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教学应重视文体
邓木辉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读写教学比较轻视文体。这带来诸多弊端:如阅读教学“去文体”,不依体而教,不落实知识点,只是泛泛地讨论人文话题,使学生欠缺阅读能力;作文教学急功近利,不搞文体训练,使学生作文“四不像”越来越多……轻视文体弊端多,读写教学应重视文体。 关键词:读写教学;重视文体;依体而教;读写结合 大家知道,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其中读写能力又是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两种最为重要的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以来,读写教学比较轻视文体。比如:就阅读教学来说,由于课标淡化知识,阅读教学往往也淡化知识,表现之一是回避文体知识,不按文体教学(教学中淡化知识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他方面笔者有多篇文章谈及,如《语文教学勿“无知”》[1],本文不再涉及);有的教材为落实课标淡化知识的教学理念,不按教学文体组元而按人文主题组元,导致教学“去文体”,不愿依体而教,也无法依体而教,只是泛泛地讨论人文话题。再如:就作文教学来说,多年来,高考作文都是允许学生“自选文体”的“三自”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易偏题离题,为避免偏题离题,考生绝大多数选择不易偏题离题的议论文体,而这导致中学作文教学基本上不搞文体训练(对材料作文审题难及作文教学不搞文体训练的情况,笔者也有多篇文章谈及,如《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2])。笔者认为,轻视文体弊端多,读写教学要重视文体。下面分别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个方面谈谈: 一、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 毫无疑问, 不同文体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等要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既然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要重视文体。1.文体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阅读教学只有利用好这个抓手,依体而教,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准确理解。如教记叙文,应该扣住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要素的交代、欣赏过程的描写、品味细节的刻画等;如教说明文,应该扣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的方法等;如教议论文,应该扣住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阐述的论点、了解证明观点所用的论据、掌握证明论点所用的方法等。教实用类文本如此,教文艺类文本亦然。如教散文,应该扣住散文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联想、自由的取材,品味其含蓄的语言、形象的表达,领会其“不散”的中心、含蓄的主旨等;如教诗歌,应该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意象,通过了解意象去把握意境、把握主旨等;如教小说,应该扣住小说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欣赏环境描写等;如教戏剧,应该扣住喜剧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了解矛盾冲突、欣赏舞台说明等。依体而教不仅是抓住重点的需要,而且是准确解读的需要。如教小说《竞选州长》,只有让学生知道《竞选州长》是小说,明白小说不同于记叙文(小说虚构,记叙文写实),才能使他们不将小说中参加竞选州长的马克·吐温“我”等同于作者自己;而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学生就会误以为小说中参加竞选州长的马克·吐温“我”是作者自己。笔者多次教过这篇课文,对此深有感受。同理,只有依体而教,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他们才不会将同是鲁迅文章的《呐喊·自序》(写实的散文)中的“我”与《一件小事》(虚构的小说)中的“我”混为一谈。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不再举例。总之,要“依体而教”,只有抓住“文体”这个抓手,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准确解读。反之,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仅得皮毛。如教《致橡树》,如果不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不顾及诗歌的意象塑造,只是泛泛地讨论“应该有怎样的爱情观”等,实在是仅得皮毛! 2.文体是语文因素的一个标志,重视文体,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才能避免“非语文”。毋庸讳言,当今语文课堂有人文泛化、讨论泛滥的趋势,特别是供人“观赏”的公开课(常被戏称为表演课),这一现象特别突出。观赏公开课通常见到的情形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的文章,老师总要提几个问题或叫学生提几个问题,先让学生分组“探究”三两分钟(且不说三两分钟能探究什么),然后让全班讨论;讨论中,学生往往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老师或不置可否,或一味肯定。这样的课非常热闹好看,且学生发言的确不乏新颖之见,闪现了“创新”的火花。但都没有扣住文体特点进行,缺少语文味,甚至是“非语文”。我在外省听过两节公开课,一节是《雷雨》,一节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中《雷雨》的讨论环节谈到周朴园发不义之财不应该,要靠劳动致富,不能靠“我爸是李刚”(且不管周朴园是否“劳动”及其“劳动”的性质,且不谈周朴园的情形是否类似“我爸是李刚”);谈到要构建和谐社会;谈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要靠社会规范来约束言行,使之去恶向善……但整节课几乎不涉及戏剧的文体常识,只是一般的社会话题的讨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讨论环节谈到了海子该留什么样的发型,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怎样打扮才潇洒;还讨论了海子该不该自杀……但整节课几乎不涉及诗歌的文体知识,只是一般的社会话题的讨论。类似的现象太多太多,比如大家熟知的上《背影》讨论“父亲”是否违反交通规则,上《孔乙己》讨论孔乙己该怎样打官司,上《孔雀东南飞》讨论刘兰芝该怎样处理婆媳关系……虽然不能说这些讨论全无价值,比如讨论的“插柳效应”或许会点燃学生的某些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但是不能不说,这些讨论没有紧扣文体要素进行,没有“语文味”,属于人文泛化的“非语文”。因为这些问题,政治课可以讨论,历史课可以讨论,班会课可以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新课改强调讨论、强调活动、强调体验,比如新理念重视人文、淡化工具,比如新教材忽视文体、主题组元,但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文体意识,没有依体而教,没有明白文体对教学内容具有规定性的浅显道理。 3.文体是文本的表达范式,它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描写与概括;语文教学只有抓住文体,依体而教,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文章浩如烟海,数量众多,然而某些文章在表达形式及构成要素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与规律。如: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记叙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说明文;有一类文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有论点、论据、论证等构成要素,人们将这类文章叫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人们根据表达方式及构成要素等概括归纳出来的文体类别。尽管有人对这种概括归纳有不同看法(事实上,对现成的许多术语概念,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概括归纳还是合乎理据、比较合理的。同理,实用类文本的各种应用文,文艺类文本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都是人们根据其形式特点及构成要素概括归纳出来的文体类别,揭示和反映了某些规律性的东西。相同文体的文章有些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语文教学抓住文体,依体而教,才能让学生掌握规律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依据文体,可以将教材重新整合(如将人文组元变为文体组元),突出规律性,落实知识点,酿造语文味,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任何学习都要遵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都应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按体整合,依体而教,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 1.“言之有体”是写文章的一项基本要求。写文章有三项基本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体”。“有物”是指内容充实,“有序”是指条理清楚,“有体”是指文体规范。这里只着重就“有体”的情况谈谈。写文章,主要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与见识;然而,怎样表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人认为,认识深化了,见识增多了,自然会写好文章,因而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文体训练。这不符合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作文实际,因而是不正确的。认识深化了,见识增多了,能解决“有物”的问题,但未必能自然而然地解决“有序”“有体”的问题。要做到“有序”“有体”,还需专门训练,故要解决“有体”的问题,还需进行文体训练。因此,作文教学,特别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重视文体训练。学生作文,首先要符合文体,做到文体规范。比如:学生对生活现象有某种认识,且这种认识比较成熟,要将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可以用小说的形式,可以用戏剧的形式……然而,不管选择哪种形式,一旦选择了一种形式,写出的就必须符合那种形式的文体规范。这是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因此,现在的中高考作文,虽然一般允许“自选文体”,但同时要求“符合文体”。而要“符合文体”,就必须懂得文体常识,进行文体训练。2.学生作文“四不像”问题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作文要求“符合文体”,这似乎十分简单,不成问题。然而,学生作文不符合文体的现象一直突出、普遍地存在,中高考作文“四不像”的问题一直突出、普遍地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学生作文一般写议论文,不会写记叙文,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记叙文!学生常写议论文,按理,议论文总该写得还可以吧,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学生应试议论文的“范式”通常是: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堆砌事例,结尾总结呼应。这些文章,首尾议论,中间叙述,半叙半议,夹叙夹议,议论文的套路,记叙文的表达,算什么文体?基本要求的符合文体尚难达到,更不要说较高要求的观点新颖,论据适切,论证严谨等。自选“擅长”的文体尚且如此,如果指定陌生文体,情况之糟糕不难想象! 3.学生作文“四不像”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不搞文体训练。学生作文“四不像”,其主要原因是教学不搞文体训练。不搞文体训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略作列举与分析。一是中高考允许“自选文体”。多年来,中高考作文允许“自选文体”,使教学“掌握”了中高考作文的“规律”:能写一种文体就可对付,“擅长”一种文体就可“优胜”!这种“一招鲜,吃遍天”,不必担忧“文体变天”的心理,必然会导致教学急功近利,不愿“浪费时间”去搞扎实的文体训练。二是中高考盲目“接轨”。如果中高考没有“接轨”,如果初中作文教学能进行扎实的文体训练,那么,学生作文“四不像”的问题也许不会存在,至少不会十分严重。然而,由于中高考盲目“接轨”,中考作文同样是给材料“三自作文”,这导致初中作文教学“克隆”高中作文教学,不搞文体训练,从而使初中生作文“四不像”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三是多年不变的给材料作文。相对于无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大得多,它要求读懂材料,在材料的含义及范围内立意;否则离题。为避免离题,学生往往选择表达直白的议论文体而不用相对含蓄的记叙文体,平时也不愿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四是认识偏差。有人认为搞文体训练是技术层面的雕虫小技,因而不搞文体训练。五是阅读教学欠缺文体意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而阅读教学欠缺文体意识(原因之一是有的教材按人文组元而不是按文体组元),必然导致学生欠缺文体常识。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作文教学要重视文体! 那么,作文教学怎样重视文体,进行扎实有效的文体训练呢? 首先是端正认识。观念决定行动,认识决定行为,眼界决定境界。故进行文体训练,首先要端正认识,充分认识到进行文体训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应该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应试分数,更应该是扎实全面的能力;就写作来说,需要的是不仅仅是会写议论文获取高考分数的能力,更需要会写各种文体适应社会的能力。故作文教学不能短视,不能急功近利,满足于学生会写一种获取高考分数的文体,而应进行扎实全面的文体训练,使学生获得会写各种文体以适应社会的能力。再说,谁也不敢打包票中高考作文永远都允许“自选文体”,如果命题专家充分认识到“自选文体”的危害,高考作文一旦变为指定文体,不搞文体训练还能有效对付考试吗?答案不言而喻。故即便仅仅为了应试,进行扎实全面的文体训练,使学生“各体”都会,以不变应万变,这比较保险。当然,这里的“各体”不可能包罗万象,是指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实用类文体,简单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类文体及简单的常见的应用文等。 其次是依托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不仅课文按文体组元,而且“表达交流”板块按一定的顺序有比较系统的文体训练安排。比如:必修1——必修4围绕基本要求(相当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着重训练学生的记叙、描写(包括说明)、抒情、想象、议论等能力。其中:必修1着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能力,安排有“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题目;必修2着重训练描写抒情想象的能力,安排有“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题目;必修3与必修4着重训练议论分析的能力,安排有“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使用论据”“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及“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善于思考 学习辩证分析”共8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题目。必修5围绕更高要求(相当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着重训练综合表达、充实、深刻、新颖、有文采等能力,安排有“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4个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又各有若干题目。从以上不厌其烦的列举可以看出,人教版课标教材的作文训练安排是具体而有序的,而每一个训练点的若干训练题目,又使训练内容更加具体化、系列化。教材具体而有序的作文训练安排,为依托教材进行文体训练提供了方便。故一般来说,只要按教材的安排进行扎实全面的文体训练,就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当然,前提是必须有全面训练的意识与扎实训练的行动;否则,依托教材全面训练云云只是一句空话。 再次是读写结合。不言而喻,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且读写听说能力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故一般来说,语文教学应读写结合,换言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事实上,不同的人对读写该不该结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阅读不是写作的附庸”,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阅读能力[3];有人主张“表现本位”,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旨归[4];有人认为读写结合会导致“将阅读当作写作的附庸”,读写不能结合,结合两败俱伤[5]……但笔者始终认为,语文教学应读写结合,且认为读写结合是全面进行文体训练、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那么,读写怎样结合呢?当然不能机械呆板地、面面俱到地结合,而只能是有目标、有选择地结合。语文教材几乎涉及各类文体,不要说不同文体各有其表达特点,就是同一文体,不同的文章又有各不相同的表达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浅易能够学,有的深奥不能学(因为很多课文作者的认知水平及表达能力远远超出学生);有的吻合教学目标有必要学,有的偏离教学目标无必要学。因此,语文教学不可能学一篇课文就照葫芦画瓢写一篇作文,而只能选择那些浅易能学且吻合教学目标需要学习的搞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还需注意几点:一是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文体特点及表达特点,让学生作文练习学有榜样,学有依托,学有凭借;二是作文布置、批改及讲评尽可能联系所学课文,让学生知道不足,明白差距,学有方向;三是要借助写随笔、写日记等适当增加作文训练密度,因为每期统一安排的几次作文训练,数量实在太少,不能保证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比较全面地进行文体训练,主要是个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了,办法总会有的。比如,教材按文体组元且有作文训练安排的(如人教版),可依托教材进行;教材没按文体组元(如苏教版)且没有作文训练安排的,可以根据课文文体特点搞读写结合(尽管教材没按文体组元,教师还是知道课文文体的);教师也可以自己开发作文文体训练的校本教材……当然,有教材为依托,教师省事些;没有教材为依托,教师麻烦些。 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认为,“一个人可以拙于叙事,但不能不精于议论”,因而主张中学生作文最应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训练。[6]潘教授加强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与主张自有其合理性,因为学生能写好议论文的确是件大好事。但笔者认为,“精于议论”还不够,“拙于叙事”更不行,中学生作文最好是“各体都会”,实用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能比较熟练地写作,文艺类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指剧本)等也能略知一二,大致能写,因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而打基础的阶段是需要打下各种基础的。当然,“能”和“会”是没有穷尽没有止境的,对中学生提出过高要求是不切实际的,这里只要求“大致能写”,基本上做到“有物”“有序”“有体”。何以做到“各体都会”?何以做到“大致能写”?这就需要进行扎实的文体训。 以上理由或从正面或从反面说明:读写教学要重视文体。 参考文献: [1]邓木辉.语文教学勿“无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9(12). [2]邓木辉.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j].中学语文教学,2009(6). [3]李华平.阅读不是写作的附庸——兼评潘新和“表现本位”语文教育观[j].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5(5). [4]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2004. [5]杨吉元.读写结合: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j].现代语文(教研版),2007(1). [6]潘新和.写作教学应以议论文为重点——试论写作教学的文体次序[j].语文学习,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