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文学 怎样生活——读《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 13: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文学 怎样生活——读《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

张凯成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课题在文学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同层面的再现,由此产生不同的运作机制:一是作为概念的“生活”参与作家的创作进程,主要体现为某种思维性的投入,以此为基础形成有关“生活”的创作机制;二是文学作品在传播中影响、介入现实生活,围绕“生活”所构建的传播机制随之生成。就文学传播而言,作家的创作意识、观念中的“生活”既得到根本性的检验,该过程又同时回答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占位问题。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一书正着眼于文学传播中的“文学生活”问题,将关注点放置于作为“产品”的文学之上,通过运用文学社会学、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细致、深入地考察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阅读、接受、消费。该书通过对文学的典型读者群、文学经典、非主流文学以及网络文学、多媒体文学等主体进行调查研究,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极具现实性、时代性与人文关怀的“文学生活”图卷。
  该书打破了文学与生活之间的“隐性”平衡关系,以积极的介入性姿态制造二者之间的相互接触与对冲,将泛化的文学话题进行了“显学”意义上的再呈现。尽管仍然将视域投向这一普泛性的话题,但它并未局限于原有的研究套路,而是对固定化的研究方式进行思维的“倒置”,从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与接受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诸种现象与问题的展示,以“颠倒性”的视角进入到旧有问题的探讨中,由此发掘出新的研究生长点。
  就具体研究内容来看,该书致力于对文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如何突围。当前社会生活处于一种“快节奏”之中,对文学的关注、思考则在高速时代发展中被迫“降速”,乃至于被诸多现实诱惑所抹除。“文学的发展方向何在?”“当前社会生活的质量如何?”……这些问题隐含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当下的社会生活,我们似乎并不缺乏观察的眼光,以及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提问的意识,当社会问题不断闪现在眼前时,我们大都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它,并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自我发问。问题是,在有关能否解决问题以及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等的追问面前,我们通常束手无策,这些追问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思维的困境。
  该书正是从这样的困境出发,不仅在当前社会语境中发出了“文学何为”的提问,更重要的是,通过呈现文学在社会中的接受现象,以最大的力度完成对诸如“文学如何介入生活?”“何种文学生产的方式最为有效?”“如何推进文学自身的经典化?”“文学怎样捕捉时代发展的脉络?”等问题的回答。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回答正隐现于问题的呈现中,这种呈现不仅直接刺入问题产生的实质与根源,而且也为问题的解决指明路径。如农民工、中文系学生等不同群体在文学阅读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状况,一方面反映出的是其自身的身份焦虑与阅读期待问题,另一方面则为文学生产提供可行性建议;而该书对网络文学阅读状况的呈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提供新的写作维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网络作品的“畅销”往往需要通过作家对阅读市场、大众阅读兴趣等因素的深入把握才能实现……当前社会中“文学生活”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的是文学自身的生产机制,另一方面则向由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外部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国民文学素养的提升、阅读意识的加强等。
  至此,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当前社会中的“文学生活”问题得到基本澄清与解决,该书的写作目的也基本完成。整体上看,该书以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文学生活”问题作为研究焦点,将当下时代作为具体的论述语境,在突破文学研究“内循环”的过程中,通过文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对话凸显出研究的张力,还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完成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追问。就此而言,该书并非着眼于文学写作在社会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语境,其对当前“文学生活”的诸种现象做出了“大于一”的呈现。
  《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温儒敏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4:53 , Processed in 0.0571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