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是陈师母语教学理念之一。背诵十万字,是陈师母语教学目标之一。
为实践这一理念,这一目标,陈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便是,容量大、反复读。而整堂课有一条线,通过“讲、读、吟、背”四个字贯穿起来,亦谓之陈师课堂的基本流程。
巧合的是,与朱自清提倡的方法极其相似。“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建议文言诗文“每讲完一遍,还应由教师吟诵一两遍,并应让学生跟着吟诵。”并主张在吟诵前要熟读,“‘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
讲 用故事带出新授内容,适当讲解,激发兴趣,以便自明。
同学们,今天陈老师要介绍一个大人物给大家认识,他可是陈老师最佩服的人之一哟!他的名字叫——周敦颐。
看看你们手上的这篇文章,在哪里可以找到“周敦颐”三个字?
不认识“周敦颐”三个字的,请给它们注上拼音。
我先隆重地介绍一下我的这位老乡
在我出生的地方有一条河,叫濂溪河,离河不远外有个叫楼田堡的地方。公元1017年的5月5日,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周敦颐就出生于此地。后来,人们就以他家长的这条河的名字称呼他为“濂溪先生”。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濂溪先生的故事。当地有个叫“月亮山”的地方。(课件出示月亮山的实景图)看,这座山非常奇怪,像个天然的大洞,四面围合,但山顶是空的,没有遮挡,站在山的中心,抬头就是天。周敦颐小时候家里贫穷,父亲去世得早,他经常在月亮山给人家放牛,放牛的报酬就是希望主人借书给他读。借来书后,他就边放牛边躲在岩石洞里看书。后来呀,这个月亮山给了周敦颐很多灵感,使他写出了一本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书,书名叫《太极图 易说》。(板书书名)
这是大学问呐。要读周敦颐的这本书呀,必须先把中国最牛的一本书《易经》背诵得滚瓜烂熟才行。
当然,背诵《易经》可不简单,至少我们要先认识很多汉字,大概要到五年级,你们才能背诵《易经》,现在还是先读读像《爱莲说》这种篇幅短小的美文吧。
解读:经常用故事串连课文,激发兴趣,是具有明显的陈氏课堂教学风格之一。
这样的讲,仿佛经常听到的——文学常识。但又绝非简单的介绍,因陈老师的功底与功力,既介绍了作者,这是了解作品之必须,又把学生的胃口吊得足足的,要去背诵最牛的《易经》。
在不经意间,推荐推介相关书籍。这也是陈老师常态课的一个特色。
读 让语文简单到读的背后是什么——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直到熟读成诵。
第一、二遍
看着原文《爱莲说》,老师读,你们听。要快速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老师读两遍,第一遍来不及注音的字,第二遍要赶快跟上。
第三遍
听了两遍后,你注了几个字音?把你注过音的字读三遍,并顺便把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遍。
解读:到现在,集中注音环节,陈师使用不多。通过2年多的训练,学生充满了太多的正能量,别的不说识字量猛增。
对于刚开始尝试素读经典的老师,这一环节很重要!
第四遍
现在来跟我读,不是和我一起读,是我领读一句,你们跟读一句。
师领读,生跟读。
评:这一遍,带读很重要。此刻学生不熟悉原文,带读是借学生一根拐杖,牵着学生走。
第五遍
自己练习读一遍,给你们四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里读两遍的,就是优秀朗读者。
几分钟读几遍,这是陈师课堂常用的手段。尤其是现在三(1)班,两年多的诵读训练,能力基本上来了,学生的语速特别快。快速地大声地诵读,是背诵的必由之路与捷径。
几分钟读几遍,一般视长度而定,假设5分钟,也不一定特别准确的数字,只是大概。
第六、七遍
找几个优秀朗读者来读一读看,水平究竟如何。
在每个大组里请两位,先比赛读,再接力读,把不通顺的句子读通顺。站着的同学读不流畅的地方,让座着的同学示范读。
讲 文白对读:与初学者讲书,教弟子先将讲之书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只用俗浅如闾阎市井说话一般。
第八遍
刚才我们读的时候,是不带任何特殊节奏要求的读。现在听陈老师的节奏,你们这样慢慢地逐字逐句读一遍,把你喜欢的词句圈画出来。我读译文,你们读原文。
师读译文,生读原文,师适时纠正个别学生对译出错的地方。
解读:这一遍读,其实是讲,是今天意义上的“详训诂”。
准确说这是“文白对读”。文白对读的形式有二,一是师读译文,生读原文;一是师读原文,生读译文。陈师采用前者居多。
文白对读这一方法特别重要,也可理解成我们通常说的“串讲”。这种方法远比所谓的串讲,好了无数倍。一句译文,一句原文,这种对比,这种抓字眼的方法,让学生在读的同时熟知全文大意。作为老师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可以适当点拨与强化。比如所谓的重点字词、句子等等。
什么时候运用“文白对读”,视内容的深浅而定,视学生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文白对读”放在熟读几遍之后比较好。因为“文白对读”更大的价值与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背诵与记忆。
这又牵涉到另一话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与记忆,所谓今天意义上的“详训诂”。
如何理解今天意义上的“详训诂”?
对此,明人吕坤论及:与初学者讲书,教弟子先将讲之书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只用俗浅如闾阎市井说话一般。……至于深文奥理,天下国家,童子理会不来,强聒反滋其惑。师道岂言易哉!
清人唐彪亦指出:“凡读书随读随解,则能明晰其理,久之胸中自能有所开悟,若读而不讲,不明其理,虽叫读者盈笥,亦与不读者无弃也。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也。”
清人崔学古说得更简明:读书应该首先“求明,不先求熟。明则自然易熟。”
讲 随文复习,通过新授内容引出曾经学习过的诗文,或诵读或背诵
说说看读懂了什么?我知道陶渊明喜欢菊花。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饮酒·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解读:这一招叫——随文复习。借着陶渊明,复习学习过的诗文,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其实,陈老师早就等在这里。
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功力,可事先把功课做足,备好课。也可以渐渐悟得此道。
讲 凡读书随读随解,则能明晰其理,久之胸中自能有所开悟。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也。
我知道唐朝的人都喜欢牡丹。
周敦颐说只有唐朝的人喜欢牡丹吗?
哪里知道是“唐朝”?
李唐。
奇怪啦。“李唐”是什么意思呀?怎么不直接说唐朝,反而说“李唐”?
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
是的。在《三字经》里我们读过“夏传子,家天下”。古代的天下是某一个家庭的,这个家族的姓氏往往就是一种皇权的象征。比如汉朝是“刘汉”,明朝呢?是朱家的天下,称为——
“朱明”。
解读:这样的讲,必须有。不讲不明。
第九遍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把文章读得十分流畅。
吟 足之、手之、舞之、蹈之,吟出中国文字的特质,吟出母语固有的灵性和神性。
第十至十二遍
古诗可以吟诵,像这样的美文也可以吟诵的。我们也按照“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方式把这篇美文吟诵一下,感觉一下周敦颐赞美莲花的情感。
师生全体吟诵二三篇。
解读:成长营期间,好些老师或家长,是冲着吟诵而来,听了第一节课,居然没有吟诵,第二节课在适当的时候吟诵。这才恍然大悟,素读经典不等于吟诵。吟诵,在陈师的课堂只是为背诵经典服务的。让经典成为肌肉记忆,吟诵的确是很重要的方式,但只是方式之一。
不是随时随地都吟诵,不是所有文字都吟诵,而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吟诵。
背 把书读到肚子里去,读到肠子里去,让经典成为肌肉记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十三遍
看着提示,试着把这篇美文背诵下来。练习背诵至下课。
课件:镂空法,将原文中的部分内容隐去,让学生大声对着PPT 朗读。
水陆……可爱者……晋陶渊明……自……世人……予独爱……濯……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予……花……牡丹……莲……噫!……陶……莲之爱……牡丹之爱……
解读:镂空法,特别好。
通过前面的讲、读、吟,多数学生是能够背诵一部分。但全文、全诗的背诵,是需要时间的,课堂教学只是调动学生大声诵读,反复诵读,为背诵打基础。
镂空之所以好,借着提示的文字,正好将似熟非熟的文字衔接起来。这样的镂空,这样的提示,恰到好处。尤其是背诵过经典的人,对此应该有强烈的体悟,有时提示一个字,便将整句甚至全篇串连起来。
只是,指望本节课让学生能够背诵,不实现。跟着镂空背诵二三遍,便可。余下的时间,可诵读其他文本。
其中的道理,陈师的博文有论述:通过这次复习《中庸》,越发确信这一点,有时候,遇到难点,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就发现原来这么容易的呀!前一周学习《卖柑者言》也是这样,连续读了一整节课,发现还是有孩子读不通。就搁下,过了两天再读,竟然有不少人能脱口而出了,那些起先拗口的字词都变得十分顺畅了。
搁置一二天再读,竟然不少人能脱口而出,原因在于——“解”,能解才能记。读书能记,不尽在记性,在乎能解。因之,读书“求明,不先求熟。明则自然易熟。”诚哉斯言。
搁置的一二天,就是孩子们在内化,在领悟。
特别建议,一篇复杂的文章或诗词——
第一次接触,老师示范或让学生跟着读二三遍,正字注音便可,旨在消除陌生感。这第一次接触,用时不多,穿插在其他文本学习中进行。
第二次接触,是重点。通过不同方式反复诵读10来遍,有条件再吟诵,最后镂空背诵,不必强调当场过关。
第三次接触,搁置一二天之后,再次亲密接触,自然脱口而出。
简短的文章,浅显的诗词,有一定诵读能力之后,一节课可拿下多篇多首,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