翻唐宋时期的文化资料你可以看看,城内宵禁,城外点什么灯啊。当你孤身在外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是月亮。你带着这样的情绪,再读读春江花月夜,你就可以看到那里边包含着月的几种内涵了。诗歌中还常出现驿站,你想想谁会出现在驿站里。有一个统计,上面给你十个名单,下面给你十个名单,上面这十个是清朝状元,你说你能例举出几个清朝的状元,你能例举出几个清朝的文学家呢,你一想就想到很多文学家,其实在驿站里漂泊的都是这些人。这些人又是什么人呢,在官场,名利场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想去做官的。这些失意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国家不幸诗家幸。只有人生不得意者才能写出得意之作。一个官场得意之人又怎么会出现在驿站里。驿站常在城外,城里是什么啊,城里是客栈。还有为什么离别会如此感伤,老师教授雨铃霖,问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说不知道,老师说告诉你离别嘛,不是感伤吗?学生其实未必明白雨霖铃为什么是感伤的。你应该告诉学生,古代离别与现在不一样,古代没有现在的通讯手段,离别远行之人路途险恶,前路难测,这样你才会感觉他乡遇故知是多么的幸运。你只有把这些最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放到诗歌中,理解诗歌,你才会发现诗歌其实并不难。所以说,谈到语文课性质上,当学生变得很功利的时候,老师该怎么办?老师不能太功利。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教材。谈到教材我想给它命个题,教材,你真的把它当成例子了吗?这主要也是结合我们的实践来谈的。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我们的教材应运而生。教材是供语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材料,我们有一个共识,以及叶圣陶先生曾提到的应该把教材当成一个例子。结合当前的形势,在我看来教材只能是个例子,为什么这么说呢?高考和教材是流和源的关系。中学老师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考上,而很多人不明白高考考的内容应该是你课堂应该讲的内容。一提到,考试题的大阅读,我们的教师就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呢?是因为你的课堂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指导,这不是分离的,这是一个流和源的问题。我们说,教教材和用教材。以前我们的课堂是把教材讲透,这也是考察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以前的老师将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讲的很透。这是教教材。而现在,是用教材,目前山东有三套教材,你把每一套教材的每一篇讲透,先不说你能不能讲透,先看看你选的这个课有没有必要讲,因为有的教材选的非常仓促,所以前一段时间民国时期的教材非常的流行。为什么大家会重新提过往的教材的呢,是因为大家发现现在的教材的选文。我们不能说现在的选文没有价值,但是有一部分选文是不值得选的,仓促选入导致仓促退出。所以,把教材讲透不行,应该是用教材教。语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是需要从过去、现在、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意思是说你如果能够调节语文教材里的这些篇章,对你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材不是一个终点,从语文教育入手,阅读种种不同的书。叶圣陶有一句话,现在读来依然警醒。教育的惯性改变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最起码有一个选择权,我们要抓住这个选择权。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教材的编排体式,山东地区有鲁教版、苏教版、人教版三版并行,所以高考命题较为复杂,要兼顾公平。所以又出了一个共用篇目是多少,全国考纲的篇目是多少。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讲,经典篇目一定要讲,比如《荷塘月色》、《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陈情表》等这些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作为一堂课来讲,它的重点知识点我们一定要把握。一堂展示课,不能因为大家都讲你就不讲,应该常讲常新,讲大家不知道的内容。经典课文有哪些呢,我们如何做选择呢,鲁版必修一到必修五有讲读课文和选读课文,还有选修模块,选修模块呢非常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训练的机会,有诗词诗歌、小说等。但是面对如此丰富的篇目,老师该如何选取呢?举例,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文天祥千秋记》,相对于讲读课文来说,这篇文章地位低很多。目前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处理自读课文的方式,画字词。我想说,画字词多没意思啊,直接给你本字典背不就行吗。其实,在我的周围真的有这样的老师,讲字典。此法,或许能保证12分的字词题不丢,但是背的过吗?如果有那么多时间应该用在分数更多的题上。怎么用呢?如果只是画字词,要文本何用,直接在后面附上几百个字词不更好啊?课内自读怎么用?我的看法是,当个例子。就这篇文章来说,网上很多教案存在很多问题。课内自读是丰富学生的素材和思维。如果我讲15分钟,我首先让学生背开头第一段话。第二个问题,明确作者是将情感带入的那一种情景,是对当时场景的还原,这也就是传记的写法。我为什么这么设计,大家想一想学生写文天祥是怎么开头的?学生的展现一般语言乏味,没有内容,缺少新意。没有内容和语言乏味一样可怕。 关于自读课文和选修教材的问题。现代文选读——《文天祥千秋祭》篇:如果写文天祥,你怎么写开头?提起文天祥,我就想起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要么就是说到“留取丹青照汗青”,就想起文天祥。乏味,是语言的乏味。而你看这个(《文天祥千秋祭》)开头,即使是现在也是写的非常好,把一个这么老套的论题写得漂亮!——“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非常漂亮。一篇课内的自读文章让学生领略到第一段的美就非常不错了;用二十分钟去划字词,提问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去完成。 文言文选读——《史记·荆轲》篇:另一个问题:08年省里的一个课题,要求诵背很多的经典名篇。我很赞成这个命题。其实背诵经典名篇的作用就是一个“输入—产出”的关系。你输入了很多的名篇不一定能产出,但是没有输入就产出是更不可能的。在中学阶段,鼓励背诵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说,语文学习就像是在“腌咸菜”,需要浸泡。那么多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从老师的角度,我们就必须要考虑我们的课堂能否给学生创造一个语文的环境。我们都知道,课堂环境十分的重要,当你进来的时候,大家知道语文老师来了;当你开口的时候,大家又知道你就是语文老师。你怎么才能将语文的而不是其他的。比如说现在流行的《江南style》,心理学家测试,它是每五秒钟重复一个节拍,而这个东西让谁听了都很高兴,不管你的文化程度不管你是不是会跳,你都想动一动;西方做了一个实验,给精神病患者放这个音乐,他们听一会儿以后都哈哈大笑,他们也很愉悦。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创造某一种环境。上周,去北京十一中看了看,李希贵的学校。看了看他们的实验室,做得非常不错。他们的理化生实验室,你肯定想象不到他们的生物实验室——全是学生做的,一排一排的,酿的酒、卤的豆腐。其实我们省实验的实验室每年也做啊,豆腐我们也做,就是不敢吃,可是我们的实验室里还是摆着各种动物的标本,你摆这个干什么呀,其实这个时候图片比标本更美丽。十一中的每个实验室都有很专业的值班老师,四十个理科博士,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儿,哪怕你是一个不喜欢生物的学生,一进去也会有做实验的冲动。就像是你听了《江南style》一样,怎么也得笑一笑啊。——环境!我们的课堂能不能营造这样的一种环境。这就是你在讲一篇课文,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比如说《陈情表》,我见过多少课堂,老师自己讲哭了,学生在那儿不知道你在干啥,这绝对是一堂失败的课。很多评论说老师讲的多么投入、多么的好,可是你讲的这么好,学生为什么理解不到呢?——失败。学生不喜欢的你让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你让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你让他读好,就是原则。老师要关注的要教的就是那些学生不喜欢的、读不懂的、也读不好的。这是课内的问题。而我们还有课外的选读,就是一般在高二年级开设的选修,我亲眼看见过许多老师讲得非常的累,而且效果还不好,非常不好。举个例子,我讲的选修《史记》,一般是在高二下学期开始讲,到高三十月份基本讲完。《史记》选修对学生而言,学起来是十分乏味的,而很多老师讲得津津乐道,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我把这一本书给你讲透了,你的文言文选择题、翻译题就会有质的飞跃。一本书,六个单元,全是《史记》,我从头给你讲,每篇都是这样讲:来,同学们看,词类活用有哪些,翻译句子等等;一直讲三个月,谁也受不了啊。有的老师讲得很不好,他自己却不知道。有一次评选出一些老师,大家不喜欢听他讲课,我去听看看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的问题。我在那个班听了一天的课,六节,到最后把我给烦的。当时我们的领导说,你听一天就烦,学生至少听一个学期。像《史记》,老师们按照必读去备课,很累不说,有用吗? 我现在每年的高三都会带一个特殊的班——体育班。高三体育班,人数和大家的差不多(11、12人),但坐的和大家不同,练习体育的孩子往那儿一坐,八大金刚的感觉。他们两年没怎么学过,你去给他们将《史记》,他们能不睡着吗。但是不能让他们睡着啊,我觉得把学生讲睡着实在很伤心。 不是你讲的不好,而是你讲的他们根本不需要。那我怎么讲?2000级的特长班,我这样讲,整本《史记》,我只讲6篇文章。十一之前我讲完《荆轲》,这篇文章很长,讲得很慢。我问他们,这个词什么意思啊?他们摇头不会;我说你们之前学过啊,想想;哦这个意思;我再问你们读读这句话,翻译翻译啊;还是不会;我再讲一遍,然后再问,现在呢;哦,原来是这个意思。然后我就不再讲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就累了。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五节课,十月一放假前的那一节课,我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说,老师啊,你就让荆轲死了吧。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就是你的语文课怎么让学生听进去。选修不是必读,你挑重点中的重点,把它们讲透,让学生记住。我的宗旨很简单,让我的学生在回忆中学时期的语文老师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定位到一堂课。我为什么挑中了荆轲,《史记》里一共有五个刺客: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其中,曹沫刺杀齐王,未果自杀;专诸刺杀吴王僚,未果自杀;豫让刺杀赵襄子,未果自杀;聂政刺杀韩国宰相,未果自杀;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杀。五个刺客,司马迁对荆轲用的 笔墨最多,我为什么讲,就是我觉得,荆轲这个人有问题。大致的过程、结局是没问题的,但是,司马迁在写荆轲的时候其实是刻意的规避了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也就是一些对荆轲形象塑造不太好的方面。我们常说“史家之绝唱”,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历史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常常忘了后半句“无韵之离骚”,这说明了什么呢?就是它是有情感的,史官们不可能把一个人,他所发生的每一个件事儿都真实的记录下来,如果把每一件真实的事儿都连缀成篇,你也就不是你了。我把荆轲其他的事儿研究出来,分条作答,每件都不是好事儿。其实司马迁就也在搞这个小把戏,诶,这件事儿是他的,这件事儿也是,这件事儿,这件事儿,他把这些写下来,把那些类似于逃课的事儿摘除了,那么这个荆轲是不是不对的呢,是不是片面的呢。当然我没有理论去论证,但是我的直觉是不对,司马迁啊,他肯定有隐涩的部分。所以说,我又读了很多读品,有这么一个故事,太子丹让荆轲用金块投荷塘里的蛤蟆,多有身份啊;送他一匹千里马,他把千里马的肝挖出来炒了吃了;送他美人,他把美人的手给剁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儿,如果我把它们都放进传记里,那这个人物势必得打个折。现在莫言很热,他有个剧本,大家可以去看,叫《我们的荆轲》,正在第二次排演。在这里面,荆轲刺秦的动机变得非常模糊可疑,大家可以去读读。当然这部作品也是争议的,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部作品本身,而是我们要知道,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我们常说“文言”“文言”,是谓“言文并重”。可是现在的课堂言文并重的很少,但是你不能把文言文讲成知识点了。如果说一篇必读的文言文,知识点很多也很重要,那么你可以先讲清楚知识点;可选修课文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老师不要做把自己压垮,该讲的不该讲的你全讲了。这就是我说的自读课文和选修教材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做个智慧的弹琴者 “对牛弹琴”篇:中学,咱们中学有实践,如果你不关注学生,那么你的课堂绝对不会是好课堂。像是我对高三体育特长班的讲课方式就不能移植到普通班来讲,因为他们不需要你不断地刺激他。就文科班而言,学生的理解领悟相对高一点,那就让他们多去领悟、讨论;而理科班,你先把重点告诉他们,然后再找两三个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去讨论、领悟。即就是说,学生不同,你的教法是不一样的,而且非常明显。关于学生的问题,我讲一个故事,我给这个故事起了一个小标题,叫:做一个智慧的弹琴者。 大家都知道“对牛弹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很好,说的是:汉代,一位牟融的学者记载的这个故事。牟融在为一些儒生讲课,儒生大多爱听佛经,可是牟融从尚书讲到了诗经,儒生们不爱听了,质问他:我们是来听佛经的,你讲这些干什么。这个时候,牟融就讲了这个“对牛弹琴”的故事——古代有个叫公明仪的人很会弹琴,古琴弹得极好。有一次他去访友,在山野间看见了一头牛正在吃草,很悠闲。他就想啊,既然我能在山水之间给人弹琴,那就势必可以给牛弹琴。于是他放下琴,深情的给牛弹了一曲,名曰《清角》。这个曲子特别好,相传是黄帝所做,是动天地泣鬼神的曲子。弹完了以后,他看,牛还在那儿吃草,完全没有反应。这就有了我们说的“对牛弹琴”的意思,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说话不看对象。到这儿这个故事还没讲完,公明仪是大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牟融这个时候想了,我给牛弹琴,牛没有反应,这到底是牛的错还是人的错?我能不能换一首曲子弹给它听啊。于是他就是试着用古琴模仿蚊虻之声和孤犊之鸣,就是小牛犊深情的寻找妈妈的声音,继而他发现牛开始有反应了。好了,这时候,牟融对儒生们说,我之所以不讲佛经而将诗经这些,就像是这个故事,如果我直接讲佛经,无异于对牛弹琴;而我把佛经中的道理渗透在诗经这些东西里,就容易理解了。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这种情况就存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很多的外校老师抱怨说,这个学生实在没法教,怎么教他们都不懂;然而,后来才明白,并不是学校的学生不好你才教不好,也不是学生好你就能教得好。教学相长,真的是这样。你教不好,不是学生不好,而是你在教的过程中没有思考过灵活转变的问题。更加可怕的是,你在用实验中学的教法去教四百分考进高中的学生。就像体育班的学生,你能用普通班的方法教吗,你教了,他们不听啊,因为他们听不懂啊。最终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学生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角度,同时也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可以按照你的思想去塑造的工具、产品,你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所以说,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做一个智慧的弹琴者;让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当然这也不是我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他就是主体了,刚才说了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体现? “开口饭”篇:去年,我听过一节观摩课,是一位山西的老师在四川讲的,讲的是《琵琶行》,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词——雷人。一上课先分组,学生六个人一组并排站着,两个学生放音乐,其他四个学生开始读,还有动作;好,我知道这是表演。然后,老师说,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有的话提出来写在纸条上,交上去,同学再解答。一节课就是这样,那么这节课里到底有什么?往好处说,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来评课,我说,我实在没办法评这节课,因为还在学习阶段,真的理解不了。我说我提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想问问这位老师,你这节课准备的时间是多长?你用多长时间去分组,表演,朗诵,这不是一个生成的问题,这是不负责任的问题;第二问题,你问某一个同学,随便一个同学,这节课结束之后,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么一篇优秀的作品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多少东西?如果课都这么讲的话,先不提考试这么俗的问题,就咱们的语文教育而言,学生又学到了多少?所以说,以学生为主体不是把学生当做道具,这是“伪主体”。那如果都这么理解的话,像一个社团一样去讲一篇课文,还需要老师做什么,老师真正要做什么,老师的导引究竟在哪里?所以,整个的过程是需要有设计,有生成,有重点,有层次的。一个语文界的老前辈曾经说,当老师的,特别是当中学教师的,是吃开饭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开口饭”这个词,“开口饭”这个词以前在行里,梨园行是说快板相声的。什么意思?就是说,语文老师,你自己首先要有语文素养,你首先要是一个语言的高手;然后你再组织课堂,明确课标,会意教材,了解学生,再加上自己,你才能把它串起来,才能形成一堂课。如果说备课,先准备什么,那就是了解目标,会意教材,了解学生,然后才谈到教学设计的问题。 二 设计一堂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第一步是导入,我是赞成文体观的人,我认为不同文体要有不同的导入,而且不是模式化的,你可以很繁,也可以很简。很受启发的是百家讲坛,纪连海,咱们先不说他讲的是不是属实,但有一点是很受启发的。他也说过,导入时会有一种风格他在说:“圆明园,英法联军找得到吗?从那么老远来,他们知道中国有个圆明园?”肯定不知道,那问题在于是谁告诉他们的呢?是谁告诉他们“中国有个圆明园,你们可以去烧、去抢、去偷,那这个人就是……”导入对于一节课来说,或许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它在学生的兴趣方面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我曾经在一个秋天的午后闲着没事,下着雨,心情无比苍凉、感伤。在家就把电话线给拔了,把门给插上,然后在想我一共讲了多少节课了?然后我就在表格上写,哪一年,哪一次课,讲得好的呢,我就打一个对号,讲的还行的,就画一个圆圈,讲得不好的,就打一个差号。后来我发现我整理的16节课,14节课画的是差号。一个画的是对号,一个是圆圈。但我又再想,这些差的是不是一无是处呢,我尝试在导入这个环节上找失败中还不错的导入。08年上海中学有一个全国课研组的观摩课,我讲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课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那次评课,广州省一个老头讲《逍遥游》,第三节课东北石家庄二中讲《虞美人》,第四节课上海中学一个小姑娘讲一篇小说,来自全国的各省的特级教师来听课,现场授课,因为本来就是研讨,所以非常残酷。上海那个课占据着地利、人和,石家庄二中那个课正好是他大学老师,我那个课要是在咱们这也不至于那么惨。我被评为“最优秀的倾听者”,当时那些老师都在,包括程翔。其实这个课下来,我挺感激程翔的。他说:“咱们反过来看看,这个课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他的优点在哪里呢?首先他讲第一个优点在于导入,你们讲过这么多课,导入的语言有这么好吗?再一个这个小老师挖掘的内涵,即“人生如梦”,在这方面准备的挺多的。怎么就是“人生如梦”呢?看开了,只是课堂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内涵的挖掘非常到位。”就这两个优点,然后大家就说也是啊,后来就都说可以。最后呢,就评了一个“最优秀的倾听者”。上海的学生是很难教的,这篇课文在读上非常吃力。但是呢,上海学生读的真的很差,它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而且他们都很傲气,对于上海而言,下面都是“乡下来的”,所以他们一直都是冷冷的。我说:“今天见到大家很高兴”,然后他们面无表情。接着,公元1079年,我用一排数字把他们给唬住了,“宋神宗熙宁二年11月29日,宫中传出圣旨,把苏轼贬往黄州,在这一年的除夕,因乌台诗案而被迫呆了四个月零20天的苏轼走出了汴梁东城街监狱的大门。第二天,也就是公元1080年1月初1苏轼带长子离开荆州赶往黄州,公元1081年,黄州占地10亩的东坡楼上走出了文学史上一个潇洒的身影,在偏僻的黄州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诗篇。”我们学过《前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我说的这一连串数字“1079……1080……1081……然后到‘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到这终于有他们知道的了”,然后他们也跟着背起来,显示他们水平有多高。大家就在想,开头开得很好啊,就在诵读的那个环节出问题了。那么这篇导入就非常的长,如果我上来就说,我来自山东,今天我们讲《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个气氛就没有烘托出来。在这种情况在推进朗读就不合理,这个是比较特殊的,还有一个比赛是08年,那一年有很多课,学校推,济南市说课,济南市讲课,然后到省里讲课,连着。我讲了《都江堰》,余秋雨的,当时我就导了一个类似的导入,今天抽题,明天讲课。我说;“40年前,一个浙江的小伙子走出了群山,17年前,这位并不年轻的小伙子又走向了群山,从这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带着对历史的虔诚和文化的崇尚,洒下了一份沧桑的足印。2001年中国最畅销的书,在前四名中取得了第三名。他说,与笔杆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余秋雨,品读以下他笔下的《都江堰》”。这个呢,相对简洁,但是呢,相对于讲课的感觉来说,一个要有气场,再一个要让他感觉很亲切,而且要和他们的老师不一样。老师的特点要鲜明,你不能上来都这么讲,那你的特点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一个煽情的导入。我这么一说,我有一个课个人感觉是不错的,就是11年讲的那个《诗经.氓》,泰安的一个现代中学,好像是很差,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如果伤害大家的感情,请原谅我吧。这个课也不好讲,如果我在用08年的导入方法的话,台上台下都会蒙了。没办法用啊,我一看这个样,然后我就非常简洁的说;“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氓》,《氓》选自《诗经》,关于《诗经》大家还记得吗?分为哪三部分?”然后我说它分为风,后面就有同学说雅,颂。然后我又说“那么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应该属于哪一种?”大家说风。因为这一部分没有课下注解,所以我加上一点也不算什么。我就说风也就是民风,那民风是干什么的?对,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那么咱们就看一下老百姓的生活。就把这些联系起来了。带入一点特色都没有,但是合适。合适才是最好的,你可以学习,但是不能移植。它一定要适合老师的风格,再就是适合学生的感知。然后12年,7月份,河南的一个学校,是洋思人过去办的。然后让我讲《氓》。我就想将这个应该没问题吧。洋思中学培养的学生很好,我呢,下午第一节课又是一个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我上午没事,就到了语文科的语文组。和一个老先生聊天,我说我是来开会的,想借张纸,其实我是假装聊天,想探探他们的风格,他们很真诚的和我聊天。我问《氓》里的淇水是不是就在附近,那位先生说就在旁边,我就确认了一下。后来我在上课之前得到一个噩耗,我是周五讲课,这个班的学生在周四刚刚听完一节《氓》。并且这个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恶毒的提法,叫“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四清政策,他们刚清完的东西我接着又要讲,真的觉得没有办法。我提前五分钟进了教室,我还是得讲啊,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代诗歌《氓》,《氓》选自诗经,诗经分为哪几部分呢?学生答风、雅、颂。《氓》来自哪里呢?学生答“风”。“风”是什么呢?学生答民歌。诗经中的国风有15个,哪15个呢?学生也答了出来。风共160篇,这160篇中有多少篇发生在我们河南?我说113篇,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河南省是我国爱情诗的摇篮,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氓》中的故事发生地点距离我们不远。讲完这里,我看了学生们一下,这下我可以放心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老是讲的是划字词,背诵,默写。这样我就放心了,下面讲得也非常顺。所以说,这就是一个课,课是不断变化的,他们河南的学生和我们泰安的学生在本质上基本上没有差别,这是教学的悲哀,学生们可以考高分,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差矣。有一次我在泰安讲课,讲到“桑之未落”,我说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答是赋比兴,铺垫作用,引出女子年轻。因为早晨自习的时候我见过学生读书,然后我让学生们读,读得那个差啊,连最基本的字词都读不懂,因为老师只是划字词,这是一个非常落伍的、不符合规律的一个做法,我们搞教学就要面向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然后我让学生们又读了一遍,我告诉学生们不要紧张,学生们是齐读,刚开始的时候读得还行,越往后读越不好,我就告诉学生们读得不算好。后来在评课的时候,评课老师也提起到,我把真实的想法反馈给了学生,我告诉学生们读得真不好,而不像其他老师一样评价学生读得很好之类的,我们讲课就是不能作假,有很多坐着的老师学生在听,就要告诉他们我真实的想法。讲到“桑之未落”、“桑之落矣”时,一个同学很踊跃,说故事里主任公看到桑树了,下面的同学哗一声全笑了。难道看到桑树就一定要写下来了吗?它有别的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它代表什么?这些问题都要引学生去思考。这是课程的一个导入,一个简单的设计,一定要合理。再一个就是我们在设置一个课程的环节的时候,导入之后就是推进,我们在推进的时候有一个标准,我觉得可以用一次来概括,就是“守正出新”,“守正”就是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出新”就是不死板、不呆板、有突破、有创新。课堂不是静止的,就像刚才举得例子,任何一节课,不论你当时发挥的多么好,你都不可能完整的复制过来,讲课讲得重复的多了,你就会吃这上面的亏。有一次讲展示课,一位老师他和省教育评比的时候讲得是相同的课。我讲的《氓》,他讲《套中人》,我们都说太好了,他都不用备课了,旁边的一个老教师说:“等着看吧。”整节课都是他一个人讲得,学生都不明白,他问一个问题,学生答是,再问一个问题,学生还答是,学生的这种“是”在课堂上算不上互动。还有的老师讲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太顺了,演出来的一节课。当你准备的特别充分的时候,你就要灵活地理清课堂上的条理,注意课堂上的变化,这节课上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假如学生对回答的问题不明白,那么我们就重复一遍,如果所有学生都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往后推进我们的课,这就是“守正出新”。在这个设计上我觉得源于潘老师,潘老师给我评过一节课,线索简洁,干净利落,你对课的设计要清楚,如果环节太多的话,你就没法保持。一般最合时宜的是分三条,七条太多了,两条显得自己没有水平,三条正合适,还是点到为止,能让人在较短时间内有印象,如果环节设计的太多,会把自己搅进来,线索要干净利落、简洁,要让学生容易把握,能够让学生把握,并且保证把握的东西是重点,你不能面面俱到。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老师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一篇经典的中学语文篇目,但是有许多老师是不愿意讲这篇课文的,因为从内容上讲,与现代生活和学生的兴趣是不太吻合的,当时兖矿二中的一位女老师李丽,她讲这节课就讲的很好,她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来3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所以这就要求分析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自己的所得。从这三个方面来谈,从文本到体会再到情感分析,我觉得这个设计是非常合理的,条理很清晰。如果我也按照她的方法来讲就是照抄了,我讲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的,学生就会很快找到,然后问学生们:“为什么?”学生会答前后对应,表现情感。这样我们就抓住了一句话来代替整篇文章,让学生好把握,老师的问题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把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解读,这才是一个好问题,如果老师问的问题学生们都不会,说明你的问题哪里有问题,如果你问的问题,学生们都会,说明你的问题没有严肃提问的必要。不要把中学生当成魔鬼,也不要把中学生当成无知的孩子,不能把中学生当成小学生来讲。还有一个好的课例《归园田居》,老师设计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这个线索非常清楚,依托文本来解读,线索非常干净。 我在教《氓》这篇课文的时候,全文分为了六章,本来我想对全文做一个整体分析,后来一想整体分析是很危险的,不能每一章都用力平均,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必须每一章都发现一个重点,然后把每一节的点连成篇。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把全文的情感穿起来:恋—念—悔—怨—悼—断,必须以学生的兴趣、文章的情感发展为出发点。总结每一章的情感特征其实很简单,通过翻译自然而然的就能总结出来,可以请同学翻译,例如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意思是“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女主人公知道那个人不是来贸丝,而是来打她的注意,但是她不仅没有生气,还“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就很明显的表明了两个人事处在一个“恋”的阶段了。古代诗歌是有跳跃性的,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把跳跃性的东西还原回去,看第二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里充满着思念、想念,情感是语言背后的东西,必须把他给提取出来。第二,就是我们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重点与活动的关系,要夯实重点的东西,不重点的我们学生自己就可以来完成,重点的就需要我们反复来分析,例如一些师生对诗歌的互动、对话就是很好的做法,但是这些对话和互动不是形式,或不仅仅是形式,形式不是第一要素,而是课堂的需要,形式上追求热闹的课往往没有实效。再说一下我在上海讲的那个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个失败的例子,当时唯一一个比较好的环节就是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导入,那时候创设情境是十分流行的,到现在其实也是不错的方法,但是要看到底合不合适,我那时候创设的情境就十分不合适。当时为了缓解与同学们之间刚见面的尴尬,渲染了一个情境:“你站在长江边隔江遥望……”那个时候就是纯粹的作秀,教育中其实有一个大忌,那就是不要作秀,学生参与表演的前提是读懂了,自己领悟了情感,在经历了交流和共鸣之后才会参与进来,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讲《氓》的时候就没敢那么做,而是一句一句地体会,一个字一个字的体会。有一个中学教师邓红,浙江宁波人,他的课非常干净利落,有一次是讲《锦瑟》他设置了一个环节叫“压缩诗歌”但是这必须是在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以后,怎么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最常规的处理方法就是,把重点的地方解释解释,让同学们说一说每一句的意思。但这个老师则是让学生把这首诗改成“七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然后再改成“五绝”: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此情可追忆,当时已惘然。也可以改成“三绝”: 五十弦,思华年。可追忆,已惘然。我们姑且不说改的合理不合理,但是最起码学生参与了梳理文章、整合内容,而且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第三,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尊重文本,以情带生。尊重文本就是不要脱离开文本,以情带生就是以情感带动学生,在解读一个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强调文本的情感因素。一个老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简洁、重点突出,然后落脚点必须在文本上。以情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跳入文本中,如果老师自己都没被打动的话,如何去打动学生?在我的记忆里也有一节课,是08年在江苏参加的“中华杯”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大赛,那个比赛我虽然得了一等奖,但是我总觉得讲的不好,那次讲的是《烛之武退秦师》,各个环节的安排以及学生的配合都非常好,教学语言和技巧都非常简洁,但我老觉得一直在一个层面上不断地重复,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当时记得有一个江苏的老师讲的就非常好,她讲的是余秋雨的散文《风雨天一阁》,讲的那个叫脉络清晰,梳理地非常干净,四五页的内容就被凝练成了几句话,整个课堂非常流畅。后来我问她得知她的课经过了程翔和黄厚江的指点,这两个老师对这篇文章各有看法,而她巧妙地将两个老师看法融合在一起了。还有一个青海的老师讲《雨巷》也非常好,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一位老师,面对的是大城市里的孩子,一开始上课这位老师就自己诵读了一遍《雨巷》,他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引来了在场师生们的一阵笑声,读完了一遍同学们一直在笑,他就又读了一遍,当读到第三遍的时候,全场就变得鸦雀无声,因为什么呢?都被这个老师的富有感情的诵读彻底感染了,虽然普通话不是很好,但是这个老师是真正地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去朗读,这是非常感染人的。 记得我在大三的时候,食指来我们山师来做讲座,他来朗诵了他的一首诗《相信未来》。张成刚老师,他朗诵《相信未来》很有感情,朗诵《相信未来》,食指来一读,绝对不一个味道,我在想,他真用心而且把它演绎的非常好,我们经常在中央电视台上见到非常好的人朗读没心没肺的诗歌,或者说普通话很好的人没心没肺的朗诵诗歌,这是不一样的,大家都很安静的听他朗读,朗诵得非常好,他的不一样在于他有理解,情感的理解。你说的很好,你能不能读一读试试啊?后来他随便抛出的一个问题,恰恰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你再回答问题,答得都非常好。有一个问题就是,所以说,什么叫一节好课?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课是节好课, 他的理解、解读,影响素不相识的学生,而且非常注重引导,在场的每个学生,他肯定知道以后怎样走进现代诗歌,而且该怎么读,这是一个例子, 以情带生。 那么,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是语文课,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点,让学生找到课文的深意,体会语文的味道。语文课不是数学课,怎么找到这个语文的味道, 细节课,关注细节。刚才我们讲到的青海那个老师,他就是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那么等一会呢,我举一个例子,上海中学黄荣华老师讲的杜甫的《登楼》,其实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讲的话,按照文类词摘的讲法,背一背,听听句子,体会情感,形成语感,注重阅读的一个过程。再者是,黄荣华的课,他的进步在中学语文课的探讨上,有很大的进步,在于他把语文课做了扩展,做的延伸,而这个延伸在现在,在山东,从课时到课堂形式都可谓是一个难点,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它作为一个判断形式,作为一个简单句,然后说,理解《登楼》的具体内容, 第三个,梳理情感脉络,按照我们的叫法叫做单独 然后后边他抛出一个问题,由《登楼》的忧患意识,由梁启超的话,引出了“情圣”, 由登楼引出的 从“情圣、诗史、诗圣”三者的思考。这个其实当时最初归结到唐朝的杜甫现象,还有他和黄荣华强调的 文化断层,他教这篇课文,最后点出了一种文化的味道。我们说延伸不是盲目的、无节制的,延伸是有限制的,而且应该是适当的。所以说,我们说教育是一种影响,那刚才黄荣华主张的一种文化的穿越,其实就是一种语文的味道,那么刚才我们也点到,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文本,要关注不同的文体结构。 例:当时暑假的一个培训,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然后对课坐下进行了讨论,要有一种文体意识,你不能说上一句导入说讲什么内容,上来就导入作者,讲了什么内容啊这样的话,课与课就没区别了,如小说,我们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写了很多的镜头,如喜怒人生、宝钗扑蝶、情人奉茶等,它不是加工的,是有情节的。为什么说只有黛玉葬花才合适,黛玉的眼泪,宝玉的神伤。 王夫人为什么不能葬花呢,当你理解了王夫人的性格之后,她是不会的,你就理解她为什么不能葬花。宝钗能去葬花吗,宝钗有更阳光的事情去做,她不会去;那么刘姥姥会葬花吗? 她也不会去葬花。所以说,每一个细节、情节,它都是放入人物,讲小说,讲人物,有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抓住一个点,环境的、情节的、主题的等等,所以说,有很多经典的人物都有经典的场景与其匹配,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要还原到场景中来,就像写作一样,如怒沉百宝箱杜十娘,这都是独特的人物、独特的场景来匹配,它不是个独立的,一个正当人物讲整篇文章,能够带起整篇文章来,例:那么2012年4月中旬,我在山东省中语会的一节观摩课,同课异构,当时我讲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文章当时我来讲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因为都是中语会的老先生,他们都讲了很多遍了,那么你设计要合理,重点突出,你还得要有相应的活动设计,还要有语文的味道,你在反复的读问题,如果你讲课之前根本读不到十几遍的话,那么你这次课你讲不好。 那么我们在重点处把握重点,重点是谁设计的呢?是相对约定俗成的人,那么我们更提倡通过一向忽略的东西来把握应该讲的东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必须要讲林冲,可重要点在林冲性格和变化的挖掘?你怎么挖掘?我发现很多老师在讲这门课的时候,在讲它的情节, 保密店小二呀,买刀寻仇呀,看护草料场呀,风雪山神庙等概括。概括其实很简单,什么东西不简单,那么这个环节,情节的思路,怎么看出林冲的性格来, 人很好,买刀寻仇, 草料场说明自己还有侥幸心理,最后手刃仇人,逼上梁山,这情感的变化很明显。如果讲到这里,这篇课就完了的话,那么这篇课就太单了,就是味道太浅了,如果能够一推一的关系的话,对店小二好,说明人好;买刀寻仇,又有血性,藏草料场说明我这人还挺侥幸,杀人说明这人没办法了,这样的话,那这课就太简单了,语言的味道、文本的味道、小说的味道、作者的匠心都没有了。 就当时,我抓住了最后一自然段,“杀人”,因为咱山东版的杀人的部分没有删节,人教版的给删减了,山东版的把后边的挖心肝的这节,当然我们不能去渲染更血腥的,津津乐道一些杀人的场景也不是好事,但是我们必须要发现文本自身的情感。我从哪里发现的呢,比方说,关键词,有很多课就一笔带过,比如说“林冲杀人了”,但是作者在描写林冲杀人的时候,用的词特别的好,他这么说的,给大家读一遍“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的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等等。 两个词:动作“掇 拽 挺” 这些动作非常传神,那么我为什么要抓这些呢,我就在想,林冲在山神庙听到那些人的想法, 怒火中烧,所有的希望都没了,这是林冲的另外一个特点,林冲毕竟是豹子头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有勇有谋的人,轻轻地掇开,这个掇其实力量很大,林冲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到最后杀了那么多人。他有几句话:“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这里所说的“也”这个词,这个是对差拨说的,这句话翻译出来的意思是:你这个人呢,原来也这么坏。我认为陆谦坏蛋一个,一开始以为都是高衙内在害我,后来以为是高俅在害我,现在连陆谦这个朋友也害我。在林冲的认识世界中,所有的人没有一个是好人,最后我不上梁山上哪去啊。官二代也不行,当大官也不行,朋友也不行,我没办法才被逼上梁山。这篇文章,仔细琢磨一下,很有味道。只有把这味道读出来,这节课讲的才有味道,才能够让学生容易感知到你要讲的东西。怎么才去上梁山啊,无路可走了。这是我要跟大家讲的。 最后我们所要讲的是目标达成,也就是这节课所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刚才我们所说要做朗读的指导者,刚才《登楼》那首诗告诉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通过一首诗,窥见杜甫的感情,从杜甫的感情窥见唐代的文化。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小白兔和小灰兔》 ,故事是这样的:老山羊在地里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忙。收完白菜,老山羊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灰兔。小灰兔收下了,说:“谢谢您!”老山羊又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白兔。小白兔说:“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老山羊送给小白兔一包菜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过了几天,白菜长出来了。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白菜很快就长大了。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他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过了些日子,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小灰兔很奇怪,问道:“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小白兔说:“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白兔的付出有了回报,而且教会了小灰兔一番道理,不过现在再读,我觉得老山羊最可爱,第一,他不怕小白兔没菜吃饿死,第二,他不怕小白兔把他送的菜籽给糟蹋了。我觉得现在我们老师要放心给自己的学生一包菜籽,一节好课要关注,要让学生自己耕耘,不能包办代替,但前提是你得给学生能真正长东西的菜籽。放在课堂上面,有时候老师提的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你就已经告诉学生答案了,这样下去,学生就不再思考。因此,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现在很多课堂是这样的:同学们,我提一个问题,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学生还没来得及想,老师就说,你看看前边说的什么啊,后边说的什么啊,好了,时间到了。我们为什么不断地在课堂上这样包办啊,其实就是害怕课堂安静,太过于冷场。我给大家留出时间思考,很多优质课堂害怕安静,这是不对的,一个课堂应该教会学生思考,给他思考的时间,哪怕是两分钟。你整天让学生像打了鸡血一样活跃,是不可能的。第三,学生的发言,老师要会点评。不能一味的说好,一味地给予他掌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我们给他鼓励,不见得一定要给予他很多掌声,更何况有时候,学生说的并不好。所以说,学生的发言要学会点评,你要把学生的发言的点评讲给全班同学听。第四个,一个班里有几个不错的学生,可以说是老师的“救命稻草”,在课堂安静很难被打破的时候,老师会让这几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你越让他说,他就越说,一节课老师就和这几个学生对话,其他的都没有回答。也许你会说,其他同学不说啊,但是你应该反思,其他同学为什么不说,你应该让学生“活”起来,而不是让课堂继续“死”下去,所以要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关于课的问题我就说这么多,我的历程也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说在课堂上有经验的话,那么我就说几条和大家共勉吧,第一,多实践。第二,多思考。第三,多阅读。第四,要喜欢读。第五,要不断学习。 三、即席问答 问题一:通过几次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写出很多优美的句子,但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书面语和口语转化上自己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来对此进行锻炼,请问刘老师对于这方面能不能有很好的建议? 答:在语文课堂上,注意与学生沟通时,要用口语化的语言,比如老师当问完了一个问题,学生进行作答后,要给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必须要转化为口语化的语言。 问题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答:我认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融合在一起。但是对于不同的文本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言”的梳理,但不应把人文性忽略掉。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这个“缒”字意思是用绳子拴住人或者物从上往下放,还原到当时的情景,烛之武深夜从城墙上被人放下去,去秦营谈判,这个“缒”字就能将烛之武的特点鲜活的展现出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深夜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下去,这位老人还没有任何怨言,就可以看出烛之武性格的特点了。像这样,我们就能把文言文中的人文性逐渐渗透到文本中去。如果在诗歌当中,我们则比较注重情感的把握,从而更侧重人文性一些。 问题三:在当今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处理大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让学生发挥自主想象与紧扣高考答题规范之间的关系? 答:初中的阅读大多考一些课外的内容,更多的关注到文言文的方面。我们应该按照不同的文体,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向学生进行讲解。比如说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注重语言、情感和概括。课堂中的提问应该以文章最重要的东西,即文章的灵魂、核心为主,课堂提问其实是考试的前奏。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应遵循 “3+1+1”的模式,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并且与文体特征扣起来的同时,注重小说的语言和主题。在传记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传记的特点——通过某些事情刻画人物的特征。同时要考虑到作者的立场,这样才能准确的解读。 问题四:如果同一个老师带两个班级,一个班级整体的氛围是比较活跃的,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善于思考,并积极踊跃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成绩一般。另一个班级整体的氛围比较沉闷,在课堂上并不踊跃的回答问题,但是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非常勤快,他们善于笔记,善于记忆,所以成绩非常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呢? 答: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是那个班级氛围较为活跃的班级会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作为老师要处理这样的事情,我认为应该根据每个班级不同的情况来调整管理策略。对于班级氛围比较活跃的班级,他们少的是知识的积累,应该在平时多提醒同学记笔记,将基本功打好,成绩才会有提升的空间。而那个比较不活跃的班级,应该在平时的课堂上就有意识的多去提问他们,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来让同学们多思考,多回答问题,多表现自己。这样来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要根据不同的学情来采取不同的策略,得到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