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生代文艺批评的“缺席”与“在场”(傅道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0 06: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生代文艺批评的“缺席”与“在场”(傅道彬)
2021-04-09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傅道彬 [url=]收藏[/url]




  【编者按】随着我国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文艺评论的内容、载体、文风以及队伍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新文艺评论”逐渐形成并引起关注。为推动更多文艺理论评论家对此开展研究,本刊推出“‘新文艺评论’大家谈”专题,约请专家学者聚焦文艺评论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客观分析、理性探讨,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热忱欢迎围绕这一主题的学术文章,投稿请发至zgwlplzx@126.com,并注明“‘新文艺评论’大家谈”专题投稿。
新生代文艺批评的“缺席”与“在场”
  内容摘要:生理年龄的代际之差,也会演化成文化和审美的差异。而经过新技术革命的剧烈变革,代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是在计算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特殊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追求,甚至有独特的网络语汇。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新生代成为新文艺形式的创造主体,他们是新生代艺术的创造者和在场者,但在文艺批评领域,新生代却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缺席者。然而,经典批评家们在新的艺术创造和审美领域中并不在场,这就构成了批评者与欣赏者的思想隔膜。代际之差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对话,彼此沟通,靠拢而不并拢,交融而不消融,保持艺术形态和审美追求的多样性。
  关 键 词:代际之差 新生代 在场 沉浸式体验 文艺批评
  一
  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代际差别,也会演化成文化的差别。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1947)最早提出了代际社会学的问题,“社会代”(Social Cohorts或者Social Generations)的理论发现了以生理年龄为基础的社会认知和判断系统。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新生代在重大历史关怀和社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出与其父辈迥然有别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影响广泛的“代沟”理论。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年长者和年轻人之间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沟壑”。她说:“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为了消除这条人类之间看不见的“代沟”,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等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做了种种现实努力,力图消弭和泯灭代际之间的文化差异,但奇怪的是,代际冲突并没有缩小,而是扩大了。
  代际之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差异的扩大,除了历史与时代激烈变化的原因之外,应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代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技术支持,扩大了代际之间的距离。信息化手段的广泛使用,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革命,也是一种思想革新和观念革命。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尤其是“00后”,都是在计算机条件下生长起来的,数字化思维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深处,他们对计算机的熟悉和依赖是“50后”“60后”甚至“70后”都无法比拟的,这种看似只是技术的隔离,最终表现为思想的距离、文化的距离、审美的距离。而他们的长辈对计算机最多是一种技术上的了解,是外在的,有的甚至干脆不甚了解,被排挤在信息化技术之外,成了信息时代新的文盲。而新生代对数字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生活和思想习惯,是深入精神深处的,是属于生命层次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号)
  更有意思的是,在网络支持下的青少年们,除了利用媒体技术创造新的文化形式之外,还有一套自己特殊的语言方式。网络技术支持下语词量的激增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到了若不熟悉网络语言,就会影响到代际之间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程度。他们用字母组词,例如GG(哥哥)、JS(奸商)、PFPF(佩服佩服)、ZT(转帖)等;用阿拉伯数字代替汉字,10个阿拉伯数字都有各自独特的汉语含义,例如1意为“你”,2意为“爱”“饿”,3意为“生”“深”“散”,4意为“思”“输”“是”“死”,5意为“我”“呜”“舞”,6意为“了”“聊”“老”,7意为“气”“妻”“去”,8意为“拜”“别”“不”,9意为“就”“走”“久”,且这种数字组词的频率是很高的。聊天室里经常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囧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大量网络语词的涌现已经使代际之间有了思想的隔阂和交流的困难。“博斗”表示在博客上吵架,“喜大普奔”表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还有即时性的语词,如“我爸是李刚”“元芳,你怎么看”之类,以青少年为主体创造的网络语汇,呈现井喷式发展,而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语词创造方式。这些语词对于网络青年来说口熟手溜,运用自如,网络之外的中老年却对这些语词如坠云里,不知所云。因此,人们将新技术革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称为“新人类”“新新人类”“新生代”。虽然这里面夹杂着戏谑的成分,但代际之间的巨大差别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
  “新生代”(Cenozoic Era)本来是一个地理名词,是指从大约6500万年前开始的,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而在文学批评领域,将这一语词借指“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也就是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新一代青年。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熟悉计算机及与之相关的数字技术,在思想价值、艺术追求、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与父辈前代迥然不同的认识和判断。
  文学艺术永远是时代最敏锐的触觉,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冲突是代际之间冲突最敏感、最集中的区域。新生代文艺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流行与传播方式,新生代也是数字化文艺创作的主体。
  首先,数字化带来的是艺术创作的变革。数字化条件下的艺术创作最先从文学发生,从纸面书写到电脑书写,数字化创作使得文本的长度激增,书写的容易也使更多人加入创作队伍,文学从精英化写作变成大众化写作。精英化写作的大叙事、大场景、大主题,渐渐变成了大众化写作的小情趣、小故事、小格局。大众化写作一方面渐渐脱离了宏大的历史背景,转向对世俗生活和个人心理的描写;而另一方面与精英化写作的精雕细刻、字斟句酌相比,大众化的写作往往是任性而为、不吝笔墨的,也就是说大众化写作虽然并不精致,但是在数量上却形成了绝对优势。传统作家十几万、几十万的作品,已经是鸿篇巨制,而网络写手们动辄几百万字的作品,却习以为常。这种字数上的扩张,会带来创作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其次,数字化带来了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创作的庄严性正在减弱,而趣味性、感官性正在增强。悬疑、惊悚、盗墓、神怪一类主题的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等艺术形式在新生代那里受到热烈欢迎,而对于习惯了经典阅读的老一辈来说却不明就里,难以理解。在新技术条件下催生的抖音、快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化的文艺欣赏形式。数字化条件下的音乐创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音乐创作是作曲家将自己内心的听觉包括旋律、和声、复调等用乐谱记录下来的过程,而电脑音乐制作则是音乐灵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快速地完成作品的框架,从而突破乐器演奏技术的限制,实现预期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使得音乐创作更具体、更细腻、更逼近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电脑技术的协助下,可以实现艺术创造思维与音乐作品的直接联系,中间的演奏环节将由电脑去轻松实现。宏大复杂的集体合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音乐创作的个性化也凸显出来。所以,计算机音乐技术为作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电脑技术对于音乐创作是革命性的变化,这对作曲技术而言同样是一场革命。由于技术化手段的介入,歌剧、小剧场戏曲等艺术形式也繁荣起来。与此相适应的,电脑美术、舞台设计等已成为青年艺术家常用的创作手段。
电视剧《白夜追凶》《法医秦明》海报
  再者,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文艺欣赏与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使得阅读的速度加快,一卷在手的沉潜思考,变成了一目十行的浏览习惯。数据库内的资源不仅包含文字性内容,同时也包括音频、视频、日志、照片、图片等,实现了视、听、读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多种传播形式。面对“海量阅读”的现实,便有了“浅阅读”“碎片式阅读”的出现,这些阅读方式不追求心理的深刻记忆,而强调感官的简单愉悦。而文艺欣赏也由于技术手段的丰富,变得容易且方便,青年可以在地铁上听古典音乐,也可以在飞机上观看影片。因此在我们感叹传统文学式微的时候,更应该看到技术促成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形态,文学艺术以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在普及、传播。
  新生代文艺缺少领军人物,但他们是一个群体,他们在新的技术手段支持下,进行广泛的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悄悄地改变着艺术的经典形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追求。新生代带来的艺术变化是革命性的,新生代强劲地推动着中国与世界的文艺变革。
冯骥才《艺术家们》
  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艺术创作呈现出两大分野。以文学创作为例,一方面是经典作家在主流文艺思想指导下的经典创作,他们也会使用计算机写作,但他们发表的媒体主要是纸质的报纸、杂志、图书等,坚守传统的写作风格与审美精神;而另一方面,那些纯粹的网络作家,他们不仅在网上写作,在网上传播,同时他们的艺术追求也是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的思想追求、审美形态。在经典作家中,依然是以贾平凹、莫言、迟子建、毕飞宇、冯骥才等作家为主导,但在网络文学领域,几乎全是新生代的天下。2021年1月13日,第三方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影响力榜单解读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网络文学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的代际变迁,中生代作家地位逐步稳固,新生代作家接连崛起;85后、90后占据半壁江山,95后作家多位上榜;男频作品类型多元,女频作品女性意识凸显,IP及书粉影响力持续攀升。”新生代作家不仅在叙述风格、思想观念上焕然一新,就连他们的署名似乎也充满着挑战性,其中,男频作家榜单前五名分别是猫腻、爱潜水的乌贼、老鹰吃小鸡、唐家三少和会说话的肘子;女频作家榜单前五名分别是天下归元、吱吱、丁墨、囧囧有妖、Priest。他们似乎更在意思想情感的陈述,表达比身份更重要,而不大在意他们本身姓甚名谁,这是新生代文艺特殊的出场方式和新的在场形式。
猫腻《朱雀记》
  三
  “在场”(Presence)一词是指艺术家的出场和现身,即艺术家与作品之间在情感、观念、生活上的一种共存关系。“场”是时间和空间呈现的领地,“在场”便是人的亲临和精神的参与。新生代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的文艺的在场者,甚至是主力军,但是他们在文艺批评方面却是“缺席者”。
  在文艺形式不断丰富、文艺欣赏激烈变革的情况下,文艺批评的变化却相对薄弱、滞后。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注意,即文艺的欣赏者和文艺的批评者并不是一代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在小剧场里看演出、戴着耳机听音乐、在大街上跳街舞的是一代人,这一代人以“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新生代为主体;而在报刊上、电视里发表批评意见的是另一代人。这些批评家几乎被学院和机关里的教授、名家所垄断,以“50后”“60后”甚至是“40后”的学者为主力。如此,我们很难听到新生代自己的声音,更少有青年批评家的出现。
  批评家们根据经典的文艺理论、已有的文学知识,对坐在剧场里、影院里、电视机前的青年观众高谈阔论,指点风云,而新生代的文艺欣赏者们对这些意见常常是充耳不闻,不以为然的。“80后”“90后”以至于“00后”的新生代们,不像20世纪80年代叱咤风云的青年那样气宇轩昂、锋芒毕露,新生代们似乎不大热衷于激烈的争论,却也有自己的坚持,尽管他们很少参与争论,却心有定力、有所坚守,也难以从精神上被彻底说服。这是文学经典时代与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之争,也是“50后”“60后”“70后”与“80后”“90后”“00后”的代际冲突。代际是一种自然衍生的生理差别,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文化冲突,而当下代际差别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历史变局,更由于数字化革命的技术阻隔。而数字化条件下审美的冲突表现得最明显、最强烈。
  批评家在批评的时候,也应该是在场的,而批评家的在场应该是创作与欣赏的双重在场。一方面在生活之场,另一方面也要在批评之场。如果要对新生代的创作开展评论,也要熟悉新的艺术创作过程,熟悉他们新的审美追求。由于新技术手段的介入,文艺的创作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带入感和情境化,读者、欣赏者与创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边界渐渐缩小,时空限制渐渐突破。一部作品,不仅是创作者的直接参与,也是欣赏者的亲身体验,实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同时在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发明与普及,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参与形式——沉浸式艺术体验。沉浸式艺术体验就是以数字技术的形式将读者与观众带入现场,通过感官共振和形象还原,沉浸在强烈的现实情境中,实现了从欣赏者到参与者、在场者的转变。以沉浸式戏剧为例,就是指在故事设定的情境中,让观众走进剧情,与演员、艺术家互动交流,成为剧中人,推动剧情发展。而参与的过程,也是批评的过程,观众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推动故事的合理发展。
  沉浸式艺术给我们一种提示,批评本身也应该置身其中,亲临现场,也应该是一种融入式、沉浸式的批评。这就要求批评者一方面对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要熟悉、要了解,批评家对批评的艺术缺乏了解,冷眼旁观,不深入其中,只凭已有的概念评判,势必造成脱离实际的空谈。而另一方面,批评家也应介入新生代的艺术生活,不亲临现场,总隔空喊话,最终还是有距离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呼唤新生代积极参与到文艺批评中来,创作的主体也应是欣赏的主体,欣赏的主体也应成为批评的主体。在新技术革命激烈变革的前提下,真正的批评家也应该是在场的,而新生代文艺批评家应该出场。
  新生代文艺创作的在场和文艺批评的缺席,构成了文学艺术活动中的矛盾现象。文艺领域的代际差别造成了文艺批评与文艺潮流的强烈冲突。一方面是青少年追星的热潮滚滚,他们面对着影星、歌星、舞星等大呼小叫,狂欢不已,崇拜至极;而另一方面是年长的批评家们的理性镇定,议论风生,指手画脚。特别有趣的是,有许多批评家没有艺术欣赏的体验,他们很少到流行歌曲的演唱会现场,对所谓影星、明星之类也不屑一顾,甚至多年都没有进过电影院,他们完全是凭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欣赏习惯得出结论、做出判断。因此,这样的批评在以新生代为主的文艺欣赏者那里几乎没有引起反应,也就形成了代际之间审美上的冲突:一方面既有巨大的沟堑,而另一方面又是不交锋的、绕道走的。新生代文艺新生者的我行我素与批评家的无可奈何,使得文艺批评在日新月异的文艺发展面前,陷入了难有作为的困境。
2015年12月-2020年3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数据来源: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四
  文艺批评要走出困境,最关键的是要面对生活、立足生活。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是文艺活动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文艺创作者固然离不开生活,而文艺批评也同样离不开生活,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文艺批评除了像文艺创作那样直面人生、直面大众、直面世俗生活之外,文艺批评家还应该面对广泛的文艺生活。深入到生活中去,与大众、与青年一起面对各种文艺现象、各种文艺思潮,走进青年特别是新生代的文艺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文艺审美追求。如果对他们于“超级女声”的狂热毫不理解,于武侠动画的痴迷生疏隔膜,如此等等,只是简单地批判,甚至冷嘲热讽,是不能发挥文艺批评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当下,文艺批评依然有深入文艺生活、深入文艺活动、深入大众心理、深入青年世界的问题,只有做好这四个方面的深入,文艺批评才能有的放矢,激浊扬清,有生活的质感和美感,有生命的情感与温度,才能具有直面心灵、启人心智的力量。
  文艺批评走出困境需要新生代力量的加入。在文艺批评领域里,新生代成长缓慢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现象。总体上说,新生代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思潮方面,常常是领先的,但是在文艺批评方面新生代又常常是缺席的。批评的话语为老一辈文艺批评家们所垄断,很难听到青年批评家们的声音。这就造成了创作与欣赏、潮流与理论之间的脱节,甚至是对立。艺术实践已经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却总有一些滞后的声音存在。从文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文艺创作尤其是文艺创新常常是由青年主导的,文艺批评的理论创新也不例外。老一辈批评家们固然有着学术根基的优势,他们熟悉经典,熟悉传统理论,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新的数字化技术革命面前,老一辈批评家渐渐失去了知识优势。在引导青年的时候,也应该强调以青年为师,特别是在以数字科学为背景的新艺术创作和形式的面前,老一辈的批评家掌握起来显然具有更多困难。因此应当鼓励更多的青年批评家出场,青年批评家的活跃才是文艺批评活跃的根本。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在文艺批评领域里最为活跃的正是一批青年文艺思想家,正是他们引领了中国文艺界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大潮托举起那个时代一大批的新生代文艺批评家们。这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新时代的文艺建设中,老一辈批评家的引领不可缺少,而文艺创作、文艺欣赏的主体一定是新生代,文艺批评的主体也应当是青年、是新生代。
  文艺批评走出困境需要强化人民中心的意识。代际之间的审美差异并不是没有批评的标准,与创作的核心是人民的立场一样,批评的根本标准也是人民的。生活是艺术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创作的主体,诗歌、舞蹈、音乐、戏剧、杂技、美术、剪纸、雕塑等文艺形式最早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而诗三百、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经典本质上也源于人民群众的艺术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是人民的文艺本体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的创作如此,文艺的批评也是如此。真正的文艺批评不是艺术的旁观者,必须介入生活,通过激浊扬清的文艺批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一样是需要情感温度的,同时,文艺批评也是需要思想锋芒和理论锐气的,对非理性、极端化、虚无化、庸俗化及拜金主义等文艺思潮应该旗帜鲜明地亮剑。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真正的批评应当像镜子一般使作者的优点、缺点呈现出来,指出其正确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完全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那就不是批评应有的意义了。一些批评家面对低俗趣味、错误思想,不敢发声,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毫无思想的锋芒。有的批评家眼里全是圈子、面子和人情,一味地低头应声,庸俗吹捧,表扬唯恐没能说足说尽,批评则是躲躲闪闪,这就弱化了批评的战斗力和说服力。真正的文艺批评,必须担当责任,富有思想的锋芒,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开展有批评精神的文艺批评,重塑批评精神和品格。鲁迅说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在是非曲直问题上,评论家就是要表明立场,旗帜鲜明,做出深入透彻的评断,推出有强大战斗力的评论。
  文艺批评走出困境需要审美艺术的多元理解。文艺批评的代际冲突是一种历史事实,在历史发展中,青年与老年、父辈与子辈、前贤与后进总是存在矛盾的,如果我们要求青少年与他们的长辈那样老成持重、经验丰富,而要求年长者永远青春年少、激情四溢;这正如要求春天灿烂的桃花如秋天的桂花一样素净明丽,又要求暗香浮动的冬梅开得像盛夏的莲花一般恣意奔放,是违背自然和生命规律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代际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某种自然和生命的合理性,只能靠拢,不能并拢;只能交融,不能消融;代际之间审美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审美多元性的体现。承认审美多样性、多元性是解决代际冲突的有效手段。本来艺术与审美的多元具有某种天然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都会促使文艺审美多样性的产生。人民性并不妨碍艺术的多样性和审美的多元性,因为人民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和多元性的集合体。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丰富了多样性艺术形式的产生,即使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和审美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艺术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而随着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在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巨幕电影”产生了,它带来的是一种新的审美冲击和新的艺术境界。新生代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受到艺术熏陶、参与艺术欣赏的,因此他们的审美追求必然表现出对传统美学精神的反叛和抗拒。
  彻底说来,传统文艺批评与新生代文艺批评之间是差别,不是对立。两者之间应该对话,而不是训话。传统艺术标准当然有其思想和审美的合理性,是历史的选择,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传统也是需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的。而所谓的“新”,也终将会在时间的风烟中老去,只有不断汲取历史的营养才不会衰退。对话的实质是彼此沟通,相互理解,保持代际之间的艺术差异,而不是相互取代,水火不容。
  承认差异,尊重多样,是马克思主义对待文艺多元性的基本态度。马克思曾激烈地批判普鲁士的新闻审查官们:“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是一种存在形式呢?”正如自然界的生物是多样的一样,人类的思想也同样是丰富的、复杂的、多样的,文艺审美和文艺欣赏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代际之间的审美冲突恰恰是审美多样性的体现,对此我们只能承认、引导和交流,而不是压制、堵塞和拒绝。
  对于文艺批评而言,审美的多样性,重要的是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苍白乏味,成为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领域的通病。甲乙丙丁、ABCD、结构层次、段落大意、学术八股的语言广泛流行,没有艺术的美感,读来令人生厌。因此我们应该强烈呼吁一种新鲜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面向大众的批评语言的产生。语言问题从来不是语言自身的问题,语言的苍白源于思想的苍白,语词的贫乏源于艺术的贫乏,建立一种新的艺术批评语言,最终取决于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和审美高度,为此,我们应该寄希望于新生代文艺批评家的产生。

  作者:傅道彬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总第66期)
  责任编辑:陶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2:15 , Processed in 0.0711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