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的文化时间——书话千年清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7 11: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文化时间——书话千年清明
  清明属于春天,古有八风之说。清明风起,天地明洁,谓之清明。
  在中华文明早期的时光里,清明是纯粹的农事节气日。后随着节俗的丰富,节日本身的内涵也逐步拓展,由追忆忠烈之士发展至悼念先祖。再后来,看见大地复苏、生机勃勃,人们开始应天时踏青寻春。而踏青,不仅意在山水之美,更在于心怀古老的信仰,以自然的生机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善政护生民
  数千年来,国人以“顺天应时”为生活原则,依循自然节律来安排生产与生活。
  从《礼记》月令来看,仲春之月,宜顺应养育新生之气,抚养少幼,体恤遗孤,天子选择吉日,令庶民举行社祭。《淮南子·时则训》则记述,季春时节“天子命有司,发囷仓,助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使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季春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粮食匮乏之时。于是执政者推行善政,开仓济贫,并派遣使者带着财帛访慰问地方诸侯,礼聘名士贤人,网罗人才。
  不仅国家大政依循天时,日常饮食、婚丧嫁娶一样也有季节性。
  《管子·幼官》记载,在清明“发禁”之后,三卯日宜“合男女”,说明早期社会的男女婚配也在国家治理范围之列。
  春天,是祈求繁殖的日子。古人认为这种生命传衍的力量来自自己亡故的祖先,春天宜祈求祖先赐予生命的种子。因此,清明逐渐有了祭扫先祖的节俗,并衍生出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
千秋祭先贤
  在清明还只是单一自然节气日时,清明前两日被定为寒食节。
  寒食起源古代春季改火制度,该项制度与古人对清明以后夏季炎热以及可能引发山火的恐惧有关,人们试图采取禁火寒食的仪式,以预防与缓解可能到来的外在威胁。在寒食节里,人们禁止焚火,食用馓子、冷粥、青团等寒凉食物。在汉魏时期,寒食习俗还主要流传于山西太原一带。至南北朝时期,已在“中国流行”,中原地区包括荆楚一带普遍都过寒食节。传说寒食禁火,还与哀悼春秋时期晋国忠义之士介子推有关,所谓“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至于寒食节到墓地祭祀的习俗,早期文献里并没有记载。到唐代时,寒食上墓已成风气。此俗虽无经典礼仪依据,但统治者不得不追认这一社会事实。唐玄宗正式颁诏,“敕许寒食上墓”。由于寒食节日与清明节气相连,因此唐后期开始寒食清明并称,到宋代渐以清明代寒食,最终寒食名称从节日系统中消失,清明将寒食节俗全部纳入清明时日之中,清明也就兼节气节日于一身了。
  中国人自古秉承生前族居、死后族葬的传统,“以时祭之”不断现于典籍记载,但未必在清明节气日前后。唐宋以后,寒食清明成为祭扫叩拜的重要时间。柳宗元在《寄许京兆孟容书》里说:“近世礼重拜埽,今已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王建《寒食行》,以诗绘寒食上墓祭祀情形:“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徙散行入衰草。牧童驱牛下冢头,畏有人家来祭扫。”可见,寒食家家祭扫,在唐代已成习俗。宋朝的祭扫,逐渐向清明当日聚集。孟元老回忆北宋东京人寒食清明出城上坟盛况,“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最盛”。《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埽”。
  明代复兴宋朝文化,清明已经完全取代寒食。清明是上坟祭扫的重要时间,如《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北京“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灿灿然满道也。”有的拜叩,有的上酒祭祀,有的哀哭,有的为墓地除草添土,有的烧纸钱,有的以纸钱压在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也”。正如民谚所谓:“无后人,一光坟”。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越俗扫墓”与“扬州清明”,对其“家家展墓”盛况有生动记述。不过,他们大多水路船行,“柁尾飘飘挂纸钱,出城都是上坟船”(见蔡云《吴歈》)。
  明清时期,除了墓地祭扫外,为了适应宗族生活,民间还兴起了祠堂祭,继承了古代庙祭传统。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庙祭,明清普遍设立祠堂,清明节的祠堂祭成为宗族共同聚会的时机,有的地方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墓祭、祠堂祭传统持续至今。
  除了上述内涵外,我们在清明时节不仅要回归故里祭拜祖先,同时也祭扫人文始祖、国家忠臣、英雄烈士,以清明作为重温历史、感恩先贤的重要时间。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祭祀仪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鞠躬或叩拜因人而异,关键是“诚敬”二字。慎终追远、诚敬先贤,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感恩,是社会共同的伦理基础,对亡故先人怀有一颗尊重之心和缅怀之情,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人事春风
  清明是致敬亡灵的节日,也是滋润生命,激发生命能量的节日。
  韦应物《寒食》诗云:“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在莺飞草长的明媚春天,人们宜借祭扫出游郊野,欣赏美丽春光,在悼念逝者的日子里,抚慰生命、养护身心。唐人元稹曾高歌:“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寒食清明赏花踏青,妇女儿童是游戏娱乐的主角。唐宋时期,寒食清明游戏活动主要是荡秋千、蹴鞠、放风筝、踏青折柳等。“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夜半无灯还不寐,秋千悬在月明中”,薛能的一首《寒食》,精妙地写出人们在春天嬉戏的愉悦。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替蹴鞠与荡秋千,在唐代时已成为国人春天共同的“节目”。
  至宋代时,城市兴起,市井文化发展,清明已然成为了“游园会”。“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的清明节便是明证。到了明代的江南,“男女袨服靓装,画鼓箫船,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扬州的清明节,还有货郎随行,随时摆出古玩与儿童玩具,供踏青人选择。明代的北京,清明时节儿童游戏甚多,有抖空钟(空竹)、打陀螺、踢毽子、放风筝等。清代北京人踏青娱乐主要是放风筝,人们各自携带纸鸢线轴,祭扫之后,就在坟前“施放较胜”。北京风筝极尽工巧,琉璃厂在清明时节有专门的风筝市场。传说曹雪芹就是风筝制作大师,据说他写有《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绘、放“四艺”。曹氏风筝至今为京制风筝流派之一。
  自唐以来,折柳带柳也成为了清明特别节俗。出城踏青人无不带柳回家,“插于门上”,说可以“明眼”驱邪。柳为春季应时嘉木,得春气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古人墓地一般种植柳树,“庶人无坟,树以杨柳”。由于扫墓折柳的人太多,宋人有诗劝告“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明代北京,人们“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清代北方清明戴柳习俗,依然传承,俗谚:“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带柳既是孝心的展示,也是生命力量的祈求。
  悼亡祭祀与护生踏青,是从寒食到清明的千年主题。祭祀、纪念追寻的是祖先的足迹,以彰显子孙后代的孝义与忠诚,踏青娱乐是亲近自然,以获得身心舒展的愉悦与生机活力。
  千年清明,清明千年。清明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时间,为我们回归历史、重温传统,亲近大地、拥抱自然提供了周期性的时间制度保障。
  清明常在,家国常青。
  (作者:萧 放,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协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8:14 , Processed in 0.0656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