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伟: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提取、激活与内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0 11:4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伟: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提取、激活与内化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既有教学知识,又要以知识为指导。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要做好三件事:提取、激活和内化。这是语文知识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由此可以实现知识的精准认知、深度理解和深刻内化,并经过综合而形成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 提取 激活 内化

语文知识正在得到清理,语文知识教学也愈来愈受重视,这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好事。但是,语文知识如何教学,如何使语文知识教学符合自身的特性而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仍是需要研究与讨论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几点看法,期望引起关注。窃以为,语文知识教学要抓住三个关键词:提取、激活、内化。

一、语文知识的提取

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有知识教学的问题,甚至知识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线。但是,只有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首先需要“提取”。所谓提取,就是根据需要对原有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选择、取用。为什么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首先需要提取呢?这既与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有关,也与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有关。

语文学科是一个“合体”学科,它是语言、文章、文学等学科的集合,语文教材又不宜按照语言、文章、文学学科知识系统进行分门别类地编排,而是以选文组元的形式蕴含着语言、文章、文学各类知识。因而,语文教学涉及的各类知识诸如语言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甚至包括听说读写的技能性知识都蕴含在选文单元中。况且,一篇篇选文作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它既有知识的全息性,又有知识的自组织性。就知识的全息性而言,文章作品包涵了语言、文章、文学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等;就知识的自组织性而言,文章作品包涵了结构知识、修辞知识、技艺知识等程序性、策略性知识。文章作品常常不是把这些知识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隐含其中。我们阅读课文,首先认知和理解的是课文内容、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这里当然有语文知识,但不是主要的语文知识。从一篇课文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应该是作者通过课文所呈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和手段,艺术构造的匠心和艺术。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简言之,是言语能力。其具体的任务是训练听说读写技能。因而,语文知识应该侧重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开发,而这些知识都不是选文型教材所能直接呈现的,是隐含在一篇篇课文之中的。教师凭借课文进行阅读教学都会面临着知识提取问题。语文知识提取的精准度、含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成效的高低。

我们以课文《散步》为例。《散步》表达了祖孙三代一家人的和谐亲情,这是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思想情感。但这不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必须从这篇课文中提取出来,即如何能够表现“一家亲”其乐融融的伦理关系,如何能够富有趣味地把一家人相互理解、尊老爱幼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既要以这一课文为研究对象,又要从这一篇课文推展开来,由此提炼出读解课文并可用以启发写作的语文知识。要提取出读解这篇课文的知识,就要把它还原成叙事散文或故事性散文。这样,我们便可提炼出如下知识:事件(散步)、事件发生的地点(田野)、人物及其关系(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一家祖孙三代)。这便是叙事散文必备的要素,那么,这些要素是如何结构成篇的呢?这就涉及这篇散文的故事性叙述。事实上,这篇散文是向我们讲述了一家三代散步的生活故事,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而设置了一个个小冲突而展开的,通过冲突的发生和冲突的解决来体现一家人相互理解、互敬互爱的亲情关系。第一次的冲突是母亲不愿出来散步而听从“我”的劝说,从不愿到情愿,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护爱和母亲对“我”情感的理解;第二次冲突是故事的高潮,祖孙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上发生了冲突,随后祖孙冲突因祖母顺从孙子而得以顺利解决;第三次冲突是在小路难以走过的地方,由“儿子背母亲”和“母亲背儿子”的方式得到完美的解决。可见,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中散步这一小事,却通过一次次小小的冲突让人物之间亲密关系得以越来越充分的体现。这里便隐含着叙事技巧:如何设计人物关系?如何让人物关系构成情感互动?回到本文来看,每一次冲突都可能变得不调和,但每一次都得以完满解决。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矛盾”——“调和”“冲突”到“融合”构成的张力来蕴藉着情感的力量。这篇短文,可谓惜墨如金,但在冲突的关键处写起来却细致入微。如第6自然段,这也是全文最长的一段,当祖孙发生冲突,矛盾交由“我”来解决,作者在写决断之前,还细致地刻画了自己的心理纠结—— 勾勒心理冲突,可谓是外在冲突又包孕着内在冲突,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的结合。通过心理冲突表明了抉择的理由,从而也更好地表达了对一家“老小”的敬意与爱心。不难看出,这篇叙事短文尽管很短,却能尺水兴波—— 不断制造小冲突又不断化解小冲突,这便是这篇短文的结构艺术,或曰建构性知识。然而,这一知识不是外显的,而是隐含在课文之中的。只有获得了这一知识,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或者教师提取了这一知识并用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才能对课文进行内部探查,并由此获得关于写作的启悟。

或许因为我们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提取,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只能对文章内容、主题、情感加以拔高、深化、拓展,这样做并非全错,因为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经验、催发感悟,但毕竟没有入其堂奥,把握门径。因为这样的教学缺乏切要的语文知识进入其中。

二、语文知识的激活

我们常常说,语文知识教学既要举一反三,也要举三反一。举三反一是概括,是提炼;而举一反三则是展开,是激活。从课文中提取知识,需要教师举三反一的功夫,这个知识回到课文中,既要用它来解开课文之锁,更要通过课文来激活、展开这一知识。如果仅仅从课文中提取了语文知识,并直接把这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很可能是死知识。以前,我们讲“语修逻文”这类知识受到质疑和舍弃,不是讲这些知识不对,而是把它当作教条,成为僵化的死知识。这种死知识,非但不能增长学生的智性,反而会使其负累和束缚。所以,语文知识不仅要从课文中提取,更要激活。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智慧就在于把学科知识激活,让学科内在的生命能量呈现出来。学科知识是充满生命能量的,须回到它创生时的原始状态,知识创生过程中的经历、曲折和智慧,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学科知识独特的逻辑、魅力,也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教师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得到活的知识,看到知识创建的过程,懂得知识对于人类、个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不只是一个用符号表达的‘死’的结论。”[1]在语文知识教学中,所谓激活,就是让知识回到课文的具体情境和结构中,融入学生已有的文化经验和生活经验中,让知识在情境和经验中活灵活现、具体可感并彰显意义。

上文提到《散步》一文的行文结构知识,就必须回到课文中,否则抽取出来单讲冲突与化解以及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结合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必须紧密结合课文看冲突的设计以及它们在文本中所形成的意义。不仅要回到课文中,还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文化经验和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的文化经验,是指结合学生已学的文章作品来理解叙事如何波澜起伏地展开,这样的作品俯拾皆是,中国传统小说及其片段无不有这方面的经典。多维度、多方面举例,学生对这一知识能够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回环中加深理解与省悟。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是指让学生从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去映照、参悟、唤醒生活经历,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小小的冲突,这些冲突是怎么化解的,从冲突到化解的过程蕴含着怎样的心灵历程和情感变化,现在怎么看待它,如何把它清晰地叙述出来,选取什么样的立场和视角来叙述,等等。这样来激活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深悟文本建构的匠心,而且能够从“这一个”通向新的情境,达成融会贯通的效果,还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对人际关系、人伦关系、人事关系进行审视与思考,实现道德唤醒的自我教育之目的。李海林教授认为经典小说教学生活化应该分为两类:一是将生活事件引入课堂,使小说学习与生活相连,从而使读小说和生活融为一体;二是将小说教学转变为生活中“言语交际事件”。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小说知识的两条途径。

不仅是叙述结构和叙事艺术,《散步》一文在情境创设乃至文章的格调都有可教可学的知识。在情境创设上,这是一次江南初春的“散步”,“江南初春”喻示着新生、蓬蓬勃勃的生机,把“散步”放置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上,一家老小的散步就赋予了生命的质地,这样的散步就在平常之中显出不平常,既是让散步过程有了审美对象—— 春光春色,也是对“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的庆幸和庆贺,也是对儿子生命成长的隐喻,还是对一家老小三代人生命接续的象征。因此情境设计不仅使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更有突出、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事实上,日常生活的平常小事也正是因为情境独特而使小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在朱自清《背影》父子送别也得到体现,父亲为儿子上学送行,本来也是日常生活,但在“奔丧”“卸差”之后、忙于谋差之间,就显得极不寻常,因其难能而愈加可贵。诚然,《背影》之所以感人有多种原因,但这送行的常事却发生在特殊的家境、心境之中,其感情的冲击力就非寻常小事可比。由此,可让学生进一步回视、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发生的一些小事,因其情境分殊而意味不同。这样,不仅可以激活对课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同时也能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理性认知,看到生活的底色,触到生命的底质。

三、语文知识的内化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上,无论理解得多么深入仍然没有尽到阅读教学的责任。阅读教学是通过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并更要通过理解力的发展与延展来养成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文素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提取,以便保证把语文学习落到实处,且落实到语文处,更要通过激活来使学生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真正理解、深度理解和触类旁通的悟性理解。但到此为止仍然不够,还应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内化。

如果说,激活主要是通过还原课文情境、加强与经验的联系来实现,那么,内化则必须通过主体的内部活动、具体实践来实现。所谓内化,在语文教学中,就是使语文知识成为主体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转化为熟练运用的一种能力,甚至成为一种思维品质和技能习惯,用当前时髦的话说就是形成素养。“内”就是向内走,就是达成教养、训育之功,让外在的知识成为自己的内部品质,即转知成智;“化”就是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融通,经由旧知、新知、用知连续交互作用而使学习主体形成能力的活动过程。

内化方式因其内容不同分为两类:体验和反思,训练和实践。体验与反思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体验的具体方法有二:一是情境体验,它常常需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比如,在理解《散步》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的不同角色,来体验散步过程中的情感;二是生活体验,即回到与课文情境相类似的生活中的某个状态、某个境遇之中,来体会当时的情感。在体验之后就应该伴随反思,即主体运用从课文学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映照、涤荡自己曾经的情感历程,从而使自己获得一次心灵的洗礼,实现德性的提升与提纯。涉及技能的掌握、行为的改善、习惯的形成则必须通过训练和实践而实现。在《散步》一文的学习中,如果想把这篇课文中的叙述结构、叙事艺术转化为学生掌握的技能,则必须创设情境进行训练。简单地说,必须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掌握《散步》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训练有单项训练,也可有多项的、综合的训练。可以用研习仿写片段的形式进行单项训练,也可以用研讨、借鉴全文的形式进行综合训练。作文训练当然可以一练一得,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作文的优劣又是综合因素决定的,是多种因素适配、多种手法整合而实现的。《散步》之所以成为一篇优秀的例文,不仅是它叙事方法用得好,也得益于它情境设置、格调把控、言说技巧配合得恰到好处。如果要使学生掌握叙事散文中的情境设置、格调把控、言说技巧的艺术则要进行综合训练。例如,阅读这篇散文,给我们的是清新、温润的美感,那么这一审美体验是如何获得的呢?或曰这种美学格调是如何形成的呢?回到文本分析,我们发现,《散步》所叙述的故事具有冲突之小、化解之顺的特点,冲突之小体现了它是生活常态、生活小事,化解之顺反映出家人之间容易沟通、相互理解,每遇冲突时,对方总是表现出温和、温顺的特点[2],因而,读罢全文,那种家庭温馨之情便在心中油然而生。试想一下,如果设计成强烈的冲突和跌宕的情节效果如何呢?显然就背离了这篇文章的格调。读写结合,就是利用课文所提供的写作知识、写作技法来进行写作训练,就《散步》一文而言,就是训练学生:写好一篇亲情故事,如何掌握叙事技巧,如何把握好叙述格调。此外,《散步》一文的言说技巧也值得研习和借鉴,比如,开头写:“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间一段写:“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结尾写: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最后一段特别有兴趣,热衷于发掘它的深刻内涵,但我们是否留心它的首尾回应、中间过渡和暗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通过这一言说技巧找到读懂课文的门径并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所谓写作训练,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练习,这个过程就是把读写知识转化、内化为写作能力的过程。老师“训”学生“练”就是教学论视域中的特殊实践,当然,在老师指导下的练习之后,还应有相应的学生自主实践,这样才能通向更为宽广而复杂的情境,才能实现知识的熟练运用与读写能力的更大发展。

提取、激活、内化,是语文知识教学三个基本环节,由此可以实现知识的精准认知、深度理解和深刻内化的三个链环。知识的提取是把隐性的、程序性的知识外显化,这样的知识具有迁移应用价值,便于让学生形成能力和素养。传统的知识教学并非全错,但只教静态知识、概念知识、原理知识显然是片面的、僵化的。在知识激活方面,我们也搞过调动情感、体验拓展等活动,但其体验一直在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层面游荡,它激活的不是语文知识,因此,这种做法既没有学到语文知识,更没有激活语文学习。在知识内化方面,我们一直重视由读到写的知识转化与内化,但我们喜欢搞与课文主题雷同和情感同构的读写结合,而不能对准课文提供的知识点、技能点来落实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即不是真正借鉴写的技术和艺术的读写结合,这样的结合是低效无效的。在三个环节中,提取是前提,激活是深化,而内化才是目的。语文知识只有实现内化,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进而成为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并经过综合而成为素养。

[1]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3).

[2]文中主张总是由男人发出,顺从的总是女性,因而也有人解读出这篇散文有“男权中心”倾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10097)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4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51 , Processed in 0.0818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