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这个鬼!(吕向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15:2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这个鬼!(吕向阳)
文章来源:陕西作家网发表时间:2015-05-11
  要让我给我的散文画个像,就像画家给自己画个像一样作难。
  画鬼容易画人难,画自己更难。女人生了娃,一旁人说这娃乖的有,说这娃丑的有,说这娃白的有,说这娃黑的有,而他妈只能说“这是我娃哩!”而婴儿刚一来到世上,在我看来,多像生下来的小老鼠一样,眼睛总是眯着,身子总是蜷着,颜色是肉酱色,山东人说丑得胜过驴驹。我常常想,我的文章肯定很丑,有些拿不出手。自古到今,有点文脉的人总爱赶“散文大集”,而我大不了是一个穿得破破烂烂,怀揣着“扑鸽”“松鼠”跟着牵牛赶羊的富汉凑热闹的罢了。想起这些,我就心虚心凉心慌心跳。我的才情太差,手艺太低。我上中学时,父亲的一位朋友来到家中做客,他曾听说我作文写得好,见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对我父亲说:“这娃手脚长得这么大,有点不像吃斯文饭的。”我听了心凉了半截,以后见了人,手脚也不知怎么摆放。我明白,长辈的话是说,手脚大的人肯定是干力气活的,我这辈子也肯定是与握笔杆无缘了。
  但人生之路却神差鬼使,难以破译。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也不是你长得像教授就是教书的,你长得像将军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长着一双大脚,按说是“跑腿的”,可却做了“后宫娘娘”。曾国藩长着一双“三角眼”,有些不周正,但心里却十分通明,成了扭转乾坤的英雄。我是个凡夫俗子,不能跟他们比,也不想跟他们比,但我还是很爱我的“大手大脚”。我在24岁之前,时运是很背的。学业不如我的人考了大学,有些家庭背景的人进了好单位,我只能选择当兵这条路子。我进军营时,带了六十多本书,这就像带了一包炸药似的引来了麻烦,说我入伍动机不纯的有,说我躲奸溜猾的有。我在训练间隙,偷偷钻到猪圈旁的稻草堆中读着杨朔、穆青、贾平凹等人的散文,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当年,我写的几篇散文竟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和《宁夏日报》上。我应该感谢军营,感谢腾格里大沙漠,让我走进了文学殿堂,让我爬上了充满诱惑却怎么也摘不到桃子的散文写作之路。
  我后来当了记者,这毕竟是与文学有缘的职业,因为也是吃文字饭的。新闻学是文学的支流,有文化才能写出深受读者欢迎的报道。当然,文学贵在幻想,新闻贵在真实;文学贵在曲折,新闻贵在简洁;文学贵在细腻,新闻贵在理性;文学贵在创作,新闻贵在记录。在时间的夹缝里,我从没忘记辛勤耕耘自己的“散文自留地”,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乐此不疲。从新闻记者走上散文大家的不乏其人,邵飘萍、张季鸾、邹韬奋、孙犁是新闻家也是散文家;杨朔、穆青、梁衡、李存葆是新闻家也是散文家。新闻家是为社会把脉引路的人,他们的眼光能洞穿一切;他们也是为民请命的人,是社会的“良心”和“天平”。他们是杂家,与三教九流打交道,最能接地气。从“新闻家”走向“散文家”,其作品肯定深邃、阳刚、独特,有时代担当、有平民血脉、有治病良方。生活底子的厚实,纵横捭阖的思维,独立独行的人格,使作品往往有振聋发聩、神警骨峭的神奇作用,如梁祝之蝶、炭火之焰。著名作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说:“好的记者总在群众中生活,能得到很多好的素材,而且写作的角度和一般作家不一样,这是身为‘报人’在写作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多加以利用,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平凹先生说报人的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文化味,不少是饱读诗书的大学者,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敏锐视角,也有真实的故事,作品干净利索,读来痛快淋漓,贯穿着大散文的理念和气势”。报人散文是大散文,是新天地,期待着我们有战士的铮铮铁骨,有作家的温婉情怀。
  我爱读余秋雨的散文,他的散文堪称中国当代散文的里程碑。他在历史长河中披沙拣金,以深厚的学养吹糠见米,拆除了颂歌式散文的陈腐樊篱。我喜欢李存葆的散文,他饱读诗书、阅历丰富、纵横驰骋、意象万千。但我更喜欢贾平凹的散文,土到极致也洋到极致,民生民俗民声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鲜活得让人拍案称奇,他是散文界的“鬼才”,其建树在于让散文界有了底气,变得多姿多彩,其举重若轻的本领让散文人从神坛走到民间。当今文坛上称“大师”的人甚多,但真正的大师也就几个人。
  我是军旅散文作家杨闻宇的铁杆书迷,是他的作品将我引进了散文殿堂。风物瑰丽的西北,铁马秋风的军营,在他的笔下如刀刻似的隽永清新。我也深受散文大家穆涛先生的启迪。他是一位厚实勤苦的农夫,苦心耕耘着《美文》这块黄土地,以春风化雨、有教无类的情怀,在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上孜孜不倦。
  我写散文,完全是为了倾泻心中的情感。一个人总要有嗜好,没了嗜好也就没了气息、没了表情。我从没想过当这家那家,因为这样活着太累了,也少了活着的意义。人要活得有滋有味,就应该少些功名意识。所以,写作最好不要背上这包袱那包袱,这样写起来可能才真实自由,像蓝天上的白云舒卷自如,像大海中的游鱼多姿多彩……
  我的散文是我苦难日子的记录。苦难对搞写作的人永远是一笔财富。我们都想获得幸福、活得开心,但作家最好是遭遇过更多的不幸和苦难。作家的作品就像染彩的布,要在各种染缸之中浸泡,少了一道工序就会逊色。所以,“文章憎命达”,有人说文章不能写得最好,写得最好时,会像王勃、李贺一样夭折。夭折不了也会碰到不少辛酸事,文贵在曲,命运曲折才有“文曲星”之说。作家是条苦虫,你要撕开伤口给人看,首先要受伤。作家是劫后余生的人。我的作品中浸泡着更多的苦难,因为我和我的同胞一样也遭遇着同样的痛苦与磨难。我的妗子、我的六爷、我的战友,都是最可怜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我记录了他们的身世,也是给平民立传。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正愈来愈大,但漠视平民,将使我们的文学失血、失根。
  我的散文也涉猎了不少民俗和景点。我是在乡间长大的,我欣赏滋润我成长的艺术乳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民俗跟乡村的厦房一样正在悄悄消失。我们成长的土壤与外国人没啥区别了。洋起来、富起来,却没了我们的民间元素。这如同《最后一课》中,法兰西语言正被德语替代一样危险。我为此感到揪心、感到耻辱,我为此也写下了《岐山臊子面》《戏说凤翔木版年画小人图》,不挖出和晾晒这些宝贝,散落和深藏在民间的文化精灵,将会迅速淹没在文明浪潮里。
  我的散文如扫雷车总驰骋在危险地带。战士在冒险,民工在冒险,发明者也无一不在冒险,作家不冒险文章就没有血性,有血性的作家总是让“不顺眼”“不顺心”搅得热血沸腾。时下疑神疑鬼很有市场,装神弄鬼甚嚣尘上,这就逼着我孤身闯入“鬼神世界”向鬼神挑战。史册有神有仙,民俗有鬼有魅,世间真的有神有鬼么?去年五月起,我借太公吕望封神之神威,拿起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样法宝,将西府流行了数千年的主要的十六种鬼神“集结”起来“单个教练”,用了四个月时间,写了七万多字的《神态度》(又名《封神新榜十六封》)。首封“饿死鬼”,好友登门相劝“勿冒险”;次封“扑神鬼”,长辈来电告诫小心有人“对号入座”;三封“等路鬼”,连家属也担心得罪人……然而,我的信条却是“老鬼不打,上房揭瓦;新鬼不封,下地撅葱”,因为我心里没有鬼,也从不怕鬼,因为我们唱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我们民族崇尚打虎的英雄,却缺乏打鬼的猛士。信鬼的民族糊涂虫多,怕鬼的民族胆小鬼多。打鬼要有法宝,打鬼要有勇气,只有痛打凶神恶煞,铲除封建迷信,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作家应将触角伸向我们民族最闪光的沃土——民俗之中,别坐在水泥森林中胡吹冒撂,拨弄着秘籍符咒云山雾罩了。
  我不会说普通话而喜说陕西话。所以,我的语言是地道的土语,也使我的散文有了个性,也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但我却记着一句话:“大俗就是大雅!”
  我已经50多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轮。可我的散文却是那么不争气,好在我还想继续写下去,就像一个屡战屡败的武士,却不放下手中的刀剑一样。是顽强还是执着?我也说不清。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瞎猫也会逮到老鼠。我相信天道酬勤。我三获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金奖,两摘其银奖,2013年又获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这是对我最大的激励,也使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散文。散文这个鬼,我跟你结了缘,我确实是“鬼迷心窍”了,但我无怨无悔,一条路会走到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38 , Processed in 0.1021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