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味语文:我的语文教育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3: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味语文:我的语文教育观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张学新
                                                                          
罗灿的电话一直让我纠结。
望着窗外如墨的夜色,我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笔,深深地陷入沉思。
风格?你的教学风格?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让我来不得半点推诿。
固然,我已有十几年的语文教育生涯,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有点为难,浑浑噩噩的过了这么多年,陡然有一天被人问起,犹如一个人突然间问你“生命的意义为何”,让你有一种不知就里的茫然。是呀,这么多年来,我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来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去,真的难以言说。在我的意识里,敢于为自己的教学赋予某种风格的必定是专家名家大家,像我等,岂敢用上这么高级的词语?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我的笔力也很难概括到这个高度,况且我又怎能将自己的那些不成熟的东西来定性我尚未定型的所谓的风格呢?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于我而言,语文犹如自己的宗教,一生执着,百参难透。我这十几年语文教育生涯不正如参禅吗?我又怎能参透它呢?从目标教学到情境教学;从互动教学到合作探究;从发现学习到自主学习······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尝试过,实践过,反思过,疑惑过。一个个观念一次次变革,所有这些,喧哗过后,一切归于平淡,犹如风过耳际,无声无息。唯有一种本味却日渐清晰。所以,如果硬要我为自己的语文冠以某种“风格”的话,我认为再恰当不过的也就是这“本味”二字了。
于是乎,我又一次提起笔,将自己这几年参禅的心得诉诸于笔端,也不枉费工作室灿灿的电话之约,也算是自己对自己这十几年职业生涯的一段小结吧。
只能如此。
纵观今日语文流派,可谓五花八门。据说有七大派别之多,诸如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的情感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的导读派,以宁鸿彬为代表的思维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的管理派,以李吉林为代表的情境教学流派,等等。除上述教学流派外,有影响的语文教学流派还有以洪镇涛为代表的语感派,以武镇北、王文延为代表的目标教学派,以杨初春为代表的快速写作派,以程汉杰、晏茂心等为代表的快速阅读派等。这些流派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都在不同的时期给我以滋养和慰藉。我惊艳于这些大家的睿智和对语文精深独到的见解,钦羡于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将一篇篇作品演绎得风声水起有声有色。让一个个纯洁的灵魂在他们精妙独到的设计与引导中翩翩起舞熠熠生辉。而我只有临湖羡鱼的份,即或瞬间的感动激发了模仿的冲动,但在一次次东施效颦的模仿后,我才知道什么叫邯郸学步什么叫画虎不成反类犬。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有你难以模仿的神韵与境界。正应了布丰那句有名的“风格即人”的论断。
是呀,人不同,其情其智其趣不同,语文的风格也必然不同。
但无论怎样的流派什么样的风格,语文之本却不会改变。在我看来,语文之本在于语言的运用,情感的熏陶,文化的积淀,审美的浸润,智能的开发。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文就要有自己的“味儿”。
记得语文大家程少堂老师曾指出,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芬芳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少堂老师确实道出了语文的独特韵味。我认为也是建国以来对语文这门学科较为全面深刻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其地位与价值都是无人能及的。正如他在《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所讲到的那样,他说:“我以为语文味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第二是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第三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
这是何等的深刻与精准!
语文之本,一言以蔽之就是“情感与生活相融,言语与精神共生,思维与审美齐长”,语文之味就是“生活味,情感味,人文味,意趣味”。这也许就是我心目中理解的语文之本味吧。
反观近几年,语文教改之风愈刮愈烈,声势也越来越大,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颠覆了很多传统的理论。但在教改的名义下也同样涌现了许许多多喧宾夺主华而不实的语文怪相,诸如“课件展示会”“小组合作秀”“展讲大比拼”“探究大挪移”“表演大连排”甚至是还出现了“满汉全席宴”······这些将语文教学活动表面化浅层化甚至庸俗化,将生硬的思想教育镌刻在语文教育的灵魂深处,将外来的所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以复加的运用在语文教育的角角落落的行为,大大冲淡了语文教育的原汁原味。难怪,语文界泰斗刘国正老先生曾大声疾呼:“让文章本身来教育学生吧!”至今思来,音犹在耳,让人唏嘘不已。
我认为,作为语文教者,需要精心、潜心、耐心地研读教材,尊重文本的教育价值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学生深深地引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引导学生真正地读懂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对其所蕴含的情、理、意、趣给予深入挖掘,从而巧妙自然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思维,乃至灵魂,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原汁原味”方是语文的“本味”,我们这些师者当以“原汁原味” 的“语”“文”佳肴以飨学生!
与其说“本味”是对我风格的概括,倒不如说是我十几年来对语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一次又一次参悟的体验与心得。更重要的它也是我今后在相当长时间内毫不停止的舌尖上的追求!
写到此处,我又一次搁下笔。窗外,夜色已褪,星光与霓虹交相辉映。我在想,生活在中国改革前沿的大都市深圳,教授着净化人类灵魂和培养人生意趣的语文学科,无论是地域的现代化还是职业的崇高化,似乎都值得自己引以为豪。但,当面对现实面对教学中的各种条条框框,俗世中的纷纷扰扰时,你又不免产生一丝丝失落与惆怅。现实果真如你我所想的那般美好么?其实并不尽然。餐桌上的饮食尚且失却了天然的本味,醇香绵厚的国酒茅台早已没有了五谷岁月发酵后的自然馨香,就连我们天天赖以呼吸生存的空气也都不再像当初那般清新怡人了,你又怎能奢望引以为傲的语文学科也能保持其天然的“本味”呢?保持尚且不易,何况坚守?
“本味”,也许注定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希冀。而语文却是我们这些语文人心目中的那个“太阳”,能让我们自豪的也许就是我和大家一样,依然保持着愿做“夸父第二”的人生信念吧。
其实,人生中有很多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对站在讲台上现身说法的名人大家抑或新人新秀充满无限敬意的缘由。有时候,心中想的现实却无法实现,再美的设计与想法也仅仅是内心在纸上的“舞蹈”。对于“本味语文”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我也是艰难地实践着总结着,“戴着镣铐跳舞”是再恰当不过的描述。这其中有心得有困惑也有收获与喜悦。现贴上我的一次语文研讨课的实录,聊表心迹。
            一塘月色一塘情:《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size=+0]时间:2008年4月26日   地点:深圳华侨城中学 张学新
根据录音整理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北京的清华园?
(生摇头。)
师:那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清华园边的荷塘,要知道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当年的家就在那里!有谁在课外查阅过朱自清的一些信息?
点评:
让学生利用网络和手中的资料对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收集整理取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生1:我收集到的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生2:我查到的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生3:我曾看到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挨饿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生4:代表作有《春》、《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踪迹》·····
师:嗯,不错,收集的很翔实。其实,朱自清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便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转以散文为主。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塘月色》就是写作于那个时代。
点评:
为后文巧设伏笔。
一、初读感悟,走进文本
教师投影出一副清华园的“荷塘图”。
师:投影上的荷塘依然保留了当年的模样。那亭亭如盖的荷叶,那羞涩动人的荷花,确实让人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走进荷塘,来解读一下朱自清文字背后的内容。
师:请大家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生自主深情朗读。)
师:读完全文,本文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5:我认为文章写的很宁静。
生6:我却认为很不宁静!第一句就说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生7:我认为作者的感情忽喜忽忧!
生8:荷塘的月色很美,给人一种梦幻感觉。
生9:作者好像很失望,有点伤感。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同学们,这都是你们自己对本文的独特感受。只要是自己的,就是最珍贵的。那么文章是否像你们感觉的那样呢?还是让我们自己深入到文章里好好体味吧!
点评:
高中语文新课改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个体的关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体验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观点见解多么高明,更何况对中国的语言文字的见解和理解见仁见智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新课标就鲜明的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交流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一下,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来,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确实很不宁静。大家探究一下是什么原因让看看是什么让作者如此不平静呢?
(学生很安静地沉入文本之中)
师:好。刚才大家自主进行了探究,相信你一定有所感悟,下面请把你的观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我们再全班展示。
点评:
充分发动小组的力量,实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机会说,人人听人说”的目的,扩大了生生对话的“面”。
(学生开始小组合作讨论)
师:好了,请各小组派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的观点。
生10:作者有了自由感。从“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可以看出。
生11:还有后面的一句“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也可以看出。
生12:作者清闲了。从“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可以看出。
师:哪些“话”一定要说呢?哪些“事”一定要做呢?
点评:
教师的追问既深入了文本,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再次安静思考)
师:大家能不能结合这篇课文的写作年代来思考呢?
生13:1927年,那是该是········
生14:军阀混战。
生15:不是,军阀混战是1930年。
师:1927年国家安定太平吗?
生16(恍然大悟):国家动荡,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
生17:我觉得还有家庭因素。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17:老师说他是1925年到清华的,写这篇文章是1927年,可见他到清华任教才两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可是国家又不安定,一定会影响小家的安宁。我记得朱自清有4个孩子,家庭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师:嗯,你思考的很全面。因为国家不稳,影响小家的安宁。其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背景很复杂,不完全是政治因素,更不单是家庭的日常生活因素,应该是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艰难所产生的复杂心态吧。文章有一句表述是--------?
生18:这几天不宁静。
生19:还是“颇”不宁静。
师:加个“颇”字说明了啥?
点评:
  炼字。很老道。
生20:程度强。
生21:比平常还严重。
师:可见,作者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呀。设想一下,假如是你,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排遣?
点评:
“生活就是经历。”忘记这是哪位哲人的话了,但我相信它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对于学生年轻的生命不可能经历像作者那样的人生考验,谈到体验情感,何其难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难以理解古人被贬官后的复杂心态,甚至对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举动感到不解,认为这无疑和“月亮掉到井里了”的童话一样好笑,更不用说体会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苍凉了,原因就在于没有情感共鸣。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情感时,若不创设典型的情境,学生就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若不让学生和作者进行换位体验,学生就更难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换位体验实际是让学生与文章主人公进行角色转变,别轻视这个转变,这不仅能使我们的学生调动更多的情感参与到这个虚拟的情境中,而且还能够进行一次人生的漫步和情感的飞跃。
生22:如果是我,我会走到街上大叫几声。
生23:我会逛商场,卖一件自己最喜爱的东西。
生24:我才不会一个人独自承受,我会找个朋友倾诉一下。
师:作者的烦恼最后解脱没有?
生25(异口同声):没有。
师:作者的烦恼为什么忽然有,又为何忽然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感情的变化?
生26:是今夜的月色太亮了。
生27:都是月亮惹的祸。
生28:是今晚荷塘的月色。”
生29:我认为是今夜的美景。
师:那我们整合一下就是——荷塘月色美(师板书)。那么,哪个写景的句子你认为最美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彼此交流你的发现。
三、精读文本,小组鉴赏品味
(学生小组内交流意见)
师:好,相信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发现,哪个小组率先派代表发言?
点评:
    高中阶段散文板块的任务主要是散文的情与景的关系和形与神关系的理解,这是提高学生的确审美情感的绝佳时机,但是赏析美景,必须要靠体味揣摩语言入手,透过语言来领会自己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就是这个道理。而不是只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的理解,却徘徊于语言之外。
    汪曾祺曾说:“文本的任何价值都是通过语言得以实现,语言不只是技巧,更不只是形式。语言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可见,作家将自己创造的形象转化为语言文字,读者则将这些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因此,结合具体的语境来欣赏句子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30:我最喜欢‘曲曲折折’和‘田田’,它们音节上很有韵味,能给人以舒缓的感觉。正好是作者感情变化的表现。
生31:我喜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叶子和花上’,把月光比作流水太形象了,给人一种动感。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很陶醉。
师:既然是流水‘泻’,怎么又是静静的呢?是不是矛盾呢?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生32:泻应该是‘倾泻、泼洒’的意思,可以看出月光从上至下的那种情态,并不矛盾。
生33:泻是作者的一种想象,幻觉,更说明他太喜爱今晚的月色了。分不清是月还是水!不是嘛?
(生笑起来。)
师:苏轼也有一句写月的名句····
生齐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点评:
触类旁通。思接千载,神通万里。
生34:老师,我喜欢“树缝里也露出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师:为什么喜欢?
生35:作者上面写梦一样的月光,这里写灯光,虚实结合,亦梦亦幻。‘没精打采’拟人手法太贴切,还有作者说灯光‘是’瞌睡人的眼,而不说‘像’瞌睡人的眼,意味太深长了。
师:“深长”在哪里嘛?
生36:可以看出连作者当时也分不清是幻境还是实境了,荷塘上的景色让他彻底沉醉了嘛!
(生鼓掌。)
师:大家的品析很个性,的确如此,作者把荷塘和月色写的的确很美,能否思考一下,作者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点评:
找出是浅层次的鉴赏,概括才是高层次的水平。
生37:很朦胧!(师板书)
生38:很幽静!(师板书)
生39:我认为很女性化!
(生齐笑。)
师:为什么这么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点评:
追问及时,有效。
生40:老师,你看他形容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形容荷花用‘羞涩的打着朵’和‘刚出浴的美人’。
师:好,我们来一起读“采莲少女”这一段。
(生读.)
师:是呀,为什么作者要用几个“女人的物品”来作比呢?
生41:女人是美丽的象征嘛。
生42:这样不好,太多显得不庄重。
生43:这是中国人的习惯。用美人更能衬托荷花的美。
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香草美人的传统。请看投影。
(教师顺势介绍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美人来比喻美好事物,后来就形成了一种美学的传统。)
师:这正表现了他当时心境的愉悦。
生44: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景色美得很含蓄!
师:何以见得?
生45:作者说‘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些景色都美的含蓄,美的朦胧;还有就是喜悦是淡淡的喜悦,忧愁也是淡淡的忧愁,很含蓄,一点也不张扬。
生掌声。
师:好!确实如此,欣赏这种美的人,大家可以猜想他的性格特点······
点评:
由文到人,体现了人品即文品,文品即人品的道理。通过文字来揣度性格,高!
生46:内秀!
生47:宁静!
生48:不瘟不火!
生49:很有内涵!
······
师:其实,作者还很有修养呢,为什么呢?九年级学过的《诗经》里老师们也给大家介绍过诗经的美学特点是: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师板书“月下情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诗经》)
生点头。
点评:
   自然引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结论,对学生来说,受益终身。
四、拓展延伸,课外探究解读
师:所以,作者在描写这些景时,蕴涵着自己的感情!情和景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这正是我们以前讲到的清代王国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点评:
准确,贴切。到位。
教师投影: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生齐读。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实现情与景的完美结合呢?或者说情与景应该怎样结合呢?请大家下去之后再研读原文,破解“情与景结合”的密码。
师投影:语文探究作业:浅探《荷塘月色》中情与景是如何结合的。了解散文的触发点和感悟点的关系。
点评:
言虽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空白”。自然合适。
铃声响,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附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月下景色---美    (朦胧、幽静、含蓄)
     月下情感---不宁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景与情------
【教后反思】
这是我2008年的一次语文新课改研讨课。选《荷塘月色》,一来是基于它的美,适合对学生进行传统审美教育;二来它是一篇老课文,怎样老课新教?这是我选它的最重要缘由;三来是想通过这篇文章的处理方法,探索一条既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又能保持语文学科本味特点的教与学的新模式。
感受最大的就是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学会放手。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高效的关键在于课前的预习和课中教师的引导。同时心中一定要坚守语文之本,不能有所偏废。另外,感觉时间好紧,还有些问题没有牵引出来。也许正应了“每节课都是遗憾”这句话吧。
【评课摘录】
张老师选择《荷塘月色》真是很有勇气。
《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模块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重任。张老师很好地抓住文章的“情”和“景”两方面,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核心,并适时渗透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课堂灵动而鲜活,厚重而有味。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发言人数将近50人次,可以看出教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进入文本,又能跳出文本,还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揣摩作者,感受自己,准确理解文章内涵。我认为这很好地实现了新课改赋予语文科的“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任务。
更可喜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的相当娴熟。张老师大胆地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分散在小组的学习中,充分发动小组的力量,实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机会说,人人听人说”的目的,扩大了生生对话的“面”。让学生在小组的交流展示中逐渐成长。教师只是在点拨与追问中实现和学生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他们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让心灵变得更有情趣和诗意,实现了语文学科的价值。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春》到《背影》,对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但对这部作品的内涵,理解起来还有相当的困难,张老师没有用枯燥的讲解来完成。而是调动学生自己的情感因素和生活阅历 ,在小组中通过同伴互助启发,老师点拨引导,潜移默化,一点一点地深入,慢慢提升,使课堂显得很有张力。
另外,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环节,教师的组织、安排很重要。但最为重要的当是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如何在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文本内容符合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巧妙选择 “切入点”、“着力点”、“提升点”和“落脚点”?如何在小组展示环节,引导、保护和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完成自我内化?如何让课前预设和课堂实际实现完美的契合?本节课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2013年2月25日星期一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2:29 , Processed in 0.0874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