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文昌中学 沈文霞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大分裂、大战乱时期,特别是春秋末迄战国至秦扫平六合、统一天下这个历史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伦理思想纷至沓来,各家对于“孝”的论述,为中华孝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儒家论孝
(一)儒家创始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孝是仁之本,孝是仁爱的基础。孔子经常和弟子论孝,把孝置于很高的地位。
孔子崇尚具有孝德的人物,树立孝的楷模。他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中庸》)“武王、周公,其达乎孝矣①”(《中庸》)他的弟子闵子骞②是个孝子,他称赞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孔子认为孝悌是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德行。《论语》记载有很多有关孝的论述:“为人子,止于孝③”(《大学》)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孟武伯问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等。把父母之疾病、意愿、奉养高于一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通“悌”,下同)、泛爱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就是说,作为儿子,其言行要符合孝道,父母老了自然生活不便和多疾病,即是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在外面,心中要时时记挂住父母在家中的生活,应该常回家看看,对父母的生前恭敬奉养,死后按照礼节来埋葬和祭祀。
孔子认为,行孝对治理国家很重要。他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大学》),“所谓平天下而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通“背”)”(《大学》)。《论语·为政》记载,或谓孔子曰:“子奚④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认为君臣官吏行孝悌,民众就会实行尊奉老人孝道,国君对国民就象家庭的孝子一样,民众就不会背叛,那未国家就会和睦、太平、富强。
孔子认为在对待父母的错误意志、意见,不应该盲从,而要诤谏。曾子问孔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争章第十五)如何诤谏呢? 他说:“事父母几⑤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Jfz怀铁一中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顺父母但不要盲目听从、不要愚孝,把对父母精神上、思想上的孝高于食粮的奉养。
从上可以看出,孔子对孝文化的形成打下深厚的基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名轲,字子舆,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学说。他以仁义为核心,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他认为,仁义的实质是孝敬父母,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之基石,他说,“亲亲,仁也” ( 《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他把上古之尽孝者作为楷模,《孟子·告子》云:“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主张君王和圣贤都要尽孝,做天下人之表率。他视事亲尊亲是人的最高道德表现,《孟子·万章》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他列出世俗五种不孝的表现,要人们避免。他提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的泛爱众观念。孟子根据战国时期,战乱不休,人口锐减的社会状况, 把不生育后代视为最大的不孝,指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的主张。孟子把上古之“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称为“五伦”。孟子认为最重要的又是父子君臣关系,他提出:“未有仁则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最终把仁义与孝于亲、忠于君结合起来了。他主张对民众“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促使天下仁仁、亲亲。他的孝理论与学说,是对孔子的孝理论与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注释:① 其达乎孝矣,其,语气词;乎,作“于”解。这句意思是:可算是大孝了。
②闵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侍奉父母非常孝顺。
③此句的意思是:作为儿子,言行要符合孝道。
④奚:奚,疑问语气词,为什么。
⑤几:委婉
二、法家论孝
法家对孝文化的形成是有重要贡献的。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叙述其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說,“法家不別亲疏,不殊貴贱,一断于法,則亲亲尊尊之恩絕矣。”既然“不別亲疏”“亲亲尊尊之恩絕”,就是说法家不讲孝道。此说对后世影响颇大。
然而,事实似乎並非像司马谈说的那么简单,从传世文献看,对法家来说,“孝”並不是一個被完全否定的对象,法家并非逢孝必反,法家反对的只是儒家孝道中,法家认为不合理的部分,从以下法家思想家、政治家对“孝”的论述可以看出。
(一)管子,名仲,字夷吾,春秋著名政治家,法家先驱。任齐国相国,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管仲的学说主要记载于《管子》。他说:“孝悌者,仁之祖也”(《管子卷十·戒》),“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 (《管子卷一·牧民》)。《管子卷三·五辅》中说,“养长老,慈幼孤”“孝悌慈惠以养亲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这些论述肯定了“孝悌”。把推行孝道、用孝悌教化百姓作为治理国家的国策。他说,“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通“彰”)明。如此则近者亲之,远者归之。”(《管子卷二十一·版法解》)他又说:“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则民简其亲而轻过,此乱之至也。则君请以国策十分之一者树表置高……树表置高而高仁慈孝,……此长有天下之道也。” (《管子卷二十二·山权数》)
(二)商鞅,法家著名政治家,史称商子、商君。其学说主要记载于《商君书》。《商君书·说民》云:“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孝”属法家之德的范畴。《商君书•画策》說,“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就是說,《商君书·画策》並不反对“孝”本身,但认为仅靠父母的感化教育(即“慈”)並不足以培养孝子,还得靠法律的约束。《商君书·画策》又说:“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者,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是说“臣忠”“子孝”要靠法、刑来规范。《商君书·慎法》说:“使民之所苦者无耕,危者无战,二者,孝子难以为其亲,忠臣难以为其君。”认为不耕,孝子难以尽孝;不战,忠臣难以尽忠。
(三)韩非,史称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其学说主要记载于《韩非子》。《韩非子•忠孝》說,“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天下皆以孝悌忠順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①孝悌忠順之道而审②行之。”就是說,韩非子也提倡“孝悌忠順”之道,只是反对儒家的“孝悌忠順”之道,对“孝悌忠顺”之道要“察”“而审行之”。《韩非子·忠孝》还提出“人生必事君养亲” “孝子之事父也,非竞取父之家也”,“非其亲者知谓不孝”。但韩非子的“孝子”观是和忠臣观联系在一起的,《韩非子·忠孝》中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且孝从属于忠 。这些论述说明,法家并不否定孝,而是培养孝的方法不同:儒家主要靠慈惠教化,法家主要恃法、刑规束。法家认为“耕战”是孝子尽孝、忠臣尽忠的重要条件,忠于国家第一,其次尽孝。
(四)秦王嬴政的相国吕不韦(有人认为吕为杂家)集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卷十四《一曰孝行》篇说:“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①,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耘疾②,守战固,不罢北③。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唯孝也。……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这段论述可知,秦国实行法治也极重孝道。
(五)秦始皇(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后称始皇帝)也是极看重孝道的。据《史记·秦始皇纪》记载,秦王嬴政之母与郎官嫪毐(làoǎi)淫乱,后嫪毐反叛被诛,秦王嬴政幽禁其母于雍,后惧“有迁母”不孝恶名,“恐诸侯闻之由此背秦也,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秦始皇峄山刻石文》称始皇“孝道显明”,這說明秦始皇本人對“孝道”這份荣誉极为珍视。《史記•李斯列傳》中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④、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可见胡亥开始时害怕落下不孝不义的罪名,后在赵高的蛊惑下,才假冒始皇诏书以迫使其兄自杀,给其兄强加的罪名就是“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可见在秦人实际政治生活中,“不孝”是作为一种不可饶恕的重罪看待的。
云梦(春秋战国属楚,秦朝属南郡)睡虎地考古发掘出的秦简记载的地方法律文书《为吏之道》中,就有关于“孝”的法律,对不孝的人依法治罪。
注释:①察,考察。
②审,慎重。
③名章荣:美名彰显荣耀。
④耕耘疾: 疾,敏捷,快。
⑤罢北:罢,读pí,疲弱,北,败逃。
⑥谫:读jǐan,浅。
三、墨家论孝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姓墨,名翟,春秋鲁国人。他倡导“兼相爱”。 墨子由“兼爱”的原则出发 ,也提倡孝道 ,且具民主性。《汉书·艺文志》序墨家者流云: “以孝视天下 ,是以尚同。”在《墨子间(xían閒)诂》一书中 ,表现出了对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 如: “君臣不惠忠 , 父子不慈孝 , 兄弟不和调 , 此则天下之害也” (《墨子间诂·兼爱中》) ;“人君之不惠也 , 臣者之不忠也 , 父者之不慈也 , 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墨子间诂·兼爱下》); “为人君必惠 , 为人臣必忠 , 为人子必孝 , 为人兄必友 , 为人弟必悌。”(同上) 墨子把天下之乱之根源归于兄弟不和调,父子不慈孝、君臣不惠忠。墨子也是把父慈子孝当治天下太平之根本。他还提出了“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也是爱自己;孝敬别人父母,也等于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孝无差等的观念,是超出了儒家孝之等级观念的。在熙熙攘攘、利来名往的社会,墨子以慈孝为基础的圣王之道,是大利天下黎民百姓的。
五、荀子论孝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总结儒家学说,融合法家思想及其他学派学说,形成了荀子学说,是儒法等各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孝道问题上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观,并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荀子集解·子道》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①。……从道不从君人之大行也。”在神权、君权、父权的社会里,臣子必须服从君王命令,儿子必须服从父命令,但荀子却认为,孝子应该慎重思考, 分清楚对错后才服从,这才是孝道。他说:“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②;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③,孝子不从命乃敬。……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④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荀子集解·子道》)荀子明确提出了“三不从”和“大孝”观,从家庭上讲,盲从造致错上加错。强调孝子在听从时要深思熟虑,要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出发点。
综上所述,儒、法、墨家诸子对孝道的论述各放光彩,对中华孝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 行,品行,品德。
② 衷,通“忠”。
③ 修饰,品德的修养
④ 端悫(què),正直诚实。
参考书目:
《诸子集成》(岳麓书社):
《管子校正》
《商君书》
《韩非子集解》
《墨子间诂》
《荀子集解》
《白话四书》(三秦出版社)
《二十五史·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